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烟台教育有感
读烟台教育有感
作为一名教师,为了自身的专业成长,我读过很多的教育杂志,但却说不准最爱哪一本,因为各个杂志有各个杂志的魅力,直到我在十年前与《烟台教育》偶然相遇,真是一见钟情。
我喜欢《烟台教育》,原因有很多,其一,它是我们烟台人自己的教育刊物,我喜欢读它透明的文字,在这里,我能亲切地触到一颗颗朴实无华的教育灵魂,让我们能够聆听到基层教师们的心声。
其二,《烟台教育》善于在教育生活中找寻教育的着力点,体现教育的伟大魅力。我喜欢它大胆激昂的笔触,在这里,我能听到吹响中国教育改革的号角,在这里,我看到的不再是只为照亮别人而燃烧自己的蜡烛,而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教师个体。
其三,《烟台教育》在我面前开启了一片教师生活的新天地。
是它,我让认识到教育需要生活,没有生活的教育,不成其为教育,那仅仅是教育研究,仅仅是一些空中楼阁式的大道理、高理论,而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是它让我知道了教育需要的是慢的教育,而不是浮躁,浮躁的教育是没有价值可言的。是它让我懂得了教育需要教师注入情感,像培养自己的子女那样的情感,才能是真正的教育。
很多杂志没有看头,不能引起读者共鸣,我想根本的原因不是文章不够好,而是文章的内容离一线教师太远,无法产生共鸣。《烟台教育》着重抒写一线教师的情怀、记录一线教师发展的轨迹,展示一线教师成长业绩和故事。这样的文章,每每都有相同之处,但却各具特色,读来别有一番风味。每次读到这些教师成长的文章,总免不了有些欣慰和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烟台教育》刊发的就是这样一些抒写心灵的文章,不仅可以学到一些教育知识、教育艺术,还能够在阅读中领悟和升华自己的教育情感,我想,一线教师都会喜欢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杂志。
自从与《烟台教育》相知相伴,我也开始尝试着随时记录自己的教育心得,有时也会往《烟台教育》的编辑邮箱里发送,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编辑的指点。从没有想过,我的一篇教育随笔《优生也需要批评》竟然会发表在《烟台教育》上,这让我欣喜若狂。这对别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于我却是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而这不能不归功于《烟台教育》,是它为我的教育人生导航,是它是为我的教育人生指点迷津,是它为我的教育人生开启了全新的一页,是它指导我如何去践行自己的课堂,如何去行走自己的教育人生。
我之所以在众多的教育刊物中独爱《烟台教育》,就是因为它总是以一个母亲的情怀去关爱着在基层工作的老师们,它告诉我们教师的生活是简单的,也是智慧的;是多姿的,也是单纯的;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在茫茫人海中,在大千世界里,谁主教师沉浮,除了我们自己还是我们自己——尤其对于寻梦天涯的教育理想者,除了坚持我们的选择,除了坚守我们的岗位,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一个真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相信,真正具有教育情怀的人,宁愿走进课堂,走进教育生活,去找寻教育的发展元素。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无一不是在教育生活中找到自己,找到教育生活,找到教育理想,找到自己的教育方向。因此,一个渴望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不能不读《烟台教育》;一个渴望成长的有理想的教师,不能不走进这些抒写心灵的文字。
教育需要生活,教育更需要情怀。希望《烟台教育》坚持自己的办刊理念,让教育在真生活和大情怀的关注之下,介绍和发现一个个地方“教育家”,展现这些在自己课堂坚持自己教育理想的教育行者。
我走在路上的朋友,翻翻《烟台教育》吧——好教师胸怀像大海,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这笑容温暖纯真……
第二篇:读教育经典有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造国,建国”;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在细细阅读了陶行知的故事后,自我被陶先生坎坷、伟大的一生深深感动,更被他身上的那些崇高精神所凝聚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就在他病逝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处逆境,但陶先生仍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态度,对自我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一个人有无理想是决定了他是否成就事业的前提。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会做出如何大的成就,而我们的陶先生不仅仅心中有着自我的抱负,并朝着自我的理想奋斗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陶先生那种抱定理想,矢志不渝,为着理想,锲而不舍,为了理想追求一生的伟大形象是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光辉典范。
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感情操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齐的。他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我的行动实践着自我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情表此刻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仅要爱自我,还要爱长辈,爱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忙的人,爱自我的群众,爱家庭,爱家乡,爱和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
三、以他“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
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这句教人更律己的话道出他的做人之道。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即满腔热情地投身反清辛亥革命,美国留学回来,即开始他的教育救国实践,一心一意为改革传统旧教育而不懈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亡国之祸危在旦夕,他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他又冒着“第三枪”的危险,坚定不移地战斗在爱国运动最前线。为了真理,为了和平,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是真人之举。
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自我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
第三篇:烟台教育论文
集体备课贵在“集体”重“个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集体备课,已越来越引起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已形成共识和常规性教研究活动。工作的实践也足以证明,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即是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教学中的疑难点,它以循环往复的形式,由已知到未知,由不认识到认识,不断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在对这一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表示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总感觉与此有些不相协调的是在一定程度存有强调“集体”,而忽视“个体”的倾向。我们说本应是对全体教师的群策群力和竭能发挥的教研行为,可往往是忙了少部分,“冷”了大部分,例如按照集体备课的理念要求,在集体备课中,处在主导位置上的主备教师在每次活动前,须提前钻研教材,搜集相关信息、设计教案,打印成文,在集中讨论前两天把教案发给组内的每位老师;准备好主讲内容,交给备课组长。而辅备教师,面对主备教师的教案,积极的态度是理应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提出的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全组进行讨论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体现集体智慧和力量的教案,从而组织实施。而现在存有的问题是,主备的意见即是“标本”,辅备照着主备“抄”只能是。这种以少代多的现象,有违集体备课的初衷,流于形式,走了过场,不利于集体智慧和群体优势的全面发挥,更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故此从校本教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中力行倡导工作轴心要下移,让“集体”的优势建立在个体的基础之上。
一、从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或者说主要模式来看基础在群体中的个体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涉及到的领域和内容方方面面,内中起着主导因素或者说决定性作用的乃教师或者说教师素质。变化了的新形式要求,现在职的每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较前都要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改革催生新事物,校本教研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和进程中应运而生。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现已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被专家学者所认定和广大教师所认同的一种稳定的运作模式,那就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
伴互动”和“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对此简而解之,即是教师上完课后,反思一下,我今天的课上得怎么样?把碰到的疑难问题和同伴进行交流。若与同伴交流仍不能解决的,那就去读书或者请专家来点拨一下。上述“三者”,相互联接,共为一体,也就是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将是一个不完整和难以奏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这且不说,尽就其意义关系来分析研究,我们更就不难发现,它们无论怎样的变化形式,内中蕴含一个东西始终未变,并且是共同的,即教师中的个体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如果说“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动”,都属于教师自身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表现。那么“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其着眼点和落脚点依然还是放在教师群体中的个体这个起点上。只不过是借助于“名师”的抛砖引玉而又通过教师(个体)自身去思考和品味,最终达到掌握的目的罢了。
现在,如果将此分析研究移位到集体备课领域中去,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集体备课凝聚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这种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说到底还不是来自于教师的这个群体当中的个体。进而言之,只有个体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昭示和显示出集体的优势。试想一下,如果一口代群口,一言表群言,即是有了统一标准,每一个教师的内心疑惑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那算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备课”?
二、从校本教研的特征来看 对校本教研这一新兴的教学研究方式,专家学者们指出其最突出的的特征即是它的实践性。从本源上说,其着眼点是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属性特征,就意味并决定了这种研究活动,必须立足于实践,面向教师。因为教师是站在一线的实践者,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最有发言权,也最能反映出实际问题。
(一)就研究人员来说。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一种研究活动。专业研究者在校本教研中,只是处于一种支持和参与者的地位,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指导。他们面向的是教师,帮助解决的是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点,而这些疑难点即使是教师面上存有的,也是来自于教师的个体,即大多数教师共同存有的。
(二)就研究目的来说。校本教研不在于研究某种教育教学理论或创立某种学说,而是在于改进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
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的最大值,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相比之下,最为重要的还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而这种发展,只有教师的个体发展了,才会有教师的群体发展,也才会有整个学校的发展。
(三)就研究的范围来说。校本教研发生与进行的场所就是教育教学发生的具体情境——学校与课堂。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又是教师推进教学活动的实施领地。因而我们说,无论是学校还是课堂,都是教师的拥有者。教师的教风、教、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等都是通过这里才能得以展现。
(四)就研究的对象来说。校本教研的对象是发生在学校中,课堂的具体教育教学问题及学校、教师、学生整体发展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而这些困惑和疑问,或许是某些教师独自存在的,或许是整个面上存有的。根据矛盾存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原理,结合校本教研的基本要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最先入手处,理应是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的工作思路抓起。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我们对校本教研的内涵要义和基本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无论从那个方面说起,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合作式教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提高每一个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着眼点的一种实践性的教学研究模式。既然集体备课属于校本教研的一种新方式,那么,以同样的道理来进行解释,就应该把落脚点和着眼点放在教师个体上。这样才能不失其本义。如果说,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研室的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下移到学校,学校成为一个研究实体和一个学习化的组织,那么,在集体备课中,每一个教师就是这个实体和组织中的成员之一。由此说来,集体备课,贵在“集体”而重在“个体”。在集体备课工作实践中,就要注重发挥每一个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教师人人用脑、人从开口、人人动手,即便是有主、辅之分,但是这个底蕴不能变。这就如同弹钢琴,作为一个技术娴熟的琴师,就是要善于按动那些不出声音或不太协调的音符,只有这样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乐章。
当然,笔者强调注重发挥集体备课中教师个体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排斥或反对集体备课中的“集体性”的原则,而主张的是在充分发挥和调
动每一个教师参与活动、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以此实现教师发展和全校发展的理想效果。
第四篇:读《人民教育》后有感
题目:读《人民教育》后有感
作者:谢仲华
任教科目:六年级语文
单位:新塘镇新墩小学
读《人民教育》后有感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得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一位挚友,给予勇气和信心;读得一本好书,犹如荒漠渴饮甘泉,获得力量和希望;读得一本好书,如同精神上的安慰,让思想在书中驰骋„„阅读《人民教育》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犹如荒漠渴饮甘泉,让我在迷茫中获得力量和希望,它如同教育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探索、坚持,给我很多启迪。
不知从何起,便开始迷上《人民教育》。《人民教育》是一本既专业又实用的好杂志,它的内容丰富,有政策指导,有典型经验,还更有教育理念的引领。每一篇都定位鲜明,独辟蹊径,紧锁教育,瞄准孩子,扣住教师和家长,令人受益匪浅。
读“教学”篇,那一篇篇渗透着名师们心血的教学经验之谈强烈地碰撞着我的心灵,催我奋发,让我悟出了教学成功的真谛。窦桂梅的整合思维下的《皇帝的新装》使我明白:一堂优秀课必须从教育的原点出发,从人的完整性出发,课堂才能充满活力。课堂的教学,要回到教育的本身——培养完整的人。
读“文化”篇,让我了解到名师们背后的艰辛。王平老师的《我站立在讲台前》一文,讲述了自己6岁时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年幼时遭遇到不懂事同学的讥讽,高中时忍受着远离父母的孤独,经历了从双拐到单拐的艰难以及从自卑到自信的嬗变。毕业后回到家乡毛遂自荐地找到家乡学校的老校长当上了代课教师。面对讲台上这个只有
一条腿的女教师,学生的眼里开始盛满了惊奇与愕然。她是右手拄拐的,也是右手板书,写字时总是一字一挪,很慢很费时间。抱着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工作的执着,她利用课余时间在小黑板废寝忘食地练习,尝试着在右胳膊拄拐移动身子同时,右手迅速落笔,写成连贯的粉笔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板书速度成了她的强项。在扫除身体这些障碍的同时,它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历尽艰辛,让自己能自信地站稳在讲台上,最后获得了正式教师的资格,成了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从王平老师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名师,没有一蹴而就的,也没有机缘巧合,名师成“名”的背后是百倍的艰辛。每位名师的成长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但对教育事业热爱,对教学工作执着,坚守课堂,勤于科研,对教育持有宗教般的情怀,应是名师们共同的操守。
那“管理”篇更是百看不厌,是我教学艰难路上的一盏明灯,篇篇如聆听名师、专家教诲,是我前进路上的导航,让我奋进,催我超越。一天,我拿到新一期的《人民教育》,翻开扉页,《冲突中喊“停”的艺术》映入眼帘,一看到题目,我便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在文章中,作者举出了师生中许多耐人寻味的教育案例。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这是一个让多少教师感到忌惮的问题,谈“冲突”色变不是奇事。很多冲突是可以终止的,而且还能够挖掘出积极的因素,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的本身,因为,任何一次隐性或显性的冲突都隐含着教育的契机。在处理这类事情时,我们教师不能以“指导者”自居,要彻底地放低自己的尊严,俯下身子做一方土地,用自己的知识、能力
和爱心默默地浇灌这些幼苗,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使者给孩子施肥,让冲突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契机„„文章中的这些教育理念给予我很大的启迪,它指导着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不再鲁莽,在我的教育中实实在在具有思考和应用的价值。
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我把语文试卷发了下去,同学们都紧张而又认真地做起试卷来,“唰唰唰„„”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响声,我循声望去,只见,坐在最后面的新来的外来生王俊彬正在不停地撕纸,这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用诧异的目光盯着“他”,我并未打断上课,只是冷眼注视他,而他则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一会儿,他又拿出一本书,在书上不停地涂画,还把纸张扔给周围的同学观看,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惹得周围同学都不能认真地测验,这时我按捺住心头的怒气,严肃地说:“俊彬,怎么样?你和书本有仇吗?涂花书本怎样学习呢?快把书本收起来„„”他瞟了我一眼,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大声地说:“同学们都看不起我,同学们用新书,我却用旧书,现在连老师都骂我,歧视我„„”说着趴在书桌上“呜呜„„”地哭了起来。这时,全班的同学都向他投去疑惑的目光。他的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开学初发新书时的那一幕情景不禁浮现在眼前:
开学的第一周星期一第三节课,班干部把新书搬到课室,我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今天要发新书,但由于课本不够,所以学校规定新来的插班生要迟一个星期再发新书,现在暂时用旧书。”接着组长把新书一本一本地发下去。第二天,王俊彬来到我的办公室找我,他
说他的妈妈要求老师必须在今天把新书发给他。听了这个奇怪的要求后,我当时很生气。我对他说:“你回家告诉你妈妈,这是学校的规定,因为每学期的新书都在上学期期末已经征订好,所以新学期新来的插班生要迟一个星期再发新书,现在老师也用着旧书。”他听了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办公室„„
现在我听着“呜呜„„”的哭声,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怎么办呢?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从没遇到过这样偏激的学生。会不会是自卑引起的,还是„„于是,我走到他的跟前连忙解释:“老师对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事同仁的,怎么会歧视你呢?”“不,大家都用新书,我却用旧书,这难道是一事同仁吗?”说完,他就趴在书桌上一声不吭,无论我怎样解释他也无动于衷。这时,全班的同学都向他投去疑惑的目光,最后下课铃还没有响,他拿起书包气冲冲地一瘸一拐地走出了教室,让我无法收场。
晚上,我躺着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脑海里总是闪过王俊彬在课堂上那偏激的行为„„为什么他与同龄的学生有这么大的差别,难道是自身残疾在作祟,还是家庭的原因„„难道真没办法使他变好吗?我内心一直不停地思索。突然,我脑海中浮现了梅洪建老师《冲突中喊“停”的艺术》中的一个有关“放屁”的案例的处理方法:“任何人都有一时的情绪,对于孩子瞬间情绪发泄教师需要理解,更需要宽容„„教师不能以‘指导者’自居,要冷静而理智地基于孩子的心理需要来终止冲突的发生„„”我知道,王俊彬他对我发书的做法有些不满,在课堂上不做试卷,不停地涂画是想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我想:对于王俊彬瞬间情绪发泄需要理解。现在我要抑制住激动的情绪,激动的情绪会影响考虑问题的周密性,而此时他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且还会强词夺理。一定要找出造成“情绪偏激”的原因。因此,我把事情暂时搁置一边,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我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第二天,我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原来俊彬的母亲前几年离异了,生活的重担就压在她一个人身上,现在她每天靠帮别人搞卫生来维持生计,儿子与她相依为命。自身的缺陷,家庭环境的影响,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他弱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一个自卑的烙印,所以他的性格变得孤僻、敏感,容易攻击别人。了解到王俊彬的家庭背景后,我不禁对俊彬和他的母亲产生了一种同情感,也为自己开学初没有注意说话的艺术而自责。如果我能在开学初时了解清楚学生的家庭背景,也许可以把这些矛盾在萌芽状态下化解,事情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的糟糕......面对着这样一个单身家庭的孩子,我深知要想转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能做到,我需要给他更多的关爱与宽容。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借故叫他到办公室,我搬来一把椅子叫他坐下,他眼睛盯着地面,一声不吭。片刻之后,我打破了僵局,缓缓地说:“我首先为前几天的事应该向你道歉。”他猛得抬起头,吃惊地望着我。我没有理会他的反应,继续说下去:“以前的事,我也有一定的责任,主要是我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不该在气头上说一些批评你的话,在全班同学面前伤了你的自尊心......前几天的试卷在堂上你没有完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现在老师辅导你......”接着我让
他拿来试卷,非常详细地帮他解释......说着说着,他的话打断了我的讲解:“老师,都是我不好,我那天不该上课涂画、撕纸扔同学......” 我笑了:“你做得不对,我当初做得也不对,我向你道歉,也接受你的道歉。”这时,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接着说:“其实,数学老师经常在我面前表扬你上课回答问题反应敏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听了抬头望着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至此以后,我特别注意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于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慢慢的,他的脸上开始绽放出笑容。我于是不断加温,不断施肥浇灌,让他慢慢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的温暖。就这样,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努力下,俊彬和同学相处融洽,成绩不断地进步,还经常乐意帮助别人。
毫不讳言,这次教育的成功是《人民教育》“管理”篇中的这些崭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有力见证。的确,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人民教育》开阔了我的视野,丰盈了我的心灵,也让我对教育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教育的落脚点,不应该仅仅是解决问题,更要发展学生。
一期期刊伴随着我,掩卷而思,几分收获,几分窃喜。收获的是见识到窦桂梅、李建成等名师的课堂实录,领略到名师们先进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获取了他们教学成功的真谛;窃喜的是聆听到梅花洪键、梁岗等教育专家的教诲,在他们的熏陶下与时俱进。作为千万教师的一员,我的教育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困惑需要我去面
对,去解决。但我坚信,有《人民教育》的陪伴,有我自身的不断努力,终将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喜悦。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知识经济已席卷整个世界,我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进步,才能立足于生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人民教育》的殿堂里不断的学习与汲取,将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坚持、一种追求。
第五篇:读教育名著有感
读教育名著有感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是的,圣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虽然贵重,但只要我们读好书,就会得到比黄金更贵重的东西——文化知识。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给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们又不可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地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感悟一:科学之路上不平凡的奋斗最近我读了几本教育名著,其中有一本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的《科学的道路》,该书以“科学的道路”为主线,汇集了60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亲自撰写的文章,逼真地、客观地展现了科学大家们的精神风貌与走过的艰辛历程。科学的宗旨是“求真”,科学家的使命是探索未知,科学的任务在于理所当然地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院士们执著求索的科学精神通过自然哲学影响着人文理念,旨在让人类走出愚昧。人类灵魂的最高意向,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情,是对于美与公正的渴求,是对于捍卫真理的本能冲动,这些愿望和举动都是极其真实的和珍贵的,它们铺就了院士们孜孜奋斗的科学道路。《科学的道路》让院士们表现各自的个性与学科特色,摄入角度尽可能广,以避免千人一面。院士们既记录学术成就,也叙述生活态度;既回忆成才的坎坷程途,也感怀师友之厚谊,以明示人生之哲理。在书中,有的院士述及本人对某学科领域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科学史实作了有价值的钩沉,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从该书中也可以侧面探求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发展的轨迹。在书中我感悟科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不平凡的奋斗:有的院士对学科作了充满激情的展望,对学术界寄予殷切的期望,尤其是对后辈学者的谆谆嘱托和深情告诫: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事业;科学的道路上缺少的是鲜花和掌声,充满的是荆棘和险情;在科学程途上取得的哪怕是点滴成果,都毫无疑问地构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即使是失败的惨痛,也是对科学发展的启迪与宝贵的财富。有的院士结合个人成长的经历,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饶有兴趣地回忆了科学探索中难忘的事件,侃侃而谈科学研究中的方法与艺术:真理,不论是多么珍贵的真理,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它应该以美和博爱来补充;科学是一条充满汗水的拼搏之路,选择科学就是选择了风雨兼程,也同时选择了生命的永恒;科学事业是无悔的事业,而机遇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她的人;科学家尊重的只能是科学。还有的院士论述了人生格言、业余爱好及对成才起决定作用的书籍和报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勤”、“苦”之道已成了广大院士的共识。有不少院士深情地写了个人业务小传,我静静地拜读着书中一篇篇各具风采的自述,宛如跟院士们作着面对面地交谈。“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院士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自由地行进在科学的道路上,永葆着一种理性的青春与美丽。感悟二:做事态度决定成就高度在所读的教育名著中,有一本叫《无法选择工作,但可选择态度》。其中,有一部分节选内容对我很大的启迪: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特殊班级,他们都是一些曾经失足的孩子,有的吸过毒,有的进过少管所,家长、老师及学校对他们非常失望,甚至想放弃他们。一位叫菲拉的女教师主动要求接手了这个班。菲拉的第一节课,并不像以前的老师那样整顿纪律,而是在黑板上给大家出了一道选择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判断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的人。有3个候选人: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升的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大家都选择了C。菲拉公布答案:A是弗兰克林-罗斯福,担任过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是阿道夫·希特勒,法西斯恶魔。大家都惊呆了。“孩子们,过去的荣誉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作为。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一生中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这一番话改变了这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其中就有今天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罗伯特·哈里森!过去的一切只能代表过去,未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张白纸,如何书写,还得看我们自己。一个女职员早上去上班,却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觉得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后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女职员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现在不正像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看笑话,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女职员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职员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从以上节选中,我感悟到:过去的生活,不管如何辉煌或暗淡,都随着时光如流水般远去。但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整日哀叹过去的痛苦或者满足于曾经的辉煌,似乎生活对他们来说,永远都是过去式。羁绊于过去之中,是很难洒脱地走向美好的明天的,不应让昨天的伤感,腐蚀今天的情绪,羁绊今天的步伐。感悟三: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另外我还阅读了魏书生等人的教育著作,感受颇多。“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它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而我们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魏书生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要要教书就要先育人”,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曾经有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无暇照顾他,他便自我放纵,学习不认真,作业不做,和同学打架。当了解到这情况后,我立即向他伸出关爱之手,找机会与他谈心,时常抚摸着他的小脑袋问寒问暖,鼓励他学习。慢慢的,他对学习不再马马虎虎了,一天天进步起来。我想,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公正无私的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面对着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面对着正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他们,我们要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以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所读的这些教育专著里,专家们都建议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目光去看,用赏识的语言去说,不论什么孩子,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断走上成功之路。曾有一位大学生回忆他的老师时说,他的启蒙老师从来不批评打击任何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碰到每个同学成绩不好时,总是说自己没有教好,请同学原谅。看到这些,我感到非常惭愧和不安,试问,在今天我们老师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些呢?我只是粗略地把着几本书看了一遍,我越往下读,越感到坐立不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真需要彻底的改变了。读教育名著,让我感觉收获了很多,他让我意识到教师应该充盈着一颗爱心,把爱心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架起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一起拉响生命的琴弦。担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上我们能知道更多故事,更多知识。我们要多读好书,用知识来塑造你自己,不断进步!读一本好书,有如交一个益友。书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以后还要读书,读好书,同时倡导并支持我的学生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
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