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5篇

时间:2019-05-13 08:2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第一篇: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它清新隽永的文笔所吸引。真是字字珠玑,读来令人感到回味无穷。

最欣赏“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篇,这里面的《教师的六个学会》让我感触最深。

首先是“学会等待”。肖川博士说:“从我们个人的生命里程来说,我们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使得我们有1%的取得成功的可能。”

是啊,最后一刻的成功就是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努力啊!如果没有等待的耐心,没有继续的努力,那么成功终究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以前经常跟同事抱怨班里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太不积极了,提出一个问题后,举手的寥寥无几。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的心里就冒火,就会忍不住严厉地呵责他们。当现实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我便心浮气燥,灰心丧气,把所有责任都推向了学生,认为对学生采取任何严厉的措施都不过分。就这样,我对学生增加了呵责,增加了失望,少了一分理解和信心。后来,在烦躁和苦闷过后,我耐心地向学生了解情况,静静地反思其中的原因才发现,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我身上。课前备课不够充分,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教学内容也是面面俱到,所以总感觉课堂时间很紧张。当提出问题后,不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就要求他们来回答,由于思考不充分,他们当然不敢或不愿意举手。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就认为自己总是不会回答,慢慢的,他们就不再思考,不再参与课堂,仿佛听课已经跟他们没有关系了。这么想来,其实是我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后来,我下更大的工夫去研究教材,有详有略地处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慢慢地,举起来的小手越来越多,谈出的体会也更加深刻。从孩子们闪亮的眼睛里,我看到自信正在他们体内成长,蔓延。读了肖川博士的文章,我明白了,只有学会了等待的老师,才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

再一个是“学会选择”。正如文中所说的:“民主化、个性化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俗话说得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境况、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世界在每一个人的眼中所呈现的样貌、所展示的色彩,也就不尽相同。这诸多的不同就造就了富有个性的,千差万别的一个个生命个体。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就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眼看孩子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我前一段时间分批给他们召开了毕业前动员会,在思想上给他们加油鼓劲,希望他们能以积极的学习状态愉快充实地度过小学阶段的最后时光。动员会的效果十分显着,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大都积极起来。我不禁在心里感到高兴。

可是就在前几天,班里一个本来学习就很困难的小男孩的表现却跟别人大相径庭。作业要么不带,要么写不全,多次苦口婆心的谈话之后仍不见改善。今天忍无可忍之下,我请来了他的妈妈。一番交流之后我了解到其中的原因:从孩子出生,他的爸爸妈妈就闹矛盾,这十年来都是妈妈带着孩子住在娘家,夫妻俩各过各的日子,爸爸几乎没关心过孩子。直到前几天,孩子的爸爸妈妈才刚办完离婚手续,孩子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思想压力大自然无心学习。当家长跟我讲述这件事的时候,娘俩都哭得一塌糊涂。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原来这个弱小的孩子一直以来都背负着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的沉重的心理压力。那么我要做的,除了更爱他,别无选择。等他们情绪平静一些后,我对孩子说:“现在你的爸爸妈妈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妈妈很难过,她需要你的帮助。而你能帮妈妈的就是放下思想包袱,把自己的学习搞好。不让妈妈为你的学习费心就是对妈妈最大的帮助。”他听了我的话使劲地点了点头。在后来的这几天里,我总会格外关照他一些。课堂上,我会多给他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作业本上,比原来有了更多鼓励的话语;课下,跟他聊聊天,了解他的心思,排解他的烦闷……在我的关注和鼓励下,他的表现一天一个样,为他高兴的同时我的心里也有了些许的安慰。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在一个个看似轻松的话题中高扬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它突现的是人性的多姿多彩,是无数蓦然回首之后的感动。它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有的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读了这本书,更是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么重!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的就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二篇: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读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它对教育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给人以教育智慧启迪。

肖川博士勤于思考与探索,求真务实,常常以浓浓的情怀表达新锐的思想。劳凯声先生称赞道:我觉得他的文章是美文。张清平赞美肖文很“酷”,激情洋溢,文采斐然,他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堪称教育学界美文。十年磨一剑。肖川苦心旨意,高屋建瓴,写成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并全力宣传他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在他演绎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显得异彩纷呈,激发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实践、完善和升华。

教育的理想是什么?教育的理想是打造理想的教育,培育理想的校园,培养理想的教师,塑造理想的学生。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在肖川的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教育。”按照肖川的理解,教育就是这种有方向和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使受教育者成为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惟有这种良好的教育才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肖川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是学校制度的参与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这样的教师不再以导师的身份自居,不再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走下“高高的”讲台,步入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按照肖川博士的理解,理想的老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学会等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学生永远都说“你能行”,给与学生的是切心的理解、充分的信任、无间的亲密。学会分享,做倾心的听者,走进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平视他们,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苦恼,用真诚的语言赞美,用美丽的心情对待。学会宽容,用开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对待孩子,敞亮自己的心智,灵活自己的头脑,活泼自己的思想,阔宽自己的眼界,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化,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学会合作,对于不同能够理解,对于差异能够尊重,对于另类能够接纳,妥协与坚决并存,隐忍和张扬共处,退让与坚持同行,放弃和追求共振。学会选择,让教育走向民主化,走向个性化,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最优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会创新,从新的角度解释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新的视界审读理所当然的的事物,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开放头脑,积极进取,主动探究,将教育的智慧变成信念和教养,落实在日常的、细微的教育行为中。

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活动?肖川认为,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而完美的教学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件,一是深刻,二是真诚。所谓“深刻”,就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忽然开朗。所谓“真诚”,就是师生之间坦诚率直,一言一行都发自内心。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不是教师传经布道的舞台,而是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激烈地争论,踊跃地表达。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在深刻而真诚的教学活动中,能力得以提高,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体验得以深化!

在市场经济色彩充满社会每个角落的今天,教育早已被抹上浓浓的功利色彩,人们往往把务实勤勉视为教师的良好品质,却总是忽略了务虚状态下所闪现的理性的光辉,却总是压抑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诗的情结。于是,教师们总是像春蚕、像红烛、像园丁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忙忙碌碌,埋头苦干,常常兀兀穷年于三尺讲台,却难于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理想的教育是可怕的,愿广大一线教师读一读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在咀嚼中让灵性复苏,让诗意迸发,让激情洋溢,让理想放飞。

第三篇:思想汇报:从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想起

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书中肖博士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和真诚的言说等几个方面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肖博士在教育的意蕴——教育的力量这一章节中这样写到 “而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肖博士的这段话让我感受深刻,是的,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与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或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教师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好时,有的教师或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学生更应该进行赏识教育,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给他以信心,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班有位张清瑜同学尽管他学习比较薄弱,但是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非常勤劳,他们家是从外地过来的,父母在杭州开一家小饭馆,他还有一个妹妹。因此张清瑜同学每天除了要完成家庭作业以外还要照顾自己的妹妹和包揽所有的家务。我就把他的爱劳动的情况在班里跟所有的同学讲了,同学们听了以后都很佩服他,我就以这个为教育契机,鼓励 他好好学习。以后每次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都以他成功的那次鼓励他,一个学期下来,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加强。还有我们班的郑修远同学,尽管在学习上也是一般,但是这个同学有个优点就是非常的热心,每当同学遇到困难,他会非常乐意地去帮助,每当班级搞大扫除或者举行什么活动的时候都非常热心的参与其中,因此每次在评班级小主人的时候,同学们总是会推选他。因此我在教学的时候也时常以他的热心为教育契机不断鼓励他,近一段时间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我觉得我们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多给学生表扬,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教育随笔对于我们来说,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的周围,为我们教育学生提供了准则和经验。(作者:王伟

第四篇:《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浅谈一所好学校的三大支柱

肖川先生将自己历时10年的教育随笔,编撰成《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如教育的价值、课程与教学、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现实世界中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给出了精要的解释,并从中撮取其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给人以小见大、以孔窥豹的感觉。有广告词是这样说的:“高度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当人的主观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具体用何种技术、技巧、方法、策略来解决问题都不重要了。毕竟“条条道路通罗马”,目标只有一个,到达目标的途径可以不同。这一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能够不断丰盈我们内心世界的一本好书,很适合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阅读。

当你读完肖川先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最后一段诗一样的语言合上书的时候,仍然会思绪万千。在这本书中,肖川先生谈到了办好一所学校需要三大支柱: 一所好学校,要有一名优秀的校长和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有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读物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所好学校的支柱之一----有一名优秀的校长。

陶行之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其重要性体现在他是教师团队中精神领袖,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还记得2008年到成都参观了多所小学,每所学校带给我感官的冲击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有感于成师附小“弃官从教”的刘校长的经历,短短三年时间,成师附小已发展为一校四区颇具特色的学校,特别是那一幅由刘校长带领全校教师前行的巨幅照片,令人振奋。有感于金沙小学校长为执著追求敢于承担风险,把自己的全部家产作抵押贷款来改造学校,创办出了独具特色的金沙小学。有感于川大附小余校长为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把“官帽”放在左手、把“头颅”放在右手,把学生放在正中间的气魄。这样的校长,用自己其超凡的个人影响力,在教师群体中自发形成了心中的领袖。

校长对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和管理,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和管理(苏霍姆林斯基)。“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尽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软硬条件等,但校长的追求可以是执着不变的。只要有坚定的教育思想,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怎样的逆境、怎样的迷茫、怎样的压力,都会像磁铁一样,吸引有用的、美好的资源。一所好学校的支柱之二----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参加的某次培训中,有一位专家给我们讲到了“箍水桶”理论: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之间的缝隙过大,则同样无法装水),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学校管理也是这样,应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让教师们多为集体考虑问题,对于问题的讨论,留足时间供大家讨论、交流,对教师们的讨论给予充分的信心,其间表现出了协调、信任和欣赏。在教师任务分配方面:坚持唯才是举、用人所长、团结协作。让教师们能根据工作的需要自发地作出反应,积极地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完成既定的任务。在工作目标方面:要为教师们设定一个群体的工作目标,并要让教师们认识到只有所有人都全力以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学校正在筹划开展“五好年级组”评比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一所好学校的支柱之三----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教育活动。

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为之提供丰富的读物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人的精神成长靠什么?靠读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一个人热爱读书,那么他(她)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学校准备丰富的阅读资源,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让校长和每一位教师都做一名真正的“读者”,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学校校长大力倡导体校师生都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并积极创建读书分享平台、形成读书交流制度等。成都之行印象较深的成师附小开设的“书香长廊”,金沙小学开放式的图书馆,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川大附小开展的丰富的生活体验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锻炼与发展的平台„„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我们学校正在或即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活动,如烹饪课程、竖笛、真美作文、数学思维课程、手工剪纸、阳光体育活动„„所有的这些,必将丰富我们的教育内涵,得到学生的喜欢。

第五篇:《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1

最近拜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肖川博士那质朴与豪放、灵性与率真、睿智与宽厚集与一身的学者风范,还有他那颗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诗意教育,也渴望着自己去发现、去体味教育中那如诗如画的意境。文中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教育即解放“,还是“真诚的言说”,均在一个个看似轻松的话题中高扬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它像一盏明灯,为我的教育导航。

书中说道:“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自己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颗没有被黑夜与习惯所摧毁的童心在跳动。读了这样的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文字,谁又会无动于衷呢?

“教育就是服务”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短短六个字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传业授道解惑之时,是否洞察到了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教育并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递,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将自身的真实展现来感染身边的学生。简单地说,你要学生有爱,教师先得爱学生;你要学生有容人之量,教师先得对学生宽容;你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教师就得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当孩子从身边你的身上感受到温暖、真诚、仁慈、宽容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开始对人性的光明有所了解和感悟,俗话说:“近朱者赤”应该也适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吧。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肖川博士对教育思考的深刻性,从他的言论中透露着对教育的人性化追求。是的,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但我们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这一点。知识的灌输往往过重地成了主角,而缺少了对孩子个性的培养。正如书中序中写到的“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学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质。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一本收集了60多篇的教育随笔,它让我看到了教育随笔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这种记录教育的形式产生了兴趣。这种对理性世界的感性表现让人在欣赏中华文字之美的同时汲取着丰富的专业营养。畅游于此,让人心境开阔,灵感涌动。读此书,必要用心才有所感,有此所感才有所得。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2

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书中肖博士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和真诚的言说等几个方面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肖博士在教育的意蕴——教育的力量这一章节中这样写到 “而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肖博士的这段话让我感受深刻,是的,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与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或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教师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好时,有的教师或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学生更应该进行赏识教育,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给他以信心,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班有位张清瑜同学尽管他学习比较薄弱,但是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非常勤劳,他们家是从外地过来的,父母在杭州开一家小饭馆,他还有一个妹妹。因此张清瑜同学每天除了要完成家庭作业以外还要照顾自己的妹妹和包揽所有的家务。我就把他的爱劳动的情况在班里跟所有的同学讲了,同学们听了以后都很佩服他,我就以这个为教育契机,鼓励

他好好学习。以后每次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都以他成功的那次鼓励他,一个学期下来,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加强。还有我们班的郑修远同学,尽管在学习上也是一般,但是这个同学有个优点就是非常的热心,每当同学遇到困难,他会非常乐意地去帮助,每当班级搞大扫除或者举行什么活动的时候都非常热心的参与其中,因此每次在评班级小主人的时候,同学们总是会推选他。因此我在教学的时候也时常以他的热心为教育契机不断鼓励他,近一段时间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我觉得我们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多给学生表扬,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3

近来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被他的深刻的思想、细腻的笔触和感性的铺陈所深深吸引。该书犹如“理论的面包上涂抹上诗性的奶酪”。此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从而得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与文趣,既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教师们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对生活的热爱。

其中“教育就是服务”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短短六个字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书中这样写到:“牢固确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他们应处的位置,最充分地实现他们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

是的,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服务和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有着很多不同,从目标上看,教育服务追求学生成长与发展;从方法来看,教育服务是复杂和多元的;从成果看,教育服务是看学生发展的满意程度。我们要用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1、规范教育行为,使我们的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和科学得当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直接能够影响学生身心的活动,其方法的选择首先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能够做到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并通过教师的职业行为影响学生,真正让学生言传身教。

2、尊重学生家长,使学校的服务成为一种满意工程。检验学校工作的好坏是社会、家长。社会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新时代家长是有文化、有思考的家长,对教师的行为监督能力很强,鉴别能力也很强,家长不再屈服于学校的上级行政式的角色定位。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教师观,变被动接受家长的咨询为主动与家长的联系,变高高在上的教师观为全心全意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满意的服务。

3、注重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起点上都有不同的发展。齐步走是一贯的教育方法,以前我们都用同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我们要注重学习目标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的个性化。只有教师有了愿意改变单一模式的教学愿望,问题学生的处理才会有科学的方法。

4、上下齐抓共管,注重学生每个阶段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的习惯培养,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事。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4

最近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颇有收获,《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近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我们每个月也会写几篇教育随笔,读了这本书后,才觉得自己原来对教育随笔理解有误,以为以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实践的点滴故事写成的略带有一些观点的文章就是教育随笔了,现在看来,那是很肤浅的认识。在那样一种思想的引领下所写作的教育随笔显然不太得要领,也不够有底蕴。在解读肖川对教育随笔的理解时,我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读后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然而,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中国的教育被人称为”听话的教育",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主张,习惯于人云亦云了,随波逐流成了一种大趋势。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

由此看来,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还学生真正的自由,让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张扬。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让我看到了教育随笔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这种记录教育的形式产生了兴趣。这种对理性世界的感性表现让人在欣赏中华文字之美的同时汲取着丰富的专业营养。

下载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楚门二中 张春英 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作为第一期市级骨干学员,有幸参加天津市“265”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暑期集中学习活动。培训的时间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天,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新泾中学彭月梅 去年,有幸参加了长宁区第三届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我们聆听了不少专家的报告,同时班主任张邦浩老师也为我们推荐了不......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理想与信念并存 ——读《教育360°》心得 读了杨益民的《教育360°》,书中杨益民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范文茗岙小学 胡学雷近来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被他的深刻的思想、细腻的笔触和感性的铺陈所深深吸引。该书犹如“理论的面包......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范艳萍《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写给“教育者”的书,它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他......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再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源于自己对工作的倦怠,感觉自己每天在做着重复的事情,似乎进入了工作的倦怠期,热情淡去,烦恼倍增。感觉像是撑船,沿着同一条水道,从这个渡口到那个......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一阅读完肖川教授撰写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后,使我对“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书中写到:“《学记》有云:‘能为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