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县长2)专题
抢抓机遇真抓实干
全力打造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强县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天祝县人民政府
2011年8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正当“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全市唯一的民族自治县,近年来,天祝教育得以长足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保证了“三个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争取投入1.22亿元,对60多所中小学进行了改扩建,生均建筑面积增加到7.8平方米;“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质量逐年提高,今年,普通高考重点院校录取率为5.16%,比上年增长0.53个百分点;通过设立民族教育发展资金等途径,贫困生就学难题初步解决。仅今年上半年,就争取投入2315万元,其中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305万元,用于 D级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筹措资金750余万元,其中县财政又安排专项资金314万元,为中小学配备实
1验教学仪器和多媒体教室。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力于历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正确领导、特别关注和强力支持,得力于市上有关部门和各位领导的格外偏爱,在深表感激的同时,我们深知,与教育发达县市相比,天祝还有一定的差距,实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任重道远。我们将以今天的会议为契机,按火书记、郭市长的讲话要求,紧盯发展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强化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狠抓会议精神的落实。
一、把会议精神落实在长远目标的实现上
创建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强县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天祝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从速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与学习、领会、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天祝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准确把握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部支持甘肃教育发展“十条意见”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动教育普及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延伸,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教育事业,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双语教育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教中心办学水平。通过5-10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由坚实的基础教育、符合县域实际的的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组成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创建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强县的目标。
二、把会议精神落实在当前任务的完成上
迎接“两基”国检是当前头等重要的大事,它是对政府履行
教育职能的全面检阅与考核。7月18日全市“两基”迎国检推进会通报中,天祝有4项指标不达标。我县及时召开县长办公会研究解决遗留问题,D级危房已全部拆除,县财政筹资270余万元,用于打柴沟初中等4所学校的维修改造;通过假期集中培训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争取省教育厅支持,为58所小学配备科学、数学实验仪器,县财政筹资2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音体美器材及试验台桌配备;县上还筹资100万元,弥补挤占的学校公用经费。存在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工作措施,努力使亮点更加突出,细节更加精致,可能反弹的问题得到从严控制。一是按进度完成新建及扩建改造的校舍建设。二是全力做好秋季开学时的保学控辍工作,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就读。三是进一步审定档案资料,做到报表规范,数据上下衔接统一,档案种类齐全、装帧规范、逻辑严密。四是继续加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
三、把会议精神落实在政府责任的担当上
承继历届县委、政府形成的优良传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持并完善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保持教育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教育主抓、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确保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额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高于45%;确保由县财政承担的各类配套经费不折不扣得到落实,所有教育经费全部按时足额拨付;继续按上年一般预算收入的1.5%注入“民族教育发展资金”,继续落实每年100万元的民族教育经费,并视政府财力逐步提高标准。
争取尽快实施已经向教育部、省发改委审核上报的教育系统“四大工程、三大保障体系”项目,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按新的设防标准加快各类危房改造,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重点新建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配套用房;全力做好乡镇幼儿园建设试点工作并适时推进。积极争取市上支持,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课教师,解决高中骨干教师紧缺的问题;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加大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四、把会议精神落实在民生问题的解决上
使用好“民族教育发展资金”,积极拓宽社会资助渠道,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逐步扩大普通高中和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学生的资助面,提高资助标准;保证双语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高于普通学校50%;继续落实边远乡镇在职教师每月50元的工作津贴,并适时提高标准。在站北区、移民新区、小城镇建设中优先规划建设配套学校,保证新区居民、进城入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需求;优先配臵好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教学和服务水平,保证留守儿童及布局调整形成的寄宿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需求;办好天师附小特教班,使具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才能接受相应的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达到50%以上的非双语学校和母语条件较好的乡镇学校全部开设藏语文选修课,在全县幼儿园开设藏语口语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基础民族语言能力。
五、把会议精神落实在校园安全的保障上
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增进各民族师生间的团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维护教育系统稳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学校内部治安管理,将安全责任分解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使安全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上均不留空白。在各级各类学校因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震、防火、防洪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无重大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总之,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咬定目标,勇于担当,努力使天祝教育上台阶、上品位,实现“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把天祝创建成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强县。
第二篇: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言材料
(2011年2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东兴镇党委、政府汇报东兴镇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向各兄弟乡镇学习。今天,我发言的内容是:
一、东兴镇学校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教育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统筹推进教育改革,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我镇先后于2006年、2007年顺利通过自治区“普九”和“普实”评估验收,2010年顺利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评估验收和“财务建设管理年”验收,并荣获“全县寄宿制学校安全卫生专项整治评估优秀学校”。我镇现有初中1所,小学20所,中小学校园总面积99190㎡,校舍建筑面积28536㎡。全镇在校生2628人,其中寄宿生1246人。中学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生1182人,小学现有62个教学班,在校生1446人。中小学现有教职工244人,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2%。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全镇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升初中率合格率为100%,中学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中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犯罪率为0。自2006年以来,中小学多次被县教育局评为中考和小学毕业评估测试成绩综 1
合评比“
一、二等奖”。近年来,中小学在推进 “271”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参加县、市级各种比赛多次获得“
一、二等奖”;中小学教师参加市级教学基本功技能比赛中也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二、创新机制,整合教育资源
一是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东兴中学历经几届学校班子共
同谋略,以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气魄,学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智育为主,和谐发展,让每个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都健康地成长”为办学理念,把校园建设成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学校。东兴镇中心小学则以超前的理念和超人的胆识整合教育资源,在全镇小学率先尝试撤校拼点,搞好集中教学,取得明显的成效,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全县树立了榜样。
二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0年开始,全镇学龄人数剧烈下降,每年学生数则以250人的速度减少,教师年龄老化严重,学生数与教师数比例失调;同时多年发现,中心校、村校、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呈现出好、中、差发展的趋势。经研究认为: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师资力量,就得敢为人先,尝试走撤校拼点之路。
三是从2003年秋季学期起,我镇开始实施撤校拼点工作,以部分山区村校及教学质量差的教学点为试点,如东兴镇平安村,原来全村9个教学点,撒拼后只保持村校和一个教学点,撒拼的理由:
(一)教学点离村校远,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集中交流难;
(二)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差;
(三)教学点教师工作监控难。通过试点工作的实施,当年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是以点带面,全面实施撤校拼点工作。于2006年全镇全部撤拼山区村校四、五、六年级;撤拼离村校3公里以上的教学点。由于当时中心校和沿河村校办学条件有限,撤拼优惠条件是:(1)被撤拼的学校学生自由选择到全镇任何一所沿河村校或中心校,接受学校无条件接收;(2)内宿生优先给予一定内宿补助费。
(二)加强宣传,深入开展撤校拼点工作
我镇刚刚开展撤校拼点的工作,很多学生家长、群众并不理解,各校则加强宣传力度,采用召开学生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积极宣传教育发展趋势。一是全镇各村出生人口情况;二是上级师资配备与学生的比例情况;三是教学点与中心校的教学质量差距情况;四是内宿生的补助政策情况等,鼓励家长送学生到沿河学校就读。历经5年时间,我镇大大提高了撤校拼点的进程,由原来的动员到中心校就读的,到现在争夺来镇中心校就读,中心校一至六年级学生由原来395人现在增加到657人,学前班学生由原来的75人增加到现在的223人。与此同时,我镇合理进行统筹安排,优化教学资源,从而大大提高了全镇教育教学质量。
三、强化管理,做好服务
近几年来,我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美好家园的理念,坚持全面改善住宿条件,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落实对寄宿生实施全过程的学习监控。一是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中小学每年都要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标准的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硬化操场,新建篮球场及文化长廊,绿化美化校园,大大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二是合理使用办公经费。利用全镇公用
经费调配金,调配一定资金改善内宿生的住宿条件。三是抽调工作勤快又有一定后勤工作能力的老师来做学生食堂工作,学校食堂做到零盈利。四是坚持人文关怀,提升服务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我镇教育工作的现状,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后一段时期我镇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谱写东兴教育新篇章。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东兴镇中小学办学特色和创建中小学教育品牌,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文化工作基础上,筹措资金,完善东兴中学足球场跑道的的修建,修建300米的田径运动场,中小学要建造综合办公楼,扩建中小学学生食堂;进一步完善中心小学的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品位;力争东兴中学两年内人数达28 个教学班,学生数达到1400人;中心小学学生人数达1000人。同时,建设各学校教师周转楼,进一步改善全镇集中办学质量和要求,努力谋划和建立全镇中心幼儿园,解决学前入学突出的问题。
同志们,成就昨日辉煌,饱含教育人的辛勤和付出;续写明日华章,召唤教育人的奋发和奉献。让我们牢固树立经济发展、教育领先的决心和信心,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努力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打造教育强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舆论支持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雒树刚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为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近年来,中宣部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宣传教育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舆论氛围日益浓厚。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制和长效机制初步形成。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教育规划纲要是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具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着力营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良好舆论氛围。把这次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作为当前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宣传会议的重要精神、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深入宣传纲要重大意义,深入解读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深入阐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充分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对实施纲要的强烈反响和热切期待,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成果,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2.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以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基础,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健全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坚持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未成年人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以净化互联网、手机为重点,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深入推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创作生产深受未成年人欢迎的精神文化产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3.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强化环境育人功能,促进社会环境、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紧密联系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渠道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4.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组织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充分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思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作出贡献。
大力增加财政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
昨天,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下面,刘延东国务委员还要作会议总结讲话,财政部门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财政部门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一简要汇报。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在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一直把教育放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按照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加大投入,保证了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国财政教育经费从1978年的7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97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7.6%,明显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年均14.6%的增幅。教育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公共财政支出。在教育投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完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措施,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能力得到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享受了免学费政策。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从“规模化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迈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此外,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制度上基本保证了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加快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任务,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加投入,完善机制,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积极主动地支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大力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着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财政投入是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总体目标的重要财力保障。财政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壮大公共财政有效财力的基础上,对教育经费予以优先保障。今后几年,在每年年初的预算安排和超收分配中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大力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同时,还要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完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制度、统筹相关政府性基金收入用于教育等措施,积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努力实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二是不断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投入机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完善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投入。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组织好有关改革试点,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积极促进教育公平。
三是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与加大投入同等重要。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财政部门将与其他部门一起,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经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资金使用安全、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
财政部门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教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谈几点体会和打算:
第一,坚持改革方向,明确改革思路。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这是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当前,人民群众盼改革,期望孩子能够上好学,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教育系统盼改革,期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育活力;社会各界盼改革,期望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人心所向、势在必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在研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改革创新,努力冲破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昨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又着重指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温家宝总理特别提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坚决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方向,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增添活力。
第二,坚持整体推进,争取重点突破。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已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必须有新的思路和举措,科学谋划、精心安排。一是搞好系统设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二是解决突出问题。教育改革千头万绪,我们要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精心设计好改革项目,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抓住关键环节。以育人为本,重点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第三,坚持试点先行,确保有序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改革既要坚定又要稳慎,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2年重点改革任务,我们在各地各部门申报的基础上,综合形成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下一步,一是搞好启动实施。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和大家提出的意见,尽快修改完善总体方案,报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批准,适时召开全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统一部署。指导项目实施单位,细化目标任务,落实配套政策,组织专家论证,形成实施方案。科学决策,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咨询论证。问政于民,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注重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区域、城乡的差异和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大胆试验、大胆探索。今后每年将根据各地各校改革情况,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及时总结实践中涌现出的好思路、好做法,通过座谈会、现场交流会等形式,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扩大效果。
推进教育改革,是教育部的重要职责。搞好教育改革,教育部自身改革至关重要。我们将按照中央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转变管理职能、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衷心希望各省区市、各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共同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坚持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江苏省委书记 梁保华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紧密结合江苏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江苏教育现代化进程。江苏省委、省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强省之基、实现“两个率先”的主战略,坚持优先发展、优先投入。近五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年均增长17.5%,去年达到1100多亿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全面化解,省属高校建设债务今年基本化解。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教育的长足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全省经济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三个优先”要求,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落实”:一是领导责任落实。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和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二是发展规划落实。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江苏未来10年的教育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5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资金投入落实。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二、坚持“三个面向”,大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一是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促进均衡发展,重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发展“三个差距”,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到2015年,全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扩大高中教育优质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二是推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到2020年,各类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达到80%,2015年前,所有职业学校都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强化工学结合,扩大校企合作,推行顶岗实习,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三是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到内涵建设上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扩大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今年,省财政安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优势学科建设资金各10亿元,今后还将加大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投入,推动高校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继续与教育部紧密合作,共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深入推进“211工程”建设,努力创建高水平一流大学。四是积极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更高水平“引进来”,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与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多种形式的合作,让更多的江苏学生接受国际优质教育。另一方面,更加积极“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到海外办学,实施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增加公派留学生数量,扩大各类人才到海外学习培训的规模。
三、坚持人才强教,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以师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办好各类师范院校,吸引优秀生源读师范,鼓励优秀人才当教师。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每5年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一遍,未来10年,组织3万名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二是积极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海内外引进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术领军人才,以高端人才提升教学水平、引领学科发展、增强科研能力。三是建立对口支教制度。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组织1000所城镇学校与苏北农村学校结对帮扶,5年累计选派万名教师到苏北农村中小学任教。有计划地组织城乡中小学校长相互挂职交流。对到农村支教成绩突出的城镇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苏北农村当教师,推进“万名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实行学费返还、工资由省财政直接拨付。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我们一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这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狠抓落实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实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平
发展改革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自身职能,准确把握并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在制定规划中体现教育优先地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结合当前正在编制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发展教育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统筹经济和社会、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中重点研究。在制定发展战略、明确重点任务、统筹资源配置、谋划重大项目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要,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纳入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进一步突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把义务教育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同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二、在推进改革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领域改革中统筹考虑。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配合教育部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关键性改革,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协调好教育改革与其他各领域改革的力度和节奏,结合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更好地促进公办学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政策合力。
三、在加大投资中推进教育公平。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十一五”期间,用于教育的投资比“十五”翻了一番。“十二五”期间,要紧紧围绕促进公平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加大薄弱环节和困难地区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服务的公平性和覆盖面。要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支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学校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四、在完善政策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发展改革部门要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运用好经济和政策两个激励手段,处理好增投入和建机制的关系,推动建立高质高效的多层次教育服务体系。要主动会同教育部门研究制订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实现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监督制度,严格教育收费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落实教育收费听证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在狠抓落实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成效。一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发展改革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要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部署,找准和把握好本部门的工作着力点,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参与重大改革试点。针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助手。二要抓紧落实重大教育工程。发展改革部门要从国情和各地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立重大教育工程,把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落到实处。要坚持规划先行,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制定好重大教育工程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和投资安排上,要把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放在首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充分研究论证,着力提高建设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三要扎实做好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以建设规划为依据,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要严格建设标准,管好用好建设资金,确保工程质量。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和落实教育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共同支持教育发展。四要全面落实收费和价格政策。各级发展改革和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各项工作。要抓紧制定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幼儿园收费秩序。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收费专项治理,把国家政策落实到位。要进一步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要确保各级公办民办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实行居民类价格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减轻学校和学生负担。
第四篇: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临邑县**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新年伊始,县委、县政府召开了这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可见县领导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县领导的讲话高屋建瓴,全面深刻的分析了2012年全县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取得成绩,2013年我县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传达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教研,紧紧围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突出特色,发展特长,进一步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一流工作业绩,努力打造齐鲁名校。具体地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从学校实际出发,进一步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做到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等进行综合管理和全面考核,并以记分的形式实行量化,推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结果与教师工资待遇挂钩,将有限的资金向教学一线倾斜、向成绩优秀的教师倾斜,真正体现了优教高酬。同时对教职工比较关心、敏感的评优树优、职称晋升等问题,学校将从实际出发专门修定《教职工职称晋升、评优树优办法》,让那些工作积极主动、工作成绩优秀的教师,优先评优、晋级。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培训,提升内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根本保障。为此我校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我校将按照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效的考核机制。把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师德考核制度,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开展满意工程,由社会、学生家长、学生等对教师的师德表现予以评议,多方面了解教师的师德表现情况,对师德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全面提高师德水平,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2、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坚持以教师培训工作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自我提高为培训宗旨,构建促发展、重实效的培训方式,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高,提供平台。坚持“研、训”一体,重在教师发展提高,建立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名师。
三、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全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要求广大教师对照教材认真制定各项计划,在实际教学中,认真做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测等工作。学校以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情况等形式,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促使广大教师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教学态度。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每位教师努力打造高效堂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做到:明确一堂课教学目标,要一课一得,堂堂有特色。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优化课堂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求开展好“四项活动”:一是开展优质课大比武活动;二是开展教科研活动;
三是开展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四是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3、扎实推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对教研、教改及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强化教研组内互控,组内人人把关,从教师自查、组内自查到学校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学校计划组织安排各学科进行阶段性测试和总结,及时掌握各学科的教情、学情。测试后,要求各学科教师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重新制定查缺补漏措施,从而促进了薄弱学科和学困生的转化,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继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使学生“学会做人”为德育核心,制定 “德育系列化方案”,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德育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培养良好习惯。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文明礼仪教育、今天我当家”等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狠抓养成教育,强化德育常规,将良好习惯内化成品质。同时通过开展“双十双百、经典诵读、感恩教育”等活动,发展特长、增长才艺、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各种能力。
总之,在新一年里,我将带领**小学全体教职工,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学校的工作,办好人民满意学校,不辜负各位领导的殷切期望!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
打好交通大会战
推进交通新跨越
市交通运输局 张世骏(2011年4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部署,总结“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谋划研究“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安排2011年工作。兴国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狠抓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十一五”和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主要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巴中交通建设史上项目最多、投资最大、发展最快的五年,是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路面等级不断提高、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五年。全市交通建设开工项目投资442.67亿元,是建地设市以来总投资的12.5倍;累计完成投资76.28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49%,是“十五”期间的4.87倍。2010年完成投资26.44亿元,比上年增加9.1亿元,占“十一五”完成投资的34.7%。到“十一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728 公里,是 “十五”末的1.26倍。
(一)抓攻坚决战,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推进力度逐步加大。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强项目衔接争取,全市5条高速公路列入国高网方案,2条高速公路列入省高网方案,基本形成“七路一绕”高速公路网框架。2010年,全市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3.5亿元,广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巴中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巴南、巴达、巴陕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共提交工程用地13013.5亩,兑付资本金3亿元。
——干线公路加快改造,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市干线公路完成投资10.89亿元,完成了纪红路、通水路、双江路、南台路等革命老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先后对698公里省道进行了路面升级改造。2010年完成投资4.09亿元,完工项目6个268公里,续建通达路,恩阳、平昌过境路,南江绕城路,开工通前路、回风大桥。全市干线公路路况达到历史以来最好水平。
——农村公路健康发展,通行能力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9.39亿元,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127条1276公里、通村通达公路909条3115.7公里、通村通畅883条3479.3公里,断头路445.1公里,实施路面大中修 397.3公里,乡道安保工程25条550公里。2010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7.16亿元,新建通乡油路(水泥路)121.5公里,断头路445.1公里,通村通畅1021公里,分别占目标任务的200%、108%、159%。全市通村通达率100%,通村通畅率30%,长期困扰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灾后重建加快推进,灾害损失逐步恢复。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要求,切实加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建设和监督管理。完成投资3.33亿元,建成下关路、野正路等6条234.4公里建设任务,实施桥梁抢通保通19座,建成桃园旅游客运站和南江县乡镇客运站7个。
——站点码头同步发展,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站点建设188个、小码头67个、渡改人行桥29座,改造船舶31艘,整治航道140公里。
(二)抓规范提高,行业管理迈上新台阶
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大力推行质量责任公示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社会监督面大大提高。认真把好设计审批、招标投标、材料进场、现场管理、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质量监督加强。收费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狠抓通行费征收管理。2010年全市征收 通行费6107万元,占计划的109%,为交通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造价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审查预算项目28个,送审金额663619.6万元,审后金额643909.8万元,审减金额19709.9万元,审减率达2.9%。执法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执法责任,进一步强化执法作风整顿、交通执法检查、交通执法督察和交通执法宣传,逐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得到落实。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按照交通建设项目资金“五制”管理办法,严格内部审计,严格责任追究,全年无抓拉挪用、截留贪污现象发生,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
(三)抓机制完善,公路养护取得新成效
一是迎检准备基本就绪。全市迎检改造干线共10个项目465公里,已完工7个项目287公里,在建3个项目178公里。经省公路局检查,路面使用性能指数达到81.3,超目标1.3,由‚十五‛末的次等上升为优良等级。全市基础数据库更新完毕,各类图表规范上墙,内业资料完成收集整理,养护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经验获得了省公路局充分肯定。二是环境治理收效明显。认真落实奇葆书记“三个延伸”要求,抓住公路路面及沿线环境、车站、码头等重点部位,开展专项行动,对公路建控区乱修乱建、乱挖乱占等行为进行彻底整治,依法对公路沿线非交通标志、标牌进行清理,保证了交通环境的“畅、洁、绿、美”。三是公路养护全面加强。积极探索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新机制,加强日常清扫保洁和危桥险路的整治,全年共完成路面整治150公里、大中修103.9公里,整治危(病)桥6座,完成安保工程50.5公里,道路运输安全性、通畅性明显提高。四是管养机制逐步完善。继续探索完善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三责”、“四个一”、“五有”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在全市逐步推广,要素保障日益提高,“重建轻养”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五是路政管理力度加大。全年共查处各类路政案件5700余件,检测货运车辆38.9万台次,查处超限车辆2.1万台次,全市超限运输车辆下降到5%左右;治理公路 “三乱”成果得到巩固,全市公路基本无“三乱”。六是抢险救灾成效显著。“7.17”特大洪灾发生后,全市交通系统快速反应,沉着应战,在最短时间就完成了公路抢险抢通任务,彰显了交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良好作风,得到了蒋省长、高厅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抓市场整治,运输能力得到新提高
一是严把“三关一监督”,督促车站落实“三不出站,五不进站”规定,深入开展道路运输源头安全大检查,全年共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07起,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二是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打击非法违规运营行为力度,全年共查处非法营运 车辆1372辆,查处纠正违规违章车辆3700多辆,治理出租车不规范经营510辆,非法营运得到遏制,市民和经营者满意度提高。三是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市中心城区新投放公交车30辆,解决了公交运力不足和车辆档次较低的矛盾。四是全面整顿农村客货运输企业,提高客货车辆保险额度和风险抵押金,落实三级以下山区公路夜间不得开行农村客运的规定,农村客货运输市场秩序好转。全年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5407.3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36398.54万人公里,货运量2240.45万吨,货运周转量171449.2万吨公里。
(五)抓源头治理,安全稳定有了新变化
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工负责、辖区负责和“一岗双责”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源头管理,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成功开展了道路运输应急演练和水上自救互救演练,扎实做好了“春运”、“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加强交通安保工程实施,完善道路安全标志、标牌。全年安全指标未突破省厅和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取得了水上交通、道路运输无源头责任事故、无亡人事故发生的好成绩。
认真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完善干部下访调研机制和矛盾 排查化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着力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对城市出租车管理、退休养护职工待遇等方面信访量较大的领域,实行领导包线、包案,有效维护了交通行业的和谐稳定。全年共处理群众来信79件,接待群众来访58批次240人次,信访案件办结率达95%以上,无重大群访、集访案件,无到省赴京越级上访发生。
(六)抓宣传教育,自身建设树立新形象
围绕创建“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五争”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内容,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以贯彻《廉政准则》为重点,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工作落实;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试点,推行廉政风险等级评估、风险点申报,着力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巩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成果,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逐步提高。深入开展“向王瑛同志学习,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活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塑造交通文明新形象。交通战备、议提案办理、政务信息、群团妇女、挂联帮扶等工作均按要求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好成绩。回顾“十一五”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交通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发展战略,这是我们促进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基础;必须抢抓机遇,狠抓项目工作,推进项目突破,这是我们实现交通跨越发展的主要抓手;必须合力攻坚,苦干实干,加快工程进度,这是我们推进区域交通枢纽建设重要前提;必须科学谋划,创新管理,狠抓工作落实,这是我们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这是我们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障。
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是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向各级党委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向全市交通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十一五”交通建设虽然取得可喜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看,站在市委新的市情定位看,交通仅仅起步,仅仅破题。全市“七路一绕”高速公路网总里程470多公里,目前通车47公里,仅占10%;干线公路尽管实施了一轮又一轮改造,但仍没有形成路网环线,县 与县之间还是县道,特别是各县城的进出口通道严重堵塞,形象很差。农村公路虽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达,但县道路况较差,通村通畅率仅30%。同时,交通工作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交通建设任务繁重,资金压力异常突出;二是项目实施十分分散,质量监管难度较大;三是行业管理力量薄弱,管养体制难以落实;四是运输市场矛盾突出,秩序整治任重道远;五是安全稳定形势严峻,隐患整治任务艰巨;六是交通队伍人才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面对这些差距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二、“十二五”我市交通运输工作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巴中交通建设仍处在集中攻坚、加快推进的大会战、大建设、大发展重要时期。全市交通建设的的总体要求是:围绕“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要求,加快形成南连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便捷快速的综合交通辐射网络,实现到辖区各县约半小时时空圈,到周边市州约1小时时空圈,到成都、重庆、西安3小时左右时空圈。目标任务是: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35.51亿元,用2-3年时间,基本打通对外快速主通道,实现市内县、区通高速公路,到“十二五”末,建成综合交通辐射网络。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以建设对外快速立体交通体系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79.1亿元,建成巴南、巴达、巴陕、巴中—广安—重庆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四路一绕”,确保巴南高速公路2012年11月建成通车,巴达高速公路2012年12月建成通车,巴陕高速公路南江段2013年9月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37公里;力争开工建设巴中—通江—万源、巴中—苍溪—绵阳高速公路。
2、加快中心城市、县区、重点乡镇、重点景区、产业园区的主干线公路建设,形成快速通畅的交通体系。全面完成2009—2012年415公里干线公路改造任务。完成投资86.24亿元,建设或改造干线公路1299公里,其中现有省道改造和城市过境公路386公里,拟升国道改造118公里,拟升省道660公里,新建重要连接线135公里。着力解决以巴中市区为重点的省道过境城区的拥堵问题,形成江南S302和江北S202绕城过境快速通道。
3、抓紧实施市域农村道路建设“畅通工程”,打通断头路、形成循环路,不断扩大农村交通运输路网规模,提高路网通达深度。重点结合统筹城乡、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完成投资59.92亿元,完成县乡公路路面改造514公里,建设通村油路(水 泥路)4500公里、断头公路1909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000公里,农村公路渡改桥82座。力争通过 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乡乡通油路(水泥路),70%的村通油路(水泥路),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建制村村村通畅,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产品运输难的问题。
4、多元投入,多方争取,加快市级物流中心、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站建设。完成投资9.54亿元,建设巴中西、恩阳、兴文物流中心3个,建设客运枢纽站3个、货运枢纽站2个,县级客运站7个、县级货运站2个,建成农村客运站点114个,推进运输产业、物流业发展。
(二)强化管养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国省干线公路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市级政府的主体责任,解决好事权不一致、责权不明晰的问题;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预算保障和工作运行机制,用好用活“一事一议”,实现管养规范化、常态化。
(三)提高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完善运输网络,优化运力结构,提高中高级客车、专用运输车、绿色环保车比例,逐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专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
(四)健全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公路交通安全保 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农村公路渡改桥工程的建设,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强化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快交通应急平台、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2011年交通运输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以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以扩大项目投资为抓手,深入推进重点项目集中攻坚,打好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辐射网络。目标任务是:全年完成投资66.9亿元。
高速公路:完成投资54亿元,续建巴南、巴达、巴陕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巴中—广安—重庆高速公路;启动巴中—通江—万源、巴中—苍溪—绵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今年10月底提交工可报告,“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干线公路:完成投资5.1亿元,续建通达路、通前路、南江绕城路、平昌过境路、恩阳过境路和回风大桥;开工建设西华山隧道左洞和通竹路;启动陈家山隧道,巴城过境公路,红鱼洞库区改线,巴达、巴陕高速公路9个出口的连接线,省道升国道、县道升省道,安保1条60公里,公路地质灾害防治4条9段141公里,危桥整治26座2608延米等项目前期工作。农村公路:完成投资7.2亿元,续建断头路105.9公里,开工县通乡破损油路改造97.4公里、断头路97公里、通村通畅800公里、亚行贷款项目14个271公里;启动县乡破损油路278.7公里、通村通达1061.7公里、通村通畅1939公里、断头路534.2公里、乡道联网路902.8公里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站点码头:完成投资0.6亿元,开工建设客运站30个,码头17个;启动19座1271米渡改人行桥、58个公益性渡口和10个县级客运站、20个农村客运站、4个简易客运站、23个双向港湾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学谋划,扎实抓好“十二五”规划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原则,在“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中,注重与“十一五”交通发展成果相承接,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衔接,与全省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相对接,增强前瞻性、把握整体性、突出协调性。加快规划的修订完善,重点根据市委新的工作要求,抓好具有跨区域通道作用、承担骨架干线功能和群众最期盼的交通项目的规划,加强对上争取,对内衔接,尽可能多地使巴中的项目挤进规划盘子,争取4月底前报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讨论。
(二)抢抓机遇,强力推进项目突破 按照“在建项目抢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规划项目抓争取,储备项目抓前期”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项目突破。一是抓住国道、省道调整的机遇,将现有的省道、县道尽可能挤进国道、省道方案,解决由现有的地方无配套投入为国家和省上长期给予投入的问题。目前,省道S302线已由省交通运输厅上报交通运输部升为国道,5条县道正在列为省道网修编论证中。二是成立专班、落实专人,悬奖攻关,全方位保障,抓好重点交通项目的衔接争取,主要抓好巴中—通江—万源高速公路和巴中—苍溪—绵阳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抓好省道S202和S302过境巴城、南江陈家山隧道、干线公路改造、灾害恢复及农村公路断头路、联网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抓好高速公路枢纽场站、物流中心及产业园区连接线的项目储备,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保持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集中攻坚,打好交通大会战
围绕“提前加快”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加快在建项目的推进和新建项目的开工,打好打胜集中攻坚和交通大会战。一是大干快上,全面加快建设步伐。加快高速公路推进。加强协调配合,抓好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安臵补偿等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加快巴南、巴达、巴陕3条在建高速公路进度,确保全面完成投资计划;加强与广安、南充等市的横向联系,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巴中至广安至重庆高速公路。加快干线公路改造。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增强施工力量和监管力量,强化进度管理和进度考核,快速有序推进干线公路改造项目进度,确保恩阳过境路4月份完工,通达路6月份完工,南江绕城路9月份完工,平昌过境路年底完工,通前路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回风大桥一年半完工。力争4月份开工建设西华山隧道左洞,6月份开工建设通竹路。公路局做业主的4条路6月底完成竣工验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力争2011年完成S202大佛寺收费站至通木垭收费站过境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完成S302线巴中江南绕城快速通道和S202巴中线江北绕城快速通道的立项工作,完成陈家山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完成2009—2011年农村公路断头路目标任务。结合城乡一体化、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县道破损油路改造,抓好联网路和通村通畅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达能力。二是严格监管,整体提升工程质量。创新交通项目质量监管措施,健全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交通质量隐患查处的快速反应机制、督办落实机制、整改销号机制。实行交通项目 质量与补助资金拨付严格挂钩,重拳出击遏制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缺陷。把好工程验收关,对不履行交竣工验收和交竣工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进行通报,严格追究责任,确保全市交通建设质量整体受控。
(四)强化管养,提升路网服务水平
以迎部检为契机,以路况检测评价和民生工程考核为抓手,以创新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全面提升路况水平。进一步强化省道干线公路市、县两级公路管养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养护改革,落实责任、机构和资金,切实加强管养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搞好筹资投劳,抓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加大力量投入,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全面完成迎检各项工作,实现升位目标。加强收费设施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展示良好窗口形象。加强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的路政管理,彻底整治公路建控区内乱堆乱码、乱占乱建行为,及时清理公路两旁过时标语标牌;加超限超载治理,特别是加大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工程载重车辆通行的治超管理,签订好使用协议,落实好赔偿恢复责任,确保路况良好。
(五)改革创新,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发展 交通体制的改革,使“运输”的作用和地位逐步上升。要认真研究新形势,适应新变化,调整优化运输结构,推进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一是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城际、城市、城乡、乡村四级客运网络和客运站点布局,统筹配臵城乡客运资源,加快发展城乡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创新城乡客运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支持农村客运进行公司化、公交化改造,逐步形成分工合理、服务配套、衔接有序的一体化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网络。二是推进城市公共客运健康发展。抓紧建立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指导管理工作体系,明确主体责任,理顺工作程序;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体、多部门协调联动、应急处臵快速有效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城市公交和出租车行业指导意见和管理制度,促进城市公共客运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加快道路运输转型升级。主动适应运输结构变化总体趋势,推进企业公司化经营、员工化管理,并在巩固提升长途客运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短途客运和为高速公路、铁路枢纽场站服务的集疏运输,促进客运向综合型、网络型方向发展。四是促进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抓好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加快公路枢纽站场和物流园区建设,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发展仓储、配送和小件快运等业务,延伸产业链条。
(六)落实责任,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深化交通行业涉安涉稳隐患排查治理;加强车站、码头、桥隧和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开展危桥危路整治,稳步实施公路安保工程,狠抓道路、水路运输源头治理,提升道路运输应急处臵能力和海事打捞救助能力;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抓好重点时段、重点物资和重大活动的运输保障,增强防范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多措并举减少交通运输事故发生几率。认真落实信访稳定辖区负责、分级负责,加强矛盾排查化解,对一些重要的信访、上访案件,要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按照“早发现、早处臵、早化解”的原则,随时掌握动态,做好解释疏导和化解工作,确保不出现重大群访、集访案件。
(七)强化保障,深入推进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围绕“五好”党组织创建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干部考核选拔,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位一体的交通预防惩治腐败体系,重点抓好招标投标、设计变更、计量支付、资 金拨付、交竣工验收等高风险环节的廉政监督工作,坚决遏制交通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三是加强行风政风建设。进一步改进作风,强化岗位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着力解决目标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的问题,不钻研业务、安于现状,效率低下的问题和按部就班的常态管理问题。凡是市委、市政府决定的事情,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碰硬较真地执行落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变化有说明、重大事项有报告。四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透明许可过程,提高便民服务质量。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五是扎实推进交通文明行业创建。弘扬交通抗震救灾精神,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交通文明新形象,为我市交通运输加快发展打造良好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同志们,巴中交通运输发展正迎来‚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新时期。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牢记使命,苦干实干,确保全面完成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形成南联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便捷快速的综合交通辐射网络,为‚奋战‘十二五’,建设新巴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