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梦征文:教育改变世界
中国梦征文:教育改变世界
小时候,老师都会问我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那时候不知道梦想是风雨中的阳光,也不知道梦想是寒雪中的温暖。只是觉得长大后要像妈妈一样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而让自己能出人头地实现梦想,让更多大山的孩子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
几经风雨,历经苦难,我终究没有成为老师。儿时的梦想成为了沙漠中的泉水,黑暗中的光明,大海上的灯塔和三叉路口的指向标,时时牵动着我的脚步……我开始在别人的学校打工,那时候,我白天黑夜,努力的工作着,有时候一个馒头顶一天,有时候被别人羞辱,有时候过年时不敢回家睡在出租的房屋里大哭不止...我没有放弃,卑微的收入没有让我退却,我更知道靠拿工资是不能实现我心中的梦想的,只有不忘儿时的梦想和拥有长远的追逐的精神才能实现我的心中的梦。随着岁月的沉积,我逐步成长起来,我的执着和不卑不亢得到领导的赏识,我的肩头逐步被压上重担,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我重获自信,而倍感自豪。
还记得随着我打工的学校的高层出现了变故,学校的生存岌岌可危,员工们惶恐不安,纷纷在做好下一步的打算,而我却依旧起早摸黑,认真对我的学生们做好服务...一如既往弯下腰捡起学校里的每一个烟头,搽干净污浊的玻璃窗,每天着装整齐出现在学校,因为我的梦想深深的植入我的灵魂深处,从不为别人失去过自己的梦想。
随着学校的变迁,我成为了拥有独立产权的一所学校的校长,这是我打工学校解体后留给我的发展教育的第一桶金,这是唯一,也为我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我创办了xxxx教育集团,圆了我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教师。
我的梦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梦想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和绚烂多姿,一条线的终点恰恰是另一条线的起点,一个故事的结局也会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5年多以来,我倍加珍惜我追逐梦想的步伐,就算经历旁人和伙伴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于出卖;种种;可以依然于自己的梦想,因此可以说: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大的动力!
而今,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都在诉说心中的那些梦想。这些梦想让我们勇往直前,奋斗不止;有时候回头一想,真不敢相信就因为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梦想,自己竟然能够坚强地、不知疲惫地奋斗着、努力着!
梦想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xx教育集团前行的路途中我们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也看到和听到不同的人以及他们对我在教育中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已经和我们心中的“中国梦·教育梦”紧密相融,我们虚心接受,努力进取,不断完善,走向稳健。
今后,我们依然追着梦想而继续奋斗下去,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要实现心中的“中国梦”、“教育梦”,我们有太多的理想与期待……
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就必须要以教育为动力,教育受生产力的影响但同时又促进生产力,它能把一切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没有教育,知识无法积累,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在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目的人去应用。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所以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十八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了一个新概念、新理念,就是要深入推进教育系统综合改革。综合改革是中国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我理解,就是改变过去单打一的方式,各方协调,上下配合加以推进,任何一个方面不支持都做不了。这也是当前政府的难处,也是考验政府水平的时候。
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个孩子。哪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都是祖国的希望,我们的改革任何错路都不能走,任何弯路都要避免。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有比中国的父母、祖父祖母更疼爱孩子的吗,因此我们哪一项改革做下去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前前后后。袁贵仁说:“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要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为人民服务,对学校来说,谁是人民?就是我们的学生。”为学生服务,以生为本,育人为本,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把中国的教育办好,办得更好,越办越好。具体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莲山 课~件]再具体说,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过去工作回顾还是今后工作建议,讲到教育的主题是相同的:一个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个是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受益受惠的是谁,是全中国13亿人民,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国富民强。所以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到底要靠人才、要靠教育!袁贵仁动情地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然而他勾画的这一幅理想的中国教育梦不也是每个作教师的中国梦。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哪怕你是博士毕业,哪怕你已经是教授。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当今的教育就是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中央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十年树木可参天,百年树人宜瞩远 ”习主席将“中国梦“阐释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而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立足点在于个人价值的有效展现,在于发展机遇的均等共享。构建这一蓝图的基础应从恢复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公平做起。感谢我儿时的梦想,但让更多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让更多大山的孩子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
就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为我们的“中国梦”播下希望!
第二篇:中国梦征文——教育梦
我的中国梦——教育梦
我从小就梦想着能立足三寸讲台,手持三寸粉笔。画出天地方圆,写尽学海茫茫。
小时候,老师曾问我们,你们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呢?我当时毫不犹豫的说:“我想当一名教师。”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我的梦已成真。然而,当我踏上这个工作岗位,我的耳边经常萦绕着一串串的问号,你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吗?为师者应以什么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呢?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理想的老师呢?
理想的老师一定是智慧的。如何成为智慧的老师呢?智慧的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智慧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上,学会了真正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从学生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倾听别人的课堂,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当然一个老师在教了若干年的书之后,足以将所谓的“传道授业”变身为一门艺术。
当然我想做这份工作也是因为它会让我觉得很光荣,因为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因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才是我的理想并让我有了为之献出青春而努力奋斗的愿望,让他们因为学习而快乐,而不是觉得枯燥、讨厌。也希望他们能成为栋梁之才,我的最终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教师,我想教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我更想教的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出一批批有素质的学生,而我的一生,也将为我那或平凡,或辉煌,或兢兢业业的的学生们的努力而点缀得更加辉煌。
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师沈从文先生对学生“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这一份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对学生真正的喜欢,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正是有了这份真诚的笑容,学生先“亲其师”而后自然会“信其道”。
前几天,我在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不管是教育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不应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
雷夫以一个案例说明了一个现实问题,很多老师为了维持教室的秩序,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导致教室里弥漫着“害怕”的气氛——学生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而在56号教室里,恰恰缺乏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害怕”。在56号教室里,以信任为基础——“你没写完家庭作业吗?只要你告诉我,我会接受你搞砸的事实。你打破东西了?这种事实难免的,我们会好好处理„„”诸如此类,关键是教师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来面对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和信任。这不就是以人为本吗?
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紧跟教育发展潮流,就像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动情勾画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
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哪怕你是博士毕业,哪怕你已经是教授。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当今的教育就是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中央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
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是为我们整个教育界勾勒的宏伟蓝图,更是我们要积极努力的方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认真做好日常的工作,讲课,备课,一丝不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多想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只有一次次春蚕式的蜕变,前进的动力才更加强大;只有饱受“煎熬”,经历了心跳与期待、欣喜与痛苦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明天的镇静和成熟。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梦在每个人心里,掌握在每个人手中,我们应该写自己的书,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坚守,也许,我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但我相信自己能成为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人„„
史烟飘过,回看今朝。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思想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亦或是将来,无论是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物欲横流的岁月„„仍有无数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
因此,我会把“做一名好老师”当做我终生的追求,我会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影响、约束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我愿继续向所有的老师学习,站在弘扬“师德”的起跑线上,用自己平凡的劳动来铸造师魂。
第三篇:中国梦教育梦征文
我的恩师伯父
我终于如愿以偿参加工作了,当了一名小学教师。每当全镇老师集会。总有老教师问我:“小高,你认识高维先老师吗?”我非常自豪的说:“认识,当然认识,高老师是我的伯父。”
“真的吗?你的亲伯父?高老师是位好老师,是我们镇教育界的 老牛”.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伯父离开我们已经有八个春秋了。虽然伯父不在了,但伯父的音容笑
貌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听不到伯父的教诲了,但伯父的言传身教实实难忘。伯父留下的教育
梦,我们一直在延续、在追寻。遥想当年,铭刻在心的是伯父的慈祥与关怀。时时萦绕在耳
边的是大家对伯父的赞不绝口。
伯父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伯父出生在书香门第,伯父的爷爷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是远近闻
名的丹青妙手,在曾祖父的熏陶下,伯父能画得一手好画,画的骏马昂首阔步,永往直前;画的老虎栩栩如生;“书画不分家”伯父的毛笔字在村子里也是无人能比的。所以在幼时的记忆里,伯父总是很忙碌——要说最忙还属过年,伯父家的堂屋、卧房,屋里屋外,桌上、地上到处是伯父为亲戚邻居、乡里乡亲写的春联。在这最忙的时候,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派
上了大用场:帮忙裁裁纸,牵牵对子,研研磨,翻翻书,把写好的对子放在空地上晾一晾。都忙得七手八脚的。一整天都不离开的多半是我,伯父写对联,我会伸着脑袋不停地问,这
是什么字,那个字怎么读?伯父就会耐心的教给我。见我好学,又不偷懒,就奖励我一支铅
笔、一沓练习本,让堂姐教我识字,我更是一天到晚的粘在伯父家。还没上学,我就能把一
些简单的对联念得七七八八的。
伯父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所以我上学比较早。一开始,成绩还不错,可我太喜欢读书,甚至迷上了“大部头。到了四年级成绩直线下滑,为了看小说竟然还逃课。父亲很生气,嫌
我不争气,狠狠打了我一顿。伯父知道后,对爸爸说:“孩子年龄小,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能只知道打,重要的是说服教育。你要放心,就交给我吧。我来带她。”伯父和蔼可亲的对我说:“爱读书是好事,但是要有所选择,你是小学生,就该先读一些同龄人的作品,再
读一些寓言童话故事、名人的励志故事。长篇小说不适合你。即使要读,也要读些名著。”
伯父家的书很多,伯父给我选择了《红蕾》、《当代小学生》、《小学生文摘》等书,读后受益
匪浅。
于是,风风雨雨,每天早上我都在伯父的准时催促声中起床,然后快速洗刷,背上书
包一路小跑到达伯父家门口,伯父已经等候多时了。跨上伯父的自行车后座。坐在后座上,伯父开始检查我课文的背诵情况,当我们爷俩经过七八里的行程到达学校时,住校的老师依
然在梦乡,伯父打开学校大门,打开办公室门,洒水扫地,我跑前跑后要帮忙。伯父就会说:“你是学生,早晨的时间多好啊,多读会书吧,这些小事用不着你帮忙。”我就坐在伯父的办公桌前大声的读着课文。看看一切收拾停当,时间也差不多了,伯父就敲响起床铃,一天的紧张工作就此开始了。
伯父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同学生病了,伯父会用银针给他针灸祛除病痛。活动课上,伯父
会教我们折纸锅打浆糊,让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纸锅没被烧焦,浆糊却打好了。学习老舍先
生的《草原》,伯父就会即兴跳上一段蒙古舞;学习杜甫大诗人的《春望》,伯父会背诵一段
《石壕吏》。学习《武松打虎》,伯父会讲一段山东快书。由于伯父的这些补充,使得课文内
容不再枯燥无趣,慢慢的大家都喜欢上了语文课。伯父不仅用知识教语文,更是用心在教育
我们。伯父力求每堂课都精彩纷呈,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在课堂上没有简单的说教,有的只
是心与心的交流,伯父并不太讲字的组词、造句、课文分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些在我们预习时就已经完成了。很多时候他会布置我们预习课文,首先应该是背诵课文,然后是
对课文的理解,好词佳句的摘抄等等,一切准备停当。就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见解了。课堂
上伯父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更是关键时刻的点拨者。一篇课文分段我们会有好
多种分法。理由五花八门。大家各抒己见,面红耳赤,谁也不服气。伯父并不会直截了当的说,你的分法是对的,他的分法是错的。伯父会这样来解决大家的纷争:“文章内容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勉强坚持自己的观点,应该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看看能不能使自己信服。承认失误并不代表你不如别人,只是思考的角度有偏差罢了。”大家冷静下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细心琢磨同学的分析。意见慢慢统一,课堂终于在我们相互提示、质疑、认同中完美结束。
伯父是个严谨的人。有时也会给我们设置一些智慧陷阱。踏青春游,伯父带领全班同学去郊游。伯父说:“有个同学写的作文是这样的,‘老师和我们出发了,我们走出校门,走过西于村,走过前进大桥,走过张庄,我们爬上了寒山•’这篇作文有什么优点,有什么问题呢?请•
同学们讨论一下。”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同学”的作文实在太糟糕,“这也是作文?典型的记流水账。”调皮鬼杨继锋的一声尖叫一下子提高了大家的兴趣——“这也是作文?典型的记流水账。”这正是大家的心声。这么糟糕的作文都写得出来。几乎每个同学都嗤之以鼻。你一言我一语的批了起来。
“我们发现这篇作文把我们春游的路线交代的很清楚。只不过都用了一个字‘走”显得有些单调,没有变化。”
“老师带我们春游很高兴。都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大家高兴的心情应该用‘我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出校门’一个‘走’字怎了得?”小学究赵峰一板一眼的说。
“我们走过西于村,还是很高兴,所以我们这地方应该写‘穿过'西于村。”
“前进大桥很短,又是在大河之上,所以我认为越过前进大桥才好。”
“张庄已经在寒山脚下了,马上要爬山了,心情更急切,我们走过张庄时用越过更好。”“不对,越过应该指的是越过河流、水沟,是凌驾之上。这地方用奔过才好!”
“不好,直奔寒山而去,用在爬山之前比较好。过张庄还是不能用奔字”我斩钉截铁的辩解着。
“那用什么好呢?”伯父追问一句。
“用跨过吧,因为太想爬山了。”
“通过我们爬山过程来看,不能用‘爬’字,爬是手脚并用,我们用登山吧。一这座山不陡峭;二我们不是太小,不用手脚并用啊。”
••••••
伯父总结说:“同学们,刚才我们仅仅把《春游》的开头修改完了,大家讨论的非常好,这是集体的智慧。下面的内容实在没法看,咱就不用再改了。大家来续写好不好?”“大家”当然很乐意续写啦。这个“同学”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这篇作文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存在不存在。可是我们都怕自己的大作会这样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伯父的一丝不苟的态度给了我们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都字斟句酌,绝不草草了事。原本在很多同学的心里作文是最头疼不过的事情,而对于伯父的学生们来说,渐渐变成了很乐意的事情。教学要求依据单元一学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8篇。可我们班同学写的作文不是十篇就是十三四篇,一篇作文就能写上四张、五张,我们的作文本不够用,再附上十张八张也不止,有时我们会把自己写的小作递给伯父批改。写作文是大家的一个习惯,一个爱好,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伯父注重在点滴小事上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邻居
小孩。伯父邻居家有个小弟弟很可爱,也很调皮,伯父从山上拣取了好多山石,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鸡、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山羊••伯父把它们摆在了高高的迎门墙上,小弟弟就找来竹竿、树枝往下够。结果打碎了花盆,小弟弟吓得哇哇大哭。我急忙告知了伯父。伯父三脚两步的赶过来,急急地询问道:“怎么回事呀,受伤了吗,伤哪了呢?”弄清了原委,伯父微笑着说“别哭,别哭呀,小男子汉。花盆坏了没关系,伯伯不打你,也不让你赔,还要把
这只小狗送给你,但有一个条件,你说这是小狗,你可要告诉我它哪些地方像小狗。”小弟弟一听有这样的好事,立即破泣为笑,指着“小狗”鼻子眼睛的说起来。伯父因势利导:“你说得真好,我就把这只小狗送给你了。我看你说得很好,你能把刚才的事情经过写下来交给我吗?”小弟弟愉快地接受了。没多久小弟弟就把作文写好了。伯父细致的帮小弟弟把作文改了又改。从那以后,小弟弟再也不怕作文了,竟然成了伯父的小尾巴。小弟弟的写作热情越来越高。学习的劲头特别足,连带着各科成绩进步飞快。长大后小弟弟也选择了当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小弟弟是位优秀的好老师,学生、家长都喜欢他。小弟弟出色的表现受到了领导的关注。短短几年就成长为年轻有为的中心校校长了。
我不知道,在我上学的年代里是否提倡 “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是伯父的的确确把这样的教育展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上。把课堂作为我们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我们的语文课堂真真切切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伯父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实施阅读工程,为了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提升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伯父推荐的课外书往往是一遍两遍都很难读懂的,需要多读几遍才行。伯父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伯父尊重我们的认知规律、学习需要和个性差异,珍视我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我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我很长时间来养成的习惯,而这习惯应归功于伯父的教诲。
高考前,老师说填写高考志愿要慎重,回家与家长商量商量再做定夺。当征求父母建议时,父亲说:“让你伯父给你指点指点吧,我就信赖你伯父。”伯父知道我的想法后,第一次那么严肃的和我谈话“你选择当老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吗?老师不仅仅是个职业,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做老师要担得起责任,守得住信念,受得住委屈,护得住心灵,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与诱惑。”伯父见我还是坚决地选择了要当老师,开心的笑了起来。“做一名老师很不容易,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老师更难,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伯父这样教诲我们。这,何尝不是他老人家一生的写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伯父就是凭着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晚辈,让我们追寻着他的教育梦想不断前进,创新。
后记:每每提起笔想写写我的恩师伯父,写写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写写他对所有学生的热爱与尊重。写写伯父身为长者对子侄、对邻居的真诚的帮助。写写伯父的勤恳、博学,写写伯父 一生无私奉献给了他钟爱的教育事业。怎奈才疏学浅词不达意,资质愚钝难能表达其一。
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洪村小学
高华
第四篇:征文:中国梦、教育梦
我的教育梦
四十四中 李富杰
小时候,老师都会问我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那时候不知道梦想是风雨中的阳光,也不知道梦想是寒雪中的温暖。只是觉得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
几经风雨,历经苦难,在一九九零年,我考上了南阳师专。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大的动力!而今,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都在诉说心中的那些梦想。这些梦想让我们勇往直前,奋斗不止;有时候回头一想,真不敢相信就因为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梦想,自己竟然能够坚强地、不知疲惫地奋斗着、努力着!我们要实现心中的“中国梦”、“教育梦”,我们有太多的理想与期待……
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就必须要以教育为动力,教育受生产力的影响但同时又促进生产力,它能把一切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没有教育,知识无法积累,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在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目的人去应用。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所以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十八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了一个新概念、新理念,就是要深入推进教育系统综合改革。综合改革是中国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我理解,就是改变过去单打一的方式,各方协调,上下配合加以推进,任何一个方面不支持都做不了。这也是当前政府的难处,也是考验政府水平的时候。
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个孩子。哪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都是祖国的希望,我们的改革任何错路都不能走,任何弯路都要避免。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有比中国的父母、祖父祖母更疼爱孩子的吗,因此我们哪一项改革做下去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前前后后。袁贵仁说:“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要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为人民服务,对学校来说,谁是人民?就是我们的学生。”为学生服务,以生为本,育人为本,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把中国的教育办好,办得更好,越办越好。具体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过去工作回顾还是今后工作建议,讲到教育的主题是相同的:一个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个是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受益受惠的是谁,是全中国13亿人民,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国富民强。所以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到底要靠人才、要靠教育!袁贵仁动情地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然而他勾画的这一幅理想的中国教育梦不也是每个作教师的中国梦。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哪怕你是博士毕业,哪怕你已经是教授。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当今的教育就是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中央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十年树木可参天,百年树人宜瞩远 ”习主席将“中国梦”阐释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而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立足点在于个人价值的有效展现,在于发展机遇的均等共享。构建这一蓝图的基础应从恢复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公平做起。感谢我儿时的梦想,但让更多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让更多大山的孩子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就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为我们的“中国梦,教育梦”而奋斗终生。
第五篇: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征文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征文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征文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临界点:第七次信息革命。第七次信息革命,不再是互联网,而是智能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是由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能力共同形成的新的能力。人类已经从一个信息传输的世代,走向智能感应的世代。
人工智能一定会让智能设备与人类融合成一体。它参与人类的生活,提升人类的学习、记忆、分析和理解,最后参与人类的判断与决定。未来某个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寿命、我们的智力、我们的力量,它还会改变我们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
改变人类世界的力量是什么?真正改变人类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信息革命。信息的传递能力决定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多的信息接受是人类对世界认知更多的积累,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我们站在第七次信息革命的临界点
今天人类已经经历了6次信息革命,经过这6次信息革命,人类终于演进走向一个智能的世代。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让信息可以分享。猿这种动物对于世界的认知,终于不再是自己20年、30年的积累,而是分享甚至接受传承,信息分享通过百万年的积累,人类终于出现。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让信息可以被记录,我们终于有了思想文化的传承,人类的古代文明才得以出现。第三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远距离进行传输,纸和印刷术不仅代表了古代文明的高峰,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第四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传输,它和工业革命一样,再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电报和电话的能力尤其对于军事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让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输,改变了世界传媒业,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让信息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进行传输,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
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临界点:第七次信息革命。第七次信息革命最重大的转折就是,已经从一个信息传输世代改变为一个智能化世代。
人类的前六次信息革命,是建立在信息传输的基础上,让信息可以分享、记录、远距离传输、远距离实时传输、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输、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传输。可以说,到互联网世代,人类信息传输一切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在解决了传输之后,我们跨入一个新世代,智能感应世代。
第七次信息革命,不再是互联网,而是智能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是由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能力共同形成的新的能力。人类已经从一个信息传输的世代,走向智能感应的世代。我相信,这也是作为生物人类灭亡的开始。
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共同形成的智能互联网,在这个体系中,信息不再仅仅是人类获取之后,进行加工、分析,再进行传输。在智能互联网世代,信息的获取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器官来完成,大量的智能感应器,不但可以完成人类器官可以完成的信息收集,同时还有一些感应器可以完成人类器官不能感应到的信息。此前,所有的信息需要通过人脑进行加工、分析,而大数据却可以通过各种算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从而直接做出判断,并在这个判断基础上进行干预。这个体系,远不再是过去信息传输的体系。
智能化的最极致的阶段,就是大量的智能感应器进入人体,取代人的某些器官,甚至和人的神经系统进行连接,帮助提升人的能力,减少人类的病痛。可以说,这是人工智能的最高境界。
说到这里,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是非常抵触的,如果我们的身体内装了数个人工智能的商品,它甚至和我们的神经系统连接起来,影响我们的正常思考和判断,我们还是人吗?确实,这个问题非常现实,这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它已经事关哲学和伦理。但是我又相信,这一切我们是阻挡不住的,这个世界的改变,不会因为我们质疑而有任何停滞。几千年以来,对于工业化,对于信息技术,从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质疑,稍微放慢这些领域的进展。我相信,人工智能进入人体,成为人体的一个部分,甚至完全融合起来,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进程。
设想,一个人的心脏出现了问题,需要心脏起搏器,这个起搏器还可以通过无线进行远程管理,可以进行心脏情况的记录,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发出警报,甚至可以进行针对性地改善心脏情况。对于这样一个植入体内、影响人身运行甚至人的生命的设备,你是什么态度呢?面对我的提问,回答基本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一个人的关节出了问题,经常疼痛难忍,换一个人工陶瓷关节,不但不会和身体发生排异反应,还能进行收集身体运动的情况,对人的运动量、运动频率、运动轨迹进行管理,对用户进行提醒。这样的人工关节,如果你需要,你会装吗?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我会装。
体内内置一块芯片,可以精确记录你的体温、血压、血糖、血液指标,并把这些数据传送到服务系统中去,及时为你提供各种身体的信息。这样的芯片你愿意内置在身体内吗?相当多的人,对于这样一个商品是有点犹豫的。再告诉他们,因为是记录了血液指标,比如可以及时提醒你,你可以处在心脏病的前兆,甚至可以告诉你,现在癌胚抗原显示你可能处于胃癌的早期,帮助你及时发现身体潜在的病症,很可能会救你的一命。对这样的商品,你是什么态度?相信绝大部分人会选择内置在体内的。
有这么一块芯片不但内置在身体内,还可以和神经系统进行连接,接受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指令,帮助你校正一些不良习惯,还可以对你的很多能力有很好的提升,比如记忆力。对这样的商品,你是什么态度?面对这样的提问,大家就变得非常矛盾,有人认为可以接受,有人认为这很难接受。而如果告诉他们,以后人可以不一定学习某些具体知识了,可以通过芯片升级来解决。比如所有人都可以不需要背外语单词了,升级芯片,你就可以讲英语了。这种冲击相信对大家都非常巨大,是选择接受还是对抗?但是,即使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抵制,选择接受的人并不少。而只要有人选择了接受,那些选择抵制的人,就会面临你可能没有别人聪明,没有别人记忆力强,你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如别人,你可能只能被淘汰,除非同样安装芯片。
人工智能人将主宰未来世界
我们经常在美国大片中看到,人类和机器人的战斗,是机器人战胜人类还是人类战胜机器人。当然,这些电影基本无一例外地都是人类战胜了机器人。其实,我相信未来不是一个机器人与人类对抗的世代,人类也不会灭亡于机器之手,但是人工智能一定会让智能设备与人类融合成一体。它参与人类的生活,提升人类的学习、记忆、分析和理解,最后参与人类的判断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