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一是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开展了“戏曲广场大家唱”活动、庆祝县“两会”召开专场文艺演出、幼儿园文艺系列汇演等活动,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
二是节庆期间文化活动特色鲜明丰富。成功举办内黄县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在规模及节目形式上均创下新的高度,在县区春晚中独树一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举办“龙腾枣乡〃魅力内黄”大型新春灯展活动,全方位展现了内黄地方风情、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腾飞的新面貌。同时举办迎新春春联义写、迎新春书画展、元宵节民间艺术进城汇演等大型节庆文化活动10多场,展示了地方民间文化,营造出欢乐祥和、奋发向上的节庆氛围。
三是展赛活动再创佳绩。内黄农民画在中国第二届全国农民画展中荣获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两项和组织奖一项;作品《沁园春〃雪》荣获2012音乐〃中国杯作曲银奖;参加2012年安阳市壬辰年迎新春春节活动,并且荣获新春民俗文化展、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一等奖、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创新奖、新春民间艺术节目展演奖等;为我县赢得荣誉。四是专题和广场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承办、协办公安局迎新春专题晚会、5〃12国际护士节、县两会慰问文艺
演出、庆七〃一党旗飘飘文化活动、法制文艺汇演等文艺专场,积极组织“魅力枣乡、百姓舞台”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民俗文化活动、节庆活动200多场次,惠及群众40多万人,极大丰富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第二篇:群众文化活动
本文试图从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中,老年朋友的参与占有相当比例的现状,来探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如何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需求。
一、老年文化活动现状
由于自然规律使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辛勤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享受观及文化娱乐观念上都与以前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年人的生活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糊涂一点),正在被越来越多老年朋友所接受并以实际行动来践行。
新时期老年文化有了新的含义、新的内容,新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老年文化队伍(腰鼓队、秧歌队、时装队、器乐队、舞蹈队、合唱团、书画班等)层出不穷,大有弥补过去忙于工作、忙于家庭或受传统思想禁锢而忽略了的参与和享受文化活动权益之遗憾,大有与年轻人一争群众文化舞台的趋势。
笔者所在的重庆市北碚区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的一些变化也“可窥一斑”。北碚区文化馆常年坚持开展活动的馆办文艺团队有8支,其中老年队员占多数(80%以上)的队就有 3支(以上数据不包括社区、乡村自发组织的大量的各类型群众文化队伍)。老年朋友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占了如此大的比例,这其中固然有年轻人忙于工作和兴趣爱好更新潮更流行,如上网、K歌、蹦迪、体育健身等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老年朋友已经从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他们自我表现、展示的欲望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强烈。
诚然,老年人的表演技巧也许不如年轻人高、表演动作也许不如年轻人柔美或刚劲有力、化妆后的形象也许不如年轻人青春靓丽,但他们却越老心态越年轻(返老还童、不愿老不服老);越老越有理想追求(发挥余热、著书立说、学书法学绘画);越老打扮越花哨(敢穿红戴绿、敢描眉抹红);越老越欢笑(讲笑话、看小品、大笑比赛、笑对人生暮年);越老越爱唱(曲不离口、家庭卡拉OK、参加歌咏比赛);越老越会跳(交谊舞、腰鼓秧歌、健身舞);越老越红(情绪乐观、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生活越来越火红)。
既然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受众中的老年人都占了相当的比例,那么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就不能忽略这种现实。如何满足广大老年朋友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实现其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这正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当前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二、群众文化如何适应老年社会的变化
群众文化包罗万象,它首先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间接地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通过人们广泛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植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等。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显示出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群众文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达到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笔者试图从群众文化的三大基本功能,即“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精神调剂作用”,对老年文化活动的作用谈一点个人的理解。
1、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群众文化在宣传教化方面的作用在实践中已被社会证明,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首先应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倡导科学与文明,反对封建和愚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通俗、准确地帮助群众弄清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美化人们的心灵,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实现其社会使命。因此,群众文化在这方面就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接受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可以说政治学习)的途径在形式上有所减少。虽然现在各种媒体样式增多、知识信息成倍增长、不断翻新,但老年人受视力、听力、注意力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务事拖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否认老年人在新知识、新信息的接受方面不如年轻人甚至有时不如少年儿童接受得快、接受得多。而群众文化活动则以其大众性、普及性、自发性特征,以不可替代的多样化形式起到宣传教化的社会作用。
北碚区文化馆戏曲协会骨干65岁的退休工人胡之荣同志,该同志在农村院坝表演节目曾被中央电视台07年2月25日的“焦点访谈”栏目报导,在生活实践中创作了大量的曲艺、小品。通过百姓的口吻对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宣扬,如反映基层共产党员、村支书带领群众抵御2006年重庆市百年不遇干旱的方言故事《甜水井》;也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嘲讽鞭挞,比如反映家庭孝道观念的戏剧小品《三兄弟分家》等,就很能为群众所接受,在老年观众中引起特别的共鸣,对不孝顺儿女也起到警示甚至鞭笞作用。由北碚区文化馆创作编排全部由55岁以上退休老人演出的川剧《扇舞夕阳》,在重庆市群众文艺展演周中获戏剧类(老年组)一等奖,此剧本身就反映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新鲜事,同时也很好地展示了新时期老年群体的风采。
河北唐山老年舞蹈队表演的《俏夕阳》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后,不光这群老年演员更加年轻充满活力,其后各地报道的老年舞蹈队、老年时装表演、老年合唱团等都呈蓬勃发展之势。
这些原来可能没机会或不好意思上舞台的大叔大婶们的表演以及对老年群体进行的宣传教化是直观可信的,其效果也不是直接宣读报纸新闻、政策文件可比拟的,这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所在。
2、教育传播、普及知识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基地的文化馆、艺术馆虽不是正规的艺术院校,也不承担为社会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学历教育。但他是人民群众接受终身社会教育的学习基地。积极开展知识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突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这是文化馆主要社会职能之一。开展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采用老年朋友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通俗地宣传科普知识,使他们在文化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加知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的活动内容以及方式,应该针对这些好学的年龄大的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和进行。人到老年,经过生活的磨炼,对人对事的感悟都较年轻人要深刻
和细致,因此群众文化的各类培训应该重“写意”而轻“工笔”。舞蹈应着重强调表现出欢乐喜庆的情绪、动作整齐划一,而不必刻意强调舞蹈艺术独特的韵味;合唱团似乎也没必要太抠“气沉丹田”、“打开头顶共鸣腔”等意大利发声法,只要音唱准节拍齐、将情绪溶入歌词内容即可;绘画书法只要“意”到了、像就可以,而大可不必非要“工笔”到连植物的纤维人的眉毛都要画得清清楚楚才算及格;摄影作品似也不宜对老同志太强调“色温”、“构图”、“立意”,当然光圈、快门等基本技巧还是要讲究和注意。
总之,老年同志参加群众文化培训或演出、展出,主要不是为了“出名成家”,而是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一切活动高兴了、满意了就行。所以我们的群众文化培训应该投其所好,文艺表演也要“量体裁衣”。
3、群众文化怎样调剂老年群体的精神
不可否认,由于各自的成长经历、学识修养以及具体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因此他们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烦恼与困惑。那么群众文化活动面对逐渐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发挥“精神调剂”的作用呢?
对老年工作有研究的同志曾经说过:“心宽使人精力旺盛,气宽使人阴阳平衡,趣宽使人陶冶情操”。有了心理健康,才有身体健康。有了身体健康,才有情趣。情趣产生于爱好,爱好必然有其乐。乐,使人越活越年轻,使人轻松愉快;乐,使人生活丰富多彩,使人情操高尚。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更多地老年朋友参加到广阔的社会活动中来,参加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我们要创作、编排更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让老人们从繁重的家务事和烦心的恩怨情仇中解放出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青春,获得健康……
我国目前已进入老年社会,其社会形态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也都越来越重视老年工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随着老年朋友观念的更新,使老年人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欣赏,而是要求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组织。老年文化已出现由观赏型到参与型、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单一化到多样化的转变,这些都给老年文化带来了勃勃生机。不可否认,老年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方面,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积极倡导,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的各地文化馆,也应尽其所能,将老年文化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分满足老年精神生活的需要,促进老年文化的繁荣,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篇:关于群众文化活动
关于群众文化活动
就我们大学生而言,可能无法很准确或者说是很全面的阐述有关群众文化活动的情况,但是我们也是群众中的一份子,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都是很清楚的,所以下面,我就以我们身边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为切点,进一步详细的阐述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也有人称之为“通俗文化”,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正在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支配性影响力,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意识,还影响着人们的主流生活。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对我们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比一般的大众更靠近时代的前沿,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所以我们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着群众文化活动。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得如此丰富,正如同群众文化化活动在群众中开展一样,在我看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目的的鲜明性。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是要陶冶师生的情操,丰富课堂教学之外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参与的广泛性。校园文化活动从属于群众文化活动,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包括近20多年改革开放时期,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学校师生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和需要自行组织、自行参加。
三是形式的多样性。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多样,方式灵活。既可以搞一些歌舞、戏曲、朗诵、绘画和摄影等文艺活动,也可以搞一些象棋、军棋、围棋等竞赛项目,还可以搞一些跳绳、踢键子、“跳房子”和各种球类等体育运动。既可以在学校的文娱室、礼堂举办,也可以在校园课堂和操场进行。既可以一个班内部举办,也可以几个班或校内所有班共办,还可以和兄弟学校联办。
四是组织的随意性。校园文化活动投入少,有广泛的师生基础,只要学校领导予以重视和正确领导,积极推动并带头参加,这项活动就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校园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它通过活泼多样的文化活动对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我们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高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也表明着一所学校的风格和精神,它是联系协调学校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一个整体的优势,树立一种群体的价值观念,在我们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我们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使我们学生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同时,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精神生活,既可消除我们学生的孤独感、失落感,又能使我们学生自觉地加入到集体中来。校园文化同时也是我们学生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良好形式。校园文化是我们学生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囿于其中的我们的个性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深刻认识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的形象基础上,在筛选各种信息和相应的选择中,使我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力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在校园文化活动里,我们的老师们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审美情趣、创新意识、豁达的情感、开阔的视野、民主的教学风格去影响我们学生,以及协调我们学生的人际关系,倡导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培养我们学生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体意识。
虽然我们晓庄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一直开展的很好,但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做得更好。
首先,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当作用先进文化占领师生文化生活阵地、提高我们学生文化素养和增进师生感情的重要工作来抓。其次,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创造性地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下去。第三,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优化管理,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保证。
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服务于群众。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对人会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现在的我们要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我们的热情、智慧和力量调动起来,凝结起来,发挥出来,尽我们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来为促进我们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我国先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第四篇:群众文化活动总结定稿
多层并进,大力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
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宣传部
撤市设区以来,吴中区全面步入城市化建设快车道,大量农民告别土地,成为“新市民”。为切实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今年以来,吴中区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以文化亲民、文化育民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以城区广场为龙头,城乡联动层层推进。广场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震撼力和影响力。近年来,我区新建了人民大会堂、吴中公园、社区游园、郭巷镇文体服务中心等一批大型文化广场,这些广场大多处于我区城乡的商业、居住中心,是广大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几乎每天广场上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评弹小唱、健身操、秧歌舞、腰鼓队、木兰拳、扇子舞等文艺表演,吸引了附近居民积极参与。为在城乡各地全面推广这种自娱娱人、自育育人的文化活动,区文明委因势利导,以活跃城乡假日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借助庆祝国庆以及“十一”旅游黄金周契机,率先在城区广场组织举办了吴中区庆国庆文艺晚会、“秘境之旅”中国歌舞团演出以及露天电影放映三大专场。在城区广场的示范带动下,城乡各地结合旅游、招商,接连组织了以弘扬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太湖之春”旅游月、用直水乡服饰文化旅游节、木渎江南园林旅游节、东山民俗风情旅游节等共12个专场文艺演出。通过城乡联动,层层推进,掀起了全区广场活动的新高潮,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同时,通过展示东山抬阁、用直水乡服饰、打莲湘等吴中特色文化精品,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发展了特色文化,繁荣了群众文化,凸现了吴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城市魅力。
二、以社区团队为基础,巡回展演贴近群众。社区文化因贴近群众、与群众“零距离”而深受社区居民喜爱。为确保社区文化活动能长期开展,今年以来,我们加大力度,组建成立了完全由社区居民参与的城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社区艺术团。社区艺术团依靠居民特别是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文艺骨干分子,紧密结合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防治“非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等重大事件,创作了一批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的曲目,如小品《一个不漏》、歌曲《风雨使我们更加坚强》、歌曲《飞天圆舞曲》等。通过举办纳凉晚会、慰问演出、送戏下乡等,每周一次到各社区巡回展演,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文艺演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苏苑社区艺术团来说,今年共演出35场次,观众达24000人。艺术团每到一处,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谈起团长彭淑贞老师,苏苑街道19个社区的居民无人不晓、无人不夸、无人不敬。同时,木渎百花园艺术团、用直水乡服饰艺术团等古镇特色文化团队也积极开展活动,他们利用农闲和节假日,走村入户把发生在农村的新人新事编成节目巡回演出,大力讴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的感人故事,促进了一方社会风气的好转。另外,我区还积极培育、扶持那些常年活跃在社区基层的老年合唱团、秧歌队、腰鼓队、健美队等群众文艺团体。今年9月,区文明委选送龙西街道老年合唱团参加了苏州市第二届社区艺术节演出,演出中,他们所表演的曲目《祝福你祖国》荣获表演奖,不久,合唱团还将代表我区参加苏州市新春音乐会合唱演出。
三、以交流演出为媒介,突破区域相互促进。以交流演出为媒介,积极寻求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企业、文化与招商的结合,努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吴中城市品位,这是今年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之举。工作中,我们既积极地采用“走出去”战略,也真诚地实施“引进来”。通过开展木渎古镇文艺进金阊演出,不仅在苏州市民面前充分展示了木渎镇“秀绝冠江南”、“吴中第一镇”的古韵风貌,而且还全面展示了吴中区的文化品位和吴中市民的精神风貌。同时,为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我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以歌会友,组织举办了“木渎古镇杯”友好城市(区)歌会,邀请了江浙沪16个市、区的19名歌手放歌吴中,共同歌唱美好生活,共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另外,区内的文化交流坚持做到互动互通。“三下乡”常下乡、“四进社区”月月进,实实在在地把党的方针政策、丰富文体活动、良好道德风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送到群众身边,受到了群众普遍赞誉。
总结经验,我们感到,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小打小闹,不能放任自流,而应放大亮点,做大做强。政府在其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宣传部、文明办必须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优势。就以城区国庆广场文艺晚会为例,整台节目虽然以群众自编自演节目为主,但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人头济济,但现场秩序井然。主要还是宣传部、文明办组织协调到位。活动中,我们一方面争取领导重视、关心、支持,确保领导到位;另一方面,十分注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落实专人,确保经费到位、职责到位、后勤到位,为活动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必须坚持多元化、多形式。群众性文化活动不能只局限于政府筹办,而应该引入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共同举办,为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我们在举办“木渎古镇杯”友好城市歌会时,就引入了市场化运作的理念,以企业冠名的方式筹措资金,通过文艺演出,既打响了企业的品牌,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又促进了文化交流,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了企业经济利益与文化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样,群众文化活动必须是多形式的,凡是群众欢迎的、群众拥护的,我们就要正确地去引导,努力地去扶持,积极培育使其发展壮大,从而不断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三是必须寓教于乐。我们的文化活动之所以广受群众欢迎,原因在于坚持把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使群众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实现自我熏陶、自我提高,从而使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第五篇:xx街道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情况
xx街道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总结
xx街道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34亩,全街道有5个城市社区、7个农村社区和1个单位社区,共148个居(村)民小组,2009年末户籍人口24946户84790人,农业人口9929户34851人。街道文化中心有在编人员5人,实际从事文化工作的2人。
一、社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以及正在一是积极做好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项目申报,完成了文化站的选址前期的准备工作。二是上下协调、鼓励有一定条件的社区抓住机遇,统筹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建设社区文化室。通过努力,在已建成的5个社区村级文化室的基础上又使2两个社区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在2009年的建室任务。基本实现了50%以上的社区有文化室。三是
二、活动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组建社区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和广泛开展“欢乐乡村大家乐”活动。为把这两项工作做好,我们反复利用街道干部和社区支书主任周一学习的时间,多次强调要求各社区在老年健身团的基础上,组建社区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并深入各社区指导“欢乐乡村大家乐”活动。培训推广3套健身舞,在各社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社区在老年健身团 1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20人以上的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社区的直接领导下,他们每天自编自创排练节目开展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活跃了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使“欢乐乡村大家乐”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红红火火,把“欢乐乡村大家乐”文艺创建活动推向了高潮。实现了2009年开展创建活动社区为100%,整合组建文艺队伍的社区为50%。据统计,至今全街道已有各种文体团队39支,参加队伍人数1000多人,吸引参加活动群众5000多人。
二是认真抓好社区数字电影放映工作,确保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免费数字电影,建立健全并落实好了管理责任制,按时统计上报,确保全年安全放映。
三是以已建成的村级文化室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村,选派专业人员指导社区开展社区组织文体活动13场。具体活动如下:8月6日街道在杏花小区举办了各社区拔河比赛;9月15日,街道在保岫电影院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9月18日组织参加区党史知识竞赛;9月22日组织参加xx区举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歌咏比赛,获得二等奖;去年敬老节前夕,街道为扩大群众的参与面,使广大老年人过上一个祥和欢乐的“敬老节”,提前下发通知,改以往街道统一举办为各社区自己举办,并给每个社区补助活动经费1000元,同时并将节目单、总结上报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经统计,全街道13个社区里,有11个社区组织了“敬
老节”文艺表演。表演节目均在10个以上,参加表演人员1000多人,吸引观众5000多人,极大的地活跃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老年人过上了一个祥和愉快的节日。
三、存在困难
就目前来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建社区文化室和街道新建综合文化站的问题。这一年由于前两年农户大量土地被征收而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剧增,街道和社区的信访维稳工作加重。街道社区的主要领导和街道社区的大量干部都忙于信访维稳工作,解决信访问题和维稳工作成为整个街道上下的头等大事,街道和社区主要领导的精力大都放在信访维稳工作上。不紧迫的工作很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整个街道的现状看,街道没有直接的财政预算,社区也不存在有集体经济,故街道文化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综合文化站的建设问题。就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来说,如果没有区级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协调,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项目,虽有申报承诺。但最终落实很难保障,就社区文化室建设来说,目前永昌街道5个城区社区中仍还存在3个社区租房办公,7个农村社区的办公条件也很差。目前虽各个社区都有建设规划,但一时还很难实施,在目前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建室财政补助,社区文化室建设按“七有七落实”的标准建设任务难以完成。
四、下一步打算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紧围绕建站和建室的工作目标,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争取把这项工作印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的头脑上,并对此项工作重视起来,得以落实。
2.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经常深入社区开展调研,指导社区开展活动,把“欢乐乡村大家乐”创建活动引向深入,使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3.按照要求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础服务点工作,使其所有设备充分发挥起作用。服务好辖区居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4.做好常规工作,加强文化体育信息采编、统计、总结工作。
5.全面落实好xx区2010年文体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