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人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09:3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人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人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篇: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人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人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1.十七届六中全会背景分析

1.1社会道德文化建设需要

国内近来发生了两件事,引亿万人关注,一件是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建设问题,一件是“佛山小悦悦被碾,路人熟视无睹”事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央一直号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主流媒体整天宣传主流文化,结果中华大地发生的“佛山悦悦事件”竟然都引起战乱中的利比亚报纸关注,令全国人民颜面尽失,令奉“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执政党颜面尽失。

“佛山小悦悦被碾压,路人熟视无睹” 事件所引起的关注与反思,与“范跑跑”事件类似,那就是:人的自私自利是否天经地义,人是否有自私自利的民主与自由。当年许多国人、专家学者都振振有词地为“范跑跑”辩护,按他们的逻辑,佛山这18位熟视无睹者也是无辜的,因为任何法律都没有禁止他们有熟视无睹的民主与自由。

中国媒体三十年前,曾深刻揭露自由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情冷漠,如今发生在中国的这一事件,已远超西方资本主义的忍耐极限,这说明,当今中国道德文化信仰问题确实已严重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建设的重要社会背景之一。

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

近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省吃俭用,通过高投资、低工资、高污染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二产业已严重过剩,只能依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第三产业市场经济消费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但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如果实业经济越来越萎缩,金融房地产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经济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中国2001年以来,也跟着美国发展以金融房地产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中国金融房地产资产经过大幅增值后,也出现大量泡沫,美国金融大鳄伺机做空中国经济,以使国际资金尽早回流美国。

中国通过投资高铁、地铁等大工程、投资保障房,投资水利建设,虽然能暂时维持中国过剩的第二产业(制造业)经济继续发展,缓解产业不平衡所导致的巨大经济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生产制造业与消费服务业(第三产业)的经济平衡问题,必须发展除金融房地外的其他第三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与高科技产业,这两大产业相互影响。但最核心的是文化,缺少深厚文化支撑的科技,只能简单模仿制造,而不能持续创新创造。

以黄赌毒为代表的三俗文化产业,虽能带动经济发展,但也会将社会引向堕落,甚至将国家引向灭亡,所以,中国必须发展高尚高雅文化产业,中国人民已很难再信仰马克思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也不可能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缺少核心文化信仰的文化产业,不知不觉就会被商业利益引向三俗,所以,要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只有首先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建设的第二大社会背景。

1.3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需要

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以满足人的吃穿用行等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在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又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人民物质生活需要,但世界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也是有限的。对已超越基本物质需要层次的人民来说,精神文化需要才是更重要的社会需要,什么是精神文化需要,人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追求理想信仰才是人们的最大精神文化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理想信仰更令人向往,人们就会追求什么样的理想文化信仰。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实是一个能激发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与民族自信的社会理想,但还需要从口号变成有思想内涵依据的具体指导理论,然后在现实社会中加紧落实,如,什么样的社会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理想具体是什么样子,怎么样才能让人民相信,我们确实是在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道路前进。真正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是实现中华民族最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国土和疆域只是文化载体,脱离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土与疆域,对第一代出国的海外华人来说,只是故乡与祖籍,但对第二代海外华人已不具有吸引力。

对海内外华人真正最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是中华民族的最优秀传统文化,海外华人在西方基督教的强势民族文化歧视氛围下,能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因为信仰中华民族最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华人,以亲身的社会实践,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生命力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理性决定的。不仅海外华人始终保持着中国文化传统,在他们的影响下,西方人也越来越青睐中华民族的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陆改革开放前,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儒家文化就已经在西方各国人民中蓬勃发展,这就是证明。

移民海外的中国富人,如果他在国内能得到高尚美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沐浴,即使美国有金山银山,他们轻易也不会移民美国的。如果中国全面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但能挽留住中国人,也能吸引世界人民向往、投奔中国,一切财富都是跟着文化、环境走的,哪国的文化更博大美好,哪国的居住环境更优雅舒适,财富就会流向哪里。

如果中国回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广泛信仰的高尚社会理想。那么,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世界中华儿女,自然就会形成最广泛的中华民族文化共识,那时的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自然就充满文化自信,那时候的海内外炎黄子孙,谁都不会,也不敢再冒着“民族败类”的罪名,宣扬“×独”文化,中华民族国土统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那一天自然就会到来。

1.4应对西方文化思想意识形态斗争与争夺世界文化话语权需要

一百多年来,中国倍受屈辱,只好象小学生一样学习西方文化,一面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一面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冲得七零八落,主流社会奉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既不被国际承认,也不为国人信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广大知识分子,不知不觉投向现代西方文化怀抱。在网络文化风靡全球的世界背景下,如果主流媒体继续坚持宣扬民众并不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将把中国文化舞台统统交给现代西方文化,中国知识分子势必越来越西方文化化。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正道文化与以美国世俗文化为代表的近现代西方文化激烈交锋的关键时刻,以社会正道正义为根本的传统文化如果不能压倒以个人主义为根本特征的近现代西方文化,整个世界将再次各自形成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文化、极端民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道文化,人类社会随之将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2.十七届六中文件的重大思想变化

阅读文件,关键要领会根本精神,关键要看大方向变化,如果不能领会文件根本精神与大方向变化,就会丢西瓜,捡芝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立意深远,内涵深刻,显示了当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宽阔视野与勇于决断的博大气魄。可惜许多专家并没有将文件核心精神解读出来,当然,这也可能是专家们不好直说,许多解读文章“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各级官员则只琢磨新文件给地方、行业将带来什么发展机遇,却不想想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历史文化责任。倒是中共高级文化官员,对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精神领会的更深,解读的也更清楚,更明确。

其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的最关键文字是正文第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是整个文件文眼。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开始,就以砸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革命为理想信仰,并为此而抛头颅,洒热血,自诞生以来,就以扫荡封建旧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为使命,通过“儒家文化、宗教文化都是精神鸦片”思想宣传,破除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诚信仰。为什么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却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呢?

如果不能圆满解读这句话,就谈不上深刻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精神,也将略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最大思想变化。中共十七届六中文件的巨大思想变化,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其历史意义将远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所谓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共四代领导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改造革新马克思主义所得到的中国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所以,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化史,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化史,就是从以王明为代表的纯教条马克思主义,不断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正是经过这样的思想文化改造,才使社会主义文化虽在欧洲、苏联诞生,却在中国延续。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段话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后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实际是说,要在“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等近现代西方文化,而不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等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立场上,高高在上地“批判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所以,正文第一句话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九十年的革命实践,郑重决定顺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回归各自传统文化),全面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共十七届六中文件的这一思想文化调整,将彻底解放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广大文化工作者从此就不用象过去那样,必须围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进行宣传,广大文化工作者可名正言顺地宣扬中国传统正道文化,而不必拘束于主流思想文化。这也将彻底改变近三十年来,政府提倡主流文化,群众不相信也不接受;群众愿接受的中国传统正道正义优秀文化,领导却不让宣扬;把好端端的社会文化舞台、巨大的社会文化市场全都让于西方文化,让于三俗文化,中国人民当然树立不起文化自信,中国人民当然越来越缺乏理想信仰,越来越道德低下。

所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的这一思想改变,不但将改变中国近六十年来的思想文化,也将彻底改变中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民全面投靠近代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导致内心深处,面对西方先进文化,长期累积的民族自卑、文化自卑。

条条大路通罗马,转了一大圈,中国主流社会终于明确决定回归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只有回归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中华儿女、华夏子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中国人。如今移民海外,拥有美国国籍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只要他们内心深处信奉中国传统文化,他就是美籍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所谓美国人,既不是美国血统人,也不是美国国籍人,而是美国文化人,已完全美国文化化的骆家辉先生,虽然有中国血统,但已是一个纯正的美国人。

3.到底应回归到哪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回归儒家文化,那中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直至改革开放,近代中国文化先驱,以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翻天覆地文化探索与社会经济文化革命与改革实践,岂不是都做错了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结合近百年来的世界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时代发展大背景来讨论,当年中国之所以发生“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诞生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是由于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精英所作的洋务运动、社会改良、民主革命等努力,都无法改变中国被动挨打的历史命运,这确确实实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文化出现了严重问题。

以孝为本的儒家文化,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宋代以来,宋朝理学独树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演化成“以家为本”的功利理学文化,这问题就大了。中国历朝历代之所以不断重复从兴盛到衰落,再由衰落重新崛起的历史循环,主要是由于家族世袭制,世袭制很难避免不把皇位传给不肖子孙,进而导致整个王朝政治经济日益衰落。但宋朝理学却把“家天下文化”天理化、制度化,导致中国古代读书人只追求光宗耀祖,甚至为了家族利益而不惜牺牲整个国家民族利益,家文化与儒家孝道文化有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

独裁专政都是以家族来主导国家政权,这既背离民主,也背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儒家文化讲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佛教提倡以利益一切众生的大孝来代行只利益家族父母的自家小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超越自我小家,这样才能显现智慧,这才是真正境界博大的正宗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历经时代沧桑,之所以能在无数苦难中,屡屡重新崛起,靠的是智慧博大中华文化所熏陶出来的圣主、圣人、大英雄,屡屡领导着中华儿女,将中华民族从历史危亡中拯救出来。所以,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弘扬“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儒家文化,应弘扬无私无为的道家文化,应弘扬以利益一切众生为本的佛教文化,但不能弘扬“以家为本”的宋朝理学文化。

中国的家文化传统,历经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的洗礼改造,至今都没有彻底改变,如今的富二代、家族企业问题、给子孙后代积攒房地产,急功近利的中国教育问题,都有中国传统“家文化”影子在里面,所以,中国应继续批判、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

4.近代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回顾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精英本意是要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而不是批判以利国利民为本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是人们没把中国传统文化梳理清楚,在民族危亡,民族文化自信丧失的情势下,为了批判、消除家文化影响,竟然整个否定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为此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在洋枪洋炮面前,曾经自视清高的中国文化精英,在低下头学习了近代以来的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失去民族传统文化自信,把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归咎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其最极端口号是号召国人全面放弃方块字,全面采用拉丁文字,这一潮流一直影响到文化大革命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并延续至今,当今大学校园里的广大知识分子,普遍信仰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文化西方化,中国优秀学生都以出国留学为最佳出路,中国孩子从幼儿园就学习英语,许多学生对英语的熟练程度都超过汉语。

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世界文化潮流有两大派,一派是欧美为代表的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民主自由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一派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抱着强烈救国救民理想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顺应这两大世界潮流,分别建立了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两党经过近三十年的较量斗争,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退守台湾,各自实践着自己的社会理想,各自实施各自的社会变革。

随着文革的结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现以苏联为代表的公有制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绝路,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但辨不清方向,只凭感觉向以欧美学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此即改革开放。1991年,随着前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解体,再一次验证中国率先放弃公有制社会主义的英明正确,1998年后,中国开始加速私有化,加速市场自由化。

虽然社会越来越富裕,但人民却越来越不满意,人们把这一切都归咎为贫富差距过大,于是2004年以来,中国全面向左。

随着美国911事件的发生,美国政治经济全面衰落,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证明,私有制与自由市场经济、贪婪的金融经济,虽然不会走向绝路,但始终不能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现代西方文化也并不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已用事实证明:近代以来的两大世界文化潮流,无论左派信奉的公有制社会主义,还是右派信奉的私有制资本主义,都不是绝对真理,都有不可回避的先天缺陷。

随着中国经济的重新崛起,中国人民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实充满智慧,逐渐恢复民族文化自信,开始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回归。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确实充满智慧,确实经得起实践检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无法破除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只是在尚未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情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统统归属于与中华传统文化有些相似的马克思主义,实际,马克思从没有说过类似的思想言论,四代中共领导人总结的中国先进文化,常常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截然相反。其实,马克思主义只是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成立树立起一面旗帜与符号,在之后的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重大思想变化,都是通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要素,来突破马列主义教条所取得的,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5.实施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所谓毛泽东思想,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所谓三个代表,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利益,所谓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儒家文化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佛教的“同体大慈,无缘大慈”,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心(意识形态),与“天人合一”、“四海之内皆兄弟”、“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之心,都是同一颗心,都是觉悟之心,智慧之心,如果脱离了这个觉悟之心,智慧之心,既不是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更不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以个人主义为本,以吃喝玩乐为究竟的心,是贪嗔痴心,是众生之心,是小人之心,与智慧之心截然不同。

如果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所得出的结论都必然与中国先进文化思想截然相反。所以,最最关键是要觉悟智慧之心,但这首先要有真诚为人民服务之心,有视四海之内皆兄弟之心,有对一切众生皆怀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心,这样才能显现智慧。

智慧要比理论重要的多,显现智慧的人,即使不知道任何理论,也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任何伟大的理论、重大的文件,都会被唱歪。但又不能不要理论、文件,因为大多数人都要依靠理论、文件,才能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人既有智慧之心,也有众生之心,小人之心,如果以智慧之心主导世界、社会、个人,世界就会和平和谐,社会就会繁荣发展,个人就会富裕安康,如果以众生贪嗔痴的小人之心主导世界社会、个人,世界就会战争与**,社会就会腐败争斗,个人就会贫困堕落。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就只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禁绝其他一切文化呢?

世界是多样的,人的文化层次、历史经历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不能因为智慧之心、为人民服务思想文化高尚高雅,就禁绝世俗大众文化,如文革时期只推行极左文化,结果适得其反。

要恒顺一切众生,要尊重不同层次人群的各种各样需求,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强人所难。

恒顺众生,是通过满足各层次众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人们逐渐走上“诸善奉行,诸恶莫作”的文化正道。但恒顺众生,并不是逢迎众生,并不是迎合群众,一味迎合群众的民主自由主义、平均主义、“均良田等富贵”思想,都是对社会危害极大的民粹主义思想,左派群众常常误解“为人民服务”的本义,常常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而走向民粹主义,如文化大革命,如越来越烈的国企垄断,越来越高的政府税收,政府想通过重新税收分配社会财富,想通过加大社会福利来实现共同富裕,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超越社会财富制造者(企业家)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远比右派还大的社会危害,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家纷纷移民海外,就是民粹主义政治经济政策所结的恶果,若任其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尊重文化多样性,并不是不加甄别地任一切思想文化发展泛滥。文化分正道文化、错误文化与邪恶文化,邪恶文化会把社会引向灾难,如社会达尔文主义文化、法西斯文化、军国主义文化把人类引向世界大战,错误文化会把社会引向死胡同,如极左社会主义文化、民粹主义文化,将把社会引向贫穷,引向**,笑贫不笑猖的唯物功利主义文化、性解放文化,会把社会引向腐败堕落。

绝大多数人都有个人主义思想,这很正常,社会应尊重合情合理的个人权利与利益,但不能因此而倡导个人主义文化,社会若任个人主义文化发展泛滥,不知不觉就形成唯物功利主义,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社会慢慢就会腐败堕落。

对邪恶文化必须实行法制与专政,若给达尔文主义文化、极端民族主义文化、法西斯主义文化、性解放文化、邪教文化以民主自由,任其百花齐放,社会就会被这些文化引向混乱与**,所以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现代中国先进文化,在根本上都是一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根,现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叶,若脱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再好的中国先进文化也树立不起来,这就是自文革至今,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不见效的最主要原因。根繁才能叶茂,只有先恢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信仰,中国先进文化才能逐渐为国人接受并信仰,先有老子,后有儿子,这是任何哲学文化发展都无法逾越的历史文化规律。

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不旗帜鲜明地宣布:全面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尽管全面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尽管共产主义信仰名存实亡,但革命几十年的庞大组织,若突然宣布全面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彻底改变指导思想,受党教育多年的广大基层共产党员,一时间是很难接受这种改变的。所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要继续以中国先进文化大旗统一全党,然后号召全党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的主要思想精神。

第二篇: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总结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专栏,对《决定》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为什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自己的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我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及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全面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在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丰富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新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总要求,并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了部署。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符合科学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不容置疑,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束缚文化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只有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切实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扭转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理解《决定》提出的重要论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的中国共产党人启动的。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就开始完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坚定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先进文化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走上历史舞台,而且一直以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先进文化为指导、以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为己任。

第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发现,近代中国之所以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之腐朽没落,在于小农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在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掠夺。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长,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高扬主旋律,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使中华文化在现代以来奏响了堪称华夏五千年文明历程的辉煌乐章。中国共产党不仅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在发展先进文化的前列,在实践中把党对发展先进文化的意志和目标转化为现实的领导能力、建设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自觉肩负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推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我们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动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以民族文化为土壤,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从5个方面科学概括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第二,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全国已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第五,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海外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逆差逐步减少,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为2010年的3∶1。

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 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哪些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现代政党,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发挥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方面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90年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站在时代前列,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阐明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有力地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90年来,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指导。

90年来,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运用文化的力量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为不断开创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伟大事业新局面,为推动中国社会相继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90年来,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仅以抗战文艺为例,在我们党领导的全民参与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我们党的文艺工作如同一个强大而坚固的战场,真正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真正发挥出“轻骑兵”的作用,一大批宣传性、鼓动性极强的抗战歌曲,对宣传全民抗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鼓舞和激励作用。比如,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在确定指导思想、明确政治方向,激发建设热情、推动生产发展,确定文化建设方向、提高人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就是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吹响了时代号角,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思想先导的。1978年在我们党领导下首先在思想理论文化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极大地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奠定了基础,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始终与时代同步伐,积极开拓文化发展新天地,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三篇: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为什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自己的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我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及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在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丰富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新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总要求,并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了部署。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符合科学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不容置疑,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束缚文化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只有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切实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扭转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四篇: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新华网: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三组新亮点

新概括 新突破 新实招 ——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三组新亮点

编者按: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理论上有“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等新的概括,在政策上有“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新突破,在举措上有“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等新实招。这些新概括、新突破、新实招是未来文化工作的重要指针。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新亮点,我们摘选了有关重要论述,并请专家加以解读。

理论 新概括

■专家解读

人无魂,萎靡不振;国无魂,沉沦衰落

□张国祚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个理论新概括既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人若无魂,必然落魄迷茫、萎靡不振;国若无魂,则必然散乱无序、沉沦衰落。而一旦抽掉这个“精髓”,那种文化既不会是“先进”的,也不会是“社会主义”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这个体系的四层含义都是决定国运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战略规划的理论之魂;偏离这个理论之魂,思想文化就会出现混乱,决策布局就会迷失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引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之魂;丢掉这个旗帜之魂,就无法想象为什么仅仅经过60多年的奋斗,中国就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一跃而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团结奋进之魂。没有这个团结奋进之魂,中国就不可能彻底扭转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热爱祖国、民族和睦、精神振奋、锐意创新的生动局面。“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国民道德规范之魂。没有这个道德规范之魂,人们的思想、情操、品格、言行就会失去修养方向和心理约束,社会就会丧失是非、真假、对错、美丑、荣辱的鉴别标准,文学艺术作品就不能引领社会积极、健康、向上。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实是兴国之魂,只有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根本任务认真抓好,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化才能方向明确、思路对头、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大发展大繁荣。

亮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摘自《决定》第一部分

●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自《决定》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摘自《决定》第三部分

●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摘自《决定》第四部分

●文化产业是重要途径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摘自《决定》第六部分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摘自《决定》第七部分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摘自《决定》第九部分

政策 新突破

■专家解读

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考评体系是一种创新

□周熙明 中央党校教授

“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这是《决定》确定的一项约束机制、一种制度安排。有一种硬性的考评机制,就必然会促使各级政府、各级领导认真地、均衡地考虑文化的发展,既要考虑人民群众物质上、生活上的改善,也要考虑精神生活的改善,两方面均衡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信仰系统、认知系统和审美系统。文化引导人类不断地超越现象、个别和当下,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是人类的意义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任何精美的文化总要弥散性地承载于物之上。因此,文化也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描写和描述,是可以考评的。当然,真正关乎精神、道德、信仰、价值的东西,不大像经济数据那么容易考评,但还是可以建立一系列新的有弹性、能够大致衡量成效的标准。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个新的开始,至于细节上的操作,怎么样准确评价文化发展上的功与过,还有待我们探索。亮点

●公共文化产品纳入预算

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摘自《决定》第五部分

●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

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

——摘自《决定》第五部分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摘自《决定》第五部分

●鼓励城市对农村文化帮扶

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

——摘自《决定》第五部分

●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摘自《决定》第六部分

●对非遗项目实施税收优惠

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

——摘自《决定》第七部分

举措 新实招

■专家解读

发展网络文化是重要任务

□张希贤 中央党校教授

《决定》中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传播体系、农村文化建设等均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化建设。如何正确地认识、科学地建设、创造性地运用和有效地管理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使其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生力量,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网络文化、数字文化、信息文化,是对东汉蔡伦造纸、形成“纸制文化”传播形式以来的历史性飞跃。其次,网络文化的多元、多样、多变特点非常突出。既然如此,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就理所当然地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这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历史使命。

我们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民主文化,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公共财政经费公开,在网络上大力发展,让人民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监督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政务行为,建设勤政廉政的政党和政府。二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积极推进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等各方面文化艺术作品的创造,推动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走出国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新成果,进行广泛的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不断提高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亮点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自《决定》第三部分

●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摘自《决定》第五部分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重点扶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项目,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摘自《决定》第三部分

●构建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

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

——摘自《决定》第四部分

●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

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

——摘自《决定》第四部分

●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

要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摘自《决定》第八部分

●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

——摘自《决定》第八部分

第五篇: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文化强国要走中国道路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文化强国要走中国道路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也是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丰富,围绕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坚持这条道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归结起来,这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

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坚持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政治基础,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走这条发展道路,而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

我国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也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坚持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应该怎么走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扎实作风落实各项任务,以有力措施推动改革创新取得突破

全会《决定》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突出强调了文化自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经开辟,唯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主动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文化强国的目标才有望实现。

改革创新是文化繁荣兴盛的动力。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身就是改革创新的成果。文化建设需要更加扎实的作风去落实各项任务,文化发展需要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去推动取得新的突破。

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首先需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其次是需要实行分类指导,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另外还需完善市场体系,改革不合理的文化资源和产品分配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此外,还需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

(资料来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下载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人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人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