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居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龙居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本校特色,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全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总体要求,现制定2008年龙居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领导班子思想认识到位、工作重视程度到位、过程管理调度到位是搞好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为此首先成立以校长任组长,政教、办公室、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的责任心强、文化素养和学校文化建设经验丰富的龙居中学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引领、宣传、发动、征集、整理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明确学校定位,彰显本校特色、提炼文化建设主题,规划物质文化建设的设计和预算。
二、找准切入点,确保本校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 个性和特色是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因地制宜、构建起适合自己特点的学校文化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办学理念,通过举办沙龙论坛、合理化建议征集、座谈会等方式,坚持“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此理念为统帅,广泛收集提炼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三风一训”。针对本校生源面对农
1村的现状,从今学期开始,在六、七、八年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文学素养、解决农村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薄弱的弊端,不同年级开好一门实践课,掌握一门技艺,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依据地理优势,开展母亲河-黄河爱家乡特色教育。
三、把握工作重点,确保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1、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校园精神。一是公德建设,政教处负责落实中学生规范、学生一日常规等学生管理制度,树立爱校、勤学、合作、尊师、向上的信念,团总支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全校性实践活动,如学生开学初整训、周一升旗仪式、我是学校主人主题讨论、团旗飘飘等活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引导和帮助学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借争当教育排头兵活动之际,强化师德教育,深化校风、教风、学风。二是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徽、创立校歌、创办校报《起航》、建立《校园之声》广播站、开展《读书成才活动》、国学诵读比赛等活动载体建设,让学生耳濡目染,时刻接受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激励。
2、抓校园制度建设,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人文本的原则,在体现制度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重新制定学校章程,出台《龙居中学岗位职责与制度汇
编》,规范处室职责、明确师生义务责任,定岗、定则、定督查,把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落实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通过教工双选上岗、榜样示范、竞争捆绑机制、量化管理等措施力求把制度的落实逐渐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打造优势团队。确立学年初全校师生整训制度,使学生较快形成学习、生活、遵纪、合作习惯。
3、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校园。今年借助教育局投资改造学校活动场地的大好时机,学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资源,本着起点高、实用强的原则强化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建设。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的净化、绿化。责任到人,加强检查监督,彻底清除校园卫生死角,种植树木,绿化校园。二是校园美化布局。规划校园教学区、活动区、绿化区、学生公寓文化主题,切实加强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办学理念文化、走廊文化规划建设。教学区突出培养学生“德”、“智”“行”三大主题。重新规划布局主题雕塑、荣誉展室,建设文化长廊,体现办学理念、展现师生风采。三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建立实践基地。融合爱家乡、母亲河精神教育。
四、重点工作安排:
五、资金概算:
1.楼宇钛金字9个1800元。
2.钛金框写真35个5250元。
3.文化长廊12米x1.5米计2个7630元。
4.其他辅助设施计4000元。
龙居中学 2008年4月
第二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内容提要]为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和实施思路以及保障机制。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方案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神,根据《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3、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历史背景: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曾被评为“福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福州市初中教育示范校”等市区先进集体,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已基本形成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铸造了“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为此我们构建的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将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课程开发,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活动项目,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2、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健康周、校园网、各种专项比赛、演讲、文章、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以及艺术特色校等为平台,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着力体现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为教育;三是审美情趣教育。形成体现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识别系统: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思路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校训、校风、制度、行为指导语等行为识别系统;三是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使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1、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绿色生态园”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人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审美观点来设计校园,这种“人化”了的校园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种种思想观念;同时,校园环境将对作为这种环境审美者的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校训、校徽;校园内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周格言等;围墙上的校训“为成功人生奠基”和“公民道德基本要求”20个字等大幅固定标语等。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撤汰冗员、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值周班”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讲,校园制度文化还包括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校园行为文化指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如:《后进生转化制度》)、细则(如《班主任、年段长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等)、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还包括各项规划、计划、条例、要求、意见等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构成了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于行为文化的设计,经过学校全体员工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以体现民主管理,倡导师生自勉自律,以达到全校师生员工共建校园行为文化,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目的。
3、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
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
为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书友会;记者站、广播站、文学社;体育俱乐部、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围棋队;音乐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怡心小屋”等。
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民主恳谈会;青年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反思会;体育健身俱乐部(男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等);“工会活动室”教工之家等;
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
特色文化活动的参与方法:尊重师生自由选择。根据项目特色,让师生自愿报名挑选,学校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树立品牌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目的名称的取名,择优命名。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师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6个平台来实现:校园展示平台,学校将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教育教学开放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校外展示平台,积极组织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比赛展示;资料展示平台,学校将通过资料信息中心对特色活动整体策划,通过录相、光盘、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素质展示平台,通过特色活动,形成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使师生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与友好学校和有关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氛围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在校园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网络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网展示我校特色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分三步走,首先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系列;再次融合福州三十七中制度特色、环境特色、活动特色,最终形成“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整体特色。
五、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负责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校长室为主负责组织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以总务处为主组织实施;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以德育处和团委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教师项目由教育工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各项目组设首席指导1名,负责各项目组活动管理、项目活动计划及执行;聘任指导教师若干名。
2、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为了保障学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落实到位,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向其它企事单位募捐,扩大基金基数;另外将各种合法回扣全部上交基金。专项经费由校园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统一管理使用。
3、校园活动文化实行课程化、科研化管理。为保障校园活动文化规范化,实行四定,定时定地定计划定人员,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纳入课程管理,排出校园活动文化课程表,各项目组订出行动计划,项目组首席指导实行全程监控,指导教师积累指导材料,撰写阶段专题报告,以科研的形式来创建校园活动文化特色。
4、注重过程管理,实行跟踪考评。校园文化建设关键是过程,过程的关键是参与,特别是活动文化,过程就是氛围,参与就是效果,“关注过程,重在参与”是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此,根据活动文化项目特点,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在滚动考评的基础上,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和推荐。
第三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学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文化的发源地,是文化的辐射源,成功和谐的校园文化自身就代表了学校的风格和水平,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建设好和谐的学校文化,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指导思想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重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和谐的校园文化。
二、构建思路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课程开发,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活动项目,激活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
2、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思路等思想识别系统;二是校训、校风、制度、行为指导语等行为识别系统;三是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使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三、建设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要服从于学校发展总体战略,突出特色,争创一流。通过开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形成具有优良的校风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的校园文化。
要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特色之校,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
1、师生员工高度认同学校办学理念,;
2、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体现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校园环境;
4、营造培养“关心国家大事、致力于中华崛起的国家栋梁之材”的文化氛围。
四、建设的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所谓和谐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形象文化等。
(一)、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外在的、以物化形式存在的一种文化,也叫载体文化,它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和条件,是和谐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后勤装备、生活资料、校园环境、活动设施等等。
(二)、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校训、师德建设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学校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风、校训等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要做到“校园景点内有、宣传媒介里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要突出办学理念,使广大师生员工铭记校风、校训,使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发扬光大。这既是学校保持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活力的动力和源泉。
(三)、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和谐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学校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
1、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应反映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各个方面,要建立科学规范、以人为本、学术为先的管理规章体系,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并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和更新,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
2、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
要使学校文化活动、庆典仪式等制度化、规范化,使这些重要活动办得隆重、热烈、简朴、富有特色。要将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类活动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激励师生珍视荣誉。
(四)、形象文化建设
学校的形象包括学校的对外整体形象展示和校园环境面貌两个方面。学校的形象文化是学校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对广大师生具有精神和文化的熏陶作用,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育人环境、声誉和社会影响,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同时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办学传统,反映学校的价值取向。
1、规范学校形象标识
要强化全校各单位及全体师生员工统一、规范、严肃地使用学校形象、标识的意识。统一校歌,统一学校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标准色、学校名称及标准字体。
2、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要积极宣传学校各项突出成就,特别要重视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要规范学校对外宣传的口径、内容、数据,对外树立统一的学校整体形象,各部门、各单位要参照学校对外介绍材料,结合本单位特点和工作需要,编印相关材料,并形成体系。
3、建设人文校园环境
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要加强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维护好校园的树木和绿地,保证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要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学校景点建设中,要在阐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学校园人文氛围、造型精致上下功夫。做到每处景点都是精品,每处景观都有故事,每座塑像都精雕细刻。建成“一窗、一墙、两区”:一窗为宣传窗,一墙为求是墙,两区:教学区、活动区。要以创建和谐完善文明校园为载体,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扶贫助残、团结和睦的新型校园行为规范,建设环境优美、整洁卫生、安静和谐的文明校园。加强校区治安,建设安全校园。要积极探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和生机活力。
五、阵地与载体
文化阵地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包括思想理论与文化素质课程、宣传媒体、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等在内的各类阵地的建设,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报刊、广播、橱窗等宣传媒介的管理。
六、组织与领导
规划制定以后,关键在于落实。要坚持重在建设、齐抓共管、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原则,形成全校一起努力的学校文化建设格局,切实完成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制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
1.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并使之与学校的总体建设相适应。
2.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组织实施各项文化建设的工作小组,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学校文化建设办公室。
3.按照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每年制定当年具体实施计划。学校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检查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听取各部门和工作小组实施学校文化建设规划进展情况的汇报。学校文化建设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各工作小组要认真实施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切实抓出成效。要聘请有关专家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研究以及监督工作。
4.学校每年要保证文化建设必要的经费投入,形成全校上下共同支持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局面。
5.要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学校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将学校文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中,按分工切实完成各项学校文化建设任务。
第四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服务项目:
(一)校园文化理念设计
1.学校教育理念;
2.学生行为信条;
3.宣传语、校园文化标语。
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信条的确立,一方面明确宣示学校的未来发展愿景,一方面也促进学校形成科学的教育体制,建立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学校品牌文化。
(二)校园文化艺术设计和实施
1.领操台的浮雕设计;
2.校园内文化主题雕像(学校历届毕业的名人、当地历史名人、科学名人);
3.办公室、楼道、墙、门、大厅、主文化墙的校园文化展示设计;
4.教室的黑板、角柜、墙体,食堂的桌椅颜色、墙体喷绘、窗玻璃装饰等的校园文化展示和美化设计;
艺术语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题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产直接和深刻的。有鉴于此,将学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闪光点和积极元素,通过人文主题的浮雕、雕塑、文化墙等,以艺术的方式展示出来,美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必将对校园氛围、学校气氛、艺术熏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学校管理咨询
1.制定学校整体改善计划,并辅导执行;
2.制定学校教学提升计划;
3.制定和实施教师培训计划。
专家组根据学校的整体教学目标,通过对学校教育现状的整体诊断,整理出需要改善的方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规范系统的管理改善方案,来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教学效率和师生关系,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成绩。
(四)学校品牌规划设计
1.学校名称设计;
2.学校标志设计;
3.学校名称标准字体、标准色设计;
4.校园环境品牌应用系统设计;
5.学校办公文件品牌应用系统设计。
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对学校名称、标志、整体形象系统的统一化设计和应用,在学校内部面对师生、在学校外部面对公众,传达一个统一的视觉化的学校品牌形象,能够起到赢得公众信赖、提升师生自信、增加校园凝聚力的作用,并为学校的各项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升学校的品牌和视觉识别。
(五)学校品牌推广策划
1.学校宣传《画册》设计和印刷;
2.编辑和设计《学校内刊》;
3.编辑和设计学校《校史》;
4.策划和辅导设计《班级文化专刊》;
5.策划和设计社会公益活动;
6.策划新闻报道;
7.策划和完善学校网站;
8.校歌创作;
9.校园形象宣传片创意;
10.学校品牌整体传播策略。
上述工作,是长期的工作,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上述工作的成果,将决定学校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形成一个可持续的优良传统。其中,具体的品牌传播行为,将多角度地把学校品牌全方位传达给受众,从而构筑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六)培训
针对学生的培训
1.《终极学习密码》(余建祥)
2.《目标管理学习法》(姚葵醴)
3.《5S高效学习法》(姚葵醴)
针对教师的培训
1.《点燃教师教学激情和学生学习热情》(余建祥)
2.《就这样赢的学生的心》(余建祥)
3.《有效的班级管理》(姚葵醴)
对学校来说,内部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是比较完备的,另一方面,快速变化的社会形态也需要来自学校外部的沟通与交流。中国校
园文化建设网专家组结合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咨询实践成果,精心设计了上述培训课程,以帮助改善教育和学习的效率,并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一个有益的参考。
(七)与学校文化建设相关的书籍
《终极学习密码》(余建祥)
《培训与学习》(姚葵醴)
《个人潜能开发》(姚葵醴)
《如何成功创业》(姚葵醴)
《自我管理成功学》(姚葵醴)
《如何成功就业》(姚葵醴)
第五篇:2015XX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2015-2016上学期XX中学
校园环境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特征,是催生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是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创建人文校园和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质,促进学校、师生和谐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求新、求进、求质”这一核心理念引领下,构建不断与时俱进的、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
二、总体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校园文化建设以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通过生活化的校园文化阵地和活动,打造特色学校,营造有利于师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的育人环境,把大村中学建成广大师生的“阳光校园,精神家园”。
三、创建思路
以诚信教育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为切入点,形成鲜明的自主教育特色;合理规划校园,装饰校园建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创建贴近教育主题、突显育人功能的环境文化;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通过上述创建活动,逐步向文化管理的模式转变。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一)、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人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审美观点来设计校园,这种“人化”了的校园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种种思想观念;同时,校园环境将对作为这种环境审美者的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校训、校歌;校园内雕塑、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乡中师生道德宣言等;围墙上的大型壁画等;教室寝室个性化布置。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 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讲,校园制度文化还包括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校园行为文化指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如:《后进生转化制度》)、细则(如《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细则》)、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还包括各项规划、计划、条例、要求、意见等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构成了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于行为文化的设计,经过学校全体员工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以体现民主管理,倡导师生自勉自律,以达到全校师生员工共建校园行为文化,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目的。
(三)、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
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开展校园 文化活动,铸造“团结文明、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
特色文化活动的参与方法:尊重师生自由选择。根据项目特色,让师生自愿报名挑选,学校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树立品牌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目的名称均由其成员参与取名,择优命名,充分展示成员的聪明才智。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师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6个平台来实现:校园展示平台,学校将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校外展示平台,积极组织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比赛展示;资料展示平台,学校将通过资料信息中心对特色活动整体策划,通过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素质展示平台,通过特色活动,形成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使师生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与友好学校和有关组织的交流活动;氛围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在校园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展示我校特色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五、乡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
(一)、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负责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以政教处和团委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教师项目由主要负责人为主组织实施。
(二)、校园活动文化实行课程化、科研化管理。为保障校园活动文化规范化,定时定地定计划定人员,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纳入课程管理,排出校园活动文化课程表,各项目组订出行动计划,指导教师积累指导材料,以科研的形式来创建校园活动文化特色。
(三)、注重过程管理,实行跟踪考评。校园文化建设关键是过程,过程的关键是参与,特别是活动文化,过程就是氛围,参与就是效果,“关注过程,重在参与”是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此,根据活动文化项目特点,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在滚动考评的基础上,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