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200911013909 特殊教育 孙泽浩
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须作出相适应的改革与发展。然而,教育作为民事大事,也牵系着各方面人群的利益。所以,教育的改革注定是艰巨的,曲折的。如何在改革发展中维护、保障好各家的利益,是必须切实重视的。当然,颠覆式的革命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名
纲要有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比如一开始它不是综述以前的成绩而是首先提出了现阶段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到了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决心,诚然,纲要只是基于问题基于人民的需要制定出的一种政策性文件,它起到的只是给我们一个方向的作用。纲要所要表达的愿景也只是一种规划一种预测。
然而它确实前进的,在推进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特别多的问题,在明确方向,我们不该在问题出现时给予太多的苛责,在一项改革的过程中,困难与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它必然会逐渐显露出它的力量,它必然是短期的。
特别想说的是,纲要给了我们一个特别好的示例,它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与建议,我觉得那句话很正确,我们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它推行出现问题中,要记住积极参与。
孙泽浩 特殊教育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事,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需做出相适应的改革与发展。然而,教育作为民生大事,也关系着各方面人群的利益,所以,教育的改革注定是艰巨的,曲折的,如何在改革发展中维护保障好各家的利益,是必须现实重视的,当然,颠覆式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
胡红 特殊教育
对于这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主要阅读了关于特殊教育的部分,我觉得那几个方面的内容还不错,针对我国的现状做出了改进和完善。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特殊儿童的关心与关注,也是中国国民素质提高的表现,对特教老师的培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要想社会对特殊儿童有正确的认识和尊重,作为一名教师,这是非常必要的。
黄虹 教育学
这是以国家的名义发布的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正视了我们教育工作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而不是一味地回避或是夸耀所取得的成就,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这无疑对我们未来的教育工作是有帮助的。同时,这份纲要制定的同时,也从;百姓的利益和观点出发,而不是独断专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它也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大学生越来越多,相应地,就业也越来越难,大学生该何去何从?读研?创业?就业?每一个选择似乎都是很困难,不如学习型社会,我们明白了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考制度改革,推行起来必定不容易,但又势必在行,因为我们要“素质教育”,还有那么那么多问题有待解决,也需
在解决的道路上会有许多困难,但我们一定会肩负起该承担的责任!
潘安琪 教育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发展之本、富强之基。因此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必然会引发人们的关注。
那么如何才能在未来的十年中合理地培养人才呢?我认为究其根源还是要解放思想。可以说,一部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思想解放,必将会大大促进历史的发展。追溯至一百年前的戊戌变法,当时的社会民不聊生,人民渴望去改变,渴望去解放思想。再看五十年代的大跃进,虽然人民的干劲远远超过了实际生产力,但是却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这也是思想解放的别样版本。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举办,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都给人民的生活以及人民的教育水平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后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大法宝,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样,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取得发展,在未来十年有更大的突破。
袁娟 学前教育
由于个人专业是学前教育,又是师范生,就比较关注《纲要》中的第三章学前教育,曾经有人提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义务教育扩大到十二年,那么应该往下将学前教育纳为义务教育还是往上将高中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呢?这个问题曾经引起广泛的争议,说明大家对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持不同的态度。而在《纲要》中提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更重视,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是不是预示着当国家很发达时,会将十二年的义务教育扩大到高中阶段?
任梦莹 教育学
所谓规划纲要,是指基于当前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发展需要所制定出的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其中涉及到的增加教育经费,达到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高考改革,建立新的考核招生体制,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高校年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博士生质量等问题,都是切合当前实际,与广大群众利益相关的中肯的改革和发展政策,尤其可喜的是,在规划纲要中,教育问题不再像往年一样是作为民生问题被提出,而是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新为人们所认识,教育作为一种投资与消费行为,对拉动内需起到重要作用,但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认为教育是必须和必要的,单纯地从教育的投入产出比来决定是否接受是欠妥的行为。规划纲要中的大多数政策是适时的,也必将对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起到推动作用。但纲要正式出台后各地区的执行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
王琛 教育学
今天看到了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家讨论的视频,有很多感想。最大的是,听到主持人说一部分大学生就就业难问题而关注纲要,希望得到解决。确实如今大学普遍扩招,导致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增多,但同时带来大学生就业困难之问题,但,大学生就业困难真的是问题?当然不是。首先,我们国家的就业岗位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所以,以前
该有的就业人数现在并不会减少,无非就是就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提高。其次,大学生的增多,正代表全国人民的学历水平普遍提高,非但不应争议,更应鼓励。再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也更增加了大学生毕业生间的竞争,促进其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发展既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退一步讲,就算是这是个问题,解决办法是什么?是大学生的心态。正如上文提到,全国的就业岗位并非减少,那么大学生没有就业,就只能是其自己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高气傲,不愿从基层做起。所以并非就业难,而是不愿就业。
陈晶 教育学
受教育是所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之一,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分工,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加强公民素质的教育与终身教育更显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制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开始了第二轮意见的征集。
在第一轮征集后形成的意见稿中,国家队10年后教育的情况有了较为硬性的规定,将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可看出国家加强了对专业教育的重视,看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接轨。有利于社会对不同领域人才的须有;随之而来是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要培养的人才不同,招生制度即应该随之变化;在高等教育中,去行政化与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些变革将便于人才的多元化得到促进,为全民终身教育的实现迈出重要的一步。
曹沛文 学前教育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我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2009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是50.9%,这也就意味着2009年接受过三年学前教育的儿童仅仅占一半多一点,而另外的儿童却未能享受应有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学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前教育的普及对于培养更多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纲要》里提到的问题主要是城乡条件差距大、办园不规范、幼儿教师缺乏保障、政府责任不明确、体制不完善等方面,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政府领导与民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学前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倾听更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而两者之中,后者是更为关键的。
曹?萍教育学
首先,从纲要的提出制定来说,是联系到实际,考虑到人民利益的教育本身作为民生的一部分,本就应当从人民需求出发,在帮助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多考虑人民意见。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纲要下放征求民意,是一个透明民主的过程。
再看,纲要此次明确提出了时间表的硬性要求,在数据方面也更精确,这点事有利于纲要的落实的。
第三,作为从高考一路走来的学生,我本能地对考试招生部分的改革作出了更多关注。鼓励民办、职业高校的创立,对社会人才多元化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方向的选择更广阔了。与此同时强化的招生、考试与监督体系的分离,使学生与学校面对面,直接招生的机会变多,从而达到了双向选择的目的,在考试升学过程中更公开、更民主,不致使学校失去理想的学生,也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左杰菲 教育学
看过《纲要》,最大的感触就是设计范围之广,面儿很大,基本提到了与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内容,作为一名在读的大学生,虽然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我已对未来的前景感到惶惑,《纲要》中提到的几点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切中要害。
但《纲要》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类似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方面的问题虽然别提出来了,但解决措施似乎可实施性不大,或者说效果不会太好,尤其是在中国贫富差距较大的地方,真的太难太难。
陈烔姗 学前教育
《纲要》从十年规划的角度对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导向,从包括我的专业学前教育在内的多个方面。《纲要》中许多导向都是喜人的,令人向往的,如考试改革、招生改革、职业学校的发展等。
我较关注的学前教育,也针对城乡学前教育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喜人的规划导向。但是,有一些问题似乎仍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方向。如在“幼儿教师待遇缺乏保障”问题上,纲要指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实际上目前相关法律的民主性、完整度等问题都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在“依法”之间,我认为应该先立法。在这个指导性的《纲要》之后,我期待更为成熟的、可执行的方案。
张洁 学前教育
听了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讲座后,我颇有些体会。
国家在《纲要》中提出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而学前教育也首次被纳入其中。作为学前教育的一名学生,我对此很关注。也对我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我国在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的学前教育有较大突破。
《纲要》中面对高校扩张、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纲要》还对高考生进行解读。希望达成考招分离。增加高校择生的多元化和自主化,要使考试成为机关的事,招生成为高校的事。想谈恋爱一样,最好的结果莫过于找到自己的“所爱”。使学生与学校能更好的交流,相互促进。《纲要》对此也在提出体制改革。
姚河敏
首先,可以看的出,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是力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但我认为,就中国目前的国情,并不应该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的数量增多,也使大学生就业出现严峻局面,反而技工市场却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应认真分析教育,并不是以高等教育大众来提升全中国的教育程度,就能最好的促进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所以我支持高等教育精英化。
另外是关于宫非师范生的问题,在我看来,多数公费免费师范生并不是十分愿意服从合同,当初填报志愿时也或许是一时兴起,为何要让那些年轻的学生因为当初的一个决定而影响未来14年的前途呢?
陆晓玲
教育是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强国必先强教,我觉得,只有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国
民素质,教育要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就是要因材施教,每一个人都应当受到语气相对应的教育。所以教育的形式应当是多元化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教育师资、物资方面的投入,以满足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
强国,要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不仅仅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没有高等学历,并不等于没有能力,所以企业招聘人才,不应仅仅以学历论高低。
第二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改革事在必行。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广泛征集各界人士意见,最终于2010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次学习《规划纲要》,使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改纲要指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要强调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形成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平台,面向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机会。
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高考(论坛)招生舞弊事件和高考加分混乱现象,纲要提出,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查考试招生舞弊。
高校招生制度指挥着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都将成为社会的设计和建设者!因此,高校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体制中最关键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影响教育质量,还对社会各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教改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三、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纲要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是城镇化加速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面临的巨大挑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说,这项政策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要落实好这项政策,还需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城乡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
2009年,全国997.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已有4/5在公办学校就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问题,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今后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三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之一
昨天看了谈松华老师的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的视频,深刻的体会到了教育不仅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也是对人才的培养,从学前到中小学,到高中,以及大学,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套纲要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计划,需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到地方区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近年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培养怎样人的重大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纲要》提出了:
1.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2.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3.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纲要》还从整体上提出了未来1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部署,并且分阶段对人生中受教育的方面提出了实际的问题,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在教育方面的发展还是很滞后的。
1.从学前教育来看,由于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前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尽管有的地区有些民办的幼儿园,但是他们教授给幼儿的东西确是很有限的。
2.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基本普及,但对于入学而言,还有很多弊病。诸如报考招生问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课外辅导班问题等等。很多年以前就在提倡的减负,为什么时时不能推行?每年的高考为何还会出现众多的蓝印户口?
3.除此之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欠缺的,否则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了。
中国的教育在改革中更显示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与现代生活与国际接轨的勇气。我们一定要切记:强国必先强教。虽然中国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仍会是光明的。
第四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通过近段时间的进一步学习,加上自己的自学自悟,对教育现代化有了初步认识,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二、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三、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工作;
四、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序言》中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看过之后,倍受鼓舞。鼓舞之余,还要冷静面对。拿我们大荔教育来说,这些年在全体大荔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城乡共同体、名优教师共同体创建等等举措,大荔教育正行走在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但在欣喜之余,我更想说的是更要注意细节,有助于落实。
拿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来说,《纲要》中明确说明要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我们实际上已经运行了不少年了。这一制度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是公平的,但对对口初中相对弱的小学来说就不一样了。很多家长跑关系、托门路让孩子去城里学校上学!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家长舍近求远?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宁愿多掏钱也不愿免费入学?初中教育仅仅是义务教育中的一环,但这种基础教育都每每让我们的家长绞尽脑汁,跑中学、托关系、找熟人,哪里还有公平可言?“择校之风越刮越猛,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这种越来越重,不仅体现在课业负担上,有时也体现在经济负担上。
那么是我们农村中学的领导、老师不努力?据我了解,农村在初中招生这块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每年都进行校情宣传,教学质量不错,那为什么家长就不去呢?一般的学生乃至学困生,即使没录取,家长也无所谓,挤破头都要到其他名校去,我告诉他们别让孩子太累,他们告诉我说“关键阶段不能让孩子掉队”,听了让人哑然失笑。
如果找找原因,我认为无非有三: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纲要》中说,要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在这方面,我们县局拿出了许多举措。但就每一所学校来说,是否都能做到位呢?
二、名师流动不到位。家长之所以要到名校就读,还是冲着这些学校的高升学率、冲着这些学校的名师,那么名师能否按期流动呢?《纲要》在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一节里强调: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那么这一机制何时真正地有效地实行呢?
三、均衡发展还需努力。《纲要》中说,均衡发展是业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农村学校城市化、城市学校优质化、城乡教育均衡化、大荔教育现代化”,就是对均衡发展的一种远景期待。真正从宏观上构建 “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 的模式,我们的孩子才真正不必择校,他们才能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进步。当然这还需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探索、去构建。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在此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学校要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彰显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领会《纲要》精神;要积极发挥《纲要》对谋划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抓住机遇,谋划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户家中心校 2012年4月
第五篇: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精选范文: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2篇)通过学习与讨论,我想谈谈减负与教改的关系。《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2篇)]篇一: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与讨论,我想谈谈减负与教改的关系。《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2篇)]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篇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之一
李娜
怀着十分期待的心情,我拜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看到关于教师发展的提议,我感到了国家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对于当前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但是关于教师资格证书认定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首先,提出了提高教师素质的具体措施。国家继续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教师的专业地位,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对于提升教师素质提出了培养途径,如在实践中成长、提高业务水平、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并且特别强调将是的建设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
其次,更加重视对教师评价的多元性。《纲要》强调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对于城镇和农村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而非过去的统一化管理,忽视各方面因素对教师评价的影响。
新的教育发展纲要的出台,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教育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增加大学生数量,进而提高全民的教育素质。无疑,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长期发展是有益的,但同时这也[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2篇)]不禁引起大家的思考:大学生就业如此之难,新一轮的扩张是否会使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在我看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笼统的可以归为两点:
而今,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全民更加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想,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是一个阶段的事,而是整个阶段的事。我们现在所受的大学教育也正是人生中学习、教育的一个阶段。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200911011023 教育学 黄欢
通过观看短片,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此次的规划纲要较之以往有阶段性变化,尤其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在专家解读规划时,我感受到教育改革真的是一件与我们切身相关的事。大学成本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对于刚跨入大学门槛的我们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从“规划”的内容拟定来预测,中国的大学生将进一步增多,这要求我们要转变成才观,关注自身能力的增长而非以毕业证书作为要求社会认可和保障就业的金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前程的光明。压力和挑战将更大,但这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和趋势。中国的教育在改革中更显示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与现代生活与国际接轨的勇气。
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仍会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