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9:5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

第一篇:浅谈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

浅谈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融合孙亚利(北京农学院思政部 102206)——怀柔渤海镇北沟村为例

概述: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其中缘由便是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融合,用园林文化、传统文化、板栗文化、长城文化、国际文化等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世人展现出一个多彩、和谐、热情、充满生机的花园式村庄。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经济硬实力 融合一、北沟村基本情况

北沟村位于怀柔区渤海镇东北部,距怀柔城区18公里。村域面积3.22平方公里,全村136户,356口人,党员32名。北沟村以前是渤海镇有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村内各项工作停滞不前。2010年,北沟村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不断创新村级民主建设、村民教育和经济发展模式。2011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5430元,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首都文明村”、“北京最美的乡村”等荣誉称号,并吸引12户国际友人在村里长期居住、置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文化新村。

二、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北沟村巨大的发展变化,离不开文化建设,是各种文化建设推动了经济发展。

1、以班子建设为核心,打造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政治文化建设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以王全为党政一把手的新一届两委班子走马上任后,北沟村把班子建设放在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地位,实行了书记主任一肩挑,最大程度地实行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精炼队伍,减少摩擦。为明确干部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北沟村先后为两委干部制立了职位说明书、任职承诺书和年内承诺书,向党员和群众公开承诺事项,在工作效果上实行目标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两委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为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的综合素质,北沟村不断健全完善干部学习制度,由支部书记带头学,每月为党员讲一次党课,并将每周日晚定为村干部集中理论学习时间,在学习中结合村里实际工作进行讨论。此外,党支部还坚持每年组织一次村干部和党员的外出参观考察活动,学习外地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为使村级工作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北沟村始终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和每季度述职述廉制度,由班子成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员群众的评议,并对决策事项、资金使用、履职情况等及时向群众公开。

北沟村就是这样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村干部都率先做到。在支部书记王全的带领下,村干部每人都承包了卫生区,按时清扫,风雨无阻。村干部的带头示范激发了全村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了北沟村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致富一个村子”的政治文化建设在北沟村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2、以孝悌观念为引领,树立忠孝礼仪的和谐风气——传统文化建设

北沟村过去存在一些家庭邻里关系不和的现象,儿媳不和公婆说话,家人经常吵架等陋习。2008年10月,以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经验为目的,渤海镇党委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安徽汤池小镇考察学习,作为此项活动拟推进村,北沟村党支部王全书记参加了学习考察活动。在汤池人人见面鞠躬行礼,晚辈给长辈洗脚,知名老师免费讲授《弟子规》,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给参观人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参观学习回来后,王全随即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将传统文化进北沟活动列为村近期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并研究制定《北沟村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实施方案》,拟用两年时间,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高村民素质,为构建和谐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村两委反复讨论,咨询专家,最终选定学习材料包括《弟子规》、《阳光心态》、《论语心得》、《三字经》、《金正昆讲礼仪》、《中华文明》等内容,并安排大学生村官助理前往王府井书店购买这些学习资料、光盘。学习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为村民树立为人处世、建业持家的道德标尺。为避免《传统文化学习实施方案》流于形式,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合理安排时间,避开生活较多的白天,将学习活动安排在每周六晚进行。在学习活动初期,作为对群众参与积极性的鼓励,对参加学习人员发放了香皂、清洁剂等小礼物,鼓励村民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过去北沟村每年3月20日要集中调解各种纠纷,每年都会有10余起,涉及20多户,而2009年

以后调解登记表上无一例纠纷登记,群众你退一步我让一点,都和和气气的自行解决了矛盾。忠孝礼仪等传统美德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这种认可体现在了大家的日常行为中,生活和气了,家庭和睦了,邻里和谐了,生活也就更幸福了。

北沟村利用村里的宣传墙,宣传栏,图文并茂地宣传24孝、诚信、善等传统文化,忠孝礼仪在北沟村已蔚然成风。

3、以绿化美化为依托,营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园林文化建设

北沟村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营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

投资建设村内硬化街道及广场3万平方米,砌筑坝阶共计2万立方米;村公路两旁栽种花草,进行绿化美化。几年来,共修建路边护栏2千余米长,修建半山间观景亭3处,修建上山步道3千多米,全村范围内修建二十四孝、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墙2千多平米;在村北山上修建容量为50立方米的储水池一个,投资30万为村民打井,满足了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秸秆气化站,为全村解决用气难问题,为封山育林打好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改造,北沟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街道干净了,河水清澈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提前进入了“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的“五化”新农村阶段,花园式村庄已初具规模。

4.以慕田峪长城为景点,挖掘长城文化的旅游资源---长城文化建设

北沟村也被人称之为“长城国际文化村”,原因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长城不仅是怀柔的,更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也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旅游业才得以发展。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其中的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域内,距北京城区73公里,北京著名景点之一,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城两侧均有垛口。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春季,群芳争艳,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尽显北国风光。

慕田峪长城、箭扣长城、水长城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北沟村利用长城的地理优势,深度挖掘长城文化,逐步形成吃、住、玩一体的长城旅游文化,大大的推动了经济发展。

5.以国际文化为元素,实现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国际文化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要有特色的产品,要有创新的模式。北沟村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引进了国际文化,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在引进了由美籍华人唐亮女士投资建设的商务会所----“小芦面”后,北沟村翻开了外国居民入住的历史。在唐女士的牵线搭桥下,陆续有10多户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的外国朋友选择把家安在北沟村。他们将租来的民宅加以精心的设计和完美的布局,在不破坏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恰到好处的融入了西方元素,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在北沟村展现了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线。在“小芦面”取得成功后,唐女士又租赁了废弃的琉璃瓦厂,改造了瓦厂宾馆,又吸引了更多的外宾来到北沟村。在国际元素的刺激和影响下,一批展示京郊民俗,以健康时尚为主题的农家院也开始出现在了北沟村。如今,每到周末节假日,各种皮肤的人出入北沟村,与村民共同生活,全村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新气象。国际文化建设对村民就业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6.板栗文化、虹鳟鱼文化、慢食节文化等系列文化建设,助推经济大发展 北沟村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大打文化品牌,如每年举办的板栗文化节,通过板栗的采摘、炒制,提高板栗的附加值;虹鳟鱼文化节,利用北沟村独特的水资源,养殖虹鳟鱼,供游人观赏、垂钓,以虹鳟鱼为食材,烧烤、生食等吸引游客;由唐女士倡导的慢食节,提倡清洁、健康的食物,并主张保护具有文化特色的烹饪、乡土食品及地方传统的烹饪、生活、农作方式等一系列主题文化节,也都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使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三、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北沟村的发展实践表明,政治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建设、园林文化建设、长城文化建设、国际文化建设、板栗文化、虹鳟鱼文化、慢食文化等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和成果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主要构成或促进因素,而文化资源稀缺性、重复利用性的特征,使得文化资源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对经济发展而言,尽管文化的份额不高,但其作用重大,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阳光空气、青山绿水、花香鸟语、茂林清泉、蓝天白云等都成了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文化与经济日趋融合。从文化需求角度而言,其对扩大内需有拉动作用。物质财富越是丰富,文化需求越是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历了温饱----小康----富裕的演化进程,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不断提升,从追求

品质到追求品位,实现了由物到心再到灵的转变。

文化是软实力,“软”体现在它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及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经济是硬实力,“硬”体现在它的看得见、摸得着,反映在吃喝住行等具体活动中,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文化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又是硬实力,这是由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由此可知,文化不仅仅“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软”中有“硬”。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灵魂。由于文化的软实力影响更深刻,更具渗透性,使得软的比硬的更有价值。在实践中,文化与经济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两手都要抓。发展是硬道理,既需要经济硬实力的硬指标,也需要文化软实力的软指标,只有软硬结合,虚实相称,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硬实力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硬实力

聂震宁

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构成的硬实力所具有的制约作用,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了越来越明显的表现。我国已经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来。

怎样才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要让软实力变硬,硬实力不能太软。软实力需要通过必要的经济运作、必要的产业发展、必要的市场经济、必要的国际竞争,来形成自己的效应,这就是吸引力和影响力。”

所谓文化硬实力,即指一个国家生产经营传播文化产品和信息产品的产业能力。在全球市场里,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主要是文化产品和信息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经营、传播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赖于文化硬实力加强。以出版产业为例。多出好书确实是出版业的终极目标。但是,如果把出版社的任务只归结为“多出好书”,则失之于简单。出版社必须把多出好书的追求落实到两个效益的实现上。人们习惯于把出版产业“内容产业”的性质重点放在“内容”上,这也是失之于偏颇的。“产业”与“文化”都是出版产业的主要属性,二者缺一不可。出版产业必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事实上,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在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健康的市场环境里,经济效益越突出,越有利于实现出版物的社会效益。我们说,出版产业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就是一种文化硬实力。詹姆斯·彼得拉斯在《二十世纪末的文化帝国主义》中开篇就说:“美国的文化产业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是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是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显然,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外现为意识形态的隐性扩张,其基础则是文化产业的雄厚经济实力与高超管理水平,后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硬实力。文化硬实力通过占领文化市场,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扩大文化影响力,达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国家文化硬实力主要由市场主体、创新主体、资源主体、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等要素构建而成。市场主体应当是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应当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和创新性技术的统一。资源主体是指用于文化生产的民族、地域、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题材和素材。产业体系是指构成国家文化产业的大中小企业及其在国内外的合理布局。市场体系则指建立了合理的交易标准并得到严格管理的市场环境。政策体系应当是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科学、规范、有效的政策架构。管理体系指的就是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现代型政府的依法管理。所谓现代型政府,就是以服务社会、服务市场为主要任务,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该管的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到位,不该管的,一定不要管,退也要退到位”。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国家文化硬实力才可能得到不断增强。

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既需要文化产业的经营与扩张,也需要政府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近一个时期来,业内已经比较深入地讨论了文化产业的经营与扩张

问题,今天我希望讨论一下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这一问题。这是强化文化硬实力的重要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些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做法。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不失时机地全力向外进行文化产品大倾销。十几年的光景,随着国际间文化产业壁垒的逐步瓦解,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稳稳登上全球霸主地位。在很多国家坚持片面强调电影的意识形态意义和主体文化价值的时候,美国影业已经以其好莱坞经营模式和叙事模式占据了市场的85%份额,给美国每年带去近180亿美元的收益。所谓好莱坞叙事模式,简单说来是观众接受至上的叙事态度,是娱乐为主、寓教于乐的主题追求,也就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艺术风格。至于好莱坞经营模式,却值得很好地研究。好莱坞是著名的美国品牌,但其品种其实并不纯粹,它是许多独立制片公司的集合体,是众多制片人的趣味比较一致的追求,其中最具实力的哥伦比亚三星的老板是日本的索尼公司,大名鼎鼎的福克斯被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控股。好莱坞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不仅包容了各种机构各种艺术家的创作,也容下了这些外国资本。然而好莱坞依然是美国的好莱坞,为什么呢?似乎大家都说不清楚,我也觉得奇特。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美国的文化产业战略思维和价值观的顽强表现在发挥核心作用,我以为,也许更多的是文化市场经济规律在发挥根本作用。有一种对好莱坞经营模式的通俗解释是:不管你是谁,你到了我这儿,一切都会变成我的;不管你是谁,我到了你那儿,一切依然还是我的。事实确实如此,原因尚需研究。我国近十年来,通过影视业的制播分离改革,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影视生产,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大片其资本结构十分多元,取得了比较良好的票房效益,而这些走的正是市场运作之道。

美国没有类似文化部这样的国家机构,有人因此以为美国政府对待文化产业是“放任自流”、“无为而治”。其实,从美国政府部门动辄为本国文化产品输出权利打国际官司,就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全力以赴保护和发展自己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美国政府一是给政策(如税收、奖励等);二是给钱。美国成立了“国家艺术拨款委员会”和“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委员会”等,直接由联邦政府划拨补助性经费。同时,联邦政府运用一切可行手段,鞭策地方政府出资扶持文化产业;还鼓励民间各类基金会向文化产业投资。目前,文化产业资金注入的大致构成是:联邦政府15%、地方政府35%,其余50%左右是民间资本。有多大的投入,才可能有多大的产出,美国文化产业占到GDP的25%,与其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有着最重要的关系。

再来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

1995年,日本政府确定了“文化立国”战略,后来又颁布实施《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和《有关振兴文化艺术的基本方针》,推出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强调文化产业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满足国民文化生活,并肩负着让其他国家了解日本文化之重任,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每个国民均有义务积极参与、给予扶持。日本政府直接组建和参与、支持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基金组织,疏通并且拓宽资金流入文化产业渠道。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日本是做了一番精心规划的。美国迪斯尼上世纪80年代在东京安营,90年代在香港扎寨,日本文化产业趁势而上,强力启动动漫产业。先是用自己创造的“口袋妖怪”、“皮卡丘”、“Kitty猫”等围攻“米老鼠”,然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日本大举进攻美国市场,仅2003年销往美国的动画片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就达到44亿美元,是日本出口美国钢铁收入的4倍。与此同时,日本动漫开始席卷世界。动漫出口利润一举超过其汽车和钢铁工业,其经济效益占据了GDP的18%,成为日本经济的支撑产业之一。

1997年,在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下,为了摆脱困境、重振经济,韩国政府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将其作为“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加以扶持。围绕这一基本战略,韩国政府按照“明确重点、集中培育、系统实施”的原则,采取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扶持政策。首先是加强管理组织建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就在文化观光部内首次设立了“文化产业局”,2000年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委员会由文化观光部长官担任委员长,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基金运营计划,并负责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文化观光、信息通信等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建立各自下属各种中心,分别负责政策规划、产业园区建设与管理,以及产业技术开发。在卡通画形象文化方面也分别成立了负责创作和市场开发的专业领导协会。2000年至2001年,又先后组建了“工艺文化振兴院”、“文化产业振兴院”等机构。2002年7月,文化观光部将下属文化产业振兴院、广播影像振兴院、电影振兴委员会、游戏产业开发院等5个部门进行整合,组建“文化产业支援机构协议会”,实行信息共享,加强协作。

同时,韩国政府加强了文化产业的法规建设。1999年2月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界定了文化产业的范畴,对政府扶持文化产业做出具体规定。依据该法,韩国政府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和实施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展望》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适时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促进的对策。

资金供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血脉”。韩国政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贯彻“选择与集中”的原则,对选定的重点扶持对象,从创业到研发、创作、制作和营销、流通的每个阶段,都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在国家财政全面吃紧的情况下,文化事业预算反而逐年增加:1998年占国家财政预算0.62%,2000年首次突破1%,2001年大幅提高为9.1%。文化事业预算金额2003年猛增为1.17万亿韩元,比1999年增长140%多。同期,文化产业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重由3.5%增长为17.9%,文化产业预算额由168亿韩元增至1878亿韩元,为文化产业振兴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撑。同时,还根据《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设立文化产业、文艺、电影、出版、广播及信息通信化等系列专项基金,集中扶持相关产业。1999年基金设立当年总额仅为549亿韩元,到2002年增至2329亿韩元。此外,韩国还动员民间资本,建立官民共同投融资体制,解决文化产业资金的需求。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在2000年至2001年的两年里,先后组建17个“投资组合”,融资总额达2073亿韩元,其中政府350亿韩元,民资1723亿韩元。在此基础上,资金运作日臻成熟,成功率大幅提高,年融资达1000亿韩元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落到了实处。

文化产业对人才的依赖性最大。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意,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重中之重。自2000年至2005年韩国政府投资2000多亿韩元,集中培养急需的文化产业“复合型”高级人才。在院校培养方面,在强化已有院校相关科系人才培养的同时,新建了首尔游戏学院、全州和清州文化产业大学、大邱文化开发中心及网络信息学院、传统文化学院等一批新的院校。大学开设的文化产

业相关专业达80余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除院校正规培养外,文化产业开发中心还接受委托,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方式,培养特殊专业的高级人才。在机构、政策、法规、资金、人才等“硬”条件基本具备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起,韩国文化产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以动漫业为例。韩国动漫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0%。2002年动画片出口额达8387万美元,是当年电影出口的56倍。2003年,动画产业产值增至4050亿韩元,同期动画片销售额由上一年的2149亿韩元增至2699亿韩元。韩国现已成为继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动画片制作和出口国,世界动画片80%的背景画出自韩国。在中国,动漫业、影视界“韩”流汹涌,韩国文化给人们许多真切的感受,这就是通过强化文化硬实力,达到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典型案例。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而要强化文化硬实力,就必须发展文化产业。这就是我国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新型市场主体,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实力的主要理由。同时,需要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既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国家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有必要的全面规划和调控,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发展文化的意志。只有国家意志、人民需求与文化价值、市场规律协调统一起来,国家的文化硬实力才可能得以强化。在上述几个国家的经验里,我们都能指认出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设立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颁布政策、制定法规、擘画战略、筹措资金、管理市场等,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掌管、操作。我国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以来,许多成功的经验也都在表明政府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必要性。例如在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上,2004年以来,我国出版业参展机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版权贸易的逆差明显缩小,一系列出彩的表现令国际出版界广大同行感到吃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产业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是两条根本性原因。这两条根本性原因,也就是构成文化硬实力的重要内容。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才明确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显然,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我国文化产业只是一个后发产业,身处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没有国家相对特殊的政策和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文化目的性。倘若把文化产业和经济领域的一般产业同样对待,政策上没有优惠,资金上没有支持,法规上没有保护,人才上没有爱护,评价上没有引导,任其自生自灭,那么,也就真的可能自生自灭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政府宏观调控,完全交给市场利益调控,企业就完全可能什么赚钱就去经营什么,而文化产业的经营很可能会唱“空城计”。这是需要特别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的。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的需要,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则是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因而也是国家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文化产业自身的需要。政府和产业在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上各有责任,应当各自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就是我们讨论强化国家文化硬实力的主要原因。

第三篇:软实力与硬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就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SOFT POWER)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建立在多种资源(或者说载体)的基础上的。

第四篇: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

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

09管道(1)班沈迅

090728106 如何看待中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

软实力是美国人发明的一个新词汇,望文生义,就是指以政治,经济,文化作为吸引别人的手段,以区别于用军事装备威慑别人的硬实力。

中国近些年也施展了不少软实力手段来和别国打交道,中国用援助外国作为软实力的手段近二十年用了很多,不论是对非洲的铁路,公路,医院,体育场,政府大楼的基础设施的援助,还是对东南亚国家贸易优惠,大量进口东南亚商品,使东南亚对中国出现大量贸易顺差的情况,而前者招来的是西方国家甚至是非洲国家自己对中国殖民非洲的指责和抱怨,后者招来的是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南海争端问题上对中国的沉默或反对。

可以看出中国对外大量援助这样的软实力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多少政治上的好处,中国软实力体现出的保护中国利益的效果并不明显。

日本是一个软实力强,硬实力弱的另一个例子。日本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40多年,日本的电器,汽车,动漫曾风行全世界,但日本在全世界的形象仍只是一个经济动物,日本被普遍当做一个经济巨人与政治侏儒的代表,这和日本因被美国占领缺乏独立的军事威慑力密切相关。

英法的经济力量几十年来逊于日本,就是因为英法是核大国,掌握了核力量,才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而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只排在世界第十,俄罗斯没有一样可拿的出手的民用高科技产品,但几十年来仍雄踞世界超级大国地位,让美国在苏联解体20多年后仍对俄罗斯心存畏惧的关键原因就是俄罗斯的核导弹数量。

俄罗斯在常规武器上无论是只有一艘老旧航母的海军,还是陆军,空军的装备都远赶不上美国,而正是俄罗斯的核力量这个杀手锏武器让美国忌惮,也正是这个原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因为有可能抑制俄罗斯对美国的杀手锏的威慑力才让俄恐慌不已,反应强烈。

中国的核力量少是让美国对中国的恐惧远远少于对俄罗斯恐惧的重要原因,中国被西方称作世界三大国之一(中美俄),中国的软肋就在于核弹数量与美俄的不匹配,也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力不匹配,与中美俄三大力量的重量级对比不匹配。

中国国防经过60年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无论是中国陆军的99式坦克,空军的歼10,歼11,甚至歼20战机,海军的现代化驱逐舰,新型潜艇,甚至在造航母上,都与俄罗斯接近或达到了同一量级,甚至在一些武器的技术指标上还超越了俄罗斯,但中国并没有俄罗斯那样的底气,俄罗斯可以自豪的声称俄的核导弹可以在30分钟内毁灭美国,俄之所以底气硬,就在于和美国实力相当的核弹头数量。而中国就没有底气说这种话。

同样美国对中国微不足道的核威慑力量并不放在眼里,这也是之所以出现美国的航母数十年来随意在中国周边海域游弋,而并不去俄罗斯沿海去挑衅的原因

中国唯一可以对美国有重量级威慑效果的就是增加核导弹的数量,而增加数量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中国在几十年前就早已掌握了洲际核导弹的技术,在制造核导弹上不缺技术,而只是一个加法的算术题而已。

很明显,中国在常规武器上无法和美国竞争。中国即使拥有了航母,大概也不是美国航母的对手,中国要造出和美国的11艘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对等的航母,恐怕还是相当遥远的目标。而近期美国对中国步步紧逼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人普遍已有了四面楚歌的危机感。而中国增加核导弹数量对美国最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大幅增加中国的核导弹数量才足以威慑美国对中国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干涉,就像美国不敢干涉俄罗斯对车臣问题的解决一样。俄罗斯当年出兵格鲁吉亚,打垮了格鲁吉亚的武装力量,美国也只是抱怨一下而已,因为美国清醒的知道他无能为力帮格鲁吉亚抵抗俄罗斯,否则有面临与俄罗斯爆发战争,使自己毁灭的风险。

在台湾问题上也要让美国体会到自己若干涉中国的统一,也有面临自己毁灭的风险。这样中国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将水到渠成。否则台湾将永远成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与喉中刺。美国之所以几十年来一直敢向台湾售武而不敢向车臣售武,中俄核力量悬殊,中国对美国的核威慑力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俄罗斯的核武器令俄在全世界不怒自威,俄罗斯相对来说缺少软实力。但对维护国家利益而言,硬实力比软实力要有用,硬实力能让别人不侵犯你的国家利益,而软实力只是使别的国家获得利益,是虚的东西,并不能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所以中国未来武器系统中得杀手锏不是常规武器,常规武器固然重要,在对付中小国家时确实有作用,但象对付美国这样的大国,最重要的是研发能穿透美国反导体系的核导弹系统,包括陆基洲际核导弹,能远航世界各大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要有和美国核潜艇一样的远航战备执勤能力。

现在美国要全力遏制中国的发展,正不断对中国步步紧逼,在美国逼人太甚的情况下,不能排除中国恢复核试验的可能性。一方面警告美国中国仍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核大国,另一方面也可检验中国核武器的可靠性,在中国几十年不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避免中国核威慑杀手锏这最后一张王牌变成了纸老虎。

中国在若干年后大幅提高核弹数目后可以考虑象俄罗斯一样向世界公布中国核弹头数量,不必象现在一样藏着掖着,避免美国在低估中国核能力的情况下产生误判引发战争,而在美国了解中国核弹数目后由于威慑作用反而更不容易引发战争。

现在的中国是软实力偏多,硬实力偏少,中国要用软硬实力两条腿走路,而现在是跛着前行。中国现在在世界威信的天平上并不平衡。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往往是经济超级大国,而达不到美俄超级大国的高度。中国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防御型的盾牌,更需要进攻型的利剑,否则中国将永远象日本一样被美国当做“经济超级大国”。

第五篇:浅谈文化与软实力

浅谈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沉淀和积累。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对国家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文化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对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大力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是发展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公共文化,文化传播。

1、文化发展促动经济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增强国家的影响力。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文化产业是这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自主创新;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今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且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在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石。“民族文化即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广大公民和人民成员认同与接收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及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①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构,是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和灵魂,决定了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差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沉淀,民族文化沉淀越多,积累越丰富,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就越发强大。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才能散发永久的活力,才能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一个国家在面对各国文化时,不被外来文化所代替,永远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唐志龙,抗震救灾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丰碑。解放军报,2008-06-19)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和健全同公共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使公共文化的发展有稳定的来源和保障。要拓宽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努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建设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有效覆盖。设施网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熬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全面覆盖。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城乡基层倾斜。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要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4、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文化的广泛传播,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这就是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我们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展示民族的新形象。而民族的素质和形象的总和,则体现着国家的形象。另一方面,要走出国门,面对全球,向全人类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让大家都能熟悉我们的文化,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发挥我国文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这就是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也同时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信息时代,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及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实力,因而我们必须构建一个现代传播体系,充分发挥传媒的作用,用现代传媒手段把文化大力宣扬,把中国文化以及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关于和平共处、平等发展的价值理念推向世界,推向全人类。只有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广泛传播,被广大人民所熟悉,这个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才能从整个整体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下载浅谈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文化软实力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浅谈文化软实力 摘要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软实力指的是一种能力, 其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

    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软实力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文化软实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我国也将文化软实力作为重大课题提了出来。 在国际政治中......

    浅谈文化软实力

    浅谈文化软实力什么是文化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先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

    浅谈文化软实力

    浅谈文化软实力09金融 曾小芬“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流行关键词,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是与“硬实力”相对应的。“硬实力”是指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

    文化软实力(范文模版)

    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摘要】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目的是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底蕴向世界展示"中国品格"和改善自鸦片战争以来被世界扭曲了的中国形象,......

    文化软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有重大战略意义。第一,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能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文化软实力(范文大全)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

    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作为思想文化重镇,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和使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