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08:4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篇: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分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3.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制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4.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5.教育行政: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6.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以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

7.教材体系:是由在范畴的逻辑基础上展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逻辑范畴的理论体系。

8.系统分析:研究单元的性能怎样通过合理的结构转变成系统的性能。

9.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结合方式,在一个系统中,每个子系统只有通过系统结构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性能。

10.教育管理原则:教育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只有把教育管理活动置于正确的原则指导下,才能保证教育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11.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管理者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和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所采取的不同的手段和措施。

12.人的积极性:人有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它体现在人的认识活跃程度,情感兴奋水平和意志努力程度及人的一言一行上。

13、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作为党和国家对一定历史阶段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的规定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4、教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所确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策略和行政准则。

15、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16、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或对其教育权利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

17.教育政策对象:教育政策所要调动或约束的与教育事业或教育活动有关的力量。

18.教育政策目标:指教育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者要完成的任务。

19.教育政策手段:实现教育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20.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作出推测的活动。

21.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

22.宏观教育预测:根据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人口等的联系,从全局上对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教育发展的总体预测。

23.定性教育预测:是根据已知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教育发展的趋势做出定性判断和推测,它简便、易行,但缺乏精确性。

24.定量教育预测: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各种数量化工具,通过建立教育预测的数量化模型,来预测教育发展的数量规律,特点是预测结果明确,但预测过程较复杂。

25.马尔柯夫预测法:是研究动态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变化过程推测随机事件变化的一种数学预测法。

26.专家协商预测法:由若干教育专家集中一起,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预测教育前景的方法。

27.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的。

28.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依法建立的国家公务机构的一种,是为执行一定的方针政策而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单位。

29.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

30.学校教育体制:教育实施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

31.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它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

33.教育行政体制:国家宏观教育的管理体制,它要解决的国家机关管理教育的问题,主要包括国家对整个教育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体制。

34.组织机构: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就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

35.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依法律建立的国家公务机构,是为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单位。

36.教育管理机构: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内部管理机构。

37.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

38.人事交流制度: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对所需公务员有计划地进行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而作出的规定。

39.回避制度:是为了使国家公务员不因亲属关系对职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对公务员在任职、执行公务等方面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40.论功赞赏:按照教育行政人员的工作实绩和贡献进行赏罚。

41.合理流动:指在国家人事政策指导下,人才本身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双向选择,实现人才服务的部门的转移。

42.教育经费: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在我国经费主要是指这家用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

43.国家教育财政拔款:是指国家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财政预算对教育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拨付资金。国家教育财政拨款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筹措教育以费的主要渠道。

44.广义的财务行政:国家的财政管理,也是在国家财政收支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45.狭义的国家财务制度:政府机关的财务管理,也是国家机关为完成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在领发、分配、使用属于国家预算内资金的行政经费的过程中所发的经济业务管理。

46.预算外资金:根据国家财政制度的规定,不纳入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47.预算内资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方案,由各级财政支付教育经费。

48.教育基本建设费:用于国家基本建设费用项目,由国家计委、建委通过建行拨款投入。

49.教育事业费:也由教育经常费,属于国家财政预算支出项目,由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通过银行拨款投入,在管理上有详细的款项分科。

50.教育费附加:是为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国家规定计征并主要用于发展义务教育事业的一种税收。

51.教育行政信息:是反映教育行政活动和管理对象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指令、资料数据图纸等的总称。

52.纵向沟通: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它又可分为自上而下的下行沟通和自下而上的上行沟通。

53.横向沟通:也叫平行沟通是指同级部门和同事之间的信息交流。

54.教育督导: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人员,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要求,按照一定程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部门反馈有关信息,提出建议,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系列教育管理理论。

55.教育督导机构:是指由政府授权代表本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执行教育督导任务的行政监督机构。

56.教育评价:是指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57.教师评价:是以优化教育进程为核心的有关教师素质教师职责教师绩效的全面评价。

58.行为目标模式:依据预定的教育目标,并以此为准则,通过系统地、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判断实际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达到目标的何种程度。

59.教育评价标准:根据教育目标设计的,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规定和准则。

60.教育评介方法:收集、整理、优化评价信息资料的手段和技术。

61.学校评介:是以改善学校管理为核心的有关学校办学素质、办学职责、办学效能的全面评价,以对学校各个方面的整体评价。

62.学生质量评价:以提高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发展为核心的有关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教育情况中身心发展状况所作的价值判断活动。

63.管理目标:从词义上理解,即是管理活动的目标。它是指管理活动最终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64.学校管理目标:是指学校组织为完成教育任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65.目标管理:所谓目标管理就是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把管理系统和总任务转化为组织的共同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成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个人贡献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66.目标:指人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条件下,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所确立并争取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状态。

67.学校目标管理:学校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确定组织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方法。

68.学校德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组织和充分利用各种德育有资源(人财物和信息等)不断增强学校德育系统功能有效达成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69.学校体育管理:是指对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队伍、体育设施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达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活动目的。

70.学校教学业务管理:对学校教学业务工作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71.教学质量管理: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72.德育思想管理:学校管理者根据德育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对社会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达到使他们形成对德育和德育管理的正确认识的目的。

73.德育目标管理:学校管理者组织学校广大教职员工,根据校内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客观环境共同确立德育目标的活动。

74.德育目标:学校对受教育者在德育方面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功能,是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75.德育计划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标确定的德育任务和内容、实现途径与方法,组织与人员的职责活动。

76.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特性,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过程和其他管理过程。

77.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人员组织协调学校管理的各种要素运转所表现出的一种最佳状态。

78.计划: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法、步骤的活动。

79.执行:学校领导人运用学校管理的各种资源来实施学校管理计划的活动。

80.检查:学校领导人对计划的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考核,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管理活动。

81.总结:学校组织成员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和全面评价的管理活动。

82.教育领导班子结构:教育领导成员的排列组合方式。

83.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84.教育咨询:是教育咨询机构(有时也可指其他咨询机构)接受教育决策部门的委托,其所属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料、情报等,对需要决策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预选方案或对教育领导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的活动。

85.教育决策:是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的目标,通过使用专家知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信息、决策对象、决策目标和决策方案。

86.教育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领导者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影响领导者生存的、发展的基本品质。

87.修养:修身养性、陶冶精神,锻炼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情操,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等。

88.教育领导艺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给人以美感的领导技能。

89.教育领导效率:是整个管理效率的一部分。它是指教育管理活动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所产生的管理效果之间的比率。比率越大,效率越高;反之,效率则低。

90.教育领导的效益:就是对教育管理结果的社会评价。

91.教育领导效能:教育领导效率与收益的统一就是教育领导效能即教育领导效能=效率×效益。

第二篇:现代管理原理名词解释参考

从教材中找出十个关键词,并加以解释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领导班子:在一个最高领导统帅下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层次的领导集体,即领导班子。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途径以外的、不受组织层级结构限制的沟通方式。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部门:是指组织中主管人员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第三篇:原理-名词解释

(练习1)1.学校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法规: 是教育方而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规章等规范性的文件的总称,是国家管理教育的基本依据。

3.终身教育: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综合。(百度)

4.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5.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不同的班级,根据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由老师计划的对同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练习2)6.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7.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8.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9.最近发展区:(第六章)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

教育活动应建立在儿童的第二种水平上,使其“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练习3)10.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集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教育法规(重复)

11.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12.学科课程:

13.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期间的联系与联系。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练习4)最近发展区、教学模式(重复)

14.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15.潜在课程:是指在学校计划和课程方案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非计划的、隐含的、未被认识的或者不明确课的课程。

16.学校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练习5)学校教育、教育目的、终身教育、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功能(重复)

(练习6)17.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

18.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立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合理组织和安排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系统策划过程。

19.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

20.泰勒原理: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从定义的四个基本问题来阐述的,它们是定制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21.教师学习共同体:

第四篇:教育管理原理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上,有的国家强调要削弱中央控制地方教育的权力,扩大地方办教育的自主权,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令并不强制地方一律执行,有的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中成立各种审议机构,对当局的教育政策实行审议和监督,这一特点体现的是()

A.民主化

B.相对集权化

C.科学化

D.效率化

2.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涉及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认识的是()

A.教育管理的体制

B.教育管理的活动

C.教育管理的观念

D.教育管理的机制

3.现代教育管理学既研究国家政权如何干预教育行政活动,又研究教育管理本身的技术和效率问题,有两大源流,一是美国的行政学,二是()

A.法国的行政学

B.德国的行政学

C.英国的管理学

D.日本的管理学

4.就教育管理的监督职能而言,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强调()

A.计划监督

B.行政监督

C.审计监督

D.法律监督

5.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使我国的教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这是教育管理的()

A.方向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6.行政是伴随着国家的诞生而出现的,是为了推行国家政务而进行的活动,行政也是一种管理活动,二者的关系是()

A.行政的范围较管理大

B.行政的范围较管理小

C.行政的范围与管理的范围一样

D.行政的范围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7.我国教育人事制度中,培训制度和交流制度属于()

A.用才方面的制度

B.求才方面的制度

C.养才方面的制度

D.代谢方面的制度

8.一般将教育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叫做()

A.教育法律

B.教育文件

C.教育规范

D.教育法规

9.2006年,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0.通过研究动态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变化过程来推测随机变化的一种数字预测方法是()

A.德尔菲预测法

B.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

C.回归预测法

D.马尔柯夫预测法

11.整个教育机构系统中,承担实施教育培养任务的机构是()

A.各级各类教育行政

B.各级各类学校

C.学校班级

D.学校教研室

12.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最重要的是做到()

A.重视物质利益

B.激励工作士气

C.做到职权责统一

D.明确岗位责任

1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根据地方财力,在制定预算时逐步实行()

A.定额加专项的办法

B.定额加效益的办法

C.定额加公平的办法

D.项目加重点的办法

14.学校管理的客体“四因素”说是指学校管理活动中的()

A.人、财、物、地点

B.人、财、物、时间

C.人、财、物、事

D.人、财、信息、事

15.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学校教育质量紧密相联,这体现了()

A.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B.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管理观

C.全员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D.全程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16.具有启发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等特点的德育管理方法是()

B.思想教育法

C.行政措施法

D.激发鼓励法

17.依据计划规定,采取有效途径方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沟通,使整个学校管理过程趋于平衡发展,这是指学校管理过程的()

A.指导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18.教育评价决策模式或决策定向模式的创始人是()

A.泰勒

B.斯塔费尔比姆

C.斯克里文

D.列文

19.对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进行划分时,大多数人采用PDCA循环学说,该学说提出者是()

A.德鲁克

B.戴明

C.泰罗

D.巴纳德

20.教育咨询的独立性是指教育咨询必须保持()

A.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工作上的自主性

B.知识经验的主体性和工作能力的独创性

C.人格上的平等性和意志上的自主性

D.思维的活跃性和行为的独立性

21.提高教育领导效率,要求教育管理组织结构()

A.合理化

B.现代化

C.法制化

D.扁平化

22.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其核心是()

A.强化监督

B.上下协调

C.理顺关系

D.简政放权

23.学校计划工作目标确立的前提是()

A.自身条件

B.客观环境

C.获取信息

D.科学预测

24.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是()

A.提高待遇

B.后勤保障

C.学生学习

25.要达到对教育管理的全面衡量,必须考虑教育领导的()

A.效率

B.效果

C.效益

D.质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学校目标管理

27.内差异评价

28.德育计划管理

29.教育决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教育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31.简述国家公务员的基本义务。

32.简述教育行政机关的空间管理的相关因素。

33.简述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的主要内容。

34.简述提高教育领导效能的必要条件。

35.改革教育行政组织的体制,提高信息沟通有效性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结合实际,论述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及其基本要求。37.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谈谈你对课堂教学管理基本要求的认识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38.汕头市某中学创建于1877年,由于多种原因,80年代中期,学校校舍环境较差,教学质量低下,学校升学率曾为零。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班子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发挥学校历史悠久的潜在优势,激发海内外校友的爱国、爱校情怀,走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校的路子。1987—1996年筹集资金一千多万,建了一所全新的中学,并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从一所薄弱学校跃至省级学校。

问题:

(1)各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规则中,对于集资办学提出了哪些规定要求?

(2)谈谈你对汕头市某中学这种走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学校路子的观点。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

1、政治——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政治学是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行为主义——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4、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5、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6、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7、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8、权力——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9、权利——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10、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11、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12、政体——政体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13、国体——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14、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15、君主制——君主制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6、单一制——单一制指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

17立宪君主制——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制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的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

18、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9、议会君主制——议会君主制指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议会制约,有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君主无实际权力。

19、共和制——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20、议会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伪”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21、总统共和制——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与议会均有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22、联邦制——联邦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主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

23、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2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

25、两院制——两院制是立法机构组织形式之一,即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26、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称为议会、国会或议院等;我国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

27、行政机构——行政机构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

28、司法机构——司法机构是维护法律的部门,因此又称为审判和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它是国家司法权的组织体现。

29、压力集团——压力集团又称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30、政治社团——政治社团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31、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或团体所构成。

32、政党——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8、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33、一党制——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30、两党制——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34、多党制——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35、政治秩序——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36、政治共识——政治共识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37、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38、重叠共识——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39、治理——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40、公开性——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地监督。

41、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活动,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42、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43、政治结社——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

44、政治集会——政治集会是指众多的人为了共同的目的临时集合起来举行会议,联合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向政府提出某种支持或者要求。

45、政治表达——政治表达是指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46、政治请愿——政治请愿是公民向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表达自己对有关政策事项意见和希望的行为。

47、监督——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按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48、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49、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50、选举——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51、政治监督——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52、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53、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

54、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

54、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府学说。

55、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地情感投入。

56、政治理想——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

57、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58、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59、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60、多数代表制——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当选的机会。

61、比例代表制——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62、社会团体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63、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64、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65、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66、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67、宪政——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形态或政治过程。

68、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是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69、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它体现了是政治生活的规范、稳定和有序,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70、民主——民主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71、民主化——民主化指的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72、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都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73、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德政治秩序,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从狭义上看,政治文明并不仅仅意味着政治秩序的存在,它更指一种良好的政治秩序。

74、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75、政治合法性——所谓政治合法性,就是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简单而言,就是 政府实施统治在多大程度上被公民视为合理的和符合道义的。

76、一党局优制——是指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制度。

下载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1、 城市性质 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一方面,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就是要求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应注重交易的实质,而不管其采用何种形式。 2. 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处理不确定......

    遥感原理名词解释(★)

    光的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成为光的衍射 灰体:在各波长处的光谱反射率相等的物体;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系数为常数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其吸收......

    德育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 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题 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系统的研究管......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大全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

    计算机网络原理名词解释

    (1)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2) ITU——国际电信联盟 (3) 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4) EIA——电子工业联盟 (5) IEEE——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6) 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7)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