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政策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 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 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近年来,随着社 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 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 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 力” 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 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其次,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 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 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 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现在 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 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应从多方面共同入手,加强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 认识,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抓起: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在发展我国文化“软 实力” 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 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 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 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 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 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 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 业文艺人才。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 供了后备军。我国文化 “软实力” 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 步解决。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形势政策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
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关注大学生就业
系部联合系部
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号20111870
姓名杨恒
完成时间12.23
成绩
评阅教师
关注大学生就业 摘要:再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角色转换,自我认识,自我了解
正文:
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毒广泛的说法: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蒙蒙董董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
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问问你是谁 不同的职业,其对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人们在进入某种职业时,除受能力的制约外,还受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有的人胜任某种职业,但他可能并不喜欢,而喜欢某种职业的人又可能不能胜任,大学生求职时要想使其在人才市场中突出竞争力,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择业时首要考虑的能力是第一位的,其次还应综合考虑职业与喜好兴趣、个性及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及经济条件,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下面从择业与其影响的各个因素分情况简述:
(一)性格特征与择业性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具体地讲,根据其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
(1)根据其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分为:内向型(注重事情的内在变化)和外向型(注重事物的外在环境)。
(2)根据下结论,作决定的方式可分为:理性型(较注重客观,公平和逻辑分析)和感性型(较注重主观,重视价值和人际关系)。
(3)根据处理事情的态度可分为:决断型(做事注重一定的步骤及计划)和成熟型(较侧重突发的灵感及弹性的方法)。择业时应结合自身的性格特征,把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性格特征,喜趣爱好相结合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作为人生的切入点,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认识职业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职业,解决其存在的理想与现实,价值观与兴趣,能力与兴趣,喜好与家庭经济状况之间的冲突。因而认识职业本身是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做出职业选择的重要前提,认识职业首先应了解某种职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工作的主要职责,以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对某种职业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择业时就会考虑将职业与个性匹配。通常情况下,适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可能不止一个,在有多个职业可供选择时,则应对比了解职业的就业机会和前景,所在单位的行业性质等,辅助其作出职业选择。在我国,较为专业的人才网站及报刊等媒体,会定期发布一些职位空缺信息,一般来说,有些职业类别空缺较多,如网络工程师、股票经纪人、风险投资评估人,计算机软件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位。
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如果说高考是万人过独木桥,那么大学生就业就像是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中寻找绿洲,机会到处都有,看你怎么把握。我想,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没有什么不可以
第三篇:形势政策
形势与政策—物价上涨
材能09模具2班 胡炳昌 3109006806
今年以来,物价飞速上涨,猪肉涨价了,方便面、快餐、洗涤用品也涨价了。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涨价的行列,就连学生餐也是一次一次涨价,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也是突然不能够适应。“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类基础物质价格再怎么涨,老百姓也是要买的,无论如何,饭总是要吃的。于是就衍生出来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物价上涨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物价上涨和社会稳定是一个什么关系?我认为,不是简单的正比、反比或并列关系,而是在物价上涨的不同幅度下有不同的表现。当物价在比较低的幅度上涨的时候,社会也比较稳定。而当物价上涨幅度过高或者物价开始下滑(含基本无增长)的时候,社会往往不够稳定。适度的物价上涨往往与经济高增长相匹配,在经济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心理比较稳定。物价如果下跌,一般是进入了通货紧缩时期,容易出现全行业的亏损,企业效益不好,容易有不稳定的苗头。而当物价过高时,往往造成经济减速,打击人们对社会的满意度,也不利于稳定。和我们以往经历过的几次物价整体上涨不同,这次食品涨价的直接原因不是因为严重供不应求,而是源自农产品尤其粮食价格上涨。想想过去粮食价格一直偏低,所以说这轮涨价,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对过去扭曲的价格体系做出了一种纠正。但为什么粮食价格的正常波动,会迅速波及到这么多农产品,直至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呢?显然,出问题的是农业生产方式。像现在的生猪生产,还主要靠分散的农户,他们信息不畅、势单力薄,没有力量承受市场风险,所以出现了猪肉市场去年暴跌之后,紧跟着又开始暴涨,而这样的反常在很多农产品身上都能发现。眼下,为了平抑食品价格,各级部门都在积极努力。但我们知道,需要调控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
一、物价上涨的原因。
经分析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原因之四:游资炒作的因素,存在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或合谋、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事实上,物价上涨的原因不止这几个,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例如:供求结
构失衡;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等等。面对物价上涨,在百姓还没有完全富裕的情况下遭遇通胀预期,自然会导致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下降,日常生活负担有所加重。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物价上涨对民生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务院出台了稳定物价16条,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了16字措施,即“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稳定物价总体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应对,纷纷出台物价调控措施,使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一度有所回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今年通胀压力有所减轻,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不小,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把管理通胀预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切实保障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物价上涨调控措施与建议。
1、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加大农业基础投入,进一步落实对农业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把握好国家储备粮油糖等物资的市场投放力度,抓好蔬菜瓜果、鲜活农副产品的生产,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降低农副产品的流通成本,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2、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努力减少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各地区要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3、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进一步落实治理和规范管理收费的各项规定,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相对偏高的收费标准。针对物价上涨,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抑制价格上涨势头,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4、加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进一步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棉花等关键物质的收购资格审核,加强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照收购、无证加工粮食、棉花的行为。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进一步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特别是对肆意炒作生活必需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严惩,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依法及时冻结涉嫌囤积居奇者的有关银行账户,扣押、拍卖囤积的农副产品,从根本上遏制“涨价风”的蔓延。要预防和制止价格垄断行为,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反垄断执法机构,加大监管,对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严格检查,完善执法办案制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物价上涨预期。
经过分析,我们初步得到结论:物价上涨幅度很小(负增长更严重)或物价上涨幅度超过7%,不仅要担忧经济上出问题,也必然要注意社会可能不稳定。在这个时候,各级组织一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心群众的思想和生活。企业也一定要发扬民主管理的传统,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加大矛盾排查调处力度,努力解决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赢得职工的理解。
现在,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对物价上涨有更高的容忍度,认为涨幅不超过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60%就是可以接受的。我想,这些言论要两分的去看待。第一、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严峻而复杂,保增长的任务确实很艰巨,物价上涨幅度难于回落也是客观事实。第二、所谓物价涨幅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60%的就可接受的说法也有待推敲。那就是,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我们要考虑农村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实际上,农村的CPI涨幅一直高于城市,而农民的收入增长只是市民收入增速的一半多点。如果我们长期容忍比较高的物价上涨,农民兄弟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我们几年来的宏观调控,目的就是为了抑制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在现在这个紧要关头,尤其不能忘记一开始的主旨。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把物价上涨控制在一个什么水平,谁也没把握就保证控制在某个水平,还是要有更深层次、更有智慧的考虑。
所以,有必要对物价上涨进行打压,而且必须适当的去调整,不能盲目的限制价格。
经过上述的分析,的确,物价上涨与社会稳定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的并不是经过过激的行为去威胁政府调低物价,而是正确的去对待它,维持好社会的稳定,如果社会动荡,到时候物价上涨的幅度可能会更加的严重。还有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政府,这年来,政府对物价的调控工作已经做了很多,只要市场关系好了,物价自然下降。
第四篇:形势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海西发展
——形势与政策
自动化0892班庄木炜2008926069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
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
今年一季度看,中国经济今年开局良好,但2010年是中国经济极其复杂的一年,所以企稳回升不等于根本性好转,就是根本性好转也不等于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
今年要把物价的总体水平控制在3%左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姚景源讲了6个字:有难度、能实现。难度在哪里呢?第一,输入性通货膨胀。比如石油上涨后会推高国内的价格;第二,现在通胀预期高,会导致一些人一抢之后把价格拉起来;第三,环境污染。要提高污染的成本,提高重要资源的价格,也会拉升价格,影响居民消费。现在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有两个:第一,粮食增收。现在中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农业稳定、粮食丰收为我们整个市场价格稳定奠定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第二,我们现在产能过剩。所以,物价上涨的因素和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
改革开放后通货膨胀最高的是1994年的24.1%,第二位的是1988年的18%,去年是17%,高膨胀有3个特点:经济过热;农业,特别是粮食出了问题;货币和信贷的不良发放。我们不能让这三点碰到一起。我们要主张体制改革,风险比较大,如果经济真的往下掉,我们就又得回过头来搞生产,所以不能让经济下去。但是也不能让经济过热,如果经济过热的话,会造成通胀。
李晓超表示,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仍极为复杂,经济回升向好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我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可以看出海西建设对我省的经济发展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发展目标。
(1)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我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2)发展目标。到2012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着力科学发展先行,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
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粗略的判研能力后,我已经充分认识到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特殊的地位和区位优势,自觉的树立起了“走进海西、宣传海西、服务海西”的意识。
作为一名在读大学生,学习任务首当其冲。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意识的运用于实践当中。当然,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在学习之余,充分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拓展与提升,充实自己,也为走出校门之际就能直接投身海西建设而预先做好准备。
第五篇:形势政策
多难兴邦,抗洪救灾
班级:公管81姓名:张为忠学号:2238117
在这个地大物博的圣土之上,屹立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就是中国。这个走过五千多个冬夏的国家,饱尝了风霜雪雨,饱尝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饱尝了战争的血洗。用它巨大的的凝聚力,将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共同抗拒外来的侵略,抗拒自然带来的灾害。
今天,当我再一次看到舟曲泥石流灾害的时候,我的内心又一次鼓动着我,为舟曲加油,为舟曲的受灾同胞们加油,为中国加油。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温家宝总理说了一句话:“多难兴邦!”。就是这句话,鼓起了灾区同胞的心,鼓起了全国民族的心。让赴灾区的救援队伍不再感觉是孤军奋战,我们与他们同在,我们与灾区同胞同在,与祖国同在。看到灾区被泥石流践踏的面貌,心里很难过,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带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带走了我们至亲至爱的同胞。面对眼前这一事实,叫我怎能不伤心流泪,为什么这几年要我们面临这么多的灾难,看到他们失声痛哭的面孔,我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我放声大哭,哭出了千万同胞的心声,哭出我对同胞们深切的同情。舟曲啊!舟曲!坚强的走下去,我们会上下一条心,陪你走到最后,我们与你同在。
今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迎来了十年一届的世博会,也面临着洪涝的巨大灾害,这对于全国人民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又一次给全国人民心中留下深深的创伤。举国上下都把心放在灾区同胞的救援上,都在等待一个又一个生的希望。灾区的每一刻都牵挂在我们每一个国民党心上,每一个生命都牵挂在我们国民的心上。心系祖 1
国灾区,已是每一个国民关心的重要事情,全国各地的募捐已经全面的展开,纷纷向舟曲支援人力、物资。全国上下一条心,共同对抗洪灾,共同帮助舟曲城建家园。为了营救每一个求生的生命,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你从废墟中救出来,让你看到明天的太阳,让你看到世界依然为你敞开怀抱,让你拥有最美好的明天。
这个暑假,我的心全部放在了舟曲和东北灾区同胞的身上了,每天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看到一个个村庄被淹没,一条条公路被掩埋,我的心仿佛也被泥石流掩埋。谁也不希望看到这一幕,我每天都在祈祷每一个被掩埋的生命都能奇迹生还。看到一个个舟曲农民往灾区背送水、食物时,我流泪了,我为灾区的同胞高兴,为祖国高兴,为祖国灾区遇到困难时候,有伸出援助之手的同胞高兴。是他们的不畏艰难,为灾区徒步运送救援物资,及时给灾区同胞送上衣食。灾区同胞的生命是他们给的,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他们之间爱没有血缘关系,不是兄弟姐妹,但他们为灾区同胞贡献的,却胜过血缘关系,胜过兄弟姐妹,这就是民族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凝聚的力量。有这样的同胞,我真的很高兴,高兴我们在面临灾难时,全国人民能够不离不弃,团结一致为灾区的同胞贡献自己的力量。
灾难的来临,总是静悄悄的向毫无准备的人们扑来,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谁能想到汶川、玉树、舟曲会是这次灾难的面临者?谁能想到这些同胞会离我们而去?谁能想到更多的灾难还在等着我们?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将来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只要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一条心,任何困难都不可能战胜伟大的中国人民。我们是历史的主宰者,也是生命的创造者,也是和平世界的守卫者。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是纸老虎,因为我们战无不胜,因为我门拥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舟曲县,这个人称“陇上桃源”县城。被汹涌而来的泥石流掩埋,带走数千名舟曲同胞,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眼看着舟曲被洪水吞噬。舟曲,这个让人想逃离的城市,却又让人对它牵肠挂肚,这里距离死亡最近,距离生命也最近。面对着眼前的这一事实,党中央作出重要的部署,对灾区同胞进行营救、受灾同胞的安置,与灾后重建工作。“只要有一线的希望,绝不轻言放弃!”党中央对灾区同胞的坚定承诺,时时刻刻鼓舞着救援力量的加大,救援物资的增多。救援队伍日夜的奋战,只为了那一声在废墟中求生的呼唤。只有直面死亡,才会真正体验到生命在流淌,美丽而脆弱。看到一个个生命奇迹的生还,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党中央深入灾区,慰问灾区同胞,勘察灾情,慰问遇难者家属。看到党中央对灾区的所做的一切,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善待,唤起了全国人民共同为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唤起的全国人民共同对抗灾难的决心与灾区重建的信心。同时,也展现的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我们在应对灾难的机制在逐渐的健全,抢险救灾更加的有效。这几年来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获得了战胜灾害的勇气与信心。一次又次面对自然灾害的考验,百折不挠的国家正在奋力崛起。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正在砥砺前进。再大的灾难,也不能割断中华民族十三亿同胞骨肉相连的亲情,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阻挡营救灾区同胞生命的希望。我们每个国民都悬起一颗心,等待那废墟中即将发现的生命。每救出一个被掩埋的同胞,都鼓舞着救援队伍抗洪救灾的斗志,每一声声呐喊都代表了我们对同胞的希望,每一双渴望的眼神都散射着我们对同胞的关心。洪灾,我们不曾畏惧,地震未曾畏惧,为了能够多救一位同胞,牺牲再多都值得。面对敌人,我们勇往直前,面对灾难,我们全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灾。
为了纪念在灾难中逝世的同胞,党中央停止了全国各种娱乐活动,全国各地以及驻外使馆均降半旗为逝世的同胞举行默哀仪式。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上海世博会甘肃馆,工作人员换上一袭素衣向遇难者列队致哀,举国上下都为逝者默哀,为活着的同胞祈祷。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拥有火一般的热情,我们渴望投身于抗灾的第一线,我们渴望去拯救每一个被掩埋的同胞。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随处都可以见到我们的身影,我们肩负着祖国未来事业的希望,也时时刻刻挂念着灾区同胞的生命安危。所以,我们渴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援灾区同胞,支援灾区灾后重建工作。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为了祖国,我们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去换取未曾有有过的团结,换取灾区同胞的生命,换取世界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尊重。祖国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期望。面向21世纪的我们有义务去承担这个责任,有义务为国尽忠尽孝。精忠报国,已经深深刻在了我们每个国民的心上,我们随时准备着为国奉献一切。
我们希望,舟曲能够重新站起来,灾区同胞能够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面对生活,希望灾区同胞的生活能够好起来。只要你们对生活充满渴望,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你们过上最幸福的生活。要知道,我们的努力,就是希望你们能够重新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共同度过生活最艰难的时光。我们的心与你们时刻在一起,你们的坚强,是我们的动力,你们的生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时刻关注你们的生活,关注你们的一切,不再让你们瘦一点伤害。同时,也衷心的为遇难的同胞祈祷,祝愿他们一路走好,祝愿他们在那个世界生活的更好。
多难兴邦,团结抗灾。地震、洪灾、泥石流,都是短暂的,而我们中华民族的心却是永恒的,我们誓与一切灾害斗争到底,不妥协,不认输。我们可以战胜一切
灾难,因为,我们十三亿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的身上流淌着一样的血液,我们共同维护一个家。无论,你在哪里,我们与你同在。因为,我们的心在一起,拥有共同的心声,拥有同样的梦。舟曲,你并不孤单,我们就在你身边,时刻聆听你的声音,时刻感受你的呼吸,时刻陪伴着你。
我们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得到补偿。创造奇迹的中国人民,必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舟曲、汶川、玉树,加油!我们为你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