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士塔公开课决赛
导入: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列强贪婪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敦煌文化。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敦煌,感受敦煌。
(播放飞天音乐,展示敦煌艺术)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流行的飞天乐,看到的是敦煌莫高窟的实景,敦煌的雕塑、壁画。现在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到它的厚重与古朴、辉煌与大气(出示幻灯片:莫高简介)我们刚才看到的,听到的仅是敦煌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的冰山之一角甚至是沧海之一粟。(出示幻灯片:1989年敦煌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对敦煌文化的研究早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而开启这扇文化大门的却是一百多年前主持这片佛教圣地的一个道士,他就是王圆箓。如果游览莫高窟的塔林,我们也会看到一座道士塔,那就是王道士死后的栖息地。(出示幻灯片:道士塔)你认为王道士栖息于此合适吗?为什么?(抽问)生甲:不合适, 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
生乙:他出卖国宝,对敦煌犯下了罪。
师:我们再从宗教角度看,敦煌是佛教圣地,而王圆箓是道士。僧人的逝世称为圆寂,遗体一般火化,火化后的遗骨叫舍利,通常入塔保存;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遗体坐缸或棺葬.按道家的戒律,道士死后不该建塔。在文中第一节作者是如何评价王道士的(从文中找)(抽问)?
生:罪人,小丑。
师: 请大家从二三节找一下,作为罪人,王道士有哪些罪行?;作为小丑,王道士在主持莫高窟的时候又有哪些幼稚的言行和滑稽的表现?(抽问,提示)
生甲:罪行有刷盖壁画、砸毁雕像、贱卖文物。
生乙:小丑的行为有:像老农一样查看他的洞窟,把洞窟当自家窑洞;在佛窟里塑道教的天师灵官像;发现藏经洞以为是神对他的酬劳;卖经文时轻易被人哄骗;恭敬的称文化强盗“司大人讳代诺”“贝大人讳希和”;对洋人“频频点头,深深鞠躬”,洋人走了又依依惜别。
师:这一切言和行,表明王道士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愚昧,无知)
师:(出示幻灯片:罪人,小丑表现)我们的专家现在研究敦煌文化,还得从外国博物馆买微缩胶卷,可那本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在王道士看来,道士塔是它的栖息之地,在我们看来,那只是一座耻辱塔。让我们时时想起那段伤心的历史。所以作者称他为“罪人,小丑”毫不过分。经由王道士之手,敦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源源地输向国外,令人痛心。我们到底流失了多少珍贵的文物呢?
师:请大家朗读第65页,第三自然段:(我只能简略地说„„),读后在草稿本上拟一个清单。
生:1905年,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经卷;1
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又叠银元换取了24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并拍摄壁画和塑像的照片;
1908年,法国人伯希用少量银元换取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
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写经三百卷,唐塑两尊;1914年,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点银元换取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1914年~1915年俄国人奥登堡 测绘了四百多个窟的平面图,还拍摄了不少照片 在已经搬空了写本的藏经洞从事了挖掘,结果获得了大批材料,虽然多是碎片,但总数在一万件以上师:迄今为止,这批珍贵的文献共被十三个国家所拥有。而中国只仅存2万卷。
师:(出示幻灯片:外国冒险家劫掠的敦煌文物)看到这样的资料,我们能说什么呢?(沉默片刻)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最后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看到这里,读了这里,此时此刻,你是什么感受?(抽问)
生:„„痛惜,愤恨„„
师:大量的,大部分的珍贵文物流失,被劫掠,可这一切归咎于谁?(随问)生齐答:王道士。
师:有同学说到王道士。是的,是王道士卖掉了这些文物。可是看一下文章第一节第四五自然段,并结合王道士的照片(出示:王圆箓照片)我们会发现什么?(抽问)
生:他是一个普通平民,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以至于他不能肩起这笔文化的重债。师:那么,让我们做一次历史的审判。请同学们想一想,王道士应该对整个事件负全责吗?(随问)
生:不
师:那你认为导致文献文物流失的因素还有哪些?(随问)
生:政府和官员。
师:当时中国的政府和官员是怎么对待敦煌文物的?(抽问,揭示)
生:政府官员根本就不想管这件事,说要运送却又声称没运费,一放就是十年。
生:等到他们运送时也漫不经心,用席子乱捆,沿途偷拿、送礼、变卖,到京城时已经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生:官员们,无论是县长还是学台,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他们纵容国宝流失,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出示幻灯片:官员对遗产的态度)
师:不错,他们的作为和外国冒险家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的清政府,连国土都可以割让,联军入侵,皇帝连京城都可以遗弃,几本经卷在朝廷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官员们玩忽职守,甚至监守自盗,如此的政府,如此的官员,小小道士王圆箓又罪当几何呢 ?(学生深思)
师:假设王道士没有卖掉文物,敦煌文物保存完好,这些文物又是什么命运呢?(讨论)学生:官员昏庸,政府腐败,文物会流落散失。
师:你还认为应该把这一切都归咎给王道士吗?(学生摇头)
学生突然问:当时中国的学者们呢?他们都在做什么?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请同学们仔细想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什么状况?(抽问,提示)
生:晚清政府行将就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蚕食中国。
师:对了。中国处于战乱之中,全国一片混乱。国家尚且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何况个人呢?学者们也是人,他们走的走,躲的躲,命在旦夕,怎么来保护敦煌文化,他们又怎能以个人之力扛起这重责。
师:所以,敦煌文物的流失与王道士有关,与政府和官员也有关,但不应简单的把责任推给任何个人,任何个人也无力承担这巨大的历史责任。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是民族衰微,国力贫弱造成的。这一切,正如作者所说,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出示幻灯片:根源,民族悲剧)
师:请看24---28节(p66页上面部分),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抽问)
生13:恨!
师:是啊,作者说“ 我好恨”,联系全文来看,作者“ 恨”谁呢?为什么恨?
生14:(逐一出示幻灯片)恨王道士愚昧无知乃至痴呆,损毁甚至出卖文物;恨昏庸的官员,没有那副赤肠,没有好好保护祖国的遗产;恨政府的腐败无能;更恨外国文化强盗,用欺骗的手段掠夺我们的国宝; 也恨自己没能拦住车队,即使拦住也不知该驶向哪里,恨“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最终恨的是“ 存不下几卷经文”的当时的腐败的朝廷!
师:还恨什么?(恨民族的落后,民族的衰微)。
师:说得太好了!除了恨,是否还有其他的情感?
生:还有爱!作者的恨根源于作者的爱。有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有对我们祖国深沉的爱!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恨之切,也显示他爱之深啊!
师:同学们,为了避免这类民族悲剧再次发生,你觉得我们国家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
能得到别人的承认。提高全民族素质,发展国家经济)(回答之后出示幻灯片)
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回答之后再出示幻灯片)
作业:寻找家乡的文物,试写一篇调查报告
第二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整体脉络与主题。现在我们来回忆,看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呢?
二、明确目标:
我们这一节课呢,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探究作者对文化历经劫难的情感及表达。
2、赏析本文的语言表达技巧。
三、讲授课文:
1、现在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的阅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用三个字回答)答:我好恨 作者恨什么呢? 对象 行为态度 原因 王道士 破坏出卖 愚昧无知 封建官僚 放任不理 缺乏责任感 西方冒险家 欺骗掠夺 对文化的贪婪
(1)王道士做了些什么事情?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对他是什么样的感情? 1 用石灰粉刷壁画 2 砸毁雕塑 发现莫高窟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4 贪小利,被外国冒险家骗去大量文物
王道士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是敦煌文化的罪人,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2)满清官员
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哪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那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劫掠者)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满清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3)西方冒险家
他们在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作者确实好恨,但是恨什么呢?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恨昏庯无能的清政府,恨贪娈奸恶的西方列强,恨那个落后的时代。
恨的实质是什么?爱。作者无奈,作者的愤怒,作者的遗恨都是因为对中华民族文化深深的爱。
2、作者为了表达他强烈愤恨之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呢?(1)细致描摹刻画,复活历史场景(2)涂抹感情色彩,注入浓郁诗情(3)闯入固定情景,突出自我形象(4)历史数据、历史事件的如实陈述(5)剪接不同场景,形成对照反差
合理的艺术想象
丰富的表现手法
→
复活历史、抒发情感、引发共鸣
→促成反思
充满激情的语言
3、品味语言,领悟情感。(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明确]: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夺,不能仅看成是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灿烂的文化蒙满尘垢,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般。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敦煌的无价之宝被斯坦因之流轻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手中窃走。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了何为爱国主义,他对宗教的虔诚使固有的愚昧衍生为痴呆和狠琐,况且,王道士正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造就的怪胎,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的“机遇”。(2)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明确]:反语。“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
(3)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明确]:反语。这个“基本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得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4)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明确]:正话反说。虽然作者觉得与其让文物在无知的官员手中流转,在流转中遗失,还不如为它找一个安全的住所。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不爱惜这些文物,恰恰相反,这正表现了他的愤懑和无奈。(5)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明确]:“没有太大激动”,是因为在中国学者心中,敦煌是中国的,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里很平静。“默默地”,是因为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他们的心情是压抑的。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作者在面对民族文化遭到破坏时候强烈的情感,以及在表达种情感时所运用的一些表达技巧。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预习下一课
第三篇:《道士塔》
导入:国庆长假,„„假如有机会去旅游,„„,莫高窟前面有一座最高最大(重读)的舍利(重读)塔,这是王道士的墓。问题设计:
1、什么是舍利子?(我原先以为有点难,但学生对这些倒知之甚多,于是,我补充说了“虹化”“九华山地藏肉身不腐”)
2、你认为王道士栖息于此适合吗?(大多数学生认为不合适,认为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学生习惯看法——出卖国宝,罪大恶极,我们对于祖国的文物宝藏空前规模地流失于世界各地总是痛心疾首,这种感情表露体现出学生纯挚的爱国情感)学生习惯看法——卖国贼(板书)
更重要的是引出对王道士这个人物的定位(问题设计一环套一环)
3、为什么说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依据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人被称为卖国贼,他们主要是因为哪些行为?(生:出卖领土、国家利益、文物)
4、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敦煌文物流失与哪些因素有关? A、王道士 B、满清官员 C、外国的斯、希
5、填空造句,因为王道士的 与满清官员的。在外国的斯、希的 下,敦煌文物大量流失。
6、作者认为王道士是卖国贼?他对王道士的评价集中在哪一段落?(快速阅读)找出并朗读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作者评价——小丑(板书)
7、作者把王道士看作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你是如何理解为句话的? 学生:当时社会的黑暗,国家的懦弱无能,官员的无知。
师:社会的黑暗是抽象的说法,国家的懦弱无能从哪里看出?(生,1900年满清政府)官员的无知在哪几个段落体现出?找出并朗读P57页第三部分的最后,感受作者悲凉的心境。
体会: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内在含义(哀国家之不辛,怒国人之不争气)
老师总结:莫高窟被愚昧的道士把持是文化的悲哀,众多的文人、官员不知保护反而随意破坏,是民族的悲哀。官员们,无论是县长还是学台,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是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诸多官员对国宝的态度上看,我们可以概括出——
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从历史客观角度评价王道士,他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这个问题似乎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我只好改问“如果没有王道士发现洞窟内的宝物,如果不是王道士把文物卖给外国人,结果会如何?”
生:永在地底下,或者被农民们糟蹋、或者被官员们占为己有„„
师:由于历史的偶然性,造成了一个历史的必然—一敦煌学由此诞生!在被誉为本世纪初“四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藏经洞的发现中,王道士永远是难以回避或排除的关键角色,是敦煌学产生的重要人物。历史的偶然——一个错误造就敦煌学的“开洞”鼻祖(板书)
9、从佛法的角度(这点我自己讲)
从佛法的角度,这些文物基本是唐佛道经传!佛经不是私有财产,必须广泛流通„„(可省略)佛经遇缘流通,佛法遇源流传。
我个人认为——一个不是很坏的人在无知或许无奈中做了一件功德?
过度: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事物的看法应该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甚至要设身处地评价某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
10、下面,请从—— 正面角度评价唐玄奘与鉴真 正反两面角度评价秦始皇 从反面角度评价曾国藩
11、作业:有人认为斯坦因、伯希是强盗骗子,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学者。你是怎么看待的,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心得。
教后记:前些天编写的教案还是“假、大、空”,比较难操作,但在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我又作了简单处理,问题的设计从浅处着手,处处设疑,一环扣一环,一气呵成。可以说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简单,我也有个感想,那些越教越复杂、越说越离谱、越说越糊涂的教案肯定是失败的教案,肯定是满堂灌的教法。
第四篇:《道士塔》公开课教案1
《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思路流程
介绍余秋雨及作品(《文化苦旅》)→最让你感伤的是哪一个字(苦)→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道士塔》)→什么是塔(佛家僧人圆寂的地方)→明确敦煌与宗教的关系(佛教)→教师好奇发问投影中塔主人是谁(王圆篆)→见见王圆篆(投影)→王圆篆的身份(农民、道士、敦煌的大当家)→拓展道教道士仙逝(羽化)→佛家圣地怎么会安葬道士(荒唐)→道士管理佛家圣地妥当与否(不妥)→对文化来说用一个字概括(苦)→筛选文中信息【(1)、刷白壁画(2)、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愚昧无知)→(苦笑)→王道士在敦煌都做了些什么(发现了藏经洞)→文中信息【(1900年5月26日)“他辛辛苦苦地清除每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他惊喜吗(不)→怎么处理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先把文物送给官员,后又把文物卖给了外国人)→哪些外国人(所谓的考古家)?哪些国家?卖了多少?(投影)→价格公道吗?实质是什么?(外国的考古家抑价,文化强盗)(投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苦涩)→政府没有干涉?(接受王圆篆的贿赂)→说明什么问题?【(政府官员腐败无能】→你有怎样的内心感受(苦闷)→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么人(罪人)→趁热打铁: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作者是什么情感(我好恨)→拔高(体会作者的爱恨)(投影)→讨论: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抒情结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
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能力目标
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教学重点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教学方法
—1— 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朗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作者的观点及情感倾向。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
一、导读
1.导语: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
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 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2、作者余秋雨,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二、文章解读
1、文章结构
我们知道,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的运用了戏剧效果。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将以戏剧的知识,去解读他的《道士塔》,品味其间发生故事,体会作者的情感。
《文化苦旅》:点出“苦”。“苦”从何来? 我们将随着《道士塔》去慢慢的品味。戏剧故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罪人塔
发展: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高潮: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结局: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2、开端——交代环境,介绍人物:
既然以戏剧知识解读,在戏剧的故事发生之前,也就是开端部分,总是会介绍故事相关的环境、人物。
(《道士塔》第一部分就像是整个戏剧的序幕,它把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都写在这一部分了,里面主要介绍了道士塔,还总写了这个王道士犯下的罪行,感情基调也在这一部分定下了,用“道士塔”引出王道士,然后细写王道士的罪行。这个题目就像酒店挂在门外的招牌,吸引着顾客,顾客进到店里吃饭的时候就会知道这里有什么好酒,能做什么好菜。另外,文章最后也有一句“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照应。)
请以为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余同学找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中的人物。
在简单地交待了莫高窟的地形与形状之后,作者笔锋陡然一转,在第二段就
—2— 写道:“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书,猛然一惊,他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文化苦旅》是本散文,那么,刚开头便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想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这是一篇小说,或者是一部通俗小说。其实,这正是《文化苦旅》的典型“戏剧”风格。它不是用传统的散文笔法记事抒情,而是刻意营造与追求一种小说化的味道,并且由小说叙述变为剧场化效果。
(1)故事发生的环境
环境:第一段,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舞台(布景)
读课文首先要读题目,那么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塔)僧人圆寂塔是佛教的说法?
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并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见他来封存的。
(2)故事的人物
人物:王道士。
角色定位:丑角(中国古代戏剧角色:生末旦净丑)人物分析:
人物:作者——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A找出这一部分作者描述王道士的语句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 B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是一个农民?
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没什么文化
(3)故事发生的事件
让一个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吗?结果会怎样? 不合适,荒诞。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这种“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嘛? 点出实质是“破坏”,所以故事的事件就是敦煌文物的流失,敦煌文化的“被破坏”。
(4)作者对次是如何评价?
A对人物的评价: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 B对事件的评价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为什么是个民族悲剧,伏笔,结合课文逐步完成)
3、发展——
—3— 现在我们就来小组浏览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敦煌文化究竟是怎样在王道士的“管理”的?
找出描写王道士行为的语段 【(1)、刷白壁画(2)、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 集体朗读,品味细节: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作者用了两段文字,不吝笔墨地写了王道士对洞窟的“爱护”,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了王道士的性格、心理、行为、把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加深刻挖掘了一个愚不可及的小人如何稀里糊涂地把近两千年(公元366年,乐樽和尚建立了莫高窟)的民族文化瑰宝摧毁。
(1)这是管理吗?
(2)找出描写人物心理、行为的语句,概括人物性格。
人物:王道士,作者 人物性格:愚昧无知
(3)这一场景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艺术手法欣赏 不是。
这一段与其说是散文描写,倒不如说更像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与其说是小说创作中的想象,倒不如是更像戏剧文学剧本。
有人物,有道具,有动作,有音响,甚至还有“宋代衣冠”的种种颜色……这组构与呈现,完全是现在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但比戏剧更能表达,因为戏剧一般只能以言语和举动来表现人物思想,文字的表演却不受此限制)。我认为,这篇散文的巨大冲击力,主要就是源于作者笔下制造出来的剧场效果。这种艺术处理手法的运用,使大部分篇幅充满着阅读的张力,常能提升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与熏陶,那么便不可能有文化散文如此的写法,他的散文也就不可能受到现今读书界的强烈欢迎。戏剧成就了他的文学。
—4— 余先生当然无法知道当年的王道士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并如何粉刷洞窟进而发现藏经洞的,作者只能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对那时的情景进行属于他的艺术虚构。其实在这里,余先生突破了传统散文的规格和表达方式,在方法和技巧上大胆地吸取了小说和戏剧的因素,用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陈迹,让枯骨生肉,使尘封的史实复活;用镜头组接的形式,从王道士的照片写到他拎一桶石灰粉刷,从他清除洞窟中的积沙到鞠躬为斯坦因送行,让读者的感觉是在看一个纪实片,又像是几幕短剧,情景历历在目。其中的许多细节自然是虚构的,但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样的真实。
如何看待文中的这种虚构笔法?散文发展到今天,真实和虚构的界线已被作家无形中破除了,写散文不必刻板地遵循文体概念,关键是作者的才情、想象力的自由表达。作家冯骥才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不必要把任何一种门类的外延限制得过死,关键是边缘的突破。散文是可以虚构的,只要情感是真实的,感觉是真实的。虚构一下,延伸一下,然后可达到一个特定的情境。因为并不仅仅是表达一个事物,还要表现一些本质,这就需要虚构来表现。”《道士塔》中有许多虚构的笔法,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涌动在字里行间的炽热情感,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和华夏文化自然地交融为一体,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透过这种艺术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透过《道士塔》,我们会感知作者那颗跃动的拳拳之心和对民族文化的无限珍视之情,他的惋惜和哀痛,他的无奈和愤懑,他的凄厉和呼唤,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热血沸腾,他的文字中蕴涵的对历史文化的忠贞和热爱足以让人潸然泪落。
(3)作者对此如何评价?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打个形象的比喻)(愚昧无知)→(苦笑)
(“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从外在到内心都是惨白,抒尽了作者的伤痛。“住手”,这一声悲痛的呼喊,换来的只是王道士的“困惑不解”。可怜的道士在一点点使宝藏消耗怠尽之时,却全然不知,自以为他为洞窟的“美化”作出了贡献。悲哀啊,悲哀!王道士挥动着铁锤继续敲击着,不仅敲毁了文化宝藏,也敲碎了所有尚存一丝觉悟的中国人之心。
惨白,一片惨白。)
4、高潮——
(1)通读第三部分,找出人物以及概括人物行为。
人物:王道士,中国官员,外国冒险者,作者
(2)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3)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下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
(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
—5— 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嗤之以鼻的廷栋,还是后来负责押送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时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在来看那些劫掠我们祖先宝物的强盗,同学们看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把他们称为学者。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他们是学者吗?(是。毕竟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宝物,如果不是他们,那些经卷早已被毁了。而且他们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来的;不是。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但强盗的行径就是强盗,无论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王道士、中国官员,外国冒险者的行为共同造成敦煌文化的流失,破坏,成为民族的悲剧。
(4)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
“我好恨!”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
5、结局(落幕)——
(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走过道士塔。
敦煌的学者们忍辱负重几十年,终于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写了那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国外。”可我们的学者们却没有为此而感到轻松。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在中国,只是敦煌这个地方在中国,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国宝还流失海外。虽然它使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 敦煌艺术
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6—
三、结束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
适当拓展:
揣摩重要语句
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2.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3.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4.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5.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学生思考后明确:
1.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不能仅看成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愚昧,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灿烂的文化蒙满尘垢,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斑。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的无价之宝竟被斯坦因之流轻轻巧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处骗走、掠取,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了何为爱国主义,他对宗教的虔诚使固有的愚昧衍生为痴呆和狠琐,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与割地卖国以保王位的统治者相比不过是“小鬼见阎王”。况且,王道士正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造就的怪胎,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的“机遇”,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定位是准确的。
2.作者满怀着沉郁和无奈回顾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敦煌文物一批一批被“文明”的强盗掠走,流失异国难以回归。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一一作者用“伤口在滴血”五个字揭示了这一比喻的含义。
3.“童话”一词在这里另有指代意义和鲜明贬义,实际是指恬不知耻的骗人的鬼话。“童话”二字,将斯坦因丑恶的嘴脸和王道士愚昧可怜的形象勾勒得清清楚楚,尽现学者散文遣词用语的魅力。
4.这两句话里包含了作者复杂的感情。“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当然不是为了称誉外国文化强盗,这里有鄙视的成分。因为帝国主义的强权和霸道的文化观念“实干”,必然要玷污人类文明。作者承认他们“在学术上”的见地,意在指出他们的欺骗性。“但是”一句是表意的重点:句中“遗忘”这个词有很强的讥讽意味一一分明是有意掩盖!“极基本的前提”指的是,那些被帝国主义学者占有的珍贵文献和无价宝物本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来供奉在中国敦煌的石窟里!这一句蕴藏着愤怒和尖锐的批判。
5.这两句话是对当年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馈赠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7— 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反映了作者内心难以言状的痛苦,体味“前提条件”和“有时狠狠心”这几个字,我们可以感受作者在痛苦中蕴涵的强烈愤懑。
—8—
—9—
第五篇:《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看到了吗,那西边凄艳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孰知,那是我们中国延续到现在的伤口。
那愚笨的道士总是自作聪明,当他把洞窑壁画涂成自己觉得漂亮的样子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古迹;当他把那些婀娜的雕塑砸到他满意为止时,他不知道,他丢弃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古物;当他以贪图小利送出洞窑里所有东西后,他更不知道,他已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仅仅一个道士,就毫不吝啬地把我国千古文明送了出去,我们是该批判他的愚蠢,还是该批评当时统治者的短浅目光?一个金光闪耀的石窟,怎会让一个道士看管?还有那些文人竟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又为什么单单吝啬于那点运费?就像作者说的“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相比较外国的那些学者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征集的精神,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悲哀!
当看到我国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国时,我的感情不单单可以用愤怒来形容,那种是感情高于怒与恨的。
当日本学者说“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中国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对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可那些文物却不在中国。当自己的东西到了别人手里,自己研究时还需经过别人的同意,且要用照下来的胶片去研究。这可谓只是心酸所能概括的?
伤口总会被抚平的,可那个疤痕,却无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