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文化提升年”实施规划
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文化提升年”实施规划
2013年是xx市“中小学学校文化提升年”,根据xx市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市教育局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年”、“校园文化发展年”中的实践,现制定江苏省xxxx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文化提升年”实施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恪守学校“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陶文化精义为核心的校训,紧扣职业教育特色,传承历史文化,传播现代文明,全面构建以精神文化为统领、文化环境为基础、课程文化为重点、活动文化为依托、制度文化为保障的xx中专校园文化格局,形成校本文化观照下的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文化风貌。
二、主要任务
1、让陶文化育人成为教职员工的自觉自信。这是实现校园文化提升的关键支撑。让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渗透进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教职员工自觉的文化行动;让“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陶文化精神成为实施教育教学的力量之源、信心之本,激励教职员工以极强的学校文化自信走进教室,走进学生,走进工场,走进教育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时段,务实创新,持恒求特。
2、让陶文化价值成为教职员工的价值坐标。这是实现校园文化提升的终极旨归。让“真精善美”的陶文化核心精义成为全校师生一致的行动指南,相合的道德情操,共同的价值追求。以高雅古朴的文化之风和健朗现代的文明之气塑造魅力教师和魅力学生,形成魅力课程和魅力课堂,打造魅力活动和魅力明星,让舒展、优雅、健朗的陶文化之韵流洒在xx中专校园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之中,闪耀于每一个成功的人生之上。
三、重点工作
1、理念文化统领全局。校园文化系统的核心是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一训三风统领学校文化建设的全局。在文化提升年中,通过一系列扎实具体、鲜活生动的措施,让一训三风进入每一个教育场景,进入师生员工灵魂深处。为此,学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贯彻理念文化:
(1)做好理念的上墙、入证工作。学校统一规划,校训、班训彰显于教室、实习工厂和宿舍等墙面的醒目位置,刻印在学生胸卡、教师工作证等显豁之处,使师生触目可及,日有所感。
(2)做好理念的入脑、入心工作。校报、校园网、广播站联动开设“一训三风”的宣传栏目,传扬一训三风,传播校园正能量。开展以“一训三风”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黑板报评比、十佳歌手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贴近师生、贴近时代的活动中润心有声,铸魂有道,将一训三风的价值观融汇到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2、制度文化保障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在执行制度中形成的制度文化也构成了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已有制度建设成果的基础,从两个方面入手优化制度文化:
(1)集思广益,修订xx中专管理手册,使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化、人文化,以一流的制度文化落实文化育人的执行力和行动力。特别是做好教职员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的修订,以科学的激励制度引导形成“真精善美”的xx中专从教风尚。
(2)加大力度,引导学生言行严格遵从学生手册,使学生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动态调整修订学生手册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与学生共成长,让手册成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阳光指南。
3、课程文化承载价值。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学校将在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高品位构建校本课程,彰显专业课程的人文化、精品化。学校将在德育和教学实训两个方面有效突破,汇聚亮点。
(1)建设书香校园,深入开展晨读十分钟活动,让阅读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通过优美励志的文字塑造当代职校生积极向上的阳光品格,激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拾自信,逐步完善自我,塑造美好灵魂。组织相关教师,紧扣“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校训,修订优化晨读材料,形成一本优雅、优秀的xx中专心灵读本。
(2)围绕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和省特色专业(工艺美术)建设精品课程,在已有无锡、xx两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求真求精,开发适合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企业实际应用需求的项目化课程,并积极申报、创建为各级精品课程,使这些精品课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闪亮的文化项链,辉映学校的文化光芒。
4、课堂文化闪耀风格。课堂是张扬、渗透学校文化的主阵地,引导教师探索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展现富有魅力的教学风格,从而生成风格突出、魅力十足的课堂文化,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1)鼓励、倡导风格化的课堂即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激荡相融汇的课堂,以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评估,激发教师革新教学模式的积极性,以鲜明的风格化的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2)教研相长,评比助推,将日常的学校教学研究与省市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相结合,在教学实战评比中锻炼教师,在严谨的学理探讨中升华学校的课堂文化,使课堂散发出精彩的智慧光芒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5、活动文化彰显特色。在文化提升年中,学校将提升特色活动和优化传统活动,从而进一步促进活动文化灵动有力。
(1)特色活动提升内涵。作为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学校将着力提升“小红帽----为您服务在行动”为主的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活动的内涵。2013年,该活动将在确立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等方面形成成熟的自主管理机制,使这项活动成为德育标杆,学校文化建设的旗帜。
(2)传统活动优化项目。以学校学生社团为活动载体,让传统活动呈现出社团承办,群星灿烂的生动局面。青春歌会、陶都职教之花科艺节等综合性传统文化活动坚持举办,力求创新;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专项活动;灵活穿插,点缀其间;技能竞赛月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秀出竞赛选手的个人风采,推出校园文化明星。
6、教师文化增强后劲。学校文化提升必然要求教师文化的提升。学校着力从三个方面锤炼教师文化:
(1)深化提高“三项工程”。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学校牢牢抓住“三项工程”的师资建设主线,青蓝工程实现优良师风的传帮带,双师型工程着重于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双提升,名师工程培养一批校内外名师,形成名师效应,增强学校的文化吸引力。
(2)拓展延伸“三术路径”。遵循职业学校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要求,学校采取请专家来校授课、送教师出去拓展培训的模式,师资培训长效开展,有效巩固,使学校教师教术、技术、学术齐头并进。
(3)大力推进三室建设。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地,是亮点中的亮点。要加强三室的建设管理,尤其是建立名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的科学评价机制和孵化机制,逐步形成名师梯队,推出一至两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彰显学校的教师文化软实力。
7、环境文化烘托氛围。优美而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文化力,美化着师生的道德情操、理想志趣。[课件 ]在文化提升年,学校将从两个方面突出环境文化的影响力。
(1)建设充实好文化地标和文化小品。抓好校园文化地标建设,做精“三馆三室三工场”的文化轴线,撑起学校陶文化的厚重文脉。吴开诚艺术馆、陶艺陈列馆、孙伯春作品陈列馆,展现艺术与人格之美;大师工作室、校内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着重文化的传承;紫砂工场、数控工场、电子电工工场融合着企业文化的现代理念。装点好校园文化小品,做活星罗棋布、相随相伴的文化点缀,张扬学校陶文化的灵动神韵。校园绿化、走廊壁画、路边标牌、花木挂标等要着力体现“真精善美”的意涵,做到漫步校园,文化随身而行。
(2)继续加强学校基本文化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学校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基本文化设施建设,修整教学、实训实训场所,增加或调整适应学生需要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文化场所,增强文化场所的服务承载能力,图书馆室充实完善,网络中心优化升级,运动操场保养到位,在现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基础上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多层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学生健朗积极的文化人格。
四、落实机制
1、建立学校一把手负责的学校文化提升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学校文化建设。明确各部门在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加强学习,有序推进,形成学校文化提升的强大合力。
2、建立评价评估体系,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具体活动项目树立典型,及时推广优秀实践经验,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第二篇:关于开展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的意见
张教发〔2013〕24号
关于开展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的意见
根据《张掖市教育改革发展意见(2012-2015年)》精神,2013年为“学校文化提升年”,为科学确定活动主题,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此项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健,在培育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底蕴不足、缺乏特色、品位不高、评价滞后、缺少支撑等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的过程,新的形势下,学校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是全市教育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开展“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旨在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进一步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重新定位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足教育当前实际,着眼学校未来发展,融入时代精神,不断传承和创新,积极构建开放、先进、民主、科学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切实推动学校向内涵式、特色化、高水平方向发展。
二、明确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贯彻落实教育纲要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升学校发展水平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遵循规律,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坚持务实求真,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坚持突出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市、县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全市各中小学、中职学校,根据各学段特点,确立活动重点,力求符合学校发展实际。
2.以县为主,分步推进的原则。县区结合县域教育发展实情,按照“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宣传动员、选树典型学习、整体指导推进、系统评估总结”五个阶段分步推进。
3.因校制宜,鼓励创新的原则。注重学校实际,突出特色打造;注重教育导向,突出立德树人;注重文化传承,突出内涵挖掘。
(三)工作目标
以“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推动学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一批校容美、校风好、质量高、有特色、声誉佳的高品质学校,带动全市学校快速发展,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三、突出重点,创新思路,着力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一)着力培育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要以构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倾力培植校园精神文化。要精心凝炼学校办学理念,确立
既要着眼长远,又要切合实际,赢得广大师生普遍认可的办学理念,为学校管理
和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内涵,形
成鲜明的治校理念。要重点抓好文化学术型、文体娱乐型、社会实践型活动的设
计与开展,为师生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要注重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
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和个性校园文化,用文化的精神熏染人、用文化的氛围感召人、用文化的魅力浸润人。
(二)着力打造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载体,要根据学段要求,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要以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围绕减
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深度构建课堂教学文化。着眼校本课程开发,整合课程
资源,着力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课程体系。从教育实际出发,建立“基于解决
问题、致力方法创新”及“研训一体化”的教科研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科研服务
教育教学的目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线,大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第二
课堂活动,坚持开展“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逐步形成内容丰富、底蕴
丰厚、富有实效的课程文化体系。
(三)着力提升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各类学校管理制度,充分体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特点,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
事,特别要建立科学管用、师生认可的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民主决策和教师培
训学习制度。加强校长自身建设,在管理方面要沿着说话有劲、号召有力、行动
有威、工作有效的方向努力,在业务方面要沿着“专家型校长”标准迈进。教师
管理要更加注重团队建设,更加注重专业成长,更加注重职业理想,更加注重人
文关怀,更加注重鼓励创新。加强学生文化的培育,大力倡导文化、文明“双核
心”的德育理念,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抓好“诚信、自主、责任、创新”为主的育人文化的建设。
(四)着力营造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基础,要通过抢抓教育建
设项目,进一步加强环境文化的建设,重点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量力做好校园硬化。紧紧抓住环境文化渲染的第一要素,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
角落,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要注重从身边的、熟悉的人和事挖掘文化内容。坚持以健康的文化熏陶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先进的理念造就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特别要抓好师生室舍文化和校园文化阵
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德育室、橱窗、走廊、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教育功能,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把校园网作为学校活
动的新型载体,注重打造高质量的校园网络文化栏目,倡导健康上网理念,开展
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做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需求。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将“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作为2013年教
育工作主题,制定下发活动意见和评估标准,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教育局要高
度重视,注重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结合县
域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活动方案,认真安排部署。校长作为学校文化
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认识提升学校文化的重要意义,站位在先、思考在先,把提升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作为展现
校长教育理念、管理水平和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科学制定提升学校文化的行动
计划,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二)树立先进带动。各县区要尽早确立一批文化基础好、校长引领能力强的学校,作为区域推进工作的典型,精心指导培育,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定期座
谈交流、建立帮扶联动机制等方式,带动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活动。市教育局将适
时组织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观摩活动,选拔一批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校长外出
考察学习。《张掖教育》和张掖教育信息网将开辟专栏,对各县区、学校在文化
提升年活动中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进行宣传。
(三)开展督导评估。县区教育局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组织专家团队定期
深入学校检查指导,把督导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市教育局将结合有关工作对县
区推进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深入开展文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市教育局制定下
发《张掖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各县区依照其进行自
查评估,对于达到创建文化示范校标准的学校,逐级上报,市教育局组织评估验
收,验收合格的命名为“张掖市文化示范学校”,并在新闻媒体进行专题宣传。
(四)建立奖惩机制。市、县区要把此项工作分别纳入对县区、学校教育工
作目标责任考核中,年终对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通报,有关结果
与学校、校长的评优晋级相挂钩。对文化示范校创建活动中特色突出、质量提高、形象提升、变化明显、成绩显著的学校和校长进行表彰奖励。
附件:张掖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张掖市教育局
2013年1月23日
第三篇: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规划
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规划
为切实加强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为重点,结合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一年左右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步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先进行列。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用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师风引其正,科研教改促其精,制度改革使其优”等措施,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实施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推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现状,对我校标准化建设进行一次性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分实施,力争通过一年左右时间,使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规范化标准要求。
2、突出重点,注重效益。落实优先优惠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建设力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整体优化。
3、软硬件兼顾,全面建设。既注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办学硬件的改善,又注重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四、学校现状分析及具体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建于1980年7月,位于郭河镇集镇中心“仙监”省道旁,占地面积11540㎡,建筑面积6536㎡。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60人,教职工67人,学历达标率100%。一栋建于90年代四层20间的教学楼和一栋建于80年代4间的平房,其中教师办公室、标准化的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各1间。覆盖29个村(场),教学成果显著,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表彰和社会的好评。
根据《仙桃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急需解决教室和配套功能用房紧缺及厕所新建的问题
(二)、具体规划
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工程从2011年5月启动,至2012年底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5——2011、6)
1、学习有关文件,吃透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2.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
3.统计数据,及时上报。
4.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1、7——2011、12)
1.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师资配备比例及学科岗位设置配齐师资。
2.新建水冲式厕所一栋,建筑面积100㎡,工程造价15万元。
3.新建一栋四层20间的综合大楼,建筑面积2400㎡,工程造价240万元。
第三阶段(2012.1——2012.12)
1.按标准配齐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
2.按标准配齐教学仪器、体、音、美、卫器材。(6.2万元)。
3、设计班额30个,在校生达1400人
四、保障措施
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落实,需要学校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
尽的实施计划,确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学校领导将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进行学习,充分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学校一把手主管、副校长主抓、主管主任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层级落实体系,由德育、教学、财务、后勤、等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的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强力组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队伍保障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我们要采取“整合资源,横向调整”的措施,尽快解决我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学校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我们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建设、学习型团队建设、校本研修、教育科研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在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方面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校长、同事、学生、家长及有关专家共同参与的教师业务档案制度,科学及时和详实记录教师的成长历程,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四)办学保障
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等学校内涵建设的“软实力”。一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
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特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坚持“按学区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尽量不招或少招片外学生,采取一定的硬性措施控制招生人数。以保证大班额得到改善。
(五)投入保障
一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的教育附加费和生均办公经费足额拨付到位。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将资金大部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二要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缘由,积极向市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教师培训和仪器设备更新。力争早日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
附:郭河一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肖金武(校长)
副组长:周泽洪(副校长)李明洋(工会主席)
成员:张华蔡光鹏蔡明炯王建刚陈娟陈艳
刘祖传印成佳
郭河一小
2011.05
第四篇:学校提升年经验交流
以人为本 建构和谐校园
胡各庄镇中心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549名学生,幼儿园有大、中、小
五个幼儿班,幼儿171人。学校坚持”以德立学,以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建构和谐校园”的办学思路,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目的,积极开展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实施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做到了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提高质量与提高素养相结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授予“唐山市先进教研组”“滦南县首批精细化管理先进校”“文明单位”“河北省示范图书馆”“教学质量先进校”等荣誉。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有了自己独特的管理特色。
一、建立一支和谐上进的教师队伍。
学校管理的根本问题是做好人的工作,也就是人本管理。在学校教师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因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发挥教师潜能,弘扬教师的个性特长,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民主化,为教师工作打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起了一支具有战斗力、核心力、和谐的教师队伍。
⒈团结一致,互相理解是建立一支和谐教师队伍的基础。
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教师的工作既繁琐又辛苦。作为学校应以人为本,不可把教师是否完成工作任务作为终极目标,管理不是检查、督促、给教师增加压力,从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体验。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要善于营造一个互相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工作环境。学会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工作,尊重教师的需要。在工作之余多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尽可能地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只有彼此尊重,互相信任,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有一种愉快心情工作,使学校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开展。
几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老师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信任,关系和谐,相处融洽,凡事都知道为他人着想,当学校有困难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挑重担帮学校分忧。09—10学年开学初根据教师的专长,学校的工作需要(三至六年级共11个教学班,一个英语专业教师任三四年级英语,两个主任分别担任六年级两个大班48人的英语课),将五年级语数英三科的教学任务交给了张艳萍、李志虹、周云霞三位年轻教师,在找来三位老师倾谈时,三位老师的态度很明确:年轻人苦点累点没关系,对我们也是一次锻炼。就这样三位女教师在自己都有小孩(最大的三周多)要带的情况下,挑起了三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一学年中,她们从不因为工作重而说过什么;从不因为工作重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年末的期末质量检测中三个班三科的总评成绩分别为全镇第二、三、四名,其中英语全镇总评第一,向学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在我们胡小像三位老师这样不求索取、埋头奉献的老师有很多,而每一次老师们的勇挑重担都让我们意识到这个集体只有互相理解,团结一致,相互扶持,才能有所成就,有所提高。
⒉精诚合作是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核心力教师队伍的关健。
昨天的教育伴随我们的成长,今天的教育让我们相识、相知。当我们正在为教育而奉献时,胡各庄小学的36名教师已默默地拧成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虽然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分工,但我们彼此在心灵深处早已汇集成一点。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胡各庄小学的发展越来越好,两年来在我校举行过各种大型活动:2008年9月全镇教学研讨会,2009年5月校本教研现场会,2009年11月教学评估,2010年6月全镇课改课研讨会,2010年11月5日实验班教研活动现场会,2010年11月18日名校创建现场会„„两年中胡各庄小学分别迎来了镇兄弟学校、县级各兄弟学校、省评估组的领导老师们,我校青年教师张艳萍、张雪梅、霍威,老教师李桂英分别在这几次活动中作示范课,得到全体与会领导、专家、教师的好评。她们的教学经验、课堂艺术得到了推广,这让她们体会到了成功,更让胡各庄小学其余的教师感到满足。因为在她们的课里凝聚着全校教师的智慧与奉献,那一次次的集体备课、试上、点评与建议,为他们的成功奏响了和谐的乐章。俗话说得好:一出好戏不仅要前台的主角演得好,更要后台和谐、响亮的锣鼓声。这深深地道出精诚合作的必要性。而像这样齐心协力、精诚合作的事例,在我校举不胜举:2009年4月,省教育督导评估的前夕,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仪器室配备了新的实验器材教具、图书室增添了大量图书,而且需要微机管理,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接下来的近一个月内,全体教师通力合作,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哪位老师没有课时就到微机室、图书馆帮忙:整理仪器、建立账目、微机录书、贴标签„„在老师们的努力下,终于克服了困难,在迎督导评估之前圆满完成了任务;2010年4月我们学校担任胡各庄镇参加县运会入场式的排练任务,参加入场式的主要道具---扇子和“巨型花篮”,都是老师们利用课间休息、周末时间分工合作完成的,而“花篮”更是几经修改设计,总不令人满意,再者春天正是多风的季节,每次排练下来,花篮外面的装饰总有掉落的,所以在县运会举行的前夕,我们还在不断修补、改进中„„终于老师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县运会的入场式表演中我校获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这与老师们亲密无间的分工合作是分不开的。一次次事例让我们感到精诚合作的无穷力量,感到一支具有核心力的教师队伍的形成。
⒊领导的关爱与扶持是促进教师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
当我们参加每一次经验交流时,当听到领导对我们的称赞肯定时,当看到学校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时,胡各庄小学36位教师的脸上堆满了骄傲的笑容,他们直起腰、挺起胸,以我是一位胡小老师而光荣。在这骄傲的笑容之下,含着一份厚厚地、沉沉地上级各级领导的关爱与扶持:记得2010年6月,赵局长带领教育局、中心校领导亲临我校调研、指导工作。关心教师的工作、了解学校办学的难处,指导学校工作——书香校园的创建与规划,描绘学校的发展蓝图,并且把自己喜欢阅读的刘可钦老师的《刘可钦与他的主题教育》一书赠送给我校青年教师张雪梅老师,此后,胡各庄小学维修、更换了教学楼的门窗,办学条件更进了一步,书香校园的创建氛围更加浓烈,师生的积极性无比高涨。2010年6月4日,在我校举行的中高年级课改课研讨会上,中心校王校长那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发言至今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忘怀。领导的参与、领导的鼓舞、领导的肯定、领导的扶持给胡各庄小学500多名师生一种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
胡各庄小学全体师生团结一致、积极向上、互相扶持,共同拼搏,去创建美好的未来。
二、营造一个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好坏是群众评判一所学校兴败的标准,直接影响学校在群众心中的地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几年来,胡各庄小学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创新、主动发展”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全体教师深入探讨“怎样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一个前所未有、和谐奋进的教学工作氛围。
⒈爱岗敬业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之根本。
⑴学校利用教研会、政治业务学习会等时间,加强师德教育和岗位职责的学习,转变教师的观念,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引导教师守住一方清贫,放下攀比心理,全心全意投入课改。提倡:走进课堂一切烦忧皆可抛;整整衣襟,精神焕发耕耘好每个40分钟。树立起正确的从事态度和责任是每位教师做好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⑵学校领导身先示卒,勇于承担教学重任,并引导教师向自已看齐,努力工作,为全体教师树立一个工作的好榜样,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良性竞争。⒉建全制度是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措施。
⑴学校根据课改有关精神,结合本校实际,认真修订了《胡各庄小学教学常规制度》、《胡各庄小学教学常规细则》和《胡各庄小学特色创建计划》,使教学管理更符合新时期课改的要求,以增强教学效果。
⑵《胡各庄小学教学常规制度》明确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做好“四个一”活动(备好一节课,说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写好一课反思)。一年来,我校教师共写教学经验文章20余篇,09年在唐山市优秀教案评比中,我校有六名教师参加,其中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2010年在唐山市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我校多名青年教师获奖,其中4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班主任工作案例评比中多人获奖。2009年王迎辉老师撰写的论文《让实验室成为学生们科学创造的乐园》获得河北省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为实现课堂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⒊教学研讨是深入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⑴学校领导班子深入教师课堂,做好随堂听课。一学年来,校长听课40节;教导听课60节。实践证明:深入教师课堂是全面了解教师教学风格、艺术,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挖掘教师工作潜能,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全面了解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动态,随时研究出现的新问题,鼓励教师在课改中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加大了对课堂研究力度。
⑵坚持“一个课题、二次上课、三次研讨”的教研模式。一个课题是指在学校教研大课题下每位教师要有自己的教研小课题。二次上课是指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上好两次教研课题汇报课。三次研讨是指教研组要组织好教师做好每一节课题汇报课的课前、课中、课后的研讨工作。在研讨会上不分彼此轮换发言,形成一股浓烈的教研氛围,促进课堂改革的深入进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赛活动,展示风彩,提高素质。一学年来,学校教师共有8人在优质课、说课比赛、论文比赛中获奖。
(4)搞好教育科研,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领域是个薄弱点,所以我们本着踏实、扎实的原则,不好高骛远,要求老师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以教学问题为课题,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确定要研究的课题,在实践中逐步解决问题,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为补充我校课题研究的空白,结合学校制定的特色创建计划,为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分年级组进行课题研究,低年级的选题为“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中年级为“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高年级的选题为“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并且高年级的课题被定为市级研究课题。在各个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能按计划开展研究,做好开题报告,及时查阅文献资料,及时做好个案积累,及时汇报课题进展情况。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三、建构校园文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健康向上清静幽雅的环境,将深刻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知识才能的增长。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教育力量,而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生动载体,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育人的要求,还直接影响改善和调节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一所理想的学校应书墨飘香,歌声飞扬凸现人文关怀。学校应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尽情地展现童真,放飞童心主动探索,健康地成长。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式:
1.创建书香校园阅读是人心灵深处的饥渴,是点亮世界的火种。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阅读能给人带来终身发展的幸福,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鉴于此,我们提倡读书,我们鼓励读书,我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积极构建校园阅读生态,把“书香校园”确定为本校的重点工作,让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在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过程中,师生的参与积极性高,而且也获益颇多:“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竞赛活动、“诗情画意颂经典”“快乐阅读书香满园”的手抄报活动、师生硬笔书法大赛、读书心得评比等,师生们参与积极,热情高涨,在活动中发现了部分特长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学校图书室的图书的更新与流通,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各项竞赛有序进行,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2.体育艺术活动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校的兴趣小组活动按时按计划有序开展,学校组织了“田径”、“器乐”、“声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多个校级体育艺术兴趣小组,统一时间准时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孩子们的表现可圈可点,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每年举行的镇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一直保持镇同类学校中领先的地位。在历届县运会入场式表演中我校也连创佳绩;每年的艺术节评比中我们排练的节目屡获一等奖,而且年年参加“六一”“教师节”等文艺汇演;美术方面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学生书法、绘画比赛中,我校教师的书法、绘画作品多次获奖,美术小组的孩子们参加历届书法、绘画比赛均有不俗表现,多人、多次获奖。
总之,学校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其核心的管理应是人的管理。我们试图通过努力,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让教师工作得舒心;让学生学习的畅心。一年的努力,虽取得了点滴进步,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但我们坚信——在胡各庄小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第五篇:乡镇2010-2012年扶贫实施规划
*****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工 作 规 划
(2010年至2012年)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23日
2010-2012年*****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0号)、《关于***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办发[2009]22号)和《关于****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思想统一,责任明确,加大扶贫力度,做好我镇扶贫开发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市中部,东邻****镇、南接****镇,西连**镇,北与****镇接壤。镇政府驻地*****墟,距市区9公里,方圆6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97万亩,耕地2.05万亩, 现辖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0385人,总户数为12322户。全镇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户有513户,共1348人。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国家扶贫开发基本方针,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以贫困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为目的,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责任制,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 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促进我镇和谐发展。
三、目标任务
从2010年开始,力争用2年时间,通过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措施,对全镇11个村委1个居委,以及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农户实施帮扶,2010年、2011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其增长水平超过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2012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2500元,确保被帮扶的贫困农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达到年人均纯收入2500以上。
四、脱贫项目安排
1、帮助贫困户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
2、大力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3、改善村内的村道、生活用水、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和村委的办公条件、硬底化运动场及教学设施的完善、村容村貌等公共基础设施。
4、帮助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和贫困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5、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
6、配合扶持考上高中以上的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学业。
五、资金的筹集和投入
通过争取各级财政拨款、帮扶单位自筹、镇单位干部职工捐款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等形式每年筹措帮扶资金,各项 3 资金投放比例:80%—90%的资金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10%-20%的资金用于建设公共公益性事业;
六、措施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举措,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我镇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协调发展,建设文明*****的重要内容,各村、各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镇委、镇政府是扶贫开发的责任主体,镇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落实由镇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大力开展村干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2、建立制度,确保成效。
一是要完善扶贫工作机制。要加强工作力量,加强培训,提高扶贫队伍素质,保障工作经费。要配备一名以上扶贫专干抓好扶贫工作的落实,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要建立完善考核机制。我镇将根据****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考核细则,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实施情况列入镇党政班子领导考核内容,每年组织检查考核,公布考核结果。三是要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准确报 4 送市扶贫办。各挂钩帮扶单位要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有关信息的报送工作,每年11月底对帮扶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报市扶贫办。
3、加强协作,扎实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任务艰巨,各帮扶单位和镇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帮扶措施和任务的落实。各帮扶单位和个人要加强与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通力合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