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市场发展趋势

时间:2019-05-12 20:4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市场发展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市场发展趋势》。

第一篇:2013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市场发展趋势

2013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市场发展趋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的规范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上,开始着眼于建立规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1.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规范化。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日益深入人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制度建设与正面教育的相互配合日趋紧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理直气壮地进行思想引导;另一方面又注重制度约束和管理,用行政手段和法制手段相辅助提升教育效果。实践证明,人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既要靠思想引导,也要靠加强管理,必须把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疏”和“堵”两个方面进行。疏是利用正确的思想说服引导,引向正确的方面;堵是用严格的制度约束行为,制止错误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规范行为就要加强管理,“疏”、“堵”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的规范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上,开始着眼于建立规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其中既包括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工作制度,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估制度,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稳定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有效防止了“软化”和“虚化”现象的发生,使思想政治教育迈上了新台阶。

2.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逐渐回归生活世界。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能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从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采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方法和内容,以满足人的现实生活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表现为选取人们有可能获得和理解的各种生活经验和事例,取材于现实的生活、周围的环境进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还表现为也选取当前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如资源、人口、生态、全球关系等问题,使社会现实及其变化在教育中及时得到反映。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回归生活世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志,逐渐从“三贴近”的要求中认识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现实、离开了生活,采用教条的内容、僵化的方式,其效果是微弱的,甚至会产生逆反现象。因

此,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注意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努力创造优美的、适合人们身心特点的环境,身处其中身心自然受到陶冶,思想自然受到默化。

3.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从工具性价值向兼顾人文性价值转变。以前思想政治工作只注重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一面,强调对人们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强调社会动员作用,要求人们服务于社会。新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开始重视个体的生存发展需要,追求为个人服务。规范人和发展人同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兼具的两种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育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人格的完善、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来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讲求民主性和引导性,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循循善诱,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疏通引导。双方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民主开放,提升了思想教育效果。

4.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日趋科学,力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掌握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效地进行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超前性研究逐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关口前移”的重要性,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坚持事前主义,避免事后主义,有预见性地进行超前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预见性、主动性、超前性。同时,信息、网络的普及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观念增强: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思想变化的情况,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5.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过去运用较多的是政治学习、作报告等形式。近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出现了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济成分,大量的下岗职工,频繁流动的农民工,等等。他们与原有的社会组织的联系松散化,而全方位开放的社会环境又使人们可以从广阔的领域获得各种信息,这必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覆盖全社会,就必须通过社会化的形式进行。比如,通过管理载体,把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通过文化载体,把教育内容渗透到文化建设活动中;通过活动载体,把教育内容渗透到文体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通过大众传媒载体,把教育内容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中进行。当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电视、广播、报刊、因特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6.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化趋势。所谓隐形教育,指由正式形式的教育变为非正式形式的教育,即采取隐含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这种教育更多地运用间接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濡染和熏陶。这就促进了文化环境的建设。文化环境包括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静态环境强调绿化、美化和人文化。如在学校的教室、宿舍、走廊和餐厅等公共场所布置名人名言、艺术雕

塑,使“墙壁会说话”。动态环境,则是通过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的和谐文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如学校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组织多种学生团体,举办艺术节,电影欣赏论坛、小说评论、书法欣赏、专题辩论会、演讲会以及多种展览。受教育者在这种自然的生活过程中,会接受无形的影响和教育。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趋势。确立了人的品德自我建构的主体地位。道德虽然是一种规范和约束,但这种规范并不是简单的外部强制,而是人类追求理性和完美自身的工具,人是道德生活的主体。教育过程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帮助受教育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发展自我认识,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达到自我完善,使自我教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注重采用自我教育等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和参与的活动。

8.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是网络技术和大众传媒载体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面对信息化社会,只有改变传统的方式方法,运用现代化手段,才能有效发展自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不是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也不是仅仅涉及教育方法的某个方面,而是涉及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调查、收集、处理思想信息手段的现代化,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反馈、评估手段的现代化,环境建设的现代化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日益成熟的网络社会所面临的必然发展趋势。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参照和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首先在于它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特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我国的文化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修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改革发展的路径,更以富有中国特色的面貌,融入世界的文化热潮,不仅在国内上下重视,而且声振海内外,成为我国的政治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影响其他环节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放的观念、发展的观念、多样化的观念和创造性的观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开放的大舞台,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确立开放的教育观念,并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才能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包括向纵深方向的不断更新、拓展,即在新的是条件下,不断继承、弘扬传统并赋予传统以新的活力,而且发展、创新并形成新的理论与方法。简单化、单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思想表现的层次性,道德要求的广泛性,必然成为现代社会多样化发展的一个侧面,使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呈现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不仅表现在过程上是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思想与行为的协调一致,而且表现在结果上是创新本单位富有特色的精神文化,有效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们的潜能和人力资源。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要在广泛的时空维度上,确立一种动态的、立体的、辐射的教育观念,一种创造的、高效的教育观念。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与管理体制、运行与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它是教育决策、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教育决策、管理的民主化,就是要充分尊重、发挥人们在教育决策、管理上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更多的人关心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动员、组织更多的人参与决策与管理,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人们的全面发展与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经常听取人们的意见,满足人们发展提高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要先做到民主化,依靠群众,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集中群众的创造智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人们思想的不断

开放、观念的不断转变,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大大拓宽,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它不但包括政治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中的善与恶,利与益的关系深刻的影响着人们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社会生活中某些人见利忘义的行为已经导致社会生活的局部道德滑坡,有的人法制观念淡薄,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斗争局势下,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种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念开始渗透到我国,一部分人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政治思潮的影响,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置疑。因此,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最能体现和反映时代特点和面貌的,选择什么内容开展教育,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总目标,根据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具有现代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教育引导群众,选择和创造开放的环境、竞争环境、信息环境、创新环境的内容来感染群众、激励群众。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

过去, 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比较单

一、枯燥,主要是说理教育和政治学习,思想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集中统一,受教育者自主权很小,一般都要按教育者的指示行事。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难以体现。由于当前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实效性就必须要从教育的方法上进行改变。要改变呆板的教育方式,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注重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就是不断地改变手段单

一、方法单调的传统教育手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各种传播媒体,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从而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一方面指思想政治教育中各个体由于多向互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整体同时与外界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个面向社会的开放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单一的社会组织体系和人际交往方式被打破,社会的横向联系飞速发展。全方位开放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可以从广阔的领域获得各种信息,这必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单位与家庭、学校、社区、社团等交互贯通,单位内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从而改变只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教育工作的状况,政工人员、专家学者和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全面参与,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们提供了政治上的平等关系,对内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过大了社会生活的民主程度。为了适应现代经济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向社会化方向改进和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发展趋势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理直气壮地进行思想引导;另一方面又注重制度约束和管理,用行政手段和法制手段相辅助提升教育效果。要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法制社会的要求,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系统化、规范化。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制并存发展的社会。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权威将逐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确认。第一,要确立为群众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其中既包括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工作制度,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估制度,建立保证制度权威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规范化。要将制度建设与正面教育二者相互紧密配合。制度权威的形成,各项制度的确立,必定引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与参与,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增强;全员、全程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作、学习相结合的主动性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性增强。这些新的趋势将有效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的被动倾向。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观念的国际化。要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大胆走向国

际舞台,通过借鉴、吸收他国的有益的东西来发展自己。第二,要培养人们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要培养青年的分析辨别能力、适应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既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走向。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势头日益强劲导致人才竞争也渐趋激烈,面向世界培养本国所需要的人才已经正在成为各国的重要目标。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挑战。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总是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他们在规则的制订方面具有主导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争取谋求本国的利益,而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我们也应该时刻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爱国主义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把全国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取的新的突破和成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向世界,树立世界眼光和开放意识,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

在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者、研究者,我们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提高我们学习和研究水平的重要前提。同时,研究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

第三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博大精深,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其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转变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除却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其精华和糟粕。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精华和糟粕各居其半,没有轻重,而应该是精华为主,糟粕为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和思维观念,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帮助,以区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型文化。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借鉴,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传统资源,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通过儒家孔学的几个基本理论思想来浅显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仁,亲也。”(《说文》)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确立了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这对于大学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意义。

“孝,善事父母者。”“悌,善兄弟也。”(《说文》)“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该着重对父母的尊重。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即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还认为,父母若有过错,子女应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而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便所谓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

“悌”则是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孔子非常重视“悌”。其弟子有若根据其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术”。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达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地步。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调整。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自从民国以来,中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

现如今的我们依然需要受到“礼”的约束,不可把儒家文化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其中占据相当分量的优秀的东西,还是依旧要继承并发扬。

“忠,敬也。”“恕,仁也。”(《说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忠”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尽心)”。间接地,也便成了待亲、待师、待友、待君都应“忠”。在《论语》中,未见孔子对“忠”字有过直接释义。而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可见,所谓的“忠”,绝非是后世所理解的毫无原则的愚忠,而该是有原则的忠。“忠”既不拘于时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

在孔子的理论中,“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到“忠”,为“忠”以行“恕”。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

忠从属于积极的层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恕从属于消极的层面,即“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信,诚也。”(《说文》)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视为贤者必备的品德,即凡在言论和行为上都做到真实无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能增强人的凝聚力。“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最终目的在于“辅仁”。

目前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和切身的利益,而少有注意到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市场观念和价值理性后出现的价值真空,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能有效地填补这片真空。

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冲突的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理由。平心而论,“五四”运动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虽然其主观动机也是想使中国迅速进入现代化国家,也未尝不是爱国,但是在理论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不少对今天来说是糟粕的东西,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是封建文化。

二是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西化”。固然,西方国家走在现代化的前列,但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的模式并不相同,因为它们现代化所依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却是抹杀了各个国家现代化所凭借的不同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贯穿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史,曾引导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我们理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用传统文化中的明辩义利思想,端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加强青年一代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促进,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突破,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不容稍懈。

参考资料:

1.2.3.4.百度百科-儒

崔利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朱久兵、刘光顺《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篇:中国和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摘要】

中国和新加坡同属于东方世界里的国家,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新加坡是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发展成熟,相互之间有着吸收借鉴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所不同,中新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对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良好的指向性作用。

【关键词】

中国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

【正文】

中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杨发艳09政教0903040070

中国和新加坡同属于东方国家,在文化上有着“东方文化”这一共同渊源。虽然两国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文化根源,新加坡是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比较和研究新加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我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发展,《古田会议决议》是其形成的重要标志。1944年4月11日,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主持的报告会上,谭政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熟,由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成熟时期。在经历了“大跃进”“文革”时期的曲折发展后,进入拨乱反正和发展的新阶段并至今。我国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两手抓”的总方针,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全面发展,同步进行,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贯彻疏通引导相结合。在党的不断发展中过程中,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永恒、凝滞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我国领导人根据时代进步,继承性、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体现人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教育的目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具有超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正向着宏观领域、未来领域、以及生活世界发展。功能也由单一功能向多样功能发展,由传承功能向创新功能发展,呈渐进与飞跃、协调与突破相结合趋势。

二、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经历了60年代的忽视、70年代的醒悟,在80年代,新政府针对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人们人文素质下降的状况,开始实行并不断加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1991年,经新加坡经国会批准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公布发表,制定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国家意识,于此定型。从此以后,所有活动均围绕五大价值观展

开。国家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方法灵活、途径广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到个人、社会、国家“三兼顾”。新加坡进行公民教育的总任务是非常明确的, 即服从、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占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 即“爱国主义”意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三、中新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借鉴

1、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加坡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击,对此新加坡政府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明确了其文化的东方属性,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新加坡人认识到,加强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教育,是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保证新加坡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新加坡倡导 “东方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当然新加坡政府所倡导的并不是原原本本的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而是经过改造和选择后的继承。

(1)新解 “五伦”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倡导“五伦”,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民族、时代的人都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伦理关系,新加坡

从现代的观点从新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这五种关系,使“五伦”跟上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符合现代华的要求。首先,将父子改称为父母和子女,君臣寓意为国家和人民,则改作兄弟姐妹。其次,对“五伦”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在夫妻一伦里,提倡男女平等,摒弃了中国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强调夫妻双方相互包容、相互敬爱。在人民和国家一伦中,主要体现在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对人民有责任和义务,人民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把国家和人民相融合在一起,丢掉了传统儒家君主专制的色彩,使得儒家思想获得了当代的认可。

(2)新说“八德”

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而被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把国民培养成为具有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就是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礼”和“义”就是讲究礼貌和礼节,对外国人不要卑躬屈膝,对同胞应一视同仁;“廉”就是为官的德行,是做官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要求新加坡的官员树立为国、为众人服务的思想,要有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耻”就是指人们的羞耻之心,号召国民堂堂正正做人,为社会进步、富国强民做贡献。新“八德”吸收了儒家的精神,又超越了古代儒家的传统思想,剔除了封建性的糟粕,添加了现代意义的精华,被各族人民所普遍认同。通过创造性的改变,新加坡坚守了“东方价值观”的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莫

大的成功。

2、新加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1)、内容上,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

新加坡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以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制定的法律法规详细具体。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随便攀折花木等不良习惯都立法规定相应处罚并严格执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战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要注意培养法制观念,宣传道德规范的同时,应加大相应的立法,以借助法律手段保证各项道德规范的落实。另外,法律法规的也应不断细化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将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教育相结合,形成规范的奖惩机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显著的成效。

(2)、方式上,教育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开设德育课的同时,应增加实践性活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从理论上告诉如何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很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和行为,以至学生面对具体的问题时不知该怎么做。新加坡注重开设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程,组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实践活动和服务,如升降国旗、文明礼貌月活动等。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和挖掘各种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

德观念,形成道德素质。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将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与公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宣传说教的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自尊, 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

[J].2003,7.2、郑汉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及其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五篇: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新加坡在教育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投资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国民素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应当看到新加坡政府过分的强调教育投入存在的弊端。

新加坡采取大力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本国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而人力资源就是唯一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唯一资源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投资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功能,这样就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简单化。它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忽视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导致了人看不到教育在促进人的感情、意志、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基本功能的认识片面。过于追求高学历、重视科学,忽视了人文,结果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单一认识与崇拜,弱化了教育的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必然扭曲教育的本质,其结果可想而知。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国外学生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这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不少新加坡学生前往共度学位,但是学成归国的新加坡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有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美国或者前往更好国家发展。由此可知,新加坡政府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方针使得学生普遍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他们缺乏共同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够懂得如何理解帮助他人,促进人的共同进步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更多地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做人的道理和本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我国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以便更好的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富国强国的梦想。虽然我国与新加坡在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原因有一定差距,但是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是彼此共同关注的。这点启示了我国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发展人的道德教育,培养爱国思想,公德意识,通过教育对人们输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下载2013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市场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市场发展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制约的内外因素 1.1 现在的大学生能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基本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个人、自然与......

    思想政治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

    浅议工会参政议政的主观条件和途径工会参政议政,职工民主管理,这不仅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当......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这种“道德中心论”自孔子以......

    中国铝型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铝型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铝型材作为铝加工材的主要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装饰性、优良的隔音、保温及可回收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而又凭借其一次挤压成型及较高的机械物理......

    中国减肥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项目介绍流程: 针对目前国内减肥产品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局面,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减肥产品的功效如何却令人深思。消费者认为对国内的减肥产品信心不足,更愿意尝试国外进口的、......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全文5篇]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作者:许浩叶宇发布时间: 2006/10/13 10:09:11阅读:2354次 【大中小】[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关系到能否真正发挥高校各个系统的......

    21世纪中国航运业发展趋势航运市场

    21世纪中国航运业发展趋势航运市场 据预测,今后3至5年内世界GDP增长率将会保持在3%至4%之间。根据经济增长与世界贸易年增长率的基本关系推测,未来3至5年内,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