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进敬老院汇报材料
我镇敬老院创办于1991年年底,占地面积36亩,现有工作人员6名,供养五保老人45名,寄养3名。现拥有各类生产、生活用房86间,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中住宅楼为800平方米,生活用房和辅助用房1300平方米,生产用房1900平方米。多年来,我镇一直把建一流敬老院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来抓,以营造美好环境,实现老有所乐为宗旨,立足自
我,艰苦创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不等不靠、积极创收,以院养院。xiexiebang.com创办以来,我院连续多年被姜堰市民政局评为先进敬老院,得到了上级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精心选人,配备一支赖以信任的坚强班子
为了把敬老院办成具有一流水准的乡镇敬老院,我们首先是精选管理人员。敬老院内的每位工作人员都是经过镇党委、政府反复筛选的。院长***同志是原安伦村党支部副书记,她组织观点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积极性高,敢于创新,勇于奉献,是一名处处以身作则的好领头人。炊事员刘爱加是一名专职厨师,手艺精良。保管员花龙余具有多年的财务实践经验,是一名理家能手。其次是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我们把敬老院工作人员列入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序列,同等对待,享受同等待遇,及时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并做到调资同步,增幅同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安心地工作。
二、立足自我,闯出一条以副补院的发展路子
我镇经济基础薄弱,镇财政十分拮据,敬老院的费用全由财政列支难度较大。因此,我镇敬老院在搞好服务的基础上,坚持走不等不靠、积极创收、以副补院的路子,实现三轮齐转,抓好“三个开发”,一是开发种植项目。我们把院前院后的8亩空闲地全部栽上蔬菜,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不仅解决了敬老院的吃菜问题,而且近80的蔬菜可以上市出售,增加收入。仅种植蔬菜一项敬老院增加年纯收入1.8万元;二是开发养殖项目。在多种经营生产上,我们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选择了技术难度不高,易于掌握的蛋鸡为突破口,通过尝试,效益十分明显,于是逐年扩大养殖规模,目前我院蛋鸡栏存饲养量1000多只、肉鸡6000多只。其次增加养殖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开挖渔塘6亩,放养了青鱼、扁鱼等多种鱼种,年上市量达1000公斤,同时通过自繁自养、逐年扩大生猪饲养量,近年来,每年上市生猪达150头。今年已上市生猪89头,目前生猪栏存饲养量达150头。仅养殖项目预计今年可收入4.5万元;三是开发工业项目。在狠抓农副生产的同时,我们积极转变观点,大力发展工业,首先将院内闲置的房屋整修一遍出租给私营企业发展工业生产。房屋租金年收入达3万元。其次,我们通过预收三年租金和多方集资的办法在敬老院的空闲废地上新建厂房8间出租给私营企业主新办企业。今年通过招商引资,院内已有2家私营企业竣工投产。
目前我镇五保老人年供养标准为1800元/年,由于狠抓了“三个开发”,我院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院内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年生活标准已增加到2500元/年,还按月发放每人10—15元的零用钱。
三、强化管理,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服务中心
为了加强敬老院的管理,使之有序运行,我们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落实了管理责任制,达到了“三个到位”。一是生活管理到位。征求大多数院民的意见,及时制定了食堂管理制度、卫生制度、文体活动制度、值班制度、院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组织院民学习讨论,不断完善,不断补充。在老人之间,建立了室长制、互帮互助小组,相互之间开展帮护活动,使一些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能够得到及时帮助。二是生产管理到位。为调动院内工作人员的生产创收积极性,我们落实经济考核责任制,人人都有生产项目,人人都有创收指标。年终按年初签订的经济考核责任书考核兑现,不打和牌,拉开分配档次。三是经营管理到位。作为民政福利单位,我们始终坚持勤俭持家、勤俭办院的方针,扎扎实实地狠抓了敬老院的经营管理,这些年来,我们敬老院没有人报过一次车票,也没有拿过一分出差补助,他们处处精打细算,外出办事不管多远总是骑自行车,来回往返。
四、热诚服务,营造一座老有所乐的理想乐园
为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的晚年,我们在加大硬性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始终把服务工作放在第一位,主要强化了“二个服务”。一是社会化服务。这些年来,全镇上下尊老爱老已蔚然成风,镇妇联每年都组织妇女干部到敬老院五保户家中为老人们洗衣、洗被、缝补衣服。学校组织红领巾小分队定期上门为他们打扫卫生、挑水送柴、表演文娱节目。二是亲情化服务。对敬老院的老人,我们总是千方百计满足老人们的愿望,从不把老人当外人看待,而是热心、尽心、全心地做好服务工作。每位老人生病,工作人员都能像亲人一样地热心服务,在伙食上安排病号饭,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端汤、送水、喂茶,守候床前,精心侍候,周到服务。每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危老人都是工作人员为其端屎拉尿,没早没晚地照料,直到
我镇敬老院创办于1991年年底,占地面积36亩,现有工作人员6名,供养五保老人45名,寄养3名。现拥有各类生产、生活用房86间,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中住宅楼为800平方米,生活用房和辅助用房1300平方米,生产用房1900平方米。多年来,我镇一直把建一流敬老院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来抓,以营造美好环境,实现老有所乐为宗旨,立足自我,艰苦创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不等不靠、积极创收,以院养院。xiexiebang.com创办以来,我院连续多年被姜堰市民政局评为先进敬老院,得到了上级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精心选人,配备一支赖以信任的坚强班子
为了把敬老院办成具有一流水准的乡镇敬老院,我们首先是精选管理人员。敬老院内的每位工作人员都是经过镇党委、政府反复筛选的。院长***同志是原安伦村党支部副书记,她组织观点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积极性高,敢于创新,勇于奉献,是一名处处以身作则的好领头人。炊事员刘爱加是一名专职厨师,手艺精良。保管员花龙余具有多年的财务实践经验,是一名理家能手。其次是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我们把敬老院工作人员列入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序列,同等对待,享受同等待遇,及时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并做到调资同步,增幅同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安心地工作。
二、立足自我,闯出一条以副补院的发展路子
我镇经济基础薄弱,镇财政十分拮据,敬老院的费用全由财政列支难度较大。因此,我镇敬老院在搞好服务的基础上,坚持走不等不靠、积极创收、以副补院的路子,实现三轮齐转,抓好“三个开发”,一是开发种植项目。我们把院前院后的8亩空闲地全部栽上蔬菜,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不仅解决了敬老院的吃菜问题,而且近80的蔬菜可以上市出售,增加收入。仅种植蔬菜一项敬老院增加年纯收入1.8万元;二是开发养殖项目。在多种经营生产上,我们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选择了技术难度不高,易于掌握的蛋鸡为突破口,通过尝试,效益十分明显,于是逐年扩大养殖规模,目前我院蛋鸡栏存饲养量1000多只、肉鸡6000多只。其次增加养殖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开挖渔塘6亩,放养了青鱼、扁鱼等多种鱼种,年上市量达1000公斤,同时通过自繁自养、逐年扩大生猪饲养量,近年来,每年上市生猪达150头。今年已上市生猪89头,目前生猪栏存饲养量达150头。仅养殖项目预计今年可收入4.5万元;三是开发工业项目。在狠抓农副生产的同时,我们积极转变观点,大力发展工业,首先将院内闲置的房屋整修一遍出租给私营企业发展工业生产。房屋租金年收入达3万元。其次,我们通过预收三年租金和多方集资的办法在敬老院的空闲废地上新建厂房8间出租给私营企业主新办企业。今年通过招商引资,院内已有2家私营企业竣工投产。
目前我镇五保老人年供养标准为1800元/年,由于狠抓了“三个开发”,我院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院内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年生活标准已增加到2500元/年,还按月发放每人10—15元的零用钱。
三、强化管理,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服务中心
为了加强敬老院的管理,使之有序运行,我们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落实了管理责任制,达到了“三个到位”。一是生活管理到位。征求大多数院民的意见,及时制定了食堂管理制度、卫生制度、文体活动制度、值班制度、院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组织院民学习讨论,不断完善,不断补充。在老人之间,建立了室长制、互帮互助小组,相互之间开展帮护活动,使一些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能够得到及时帮助。二是生产管理到位。为调动院内工作人员的生产创收积极性,我们落实经济考核责任制,人人都有生产项目,人人都有创收指标。年终按年初签订的经济考核责任书考核兑现,不打和牌,拉开分配档次。三是经营管理到位。作为民政福利单位,我们始终坚持勤俭持家、勤俭办院的方针,扎扎实实地狠抓了敬老院的经营管理,这些年来,我们敬老院没有人报过一次车票,也没有拿过一分出差补助,他们处处精打细算,外出办事不管多远总是骑自行车,来回往返。
四、热诚服务,营造一座老有所乐的理想乐园
为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的晚年,我们在加大硬性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始终把服务工作放在第一位,主要强化了“二个服务”。一是社会化服务。这些年来,全镇上下尊老爱老已蔚然成风,镇妇联每年都组织妇女干部到敬老院五保户家中为老人们洗衣、洗被、缝补衣服。学校组织红领巾小分队定期上门为他们打扫卫生、挑水送柴、表演文娱节目。二是亲情化服务。对敬老院的老人,我们总是千方百计满足老人们的愿望,从不把老人当外人看待,而是热心、尽心、全心地做好服务工作。每位老人生病,工作人员都能像亲人一样地热心服务,在伙食上安排病号饭,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端汤、送水、喂茶,守候床前,精心侍候,周到服务。每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危老人都是工作人员为其端屎拉尿,没早没晚地照料,直到[page_break]安详去世。如今,敬老院的老人可以玩得开心,吃得满意,过得幸福。
这些年来,我镇敬老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在创特色上做文章,继续走多种经营的路子,力争年纯收入达10万元,争创一流乡镇敬老院。
二OO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敬老院汇报材料
以人为本
强化服务
为更好地加快团场福利事业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
——五十三团个体爱心敬老院汇报材料
五十三团个体敬老院创建于2005年,座落于居民小区内,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全院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拥有床位20余张,有餐厅、食堂和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现有老人16人,管理人员3人。敬老院自创办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老人,强化管理,逐步发展,不断改善院民生活条件,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敬老院建设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敬老院自建成以来,得到了五十三团党委班子的重视,把敬老院建设作为党委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并给予养老院一些优惠政策。一是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团社政科和敬老院院长为副组长的敬老院领导小组,加强对敬老院的领导和管理。二是团党委把政治上重视老人、生活上照顾老人、思想上关心老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经常来院看望老人,嘘寒问暖,每逢传统节日都来院和老人共度佳节。三是加强对孤寡老人的关心,自敬老院创办以来,团场每月为 名孤寡老人给予200元额外生活费补助。
二、民主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近年来,我院制定了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从院长到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老人管理须知等,并上墙公示,以督促执行,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强调制度化建设的同时,我们更注重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设,经常利用工作例会和学习日,教育大家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在院内设立了意见箱,以便老人对院容院貌、服务质量、膳食结构等各个方面提出意见或想法。对于老人提出意见或想法,我们都能够认真对待,给老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并且在每年的年底都会民主评议出一定比例的五好院民和模范工作人员,给予奖励,调动老人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树立“办文明敬老院,创和谐团场”的意识。
三、积极探索经验,逐步完善养老工作
我团敬老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以社会福利为目的,以慈善事业为宗旨,坚持“不瞒、不卡、不拖”的原则,对团场投资、社会赞助和养老费等财务收入每月进行公布,让社会进行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养老制度,不断摸索敬老工作经验,逐步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敬老院还多方面筹集资金,坚持为老人们征订了《兵团日报》、《叶尔羌报》、《生活晚报》、《金秋》等报刊杂志,同时购买了大量文体活动用品及光碟,组织老人开展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象棋、跳棋、扑克牌比赛、老年健身操、健身气功、交谊舞等,逢年过节还制作了花灯、开展猜灯谜、等各种喜庆活动,达到了“志有所为、志有所乐”。
四、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在院里,我们为每一外房间配有电视、吊扇、衣鞋柜等,对老人的饮食起居提前安排部署,每年夏、冬两季每人及时更换衣服、鞋袜、棉被等,为老人勤洗勤换,同时经常征求老人意见调整一周菜谱,并且每一年都邀请团领导参加,给老人过一次集体生日。在院长的带领下,利用院里现有的条件种植时令蔬菜、以“以副养院”为宗旨,创收、节支,不断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在环境卫生方面,我们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每天一打扫,每周为老人洗衣服至三次,注重服务态度,不厌其烦,悉心照顾每一位老人。在医疗防治上,我们为每一位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有病及时治疗。另外我们订阅了几种健康有益的书报、杂志供老人们阅读学习,也经常组织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邀请社区老年协会来院表演节目,丰富他们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们“老有所乐”。
五、真情奉献,爱心感人
五十三团个体养老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受到社会地各界的好评,离不开养老院的创办者李凤霞的真情投入,她6年来如一日,把敬老院当做自己的家,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为老人们端屎端尿、梳头、洗衣、祝寿、拉家常„„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兵团三八红旗手”、“五好文明家庭”、“师市民政十佳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多项。
第三篇:敬老院汇报材料
以人为本 强化服务
为更好地加快团场福利事业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
——五十三团个体爱心敬老院汇报材料
五十三团个体敬老院创建于2005年,座落于居民小区内,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全院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拥有床位20余张,有餐厅、食堂和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现有老人16人,管理人员3人。敬老院自创办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老人,强化管理,逐步发展,不断改善院民生活条件,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敬老院建设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敬老院自建成以来,得到了五十三团党委班子的重视,把敬老院建设作为党委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并给予养老院一些优惠政策。一是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团社政科和敬老院院长为副组长的敬老院领导小组,加强对敬老院的领导和管理。二是团党委把政治上重视老人、生活上照顾老人、思想上关心老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经常来院看望老人,嘘寒问暖,每逢传统节日都来院和老人共度佳节。三是加强对孤寡老人的关心,自敬老院创办以来,团场每月为 名孤寡老人给予200元额外生活费补助。
二、民主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近年来,我院制定了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从院长到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老人管理须知等,并上墙公示,以督促执行,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强调制度化建设的同时,我们更注重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设,经常利用工作例会和学习日,教育大家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在院内设立了意见箱,以便老人对院容院貌、服务质量、膳食结构等各个方面提出意见或想法。对于老人提出意见或想法,我们都能够认真对待,给老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并且在每年的年底都会民主评议出一定比例的五好院民和模范工作人员,给予奖励,调动老人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树立“办文明敬老院,创和谐团场”的意识。
三、积极探索经验,逐步完善养老工作
我团敬老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以社会福利为目的,以慈善事业为宗旨,坚持“不瞒、不卡、不拖”的原则,对团场投资、社会赞助和养老费等财务收入每月进行公布,让社会进行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养老制度,不断摸索敬老工作经验,逐步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敬老院还多方面筹集资金,坚持为老人们征订了《兵团日报》、《叶尔羌报》、《生活晚报》、《金秋》等报刊杂志,同时购买了大量文体活动用品及光碟,组织老人开展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象棋、跳棋、扑克牌比赛、老年健身操、健身气功、交谊舞等,逢年过节还制作了花灯、开展猜灯谜、等各种喜庆活动,达到了“志有所为、志有所乐”。
四、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在院里,我们为每一外房间配有电视、吊扇、衣鞋柜等,对老人的饮食起居提前安排部署,每年夏、冬两季每人及时更换衣服、鞋袜、棉被等,为老人勤洗勤换,同时经常征求老人意见调整一周菜谱,并且每一年都邀请团领导参加,给老人过一次集体生日。在院长的带领下,利用院里现有的条件种植时令蔬菜、以“以副养院”为宗旨,创收、节支,不断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在环境卫生方面,我们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每天一打扫,每周为老人洗衣服至三次,注重服务态度,不厌其烦,悉心照顾每一位老人。在医疗防治上,我们为每一位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有病及时治疗。另外我们订阅了几种健康有益的书报、杂志供老人们阅读学习,也经常组织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邀请社区老年协会来院表演节目,丰富他们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们“老有所乐”。
五、真情奉献,爱心感人 五十三团个体养老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受到社会地各界的好评,离不开养老院的创办者李凤霞的真情投入,她6年来如一日,把敬老院当做自己的家,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为老人们端屎端尿、梳头、洗衣、祝寿、拉家常??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兵团三八红旗手”、“五好文明家庭”、“师市民政十佳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多项。篇二:去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关注孤寡心灵——五一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秀传统,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决定,在大学的第一个五一假期中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参加服务老人的社会实践,去给予老人呵护和关怀,让自己的五一假期过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五一期间我和几位同班同学费尽周折联系敬老院,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联系上了一家敬老院(把名字写上吧),准备看望住在那里的老人。
老人们一看到一群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兴奋起来,拉着我们的手问寒问暖,十分关心我们各方面的情况。动作虽简单,但体现出了老一辈们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关怀。或许,在这里老人们很少见到年轻一代的身影出现,以至于我们的到来使他们兴奋异常„„我询问了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后,便与老人们聊起了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们没有因为假期期间不能外出游玩而埋怨过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其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也是老一辈与年轻一辈缩小代沟的途径。
原本准备了节目和游戏,希望能愉悦老人们,但是,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从我到达敬老院,老人就拉着我的手不放,一直和我说话,谈他们以前的事迹,谈他们的儿女家庭„„也许,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外界的物质愉悦,而是来之内心的愉悦——交流。他们大都没有家人照顾,心里的话无处安放,后来就形成了精神上的孤单与寂寞„„他们的心灵虽经历世事无数,当回首往事时,却没有亲近的人倾听,于是他们开始孤寂,渴望有人聆听他们„„
后来,我放弃了表演节目这个计划,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与心灵上的寄托,我觉得场面越热闹,老人的内心反而越加凄凉,越容易引起他们的回忆,或甜蜜或苦涩„„
老人中有好多都是因为没有家属照料或家属太忙顾不上老人而被送到了敬老院,从此开始了他们孤单而乏味的最后旅程„„他们说,自从送进敬老院之后,就基本没见到过自己的子女,说到这里时,老人的眼角湿润了,声音也开始哽
咽„„这时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显得很苍白,我只好转移他们的话题,谈他们的光辉时代的事情。
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翅膀硬朗之后,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忘却了年迈的父母,甚至把他们放在敬老院里不管不问,全然不顾老人的心灵所承受的孤单,任由他们艰苦度日„„
从我进入敬老院,我就注意到有位***爷爷(把姓写上吧)一直望着窗外,也许他在回忆,也许他在期盼„„当我走近他时,他一直对我微笑,然后拉着我的手,和我亲切的交谈,给我谈人生,谈价值观,谈学习,谈生活,谈亲情与爱情„„他那么的热情,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尽忠!也许这些话听起来俗不可耐,让年轻人听了肯定会笑掉大牙,但是我却认为这些话饱含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一代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精神与价值观!
活动在惬意的聊天中很快变告一段落了,我离开时拥抱了那些心灵孤寂的老人们,看到他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与眼角里湿润的液体,我的声音也开始哽咽,我多想多陪陪他们啊„„是不是将来有一我老了,迎接我的也是同样的生活呢?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我绝对不会让我的父母过这样的生活„„ 此刻,我思绪万千。这些老人真的很可怜的,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却很少受到社会的关心与照顾。我还经常看到老人们自己挑水喝,还要去城里为了生活而去卖东西赚钱,这些我看了好是心疼和心痛。心疼的是那些老人,而为那些对这些漠不关心的人而感到心痛和可悲。最让人难过的是政府对这些也视而不见。虽然政府有说对老人的补贴,可是山高皇帝远,等到了老百姓这里就是可怜巴巴的一点点东西而已。物质上的资助没有也就算了可连精神上的安慰和关心也少之又少,子女未尽义务与责任。在这是实践活动中,我也充分的认识到我的渺小,一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我多么希望我生活的社会能加强对老人的重视,重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呵!
在这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为老人们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经常和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此进一步增进感情。通过与老人们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
白了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了他们的辛劳,明白了他们对儿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们对我们后辈的希望„而我们,是否应该常回家看看呢?
在回来时大家都一致认为: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而且需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但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与奉献者,是祖国的栋梁啊!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到敬老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的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也有一种充实感。我认为,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不但能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老人,去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张永胜
2012年5月8号 这次社会实践之后,我掩卷深思,思绪万千。这些老人真的很可怜的。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却很少受到社会的关心与照顾。我还经常看到老人们自己挑水喝,还要去城里为了生活而去卖东西赚钱,这些我看了好是心疼和心痛。心疼的是那些老人,而为那些对这些漠不关心的人而感到心痛和可悲。最让人难过的是政府对者些也视而不见,以点都不重视这些。虽然中央有说对老人的补贴,可是天高皇帝远,等到了老百姓这里就是岌岌可危的一点点东西而已罢了。物质上的资助没有也就算了可连精神上的安慰和关心也很少。还有就是子女没有尽到义务与责任。这种风气真的非常的严重。在这是实践活动中,我也充分的认识到我的不足之处。我觉得我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也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不管怎样,我会再接再厉,为自己而奋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篇三:大学生寒假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敬老院的访问,了解目前中国老年人疗养情况,以及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实践单位为乐颐敬老院,选择的原因为:该敬老院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属于中等水平,能较好的反映当代社会敬老院的发展状况。
二、实践内容 1.实践方案:本次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四到五个人为一个小组,负责两个老人。主要以谈话和表演节目、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另外一些小组还主动帮助老人料理一些生活,比如洗头、喂饭等。通过与老人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了解他们日常生活以及内心的想法。另外,还通过实地观察,以及与该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调查敬老院实际工作状况、工作中的困难和老年人社会工作整体发展。
2.具体过程: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乐颐敬老院,该敬老院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位于几栋高大建筑之间,很难接受到充足的阳关,这对老人的身体是很不利的,特别是现在冬天,一些身体不好的老人很容易生病。敬老院的规模不是很大,一座简单构造的两层小楼房,房前一个狭窄的小院子,院内是些简单的花花草草和健身器材。里面的老人并不是特别多,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可能刚刚起来,都在院子里活动。整个敬老院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很好。首先对于我们的到来老人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其次。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并不是很好,对老人的照顾也不是很尽心。虽然给我这样一些负面的印象,但是我们仍然抱着很大的积极性去开展活动。在与老人的互动中,大部分老人还是比较配合的在表演节目和做游戏的环节,气氛也十分融洽,但是一些老人由于身体原因,听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说话不清楚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我们为了这次实践活动准备了几个节目,包括两首合唱的歌曲和两段舞蹈,还排了一个小型的话剧,老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都很认真。在做游戏环节,一些会手工的同学还提前准备了一些作品作为游戏的奖品,这也提高了老人们的参与热情。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尽量做到不触及老人的隐私和一些伤心事,因为大部分来到这里的老人都是由于儿女不愿意照顾他们或是不想照顾他们,他们渴望家的温暖,亲人的陪伴。我觉得这是无论再好的生活条件都不能替代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是很尽心地在照顾老人,老人的穿着都不是很好,住宿条件都很差,生活用品都很久,而一些工作人员还在一边很悠闲地看电视,也不经常和老人进行交流,所以很多老人都感觉很孤独、寂寞,都不喜欢这里,更别说把这里当成是家了。他们感觉自己被抛弃、遗忘,只有等待死亡,这些都令我们同学感到很难过,却又无能为力。
三、实践结果以及分析
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才回有高层次的需求。我们国内的很多养老机构大多只重视老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及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的需求,或者根本就认为老人没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老年人社会工作中的思想误区。在这点上,国外的养老机构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有报道新闻说国外有家养老院,为老人们制定了一整套“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的课程,每天都给老人们布置作业,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这就是为了满足老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反观我们的养老院,最常见的情景是老人们在一块儿闲聊,除了偶尔打牌下棋,就是毫无兴致地翻翻报纸杂志,或独自散步,或呆坐着晒太阳。院方开展的集体活动很少。不动脑筋,精神空虚,会加速人的衰老,可我们的很多养老院显然没意识到这一点,把对老人的关心、体贴单一地表现在物质条件改善、生活待遇提高上,精神方面却很少顾及,老人在养老院只能消磨时光,闲度余生。有些老年人刚进养老院时还挺有精神,几个月呆下来,便苍老了许多,衰老的速度很让家人担心。只有当一些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来到养老院时,和老人们做游戏、聊聊天,他们才会很开心地笑。其实国外养老院的“不老经”早已告诉我们,让老人们快乐、充实一点,有时并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一)对我国未来养老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过大,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但在社会服务系统完善以前,这种养老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社会养老”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很难设想政府能够拿出一笔巨大的资金建立众多的养老机构。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帮 助老年人在原有住所内安度晚年;二是要建设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或对现有住宅进行改造,以适应老年人需要,使家庭养老成为可能。老年人退休后仍住在原有社区,保持原有社会关系的连续性;同时鼓励活跃期和自理期的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发挥原有专长,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负责社区安全巡视与监管,参与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工作。这样,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工作,不仅能为社区建设贡献余热,而且能通过劳动充分肯定自身的社会价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延缓衰老过程。既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又可减轻政府负担。
(二)关于老年居住环境的创造
采用社区服务与家庭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应注重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并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住宅建设上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日本建设省在1995年推出了“长寿社会对应住宅设计指针”,规定今后所有住宅建设都应考虑老年人生活需求,“尽可能在同一楼层配置门厅、厕所、浴室、老年卧室”,“在楼梯、厕所、走廊等空间设置扶手”,“厕所、浴室尽可能确保可供护理的空间”,为老年人创造独立生活的居住环境,为家庭养老创造条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在住宅建设中至少应在多层住宅的底层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进行设计,或为改造成为老年住宅创造条件,如减少室内外高差、将踏步改为坡道、将浴缸与洗脸盆分开以做到干湿分离等等。
2.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文化设施。目前在大多数居住区中服务设施十分欠缺,社会服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老年人仅有的娱乐场所就是条件简陋的麻将室。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建议在居住区规划中配套建设老年人活动设施,如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交往场所;修建老年人日托中心,白天可为老年人提供餐饮等服务,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与儿女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卫生保健等服务,同时可吸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3.在居住区中大力推广“两代居”房型。鼓励儿女成家后与父母就近居住,既可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又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使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受影响。在这一点上国外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如日本在70年代推出的“高龄者同居户入居优待办法”对两代近居予以奖励,因为这种做法既有利于老年人养老、又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这一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4.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中应注重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特点,设置晨练场、门球场,各种形式的休息空间、交往空间等,尤其应鼓励老年人与青年人、儿童等不同年龄群体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户外空间宜相对开放,使老年人与社区有更多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互动,避免过于封闭造成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住宅设计利用架空层及楼梯休息平台等,稍加改造即可作为交往空间。
综上所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必须从老年人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我国现有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特殊情况,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创造出一个安度晚年的幸福乐园。
四、实践总结与体会
经过这次实践我有很深的体会,首先我们在思想上存在着不重视老人的观念。尊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社会,这种美好的品质似乎在逐渐被人遗忘。也许是生活所迫,但我们始终都不应该忽略生育我们的父母,他们把年轻给了我们,现在我们成年了,而他们老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去关心他,照顾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安详的晚年。从政府的叫的来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仅仅依靠法律和道德要求公民尽赡养的义务是不够的,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完善的养老体系,要有适宜老人居住的环境,要培养专门照顾老人的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从整个社会来说,我们要大力支持养老工作的发展。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有一些民办的养老院已经陆续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出现,这是养老工作的一个希望,但这还是不够的,这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的的支持。一位民办养老院负责人说道:“在发展养老机构增量的时候,国家应当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鼓励民办养老院发展,并给予适当补贴,当然对于偏僻贫困地区的养老院,如果没有民间力量愿意进入,还是应当由当地兴办;而在盘活存量的时候,应当实行公办民营的政策,如果有民间力量有进入的意愿,就应该通过改制改造将给民间力量兴办。”她预测,“一旦国家放手并资助民间力量,民办养老院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第四篇:乡敬老院先进事迹材料
乡敬老院先进事迹材料
乡敬老院始建于1989年,座落在xx公路30公里处,总投资30万元,占地面积1300m2,房屋面积920m2,有耕地8亩,现有五保老人20人,管理人员2人。15年来,敬老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老人,强化管理,逐步发展,不断改善院民生活条件,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敬老院建设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连续14年被县政府授予先进敬老院,XX年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先进敬老院,被南充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模范敬老院称号。到敬老院来调研、考察和参观的领导和客人已逾1500人(次)。
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敬老院建设
敬老院建成15年来,党政班子换一了届又一届,但每届班子都十分重视敬老院建设,把敬老院建设作为党委、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50年代初,ql乡曾有过敬老院,但由于管理不善,60年代末已倒闭。80年代末,原南充地区行政公署根据农村五保老人不断增多的实际,提出乡乡镇镇建一所敬老院的要求。ql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于89年下半年作出了重建敬老院的决定。为了建成高规格、高质量的敬老院,乡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民政、武装、财政、计生、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敬老院建设领导小组。经过八个月的努力,一座占地面积1020m2、房屋面积626m2,总投资万元,可接纳20名五保老人的崭新敬老院展现在人们面前。之后对敬老院又进行了四次整修和扩建,用去资金万元。每次整修,党政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到现场规划,确定施工力量,想方设法落实资金。XX年,敬老院创建市级模范敬老院,搞内部装修,添置设备,扩建养猪场,共需资金万元。当时,敬老院只有1万元资金,乡财政帐上只有3000元。怎么办?党委书记、乡长和分管领导3人各垫支1万元,解决了敬老院创模缺资金的紧迫问题,当年敬老院顺利通过市级模范敬老院验收。
敬老院建成后,党政主要领导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嘘寒问暖。夏天看热不热,电扇转不转,冬天看冷不冷,棉被厚不厚,帮助敬老院解决建设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二、选配有一位热心敬老院工作,全心全意为五保老人服务的好院长
89年底,敬老院落成了。选谁来敬老院“组阁”?党委会开了三次,也没有定下来。后来,敬老院住地所在村在任支部书记唐道金被提了出来。当年不足40岁,任支书已经10年的唐道金同志政治思想好、工作积极,政绩突出,人缘好,热心公益事业,到敬老院当院长肯定是一把好手。会议确定,由分管组织的领导去找他谈话。没费口舌,唐道金同志欣然接受了任务,一边当支书,一边当院长。任职之初,敬老院百业待兴,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安排好村上的工作,就迅速赶到敬老院忙里忙外。不知多少个春播秋收季节,他忙着为敬老院抢播抢收庄稼,而他家6个人的承包地全部落在多病的妻子和年迈的父亲身上。任院长14年来,他坚持以人为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五保老人服务。五保老人的冷暖他时刻记挂心上,什么时候该添制夏衣冬被,他提前作好了准备;五保老人的生日他记在笔记本上,到时,他备办酒菜,为老人祝寿;五保老人有了病痛,他请医拿药,忙过不停,对待五保老人胜过自己的亲人。1996年12月25日深夜,五保老人李应金得了急病,唐道金摸黑到4里路外去请来医生,为他治病,直到凌晨5点病人的病情缓解了,他才去睡,第二天早上7点不到,他又出现在敬老院的菜地里。唐道金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为了敬老院的建设,只要为了五保老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再苦的活他都要争着干,深受五保老人爱戴和社会的赞扬,他先后八次被评为敬老院建设先进个人。
三、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院务管理
院内制定了一委八制度和六簿一册。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院长任期责任、工作人员岗位责任、院办经济责任制度,卫生、安全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实物管理制度和院民守则;建立了院务管理记录簿,会议学习记录簿,院民工作情况记录簿,请销假记录簿,环境卫生评比登记簿,五保老人健康情况记录簿和五保老人花名册。敬老院不但将各种制度装祯后挂在会议室的墙上,供大家学习,还经常组织院民交流遵章守纪的经验和体会。〖1〗〖2〗
在财务管理上,在征得党委政府同意后,将过去财务开支由出纳(院民兼)管钱、院长审批,院内注帐改为乡政府分管领导审批,民政所管帐,院长管钱,每季度末按时做帐,定时向院民公布。敬老院的各项建设工程,一律向社会公开承包,接受群众监督。由于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敬老院的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井井有条,深受社会的好评,他们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已在全市推广。
四、大力发展院办经济,不断实现以院补院目标
在院长唐道金同志的组织和带领下,敬老院充分利用敬老院现有的各方面条件,多方创收,确保“以院补院,略有节余”的办院方针。XX年新建猪场160m2,建羊圈100m2,发展养殖业,当年出槽肥猪15头,收入9450元,饲养母猪7头,出售仔猪137头,收入万元,养羊30只,收入9000元,养鸡30只,收入600元。利用院内的8亩耕地大种经济农作物,收入4665元,全年创收近4万元。今年,他们继续抓住发展院办经济不放松,饲养生猪30头,出售小猪200头,饲养黄羊50头,还饲养了鸡、鸭、鹅,年创收6万余元。
五、努力改善院内环境,不断提高老人的生活待遇
敬老院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十分重视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美化环境,院内耗资8万余元硬化了院内地坝,新建了牌门,建起了二级花台。如今,塔柏列队,向八方来宾致敬,迎客松点头,向四海友人含笑;玫瑰花丛,蝴蝶起舞,兰桂飘香,温馨扑鼻。整个敬老院清幽雅致,犹似一座大花园,让游人流连往返。除用政府拨给的供养金安排生活外,院内还要拿出创收的资金改善院民的生活。为了提高院民的生活质量,从XX年起,在全县率先实行了五保老人口粮以乡人平负担筹集办法,保证了五保老人的口粮按时足额供给。五保老人除集中就餐外,敬老院每月还发给他们20元零花钱。为了确保院民的身体健康,院内建了洗澡堂,买了洗衣机,冬、夏、春、秋衣、鞋、帽配备齐全。每年卧室配备了电扇、沙发、取暖用品。敬老院安装了电话和闭路电视,五保老人生活幸福。12
第五篇: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在我市,有一位五保老人的“好闺女”:她26年如一日,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娘,为老人们端屎端尿、梳头洗衣、祝寿、拉家常暖心……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好儿女”、“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市十佳妇女”、“**市民政十佳先进个人”,并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党代表。她就
是天目湖镇(区)敬老院院长。共产党员就要无私奉献
1980年1月,时任村妇女主任的服从组织的安排,走上了茶亭敬老院院长的岗位。面对几间破旧而年久失修的土草房和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她没有退却。她说:人都有年老的时候,残疾孤老们没有子女照顾,更需要社会的关心,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以无私奉献、热心服务的具体行动让他们看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于是她把家里的3万元积蓄拿出来,先做几间平房,为老人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开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一日三顿能吃上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吃好。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副业,使敬老院很快实现了粮、肉、菜自给有余,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的新路子。
天目湖镇、平桥镇、天目湖管委会两镇一区合并后,敬老院也合并为天目湖镇(区)敬老院,李夕风继任院长。规模大了,残疾老人也多了,事情也更加繁杂了。可不管肩上的担子多么沉重,她对老年事业的热情却没有减退。她不断改善老人的膳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她还根据老人的不同口味需求,配备了4只煤炉,让他们开“小灶”。在李夕风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老人的生活水准连年提高,从当初的每人每年平均60元提高到如今的2800多元。如今敬老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室内阳光充足,窗明几净,睡的是棕棚床,每人还有自己的大橱、靠背椅、床头柜、餐桌、暖瓶、茶具等日用品,夏天,有电风扇,有蚊帐;冬天,床上双铺双盖。敬老院里还建起了浴室、电视室、康复室、游艺室、活动室、食堂等。
除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她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把“养”的含义拓宽。敬老院里有一块闲置地,李夕风带着老人们把土地平整好,种上蔬菜和花草,老人们给蔬菜施施肥,给花草浇浇水,生活得有滋有味。
她对老人比亲闺女还要亲
敬老院现有70多位老人。人一老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会冒出来,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她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做他们的孝顺女儿。
72岁的老人任小勇,因车祸而瘫痪,到了敬老院后,李夕风每天都帮他擦洗身子、端屎端尿,不厌其烦。见他衣服单薄,她专门为他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送给他。为了让他行动方便,又与市民政局联系,要了一部轮椅,推着他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经过三年的精心照料,老人的下身竟一天一天好起来,不仅能坐上轮椅,还能撑着两根拐杖站起来挪动,老人感激地说:“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比亲闺女还要亲啊!”
像这样的例子,连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敬老院里的70多位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耳聋的、眼睛失明的、害烂腿流脓血的、大小便失禁的,患癫痫病的、身患癌症的……把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她既当院长,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在每一位老人身上,她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74岁的王小牛老人弥留之际把叫到床前,从怀里摸出一个包了几层布的包,里面有400元钱,这是老人一生的积蓄。老人对说:“300元钱留给你村里的父老乡亲和敬老院的老人喝杯水酒,另100元留给你,你对我这么好,今生不能报答了,这100元钱算是我对你的谢意吧。”说完,老人安详地去了。还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用“你要活120岁”祝福话语来表达对的深深感激,有的在喂药喂水时就倒在她的怀里,每一位老人临终前的眼里都饱含着幸福的目光,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对每一位去世的老人,都要为他们理好发、剪尽指甲、洗好面、掏尽耳朵,亲自捧上骨灰盒,每到清明节,还要为这些去世的老人祭扫,26年来,亲自为103位老人守灵送终。
老人们坚持不让她退下来
一天,一位老人眼含泪水,来到李夕风面前,恳求道:“等我死了,你再退吧。”
原来,一次李夕风无意间说起她想退下来,因为一直在外奔波的老伴需要她的照顾,孙女需要她的关爱,小儿子因车祸而造成的腿伤还需要进一步治疗,未料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被老人们当真了。老人们都舍不得她走,有的说:“如果你要退下来,我们大家就跪到镇政府去,求也要把你求下来”听着老人们的恳求,看着他们期待的目光,的心里不知说什么好,她安慰老人们:“只要我还能干一天,我就要和你们在一起,把敬老院办得更好,让你们的生活过得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