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时间:2019-05-13 09:4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第一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明确指出了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非常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渐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文化工程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不断改革,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效果显著,公共文化运行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公益性文化人才队伍等等。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继续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逐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捐赠赞助等多种形式投入公益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因此要调整资源配置,投入要向对社区、农村、边远地区倾斜;

二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全会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从思想观念、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创新。坚持政企分开,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科学分类,事业单位和企业要按照各自的客观规律创新不同的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事业。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政策保障在税收、土地等给予优惠。还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捐赠和帮助公益性文化单位,充分利用各种书籍、杂志,计算机等,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图书馆、文化室要尽最大努力向周边居民开放,开展各种文化服务;

四是培养更多优秀文化人才投身于公益文化事业中来。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努力建立起科学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要在住房、职称、待遇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使成千上万优秀人才参加到公益性文化事业中来,造就一批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五是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推进文化公益性事业的发展。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将其纳入文化建设的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加强公益文化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服务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切切实实的基本文化权益。

全会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因此,必须贯彻全会精神,全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存在问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

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渐增长,建立分区域的人均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

四是大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高度重视数字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努力将文化共享工程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服务便捷高效、网络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

第三篇:如何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结合实际谈一谈。

如何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结合实际谈一谈。

答:(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

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事业体制。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基本要求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投入政策,逐步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改善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深化单位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确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

1.结合对上海世博的了解,谈谈如何加快国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应当清醒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诸多配套条件,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统筹安排。加之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晚,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准备不足,因而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主要是: 1.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文化市场开放的“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推动的效应总体来看,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就文化领域而言,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说明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缺乏动力,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难度大。 2.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体系改革和发育相对迟缓、对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目前,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区域壁垒和行政干预的问题虽然有所改观,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与全国统一的产品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尚未全面接轨,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这也是我国文化市场上缺乏战略投资者,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3.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够清晰,传媒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体制安排面临困惑集中表现为传媒文化产业集团“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营”的二元体制结构缺乏法律依据,在财务管理、对外融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难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战略与其事业性质的体制特征存在着内在矛盾,如果不加调整,其改革目标存在着落空的可能。 4.国家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这方面的改革涉及到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事关系等诸多方面,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仍较普遍;政府职能方面的“缺

位”和“越位”并存,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而,不仅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依靠以专项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存在着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弊端,抑制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市场微观主体的内生增长动力,影响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5.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已有2006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加以规范,而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如何改革,还存在着不同看法和做法。例如,上海设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对市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统一行使管理、监督和运营的职能;浙江、江苏则由省国资委统一行使这方面的职能;重庆设立了国有文化传媒控股公司,负责运营市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我国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具有巨大的运营和增值潜力,但由于体制安排不尽合理,这种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其深刻性和复杂性不仅在于它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必须相互衔接、同步推进。而且,由于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内容意义”和意识形态特性,以及文化艺术生产的不确定性、其成果难以量化评价的模糊性、投资和消费的审美偏好等,使之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过程中,既有利用市场机制发现价格、放大文化的财富效应,以及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着市场经济的商业价值追求的趋利性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与人民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不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能做出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

第四篇: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事业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事业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纵观目前社区的文化风气,麻将蔚然成风现象令人堪忧。从以前的“空余时间全占”,到现在“上班时间抽空”。一些老年人一整天都“打发”在麻将桌旁,年轻人在麻将桌上抓收入,小孩子在麻将声中做作业。麻将馆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麻将“垄断”着社区文化活动,制约文化的多元化,侵蚀居民的精神家园。在文化体制改革浩大的声势下,破除社区麻将之风势在必行。

首先,要大力宣传先进文化,依法打击麻将等聚众赌博行为。积极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及公告栏等媒介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作用,在居民中广泛宣传先进文化理念,以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同时对社区内麻将馆、棋牌室等娱乐场所进行调查、登记,报公安机关备案,对聚众赌博等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引导民间组织参与,通过创建文化社团,开展文娱文化活动等方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食粮,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第三,政府要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和扶持特色文化发展,指导其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居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第五篇:关于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问题的研究

调研报告:

关于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问题的研究

—阿瓦提县总工会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职工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同时也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权益。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维权职能的新发展。既是满足职工发展需求、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社会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条件。高度重视和切实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种现实需求,也符合国家利益的指向,是一种战略考量。

一、我县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阿瓦提县在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中,努力开创现代农业新局面,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推进城镇建设新发展,为把阿瓦提县建设成为南疆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农民生活最好的县而不懈努力。探究阿瓦提县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重视职工文化建设,关注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县在保障和维护职工文化权益方面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维权意识普遍增强,无论是政府、团体还是企业,都把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作为职工维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广大职工对自身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关切。二是职工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各级工会组织、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广大企业十分注重职工文化和技能培训,每年组织职业技能培训850人次以上。三是特色文化活动蔚然成风。富有地域特色、行业个性和企

业风格的职工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形成职工精神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文化阵地建设成绩斐然。公共文化设施增量扩容,延伸提质,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创意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我县现有职工书屋7家,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读好书、爱读书的积极性,准备在机关和乡镇投资100万,成立职工书屋10家。五是文化消费水平逐步提升。随着职工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舍得花钱,普通企业职工已成为文化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

二、我县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在维护和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认识束缚、物质局限、体制障碍等方面的原因,我县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维权观念过于狭窄,缺乏意识。随着《劳动法》、《工会法》等涉及职工权益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目前全社会对维护职工物质权益和经济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但问题是不少企业经营者甚至包括政府部门的领导,其维权观念比较狭窄,漠视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认为只要保障好职工的物质权益和经济权益,维权工作就大功告成,同时,许多职工在维护自身的精神文化权益方面也显得比较麻木,物质上寸步不让,而当其精神文化权益受到损害时,却听之任之,无动于衷。二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兴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大小与人的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学历层次越高,文化需求就越旺盛,反之亦然。当前,我县职工的文化素质不容乐观,尤其是占我县职工半数以上的外来务工群体,初中学历以下的人数就超过了六成,对于益智的读书看报,他们没有兴趣,对于高雅的戏曲演出,他们无法欣赏,他们仅有的业余生活,就是打牌搓麻将、喝酒逛大街,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三是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机会。在充分肯定我县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尤其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许多生活在乡镇的职工,无法获取与城市职工相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四是文化消费成本偏高,缺乏条件。我县城乡大多数文化设施均是商业运作,且价格不匪,对于价格昂贵的夜总会、歌舞厅,企业职工更是望而生畏,不敢逾越雷池一步。由于价格偏高,许多文化设施建成以后,未能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

不注重维护和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不仅仅是对职工权益的一种侵犯,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职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职工流动性增大;职工劳动技能低,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职工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不强;职工尤其是外地职工因精神生活匮乏,诱发犯罪率上升,等等。

三、保障和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对策建议

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是顺应知识经济的具体举措,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当前,我们要从“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高度出发,以文化为纽带,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针对我县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后重点要在法律保障、设施建设、精神培育、教育培训上下功夫,构筑起精神文化权益维护的四个平台。

一要构筑法律法规保障平台。只有依法维权,才有权威,才有力度。首先,要充分认识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是法律赋予职工的权利,《宪法》以及《工会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对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必须完整领会和坚决遵守。其次,要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各级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维权的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制定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另外,要加强联合执法,对一些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决不姑息迁就,同时要教育职工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律保护意识。

二要构筑精神文化培育平台。要创造多种培育载体,切实加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充分利用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培育载体,积极发挥其“学校和乐园”的功能,同时要运用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协会等精神文化建设载体,引导广大职工真正成为职工文化的参与者、享有者和受益者。其次,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拓宽发展空间,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结构职工的特点,在吸引、引导、组织和服务上下功夫,让广大职工普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再次,要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把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活动之中,并通过文化教育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职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三要构筑职工教育培训平台。要从切实保障职工文化权益和学习权、发展权的角度出发,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要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各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到职代会、厂务公开、平等协商和签定集体合同的工作当中,把职工教育和培训作为劳动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协商,真正用制度来保障职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其次,要加强职工的核心能力培训,根据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一线工人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规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再次,要改善职工培训软硬条件,设立专门培训基金,配备先进的培训设备,并可引进市场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更好的满足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需求。

四要构筑职工文化活动平台。文化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必须重视文化经费投入和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体系,当前,要特别重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保证一定数量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地区企业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以企业自建文化设施为补充,为广大职工提供多层次、多类型、多品种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再次,要真正体现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质,降低文化消费门槛,鼓励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向职工免费开放,切实减轻职工文化消费的负担。

维护职工权益,不仅是工会组织的职能,也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面对新形势下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新发展、新要求,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表,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维权工作的新规律、新途径,不断以改革发展的思路维权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坚持依法维护和依情维护相结合,维护职工权益和维护企业权益相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下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