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结合“云南省文化厅关于上报民族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通知”,**乡加强对本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师宗县东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6公里,属滇黔桂三省五地州结合部。境内最高海拔2408米,最低海拔737米,年均气温18℃,全乡国土面积476.11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29个自然村,总人口3.4万人,主要有汉、壮、苗、回、彝等民族,其中以**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
二、**乡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乡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和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致力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贯彻落实文化艺术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文化市场不断繁荣,乡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文化建设环境良好
**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化中心由副乡长直接分管,岗位职责、财务财产管理、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实处。
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因修建**大道被拆迁,现无业务用房,2008年乡党委政府划拨土地重建文化站,预计2009年10月开工建设。文化岗位现有3人(大专学历),工资和业务金费得到落实,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用于文化站业务金费3万余元。文化中心活动正常。目前,有4个村委会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活动开展正常,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底蕴深厚,队伍庞大,文化建设阵地广泛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依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切实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文化阵地由平面的、单一的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乡文化站通过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 “文化下乡”活动,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电影公映、送书下乡等,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电影、看戏、看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目前,全乡13个村委会共有文化室7个、农村文化户7户、文艺演出队8支(狗街老年协会、狗街老年协会水寨分会、水寨青年之家、曲祖老年协会、脚家箐老年协会、得勒老年协会、得勒老年协会阿麦分会和保太老年协会),文化爱好者队伍也十分庞大,全乡有群众文化业余骨干1000余人,文艺演出队、文化室、文化户工作开展情况良好,在不断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也开辟了文化经费给养的新途径,更加值得倡导的是水寨的“青年之家”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深得到来**旅游的游客喜欢,其中《**风情展》、《牛魂》、《打猎归来》、《滚布》等优秀作品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把壮乡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特点和独特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展示给了更多人。
(三)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色,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办好“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不断提升节会文化品味。
一是认真做好特色饮食文化。让更多的游客品壮家米酒,尝壮家火烧牛干巴、舂鱼、五色花米饭、酸竹笋等壮家绿色生态饮食,打造**旅游饮食文化品牌。
二是全力推出以农家乐休闲度假、南丹山、凤凰谷黄金线休闲漂流、壮家风情为一体的神秘之旅精品路线,打造****文化之乡。
三是加大壮乡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力度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把挖掘**原生态小调演唱形式作为民间文化搜集的重点,使**原生态小调大放异彩。走出壮乡,走上大舞台。2007年**乡水寨村已申报为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村。
四是推进广场文化的发展,建设集文化、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娱乐阵地,搭建展示**文化风情的平台,为全乡人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决对网吧、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清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事业,为壮乡文化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自身环境、场地简陋、经费紧缺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工作开展难度大,特别是以文补文方面,没有固定资金收入,给今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
第二篇: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结合“省文化厅关于上报民族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通知”,×乡加强对本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师宗县东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6公里,属滇黔桂三省五地州结合部。境内最高海拔2408米,最低海拔737米,年均气温18℃,全乡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29个自然
村,总人口万人,主要有汉、壮、苗、回、彝等民族,其中以×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
二、×乡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乡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和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致力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贯彻落实文化艺术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文化市场不断繁荣,乡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文化建设环境良好
×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化中心由副乡长直接分管,岗位职责、财务财产管理、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实处。
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因修建×大道
被拆迁,现无业务用房,乡党委政府划拨土地重建文化站,预计10月开工建设。文化岗位现有3人,工资和业务金费得到落实,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用于文化站业务金费3万余元。文化中心活动正常。目前,有4个村委会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活动开展正常,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底蕴深厚,队伍庞大,文化建设阵地广泛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依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切实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文化阵地由平面的、单一的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乡文化站通过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 “文化下乡”活动,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电影公映、送书下乡等,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电影、看戏、看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目前,全乡13个村委会共有文化室7个、农村文化户7户、文艺演出队8支,文化爱好者队伍也十分庞大,全乡有群众文化业余骨干1000余人,文艺演出队、文化室、文化户工作开展情况良好,在不断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也开辟了文化经费给养的新途径,更加值得倡导的是水寨的“青年之家”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深得到来×旅游的游客喜欢,其中《×风情展》、《牛魂》、《打猎归来》、《滚布》等优秀作品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把壮乡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特点和独特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展示给了更多人。
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色,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办好“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不断提升节会文化品味。
一是认真做好特色饮食文化。让更多的游客品壮家米酒,尝壮家火烧牛干巴、舂鱼、五色花米饭、酸竹笋等壮家
绿色生态饮食,打造×旅游饮食文化品牌。
二是全力推出以农家乐休闲度假、南丹山、凤凰谷黄金线休闲漂流、壮家风情为一体的神秘之旅精品路线,打造×文化之乡。
三是加大壮乡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力度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把挖掘×原生态小调演唱形式作为民间文化搜集的重点,使×原生态小调大放异彩。走出壮乡,走上大舞台。×乡水寨村已申报为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村。
四是推进广场文化的发展,建设集文化、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娱乐阵地,搭建展示×文化风情的平台,为全乡人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决对网吧、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清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事业,为壮乡文化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一定 的成绩,但由于受自身环境、场地简陋、经费紧缺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工作开展难度大,特别是以文补文方面,没有固定资金收入,给今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
本文由那一世范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版权归属原作者
突出问题,具体情况是:
专业人才紧缺
我乡文化站编制为6人,但在编的仅3人,由于缺乏专业文化人员的指导,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低,而且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文艺后备人才相当缺乏,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县、乡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化部门无法
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户开展活动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主要靠临时筹集。经费的匮乏,造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
文化建设观念滞后
对于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建设上打不开路子、迈不开步子,缺乏创新意识。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发展文化事业的探索。
文化保护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乡由于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深入。
四、下步工作打算
加大力度,充分农村文化阵地的作用。引导农村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形成健康的精神食粮,逐步提高群众的文化
涵养素质。
抓好文化市场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积极开展“先进文化乡镇”创立活动,完善文化阵地设施。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发展业余演出团队,搞好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更好的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注重鼓励和扶持群众自办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办文化的重要补充。
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质的文化品牌推动壮乡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五、加快我乡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的“文化力”不容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其次要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有了钱要办文化,没有钱也要根据实际,量力而行办文化。因此,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状态。
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广大群众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目前大多数群众基层文化活动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中央多次提出,要在各县、乡建立图书馆和文化站,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收视覆盖率等要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
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文化建设投资体制,改变农村图书馆、文化站的落后面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要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塑造农村新风貌,必须注重提高群众素质。
要抓好专业文化队伍,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
要大力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户;进一步改善农村文化户的装备、设备条件;定期或不定期抓好农村文艺队的调演、汇演;加强对农村文化户的指导,要强化文化人才的培训和培养,特别是基层文化带头人的培育,充分发挥农村艺人和农村文艺文化骨干队伍的引领作用,给他们有用武之地,想方设法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进一步强化新型年轻文艺文化骨干人才的培养造就,特别是要加大培养农村文化的后备队伍,改变传统特色文化的断层现象。对从事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分类分批组织培训。加大培育群众自发建立的文化社团,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发挥其生力军作用。
强化各种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开发和利用
要大力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力度,搞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把×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搜集、整理、展示出来,建设“万村书库”、民族风情展示馆和民族风情舞蹈馆。
努力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
搞好统筹和结合,使文化与旅游业,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文化与新型工业化,文化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农产品信息网,全面宣传
×自然经济文化特色产品和风土人情,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息。
第三篇: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结合区文化部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通知,加强对本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歇马镇基本情况
歇马镇位于北碚区西南部,幅员面积58.5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8万余人,是重庆市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百个经济强镇”之一。歇马镇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抗战时期,民国政府立法院、司法院、最高法院、检察署等六大机构都迁建于此。世界名人教育家晏阳初博士曾在此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其居住的“晏宅”小院保护完好。重庆十大景观之一的磨滩瀑布坐落于此地,其落差有34米,气势磅礴,声震山谷,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
二、歇马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镇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和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致力于打造文化强区建设,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2009年,随着网络整合,资金问题日益突出,加之镇财政紧张,对文化工作投入捉襟见肘,出现近两年我镇文化工作有滑坡现象:一是资金瓶颈导致公共文化设施弱化。广播施舍未及时更新检修,图书室藏书和电子阅览室有待优化更新;二是文化队伍职能弱化。现我镇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编制为9人,实际在编7人,在岗1人,无专职职工;三是年轻文化专干严重匮乏。从镇到村社,都无文化专干;四是文化活动被动,见子打子,未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精神食粮。
(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文化建设环境良好
我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化服务活动中心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文化艺术专职人员 4人,平均年龄30岁左右,成为全镇宣传文化事业的生力军。每年用于文化站业务的 经费也逐年增加。文化中心活动正常。目前,建成了全镇10个行政村图书室,10个文化中心户、三农讲堂、健身场所等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了全覆盖,活动开展正常,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底蕴深厚,队伍庞大,文化建设阵地广泛
近年来,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依托北碚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切实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文化阵地由平面的、单一的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乡文化站通过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 “文化下乡”活动,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电影公映、送书下乡等,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电影、看戏、看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目前,建成了全镇10个行政村图书室,10个文化中心户、三农讲堂、健身场所等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了全覆盖;镇拥有秧歌队、腰鼓队、太极拳(剑)队、高跷队等5支文艺队伍,每个村都有一支以上的文艺演出队伍,常年参加文化活动的人员达2000人以上。天马村农家书屋念好“建、管、用”三字真经,建成3年来,逐步成为全村1728户、5363名村民增才干得实惠的“黄金屋”、培养培育新型农民的知识库、缩差共富的助推器,2011年被授予重庆市“十佳书屋”称号。
(三)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结合本镇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色,不断提升节会文化品味。
1、文化中心户和基层文化指导员“两条腿”走路,探索群文活动新路径。
从2003年起,中心就推出了文化指导员制度,落实基层文化指导员30人,他们在基层普及文化知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今年中心又推出了文化中心户制度,在每个行政村落实了1户中心户,并在人、财、物上保障其发挥作用,带动和辐射了1600多户群众参与其中。
2、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投入常态机制。
今年,镇筹集资金30多万元,对文凤、虎头两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全镇实现了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并逐步向社一级延伸,打牢最基层文化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自身环境、场地简陋、经费紧缺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工作开展难度大,特别是以文补文方面,没有固定资金收入,给今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具体情况是:
(一)专业人才紧缺
现我镇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编制为9人,实际在编7人,在岗1人,无专职职工,由于缺乏专业文化人员的指导,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低,而且素质参差不齐,文艺后备人才相当缺乏,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县、乡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化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户开展活动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主要靠临时筹集。经费的匮乏,造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
(三)文化建设观念滞后
对于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建设上打不开路子、迈不开步子,缺乏创新意识。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发展文化事业的探索。
(四)文化保护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乡由于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
第四篇:乡镇“四有”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四有”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侯庙镇党委书记李辉,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侯庙镇检查指导工作。侯庙镇是台前县的西大门,全镇总人口5.3万人,辖53个行政村,253个村民小组,镇域面积56.35平方公里。今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以“四有”文化建设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真正把有人管、有人干、有事干、有钱干落到实处,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文化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一是强化领导,充实力量。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镇文化站工作人员4人,配备村级文化联络员53人,明确了具体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文化建设工作专题研究会,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确保层层落实文化建设任务。
二是多方投入,搭建阵地。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新建红庙、许集、西孙口、侯庙、高庄、孙洼、孟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7处,配备健身器材150余台;发放音箱22台、电脑12台,鼓、乒乓球案等文化活动器材28套;实现了镇区村庄文化阵地全覆盖。目前,我们已在西孙口村建设了百姓大舞台,文化活动室也已完成地基工程,下一步,我们严格按照中宣部“七个一”(一个广场,一个活动室,一个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标准打造文化建设示范点。
三是创新载体,丰富活动。根据“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积极把先进的文化传播到群众中去,做到群众性文化活动常年搞,小型文体活动经常抓,阵地活动天天有。利用元宵节、中秋节等节假日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唱豫剧、舞狮子、扭秧歌等活动,目前全镇建有秧歌队、舞狮队、广场舞队等文化艺术团队80多个;每季度举行一次“我爱我家”清洁家园评选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妇媳、好婆婆”评选活动;充分利用53个村农家书屋工程,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每天至少免费开放7个小时。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篮球、乒乓球、象棋等比赛12次,开展科普图片展10次,开展艺术展演6场,节庆文艺演出10场,庙会戏曲演出14场。利用远程教育等形式举行养殖、种植等培训活动60余次,参加群众3100余人次。
侯庙镇的文化建设在市委宣传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健康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服务设备不够完善,活动经费还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开拓创新,务实重干,主动作为,把全镇的“四有”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进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乡镇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败倡廉的基础作用,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从而为加快全乡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环境。我们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八荣八耻”的要求,以营造“廉荣腐耻”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为目标,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逐步构建起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中华
民族优良传统相传承的廉政文化体系。在此,首先对我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做以汇报。
一、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开展情况
在县纪委的精心指导下,乡把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主要做法是: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工作思路。
为了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乡党委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之中。同时,牢牢把握“领导是关键”这个重要环节,明确规定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在去年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情况基础
上,为了切实加强领导,我乡调整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2名纪委委员为成员,指定专职纪检干事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
按照县纪委的工作要求,乡党委及时召开廉政文化建设专题会议,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了县纪委书记在全县廉政文化建设动员会上讲话和县里下发的廉政文化实施意见精神。针对乡如何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乡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以点促面、不断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即:①完善一套镇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②举行一次学《党章》知识竞赛,③学习一批廉政知识读本,④组织听一堂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观看党风廉政建设电教片,⑤开展一次乡村干部廉洁承诺活动,⑥设立“三栏一箱”永久性宣传阵地,⑦编写一组廉政山歌及廉政格言警句。
第二、认真动员部署,强化班子建设,坚持提高思想认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乡党委召开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专题大会,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了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证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乡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整个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
为了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乡党委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及廉政文化“进班子”活动,一方面以“廉政”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和理论学习活动,以树立廉洁从政、诚实守信,以廉为美、以贪为耻的理念为先导,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在实践中闪光,在奉献中升华。另一方面,制定乡村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十大制度》,涵盖了工作娱乐、民主决策、业绩公示等方面的制度,将镇村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对干部的廉洁从政从业从“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保障为该乡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政治保证。
第三、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强化正面教育,坚持典型示范与发挥示范效应相结合。
乡今年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将在后期的小城镇建设和试点村建设工作中不断深入。随着乡村道路修建,在即将启动的小城镇建设中,该乡把它作为廉政文化进社区、农村的重要展示平台。一是以小区为中心,村部为载体,将建立廉政文化活动中心,物色培训廉政文化宣传中心户,张贴了廉政格言警句;设立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室,组织党员上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观看党风廉政建设电教片,将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全部规范上墙。二是设立永久性宣传阵地。建立“三栏”:即村务公开栏、财
务公开栏和规费收缴公开栏,对经常性的公开内容坚持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重大事项的内容即时公开。三是聘请一批廉政监督员。根据干部群众的推荐,聘请德高望重的党员和群众代表作为廉政建设监督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同时在村中心区设立党风廉政建设意见箱,接受群众的举报。四是开展一次村干部廉洁承诺活动。由村“两委”班子负责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村干部在会上向村民们作出廉政承诺,并签订《廉政承诺书》,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五是以村文化广播站为媒介,经常性地播放任长霞等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廉政清风吹遍农村的各个角落。六是以文化宣传长廊及“机关廉政文化园地”为平台,组织机关、企业、学校成员学习、演唱“清风颂”系列歌曲举行廉政歌曲,擂台赛,定期出宣传板报。七是请县纪委领导、老教师、老干部、编写了一批廉政格言。把廉政文化与创建文明机关、人文机关等工作紧密结合起
来,在机关单位设置廉政宣传栏,将廉政文化溶入到机关文化建设中,让廉政教育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去年乡政府投资2万余元,在乡机关和街道上制作了灯箱、喷绘、写真、条幅等许多警句名言、“廉”字脸谱;整个机关就是一个廉政文化园地,让机关干部人人思廉。八是结合宣传、计生、组织、政法等部门开展的“文明信用农户”、新农村建设“党员示范户”、“计划生育模范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评比等活动。不断在小区内开展“廉政文化示范户”,“党风廉政建设优秀监督员”的评比,并将为其挂牌增势,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教育他人,使党员干部在润物无声中接受党风廉政教育,感受廉政文化建设的氛围。
第四、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坚持抓好具体活动与取得实际成果相结合。
在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各项活动的同时,乡党委、纪委坚持以“关键是取得实效”为标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做到党员干部带头,率先垂范,着力提升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立足实际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如何高标准建设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等竞赛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在与群众的互帮互学中切实提高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在“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中切实提高自身廉洁从政的能力,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员干部廉政意识的熏陶下,积极参政议政。二是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风廉政建设及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参谋、监督、宣传、联络、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了党委委员——党代表——普通党员——群众四级联创党群监督链,形成党员监督,群众监督,层层监督,正本清源净源头的监督大格局,有效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三是每半年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一次以“每日学一句,清廉记在心”、“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为主题的“廉
政文化进村,警句格言促廉”宣传月活动,让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四是借助远程教育网络试点村为平台,向全乡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五是加强对党员干部承诺的检查督促。开展“对照承诺书,找差距,促廉政”的“回头看”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对违背承诺的言行认真进行整改。同时开好民主生活会,通过自己找,同事点,群众评,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通过前期工作,乡党风廉政建设及廉政文化试点工作初见成效。今年,乡机关领导和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已转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较好地落实了党的“三农”政策,维护了农民利益,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保廉、促廉、尚廉”社会风尚。但与上级部门要求还差较远,许多工作不够深入,还没有落到实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二、立足实际,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效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目前,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内容单调、方法呆板、教育效果差等问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老办法不好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大胆借用各种信息传播渠道,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工作生活实际,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第一、在内容上,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夯实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是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求全乡领导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全乡广泛开展了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和“讲正气、树新风、谋发展、促和谐”主题教育,引导广大
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自觉性。二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适时在领导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中进行反腐败形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条规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三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通过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廉政文化座谈会、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文化的力量培育人,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
第二、在形式上,创新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在实践中,利用传媒等载体,把廉政文化的内容进行多样化渗透,营造春风化雨式、充满人情味的廉政文化氛围,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启迪。
一是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充分运用廉政文艺演出、征集廉政歌曲、专题知识竞答等群众易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踊跃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