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精析之数字推理(吐血推荐)

时间:2019-05-13 09:0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精析之数字推理(吐血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精析之数字推理(吐血推荐)》。

第一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精析之数字推理(吐血推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精析之——数字推理(吐血推荐)

一、数字推理概述

数字推理是由题干和选项组成。题干是由一组具有某种规律的数字组成,其中缺少一个或者两个数字,选项一般为四个,要求应试者分析题干中数字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推导出应填写的数字。

在解决数字推理题时,除了头脑的反应要快,更重要的是掌握适当的方法。一般而言,首先考察相邻两个数字,特别是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假设它们之间存在某个规律,然后迅速将这个规律用于验证下面的数字,如果得到严整,则说明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的到验证,则应立刻转变思路,提出另外一种数字规律,再进行验证,如此反复,直到做出正确的答案为止。这是解答数字关系题目的基本方法。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在考察数字之间的关系时,不仅要考察第一个数字和第二个数字,可能还要考察第三个数字,甚至第四个数字,才能发现规律。另外,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下,我们考察数字时,要从中间向两边推,或者从后面往前面推。

解答数量关系试题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利用自己在头脑中假设的规律去推导,如果正确,则能顺利做出答案;如果不正确,马上改变思路,尝试另外一种规律。所以,我们只有在头脑中积累了足够的数量规律,解答时才会得心应手。

二、试题精析

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

1.2,6,12,20,30,()

A.38B.42C.48D.56

分析:本题考察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数的差分别是4、6、8,所以可以大胆猜测括号中的数字和30的差为12。所以答案为B。

2.2,5,11,20,32,()

A.43B.45C.47D.49

分析:本题考察等比数列的变式。相邻两数的差分别是3,6,9,12,所以可以大胆猜测括号中的数字和32的差是15。所以答案为C。

3.1,3,4,7,11,()

A.14B.16C.18D.20

分析:本题考察加法规律。仔细观察可知前两项的和等于第三项。所以空格处的值应等于7加上11,所以答案为C。

4.34,36,35,35,(),34,37,()

A.36,33B.33,36C.37,34D.34,37

分析:本题考察双重数列。一般来说,如果题干中给出的数字比较多,又有两个空格的话,那么多半是考察双重出列。双重数列可能是由奇数项数列和偶数项数列组成,两个数列可能呈现相同的规律,也可能是不同的规律。就本题而言,仔细观察可知,奇数项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公差为负1的等差数列。根据这个规律可知答案为A。

5.1,4,8,13,16,20,()

A.20B.25C.27D.28

分析:本题考察等差数列的变式。仔细观察可知,前四项的差为3,4,5;括号前三项的差为3,4;由此可以大胆猜测,这个数列的差组成一个仅由3,4,5组成的循环数列,所以,括号中所填的数字和20的差应为5。所以,答案是B。

6.1,3,7,15,31,()

A.61B.62C.63D.6

4分析:本题考察等差数列的变式。仔细观察发现,相邻两数字之间的差为2,4,8,16,即为2的1次方,2次方,3次方,4次方;所以括号中所填的数字和31的差应为2的5次方32。所以本题答案为C。

7.1,4,27,(),312

5A.70B.184C.256D.35

1分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仔细观察发现题目中数字大小变化急剧,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平方、立方或者乘法规律。先看前三个数字,我们不难发现4=22;27=33;3125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可能看不出它的规律,但我们再仔细考察1=11;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本题是平方数规律,即括号中的数字应为44;这个猜测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3125来进行验证,即3125是否等于55,通过验证,我们发现猜想完全正确,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8.(),36, 19,10,5,2A.77B.69C.54D.48

分析:括号在最前面,因此我们从后面向前面推导。仔细观察后五项数字的差依次是17,9,5,3;看不出什么明显的规律。但是不要灰心,数字推理中很多题要计算二级差值。通过心算我们发现该数列的二级差值为8,4,2,即别为2的3次方、2次方、1次方;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和36的二级差应为2的4次方16。因此,括号中所填的数字应为69,答案为B。注意:在数字推理题中,相邻数字之间的差值可能并没有什么规律,但是,考生有必要继续计算到数列的二级差值,再观察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规律。

9.2/3,1/2,2/5,1/3,2/7,()

A.1/4B.1/6C.2/11D.2/9

分析:本题是分数数列,遇到分数数列,一般不考虑等差规律,而要将分子、分母分别进行考察(一般而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该数列的分子奇数项都是2,偶数项可能是1;按照这个规律,可以首先排除C、D。再接着观察奇数项的分母和偶数项的分母,发现奇数项的分母为3,5,7(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偶数项的分母为2,3(差为1),所以大胆猜测括号中即第六项数字的分母为4。所以答案为A。

102,4,12,48,()

A96B120C240D480

分析:本题考察等比数列的变式。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本题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比为2,3,4;所以猜测括号中的数字除以48为5,即括号中的数字为48乘以5=240。

11.1,1,2,6,()

A21B22C23D2

4分析:本题考察除法规律。仔细观察可知相邻两项中后项除以前项的商分别为1,2,3;所以,第五项除以第四项的商应为4;所以答案为D。

12.1,3,3,5,7,9,13,15,(),()

A19,21B19,23C21,23D27,30

分析:本题有两个地方要填写正确的数字,一般来说,这样的数列多半是双重数列,并且是奇数项为一个独立数列,偶数项为一个独立的数列(一般而言)。先将奇数项抽出来考察1,3,7,13;其相邻两项的差为2,4,6;所以可以猜测,奇数项数列相邻两项之差为一个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第一个括号处应填21;偶数项按照此方法分析,可知括号处填23。

13.1,2,5,14,()

A31B41C51D6

1分析:仔细观察前三项之差分别为:1,3,9(即30,31,32)。由此推测,第五项和第四项的差为

33。所以答案为B。

14.0,1,1,2,4,7,13,()

A22B23C24D2

5分析:本题考察加法规律,不过该题中加法规律不限于相邻两项之间,而是相邻三项之间。仔细观察可知,13=7+4+2;7=4+2+1;4=2+1+1;2=1+1+0。所以,括号处的数字应为13+7+4=24。

15.1,4,16,49,121,()

A256B225C196D169

分析:本题考察平方数规律。前五项分别为1的平方、2的平方、4的平方、7的平方、11的平方;括号处显然应该填某个数的平方。仔细分析1,2,4,7,11之间的规律发现该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为1,2,3,4(实际上就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处是16的平方。答案为A。

16.2,3,10,15,26,()

A29B32C35D37

分析:本题考察平方数规律的变式。2=12+1;3=22—1;10=32+1;15=42—1;26=52+1;显然,括号中所填的数字为62—1=35。

17.1,10,31,70,133,()

A136B186C226D256

分析:本题比较难,各种排列规律交错。先从计算相邻两项的差值入手。其差值组成一个数列:9,21,39,63。从感觉上可知,这个由差值组成的数列和3可能有某种联系。仔细观察:9=3*3;21=3*7;39=3*13;63=3*21;观察3,7,13,21的规律发现它们的差依次为4,6,8;由次猜测3,7,17,21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即该数列的第五项为31;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和133的差为3*31=93;所以括号处应填133+93=226。

18.1,2,3,7,46,()

A2109B1289C322D147

分析:本题实际上不难,但是其规律很不容易被发现。以三项为一组进行分析观察可知:3=22—1;7=32—2;46=72—3。由此可知括号中应填的数字为462—7=2109。通过本题,我们应知道,有时仅仅分析两项数字是很难找出规律的,所以要以三个数字为一组进行分析。

19.0,1,3,8,22,63,()

A163B174C185D196

分析:本题相邻两项之间的差组成一个新数列:1,2,5,14,41。观察该数列发现,它的差值有组成一个新的数列:1,3,9,27(即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这个二级数列的第五项为81。所以括号中的数字为63+41+81=185。通过本题以及前面的试题我们发现,很多数列在解答上都有一个特点:即首先计算题干中所给数字的差,这些差值组成一个数列,如果这个由差值组成的数列还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的话,再接着计算它的二级差值组成的数列,一般做到这一步规律就很明显了,如果还没有明显的规律,则此种解答的思路就可能不适用于本题。

20、5,7,11,13,()

A.14B.15C.16D.17

分析:本题考察质数规律。所谓质数,又叫做素数,即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字。观察该数列中的数字发现,数列中的每个数字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所以17为本题的答案。

21、0,6,24,60,120,()

A.186B.210C.220D.226

分析:本题考察立方数的变式。第一项为1的立方减1;第二项为2的立方减2;第三项为3的立方减少3,以此类推。括号中为6的立方减6,即210。

22、123,456,789,()

A.1 122B.101 112C.11 112D.100 11

2分析:细心的考生会发现,如果取消逗号,该组数字实际上是123456789,所以,他自然就想到括号处应填写101112。实际上这是出题者迷惑考生的手段。仔细观察本题会发现其实该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333,所以答案为1122。

23.1.1,2.2,4.3,7.4,11.5,()

A.16.6B.15.5C.15.6D.15.8

分析:本题是小数组成的数列。正如分数数列有时(不是所有)需要把分子、分母分开观察一样,小数数列有时(不是所有)也要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考察。用这种方法解答本题,整数部分形成一个数列:1,2,4,7,11;该数列显然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第六项应为16;小数部分组成一个数列:1,2,3,4,5;显然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本题的答案为16.6。

24.9.9,8.8,7.8,6.9,()

A.5.9B.6C.6.1D.6.2分析:本题和上面一道题有所不同,用上面的方法无法解答本题。实际上本题考察的仍然是最基本的等差数列。观察题干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为1.1,1.0,0.9;是一个依次递减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应填的数字为6.9—0.8=6.1。

25.1-2,2-3,3-2,2-5()

A.5-6B.2+3C.3-2D.6-

5分析:本题使用排除法(解题中非常有效)即可得出答案。首先,各项中间的符号都是“—”;所以第一个排除B;其次,仔细观察可发现前项“—”右边的数字为后项“—”左边的数字,所以再排除C、D。

26.5/2,9/4,13/6,()

A.15/8B.2C.17/8D.4/9

分析:本题将分子、分母分开考察,分子组成的数列:5,9,13,;显然是一个公差为4,首项为5的等差数列;分母组成的数列:2,4,6;显然是一个公差为2,首项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答案为C。

27.7,9,62,557,()

A.1 537B.30 513C.34 533D.33 50

3分析:本题考察乘法规律。观察前三项可发现63=7乘以9减1;557=62乘以9减1;所以括号中应填的数字为557乘以62减1=34533。

28.1,4/3,9/4,16/5,25/6,()

A.31/7B.33/7C.36/7D.29/7

分析:本题如果不注意的话规律不容易被发现。首先考察分子组成的数列(注意1=1/1)1,4,9,16,25;分别是1,2,3,4,5的平方,所以括号中所填的数字的分子应为6的平方36。再考察分

母组成的数列:1,3,4,5,6;发现该数列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换个角度思考,想想分子和分母有没有规律或者联系。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4/3=22/3;9/4=32/4;16/5=42/5;25/6=52/6。所以括号中的数字显然是62/7=36/7。

29.3,2,5/3,3/2,()

A.7/5B.5/6C.3/5D.3/

4分析:本题是分数和整数相混合的题型。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将其统一成分数或者整数。本题显然只能统一成分数。如何统一呢?先观察一下后两个分数的分母,大胆猜想该组数列的分母是呈递减规律的,按照这个原则统一成分数后的数列就是:15/5;8/4;5/3;3/2。分母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这里就不再单独讨论了,观察分子:15,8,5,3。

三、技巧点拨

数字排列的方式和规律是很多的,我们无法穷尽所有的排列方式。虽然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即使是看起来很复杂的排列现象,只要仔细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它们其实也是由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组合而成的。因此,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典型的、常见的数字排列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以下方法和技巧对大家解答数字推理题很有帮助:

(一)快速考察题干给出的前三个数字,大胆假设规律进行验证,如果得到验证,则问题被解决,如果没有得到验证,则立刻改变思路,提出另外一种规律验证,直到把问题解决。着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积累足够的数字规律。

(二)由于数字推理涉及一些简单的运算,例如计算两项之间的差和商等,为了加快解题速度,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运用心算。

(三)空格在后面的,一般从前面往后面推导;空格在前面的,一般从后面往前面推导;空格在中间的,一般从中间同时向两边推导。

(四)如果自己一时不能看出题目的规律,可以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典型的、常见的规律去套。常见的规律有:奇数(偶数)规律;等差(等比)规律;加法(减法)规律;乘法(除法)规律;完全平方(立方)数规律;混合型规律等。

综上所述,对于数量关系试题,大家要紧记以下几句话:

平时多加训练,这是前提!

积累数字排列规律和数学运算题型以及方法,这是关键!

解答过程中先易后难,这是策略!

第二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技巧(吐血推荐)

(吐血推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五部分内容,考试时限为120分钟,题量为140道题,满分100分。测试的题目大都为考生所熟悉,所用到的知识也不会超出中学范围。但由于题量大、时间紧,再加上很多题目只有在找到一种简便方法后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而很多考生恰恰是在寻找简便方法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结果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所有试题,最终与高分无缘。因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的就是考生做题方法和速度,通过做题方法和速度来反应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应试者要想拿到高分,必须掌握正确的技巧。在《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行测的每部分题目都有技巧讲解,针对各个题型,对考生来说有很强的学习价值。

1.先易后难

在公务员考试中方法和速度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速度的提高是以方法的优化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好的方法就没有快的速度。方法是第一位的,是最为关键的。山东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只有120分钟,要完成140道题目,时间紧张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一道题目上花了很多时间,就会耽误自己做后面的题目;如果只贪多追求速度,就保证不了正确率。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得分。所以考生不用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应该尽量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完,做完的题目保证正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分数。

2.学会放弃

好的方法固然能提高做题速度,但并不是每个题目的简便方法都是一眼即可识破的。有些题目用常规方法做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寻找简便方法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为了保证整体的做题速度,就一定要学会放弃。尤其是在遇到一个新题型时,如果一分钟之内仍找不到简便方法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放弃。

3.审清题意,切忌盲目答题

答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要求。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紧,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能按时完成所有题目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因此,如果审错了题意,再重新答题的话,即使做对了题目也与做错或没做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挤占了解答后面题目的时间。所以,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减少答题的盲目性,避免因改正错误而浪费时间。

4.重视直觉思维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准确率。在这种情形下,建议采用“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要更有效一些。

5.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之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对付“舌尖效应”的办法就是在心理上放松,暂时把“拦路虎”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目,过一会儿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一问题,也许就会恍然大悟

第三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每日一练及解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每日一练及解析

1、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2.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某种辣椒。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辣椒。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这一结果是由于这种辣椒的一种主要成分——维生素E造成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有助于证明这种辣椒中成分造成这一实验结论?()A.上述结论中所提到的维生素E在所有蔬菜中都有,为了保证营养必须摄人一定量这种维生素EB.实验组中人们所食用的辣椒数量是在政府食品条例规定的安全用量之内的C.第二次实验时,只给一组食用大量辣椒作为实验组,而不高于不食用辣椒的对照组D.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是按认知能力均等划分的3.由于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海湾盐度增加,引起了许多鱼的死亡。虾虽然可以适应高盐度,但盐度高也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提供解释以上现象的原因?()A.持续的干旱会使海湾的水位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机构的注意B.幼虾吃的有机物在盐度高的环境下几乎难以存活C.水温升高会使虾更快速是繁殖D.鱼多的海湾往往虾也多,虾少的海湾鱼也不多4.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大熊猫,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把它们都捕获到动物园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A.近五年在全世界各动物园中出生的熊猫总数是9只,而在野生自然环境中出生的熊猫的数字,不可能准确地获得B.只有在熊猫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才有它们足够吃的嫩竹,而嫩竹几乎是熊猫的惟一食物C.动物学家警告,对野生动物的人工饲养将会改变它们的某些遗传特性D.提出上述观点的是一个动物园主,他的动议带有明显的商业动机5.在世界范围内禁止生产各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可能仅仅是一种幻想,大量这样的化学物质已经生产出来,并且以成千上万台冰箱的冷却剂的形式而存在。当这些化学物质到达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时,其作用不可能停止。因此,没有任何方式可以阻止这类化学物质进一步破坏臭氧层。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能最严重地削弱以上论证?()A.不可能精确地测量冰箱里冷却剂这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量是多少B.不会破坏臭氧层的替代品还未开发出来,并且替代品可能比冰箱目前使用的冷却剂昂贵C.即使人们放弃使用冷藏设备,已经存在的冰箱里的冷却剂也是对大气臭氧层的一个威胁D.当冰箱的使用寿命结束时,冰箱里的冷却剂可完全回收并且重新利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

1、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2、解答: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属于前提型题目。让考生找出支持实验结论的选项,我们看题干中结论是实验组认知能力不如对照组,小前提是实验组吃了含维生素E的辣椒,而对比组没有吃。找出大前提,我们从选项可以知道,D选项是说两组的认知能力实验前均等划分了,这样结论就会是因为吃辣椒所引起的,所以,只有D是有助于证明实验的结论。其他选项都无助于证明实验结论,所以选择D。

3、解答: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是解释型题目。题干给出了“虾虽然适应高盐度,但却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似乎矛盾的现象,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肯定还存在一个原因使虾在这样的环境虾难以生存,我们看选项,A是无关选项,排除掉。B是可以说明这个结论,应该是正确答案;C不仅不能解释,反而更矛盾了,所以排除掉;D也无关,所以排除掉;因此,我们选择B。

4、解答: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是削弱型题目。题干说为了挽救大熊猫可以把他们在动物园中进行人工养殖,要想质疑这种做法,就是要找到动物园中的环境不能使熊猫适应,难以生存。我们看选项,A是不能置疑的,排除掉;C是一个不确定的论断,所以不能质疑论述,排除掉;D听起来像能质疑,但是却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B才是最可能的原因,因为缺少自然环境中的惟一食物嫩竹,熊猫是无法生存的,所以选择B。

5、解答: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是属于削弱型题目。我们直接找与题干唱反调的选项。题干主要是说没有办法阻止大量以冰箱冷却剂形式存在化学物质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如果我们采取措施使冰箱中的冷却剂不进入大气层,那么就不能破坏臭氧层了,就削弱了题干,而选项D正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所以我们可以直接选择D

第四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A)类1

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30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请在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这份题本上做任何记号。

2.监考老师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每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或二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

2,9,16,23,30,()

A.35 B.37 C.39 D.

41[解答] 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是前一个数加7等于后一个数,故空缺项应为37。正确答案为B。

请开始答题:

1.2,6,12,20,30,()

A.38 B.42 C.48 D.56

2.20,22,25,30,37,()

A.39 B.45 C.48 D.51

3.2,5,11,20,32,()

A.43 B.45 C.47 D.49

4.1,3,4,7,11,()

A.14 B.16 C.18 D.20

5.34,36,35,35,(),34,37,()

A.36,33 B.33,36 C.37,34 D.34,37

二、数学运算:共10题。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例题]

87.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

A.343.73 B.343.83 C.344.73 D.344.8

2[解答] 正确答案为D。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2,只有D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

6.1998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4倍。2002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问甲、乙二人2000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A.34岁,12岁 B.32岁,8岁 C.36岁,12岁 D.34岁,10岁

7.一项工作,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问:两人合作3天完成工作的几分之几?

A.1/2 B.1/3 C.1/5 D.1/6

8. 的值是:

A.1 B.1.5 C.1.6 D.2.0

9.某学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60人,问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A.256人 B.250人 C.225人 D.196人

10.一根长18米的钢筋被锯成两段。短的一段是长的一段的4/5,问短的一段有多少米长?

A.7.5米 B.8米 C.8.5米 D.9米

11. 的值是:

A.5.04 B.5.49 C.6.06 D.6.30

1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0%后,它的面积增加百分之几?

A.36% B.40% C.44% D.48%

13.一块三角地,在三个边上植树,三个边的长度分别为156米、186米、234米,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均为6米,三个角上都必须栽一棵树,问共需植树多少棵?

A.90棵 B.93棵 C.96棵 D.99棵

14.甲乙两名工人8小时共加32736个零件,甲加工的速度比乙加工的速度快30%,问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A.30个 B.35个 C.40个 D.45个

15.如下图,一个正方形分成了五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6米,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A.56米 B.60米 C.64米 D.68米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例题]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有裂谷带、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

]数万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了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者兼而有之。

1.[ ]恰当的措辞是:

A.遍布 B.扩展 C.绵延 D.延伸

[解答] 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合的一项是: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缘或陆地之上

[解答] 正确答案是B。

请开始答题:

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宽带是传送比特的能力。宽带每秒钟能够传送大量的比特。尽管很多人把宽带比喻成水

管的直径,但是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获取比特与从花园或者消防水管中饮水并不一

样。我们没有必要连续获取比特(像喝水一样),即使我们真的这样,这也未必意味着计算 机必须连续接收比特。

数字世界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最小范围内以及最大范围内给人们提供了异步能力。从

最小的方面讲,这种异步能力能够使我们有效地利用通信频道。比如,交替处理人们的谈 话,能够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频道而对此毫无察觉。从较大的方面讲,我们能够以新的方式延

长、压缩以及重新安排个人时间,在双方都方便的条件下变得更加异步。我们的后代会觉得 祖先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乘车和看电视这种行为非常奇怪。

但是在这个新世界中,更多的带宽[ ],这甚至不是我们盼望的。当我们需要它时,未必是每小时吸收数以十亿计的比特,而是在零点几秒内需要100万比特,然后暂停一下。我们未来对比特的消费将是断断续续和不定的。

另外,未来因特网的主要使用者将不会是人而是机器。对这些机器来说,一点一滴地处 理信息或者每秒钟处理10亿比特的信息只是一些选择,对人并没有直接的意义。16.本文所说的“宽带”指的是:

A.每秒传送大量信息的能力 B.信息网络容纳信息的能力

C.信息网络传送比特的能力 D.计算机获取比特的能力

17.第2段中“变化”指的是:

A.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发生的变化

B.有效利用通信频道,实现资源共享

C.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D.从各方面给人们提供异步能力

18.倒数2段[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未必是好事 B.不是好事

C.不可能是好事 D.可能是好事

19.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宽带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通信频道,却无人了解事情真相

B.数字化为人们如何使用时间提供了新的方式

C.我们对比特的需要是不连续的和暂时的

D.机器采用何种方式处理信息,对人没有任何意义

20.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数字世界给社会行为变得更加异步创造了条件

B.更多的宽带,将使后代无法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C.更多的宽带,不一定是我们未来持续的、随时的需要

D.未来因特网的使用者,将用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对话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今年年初以来,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麦当劳快餐厅[a],成为人们发泄的目标。两年前,这一幕也曾在南联盟上演过。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愤怒的贝尔格莱德市民砸了五六家麦当劳餐厅的门窗玻璃,麦当劳不得不闭门歇业。7月中旬,意大利城市热那亚多家麦当劳快餐店也受到了抗议八国峰会人群的冲击。其实,麦当劳并无过错。它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用的都是[b]的原料,还为成千上万人带来就业机会。但在反美人士看来,麦当劳代表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而反全球化者则把其作为跨国企业统治世界的“代表”。他们认为,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是经济全球化最鲜明的标志,它们就像一台威力巨大的压路机碾碎了无数传统美食,留给人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无二致的配方。实际上,人们针对的绝不是麦当劳之类的快餐,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小国的渗透。

21.[a]恰当的措辞是:

A.如履薄冰 B.身当矢石 C.首当其冲 D.祸从天降

22.[b]恰当的措辞是:

久本国 B.美国 C.原产国 D.所在国

23.对本文作者、“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B.反美人士认为应抵抗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C.反全球化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小国的发展不利

D.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

24.文字中“它们”是指:

A.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跨国企业

C.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 D.经济全球化

25.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麦当劳快餐代表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应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国对小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渗透

C.应全面看待跨国企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D.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霸权造成世界反美和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涨

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

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

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上是罹患①诸如

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②和肺炎等传染病。仅1998年一年,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夺去了1100万人的生命。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③,逐渐[

]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④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传播。曾经a只限制b在世界c某些地区发作的登革热和疟疾现d正在向新的地区扩散。因为在过去15年中,北部许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和温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滋生,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26.①②③④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

A.罹患 B.腹泄 C.蔓沿 D.截止

27.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演变 B.演进 C.演绎 D.演化

28.文中abed四个词中不可删的是:

A.曾经 B.限制 C.世界 D.现

29.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艾滋病的传播是无情的,其扩散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B.在无情的艾滋病世界中,是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的

C.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是目前最危险的敌人

D.各国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阻挡艾滋病的传播

30.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杀手

B.地球气候的变化使传染病的扩散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C.疾病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

D.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收入差距现象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a]二重性,即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而不合理不合法且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带来消极影响。现在,有人对收入差距问题产生了一些思想困惑,有的甚至提出了收入差距的产生和扩大是[b]了积极性,还是[c]了积极性,是改革成功的标志,还是改革失败的表现,是奔向共同富裕,还是走向“两极分化”等种种疑问。对此,我们必须加以科学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现象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强调市场竞争的必须产物。[d]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e]具有合理合法性;只要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负效用小于刺激生产力发展的正效用,就是适度的。实践证明,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31.对“双刃剑”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收入差距现象具有二重性

B.收入差距的出现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C.收入差距有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D.收入差距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32.[a)处应填人的词语是:

A.显然的 B.明确的 C.明显的 D.强烈的33.[b][c]处应填的词语是:A.提高 降低 B.调动 抑制 C.抬高 打击 D.调动 贬低

34.[d][引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A.只要 就 B.只有 才

C.即使 也 D.因为 所以

3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收入差距这个社会问题

B.作者批驳了收入差距有负面效用的错误观点

C.要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必然要出现收入差距

D.收入差距产生积极作用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

五、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现在科学发燕尾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高能物理、基本粒子 [a]。这些学问实际上是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b]。

从17世纪的牛顿力学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宏观世界。[c]到了20世纪初,发生了两件事。一是量子力学的出现。量子力学研究的是比分子更小的东西。量子力学中分子的大小为10的负8次方厘米[d]。在这种尺度下,牛顿力学[

],要用量子力学。二是广义相对论的诞生。如果范围扩大到比太阳系还要大。如银河系像个大盘子,直径为10万光年,对这样大的范围进行研究就要用广义相对论。所以天文学家说,宏观尺度以上还有一个层次叫字观。这样,科学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对象分别是银河星系、山川物体和基本粒子。

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现在发现微观世界中,物体之间有多种作用力。物理学家为了把这些作用力统一起来,就必须考虑一种新的作用力的场,这种场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希格斯发现的,被定为“希格斯场”。这种场远比基本粒子小,它的大小为10的负34次方厘米。所以,微观中又了一个新的概念,这是微观的一个层次,称之为“渺观”。

36.一、二段中加序号的语句,没有语病的是:

A.[a] B.[b] C.[c] D.[d]

37.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无从下手 B.无能为力 C.难以胜任 D.力不从心

38.“如银河系”的“如”,意思是:

A.如果 B.假如 C.例如 D.比如

39.文中()处恰当的措辞是:

A.最大的是宇观,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其次是宏观

B.最大的是字观,其次是宏观,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

C.最小的是最子力学研究的微观,其次是宏观,最大的是宇观

D.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最大的是宇观,其次是宏观

40.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牛顿在17世纪开创的力学,已不能解决从微观到宇观的研究问题,新的理论已应运而生

B.最子力学诞生,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微观的向度上达到了10的负34次方厘米的层次

C.“希格斯场”是基本粒子间相互作用力构成的场,它的体积很小,只包括基本粒子,不包括分子

D.微观世界包括分子,“渺观”指的就是“希格斯场”,它是微观世界中的一个层次,与宇宙无关

六、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补偿贸易是在技术作为商品、转为商品贸易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贸易方式。其基本内容是:购进方向输出方购买成熟的技术或设备时,是以向输出方借来的钱,购买输出方的技术或设备,然后用购买的技术或设备生产产品,在商定的时间内,分期偿还输出方的本金或利息。也可以用双方协商的其他商品偿还,如向输出方购进开采煤矿的技术或设备,用此技术或设备投产后所生产的煤,偿还输出方的本金和利息。这种方式,对购进方来说,不需要支付现金,只用部分产品或其他商品偿还债务就可以了;同时,技术进口和产品出口都有一定的保证。对输出方来说,可签订较长期的贸易协定,保证某些商品的来源,同时又获得一定利息。另外输出方由于筹划银行贷款,组织补偿商品的销售等事宜,在输出的技术设备上一般要适当加价,又可多得一些利润。[

],补偿贸易方式,对双方是互利的。我们在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在采用这种方式。

41.四个黑体“或”字,须改成“及”的是: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42.划线的“这种方式”指的是:

A.技术转为商品贸易的一种贸易方式

B.引进技术设备补偿贸易支付的方式

C.购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的产品偿还债务的方式

D.用双方协商的其他商品偿还债务的方式

43.文末[ ]处恰当的措辞是:

A.人不过 B.而且 C.因此 D.其实

44.“补偿贸易方式,对双方是互利的”,这里的“双方”是指:

A.技术进口方和产品出口方 B.购进方和输出方

C.生产者一方和销售者一方 D.银行贷款方和企业借贷方

45.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补偿贸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B.补偿贸易是四化建设不可缺少的

C.补偿贸易的含义、基本内容及其好处

D.补偿贸易是时代的产物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包括三种类型的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一、推理:共10题,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和可供选取择的4个图形。这两套图具有种相似性,也存在某种差异。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膈取代问号的一个正确答案应不仅使两套图形表现出最大的相似性,而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例题]

[解答]正确答案为D。因为只有D能使两套图形具有相似性,仅仅元素不同,一个是半圆,一个是半个正方形,但两组图形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完全相同。

请开始答题:

46.47.48.49.50.51.52.111.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的有:

A.修改宪法

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C.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

D.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112.我国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撤销或合并,其决定权在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全体会议

113.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制是相对于非法律性质的社会规范而言的,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B.法治往往与民主、人权相关联,而法制既可与民主、人权也可与专制、特权相联系

C.法制主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法治则主要解决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D.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条件,法治是法制的实现和保障

114.依宪法规定,没有明确限制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职位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秘书长 B.国家副主席

C.国务院秘书长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115.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我国的村民委员会依法实行: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共15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

针对下列图、表或文字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题。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1998年人均药品消费肋元左右(不到10美元),与美国人均用药水平相差近40倍,而现在中等发达国家人均用药水平40~50美元,我国药品消费需求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2000年底,老年人口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未来5年,老年人口将以3%的速度增长。按目前用药水平人均每年385元计算,到2005年消费总额将达到616亿元,比2000年老年人用药消费净增79.69亿元。全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城市人口平均每年按增加1.5%的速度来计算,到200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2亿,农村人1

218.657亿,分别占总人口的37.63%和62.37%。城市居民人均用药水平到2005年将达到400元,消费总额增长约660亿元。预测到2005年,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将由2000年的300亿元增长到400亿元左右。

1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老年人用药总消费为500多亿元

B.1998年美国人均用药水平为400美元左右

C.目前我国莼品消费总额约为800亿元

D.目前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很低

117.预计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药品消费总额是:

A.2080亿元 B.2000亿元 C.660亿元 D.616亿元

118.目前全国城市和农村的药品消费总额大约是:

A.2080亿元 B.1720亿元 C.1232亿元 D.1060亿元

119.下列选项最不可能的是:

A.老年人的药品消费增长不会很大

B.城市人口增加,药品的消费水平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C.目前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很低,预示市场潜力巨大

D.目前城镇人口数为5.125亿

120.2005年的全国人均药品消费大约为:

A.100元 B.180元 C.250元 D.400元

二、根据下面的数据回答121?125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走势

经济增长率(%)

2000年2001年2002年

全球4.72.63.5

七国集团3.41.11.8

美国4.11.32.2

日本1.5-0.50.2

德国30.81.8

法国3.422.1

意大利2.91.82英国3.122.4

加拿大4.422.2

欧元区3.51.82.2

发展中国家5.84.35.3

中国87.57.1

印度64.55.7

非洲2.83.84.4

拉丁美洲4.21.73.6

经济转型国6.344.1

中欧3.83.54.2

俄罗斯8.34

4121.从2000年开始,对全球经济最不恰当的描述是:

A.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

B.整体增长速度减慢,由此可能进入全球经济衰退期

C.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发达国家

122.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组织或者国家是:

A.美国 B.欧元区 C.日本 D.俄罗斯

123.从上面的数据表可以得出:

A.美国的经济经过短暂的衰退后,会马上繁荣起来

B.日本将很快(在一至两年内)走出经济衰退期

C.七国集团的经济规模大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总和

D.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

124.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

A.8.1% B.7.5% C.7.2% D.6.2%

125.下列最能描述三年间的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是:

三、根据下页两个表格,回答126~130题。

126.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大约增加了:

A.25% B.30% C.35% D.40%

127.1998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

A.1.6% B.16% C.19% D.190%

128.已知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5万亿元,在这几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是:

A.1995-1996 B.1996-1997 C.1997-1998 D.1998-1999

129.如果1999年财政支出规模为14%,则几年中国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是:

A.1995-1996

B.1996-1997

C.1997-1998

D.1998-1999

130.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表应该是:

答案: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1.B 2.C 3.C 4.C 5.A 6.D

7.A 8.A 9.A 10.B 11.D 12.C

13.C 14.C 15.B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6.C 17.D 18.A 19.B 20.B 21.C

22.D 23.A 24.C 25.B 26.A 27.B

28.C 29.A 30.A 31.C 32.C 33.B

34.A 35.B 36.C 37.B 38.D 39.B

40.D 41.D 42.D 43.C 44.B 45.C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46.A 47.C 48.C 49.C 50.D 51.C

52.D 53.D 54.C 55.C 56.D 17.D

58.C 59.D 60.D 61.D 62.C 63.B

64.B 65.A 66.D 67.C 68.A 69.D

70.D 71.C 72.B 73.A 74.D 75.D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76.B 77.C 78.B 79.B 80.A 81.A

82.B 83.C 84.B 85.A 86.C 87.A

88.B 89.C 90.B 91.ABCD 92.ABCD 93.ACD

94.ABD 95(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A 96.B 97.D 98.D 99.C

l00.D 101.D 102.B l03.A 104.AB l05.BCD

l06.AB 107.AC 108.CD 109.ABD 110.D 111.D

112.A 113.ABC 114.ACD 115.ABCD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116.C 117.A 118.B 119.D 120.B 121.D

122.C 123.D 124.B 125.A 126.C l27.B

128.A 129.C 130.C

第五篇:2015年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

弘新 银行家

银行培训首选品牌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情报专家巴克斯特在给花草浇水时,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_________的念头,也许是经常与间谍、情报打交道的缘故,他竞____ 地把测谎仪器的电极绑到一株天南星植物的叶片上。结果,他惊奇地发现,当水从根部徐徐上升时,测慌仪上显示出的曲线图形居然与人在激动时测到的曲线图形很相似。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古怪 异想天开 B.奇特 心血来潮 C.怪异 浮想联翩 D.奇怪 突发奇想

2.如果美国金融市场这头“大象”就此倒下,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不大可能_______,有必要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得其乐 B.独善其身 C.逍遥自在 D.自我作故

3.科学家___________,每天喝少量的葡萄酒可以_________管硬化。

依次填入画横线上最准确的一组词语是()。

A.发表 预计 B.发现 预防 C.研究 推迟 D.发明 延后

4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工作动机上的个体差异是明显的。比如,对入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个人.洛克菲勒一生追求财富,圣雄甘地一生粗布缠身,人生目标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差甚远 B.各有所求 C.截然不同 D.南辕北辙

5.我一生走南闯北,甚至出访欧美,然而想不到对自己少年时_______的松花江,却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日思夜想 素昧平生 B.望穿秋水 望洋兴叹 C.大名鼎鼎 闻所未闻 D.魂牵梦萦 缘悭一面

6意大利地处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板块的挤压带上,因此境内活火山较多。频繁爆发的火山给意大利人带来了丰厚的__________—可作为优质胶凝制料的火山灰。这种____的自然条件使罗马人利用火山灰发明了自然混凝土。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收获 天造地设 B.回报 应有尽有 C.财富 举世无双 D.馈赠 得天独厚

7.依改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_________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

划。消息________发布,全国各地大学生反响强烈。

②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________,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③ 弘新 银行家

银行培训首选品牌

8.下列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哥白尼的地动学说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_________的宇宙观。

②为了_______沙漠,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付出大量心血。

③云能帮助我们__________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A.荒谬 征服 识别 B.荒谬 征伐 区别 C.荒诞 征伐 识别 D.荒诞 征服 区别

9.个人恩怨可以________,但对________民族大义的酸甜苦辣,不能集体失忆。尤其对 后人不能只给锦衣美食,不给精神滋养。须知,“一个民族,最________的莫过于不知道自己 的历史”。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忘记 记载 危险 B.忘却 承载 悲哀 C.遗忘 倾注 痛苦 D.忘怀 饱含 可怜 10.“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给了懒人正大光明的借口.给了懦夫逃避现实的理由。可残酷的是,生活不相信借口.竞争没有理由。换个环境不如换个心情,与其精神胜利,不如自我激励。换个环境,就像把淡水鱼放进海里,空间是大了,可是命也危矣。苛求环境,不如苛求自己,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地球不会老围着你转——除非你是太阳。

最能概括下面文字内容的一句话是()。

A.环境永远都不会恰合你意 B.苛求环境不如苛求自己 C.处处都留人,只是人不在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l.“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已经成为一些人不思进取的借口。不要再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侥幸,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青山不是资本,可能只是一线希望。吝惜“青山”会颓废你的心灵,吝惜“青山”会埋没你的斗志。

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

A.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 B.把握今天胜于等待明天 C.留得青山在,也许没柴烧 D.要苦心志,砺筋骨

12.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那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亦发生剧烈震撼,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之赐,终获学业大进之益。这个主张阐发了读书活动中一条基本规律。

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主题的是()。

A.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B.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 C.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 D.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13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退休费、医疗费、福利费的支出自然呈上升趋势.客观上要求有坚强的经济后盾,而目前全省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经济水平滞后大大削弱了社会对老龄人口的承受能力.因此,家庭养老的作用不可忽视,家庭养老在保证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心里健康。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是()。A.老年人口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发屣 B.强调家庭养老的重要性

C.人口老龄化,造成经济水平滞后 D.增强社会对老龄人口承受能力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西50米明天财智名座17层

电话:0371-53388121 ***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hx@hongxinedu.org

弘新 银行家

银行培训首选品牌

14.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自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城市的新地标应与周边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B.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定要造好

C.一味追求高度、奢华、前卫或者怪诞,造就了很多城市地标败笔 D.建设城市地标要谨慎,不要为世人所诟病,也不要为后人留下笑柄

15英国银行协会每年都组织一个培训班,帮助银行职员识别假钞。在培训期间,学员们一张假钞也摸不到,训练时用的都是真钞,上课时讲的都是真钞的特点。专家们解释说.学员们通过反复接触真钞.手指、眼睛都习惯了真钞的感觉,以后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假钞,就会感到特别不习惯。虽然他们对假钞的特征一无所知,但潜意识告诉他们:“这不是真钞!”据统计,接受了这种培训的职员,对假钞的识别能力要强得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潜意识是在不断的重复中获得的 B.“信息缺失的时候更需要依赖直觉 C.强化正确的信息有助于提高鉴别力

D.接触过多的错误信息有可能干扰人们的判断

16市场上常有新气象,比如两种皮带在质地、款式、功能等方面相差无几,使用价值相差不大,但价格上的差别竟可以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实在让人惊异。问题在于品牌。一种皮带是名牌,另一种皮带不是名牌,这就是价格畸差的主要根据。在当今大多数商家和顾客看来这种现象已经合情合理天经地义。品牌不再是个简单的商标,或者一个简单的公司商号。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常常比相关的有形资产更为重要。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使用价值 价值 市场规律 B.市场 皮带 品牌 C.价格差 品牌 无形资产 D.经济 品牌 增值 17.现实是一种难以捉摸而又与你形影不离的时光,如果你完全_________于其巾,就可以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生活 B.沉浸 C.沉迷 D.隐身

18.领导力不光是靠任命得来的,真正的领导力也不是靠威逼和和利诱下属得来的,而是靠深度的沟通中形成的深度信赖得来的,它引发的是一种_______的追随和_________的顺从。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由自主 畏首畏尾 B.身不由己 勇往直前 C.不露声色 破釜沉舟 D.情不自禁 义无反顾

19.科学的理论决不是教条,不该成为你思想的________,相反它鼓励你冲破世俗的________再插上翅膀去自由飞翔,领略那从未见过的思想王国的风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牢房 囚禁 B.禁地 樊笼 C.镣铐 束缚 D.桎梏 牢笼

20.“真实”是指事实、真理,它可以用于客观事物:自然、社会、个人;它的反面是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西50米明天财智名座17层

电话:0371-53388121 ***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hx@hongxinedu.org

弘新 银行家

银行培训首选品牌

虚假,是不真。“真诚”也是“真”,但是指主观意识领域里的真,它仅涉及人,而且是主体的个人,它强调的是向内反省,要求的是忠于自己,是不欺己、不欺心,这就好像内心有一个法官在检查所有的意识和念头,看它们是真的发自内心,还是一些浮在表层的托辞和借口,彻底的真诚要求一个人能鉴别和杜绝一切有意无意哄骗自己的念头,在行为上就反映为:言其真心所欲言,行其真心所欲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真实”与“真诚”的区别 B.“真诚”的本质含义及外部表现

C.“真诚”行为属于主观表现因而难以鉴别

D.如何使“真实”与“真诚”实现内在统一

试题答案:

1【答案】A。解析:本题可由 弘新 银行家

银行培训首选品牌

持”相比,更侧重“培养”之意。弘新 银行家

银行培训首选品牌

你思想的束缚,“禁地”不

合题意,排除B。

下载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精析之数字推理(吐血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精析之数字推理(吐血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