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史学习
党史:3年自然灾害死者逾千万
作者:王全宝 王迪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1月14日 07:1
1全文模式(共10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启华曾主管二卷的编撰和修改。
在外界眼里,张启华是敢说真话的人,在《党史》二卷的一次研讨会上,张启华坦承: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段时期党所犯错误的问题上,分歧较多,这往往是由于研究者看问题所持角度不同,或者掌握资料不同,还有跟个人经历不同也有关系,统一思想确有难度,但不要上纲上线、互相扣帽子,而应该认真讨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指导,尽量多地挖掘史料,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大家的认识会逐渐趋向统一,尽量接近真理的。
作为历史学者,张启华认为,这是一段曲折探索的历史,是正确与错误、成功与挫折错综交织的历史,这种复杂性,是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和国艰难探索的写照。
历史是不可割断的,“不说清楚以前,就说不清楚以后。”《中国新闻周刊》和张启华的对谈就从这句话开始。
“错误是不能回避的”
中国新闻周刊:据了解,从1995年开始,《党史》二卷的编写工作就启动了,为什么到现在才出版?
张启华: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这样一段复杂的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过反复研究、不断修正,才能比较接近正确。
《党史》二卷反映的时间段,是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本书任务是对这29年历史进行客观叙述,同时作出正确评价。这段历史的复杂性,更需研究者反复研究讨论,以取得正确认识。
事实上,本书稿经过了中央的几次审查,众多专家学者的多次审读、反复修改,同时考虑到在一些问题上有各种不同观点,还要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认可。这确实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做到。
这样一部长篇著作,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并不算很慢。现在完成的《党史》二卷,有90多万字,分上下两卷。
中国新闻周刊:听说中央没有通过早前书稿,是因为写错误多些,显得灰暗,是这样吗?
张启华:的确如此,最初书稿写错误较多、较细,中央审查没有通过。为此,我们组织大家务虚三周,从认识上尽量统一思想,重新修改提纲,对一些重要事件认真核查,对一些重要观点都进行了认真讨论。
错误是不能回避的,这一时期我们党在工作上、指导思想上,犯过错误,有些是严重错误。这就是邓小平说的,我们搞了20年“左”,指的是在1957年“反右”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期所犯的“左”倾错误。研究这段党史回避不了犯错误这个问题。
但关键是怎么写的问题。我们写错误,是为了以后不再重犯,不是要去渲染、发泄,而是要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历史根源、理论根
源,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等等。目的是从中吸取教训,发挥党史特有的资政育人作用。
同时,对这29年取得的成就也要写够,不能因为犯了错误,就不愿意多写成就。所以我提出要成就写够,错误写透,评价公正。这样写出来,历史的全貌就比较明亮了,这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不要重在批评个人,包括毛泽东”
中国新闻周刊: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哪些现实的困难?
张启华:对于这段历史的评价,一开始大家的思想不是特别统一,包括社会上很多人也觉得这段历史不能肯定,犯的错误太多,伤人太多,持否定态度。为了统一思想,也为了使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更清晰,我认为确定这段历史的主线是个重要问题。
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怎样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的主线。我认为,这条主线,就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在探索中有很多曲折,犯了很多错误,在新时期我们对这些错误进行总结,接受教训,最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么一条主线。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对前辈一定要非常尊重。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们主要看他是否完成了那个时代赋予他的使命,要多看他们的贡献。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肯定是会犯错误的,因为摸着石头过河,谁都没有经验,犯了错误不能一棍子打死。
不要重在批评个人,包括毛泽东。这段历史是我们党自己走过的历史,没有任何个人恩怨在里头,现在有些人把这段历史闹成一个个人因素,比如就是毛泽东的错,毛泽东如何品质不好如何整人,写历史是不能这样写的。党的历史上犯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因为他是主要领导人。但同时要看到,我们党是一个领导集体,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党的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是探索的主体。
总之,错误不可避免,对前人不能苛求,同时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能不考虑历史的局限性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这段历史的编写,中央领导人有何指示或态度?张启华:我们写这段历史一定要跟中央保持一致,一个是要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保持一致,再一个就是跟中央文件、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精神保持一致。
对这段历史的总体评价,2006年建党85周年时,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以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件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努力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使我们的国家能够屹立在世界东方;第三件就是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开放。
其中第二件大事就是《党史》二卷写的这29年。这是我们写这29年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个根据就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六条对建国后32年历史的基本估计,即“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
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党史》二卷所反映的29年历史,就包括在这32年中,所以对29年历史的总体评价,应遵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邓小平、薄一波对这个29年也有许多指示,都是我们的重要参考。
在2010年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要明确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分清主流和支流,等等,也是我们的参考。
中国新闻周刊:在二卷编写时,对一些历史疑难、重大问题的尺度是如何把握的?
张启华:这29年中,我们犯过许多错误,有些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归纳起来主要是三条: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我认为是探索就会犯错误,原因第一是没有经验,第二是理论上的错误,加上头脑发热的主观原因,加上国际上的一些客观原因。毛主席活着的时候就试图纠正错误,纠正虽然不彻底,但是本身是有意义的,因为人就是这样,在摔跤中走过来的。
《党史》二卷既充分肯定取得的伟大成就,强调不能因为犯过错误而否定这段历史,不能用支流否定主流,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同时又不回避失误,科学分析犯错误原因,充分发挥了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二卷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犯错误的原因。从客观方面讲,主要是时代、环境等因素,造成了思想理论及实践的失误。例如,实践经验不足,国际环境的影响,以及制度方面存在的某些缺陷等。
从主观方面讲,主要是思想理论的失误,对实践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例如,没有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等。
二卷特别强调这些错误是我们党自己发现、自己纠正的。比如“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总之,《党史》二卷在对待党在历史上所犯错误的问题上,坚持了以下原则:第一,不回避错误。错误是客观存在,回避不是科学的态度。第二,不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错误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根源和思想理论根源。第三,充分说明是党,而不是什么别的组织和个人,认识并纠正了错误。
中国新闻周刊:有人说,这29年是一部错误历史,你如何看待?
张启华:前面已经讲了这个问题。我认为,这种说法不能正确解释这段历史。如果因为这些失误而否定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全部历史,或者由于这段错误多,就把党的这段历史说成全是错误,这既违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不符合事实。
对这29年的历史确实要有一个辩证的理解,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胡乔木举过两个时期的例子说明这一点。一个是“1949至1956年之间,我们的党确实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确实不是十全十美,也有缺点和失误”。另一个是“前后20年‘左’倾错误期间,国家的经济总的说还是发展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那十年间也有不属于‘文化大革命’的成就,科技方面的成就,外交方面的成就”。所以,重要的是进行科学分析。
“对文化大革命要彻底否定”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呢?
张启华:“文化大革命”是要彻底否定的,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所以不去肯定它。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是“左”倾错误的论点,曾经被概括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这一理论,作为“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但是“文化大革命”和“文革十年”是两个概念。“文革”是这十年中发生的最大的一件事,但在这十年中,我们还干了其他事,在某些领域也有取得的成就。比如外交、科技、经济发展等领域。
有人认为写成这样就是美化“文革”,这是不对的。当然,没有“文革”,我们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区分“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是胡绳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认为很正确。
对“文化大革命”要彻底否定,但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十年历史,十年间取得的成就在二卷本中要有所反映。
中国新闻周刊:党史二卷写作时是否参考了机密档案?三年自然灾害的死亡人口数据是如何得来的?
张启华:档案肯定要看,但看的目的是搞清来龙去脉,不能泄密。也有些档案是看不到的,这没有办法。
三年自然灾害的死亡人口数据社会上有很多争议,就是各个部门统计的数据也有差异。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1000多万人;有些专家统计的数据是1850万;还有一位美国人口学专家统计的数字是2000万。等等。我们采取的是国家统计局的,这是最权威的部门。
现在网上有人炒作,有说4000多万的,还有说7000多万的。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当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死亡比例不一样,各个省的情况也不同。当时有6个省死亡人口最多,比如河南、贵州、安徽、甘肃、青海、四川。把这六个省死亡情况说成全国都这样,这是不对的。三年自然灾害死亡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比如说河南信阳,确实死人很多。这跟地方领导为了政绩虚报产量有关,所以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看待学术研究对历史的分歧?
张启华:随着党史研究的日渐繁荣,不同意见的学术分歧越来越多,这是学术深入发展所必需的。同时也不能不警惕,一些片面歪曲、全盘否定党的历史,进而否定共产党领导、质疑共产党执政的情况也确实存在。这对于社会稳定、政权巩固是不利的。
总之,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丝毫没有理由觉得这段犯了错误的历史羞于见人,更不应该因为这些失误而否定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全部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周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正式出版,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到新时期开辟之前艰辛探索的历程,对我们今后继续求索的漫长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这一理论,作为“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
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现在网上有人炒作,有说4000多万的,还有说7000多万的。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第二篇:党史学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召开情况
一大,1921年7月23日召开,会址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二大,1922年7月16日在上海召开。
三大,1923年6月12日在广州召开 四大,1925年1月11日在上海召开
五大,1927年4月27日在武汉召开 六大,1928年6月18日在莫斯科召开 七大,1945年4月23日在延安召开 八大,1956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九大,1969年4月1日在北京召开 十大,1973召开8月24日在北京召开
十一大,1977召开8月12日在北京召开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在北京召开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党代会上的“第一次”
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二大: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国代表大会名义公开发表的第一个宣言。在该宣言的结尾处,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六大: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七大: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写进自己的章程。
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第一次在党代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二大:第一次把入党誓词载入党章
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有这样一个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中国共产党在此前60多年的历史中,各个时期都有不尽相同的入党誓词,而把誓词正式载入党章,十二大是第一次。
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十五大: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中共党史上的二十个“第一”
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中产生了许多有巨大影响的“第一”。今天,重温这些“第一”,我们会更真切地认识、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中显现的开天辟地的伟大创造性;重温这些“第一”,无疑会更加坚定我们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伟大事业,创造更加辉煌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介绍的人
在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亲自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了系统介绍。这是中国人的著作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的介绍,它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先进青年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传入中国的人
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国内各地和旅日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13人,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总共只有的50多名党员。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件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大事,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党的第一个反贪文件
1926年8月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第一个反贪污腐化的文件——《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当时,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但一些投机分子乘大革命之机混入党内,继而发生侵吞公款、化公为私等贪污行为,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为此,党中央发出这个通告指出:“一个革命的党若是容留这些分子(腐化分子)在内,必定会使他的党陷于腐化,不但不能执行革命的工作,且将为群众所厌弃。所以,应该很坚决地清洗这些不良分子,与这些不良倾向斗争,才能巩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毛泽东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最初目的是准备会攻长沙。起义军在战斗中相继失利。毛泽东在文家市召开会议,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于20日带领部队撤离湘东地区,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10月,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中共诞生后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关
1921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出版机关——人民出版社。为了避免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在出版社的书刊上故意印了“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字样。该社印行了《共产党宣言》
等10多种马列主义丛书和其他革命书籍,对当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1923年,该社与《新青年》合并。
建党史上的第一个秘密性机关刊物
1920年11月7日,中共上海发起组(即后来称之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最早的党内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该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16开本,秘密发行全国,最高发行量5000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必读材料之一。到1921年7月7日停刊,共出6期,李达任主编。
第一次提出把“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来纪念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1921年的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举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为什么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纪念日呢?最早提出七一作为党的诞辰纪念日的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的演讲时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个日子又正当抗战一周年。”这是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出把“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来纪念。当时在延安的“一大”代表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时已记不清“一大”召开的准确时间了,只记得是一个夏天,天气很热。于是,就决定把7月的月首作为党的纪念日。不久,6月12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决定,7月1日到7月7日为抗日周年纪念与中共建立17周年纪念宣传周,中共中央也于6月24日发表了《中央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这一文献。根据这两个文件的精神,在纪念周每天都有群众性的纪念活动,各抗日根据地办的报刊也都发表了社论和纪念文章。
建党史上第一批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由邓中夏、黄日葵、高君宇等十几人在北京最先成立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团体——马克斯(今译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5月,陈独秀等在上海以《新青年》社为中心,也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此前后创办的一些进步社团,如毛泽东等1918年4月在长沙成立的新民学会,周恩来等1920年1月20日在天津创办的天津觉悟社,恽代英、林育南等1920年2月在武昌创办的利群书社,还有王尽美、邓恩铭等1920年秋在济南组织的励新学会等,也在不同程度上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北京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为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在天安门集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当场逮捕学生32人。6月3日、4日,又逮捕800多名在街头演讲的学生。持续两天的大逮捕,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上海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的工人率先行动,唐山、长辛店、九江等地工人也相继参加到罢工行列。很快,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开始了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沈宏庐、杨明斋、李达等人经过反复讨论酝酿后,在上海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据回忆,当时不叫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当时的名称为“共产党”或“共产党临时中央”)。不久,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
旅日、旅法勤工俭学青年中也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各地成立的党组织也不叫共产主义小组,而称“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采用“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名称,主要是根据中共一大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有“中国的共产主义组织”、“小组”和“地方小组”的提法,故后来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建党史上的第一个宣言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于1920年11月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该宣言是为全国建党提出的纲领性文件。在宣言中,明确提出了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理想和目的,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宣言,它曾作为当时收纳党员的标准,起过临时党纲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公开性机关刊物
《新青年》月刊,五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最著名的革命刊物。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在新文化运动中,以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而对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革命产生巨大影响。1919年以后,大量刊登介绍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从1920年9月第八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一度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复刊后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1926年7月最后停刊,前后共出63期。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1921年7月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纲领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
一、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党纲明确了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党的首要政策。党纲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决议包括关于工人的组织、宣传,开办工人学校,工会研究机构,对现有政党的态度,党与第三国际的联系等6个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章程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章程。该章程是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并总结了党成立一年来在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而制定的,分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附则,共6章29条。党章是党的组织生活的依据,是党的建设的法规。第一个党章的制定,对加强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共第一个中央机关报
中共二大决定停办《共产党》月刊,另办全国性的政治机关报,以指导国民革命。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半公开发行。第六期起迁到北京出版,以后又先后到广州、上海、武汉等地出版。开始发行几千份,最多时达到10万份。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为主要内容,首次公开阐明党所领导的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国民革命,最早向群众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口号,在宣传统一战线政策、策略
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指导大革命时期的各项斗争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7月18日停刊,共出201期。
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
1920年8月15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李汉俊发起创办《劳动界》周刊,这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劳动界》周刊内容设有演说、国内劳动界、国外劳动界、诗歌、小说、读者投稿等专栏。文章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以生动的事例揭露了资产阶级压榨工人的罪行,启发工人的觉悟,共出版了24册,1921年1月终刊。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1920年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也创办了工人刊物——《劳动音》周刊。
党领导的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次高潮。13个月内全国罢工达100多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其中影响较大的斗争是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开滦煤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等。
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派军队对参加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工人进行血腥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为保存工人实力,准备将来更大的斗争,铁路总工会忍痛宣布复工。中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第一个工会组织
在五四罢工浪潮以后,成立工会成了时髦,但大半都是有名无实的招牌工会,被政客、流氓、工头所把持。工人迫切需要冲破种种困难,组织起“真正的工人团体”。1920年1月21日,在上海共产主
义小组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了,这是中共建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12月又建立起上海印刷工会。
入党誓词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一大和二大上,分别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纲领》和《章程》都对党员的言行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并在以后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上,对党章不断进行了修改,从而对党员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红军时代,入党誓词已经比较规范,其内容是:严守机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入党誓词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解放战争时期入党誓词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
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遵守党的纪律。
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五、要做群众的模范。
六、要保守党的秘密。
七、对党有信心。
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建国初期入党誓词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入党誓词作为一条写进了党章。党章规定的入党誓词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
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把入党誓词写进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通过的党章都重申了这一条。
党的“三大法宝”
党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高度概括,他指出:我们有许多宝贵经验,“一个有纪律的,由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事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党的“三大作风”
是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
第三篇: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题目:“讲党史故事 做奋进青年”心得体会
学校:四川电大 城铁分院
姓名:王倩
学号:2***0
通过看直播课了解党的历史,我知道了党的建设来之不易,党的艰苦建设过程是为了抵抗外族入侵、解放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共产党建国后,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坚持奋斗,在国家穷苦、缺乏科技的年代维护了祖国的独立与安全。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发展历程保证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根据中国国情全面、平稳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辈们血肉换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理念,坚持奋斗、踏实努力获得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健体魄维护我们祖国的和平。在面对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的利益诱惑时,要有坚定的信仰,不动摇、不屈服,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为自己的行事原则。
党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参与进来。在生活上、工作中做一个对自己、家人、社会有责任、有奉献精神的人,坚持奋斗、努力创新、敬业奉献、爱护和平、乐观友善,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四篇: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近期,通过乌兰浩特市微分享学习到郭继承教授的讲授,收获满满。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百年来,我们党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开创新局面,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无论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特别是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都彰显出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奋斗者”号深潜万米,“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在建的川藏铁路穿越崇山峻岭,5G信号加速覆盖广阔城乡……神州大地舒展着更新更美的图画,跃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思想之光不断转化为前进的磅礴伟力,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铸就了新时代的新辉煌。
思想的光芒,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产生影响世界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锻造的,又在指导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出磅礴伟力。这一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引领我们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强大思想武器;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而且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着世界。我们要从党的思想发展史、理论创新史中,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深切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入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要从马克思主义为全人类求解放的伟大追求中,从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博大情怀中,体悟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意义,自觉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为建设更加美好世界而努力。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我们就一定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第五篇:党史学习教育材料汇编
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材料汇编
中共平和县委党史学习教育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1月
0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资料: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21年02月25日)。
来 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2月24日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通知》。
通知指出,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通知要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深刻阐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重点工作要求,对新时代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传统、开启新的征程、创造新的伟业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领导班子要安排专门时间集中学习讨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全面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大历史观,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心怀“国之大者”,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通知要求,要联系实际抓好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正确党史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成立领导机构,切实把党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把学习重要讲话同学习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结合起来,做到一体领会、一体贯彻。要联系实际、突出特色、务求实效,以好的学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好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培训,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就,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02.学习中央指定学习材料: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习资料: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音频、电子书、导读视频。
来 源:“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学习音频二维码 导读视频二维码
《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
学习音频二维码 导读视频二维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学习音频二维码 导读视频二维码
《中国共产党简史》
电子书二维码 导读视频二维码
0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资料:
《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决定》(二○二一年六月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来 源:新华社、福建日报
《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福建篇章》
新华社福州3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仲春时节,八闽大地一派勃勃生机。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在福建省委书记尹力、省长王宁陪同下,先后来到南平、三明、福州等地,深入国家公园、生态茶园、文物保护单位、医院、农村、企业、学校等,就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进行调研。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2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公园智慧管理中心,察看智慧管理平台运行情况。该中心综合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公园“天地空”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管理,提升了生态保护能力。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木兰溪防洪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并于2000年推动福建率先在全国探索生态省建设。经过长期努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习近平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习近平来到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离开茶园,习近平乘竹筏沿九曲溪察看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和自然景观。在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习近平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他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年来,三明医改以药品耗材治理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医药、医保、医疗改革联动,为全国医改探索了宝贵经验。2016年2月,习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了三明医改情况汇报,要求总结推广改革经验。23日上午,习近平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在住院楼一层大厅听取医改情况介绍,向医护人员、患者了解医改惠民情况。习近平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福建发扬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提出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下大气力抓摆脱贫困。经过30多年努力,福建全省同全国一道,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2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革命老区村——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在小吃摊边、特产店里、村民家门前,同乡亲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习近平指出,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推动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习近平听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介绍,向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了解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不动产登记等情况。习近平指出,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习近平24日在福州考察调研。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领导实施了福州市“3820”工程,勾画跨世纪福州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在福山郊野公园,习近平乘坐电瓶车实地了解郊野福道风貌,他登上观景平台,远眺福州新貌,听取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情况汇报。市民们看到总书记来了,争相围拢过来。习近平指出,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好。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早在1991年,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就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推动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有力促进了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习近平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向游客和市民频频招手致意。习近平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是光学镜头重要制造商。习近平步入公司展厅,察看产品展示,询问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销售情况。超精密车间内,企业员工向总书记展示了产品生产工艺。习近平强调,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积极鼓励支持创新。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
25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闽江学院考察调研。闽江学院前身是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闽江职业大学。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时间,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影响深远。2018年10月,习近平曾就闽江学院成立60周年致贺信。在闽江学院校史和应用型办学成果展示厅,习近平肯定学院在坚持应用型办学、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习近平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园广场上师生们高喊“总书记好”、“习校长好”,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习近平强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当天上午,习近平听取了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福建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福建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坚持系统观念,找准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等。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拓展居民收入增长的渠道,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慎终如始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
习近平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要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要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持续巩固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福建篇章的决定》
(二○二一年六月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我省的前进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如下决定。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对福建发展的关心重视和殷切期望,极大激发了我省干部群众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豪情壮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赋予新使命、提出新要求、明确新任务,必将指引我们在新征程上更好地谱写新篇章、绘就新图画、开创新未来。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担当意识,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以实干实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全面准确把握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当前四项重点任务,殷切期望我们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进一步标定了我省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时代方位,阐明了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的实践要求,明确了开新局谱新篇的着力点,为福建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福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不断赋予福建重大使命,指明福建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福建发展的工作重点,强调福建发展的根本保证,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一以贯之,系统构成了福建发展的总遵循、总纲领、总蓝图。要全面把握、融会贯通、深入落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把“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3.广泛深入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全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我省“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用心用情感悟、学懂弄通吃透,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要精心组织安排,营造浓厚氛围,分层次、分批次抓好学习教育,深化宣传宣讲和研究阐释,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站。要全面对标对表,细化落实举措,推动贯彻落实工作具体化、责任化、清单化,以更加坚定的自觉、更加真挚的情感、更加扎实的行动,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福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4.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推进产业、科技、金融、人才协同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加大科技投入,“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年均增长达到18%以上。发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推动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厦门未来科技城、泉州时空科创基地建设,实现省级以上高新区各设区市全覆盖。优化政策供给和制度设计,高标准建设省创新实验室和省创新研究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双倍增”。深入实施“八闽英才”培育工程,持续推进海外优秀青年来闽学术交流等人才计划,推动设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培养引进更多“高精尖”短缺人才和工匠型人才。坚持创新不问“出身”,落实“军令状”、“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充分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等内在价值的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
5.加快形成产业多元发展多点支撑局面。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眼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质量强省建设,加快构建“**五”产业新体系,打造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万亿主导产业。实施制造业主导产业重大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再造、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聚焦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引进更多固链、补链、强链的优质龙头项目,推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一批现代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养体系,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培育壮大一批“链主”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发展,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6.推进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把数字化建设作为战略工程,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放大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效应,努力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区和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电子元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实施数字经济园区提升等行动,发展区块链产业集聚区,推进卫星应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率先实现链条式、整体性数字化转型,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统筹推进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打造“对内好办公、对外好办事”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深化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完善“统一汇聚,按需共享”新模式,推动“数据池塘”汇聚成“数据海洋”。加强网络平台数据安全风险防范。
7.加快建设“海上福建”。坚持陆海统筹、湾港联动,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力争“十四五”期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优化壮大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群,加快建设福州国际深水大港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智慧港口。打造福州、厦门、宁德、漳州等海洋工程装备业基地,加强湄洲湾、古雷、江阴、可门等绿色石化基地和化工新材料专区(产业园)建设,发展地下水封洞库储油、海上风电等临海能源产业。建设“蓝色药库”载体平台,构建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高地。加快海上养殖和远洋渔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水产种业、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等,建设海上牧场。加快构建海洋信息通信“一网一中心”,推进海丝卫星应用技术服务中心等一批智慧海洋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
8.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组织实施绿色产业目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大力构建旅游经济全产业链,建设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三大生态旅游带,打造福州、厦门、武夷山三大旅游核心区,整体提升平潭国际旅游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加强能耗“双控”工作,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动福建”建设,推进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运用,加快发展储能产业,促进全面绿色转型。
三、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9.深化具有福建特点的改革成果。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精神,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引导基层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争创发展新优势。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综合监管等制度,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深化“闽林通”等林业金融创新,推进现代国有林场、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县域和重点领域等集成改革试点,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福建辨识度的改革成果和品牌,努力为全国改革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10.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合理引导消费、储蓄和投资,夯实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扩大优质商品与服务供给,推动“福建制造”向“福建智造”、“福建创造”转变,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深化“全闽乐购”常态化促消费活动,全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健全常态化、制度化招商机制,强化央企、民企、外企对接,推行“小分队”、点对点、以商引商等招商形式,千方百计大招商、招大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化“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机制,加快“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加强重大项目争取和储备,继续实施一批补短板工程包。
11.拓宽对内联结对外开放空间。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进山海协作、城乡融合、区域协同,构建大通道、发展大流通、开拓大市场,着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加快实施强省会战略,强化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圈引领带动作用,深化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省内“二一一”交通圈,打造贯通南北、联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大动脉,提升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通道功能。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启动“丝路伙伴计划”,推进“两国双园”建设,推动中欧班列高水平运作。高标准建设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打造一批标志性平台和旗舰型项目。
12.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多区叠加优势,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市场主体健康成长福地、优质要素汇聚宝地。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保持口岸整体通关时效沿海领先。办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适时推动扩区建设。积极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用好进博会、投洽会、跨交会等重大展会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进出口向高端化精细化多元化发展,提升利用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水平,促进福建产品和服务更好“走出去”。深化闽港闽澳交流合作。
13.更好发挥侨资侨智侨力作用。实施侨资侨智侨力引进工程,打好新“侨牌”,促进更多资源要素汇聚福建。发挥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等平台作用,大力推进中华亲情“留根工程”。办好中国侨商投资(福建)大会、世界闽商大会,强化“华商五百强”等重点侨资企业招商,鼓励引导侨胞回乡投资兴业。坚持以侨为桥、借侨出海,健全省内企业“走出去”项目与侨商对接合作机制。实施八闽新侨培育工程。用心用情做好侨胞服务工作,完善侨胞侨企在闽发展政策体系。
1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规范营商环境评价,打响“马上就办”政务服务品牌,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项目化、数字化、制度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探索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诚信社会建设。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福建建设,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加强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城乡建设及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立法,实施法治提升行动,着力打造东南沿海法治高地。
四、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促进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15.强化闽台经济合作。发挥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功能,持续强化项目、产业、科技、人才合作,加大畅通经贸合作力度,在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上走在前列。推行“链式服务”、“一链一企一策”,支持台资企业参与新一轮技术改造、开拓内外部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上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石化、精密机械、农业、医疗健康等一批两岸合作园区建设,建立健全涉台经济园区工作联席会议和绩效考评机制,提升对台产业集聚水平。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建设闽台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台湾高科技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深化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支持更多台湾人才来闽创新创业。
16.拓宽应通尽通路径。突出以通促融,在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上加大力度,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加大平潭对台先行先试,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台合作优势,持续推进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促进厦门与金门、福州与马祖率先融合发展。完善闽台海空直航方式,推动闽台基础设施一体联通。建设两岸能源资源中转平台,大力发展海运快件、跨境电商新业态,做大做强闽台贸易通道。完善两岸标准合作信息平台,在光伏、农产品冷链物流、检验检测、中药材种植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建设试点,支持台资企业参与标准研发与制定。
17.健全政策服务体系。突出以惠促融,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持续出台实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推动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落实到位。完善台湾青年来闽学习实习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推动扩大台湾地区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职称直接采认范围,鼓励台湾青年来闽追梦、筑梦、圆梦。支持台湾同胞参与乡建乡创、文创设计、社区治理等,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强涉台司法服务。提高台湾居民居住证应用便利化水平,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18.增进祖地情感文化认同。突出以情促融,加强闽台基层和青少年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发挥交流品牌示范效应,持续办好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海峡两岸文博会等重点活动,开展一批特色交流活动,形成多层次交流格局。共同传承发展祖地文化,支持非遗文化、民间曲艺等祖地精品文化走进台湾,建设闽台文化产业园区、两岸影视产业基地。深化亲情乡情延续工程,密切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俗等基层交流。运用新媒体讲好大陆发展和闽台融合故事,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扩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交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9.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突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分层分类做好帮扶救助,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弘扬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精神,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推进更广领域交流合作。
20.科学制定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进城乡统一规划,强化县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引导约束作用,科学安排县域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村庄整治。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加强乡村风貌总体管控,防止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
21.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立足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三二一二”工程,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培育更多特色产业百亿强县、十亿强镇、亿元强村。组织开展龙头企业牵引、农民合作社规范、家庭农场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等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科技兴农,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创新工程,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加快“福茶网”和福建省茶科技研究院建设,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促进城市反哺乡村,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22.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绿盈乡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实施居住、交通、水环境等工程,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快教育、健康、养老、文化等乡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做好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全面深化乡村振兴“百镇千村”试点示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线。
23.加快老区苏区发展。完善挂钩联系帮扶经济欠发达老区苏区县、少数民族地区、山海协作对口帮扶机制,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确保老区苏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支持龙岩与三明共同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老区苏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一批飞地园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提升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加快补齐老区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提升老区苏区群众生活品质。
六、持续深化生态省建设,打造美丽福建
24.抓好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和科学利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广筼筜湖、木兰溪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系统推进闽江、九龙江等主要流域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百城千村、百园千道、百区千带“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打造“福建福道”品牌。强化外来物种管控,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25.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编制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争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走在前列。支持厦门、南平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深化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健全碳汇补偿机制,实施森林“绿碳”、海洋“蓝碳”等工程,提升碳汇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6.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化拓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落地应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健全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保障机制。深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等责任体系。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7.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产业、外贸、社保等政策相互衔接,健全有利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促进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和新就业模式健康发展,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对困难人员的托底安置和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技能福建”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拓宽技术工人上升通道,促进劳动者提升素质、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就业形势监测,防范化解突发性、规模性失业风险。
28.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标准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加快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完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长效机制,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推动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着力打造福建职教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制定实施高等教育十年发展专项规划,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培育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新设立若干新型研究型大学,加快闽江学院等应用型大学建设,推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好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
29.全面推进健康福建建设。深入实施健康福建行动,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努力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快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深入推进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新一轮医疗“创双高”,补齐重点学科、薄弱专科、高层次人才等短板。促进资源均衡布局与下沉共享,统筹推进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和社区医院建设,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基层医疗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慎终如始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30.推动优秀八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文化创新创造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深入实施福建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和文化资源研究整理,打造八闽文化标识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建改建一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布局建设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深化文明创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发挥承办世界遗产大会效应,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加大对革命文物、海丝文物、涉台涉侨文物等重点文物保护利用力度,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推进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保护修缮和当代复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融入生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进优秀八闽文化海外传播。
31.拓展居民增收渠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四大群体”增收计划,促进经济发展、就业充分与收入增长联动。着力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以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群体为主体,鼓励勤劳守法致富。统筹实施产业、就业、金融等帮扶举措,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力度,逐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32.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完善灵活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城市困难群众和有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力度,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33.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和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四门四访”、“四访四通”、“信访评理”等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进一步加强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智慧政法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建设。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打击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积极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全过程全链条保障食品安全。
八、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夯实筑牢坚强政治保障
34.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我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实践地和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独特优势,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用党的科学理论凝心铸魂。深入开展“四史”宣传教育,面向基层开展“大宣讲”,提高学习参与率、覆盖面和实效性。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完善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矢志不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35.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深入实施“新时代干部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打造政治过硬、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抓好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强化政治素质考察,突出重大斗争实践,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备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完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常态化机制,强化全链条梯次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
36.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突出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着力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扎实抓好村级组织换届,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推动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深入推进“近邻”党建,开展城乡社区近邻服务,健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机制。严格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党员,不断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37.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干部凝心聚力干实事、沉下身子抓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到一线,掌握真实情况,找准差距短板,有效破解难题。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我省实施办法,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完善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坚决整治文山会海,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3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完善“1+X”等监督机制,深化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严格跟踪问效,确保落实落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构筑立体式监督网络,督促领导干部正确用权、廉洁用权。深入治理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聚焦群众所想所盼,开展“点题整治”。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持续巩固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勇担使命、锐意进取,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04.收看电视剧《绝密使命》
学习资料:
“电视剧《绝密使命》在京举行研讨会”,电视剧《绝密使命》视频资料。
来 源:福建日报、“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
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电视剧《绝密使命》研讨会5月8日在北京举行。
研讨会上,“红色三绝”系列电视剧总策划袁锦贵在谈及创作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绝密使命》时表示,通过影视作品讲述革命斗争的历史故事,要理直气壮地讲,充满感情地讲,花大力气讲,传递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念。
“红色三绝”系列电视剧通过整体性挖掘、系统性梳理、系列性开发和连续性创作,一部剧一个主题,聚焦群像式的人物塑造,生动诠释了革命年代八闽儿女前仆后继、不惧牺牲的忠诚底色。与会专家认为,电视剧《绝密使命》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生动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可视化教材。会上,播出平台代表介绍了《绝密使命》播出情况,主创团队分享了《绝密使命》创作初衷和创作体会。
电视剧《绝密使命》是“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于4月18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在腾讯视频、央视频等同步上线,全网播放量累计破亿次,连续两周居全国电视剧黄金时段单频道收视率第1位。
05.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资料:
《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摘选)
来 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4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和自治区政府主席蓝天立陪同下,先后来到桂林、柳州、南宁等地,深入革命纪念馆、农村、企业、民族博物馆等,就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等进行调研。
......习近平指出,广西红色资源丰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信仰、信念、信心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始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
06.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文章
学习资料: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来 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文章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文章指出,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文章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文章指出,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07.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资料: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摘选)
来 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6月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6月7日至9日,习近平在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省长信长星陪同下,先后来到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深入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农村等进行调研。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一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三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广大党员、干部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确保党的肌体健康。
08.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
学习资料: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开展“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活动的通知》(2021年6月20日)
来 源:福建日报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开展“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
活动的通知
各市、县(区)党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中直驻闽各单位党组(党委):
2021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回信,全省人民深受教育、备受感动和鼓舞。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经研究,决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充分激发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廖俊波同志离开我们四年了,南平干部群众一直怀念他。在党的百年奋斗中,有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像廖俊波同志一样为党和人民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党和人民永远铭记着他们。我们要发扬他们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继续推进他们为之奋斗牺牲的伟大事业,让老百姓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肯定廖俊波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和事迹,并对廖俊波家人予以亲切祝福和勉励,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一线干部和家属的高度重视和真情关怀,饱含着对党员干部牢记宗旨、为民造福、发扬甘于牺牲奉献精神的殷切期望,对于激励全省党员干部进一步弘扬廖俊波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奋斗,不断创造一流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各级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把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入学习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从廖俊波精神中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践行党的宗旨、弘扬担当精神,锐意开拓进取,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深入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争当廖俊波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一是学习廖俊波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廖俊波同志入党25年,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对党绝对忠诚,对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学习廖俊波同志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同志甘为人民“樵夫”,始终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中,立志永远当为人民“打柴”的人,一以贯之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学习廖俊波同志担当尽责、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廖俊波同志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从来都敢于啃最难啃的硬骨头,勇于闯最难闯的大险滩,经常鼓励干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大胆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发扬“背着石头上山”的精神,锐意进取、实干拼闯、担当尽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是学习廖俊波同志廉洁奉公、甘于牺牲奉献的道德情操。廖俊波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勤奋敬业、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坚持“能在现场不在会场”,舍小家、顾大家,把全部热情和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廖俊波同志始终谦虚谨慎、为人低调,廉洁从政、干净做人,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勤勉敬业、倾情工作、无私奉献,真正沉下身、沉下心、沉下力去干事创业。牢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利观、事业观,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人生境界。
三、广泛开展“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活动,切实把廖俊波精神写在八闽大地上
一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用好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南平市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示馆”以及廖俊波同志生前工作过地方的9个现场教学点,广泛开展现场教学、主题党日等活动。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开设“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等专栏专题,运用“万屏联动”全媒体社会宣传机制,讲好廖俊波故事。组织《一诺无悔》《樵夫·廖俊波》《县委书记廖俊波》等文艺作品展播展映展演,给干部群众上好艺术党课。
三是开展学习先进模范活动。精心组织“3个100杰出人物”“100位重要英雄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学习宣传,大力宣传好谷文昌、廖俊波、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等重大典型。
四是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办实事、谋福祉。压实县委书记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责任,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深化近邻党建工作。
五是培养造就“廖俊波式好干部”。选树宣传一批“廖俊波式好干部”,开展“我学廖俊波”主题宣讲。抓住市县乡集中换届有利时机,对照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优先使用在重大斗争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
六是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工作。落细落实省委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二十条措施,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和联系优秀基层一线干部制度。结合“七一”慰问活动,对近年来因公殉职、牺牲党员干部的家庭进行走访慰问,落实关心关爱因公殉职基层干部家属的政策措施。
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活动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实践。要加强督促检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要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巡回指导的重要内容,推动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09.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资料: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2021年6月27日)
来 源:人民日报
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举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采取参观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在中南海丰泽园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全党同志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全党同志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光荣革命传统。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推进自我革命。全党同志要增强忧患意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严于律己,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出应有的努力。
10.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资料: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7月2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系列专题宣讲报告会视频资料。
来 源:新华社、“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主持庆祝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
神州大地欣欣向荣、气象万千,首都北京花团锦簇、旌旗飘扬。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以后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4亿多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壮丽征程上。天安门城楼庄严雄伟,城楼红墙正中悬挂着毛泽东的巨幅彩色画像。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纪念碑北侧,高7.1米、宽7.1米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和“1921”“2021”字标格外醒目。广场东西两侧,100面红旗迎风招展。从空中俯瞰,天安门广场“巨轮启航”造型宏伟壮观,正乘风破浪、扬帆奋进,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走在大路上》《新的天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庆祝大会开始前,全场高唱昂扬奋进的经典歌曲,抒发对党的热爱和祝福。
上午7时53分,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雄鹰翱翔,振翅长空。7时55分许,中国人民解放军71架战机飞向天安门广场,向党致敬,向祖国致敬,向人民致敬。空中护旗梯队拉开飞行庆祝表演序幕,5架直升机分别悬挂中国共产党党旗和写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条幅迎风向前。随后,直升机、战斗机分别组成“100”“71”字样掠过长空,15架歼-20飞机组成3个梯队呼啸而过,教练机拉出10道彩烟,精彩的表演激起一阵阵欢呼声。
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型电子屏幕中出现了钟摆的画面。1921、1931、1941……2021,随着钟摆,年份数字依次显现。8时整,象征着巨轮启航的汽笛声响起,庆祝大会开始。
全体肃立,100响礼炮响彻云霄,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奏响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合致贺词,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宣读贺词,向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以最崇高敬意和最诚挚祝贺。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抒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
习近平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强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习近平表示,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我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表示,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怀念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深切怀念为建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深切怀念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深切怀念近代以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顽强奋斗的所有仁人志士。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习近平表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一切同中国人民友好相处,关心和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各国人民和朋友致以衷心的谢意。
习近平强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不忘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要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习近平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习近平讲话结束时,全场起立,现场响起长时间热烈掌声。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结束。
激昂的乐曲响起,全场高唱《歌唱祖国》。10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10万只彩色气球腾空而起。天安门广场上的各界群众朝着天安门城楼方向欢呼致敬,习近平等向大家挥手致意。城楼上下融通起真情交汇的心桥,广场内外汇聚成欢歌笑语的海洋,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共同祝愿祖国和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系列专题宣讲报告会入口二维码
1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资料:
《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摘选)
来 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7月23日电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自治区政府主席齐扎拉陪同下,先后来到林芝、拉萨等地,深入农村、城市公园、铁路枢纽、宗教场所、文化街区等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习近平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切实以坚强党性取信于民、引领群众。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在推动发展上力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12.学习《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
学习资料:
“《习近平在福建》出版发行”“《习近平在福建》读者见面会举办”《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特别专题(共三十五篇)。
来 源:新华社、福建日报、“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
《习近平在福建》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习近平在福建》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多时间,先后在厦门市、宁德地区、福州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各个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采访实录《习近平在福建》主要反映的是习近平同志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的工作经历,是他在省域层面开展领导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生态福建”建设,亲自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提出并实施“数字福建”建设,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六年七下晋江,调研总结“晋江经验”,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省级机关效能建设,教育党员、干部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在全国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全省推行县级政务公开;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推动以“餐桌污染”治理为抓手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闽台直航,扩大闽台各项交流,使两岸经济人文交往发生重大积极变化。这些工作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生动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对党中央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福建省情的科学把握,有力推动八闽大地改革发展领风气之先、走在时代前列。
《习近平在福建》一书共35篇,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期间大刀阔斧、精心谋划、锐意创新的领导风范,展现了他率先带头、亲身示范、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他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民生的赤诚情怀。本书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生动教材。
《习近平在福建》读者见面会举办
7月30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在榕举办《习近平在福建》读者见面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善萍出席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潘征出席活动。
邢善萍指出,采访实录《习近平在福建》为我们更好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生动教材。要把学习《习近平在福建》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内容,加强宣传推介和研究阐释,引导干部群众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上升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的“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当前四项重点任务,按照省委十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部署,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凝聚起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特别专题
01:“习近平同志抓住历史机遇,对福建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02:“习近平同志做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为中心”
03:“近平同志既有启民心智的魅力,又有知民冷暖的情怀”
04:“习近平同志这么做是对‘功成不必在我’精神境界的最好诠释”
05:“习近平同志不仅有思路,还有切实的行动”
06:“习近平同志有着为人民干一番事业的理想抱负”
07:“习近平同志善于抓重点工作、抓关键环节”
08:“福建人民称习近平同志为‘百姓省长’”
09:“习近平同志有思想、有胸怀、有魄力”
10:“习近平同志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班长和领路人”
11:“近平同志是统战工作的典范”
12:“习近平同志有好的素质,又有好的群众基础”
13:“习近平同志对军队的感情是真挚的”
14:“习近平同志能够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15:“习近平同志做到了‘打铁自身硬’”
16:“近平同志说共产党是靠求真务实、靠实事求是起家的”
17:“习近平同志不仅重视调研、躬行调研,而且讲究科学调研、高效调研”
18:“福建的林权制度改革是习近平同志亲自抓起、亲自推动的”
19:“习近平同志率先启动了福建的生态省建设”
20:“习近平同志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1:“习近平同志一直要求公安机关当好人民群众的‘保护神’”
22:“习近平总书记是台商台胞的贴心人”
23:“习近平同志对妇女工作一诺千金”
24:“习近平同志总结提出宝贵的‘晋江经验’”
25:“习近平同志指示把长汀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生态县”
26:“菌草技术在习近平同志的关怀支持下茁壮成长”
27:“习近平同志支持和鼓励专家学者参政议政”
28:“只要是老百姓关心的事情,习近平同志就不遗余力地去做”
29:“习近平同志对科学决策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
30:“习近平同志看问题格局宏大”
31:“习近平同志对体育事业的支持是发自内心、持之以恒的”
32:“习近平同志关心和支持开展全民登山健身活动”
33:“习近平同志勇于正视社会问题”
34:“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
35:“习近平同志始终认为,援藏必须以扶持老百姓、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为主旨”
采访实录二维码
▲习近平在任福建省领导时对漳州工作的有关指导论述(摘自《习近平在福建》一书)内容详见平学组办〔2021〕22号文。
13.学习“时代楷模”孙丽美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资料: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追授孙丽美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孙丽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采访实录特别专题(2021年8月17日)
来 源:福建日报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追授孙丽美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孙丽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孙丽美,女,福建霞浦人,197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担任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被评为霞浦县“2020十佳村(社区)主干”,今年“七一”前夕被宁德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1年8月6日下午,在防抗“卢碧”台风工作中,她为了排除安全隐患,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疏通被杂物堵塞的涵洞,不幸被洪水冲走,因公殉职,年仅44岁。
孙丽美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楷模,是基层干部一心为民、真情服务的典范。她十七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带领群众把曾经落后的古县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政治本色,集中体现了我省基层党员干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优良风范。为了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不懈拼搏奋斗,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经研究,决定追授孙丽美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孙丽美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她对党忠诚、勇担使命的政治品质。孙丽美同志始终牢记党员身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关键时刻挺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勇当“急先锋”,全力以赴抓好排查管控、宣传劝导等工作,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面对“卢碧”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水,她闻“汛”而动,连续多天奋战在抗台防汛一线,排除险情隐患,帮助受灾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向孙丽美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两个维护”融入精神血脉、转化为行动自觉,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不辱使命。
学习她坚守初心、践行宗旨的为民情怀。“为村里群众做点事,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志向。”这是孙丽美同志朴素的心声。她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群众有事随叫随到、随到随办。她时常主动上门走访,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经常为村里的孤寡老人送米送油、嘘寒问暖,为身患重症的贫困户多方筹措医疗费用,为单亲姐弟申请助学补助、解决就业问题。向孙丽美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真心真情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学习她实干担当、攻坚克难的务实作风。她从来没有豪言壮语,始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示范带动党员、群众。面对古县村发展滞后的状况,她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不断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推进乡村建设,通过兴办合作社、建设冷库等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针对村集体“零收入”的问题,以盘活土地、入股企业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工程落地,让古县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向孙丽美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作为不懈追求,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聚精会神干事创业,努力创造让组织满意、让群众点赞的新业绩。
学习她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孙丽美同志从不优亲厚友,不为自己谋利,不徇私情,甚至还让家里人“吃亏”,村道硬化、安装路灯都是先从别人家门口开始,最后才到自己家门口。她舍小家顾大家,克服父母公婆生病特别是父亲患癌症多次住院治疗需要照顾等实际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从不给组织添麻烦。抗台防汛中被冲入河水后,她决然挣开同伴施救的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想着维护他人安全。向孙丽美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甘于吃苦、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争做一名合格党员和优秀干部。
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向孙丽美同志学习,把学习活动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谷文昌、廖俊波等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宣传孙丽美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努力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绩,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14.学习重要参考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学习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导读课程。
来 源:新华社、“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已正式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参考材料,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用书。三部简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深刻、简明地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砥砺奋斗史,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壮阔实践史、社会主义500多年探索发展史,对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好学习理解历史、树立正确历史观,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共7章40节,31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联合出版。《改革开放简史》共7章44节,约26万字,由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共8章39节,约22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联合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导读视频二维码
《改革开放简史》
导读视频二维码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导读视频二维码
15.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资料:
《习近平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 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摘选)
来 源:新华社
新华社榆林9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省长赵一德陪同下,深入企业、农村、学校、革命旧址等进行调研。
......习近平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同时坚持实事求是,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14日上午,习近平前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习近平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习近平来到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陈列馆外,正在进行陕北秧歌表演。习近平向现场群众问好。他指出,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位于绥德县城西南的张家砭镇郝家桥村,是绥德地委在抗战时期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的一个模范村,通过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掀起了大生产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郝家桥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14日下午,习近平来到这里,详细观看村史展览,了解这个“红色山村”的光荣革命历史以及革命传统传承情况。随后,习近平来到村民侯志荣家中看望。侯志荣一家曾经因病致贫,靠着各级帮扶和自身努力2016年摆脱贫困。习近平强调,看到你们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人丁兴旺,我感到很欣慰。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更大胜利。
......16.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学习资料: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2021年9月29日)
来 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近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
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
建党精神;
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
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
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好地鼓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17.学习贯彻漳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学习资料: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 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将蓝图写在大地 用实干成就未来——热烈祝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
来 源:闽南日报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 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大会选举产生十二届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和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通过关于十一届市委报告和市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 张国旺同志致闭幕词 王进足同志主持
10月7日下午,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漳州宾馆胜利闭幕。
......张国旺同志致闭幕词。他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换届工作指导组、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的具体指导下,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这次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共识、团结奋进的大会,必将进一步动员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
张国旺强调,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新的征程惟有奋斗。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不断把漳州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一要振奋精神,展现新气象。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文化和漳州“五种精神”,拿出勇争一流的胆识和气魄,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积极投身“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六比一看”竞赛,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抓发展,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展现更大作为。二要狠抓落实,干出新成效。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增强抓落实的自觉,锤炼抓落实的本领,提升抓落实的成效,坚持抓具体具体抓,突出精准精细精确,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确保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深落细落实落到位。三要攻坚克难,推动新跨越。以事不避难的决心、敢打硬仗的勇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漳州向更高目标、更高质量发展。四要群策群力,开创新局面。把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上来,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开创漳州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将蓝图写在大地 用实干成就未来
——热烈祝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
(2021年10月8日)
硕果迎金秋,聚力开新局。承载着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深情重托,中国共产党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于昨日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这是一次继往开来、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全面总结了我市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听取和审议通过了中共漳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报告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漳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代表。大会擘画的“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的美好蓝图,是新一届市委对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庄严承诺,是新征程上再出发的动员令,更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全市上下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将美好蓝图写在漳州大地上。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前,漳州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对漳州发展寄予厚望,明确指出漳州是福建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过历届市委带领全市人民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我市正进入工业化提升期、数字化融合期、城市化转型期、市场化深化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质期,城市发展空间正从滨江向滨海拓展,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要拿出勇争一流的胆识和气魄,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对标先进、奋起直追,用奋斗拼搏和担当尽责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推动蓝图落地落实,必须明确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这次大会就今后发展提出了“七个突出”主要任务,切合实际,措施有力,勾画了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施工图、路线图。我们要将党代会明确的重点工作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其转化为一条条具体思路、一项项具体举措、一个个具体项目,奋力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扩大开放、漳台合作、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确保大会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动蓝图落地落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时代赋予我们光荣的使命,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展示什么样的形象、树立什么样的作风、干出什么样的实绩,人民群众充满期待,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坚强保证。要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坚决摒弃小富即安心理,强化“拼抢”意识,勇于攻坚克难,奋力干出新业绩、拼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不负时代机遇、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待。要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真正让优秀的优先、能干的能上、有为的有位,营造“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这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向、群策群力、实干苦干,形成步调一致干事业、同频共振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将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奋楫争先、建功立业的具体实践。
新时代战鼓催征,新使命责重如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一届市委的带领下,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18.学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
学习资料:
《省委追授潘东升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开展向潘东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来 源:福建日报
省委追授潘东升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0月14日,省委发布决定,追授潘东升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全省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潘东升,男,汉族,福建平潭人,1964年9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一级巡视员;2021年获得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个人嘉奖,荣获个人二等功2次。2021年9月25日上午,潘东升同志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在重要会议安保维稳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当日12时35分因公牺牲,年仅57岁。
决定指出,潘东升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代人民公安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突出典范。潘东升同志一生热爱公安工作,从警37年来,始终忠诚履职、甘于奉献,出色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为护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呕心沥血、不辞劳苦,把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职责使命。
决定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潘东升同志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学习他心系群众、执法为民的公仆情怀,积极维护一方安定稳定;学习他恪尽职守、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学习他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新担当新作为;学习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决定强调,全省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把向潘东升同志学习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弘扬担当精神,锐意开拓进取,积极投身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生动实践,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开展向潘东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21年11月4日)
潘东升,男,汉族,福建平潭人,1964年9月出生,生前任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一级巡视员。2021年9月25日,潘东升同志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在重要会议安保维稳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57岁。从警37年来,潘东升同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将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公安事业,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谱写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生命赞歌。
2021年10月,省委追授潘东升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了进一步学习弘扬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和激励全省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建功立业,省委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潘东升同志学习活动。
一、学习潘东升同志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质
潘东升同志把“永葆对党的无限忠诚”奉为一生的执着信念和动力源泉,入党25年来,他始终铸牢忠诚警魂,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党建工作,教育引领广大民警把“对党忠诚”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巨大热情。他在危急关头敢打敢拼、毫不退让,每逢突发事件、重大案件等急难险重任务,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奋战在疫情防控、重大安保工作一线。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潘东升同志那样,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灵魂,努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二、学习潘东升同志心系群众、执法为民的公仆情怀
潘东升同志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全力攻坚民生服务堵点痛点难点,先后推出落户“零门槛”“证照分离”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公安审批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占比超97%。他扎实推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创新建成合成侦查中心、合成情报中心,福州市“两抢”发案数大幅减少并全部破获。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潘东升同志那样,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学习潘东升同志恪尽职守、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
潘东升同志忠诚履职、敢于担当,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认真研究把关每一起大案要案,深入一线督导检查,总体战果位居全国前列,福州市刑案总量实现连续六年下降,治安状况满意度位列全国36个大中城市前五名。今年9月,我省发生新冠肺炎本地疫情以来,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带领全警上下齐心合力服务疫情防控,为确保福州市疫情“零发生”作出积极贡献。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潘东升同志那样,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不怕困难、不辱使命,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光荣使命。
四、学习潘东升同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潘东升同志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强警,在全省首创接处警“首接首移责任制”,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打造“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福州智慧公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他创新推动“数字福建”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助力“数字福建云平台”“金财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为推动数字福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潘东升同志那样,主动回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新考题,弘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奋力进取,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五、学习潘东升同志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
潘东升同志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他恪守廉洁从政各项纪律要求,自觉抵制外界干扰诱惑,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他大力推动整治顽瘴痼疾,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严明警纪、纯洁队伍。他注重家风建设,反复告诫家人绝不能打着他的旗号找人办事帮忙,别人送的东西一律不能拿。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潘东升同志那样,严于律己、修身齐家,干净做人、清白做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弘扬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
全省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向潘东升同志学习,把学习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潘东升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积极投身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19.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
学习资料:
《中共漳州市委关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征程上掀起新一轮 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热潮的决定》《看见木麻黄 想起谷文昌》
来 源:闽南日报
中共漳州市委关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征程上掀起新一轮 学习弘扬谷文昌
精神热潮的决定
(2021年10月15日)
谷文昌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十次对谷文昌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谷文昌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等,为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指明了方向。谷文昌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都是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全市发展新征程,在这开局起步的关键阶段,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谷文昌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掀起新一轮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热潮,全力以赴推动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细落实,努力将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美好蓝图写在漳州大地上。
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要对标学习和大力弘扬谷文昌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谷文昌同志一生的坚守。谷文昌同志一生跌宕起伏,经历过各种考验,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南下漳州,再到“文革”中遭批斗、被下放,无论肩负重任,还是身处逆境,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从未动摇理想信念。新征程上向谷文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谷文昌同志心中时时有党的政治品格,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要把忠诚放在第一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强化学思践悟,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着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紧密结合“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要对标学习和大力弘扬谷文昌同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一心为民是谷文昌同志不变的情怀。谷文昌同志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凡是对群众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是谷文昌同志的行动准则。他几十年如一日,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满腔热情对待群众,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与广大群众水乳交融、亲密无间。“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体现了老百姓对谷文昌同志的由衷爱戴。新征程上向谷文昌同志学习,就是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守人民立场,强化公仆意识,涵养为民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学、生老病死养”等实际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要对标学习和大力弘扬谷文昌同志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谷文昌同志的一生是历经艰难困苦,百折不挠、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一生。他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一旦认准的事,不管困难多大,都能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直至成功,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新征程上向谷文昌同志学习,就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知重负重、知责尽责、拼搏进取,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价值观,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要坚决摒弃“大概、差不多、过得去”的模糊思维,弘扬“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文化,强化“拼抢”意识,到矛盾集中、工作棘手的地方,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实干实效推动发展,全力以赴干出成效、干出实绩,努力在全省争上游、走前列。
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要对标学习和大力弘扬谷文昌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谷文昌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典范。他说,“对于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做得对或者不对,我们必须,也只能实事求是地,老老实实,是就是、非就非,好就好、坏就坏,多就多、少就少,该怎样就怎样,严肃谨慎地对待”。面对国民党抓壮丁留下的家属问题,他从实际出发,果断提出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温暖了民心,彰显了超常的勇气和智慧。新征程上向谷文昌同志学习,就是要坚持深入实际,尊重实际,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自觉抵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要注重精准精细精确,善于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推动各项工作落深落细落实落到位。要注重改革创新,聚焦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大胆突破思维定势、打破条条框框,推动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要对标学习和大力弘扬谷文昌同志大公无私的革命家风。谷文昌同志严于律己,清廉无私,一生恪守“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他严格要求家人“不沾公家的一点油”。他从不为家人谋取任何特殊待遇,不允许家人利用自己的影响搞特殊、谋私利。新征程上向谷文昌同志学习,就是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自觉净化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自觉加强家风建设,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组织好新一轮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活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自觉将谷文昌精神作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价值标杆。要加大媒体宣传推介,精心组织创作谷文昌精神文艺文创作品,进一步推进谷文昌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网络,推动谷文昌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高水平办好谷文昌干部学院,把谷文昌精神核心课程纳入党员、干部、公务员培训体系。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引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营造“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浓厚氛围,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看见木麻黄 想起谷文昌
(2021年11月3日)
谷文昌同志是中共优秀党员,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十次对谷文昌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谷文昌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谷文昌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在这开启发展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市委作出《关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征程上掀起新一轮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热潮的决定》。本版特转载《看见木麻黄 想起谷文昌》(原载于2018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亲历福建改革开放四十年》,略有改动),以期让读者全面了解谷文昌的精神魅力及时代价值,大力弘扬谷文昌的创业精神,将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美好蓝图写在漳州大地上。
“富美全靠木麻黄,幸福不忘谷文昌”。
这是在东山谷文昌纪念园,在成片高耸的木麻黄中,一块木牌上镌刻的两句话。
木麻黄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等地的一种树木。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来自异国他乡的常绿乔木却和一位优秀县委书记的名字、一座岛屿紧密相连。
谷文昌与木麻黄的故事要从“9棵木麻黄”说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改变东山岛“微风三寸土,风大石头飞”的恶劣环境,谷文昌带领东山干部群众“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先后试种过十多个树种、几十万株苗木,都未成功,唯一幸存下来的是9棵木麻黄。正是这9棵稚嫩的木麻黄,坚定了大家植树造林、根治风沙的信心。经过苦战,38千米长的海岸线上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固住了沙的侵蚀,挡住了风的横行,使东山岛浓绿起来,成就了今日的生态旅游岛。谷文昌与木麻黄,穿越了历史的天空,构成了一道永久的精神风景。
生命有涯而精神不死。改革开放40年来,这段发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真实感人故事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谷文昌屡屡被人们提起。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次点赞谷文昌精神,福建历任省委书记都不断提及谷文昌精神。在八闽大地,先后掀起了4次学习谷文昌精神的大热潮。在漳州,历届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践行谷文昌精神,推动漳州经济社会发展。
2006年,我到闽南日报社工作,在十余年新闻生涯里,我先后多次参与谷文昌精神的宣传报道,采访了许多参与宣传谷文昌精神的同志,也翻阅了不少珍贵史料。我不禁思考,在这瞬息万变的年代,人们为什么对谷文昌念念不忘?下面,让我们循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足迹,去感悟谷文昌的精神魅力。
搞“四化”建设就需要这样的好干部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提倡“大念山海经”,就是要做好山和海的文章,向大山要财富,向海洋要财富。
今日,我们正在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而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大念山海经”着眼于恢复发展生产力,与“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十分契合。
与省里相呼应,改革开放初期,漳州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围绕自身特有的农业优势提出来的。作为漳州的“农业大县”漳浦就是其中的践行者之一。
在东南卫视纪录片《项南》等资料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漳浦在闽南乃至福建素有“金漳浦”的美誉,这个“金”字就是它的优势,那就是山海资源比较丰富,当时全县有170多万亩荒山,还有50多万亩浅水海滩尚未开发,由此,漳浦县委一班人决定调整一直延续的“以粮为纲”的生产方针,提出新的“九字方针”,即耕地主攻“粮、油、糖”,山上发展“林、果、竹”,海上发展“鱼、虾、贝”,这得到了项南同志的肯定。刚刚调任福建省委主持工作的项南,第一次下乡调研便选择到漳浦,1981年1月29日,他同省委常委温秀山、漳州地委书记刘秉仁等人乘一辆中巴车来到漳浦、东山等县考察,鼓励当地干部群众“向山进军,向海进军,这样才能较快地发展”。
也就是这趟从漳浦到东山的调研之行,项南第一次听说了谷文昌的事迹。项南、谷文昌,这两位令福建百姓难以忘怀的共产党人站在了时空的交汇点上。
作为漳浦的“邻居”,东山县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打造沿海绿色长城的目标。当时,木麻黄也已须要更新换代。结合“大念山海经”战略,东山对原有木麻黄林进行改造提升,在沿海第一道防线种植木麻黄等防护林,第二道防线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果林,之后再开垦农田,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这与当年谷文昌在东山提出“沙荒绿洲化、农田林网化、大道林荫化、村庄园林化、环岛海堤林墙化、庭院香美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东山县委报道组老组长谢汉杰回忆——
当时陪同项南到漳州调研的还有时任福建日报社副总编辑徐明新等。我作为报道组工作人员,也参与采访了此次调研。1月29日,项南到东山,看到海岛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分高兴。了解谷文昌的事迹后,对谷文昌这位带领人民改天换地的县委书记称赞不已。得知时任龙溪行署副专员的谷文昌因身患癌症而在漳州医院住院时,项南当即决定前往漳州市区,看望谷文昌。
不料,项南临行前突遇大暴雨,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出行十分困难。谷文昌的爱人史英萍打来电话,转告项南“老谷的病见好,就明天再来吧!”项南与龙溪地委书记刘秉仁约定,第二天一早就到医院看望。可是,1月30日凌晨,谷文昌病情突然加重,不幸去世。第二天上午,项南一行来到医院,沉痛地向谷文昌遗体告别。
2003年,《福建日报》一篇报道这样描述——
原本,关于闽南之行,项南吩咐不作报道,而此时却突然开了个口子:“项南同志得知谷文昌同志为东山人民造福的事迹,深表敬佩。”接着,报道还引用了项南在向遗体告别时,对谷文昌夫人说的话:“谷文昌同志南下来福建,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献给东山人民和福建人民,人民是会永远怀念他的。搞‘四化’建设就需要这样有事业心的好干部。” 1981年2月2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居左中的位置刊登了一条消息,主标题是《为东山人民造福的谷文昌同志去世》,副标题为“省委领导同志亲切慰问他的家属”。
在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档案室里,至今保留着这则报道的底稿。作者是时任福建日报社副总编辑徐明新。在稿纸的空白处,写满了他匆匆给编辑部的留言:“谷文昌这篇新闻,放一版下面。标题是他(项南)定的,不要改动了……这样发表是项南同志的意思。”这些留言并非多余。因为当时,厅局级干部去世,通常也只在第二版发几十个字讣告式的消息。
绿色丰碑 长留人间
20世纪90年代,谷文昌已经走了10年。10年间,漳州乃至福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人们用新的视角和视野来界定、解读谷文昌精神的内涵。
今天,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深得人心。而在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就以“绿色丰碑”来定义谷文昌的精神高度。
饮水不忘掘井人。富裕起来的东山人更加怀念谷文昌。1986年7月,东山县委书记杨琼向前来视察的省委书记陈光毅汇报:“谷书记为东山人民造福,我们准备给他树碑。”陈光毅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这样的人物应该给他树碑。”
根据谷文昌“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的遗愿,谷文昌的家属向省民政厅及东山有关部门提出了申请。东山县委、县政府将墓址选定在赤山林场的一个山岗上。副县长刘冰珊、林业局局长沈马顺代表东山县委、县政府和东山人民,专程赴漳州,迎回了老书记的骨灰。
1987年7月15日,东山县委在赤山林场举行了谷文昌骨灰安放仪式,并在墓前立下纪念碑“谷文昌同志万古长青”。
1990年,东山全县青少年集资,为谷文昌塑像。陈光毅为塑像题词:“绿色丰碑”。这年12月10日,塑像落成仪式在赤山林场举行。3万多名东山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赤山林场附近的村庄,几乎家家备办水果、香烛前来祭奠……此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当地老百姓多年的习俗。一股学习谷文昌的热潮在八闽大地上掀起。
1991年2月9日,《闽南日报》发表了吴玉辉的长篇通讯《绿色丰碑》。
1991年前后,福建日报社调集精兵强将,由张红、檀云坤、陈强、陈育进组成采访组,从福建东南端的海岛东山,至西北端的山城宁化,纵横数千里,进行采访。
在东山陪同采访组一起采访的谢汉杰回忆——
我记得采访组是在1991年春节前到东山采访,一共住了40多天,先后走访了24个村,采访100多人次,召开多场座谈会。当时,县委派了一辆吉普车供采访组使用。采访组白天下乡采访,有些村庄交通不便,为了能采访到第一手材料,大家经常步行采访,一走就是一个小时。到了晚上,采访组一头扎进档案馆,看当年的《东山报》和各种讲话材料,为核对事实,采访组翻阅了谷文昌在东山任内整整14年的行政档案。
采访组直到农历十二月廿九才离开东山。当时东山到福州的班车一周只有一班,一走就要十几个小时。当天早晨6点,天气非常冷,海风呼呼地吹。我到车站送别采访组一行,大家穿着大衣还是瑟瑟发抖。那一幕我一直记在脑海里,工作生涯中能遇上这样一次意义重大的采访,值了!
时任东山县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现任东山县谷文昌精神研究会会长的黄石麟回忆——
1989年年底,县委决定开展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由我负责起草学习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1990年1月8日,东山县委六届六次全会作出《关于发扬光大东山保卫战精神和谷文昌精神的决定》。决定把谷文昌精神提炼为:团结进取、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1991年,中共漳州市委在此基础上对谷文昌精神进行了扩充概括,作出《开展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决定》。
1991年5月4日,中共福建省委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向谷文昌同志学习。长篇通讯《共产党人的丰碑》与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通知》同日见报。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开展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通知》概括为五句话,即“四海为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团结进取,务实拼搏,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勤政廉洁的优良作风;扎根基层,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
5月16日,省里邀请九地市的11名县委书记、县长来到福州,召开学习谷文昌座谈会。陈光毅在会上做了《我们的事业需要千万个谷文昌》的讲话。
1994年,远在中原、谷文昌的祖籍地河南林县县政府、石板岩乡政府,会同东山县政府共同筹资为他立碑、塑像,还建了纪念亭。
此时,一场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轰轰烈烈的活动,再次在八闽大地铺开。谷文昌精神,在福建深入人心。
凝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时光之船驶向新的世纪。历经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谷文昌精神的提炼和挖掘达到了新的高度,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又迎来了新的热潮。
“在2003年前后,各级党委纷纷发文,领导密集调研批示,媒体广泛宣传,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迎来新的高潮。谷文昌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谷文昌精神也逐步由东山、漳州、福建,传遍神州大地,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东山县谷文昌精神研究会会长黄石麟说起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的一个个历史节点,如数家珍。
2003年1月29日,中共东山县委作出《关于进一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2月16日,中共漳州市委转发该通知,要求全市各地进一步深入开展“弘扬谷文昌精神,加快推进漳州发展”的学习教育活动。2月18日,中共福建省委作出《关于进一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2月20日,新华社全文播发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采写的长篇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翌日《人民日报》予以全文转载,并配发题为《精神永恒,丰碑长存》的评论员文章,此后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纷纷转载或报道,一股学习谷文昌的热潮开始在全国掀起。在这其中,张全景同志亲自采写反映谷文昌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对于推动谷文昌精神走向全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说起张全景同志采写谷文昌事迹长篇通讯的辛劳过程,曾经陪同其采访的东山县委报道组老组长谢汉杰言语中充满敬佩和感慨,据他回忆——
2002年5月,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赴闽调研。到漳州期间,陪同的省委办公厅负责同志和当地的同志,向他介绍了谷文昌的事迹。张全景回福州后,省里几位老同志来看他,听说他刚去过漳州,又提起了谷文昌。这引起了张全景的重视,急召东山县委书记前来汇报。因回程日期已定,张全景请省委办公厅准备了以往我省宣传谷文昌的一些重要文章以及影视光盘,带回北京。在京认真看了带回的资料后,张全景于当年7月12日专程赴闽,到谷文昌工作过的漳州、东山、三明、宁化进行为期十多天的调研。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张全景从武夷山机场一下飞机,即驱车沿着台风险情尚未完全排除的公路,直奔宁化,历时6个小时,途中仅停下来休息十五分钟。从一上车起,张全景就认真地向有关同志了解谷文昌。调研期间,张全景顶着酷暑,冒着大雨,深入谷文昌生前创建的林带、水库、海堤、盐场,深入东山、宁化的村庄、农舍、渔港,多次召开座谈会,向谷文昌的战友、亲人、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东山、宁化的普通群众了解谷文昌的事迹,被调查的人数在100位以上。为了保证事实准确,他还向东山档案馆等单位借阅了大量原始材料,经常加班到下半夜。谷文昌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老部长。他亲自操笔,写出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此文反复征求过福建、河南省委,漳州、三明市委,东山、宁化县委及部分老同志的意见,几易其稿。2003年2月20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
根据有关报章刊载,21世纪初以来,中央、省委省政府领导到东山调研,都对谷文昌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同志多次表示对谷文昌的肯定。2001年7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随同时任省委书记宋德福到东山调研,进一步肯定谷文昌精神,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谷文昌。习近平同志在转任浙江省委书记之后,还先后在不同场合对谷文昌给予高度评价。
在这个时期,在人们全方位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的同时,谷文昌注重改善生态的发展理念开始被发掘和重新认识,并逐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当时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谷文昌注重生态的发展理念、赤诚为民的公仆情怀,暗合了当时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漳州发挥既有生态优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长期从事谷文昌精神研究工作的中共漳州市委党校教授王崇文表示。
老典型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从历史的风雨中走来,在时代的潮流中前行,谷文昌精神始终契合着时代价值、历久弥新。
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先后在党内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在这过程中,谷文昌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干部的典范。
2015年3月,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亲自带队,深入东山岛采访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高规格地报道一位县委书记。
4月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文《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并配发评论员文章《闻鼙鼓而思良将》,宣传一位已经去世34年的县委书记谷文昌;当日第四版还整版发文《人生一粒种 漫山木麻黄——谷文昌的生前事身后名》,详细介绍谷文昌的事迹。此后4月8日第四版报道《网友热议“四有”书记谷文昌》,并围绕“谷文昌给干部留下什么”这一主题陆续发表4篇评论。
2015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刘云山同志专程到东山调研。他到东山县谷文昌纪念园,仔细了解谷文昌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把荒岛变绿洲的感人事迹,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谷文昌精神的感悟体会。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在福建省调研时,专门到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参观,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向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为民奉献。
“北有焦裕禄,南有谷文昌”。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的谷文昌,再一次被人们传颂,一个并不被大众熟悉的树种木麻黄又一次被提及、被铭记,再一次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学习宣传的热潮,依旧从谷文昌精神的发源地席卷而开。
2014年2月24日,中共漳州市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各级党组织要把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并首次把重视生态、保护环境概括成为谷文昌精神的重要一点。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之际,2016年6月22日,谷文昌雕像在被誉为党员干部“红色摇篮”之称的中央党校落成。这是继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和焦裕禄之后,中央党校落成的又一尊“红色雕像”。
闽南日报社记者林堃全程参与塑像落成的采访报道,据他回忆——
记者只有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投入新闻采访中。6月21日,为了做好雕塑落成的新闻报道,我和报社摄影记者游斐渊提前一天来到中央党校。抵达当天下午,我们和谷文昌之子谷豫东就前往瞻仰即将揭幕的谷文昌雕塑,并一起参观了其他的“红色雕塑”。在谷文昌和焦裕禄的雕塑前,我们仰望许久。过去常听说“北有焦裕禄,南有谷文昌”,但作为一位年轻记者,我还是很难将一南一北这两位时代的风云人物联系在一起。直到来到中央党校,来到共产党人的“红色摇篮”,来到他们的塑像前,注视着他们坚毅的目光,我才发觉内心的震撼变得十分具体真切。
6月22日雕塑落成,还举行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吴玉辉撰写的报告文学《谷文昌》出版座谈会。完成采访任务后,趁着夕阳,我又到谷文昌雕塑下走一走。当我绕到雕塑后面时,一行字“东山人民捐赠”触动了我。当年东山谷文昌雕塑建设时,10万东山老百姓自发捐款多达120万元。此情此景,让我真正理解了“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近年来,人们用一种更深沉而久远的方式来纪念谷文昌,来弘扬谷文昌精神,努力让这一红色种子在更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
2016年,谷文昌干部学院开始建设。2018年,漳州市委提出要把谷文昌干部学院打造成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性修养锻炼,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学习新科技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品牌基地。2018年8月,谷文昌干部学院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迎来第一批学员。
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2021年10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在开局起步的关键阶段,市委书记张国旺、市长王进足带领新一届市委班子集体到东山县,将谷文昌纪念园作为研学首站,将谷文昌事迹作为班子首学,将谷文昌精神作为履职首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谷文昌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从谷文昌同志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范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守入党初心。随即,《中共漳州市委关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在新征程上掀起新一轮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热潮的决定》发出,动员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学习和大力弘扬谷文昌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大公无私的革命家风,全力以赴推动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细落实,努力将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美好蓝图写在漳州大地上。在新的历史起点,谷文昌精神又一次指引着漳州人民,迈向更高目标。
“人生一粒种,漫山木麻黄。”当年谷文昌和东山干部群众一起种下的9棵木麻黄,在东山白埕村的沙丘上已经站立了半个多世纪,而今都长成了参天大树,在广袤的大地紧紧扎下根来,并用新叶显示强有力的生命力,那透出坚韧和刚劲的树身则直入云天,不断在那蔚蓝深处延伸生长。一切仿佛谷文昌的身影在大地行走,谷文昌的形象在空中升华,谷文昌的精神在人间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