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会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对会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杨汉立 苏盛跃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先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生动反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民族的魂之所系、根之所在。它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堪忧,呼吁加大力度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健词】会同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 保护 建议
会同县位于湘西南,与黔桂相邻,属于侗、苗、汉等多民族杂居地区。近年有学者提出会同为炎帝故里,2009年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会同县人民政府主办、先秦学会协办的“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在会同成功召开,其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赞赏。会同地域文化因为多元杂揉而颇具丰富性,又因为地处偏远、以往较为闭塞而极富古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其中数量占绝大多数的易学文化、农耕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其生存状况令人十分担忧。
一、会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消亡的速度惊人
会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千万年来,会同先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其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种类齐全,会同县人民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加以保护,却仍然面临着濒临失传、辉煌不再的危险局面。
资源状况。会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富集,现有林城镇“肖氏民间手工竹编技艺”和高椅乡傩戏《杠菩萨》等列为湖南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宝田侗族苗族乡音乐舞蹈《苗族打鼓锄茶》等列入怀化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团河镇民间舞蹈《罗汉戏狮》、广坪镇民间音乐《拉木号子》、连山乡民间舞蹈《斗牛舞》等列入县级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连山乡民间舞蹈《神农裸祭》、宝田侗族苗族乡《草龙舞》等列入县级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加快,各民族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冲击,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失去生存土壤的变化中加快了流失和消亡的速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严峻,现状堪忧。
——种类繁多,数量较大。2009年,对全县25个乡镇的345个村进行普查。据初步统计,全县16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200多种。据普查后整理,全县共编纂文字资料两册计3万多字、照片3000余幅、音像资料91盒(录音36.8小时、录像74.8小时)。调查发现项目线索834条,涵盖16个门类200多个种类,其中民族语言16个、民间文学115个、民间美术55个、民间音乐116个、民间舞蹈40个、戏曲42个、曲艺25个、民间杂技3个、民间手工技艺60个、生产商贸习俗8个、消费习俗24个、人生礼仪136个、岁时节令22个、民间信仰74个、民间知识96个,还有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2个。由此可见,会同县人生礼仪、民间音乐、民间文学资源尤为丰富,分别占调查项目总数的16.4%、13.9%和13.7%,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杂技资源十分稀缺,占比仅在0.2%和0.3 %左右。
普查后,精心筛选出一批重点保护项目。团河镇“罗汉戏狮”、地灵乡“拉木号子”、沙溪乡“吊龙”、“板凳龙”、连山乡“牛铃舞”等等,这是继会同县成功申报“肖氏手工竹编技艺”、高椅“傩戏杠菩萨”和“宝田苗族打鼓锄茶”等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后又一次搜集整理的重点项目。“会同方言”,连山乡的“斗牛舞”、“嫁女踩八卦”,宝田乡“草龙舞”,洒溪乡的“牛角棋”,林城镇的“采叶调”等濒危项目,对“炎帝故里在会同”新说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罗汉戏狮”、“拉木号子”、“斗牛舞”、“草龙舞”、“神农裸祭”等5个项目已列入第一、二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并将“斗牛舞”、“草龙舞”作为我县申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点项目,同时,将“高椅傩戏”、“肖氏竹编手工技艺“作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点申报项目。
——分布不均衡,具有差异性。会同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全境的文化具有较高程度的共性。但由于山脉和河流的分割,境内也形成了多个文化小圈子,各片区、各乡镇的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特色,且在种类、数量的分布上具有不平衡性。因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主要是因湘中文化影响形成了小河片(巫水河)文化区、因官方文化和洪江、黔城等相对发达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县城及县北文化区,因“酸汤话”文化影响形成了清水江沿岸文化区,因相对封闭形成了相对古老的连(山)广(坪)青(朗)蒲(稳)文化区。从分布数量差异看,过于封闭或与湘中地区接壤的一些乡镇种类相对少一些,如青朗、金子岩等乡镇。从项目在全县分布的差异性来看,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门类的项目大同小异,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民间信仰等门类在各地的差异性较大,不少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
——消亡现状令人震惊。近几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县内宝贵的精神财富,会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绩。但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存在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下来,靠的就是口传心授和祖传绝活再加社会需求。如今,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民间艺术既没市场,年轻人不愿学,还被社会作为腐朽落后的代表而遭到轻视或唾弃,前改革开放初一些民间艺术品被作为柴火烧掉。因“人死艺亡”,相当一部分项目已经失传,给会同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比如在该县历史上有名的簟子戏、三棒鼓、嫁女踩八卦等技艺久已失传,这充分说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附着现代化迅速推进和老一辈人的去世,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惊人,十几年甚至数年工夫就大批量集体失传。因此,加强会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己经刻不容缓。
传承人状况。一切问题,首要的还是人的问题,传承人是非遗传承最重要的因素。从调查情况看,会同县非遗传承人状况极为不乐观。
——技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迈力衰、后继乏人。虽然会同县现有肖体贵、李盛国二位同志成功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椅傩戏杠菩萨”传承人杨国顺成功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其他技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廖若晨星”、“白发苍苍”。调查中发现了一大批扎根民间的老艺人,但传承情况相当不妙。有相当一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且后继无人,目前一些老艺人相继退休和逝去,造成很多优秀剧目随之断根,无法复排。一些青年艺人月收入只有几百元,难以养家糊口,普遍情绪低落,纷纷改行或在外兼职。很多项目青黄不接,行当不齐,人才断层。如,“上刀山下火海”项目表演者全县不到10人,且都是50岁以上的人;沙溪乡以其独特的唢呐吹奏技艺和唢呐制造技术赢得了“唢呐之乡”的荣誉,可是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些“费力不赚钱”的手艺,现在能够制造“沙溪唢呐”的仅有6人,能够熟练吹奏者也仅不到30人;“打鼓锄茶”、“拉木号子”、“斑鸠调”、“神农裸祭”、“高椅傩戏”等优秀的民间艺术早已退出了人们的生产生产活动,只是少数人参加的舞台表演节目了。肖氏竹编以其精美绝纶的技艺令人惊叹,现在传承人年近70岁了,虽然愿意授徒,却一直无人愿当学徒。神秘文化的大量技艺,因为“破四旧”老一辈传承人心有余悸不敢公开授徒,又因只能家传的老规矩而传播甚少或大量失传。
——非技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偷工减料”、“基因变异”。如今,因为西文文化、城市文化、快餐文化迅速蔓延、大量入侵,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观念改变,“尝新节”、“哭嫁”等许多生产生活习俗基本消亡,普通的节日习俗也已经被简化得面目全非;山歌、酒歌等浓郁的地域文化形式已经难以见到,新一代人只会唱流行歌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谚语、歇后语等优秀的文化积淀已经不能传播,年轻人只愿意看电视、上网,讲述现代的故事,甚至只能说说当前的新闻。会同方言在迅速变异。会同话是一种相当独特、相当古老的语言,与县市区的方言绝然不同,能与上古汉语对接,被称为上古汉语的活化石。但随着普通话的强制推广和人们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40岁以下的会同人说的会同话已经与上一辈人说的发生了很大的差异,其用词和发音掺杂了大量话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汁原味。
二、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保护,切实防止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凝结着一定区域内民族民间审美意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形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展示干百年来我们民族的生活智慧、劳动智慧以及人生智慧,可以寓教于乐地培养下一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责任。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行和经济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化侵袭和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当今,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受到了时尚文化的冲击、现代文化样式的挤压和市场经济的冷落。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传承,关于民族的记忆、文化的发展都可能随之消失,一个民族、一个地方就将没有根与本,那么最终没有生存的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县里不仅要有“非遗”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而且要建立安全可靠的保护制度和工作机制,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县、乡两级工作网络。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按行业划分,分散在文化、工艺、园林、商贸和社团等部门,应实行行业牵头负责制度,统一部署,明确标准,分头运作,以条为主,条块结合,集中审定,确定项目,落实普查、整理、抢救、保护和申报的责任。同时,要建立专业骨干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面广,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需要我们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知识、懂专业技术,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又有乐于奉献品格的骨干力量
来从事这项艰巨而光荣的工作。
加强宣传,形成合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相对费时、费力、艰苦的工作,资金投入后不能很快看到成果,又不会产生很大的轰动效应。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率的理念下,许多干部、群众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抢救和申报工作给予足够重视。虽然通过前期的一些宣传和普查工作,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群众的认识水平普遍还不太高。一些民间艺人对“非遗”申报和传承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有些群众认为社会发展了,文明程度高了,机械的普遍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以前一些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工艺可以淘汰;有的认为一些民间歌舞、传说都登不得大雅之堂,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热衷于时尚、流行文化,把传统的文化、习俗视作羞于见世面的“老土”。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懂得传统文化的价值。另外,可以建设非遗展示场馆不但可以存放、研究和展示普查中收集的珍贵实物,还能让普通群众和中小学学生参观,参与一些活动,起到宣传培训作用。
采取措施,加强保护。所采取的措施要全面有效,积极、主动、及时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加以保护。
——经常普查,精心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不能光靠数年一次的集中行动,还要靠经常性的工作,真正摸清资源家底,整理建档,制定好保护规划,规范管理,做好后续保护,确保活态传承。对普查项目进行梳理汇编,按照“全面性、系统性、真实性”的原则,对已经取得的普查线索进行修正补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内容详实的项目及时进行了整理、编撰。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做好查漏拾遗工作,实施普查工作“回头看”,做到不漏一村、不丢一个社区、不丢一个项目。可以聘请了具有一定文字功底、热心“非遗”事业的老同志参与汇编工作,根据普查初步成果,对搜集到对第一阶段有价值的非遗线索进行重点筛选,进一步挖掘和系统整理、分类归档、严格登记,认真地填写好调查表,建立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
——突出重点,挖掘抢救。及时挖掘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别是濒危项目、高价值项目、特色明显项目、代表性强的项目、传承人年事已高项目、高潜力项目和影响广泛项目等优先进行深度调查,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等采集,及时加以抢救和重点保护。会同当前须重点抓好“高椅傩戏”、“苗族打鼓锄茶”、“肖氏竹编手工技艺”、“罗汉戏狮”、“拉木号子”、“斗牛舞”、“草龙舞”、“神农裸祭”、“渔鼓”、“吊龙”、“板凳龙”、“立屋号子”、“牛角棋”、“根雕竹雕”、“耍那机”、“莲花落”、“会同方言”等项目申报“非遗名录”和保护、传承工作。
——设立基金,促进保护。资金短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很难维持下去,保护也就成为空话。由政府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基金,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管理机构。同时,县政府牵头,动员社会力量捐献资金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政府可采取命名、表彰等方式,答谢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作出的贡献。由政府建立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制度,完善传承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保护、发展。
——强化传承,夯实基础。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最有效的途径。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只有传承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保护,才能使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建议对有
一定影响的民族民间老艺人和民间工艺大师有重点地采取保护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活动环境,鼓励代表作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对政府命名的传承人规定带徒授艺的任务,并检查落实,将那些最原始、最自然、最具有原生态特点的文化基因,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起来、传承下去。另外,传承可以与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旅游景点人气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现场表演、现场展示(展览)、现场买卖,使传承面宽一些,受众群多一些。同时,在青少年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工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带入课堂,让他们从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最后成为传统文化名副其实的传承人。
——多元保护,科学开发。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实现保护成果人人共享?一是属地化保护。即遗产在哪儿,就在哪儿保护,保护文化的生长环境和文化韵味。这种保护对象大都为本土的节庆、民俗、民风等。二是异地化保护。譬如,有些民俗、民间艺术是可以从村寨走进城市生活的。因为这种方式强调固有的生活、文化环境等原生态状态,可以通过展演、交流、旅游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三是创新性保护。这种在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如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和原生态音乐、歌舞、戏曲等,一方面可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以声光色电来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神韵;另一方面,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上丰富、形式上创新,推进非遗项目的广泛传播和传承。创新性保护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类,加强与旅游的联姻,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表演艺术,开展本土民族民间文化商演、展演、展览活动,将民间艺术融入风情旅游之中。积极引导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重点指导抓好粟裕大将故里、连山炎帝故里、高椅古村、鹰嘴界自然保护区等一批民间艺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制订相应优惠的文化经济政策,吸引企业家投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独具会同民族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品牌。把那些具有观赏性、互动性、体验性的项目挑选出来,有组织、有目的地加以活态化呈现,走进现代乡镇和城市生活。如利用春节、中秋这些传统节日,将其引入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中,使人们从生活中强烈感知非物质文化的同常化、时间化、审美化。同时不断推出本县的原生态文化精品,参加全国和各民族地区的交流展示展演活动,扩大会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组织好本县的各种艺术表演节目,在重大的民族节日中充分展示我县民族特色风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文化旅游,向世人展示神秘的易学文化、农耕文化。
总之,会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群众文化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用之不尽的宝库。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保护好这些遗产特别是正在消亡的遗产,是文化工作面临的又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珍惜成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以非遗保护、利用和管理为基础,以表演和展示为主要载体,以广大群众受惠为目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真正有交的保护的,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文化大县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技艺;
6.与以上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活态流变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固态文化遗产”
三、总体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
1.“活态流变性”是其传承的基本规律;
2.对项目要坚持科学认定、正本清源。
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者文化空间;
具有见证现存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群体或者地方文化特性;
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或者社区文化传承的作用;
具有精粹的技术性;
具有影响人们思想情感的精神价值;
其生存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濒危性。
3.保护的基本方式和原则
(1)保护的基本方式
建立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保护名录体系
转变为有形的形式加以保存
原始生态中保存它的活力
生产性方式进行保护
保护传承人
(2)保护的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第一、坚持积极保护;
第二、坚持整体性保护;
第三、坚持本真性;
第四、坚持可解读性;
第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第二部分 怎样进行“非遗”资源普查
一、普查前的准备
(一)是弄清普查对象的内容
(二)是查阅本地区非遗资源的相关资料(三)是广泛听取多方意见
(四)是编制普查计划,拟订普查提纲(五)是组建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普查队伍(六)是落实普查资金(七)是举办普查人员培训班
二、普查内容
主要包括: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主体民族、产生背景、发展沿革、流传区域、兴盛时期、传承人员、班社团体、基本内容、主要特色、现实状况、濒危程度、保护构想等。
三、对“非遗”资源的分类定性和价值认定
从民间文化的思想性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健康和比较健康的文化;
第二种是有健康的因素又有不健康的内容,泛称落后文化;
第三种是有害的民间文化,但是从历史和学术上看,它又有一定价值,这也需要搜集、记录,把有关文物搜集到博物馆收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类别划分 1.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神话(唐宋以前的古籍记载,包括开辟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传说(包括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 说)、故事(包括地名、节日、特产、人物等)、笑话、歌谣(儿歌)、民间流传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2.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包含民间歌曲:山歌、号子(如扳船号子、打夯号子等)、小调(如放羊调等);民间器乐,包括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丝竹乐,以及各种传统节日、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奏的乐曲、上代流传下来的工尺谱、浪当谱、乐社组织等;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班社艺人等。
调查涉及:
一、乐 器
二、乐 曲
三、民 歌
3.传统舞蹈
是指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祭祖、祭祀)等活动中表演的舞蹈。
按不同场合大致可分为:节庆类舞蹈、宗教信仰类舞蹈。
按使用的道具大致可分为:秧歌类、锣鼓类、彩灯类、车船类、花鸟类、拟兽类、武技类、神鬼类。
4.传统戏曲
包括川剧、京剧、傩戏、土戏、跳端公、花灯戏、灯儿戏、木偶戏、皮影戏、阳戏、杨戏、辰河戏、梆子戏、落子戏、秧歌戏、碗碗腔、二人台、小花戏、耍孩儿、线腔、皮簧等,还包括比较古老的“吟诵体”戏剧(没有唱腔曲调),如赛戏、锣鼓杂戏、对子戏等等。
调查涉及:
一、基本情况
二、行当组织
三、表 演
四、艺人生活
5.传统曲艺
又称说唱音乐,是以说唱为手段来状物写景、倾诉感情、表达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独 特的艺术形式,具体包括竹琴、金钱板、评书、谐剧、车灯、花鼓、快板、相声、小锣书、鼓词、弦书、说唱、莲花落、数来宝、琴书等。
6.传统杂技
如:叠罗汉、民间拳术、翻九楼、走钢丝、踩高跷、顶碗、魔术、马戏、口技、滑稽戏等。
7.传统美术
包括 ;剪纸、绘画(壁画、祖宗画等)、刺绣、花灯、布艺、面塑、炕围画、木版年画、珍珠贝雕、木雕、竹编、根雕(竹木根雕)、泥塑:漆画、砖雕、石雕、贝、骨、玉镶嵌雕画、麦秆贴画、堆锦(布贴、树皮贴)、脸谱等。
服饰类:
一、纺 线
二、织 布
三、印 染
四、刺 绣
五、剪 裁
饮食类:
一、餐饮厨炊用具
二、食品供
建筑类:
一、宅 居
二、年 画
门神、吉庆、生活、戏曲、传说、神仙、符像、杂画
三、剪 纸 1.窗 花 2.门 笺 3.其 他
四、家 具
工艺传承
交通类:
道路、桥梁的装饰与形制、雕刻、贴塑、绘画形式
传统交通工具的装饰 生产生活器具类:
一、生 产
二、生 活
神像类:
一、绘画形式
二、塑作形式
8.传统手工技艺
包括金、银、铜、铁、锡等制作工艺、戏服、印染、绗缝、桑麻纸制作、酿造技艺、生产、生活竹木制品技艺,推光漆器制作、编织(线、草、绳)、传统面食制作、泥工、石匠、木匠、裁缝制作、制茶工艺、砖、石、玻璃雕刻等、花灯、龙灯制作、制陶工艺等。
9.生产商贸习俗
灌溉、耕田、播种、收割、求雨、捕捞、加工、交易、果实采集、伐木、猎手上山猎狩前祭祀活动,货郎担子、剃头挑子、老字号、商店开张、生意兜揽、传统集市等习俗。
生产习俗:
一、农业生产习俗
二、林业生产习俗
三、狩猎习俗
四、桑蚕养殖习俗
五、畜牧养殖习俗
六、染织习俗
七、煤业习俗
商贸习俗:
一、商业种类
二、交易习惯
三、商业组织
四、从业人员
10.消费习俗
指祭祀时的饮食、待客时的饮食、过节时的饮食、不同场合的穿衣打扮习惯、建房时的动土、上梁等习俗。
分类: 服饰习俗
饮食习俗
居住习俗
11.人生礼俗
求子、坐月子、满月、给小孩过百日、抓周、做媒、相亲、订婚、迎娶、拜堂、闹洞房、回门,做生、做寿、做坟、送终、守夜、入殓、报丧、吊孝、送葬、安葬、做七等习俗。
分类: 生育习俗
婚姻习俗
寿诞习俗
丧葬习俗
12.岁时节令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清明等中国二十四节气,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腊八节等习俗。
上九、二月二、三月会、七月半、赶社、羊马节、牛王节、报菜节、四月八、六月
六、过赶年、早斋节、踩红犁等习俗。
13.民间信仰
各种庙会、祭祖仪式,拜财神等行业神崇拜,巫术、看风水、算命等习俗。
分为:
一、信仰习俗
二、庙会习俗
14.民间知识
解释风、雨、雷、电、地震等现象,预防瘟疫、虫灾等灾害,各种民间的测量、计算方法等。分为 :
一、医药卫生
二、物候天象
三、灾 害
四、数理知识
五、测 量
六、记 事
七、建 筑
15.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荡秋千、下棋、过家家、滚铁环、猜拳、踢毽子、放风筝、龙舟赛、三六福、打麻将、扭扁担、蹴球、扳手腕、麻四角、五马棋、裤裆棋、鸡母棋、竹马、抢花炮、民间武术等。
16.传统医药
怎么保养身体、诊断急病,各种疾病的治疗办法、民间药物、偏方医书、药典等。
17.其他
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家谱族谱等。
五、普查步骤
第一步:组织人员,按照普查计划和工作步骤开展调查工作,要落实具体任务、确定普查点(城镇街道或村落)、配备专兼职人员、以及实施的目标和完成的时间等。
第二步:在第一步摸清文化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对本地区最有价值、最有特色、最为濒危、最亟需抢救保护的对象,进行深入调研,列出保护项目名录清单。
六、普查的基本方式
1.普查的形式:
一是个别访问
二是开座谈会
三是现场观摩
四是亲自参与
2、记录的方法
一是文字记录
二是拍照
三是录像
四是录音
五是测绘
六是搜集实物或标本
七是拓片
八是统计数据
七、普查工作总结
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按照普查计划和调查提纲逐一叙述,要对各项要求做出分析和统计,各项调查均需写出书面报告,要对普查的成果与调查的完善程度作出评估。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1国考申论范文点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华图 2010-11-24 18:26:0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点评。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结构来进行写作。文章整体结构完整规范,论述具体,逻辑严密。申论考试中策论文格式方便考生把握,使用的人数很多,能在普通的结构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起阅卷人员的兴趣,更是提高自己申论考试分数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指出问题后,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加强社会上的宣传三个方面展开对策表述,文章全面合理,体现了结构安排和论述上逻辑的严密性。(白丽丽)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题目:给定材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给定材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800-1000字。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抢救人”的作家在看完贺兰山岩画后,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发自内心的感概,不正是在警示人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我国强大的文化武器。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全民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发动全民一起行动,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统筹、规划。然而,一些社会现状仍令人堪忧。当一些古老、特色的的当地传统文化渐渐被当代人淡忘,而外来文明却成为年轻人追逐的趣味时;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政绩,发动全县资源“申遗”,而不顾之后的保护导致文化的衰落时;当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成为电视屏幕上孩子们看到的影像和记录时......我们已经遗失了过去的记忆,忘记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的力量。首先,要提升民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这不仅要在宣传上下足够的功夫,还要在教育上灌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把“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来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上一些民众破坏和侮辱“非遗”的现状,让民众理解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政府要扶持民间组织的文化团体,民众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中,那么“非遗”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正确的保护方案,对“非遗”施行有效、可持续地保护。一方面,政府要咨询相关文物专家们的意见,统筹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政策和执行上做好统一的部署;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征求“非遗”传承人和了解这一内容的民众的想法,把政策真正落实到社会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民族财富。作家们常在作品中提及的古老戏曲、剪纸和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不能只成为后人翻阅名著时遐想的片段,应是一
种思想在现实中的延续,文化“活着”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发扬光大。一个有文化积淀的民族,一个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才真正能够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梦,需要全民一起运用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中国龙必将崛起!
第五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由于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四、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
五、政府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普查工作经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六、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
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六、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