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武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推进武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田祚雄、周金娥、张康
积极推进武汉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建设创新武汉、和谐武汉的重要举措。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五个鲜明特点:一是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先后出台农村文化建设的系列规范性文件,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各级财政投入文化建设的力度有所加大,但支出流向仍不尽合理;三是全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定程度加强;四是农民文化消费的水平有所增长但依然较低,农民文化消费求知、求乐、求富、求实用的意愿强烈;五是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一区一品”特色明显,农村文化产业初步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设还过于偏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因素,对文化的事业属性重视力度还需要增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了切实推动我市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武汉新农村建设实际,我们对推进武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必须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当然要包括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正如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认为:“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之所在。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是在积极地创造新文化。”【4】能否在农村地区造成一种新文化,能否让广大农民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现代公民,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指标。如果健康先进的文化占领不了农村市场,那么腐朽落后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抢占农村文化阵地。无数实事表明,经济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只有生长在深厚文化土壤上的经济才是稳固而可持续的。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在行动上有所作为。中办发[2005]27号文规定,“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关键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
相关评价体系。”只有认真落实“五个纳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行政考核制度,农民的文化权益才可能得到制度保障。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象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文化工作,象重视城市文化工作一样重视农村文化工作,象重视农民物质生活一样重视农民文化生活。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增加投入
贯彻中央精神,对农村文化建设要在“多予”上下功夫,改变在投入上农村不如城市、公共事业不如经济建设、文化事业不如其他公共事业的现象,切实让基层文化站“站”起来。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文化下乡专项资金,实施政府文化产品采购机制。根据中办发[2005]27号文精神,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湖北省规定乡镇综合文化站“三室一厅”(书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不少于500平米标准。这都需要加大投入,特别是市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仅靠区乡两级财政难以支撑。二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形式创新、舆论关注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采用市级财政投入一点、区乡财政投入一点、社会赞助筹集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如借鉴江西赣州于都县的经验,利用春节前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过年的契机,积极开展电影“认领”活动,农民可以花很少钱就能享受更丰富的文化服务活动。三是要认真落实相关政策规定。突出表现在财政支出1%和以钱养事人均1元钱的政策要落实到位。要加强对投入的监督管理和绩效审计,确保有限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无论是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弘扬,都需要能够真正扎根农村的文化人才来支撑和领军。在农村精英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如何引进、培育、稳定一支新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十分紧迫。一是在农村文化人才编制安排和选拔使用上,要出台鼓励政策,改革文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想方设法留住现有文化人才,解决他们的待遇、晋升、交流和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干有所盼”。二是要注重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爱文化、懂文化、会经营、善创作的专业文化人才队伍,提升“文化人”的文化素质,构筑文化人才高地。黄陂、蔡甸等采用定向培养文化人才的做法值得推
广。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人才档案,注重引进和使用人才,奖励拔尖人才。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组织和指导
一是要加强组织。农村文化建设绝不完全是一个“钱”的问题。正如基层文化工作者所言,“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固然以经济为基础,但又不完全由经济基础决定,它同基层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文化指导、文化传统等因素直接相关。”如何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鼓励和推动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如何调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加强组织引导和指导。因此,在原有组织结构被打破的情况下,通过进行适当的组织再造(如成立各种协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等)和外力推动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必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可以借鉴浙江嘉兴的经验,通过建立行政推动、多元投入、城乡互动、文化共享、长效管理等机制,着力开展“双百双千双万”基层文化系列活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要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每年一次送文化下乡,难以满足农民持续的经常性文化需求。因此,要建立演艺人员定期下基层制度,缩短文化下乡的周期,增加下乡的频率,同时要着力指导和建立基层文化艺术团队,打造一支支离不开的、有“根”的农民文化队伍,不断满足村民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借鉴“名家讲坛”的运作模式,开办“乡村大课堂”,把高质量的人文素质报告、科技知识培训和经商之道讲座送到农村去;积极开展城市社区与农村村落结对互动,让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零距离亲密接触。三是要加强对农民文化消费的研究。如今的农村号称“386199”部队,他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是什么,显然不同于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也不同于“根”在农村但“身”在城市的青壮年农民的文化需求。因此,要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来提供差异化的可选择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求知、求乐、求富的需要,不断满足农民参与性、互动性、高品味的文化需求。
五、农村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
农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是原生的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根基。近年来青歌赛原生态文化的走红和被热捧,充分说明了原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根据农村基层文化村的自然、历史、人文和地理实际,塑造特色文化村,提升文化品味。如黄陂区围绕“木兰文化”,打造“木兰文化品牌”,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如何深化木兰文化,如何对传统文化载体融入现代元素,如何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产品,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创新。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注重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做到发掘和保护并重。防止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建设文化广场贪大求洋过分占用耕地,开展活动盲目攀比增加了人财物支出,一些地方封建、腐朽文化复兴,修祖坟、续家谱、建宗祠、信宗教抬头”等现象;防止“以公共文化建设的名义对农民搞摊派,以公共文化消费的名义将农民引入扭曲的生活方式,以公共文化开发的名义侵夺农村文化资源”的偏向。要整合文化资源,树立大文化的观念,走城市支持农村、市级支持区级、区级支持乡镇文化工作的路子。如整合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中心户,可以尝试将村级文化活动室与文化中心户有机结合,既可解决村文化活动室无人管,又可解决文化中心户设施设备不全的问题。要鼓励和支持农民既出资“修桥铺路”也“资助文体”,既能“白天握锄头”,又能“晚上舞笔头”,充分发挥农民朋友的文化参与热情和创造激情。
六、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加强管理
要依法整治市场,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水平;要转变管理方式,变管理为服务,加强引导和指导,理顺政企、事企关系;文化事业单位要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上下功夫。要明确规范文化站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否重新考虑将基层文化站划归文体局管理,至少要实行双重领导,即区文体局负责对镇文化站工作任务的进行部署和监督,对农村专项文化建设经费进行管理,对镇文化站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对文化站录用人员加强考试培训。有抓手有制约才能有压力有动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才会有活力有生机。同时,农村文化建设要警惕三个不良倾向:一要警惕文化政绩工程建设的倾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等于经济上的大投入大奢华。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文化温饱和文化民生。二要警惕腐朽、低俗文化沉渣泛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风俗发生变化是正常现象,但风俗变低俗就不正常了。对“黄、赌、毒、奢、盗(版)”等文化丑恶现象,必须坚决予以取缔和打击。三要警惕文化建设上的“香蕉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着西方经济、科技、信息强势裹挟而来的西方文化,对包含农
民在内的中国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些本土传统的文化理念和元素被丢弃,中华文化认同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身份认同正在受到激烈挑战,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中国人的香蕉化”,即在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之下,除了皮肤是黄色的外,内心和本质都已经成为白色的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尤其要防止文化建设的香蕉化倾向,注重发掘、保护和弘扬乡土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只有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才可能走向复兴和富强。
没有文化的农村不是新农村,没有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农民不是新农民。如何结合武汉农村实际,组建“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基本活动方式”,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空间很大,农村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天地也很广阔。
(武汉市社科院田祚雄周金娥张康)
第二篇: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杜建国
2012年第5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任务,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和全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会议,对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型的内在要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当前,我省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抚慰心灵,让群众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公共文化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将保障文化民生、促进文化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制度和政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公平公正地分享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实现文化创造、文化参与的权利。
二、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省文化厅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直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推动文化惠民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重心下移,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逐步提升。
(一)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增长。近年来,我省文化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政府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十一五”期间,我省对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较过去有明显增长。2005年,全省文化事业财政补助经费仅为5.17亿元,2010年达到14.78亿元,年均增幅达23.38%。
(二)重大文化工程常抓不懈。一是建成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新建了湖北美术馆、琴台大剧院、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投资7.8亿元、全国最大省级馆、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即将竣工,达到“中西部一流”水平;各市、州、县也建设了一批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计划投资10多亿元的省博物馆三期已动工。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9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文化部给予充分肯定,形成了“湖北经验”。我厅还会同省财政厅争取中央财政补助,为985个文化站按每站5万元的标准配备了设施设备。三是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按照文化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积极推动我省“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2011年中央财政下达补助经费5198万元。各级文化部门正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抓紧推进,免费开放工作全面铺开。四是启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工程。省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投资4000万元用于补助20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2011年已启动,各地正抓紧建设。五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延伸至基层。截至目前,建成各级文化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和服务点4万多个,覆盖全省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六是流动服务设施配备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实现每个县市专业剧团配备一台流动舞台车的目标,是全国配备情况最好的省份之一,配备了119台流动电影放映车和1艘放映船。2011年启动流动图书车配送工程,10辆流动图书车已行驶在荆楚大地。七是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扎实推进。加快了将村文化室纳入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统筹安排的步伐,启动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工程,目前已有99个社区文化中心和82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配置到位。
(三)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近几年来,全省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家住长江边》等一大批专业和群众文艺剧目立于舞台,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多项作品在国家重大文化评奖项目中获奖,特别是在“八艺节”、“九艺节”中,我省“文华奖”和“群星奖”获奖数均位居全国前茅。在去年我省承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节上,我省有3台剧目入选,《建安轶事》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倾力打造艺术精品,推出了一批剧(节)目,受到群众欢迎。二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地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各具特色,渐成品牌,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三是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惠及民众,成为我省文化惠民的品牌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2007年11月省博物馆率先实施免费开放工作以来,全省已有87家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2010年达到800余万人次。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取得成效。已有4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元素的重大文化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送戏、送书活动受到广泛欢迎。充分发挥流动舞台车作用,持续开展全省专业院团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年演出超过2万场;开展“文化惠民、免费看戏”活动,共演出2506场,直接惠及群众300多万人次;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全省图书馆年送书下乡80余万册。
(四)积极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和制度设计研究工作。2011年,黄石市被列为创建示范区,“‘武汉之夏’群众文化活动”和荆州市“小太阳读书节暨全民阅读活动”被列为创建示范项目。黄石市、武汉市、荆州市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创建,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同时,文化部确定浙江、湖北、重庆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承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综合性课题研究任务,目前已完成《基层公益性文化单位经费基本保障标准研究》等子课题调研报告,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需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效覆盖。一是借国家项目之力推动地市级“三馆”建设。抓住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实施“地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项目”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更多的地市级“三馆”建设纳入国家项目。二是实施县级“两馆”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省政府每年投资4000万元用于补助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改善县级“两馆”设施条件。三是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每个社区有一个文化中心的目标。按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抓好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设备购置项目,落实城市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设备购置专项资金。四是加强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与合作,努力做到共建共享,形成集文化、教育、体育、基层党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五是加强流动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流动图书车配送工程,继续抓好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提高流动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
(二)积极创造良好服务环境,努力提高服务效益。一是在继续深入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二是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动态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社会化。多生产人民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三是大力推进数字文化服务。进一步推进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图书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网络化,积极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绿色上网空间。
(三)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区域内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性会演、展演等活动。强化地方特色,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本地丰富文化遗产资源,结合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提高活动的受众面和群众参与率。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继续组织开展送戏、送书下乡活动,完善长效机制,做到常下乡、常在乡,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等6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全省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充实基层文化部门尤其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力量。二是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5年内将全省基层文化骨干基本轮训一次,大力培养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农民文化骨干,加强对具有特殊技能的农村文化人才的扶持。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界人士志愿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
(五)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机遇,以争创示范区、示范项目为目标,力争每个市(州)、县创建一个以上符合国家标准的示范区或项目。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当前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制度设计研究,形成符合各地实际、不同模式、操作性较强的制度设计,以指导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作者系湖北省文化厅厅长)
第三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对于现代政府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统治与公共管理。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首先是政治统治者其次才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者”的特征逐渐被“公共服务”所取代。正如法国公法学家莱昂・狄骥所言:国家就是政府为着公共利益进行的公共服务的总和。可见,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根本区别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它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是为社会提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与文化领域中可以实行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的文化产业一起,构成国家的文化建设的全部范畴[2]。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就是提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主要涵盖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即鼓励、保障和扶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及正在制定的《图书馆法》。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指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的各种文化设施和设备,也包括社会自愿参与投入的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设备等,如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影(剧)院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组织机构是指从事文化管理和服务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人才即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辅助人员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作为大众文化建设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实现文化“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目标的保障。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运用科技因素和现代服务的理念,如200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网上博物馆、网上文化培训等,就是在公共文化活动方式上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的体现。六是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包括政府拨款、贴息、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转、各种文化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不同于市场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公平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应是公平分配的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应均等分布,尽可能保证人人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等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均等性突出地体现了社会平等的伦理要求。其二,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应降低收费或免费供人们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体现着政府公共管理的人文关怀。其三,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和特色应该是多样的,应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尽量提供多种相应的文化服务和产品。其四,便利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是近距离的、经常性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能够方便获得。其五,普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面向大众,为全体公民所普遍享用。公民共同分享丰富的、基本无差别的文化内容,有利于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和普及。新时期新阶段,包含多种基本要素、具有多样特征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亦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对公共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文化生活还很匮乏,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服务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明确指出了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主要目标是:
1.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经费运行保障机制,使文化机构能正常运转,图书馆有钱买书、文化馆站有经费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剧团能够下乡演出,把它们的活力调动起来。
2.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每个乡镇和每个村都要建立基层的服务点,实现“村村通”,继续推动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等重点文化工程。
3.充分挖掘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使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推动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文化重在积累,要从基础做起,特别是从农村作起,扎扎实实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应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有了发展的方向。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收到实效,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落实具体的措施。
1.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纳入工作部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考核奖惩,落实领导责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受到应有重视,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健全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首先,保障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保障其必需的事业经费支出。其次,设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复次,以奖代补。对新建文化设施要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以此调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的积极性。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和文化建设需求,统筹规划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设施的数量、布局、类别。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社会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十一五”时期末,实现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文化站(中心)、村文化大院建有文体娱乐场所,能够开展图书阅览、艺术培训、科技推广、文化娱乐等多种活动。在全面建设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
3.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把培养造就文化人才、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作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大力提高社会文化服务队伍的人员规模、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省、市、县三级都要制定出台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通过在职教育、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评比活动,建设一支作风好、业务精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必将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创新内容和形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要指导和支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校园文化等活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内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用现代传播技术和先进科技手段,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和效能。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拓宽传输渠道,确保文化信息资源能够及时、通畅、高质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5.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实施精品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精品生产,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艺术创作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借鉴国内外文化产品生产的新形态,大胆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形成拥有一定原创性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要多生产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及音像制品,多生产赞美生活、塑造典型、讴歌劳动、陶冶情操的戏剧、影视节目等精神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最广泛地赢得群众。
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文化成果,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一是推进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继续通过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流动文化服务工程,“金钥匙”农村文化出版工程等,改善和提升农村文化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保证农村题材作品在艺术生产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农民喜爱的文艺节目、图书、音像等送到田间村头。三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地域优势,办好诸如农村文化艺术节、农民电影年、庄户剧团文艺调演等活动;组织文艺专干辅导农村文艺骨干及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四是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等。县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制定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和按照农民群众的意愿,提供文化产品和开展文化服务。
参考:【1】百度文库,【2】新浪网,【3】人民网。
第四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人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等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越秀公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期间举办了多场花卉展、书画展、摄影展等专题展览,并且在每年的春节举办广州园林博览会,在国庆黄金周举办“与游客同乐”大型文艺演出等。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我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健全,服务能力快速提高。现将近几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经验介绍如下:
一、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游客喜爱的生态公园
针对不同游客的文化活动需求,公园近几年兴建了多个文化亭廊、表演场和小舞台,在踏趣园、鲤鱼头、老人山增设了文体活动设施,并重点维护好韩国园、成语寓言园等专题文化园,为游客打造舒适的文化活动场所。
另外,园内设有有三大游乐场及两大游艇部,包括金印游乐场、东秀儿童乐园、北秀游乐场以及东秀北秀游艇部,大大满足了不同游客玩乐的需求。
二、着力提升公园文化内涵,为广大游客奉献精品大餐 公园每年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尤其利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等举办多项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涉及层面广,让广大市民游客都能感受到公园的文化气息。
(一)展览方面,近几年来,公园举办了“哥德堡号扇艺展”、“南雪金石书画作品展”、“越秀墨韵书画展”、“迎亚运书画展”、“叶建强跑街摄影展”、“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越秀图片展”、“鸟语花香,给力羊城摄影展”、“新加坡陶艺家烧陶个展”等展览。
(二)演出方面,公园以往每年邀请专业演出团队于春节或国庆黄金周期间为游客奉上精彩的演出节目,有歌舞表演、魔术表演、变脸表演,还有杂技表演等。现在,公园更创新形式,与园内游客合作,邀请常在公园表演的多个游客团体同乐演出,举办了多场“越秀公园与游客同乐演唱会”,更是广州公园首次举办此类活动,受到了游客的高度评价。
(三)兰文化方面,围绕兰花的生长特性,结合春节、五
一、国庆、元旦公共假期举办特色兰花专题展览。并积极开展兰文化宣传活动,向市民展示灿烂悠久的兰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兰花名品,让广大游客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兰花以及兰文化。在兰圃的兰文化知识长廊内有各式各类、内容丰富的兰文化和兰花知识介绍,使人们在观赏兰花的同时,亦进一步加深对兰花的了解。
(四)文化科学方面。不定期举办花卉专业知识讲座,吸引了大批花卉爱好者前来听课。
三、抓重点,求突破,积极开展示范性文化品牌建设
(一)传承广州园林博览会这一知名品牌,不但举办艺术园圃、大型公共景点、植物造景、艺术插花、元宵灯会等园林艺术精品展览,还精心打造了多姿多彩的游览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市民游客的节日生活。尤其是第十六届园博会,在公园免费开放、收入递减的情况下,为给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娱乐休闲的场所,我园识大体,顾大局,不讲价钱,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上下齐心,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园博会的工作,为公园免费开放后最受市民关注的第十六届园博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结合科技活动周,认真组织开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活动。集中精力,利用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等资源,重点打造扁颅蝠保护区,桫椤保护区等区域。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一方面以公共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文化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理论政策和制度设计研究,探索建立符合我园实际、符合文化发展特点和公园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基本框架。另一方面,大力引进人才,努力提高原有人员文化知识构架,培养了一大批文化有特色、业务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今后我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公园党委、全体干部职工的重要职责和首要任务。
目前我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培训不够、经费缺乏等。今后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人才建设、体制建设,着力提升人员素质,打造一支具有越秀公园自身特色的高精尖服务队伍。
今年,我园将结合建党90周年以及辛亥革命100周年契机,举办相关的历史图片展览等。选定兰圃几处层次丰富,品种多样、较有特色的植物区作为科普植物区,详细介绍该区的品种和搭配特色,并增加科普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认树种、摄影、绘画场地。
下一步,我园将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挖掘各类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组织好群众文艺精品展演、客家山歌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努力形成繁荣发展的局面,丰富广大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和谐社会、文明广州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渐增长,建立分区域的人均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
四是大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高度重视数字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努力将文化共享工程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服务便捷高效、网络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