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寻文化的美丽
追寻文化的美丽----读《文化苦旅》有感
悠长的中华文明好似广袤无边的沙漠,历代文人在上面或深或浅地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无数的人先后走过,脚印叠着脚印。有的脚印已淹没于历史的风沙之中,有的还深深地扎在那儿,这是人们留下的生命的足迹,这些美丽的脚印!有一个旅者,他来到了这片沙漠。他远远望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他并没有顺着已有的脚印走,被人踩过的地方发松得难走。他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他留下了自己的脚印,那沙漠中美丽的脚印。那脚印就是《文化苦旅》,那旅者叫余秋雨。
还有一位年轻人,随着那旅者闯入了这片沙漠,歪歪扭扭地留下了浅浅的脚印,浅得只有她自己才能分辨出来。这个年轻人就是我。我随着那旅者,沿途拾掇那些文明的碎片,这些碎片承载着我们民族一份份的精神记忆,闪烁着近代人无比活跃的思想火花。这些文明的碎片拥有打动人心的光芒,展示着生命的激情。
一篇篇精彩的美文,余秋雨带我们探寻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文明和历史。
纵观《文化苦旅》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先生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历史的苍凉和大漠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驾驭文字的能力让人称赞,在他的笔下,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却能放出异样的光彩。《都江堰》一曲气势绑礴的交响曲,以独特的视角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人非凡的气魄和豪情,震撼人心,具有大家风范。《道士塔》平淡的叙述历史与文化,却能触及我的灵魂,对历史对文化所失去的思索,不禁让我们感到历史的悲哀,对国人愚昧的愤慨,对文化瑰宝丧失的痛心。《漂泊者》那看似漫不经心的笔墨,不知引起多少海外游子的共鸣,深深的触动了他们的思乡之情,让你体会到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感受。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们不曾亲临,通过您对当地人、历史、自然的浑沌交融,历史的沧桑感
和人生的沧桑感就会遍步全身,那些历史好像亲身经历过,从而紧随着的感动,叹息„„
过汨罗江,在百感交集中挤出一声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在江底的闲散,有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庆幸楚国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息淘淘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
参观长城,长城一直肩负起了保卫国家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凶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
客寓柳州,对柳侯祠的热衷来自对柳宗元的追崇和惜憾。柳公宗元也,不仅代表他一人,而代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封建时期文人的凄楚和无奈。那时中国的文人,珍贵的是人格。但拥有这样人格的人却日渐的从凄楚变为寂寞。“颠沛流离四十载,不禁华发苍然。”感慨之余,嘴角忽然绽出了一丝微笑。那不是喜悦的笑容,而是自嘲的笑容„„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味文化,升华文化。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你即使来到有任何意义的景观也只是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才能换来,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我一点一点地读,一点一点地被折服,一点一点地被感动。掩起书本,过去所发生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模糊起来,而留在心中的回味和感触却愈加变得清晰起来。正如余秋雨先生所希望的:“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回荡于心,回旋于耳畔„„
第二篇:文化追寻
文化追寻
2014年7月5日,“三七”小分队调研第三天。今天的活动安排是探访中山古镇文化底蕴,调查游人及当地居民对中山古镇节日习俗的了解程度。
当地人说一定要到茶馆喝完盖碗茶,听段评书才算有意义。我们好奇的张望着这个只在书中看过的老式茶馆,坐八仙桌,喝盖碗茶,听说书人唱中山古镇历史。说书人先天白内障,父母早亡,在茶馆耳濡目染好口艺,十几岁开始跑江湖,如今已是古稀年。说书爷爷使用的是整个川渝地区仅仅只有三把的道家乐器道琴,中空的竹子结合处理过的猪肠便可奏出精彩的声乐。爷爷的口技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遗憾的是至今并未找到传承人。
听完历史,我们沿着古巷展开调研。沿街的游人和店家十分热心支持我们的工作,也对古镇文化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古巷也有千里长宴,有“七不出门八不归”之说,商人在街上摆上自家酒菜免费接待宾客,期待来年的生意兴旺,逐渐形成千里长宴的规模,如今也发展成固定的文化节日。
最后,中山古镇文化站站长刘栋林向我们补充介绍中山古镇的民俗风情与文化,他也期许我们将此文化发扬传承,为我们的调研活动开展指出方向,同时他也祝愿我们“三七”的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三七”小分队钱美伶供稿)
第三篇:追寻先烈梦想培育文化新人(杨明清)
追寻先烈梦想培育文化新人
——武汉市“十二五”第二期中小学校级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调研报告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一小杨明清
一、调研目的为了积极推动教育干部培训的改革与创新,大力倡导互动交流主体式、问题为本研究式等培训模式,以干部能力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新任校级干部关心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基层学校,开展教育考察与学习调研,不断丰富和完善武汉市“十二五”第二期中小学校级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实践研修成果,不断提高新任校级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4月17—18日,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教育考察与学习调研。
二、调研形式
2013年4月18日,按照武汉市“十二五”第二期中小学校级干部任职资格培训课程的总体安排,我们小学组一行10余人,从黄陂区教师进修学校驱车来到黄陂区王家河小学,重点对黄陂区王家河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如下形式的调研:
1、听课。首先分三个小组,分别听了一节语文、数学和梦想课程,亲身感受了王家河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对师生的文化浸润和感染作用。
2、听汇报。紧接着全体学员集中听取了黄陂区王家河副校长小学王燕芬的专题汇报,并与王家河小学的江望生校长进行了互动研讨和交流,使我们对黄陂区王家河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3、察看校园。然后我们在学校领导的陪同和介绍下,实地察看了王家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使我们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深深感受到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被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所感染。
三、调研成果
通过为期半天的实地考察与调研,我们认为黄陂区王家河地区那些鲜活的资源已成为点燃学校红色文化的催化剂,学校经过多年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初步由特色办学走向文化育人,让一届届学子踏着先烈的足迹,带着先烈的梦想,走向高一级学校,奔赴社会圆先辈的“中国梦”,实现了学校“口碑好,精神富、教师帅、学生乐”的美好愿景。我们一致认为黄陂区王家河小学以下成功的学校文化建设经
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反思。
1、红色文化,为孩子们留下本色的记忆
2009年学校在创建“武汉市首批小学素质教育特色校”时,经过督导专家的提炼、论证和指导,提炼出“革命传统教育立校,精细化管理强校,教师发展兴校”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积淀了丰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形成了以特色文化引领的学校文化。
一是引红色文化进校园,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在校园内修建寓红色教育与审美教育于一体的“十个一”“两个二”红色环境工程。即一园——吴广浩园;一亭——烈士亭;一廊——革命传统教育长廊;一路——长城路;一雕——传统教育浮雕;一窗——革命传统教育橱窗;一池——无名烈士池;一馆——二七烈士纪念馆;一室——革命传统教育资料室;一院——王家河福利院。二牌——国耻牌、烈士事迹简介牌;二陵园——吴光浩烈士陵园、童家湾烈士陵园。让这些鲜活的资源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审美体验,性情陶冶的活的教科书,尤其是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其教育功能不言而喻。
二是保障机制健全,活动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效度良好。首先是既有高度又有宽度的保障机制,党支部、校长办、德育处、大队委、中队、家长督学委员会、校外辅导员协调作战,形成面上有人抓,点上有人管,关上有人守的红色文化育人网络体系,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其次是创设活动载体,确立“‘403’革命传统教育日”“‘619’国耻教育日”“‘530’艺术节”,出台《关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规定》等等,依托这些载体,依规组织活动,让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制度化和常态化。
三是加强研究和提升,着力提高活动的效度。学校承担湖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革命传统教育有效策略实践研究》,让师生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受教育,通过研究让革命传统教育童趣化,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到达提高活动的效度,让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最大化。
红色文化育人的有效实践,推进了教师长足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科学发展,成功地将“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校训变成王小人的实践,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留下了“本色”的记忆。
2、制度文化,激活团队的向心力
基于学校管理的灵魂是教师的管理的基本认识,为了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有
效提升教师的内驱力、创新力和幸福指数,不断创新制度建设,让制度提升文化,让文化又催生新的制度,形成学校制度与文化的连接链,实现制度与文化提升的“双赢”,学校相继出台了《校长教师沟通制度》《教师业绩卡制度》《中层以上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风云人物评选宣传制度》《关于深化“以学定教,精化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规定》等等。以上制度的落实,积淀了学校沟通文化、教师文化、行为文化、考勤文化、课程文化,激活了团队的向心力,推动了学校特色发展。
在2013年春季开学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年满58岁支部书记王学民和其它42位教师一样,亲手接过校长江望生赠送的一份沟通卡。打开沟通卡,他看到“校长寄语”一栏里写得满满的:
王书记新年好!2011年学校党建科研成果《学校和谐干群关系的思考和实践》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发表,2012年学校党建科研成果《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思考与实践》刊载在《黄陂教育》上,党支部再度登上《黄陂教育之窗》,您作为支部书记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您作为一名校级正职干部急学校之所急,难学校之所难,分管党务工作、学校寄宿部工作并带三年级数学,还在全街调研考试获得第一名,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誉和喝彩,用你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有这样的书记掌舵和导航,您的校长和教师团队又怎么不去为自己的教育人生挥洒汗水呢?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让我校党、政、工、队联手,鞠躬尽瘁,抓住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年和创建标准化学校的机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积淀丰厚的学校文化,实现文化育人和文化管理的愿景,再度为党旗增辉。
整个元宵节休假期间,王书记时时回味校长的欣赏性的寄语,在“教师心里话”栏目里写下了表达感激、建言、献策和决心的心里话。和王书记一样,看到反馈回来的文字,校长江望生也有无限感慨。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师任务重,像王书记这样,59岁还在班主任岗位上拼打,支撑他们的不是物质待遇,而是精神上的认可。作为校长,他能为老师们做的,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营造一片和谐安宁的育人天地,让教师们守住内心的宁静,收获一份成就感和幸福感。
教师管理,既尊重教师的人格,又尊重教师的劳动,给教师以归属感和成就感。大家在一起工作,团结才能出战斗力,信任才能出凝聚力,透明阳光才能出公信力。别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前卫的制度文化,良好的沟通文化是我们形成核心凝聚力的法宝,是引领教师重新找回“童心”“春心”的催化剂。三年来,一个农村学校教师
受到国家、省、市级综合表彰共12人次,有市区骨干教师9人。
四、调研反思
回校后,到黄陂区王家河小学实地教育考察与学习调研的真切感受,一直强烈地冲击着我的思维神经,引发了我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系列思考:
1、地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发展不能割断历史,另起炉灶,需要在学校发展的历史和当下之间建立一种联结,使特色发展有一个坚实的文化根基,同时,也使学校文化得以延续和提升。黄陂区王家河小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利用丰厚的红色地域文化资源,并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和实践,使红色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根,为孩子们留下本色的记忆,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2、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内驱力。三流学校抓常规,二流学校创特色,一流学校搞文化。但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表层,学校文化应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学校发展紧密相联,融入到学校全体师生的血肉和灵魂,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引领学校品牌发展。黄陂区王家河小学正是紧紧抓住红色文化这个跟,不仅培育了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通过别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浸润和凝聚了前卫的制度文化,找寻到了良好的沟通文化法宝,引领教师重新找回“童心”“春心”,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使之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打造了黄陂区地区农村学校通过文化引领学校品牌发展的一张响亮名片。
第四篇:追寻大师的足迹 感受百年清华文化
追寻大师的足迹 感受百年清华文化
终生学习不断提升领导力
2009年3月13日,追寻着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格、赵元任等大师的足迹,感受清华园百年的巨变与文化,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清华大学领导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培训期间,我尽最大努力,踏遍清华园的每一寸土地,感受清华的浓厚的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学术氛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也在每位学子与教职员的身上体现。儿时的梦想、少时的遗憾,在短暂的七天中梦圆。
七天里,我学习了宏观经济,金融热点与领导力方面的课程,以及如何提高了领导干部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的课程。学习期间,为我们讲课的都是清华教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除传统的教学外,还配合案例式创新教学,讲座式视野扩展。课堂里生动幽默、气氛活跃,论理自成一派,无懈可击,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大家都十分投入、争辩不休,受教获益菲浅。
对于我来说,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在组织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学习,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注重对组织人员的培训,培养组织学习环境更为重要,不学习,思想就会僵化,对工作对生活就没有积极性。任何一个组织只有领导的水平高是远远不够的,领导的想法、思维、策略、理念等都必须让下
级充分的理解、领会,才能得以实现,只有以人为本,不断学习,才能科学发展。
下面,我就七天的学习的心得体会做简要总结:
一、政务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人们沟通思想的桥梁。随着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各种政务活动日趋繁多,礼仪也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首先,政务礼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规范各种政务行为。如果不遵循一定的政务规范,双方就缺乏协作的基础。其次,政务礼仪可以传递信息。恰当的礼仪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信任,进而有助于政务工作的开展。第三,政务礼仪有利于增进感情。政务礼仪容易使双方互相吸引,导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第四,政务礼仪是树立和巩固政府形象的需要。在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礼仪,特别要重视“文明执纪、优质服务”,要与群众良好的沟通,解急救难,保障经济发展这一中心。
二、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一是必须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时刻把德当作为官、为人的关键和核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领导干部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才能使自己短暂的人生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三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本领。领导干部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如果没有较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就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就不能不断提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处理各种重大关系的能力,就不能
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更好地加强管理,就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四是必须强化执政能力锻炼。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学识,而且还要有能力,没有相应的能力,无法有效履行工作职责。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应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自我改造能力、自我组织能力以及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灵活应变、人际沟通、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等。
三、领导者如何加强高效团队建设
一要增强领导才能、发挥指导作用。首先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次,必须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再次,必须明确团队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二要充分发挥领导的激励作用。在工作过程中,领导必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对工作成员进行适时的激励,鼓励和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灵活授权,及时决策。领导要通过授权让团队成员分担责任,使团队成员更多地参与工作的决策过程,允许个人或小组以自己的更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四要充分发挥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作用。首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领导要进行充分沟通,引导团队成员调整心态和准确定位角色,把个人目标、工作目标和团队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其次,团队成员与工作环境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领导要帮助团队成员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利于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五要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首先必须设置较高的目标承诺,以较高的工作目标引领着团队前进的方向,使团队成员对工作目标形成统一和强烈的
共识,激发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荣誉感。其次引导团队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增大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使团队走向高效。第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形成高昂的团队士气。团队凝聚力会让团队成员在短期内树立起团队意识,形成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团队的工作绩效大幅提高。
总之,这次来清华学习体会很多,收获很大,只是时间短暂,留有遗憾,希望以后重温、重圆清华梦。
第五篇:追寻文明
追寻文明的足迹
鹤山市雅瑶镇石湖小学 五2班罗佩雯
清晨,来到鹤山公园,我带着微笑,一路漫步,一路追寻,我要寻找心中向往已久的——家乡文明的足迹。
啊!找到了,找到了,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扑鼻而来的是饱含玖瑰花香的新鲜空气,深深吸上一口,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路边上一大片色彩缤纷的玖瑰花,洁白的,淡黄的,火红的……有的向你张开灿烂的笑脸,仿佛在欢迎你的到来;有的则含羞答答地躲藏在绿叶中,说什么也不肯抬头;有的则傲立枝头,孤芳自赏……千姿百态,让你眼花缭乱,欣赏了这一朵,又错过了那一朵。看清楚了那一朵,这一朵又无暇顾及了。唉,真恨不得多长出一双眼睛,把这千娇百媚的玖瑰花都一一记上心头。小路的另一边矗立着几棵大树,大树上,一群小鸟迎着金色的朝阳,吱吱喳喳的,一会儿蹦蹦跳跳,做晨运;一会儿交头接耳拉着家常;一会儿放开歌喉,引吭高歌,仿佛要把自已的快乐与每一个人分享。漫步园内,有如置身于花香的海洋里;流连其间,仿佛来到了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
我赏心悦目,陶醉在这一片的鸟语花香之中,忽然,一阵优美的音乐把我吸引住了,脚步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这悦耳的音乐,来到了一个广场上,眼前的情景更让人难以忘怀:只见一群头发斑白,却精神焕发的奶奶,她们穿一身翠绿的练功服,两手中都握着粉红的扇子,正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她们一个个像高傲的公主,脸上都挂满了自信的微笑,她们踏着轻快的步子,扭动着软的腰肢,手中的扇子随着步子的节奏,时而开,时而收,时而上扬,时而下摆……整齐划一,轻快灵动,丝毫看不出这是一班上了年纪的老人,眼前就仿佛一群妙龄少女在翩翩起舞,鲜艳夺目的粉红扇子,衬着翠绿的练功服,随着音乐舞动着,变化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桃花林,转眼间,那一朵朵娇艳的桃花又变成了一只只在花丛中嬉戏的蝴蝶……
我呆住了,这是一群老人家吗?这分明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哪!时代的进步,把这些文明的足迹散布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真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