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XX镇宣传文化站情况简介2012年
XX县XX镇宣传文化站情况简介
XX县XX镇宣传文化站坚持在“管理”上做文章,在“运用”上下功夫,在“功能”上求实效,使宣传文化站真正成为文明乡风的传播口、群众培训的主阵地、农民娱乐的好场所、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一是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XX县XX镇宣传文化站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8平方米,总投资68万元,内设高标准图书室、展览室、阅览室、游艺室、办公室和多功能教室,配置桌椅、书柜、书架、电视、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各种办公设施和文体器材等120多件,藏书1.1万册;配套建成了24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广场,内设活动舞台、运动区和健身区,安装篮球架2副、健身器材7件;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和远程教育播放站点各9个,配套电脑15台、投影设备3套、音响设施9套,镇、村、社三级文化网络体系逐步完善,为开展各类活动搭建了平台。
二是健全组织,构建乡村工作网络。文化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全镇文化体育工作,各村均成立了文化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各村的农民文化体育工作,组建了XX村“八仙马子”、XX村太平鼓等9支社火队和秧歌队,全镇文化体育工作形成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落实、管理有措施、工作有人抓的局面。同时,加大对镇村文化干部的培训,开展农村文艺人才摸排调查,建立了63人的农村文艺人才库,积极选派文-1-
化干部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文艺工作培训,为推动全镇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是群策群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紧紧围绕全镇工作中心,组织文艺爱好者广泛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全镇涌现出文学业余作者7人、书法业余作者5人、美术业余作者7人、摄影爱好者4人、民间民俗作品创作者80多人,先后有23件诗歌、散文、小说在《张掖日报》发表,12件文学作品在《甘肃日报》、《党的建设》、《党风通讯》和《甘肃农民报》发表,3件作品获全国农民读书征文二等奖,1件作品在中国文化报发表并获得全国“新世纪之声”征文论文二等奖,XXX、XXX的书法作品被收入《张掖市书法作品集》,XXX、XXX、XXX、XXX等人的民间民俗作品多次在省、市、县参展中获奖。
四、创新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镇村宣传文化阵地,以节庆文化、地方民间文化、赶集文化等为主要活动形式,一年一度的社火调演、农民文艺汇演、“二月二”民俗文化艺术节、农民运动会、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已坚持举办20多届;职工运动会、“三八”妇女运动会、中小学生达标运动会、民间民俗作品展、家乡新闻图片展已坚持10多年;开展科技培训50多场次,年参与群众8000人(次);创建“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180多户。以镇属各站所为单位组织的周末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经常,群众性体育活动多次被省、市、县表彰和奖励,2001年被省体委命名为“全省农村体育先进单位”。-2-
第二篇:板桥镇宣传文化站简介2012
板桥镇综合文化站简介
板桥镇地处临泽县东北部,张罗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9个行政村,86个合作社,16565人,耕地40127亩。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36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59元。板桥镇综合文化站位于集镇中心,占地面积4200㎡,建筑面积750㎡,于200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0万元。综合文化站为二层砖混结构楼房,内设高标准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书画展厅、科技信息室等,现有桌椅70套,书架10个,藏书10000余册,订有报刊杂志8份。近年来,上级宣传文化部门大力扶持,先后为镇综合文化站新配置了电视、电脑、VCD、音响、话筒等电教设施;镇政府投资11.5万元,硬化文化体育广场地坪3500㎡;投资6.5万元,添置体育健身器材35件,建花坛8个,栽植风景树82株,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制定完善了综合文化站职责、服务承诺公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职责、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11项管理制度,并装框上墙,公布于众,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综合文化站充分发挥阵地优势,成立板桥镇农家书屋读者协会,吸纳会员620多人。2011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班52期,培训党员、村社干部和群众16500人次,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46场次,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量。
全镇以宣传文化站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香古寺经贸文化节、民间民俗作品展、体育活动、社火调演、文艺节目汇演、放河灯等活动,参与群众达18000多人次,带动了全镇
9个村依托农家书屋和文化体育健身广场积极开展活动。如今,宣传文化站已成为集时事政治宣传、文化娱乐、信息交流、教育、科学、体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 “大文化”活动中心,随着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篇:xx镇文化站简介
xx镇文化站简介
梅列区xx镇位于三明市区西北郊,距市中心约7公里。全镇总人口10037人,其中农业人口6801人。下属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区瑞云山、省级森林公园金丝湾、大佑山和真仙山等景区、景点以及四星级亿龙山庄国际大酒店,碧溪河将成为市区第二水源。镇辖区共有40个国家、省、市、区、镇属企事业单位,镇本点现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8个行政村均建有农家书屋。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的前沿阵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它肩负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政府和农村群众感情联络的桥梁和纽带。xx镇自1987年10月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始终将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于1988年2月成立xx镇文化站,2005年新建成并投入使用300多平方米的文化站,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文化信息共享点、老年、青年活动室、教育培训室、体育健身室、综合展示厅、多功能活动力厅等。图书室藏书达3000多册。每逢节庆,社区腰鼓、广场健身舞夜夜欢鸣,碧溪村板凳龙、大源村花灯节、长溪村民的汉剧表演更是给乡村的节日夜晚增光添彩。xx镇文化站曾被省文化厅评为“芳草示范点”、“福建省百强文化站”、“福建省文化先进集体”。
第四篇:街道文化站简介
xx街道文化站简介
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550平方米,配有综合活动室、书报阅览室、书画室、信息共享室、多功能室、体育健身室、办公室;配有图书2300多册、报刊21种、电脑10台、电视音响设备1套、桌椅50套,室内健身器材1套、乒乓球桌1套、桌球1套,还有象棋、跳棋等娱乐设施;大型文化主题公1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1处;业余曲艺队1个,文化志愿者200多人,文化站工作人员3人。街道图书、电子阅览还实行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实现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第五篇:文化站简介
**乡文化站简介
**乡文体广播站是在2002年10月由原乡文化站和广播电视站合并成立的新机构。股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全站事业编制2人,实有2人,平均年龄40岁,大专文化程度,设管理岗兼专业技术岗1人,工勤岗1人。
近年来,**文体站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和县局业务部门的支持下,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文化强乡、构建和谐**为目标,围绕“发挥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影响力、增强活动吸引力、加大市场监管力、提高队伍战斗力”的“五力”工作思路,乘势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文化强乡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是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指导成立了**村业余秧歌队,春节、元宵,秧歌队在全乡进行巡回表演就达10余场次。组建的篮球队、乒乓球队活动正常。二是抓住元旦、“三八”、“五四”、“六一”、“国庆”等节庆日与团委、妇联、学校等共同组织开展跳绳、乒乓球、篮球、象棋比赛等文体活动4次,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确保实现全年放映176场次的目标。四是配合乡计生站开展计生知识下乡活动,宣传动员育龄妇女免费体检;联系县文化馆来我乡进行文艺演出,观众达350人次;与综治办一起开展禁毒图版展,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在科普宣传周上,开展科普下乡活动;配合乡卫生院为全乡198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联合农综站、司法所等开展农业科技、法律等培训20场次,培训人员达600多人次;向乡党委投递简报21期。五是实施文化站公共场地和设施免费开放,接待群众200多人次,农家书屋接待村民借书526人次。
尽管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费不足、业务知识欠缺等制约我乡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继续发扬成绩 ,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努力开创我乡文体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