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新加坡在教育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投资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国民素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应当看到新加坡政府过分的强调教育投入存在的弊端。
新加坡采取大力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本国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而人力资源就是唯一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唯一资源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投资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功能,这样就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简单化。它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忽视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导致了人看不到教育在促进人的感情、意志、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基本功能的认识片面。过于追求高学历、重视科学,忽视了人文,结果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单一认识与崇拜,弱化了教育的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必然扭曲教育的本质,其结果可想而知。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国外学生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这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不少新加坡学生前往共度学位,但是学成归国的新加坡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有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美国或者前往更好国家发展。由此可知,新加坡政府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方针使得学生普遍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他们缺乏共同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够懂得如何理解帮助他人,促进人的共同进步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更多地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做人的道理和本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我国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以便更好的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富国强国的梦想。虽然我国与新加坡在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原因有一定差距,但是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是彼此共同关注的。这点启示了我国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发展人的道德教育,培养爱国思想,公德意识,通过教育对人们输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篇:中国和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摘要】
中国和新加坡同属于东方世界里的国家,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新加坡是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发展成熟,相互之间有着吸收借鉴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所不同,中新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对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良好的指向性作用。
【关键词】
中国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
【正文】
中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杨发艳09政教0903040070
中国和新加坡同属于东方国家,在文化上有着“东方文化”这一共同渊源。虽然两国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文化根源,新加坡是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比较和研究新加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我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发展,《古田会议决议》是其形成的重要标志。1944年4月11日,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主持的报告会上,谭政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熟,由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成熟时期。在经历了“大跃进”“文革”时期的曲折发展后,进入拨乱反正和发展的新阶段并至今。我国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两手抓”的总方针,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全面发展,同步进行,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贯彻疏通引导相结合。在党的不断发展中过程中,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永恒、凝滞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我国领导人根据时代进步,继承性、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体现人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教育的目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具有超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正向着宏观领域、未来领域、以及生活世界发展。功能也由单一功能向多样功能发展,由传承功能向创新功能发展,呈渐进与飞跃、协调与突破相结合趋势。
二、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经历了60年代的忽视、70年代的醒悟,在80年代,新政府针对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人们人文素质下降的状况,开始实行并不断加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1991年,经新加坡经国会批准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公布发表,制定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国家意识,于此定型。从此以后,所有活动均围绕五大价值观展
开。国家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方法灵活、途径广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到个人、社会、国家“三兼顾”。新加坡进行公民教育的总任务是非常明确的, 即服从、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占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 即“爱国主义”意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三、中新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借鉴
1、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加坡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击,对此新加坡政府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明确了其文化的东方属性,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新加坡人认识到,加强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教育,是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保证新加坡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新加坡倡导 “东方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当然新加坡政府所倡导的并不是原原本本的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而是经过改造和选择后的继承。
(1)新解 “五伦”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倡导“五伦”,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民族、时代的人都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伦理关系,新加坡
从现代的观点从新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这五种关系,使“五伦”跟上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符合现代华的要求。首先,将父子改称为父母和子女,君臣寓意为国家和人民,则改作兄弟姐妹。其次,对“五伦”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在夫妻一伦里,提倡男女平等,摒弃了中国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强调夫妻双方相互包容、相互敬爱。在人民和国家一伦中,主要体现在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对人民有责任和义务,人民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把国家和人民相融合在一起,丢掉了传统儒家君主专制的色彩,使得儒家思想获得了当代的认可。
(2)新说“八德”
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而被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把国民培养成为具有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就是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礼”和“义”就是讲究礼貌和礼节,对外国人不要卑躬屈膝,对同胞应一视同仁;“廉”就是为官的德行,是做官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要求新加坡的官员树立为国、为众人服务的思想,要有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耻”就是指人们的羞耻之心,号召国民堂堂正正做人,为社会进步、富国强民做贡献。新“八德”吸收了儒家的精神,又超越了古代儒家的传统思想,剔除了封建性的糟粕,添加了现代意义的精华,被各族人民所普遍认同。通过创造性的改变,新加坡坚守了“东方价值观”的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莫
大的成功。
2、新加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1)、内容上,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
新加坡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以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制定的法律法规详细具体。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随便攀折花木等不良习惯都立法规定相应处罚并严格执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战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要注意培养法制观念,宣传道德规范的同时,应加大相应的立法,以借助法律手段保证各项道德规范的落实。另外,法律法规的也应不断细化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将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教育相结合,形成规范的奖惩机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显著的成效。
(2)、方式上,教育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开设德育课的同时,应增加实践性活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从理论上告诉如何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很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和行为,以至学生面对具体的问题时不知该怎么做。新加坡注重开设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程,组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实践活动和服务,如升降国旗、文明礼貌月活动等。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和挖掘各种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
德观念,形成道德素质。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将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与公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宣传说教的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自尊, 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
[J].2003,7.2、郑汉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及其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博大精深,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其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转变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除却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其精华和糟粕。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精华和糟粕各居其半,没有轻重,而应该是精华为主,糟粕为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和思维观念,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帮助,以区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型文化。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借鉴,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传统资源,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通过儒家孔学的几个基本理论思想来浅显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仁,亲也。”(《说文》)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确立了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这对于大学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意义。
“孝,善事父母者。”“悌,善兄弟也。”(《说文》)“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该着重对父母的尊重。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即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还认为,父母若有过错,子女应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而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便所谓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
“悌”则是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孔子非常重视“悌”。其弟子有若根据其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术”。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达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地步。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调整。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自从民国以来,中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
现如今的我们依然需要受到“礼”的约束,不可把儒家文化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其中占据相当分量的优秀的东西,还是依旧要继承并发扬。
“忠,敬也。”“恕,仁也。”(《说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忠”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尽心)”。间接地,也便成了待亲、待师、待友、待君都应“忠”。在《论语》中,未见孔子对“忠”字有过直接释义。而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可见,所谓的“忠”,绝非是后世所理解的毫无原则的愚忠,而该是有原则的忠。“忠”既不拘于时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
在孔子的理论中,“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到“忠”,为“忠”以行“恕”。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
忠从属于积极的层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恕从属于消极的层面,即“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信,诚也。”(《说文》)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视为贤者必备的品德,即凡在言论和行为上都做到真实无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能增强人的凝聚力。“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最终目的在于“辅仁”。
目前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和切身的利益,而少有注意到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市场观念和价值理性后出现的价值真空,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能有效地填补这片真空。
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冲突的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理由。平心而论,“五四”运动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虽然其主观动机也是想使中国迅速进入现代化国家,也未尝不是爱国,但是在理论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不少对今天来说是糟粕的东西,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是封建文化。
二是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西化”。固然,西方国家走在现代化的前列,但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的模式并不相同,因为它们现代化所依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却是抹杀了各个国家现代化所凭借的不同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贯穿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史,曾引导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我们理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用传统文化中的明辩义利思想,端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加强青年一代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促进,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突破,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不容稍懈。
参考资料:
1.2.3.4.百度百科-儒
崔利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朱久兵、刘光顺《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篇: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日本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
1、儒家思想教育。公元三世纪左右,儒学传入日本。由于儒学能满足统治阶级培养其忠诚公民的需要,因而,历代日本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儒学的倡导和利用,曾经一段时期,日本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教科书都以儒家经典为主。
2、武士精神教育。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武士教育。武士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传授武艺,这是武士的职业技能教育;另一个主要内容是灌输武士道精神,这就是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武士道精神不仅要求武士信佛崇武,更要求武士忠于主君,重恩义轻死生,宁愿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而捐躯。武士道的目的是把儒学纳入武士道教育体系中,培养武士对上能忠于统治者,对下能统治平民的“素质”,以维护封建制度。
(二)日本近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
从19世纪末叶开始,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忠诚意识逐渐演化为“忠诚团”的日本民族精神,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化开明”三大方针的指导下,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很快摆脱了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挟制。50年的时间,日本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150年左右才走完的路程。然而,从20世纪上叶起,日本统治者为了彻底摆脱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为了树立天皇制度的绝对权威和对外征战的需要,开始走上了国家主义的道路--进而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此时,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从国家主义教育演变为军国主义教育。从而给日本人民、亚洲人民及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三)日本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其军国主义教育体制也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崩溃而土崩瓦解。因此,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伴随着日本社会的重建、恢复和发展而走向了新的历史。
1、美军占领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很大调整,主要是移植美国的民主主义,而战前的封建主义、国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则要求铲除。美国控制下的日本学校,宣传议会政治、国际和平、个人权威的思想和集会、言论、信仰自由等基本人权思想。这实际上是给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补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战后萧条社会的恢复和发展。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52年4月28日,日美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美军对日本的全面占领宣告结束。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美国经济和军事的双重支持下,日本开始迅速恢复国民经济,1956年,日本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之路。从1956年到1972年,日本经济出现了三次增长高潮,使得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超过了除美国之外的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背景之下,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以尊重基本人权为中心的民主主义为重点目标,而是强调体现日本国家特殊性和为日本现代化服务的民族主义与功利主义。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政治格局再次发生变化,两级格局瓦解,世界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多级化发展趋势。很明显,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开始抬头,军国主义开始泛滥,这不得不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的高度关注。
考察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本土思想和理论)——神道教理论、武士道精神,又善于吸收外来的思想和理论如儒家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民主主义教育、国体教育和集团主义教育,因此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文化为我所用的民族。
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家庭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包括基础文化与儿童道德的教育、日本民族和日本社会各机构所接受的基本行为规则的教育、家庭中人与人基本行为规则的教育,日本的妇女为了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往往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日本有自发形成的母亲读书会,通过读书和相互交流来提高培养孩子的能力,日本还举办有有组织的家庭教育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协会,该协会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的学习讨论会、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会,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体现为道德教育,侧重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塑造,也包含了特定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能承担各项社会义务的合格公民,形成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直接的有规范的道德课、间接的有学科渗透、特别活动、学生指导、隐蔽课程。
(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学者在评价日本企业教育的作用时说:日本企业教育是日本教育的秘密武器,是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臣,日本花在企业教育上的投资比设备投资更高,日本的企业教育比其它发达国家要发达的多.日本企业教育的内容丰富,中心是技术教育、职业培训,另外就是企业精神和道德教育,这也是日本企业的特色部分。
(四)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通过公民馆、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特别是公民馆除进行职业教育外,还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目的是培养理想公民。
(五)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
被视为政治领域除官僚、政利益集团之外的日本的“第四种势力”,出现这种评价是和日本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极其强烈的政治倾向给政治产生的影响有深刻的关系,仅日本的报纸在90年代的人均占有量就达到了世界第一,因而日本的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三、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现代化
日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它积累的许多珍贵的经验,值得当代中国去思考和借鉴。具体措施有:引进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充实现代教育内容,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社会化
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可用当代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予以佐证。在这方面,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有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要把官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模式中去。我们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世俗化”,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溶入群众,要让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深入城市,而且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包围”农村。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国际化
一是要充实市场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市场观念,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坚强勇敢的奋斗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胆略,消除人类自身的一些懦弱、消极和安平乐道的人性弱点,尤其是可以冲破中国传统封建保守思想的禁锢: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在瞬息万变、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的世界大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并充分展示自己,灵活机智地捕捉生存和发展的时机,促进受教育者自身发展,从而以广大群众的“合力”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是要充实竞争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塑造人格的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实竞争观念,使人们明白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挖掘自身的竞争潜能;使整个民族树立竞争精神,永立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三是要充实信息观念。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信息观念,使人们能够顺应社会的需要,树立强烈的信息观念,掌握信息技术,完善信息环境,为建立理想的信息社会奠定牢固的保障,从而保证社会稳定向前发展。
四是要充实实践和效益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效益观念,使人们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既讲速度和数量,又讲质量效益。
五是要充实环境观念。环境观念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直接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隐形”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溶入环境观念--当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以教育人们一方面重视环境现象,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采取科学、人道的态度积极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提高人们“优化”社会环境的意识,营造一个充满正气和正义、公平和民主的氛围,从而使得社会能够健全、协调地发展。
总而言之,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确实有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当然,这并非说,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尽善尽美,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缺。事实上,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日本“刀刃上”的文化—武士道精神教育、国家主义教育、军国主义教育等等,都是遭到世界各国,尤其亚洲严厉批判的。
浅析外来因素对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内容摘要:韩国作为东方文化圈中的一员,自古以来就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非常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韩国随形势的变化,不断加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教育,广泛吸收各种外来积极因素,并使之和韩国国情结合,形成特有的国民伦理教育体系。本文从外来因素的内容、韩国如何对待来分析外来因素对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外来因素
一、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应对
(一)古代的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外来因素的作用。古代的外来因素主要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韩国广泛吸收,为其所用,处理的恰到好处。
在古代,韩国广泛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并结合韩国的国情,形成了现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公元前11世纪中国周朝时起,中国文化便影响了朝鲜。7世纪纪时新罗时代就仿效汉政制建国,播学在14世纪李朝附期达到鼎盛,那时孔孟也像在中国一样被封予极高的名誉,而汉字被作为官方文字,为贵族所垄断,这一切都使儒家伦理深深植入韩国文化之中。三国时期,高句丽很早就在中央“立太学”教育子弟,“太学”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专门教育王公贵族子弟的国家最高教育机关.其时,由儒家学者所创办的私学不断兴起,承担着初等教育任务,李朝时期理学思想成为教育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培养封建官吏和教化民众。教育机关官学、私学并举,官学比较系统,在中央有成军馆和四学,成均馆为国家最高学府,课程为四书五经和诸史以及书法;私学的形式有书院、书堂,它们对普及儒学,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近现代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近现代,外来因素呈现出复杂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包括日本的殖民统治,美苏争霸、冷战格局、全球化等。它们深刻影响了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近代,韩国深受日本的入侵。因此,这一时期,韩国近代教育以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为主线,这其中体现了儒学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忠孝节义、民族事大的历史传统。韩国把这种不利因素转化为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就是反日教育。
韩国曾针对日本统治时期长期推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政策所造成的国民素质普遍低下的问题,强调废除奴化教育制度,消除其影响;树立民族民主教育思想,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时的韩国军政厅学务局聘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一百多名权威人士组成朝鲜教育审议会。主张把“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念。其理由是:
(1)要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遗毒,建设新国家,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和民族的。(2)“弘益人间”既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又与基督教的博爱,儒教的仁义,佛教的慈悲想通,包含着人类共同繁荣的理想,符合民主主义的基本精神。通过“公民课”的开设,韩国进行了反日教育,树立起民族独立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批判了日本殖民主义的“民族抹杀”政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1]
50年代到60年代,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战后,朝鲜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建立了两个对立的政权。韩国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企图把韩国变成冷战时期反共反华的亚洲桥头堡。李承晚政权和朴正熙政权都追随美国,实行了以反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朝鲜战争后,李承晚政权为了达到反共反人民政治目的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大肆进行“反共”教育。同时,也在学校里进行着以儒家道德思想的“三纲五常”演化而来的所谓“道义教育”。60年代朴正熙政权的改革,强化了国民精神教育。韩国的经济开始走上了腾飞之路。
但是,从60年代起,韩国现代化的加速进行,不惜损害传统的价值观念。这样,追求变化的势不可挡的趋势成了韩国社会的主流。由于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大规模涌入,这个国家旧有的风俗习惯突然受到破坏,一些好传统的中断,给通行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不断调整,特别是《国民教育宪章》的颁布,重新确定了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为了培养出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自律的、富于创造性的韩国人,韩国进行了7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后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要求是:以教育课程为中心,以教育需求者(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课程所追求的培养人才的标准是:(1)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的人;(2)以基本能力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3)以良好的教养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4)在对韩国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的人;(5)以民主市民意识为基础,为共同体发展作出贡献的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创造力”和“为集体作贡献”互为表里,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
二、给我们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韩国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十分重视外来因素对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学习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形成独具韩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抵制不良外来因素的影响。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一)重视有利的外来因素与本国国情的结合在我看来,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因素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战后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和全球化等因素。韩国无论在任何时期,都能重视有利的外来因素与本国国情的结合,为其所用。韩国是儒学文化圈国家,其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和道德伦理至今仍然是韩国民族精神的内核。他们把儒学渗透于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了韩国式的东方文化传统和道德品格。韩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是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的培养载体。韩国学校德育的思想基础是儒家伦理,在初中“国民伦理”课中讲授“三纲五常”基础知识。儒学文化成为了韩国抵御西方不良价值观的重要武器。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学习韩国的经验,不断
地使外来的积极因素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形成我们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抵御西方不良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政府的强力推动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显性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强政治倾向性的。在对待外来因素方面,韩国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此其中,韩国政府不断的调整其政策,扶植传统文化,设置机构研究文化走向,加强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
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于1978年由政府创建。其宗旨是“研究民族文化的精髓;坚定主体的历史观和健康的价值观;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坐标,弘扬民族振兴的精神,为民族文化的畅达作出贡献”。而纵观有关政治民主意识表现强烈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无不渗透着政府干预的影子。直到1993年金泳三就任民选总统时,仍提出“要重新找到我们社会应有的权威,我们的自由应当是为集体的自由,正如白凡先生所说,不是在公园里折花的自由,而是栽花的自由,要重新36树立被践踏的道德,就此而言,今天的教育应当同为未来而作准备的科学技术教育一起成为培养真正的人,民主的市民的人间教育,这就是新教育。”[2]可见,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制度,始终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应促其实现的课题,不能回避。”[3]
对于我们而言,政府也需要发挥作用,除了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要积极地推进外来文化与我国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
刘自尊孔琳
(北方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44)
[关键词]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摘要]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侧重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层次;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结合我国国情,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7-0074-0
3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国内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新形势下我国迫切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而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以开阔的心胸审视别国的相关成果是十分必要的。亚洲近邻新加坡,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其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尽管中新两国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研究和借鉴新加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
新加坡地处欧亚两洲的交通要地,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独立后,新加坡人种复杂,主要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宗教信仰多种多样,有佛教、印度教、泰米尔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这样一个人种、信仰、道德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背景下,为避免矛盾和纷争,统一国民思想,开展经济建设,新加坡政府明确指出必须使各种族移民及其后裔淡化对移出国的认同和归属,加强对新加坡的认同和归属。政府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国主义”),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一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纵观新加坡的历史,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但新政府针对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人们人文素质下降的状况,在80年代开始实行并不断加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效忠国家、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个人品格等内容。政府专门成立了负责国家意识的机构,在国民中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从1988年开始,政府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民意识周”活动,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凝聚国民的爱国意识。1991年经新加坡人民反复讨论和国会的批准,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推出了各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均能接受的国家意识。始终注重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和培养国家意识,弘扬国家至上、社会第一、集体利益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工作中尤为重要的内容。
2.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新加坡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击,对此新加坡政府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明确了其文化的东方属性,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因此新加坡通过文化再生运动反对全盘西化,倡导东方价值观。所谓“东方价值观”,其核心就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当然新加坡政府所倡导的并不是原原本本的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而是经过改造和选择的现代新儒学(参见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特别是对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赋予了现代意义:所谓“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就是把国民培养成为具有强烈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就是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礼”和“义”就是讲究礼貌和礼节,对外国人不要卑躬屈膝,对同胞应一视同仁;“廉”就是为官的德行,是做官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要求新加坡的官员树立为国、为众人服务的思想,要有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耻”就是指人们的羞耻之心,号召国民堂堂正正做人,为社会进步、富国强民做贡献(参见杨松:《新加坡、中国德育的几点比较》,《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新“八德”吸收了儒家的精神,又超越了古代儒家的传统思想,更便于被各族人民所认同。新加坡坚持了东方传统文化,在此根基上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因而有效抵御了西方腐朽价值观,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侵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教育层次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及时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这使新加坡政府加紧修订教育规划,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号召社会和家庭全力配合。90年代新加坡政府适时提出并采用了一套新的教育课程,给学生灌输一些应有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利用一些富有创意的辅导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意识。
新加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全方位展开的,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则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识特点灌输不同的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展开。新加坡政府颁布了详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从小学到大学,课程循序渐进,涉猎了不同的主题,即使是同一个教育主题,根据学生认知的不同,教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相互衔接。不同年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不同:低年级偏重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高年级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由浅入深的教育符合教育对象和教育活动的规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注重诸如《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等理论性内容,强调理论上的说教和灌输,而且也非常重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使得政策和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新加坡政府注意从小培养公民的爱国精神及对国家的归属感,在学校里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如小学生每天都要参加升国旗和唱国歌仪式,并举行升旗宣誓:“我们是新加坡公民,我们宣誓: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团结一致,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为了实现国家的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新加坡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发展成就展,参观监狱、禁毒展等。而且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如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等。新加坡政府还经常在社会上举办“睦邻周”、“礼貌周”等各种活动,借助活动培养和强化公民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等良好品德。
5.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亲切感人的理念和口号,另一方面也有无情的法律和法规作保障。新加坡政府认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治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强制人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而文明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因此,新加坡在建国以来,为了根除恶习和稳定秩序,陆续制定和逐步完善了一系列约束公民社会行为的条例和法规,并在公民中进行宣传教育。新加坡的法律很完备,涉及到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公共场所抽烟等在世界许多地方法典中无案可查的内容,都一一立法规定相应的处罚,并严格执行(参见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新加坡把思想道德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以详尽并具操作性的法律条文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新加坡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强调国家和社会利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鼓舞了各民族人民为新加坡的文明进步而团结奋斗,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感召力。我国在加快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要一如既往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从小树立国家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新加坡倡导国家利益第一和集体利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基于
其社会性质,其所谓的集体原则与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仍有所不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要始终倡导集体主义的原则,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先,也要保证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以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当前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迫切需要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原则,密切团结各民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2.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教育内容
我国与新加坡同为亚洲国家,同样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新加坡批判地弘扬儒家文化,很好地解决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经过广大人民的长期实践,成为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这其中既有封建性的糟粕,又有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的精华。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其加以区分,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东方价值观的根在中国,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仍会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只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它一定会再现夺目的光芒。
3.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
新加坡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大中小学全方位、分层次展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历来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也是从小抓起,但是却存在着教育内容分层不明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计划和纲要。要避免用政治教育代替思想教育,避免提出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道德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先从基础层次开始,抓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依学生的年龄和思维发展水平层层深入。
4.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我国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上,部分教师往往只对内容进行简单传授,只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很少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少告诉学生面对具体的问题应该怎样做,更很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和行为。新加坡注重开设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程,组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实践活动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德观念,形成道德素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和挖掘各种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将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与公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宣传说教的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法制观念
新加坡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以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其思想政治教育集宣传说教与防范惩罚于一身,使得新加坡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楷模。我国现正在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战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要注意培养法制观念,在宣传道德规范的同时,加大相应的立法,以借助法律手段保证各项道德规范的落实。只要将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教育相结合,形成规范的奖惩机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制约的内外因素
1.1 现在的大学生能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基本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规律和矛盾。但部分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立场不坚定;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科技的学习和接受快,但部分同学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能理解。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对政治淡漠,缺乏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和献身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从价值观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优先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大学生追求更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且理想现实化、功利化,偏重个人发展。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从注重知识的价值,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获取知识只是为自己能够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做铺垫。合理的利己主义,逐渐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道德品质缺失,守法护法意识淡薄。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准普遍不高,有的缺乏最基本的公德修养。一些学生不肯吃苦,劳动意识淡漠,不以克己、勤俭、吃苦、谦虚等为美德。缺乏自觉主动的劳动意识;毕业择业时眼高手低,没有好待遇的工作不愿意去选择;不想付出得回报。是非观念差、对法律理解肤浅,缺少自我控制。
1.2 制约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基本因素
1.2.1 内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在大学阶段,每个大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