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基层派出所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
俗话说:“二人成行,三人成众,三人以上成群。”群众狭义是指老百姓,而从我们基层派出所服务的对象来讲,则包括了老百姓、代表群众的政府机关、村两委和各兄弟单位,群众二字有了更宽广的外延。派出所做为公安机关的基层综合性实战单位,时时刻刻与群众打交道,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与否,派出所工作占了大部分的比率,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公安工作的本质也是脱离不了群众的。只有先得到群众的满意,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也只有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我们的公安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增色添彩。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和信阳市政法系统“让人民满意”活动,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就基层派出所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略抒己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坚持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与热情服务并重,努力提高老百姓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热情做好户政工作。派出所的户政管理既要办理户籍工作,又要主办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我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人员少就由所长、指导员协助办理,工作量大就全所民警投入,加班加点,节假日轮流值班办理。基本上做到了“不让老百姓走第二趟路。”即使网络不通或电脑老化故障,我们也耐心的向老百姓做好解释工作。
二是向老百姓发放警民联系卡,开展走村入户进千家活动,民警下乡时,身上总是携带着联系卡,在进入村组走访调查时,亲手将联系卡交到群众手中,既增进警民关系,又便于老百姓在危难时刻及时报警,反映情况。
三是及时化解老百姓之间的矛盾,防止矛盾扩大,杜绝民转刑案件和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的发生。我们在处理老百姓之间的纠纷、老百姓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纠纷时,都是以宣传教育、加强法制教育为主。
四是为老百姓争取合法正当权益。对于老百姓合理合法的权益和要求,派出所总是竭尽全力帮助争取,为民说话,为民办事。针对去年以来我镇农民工返乡后因劳资引发的纠纷,我所积极介入,做到发现在先、化解在前,使10余起因劳资引发的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无一上访和转化为刑事案件,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五是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度。以公开信、向群众汇报工作等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宣传安全防范、交通、消防常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加强对近年来派出所整体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最大限度地让辖区群众了解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增进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六是突出重点,提升打防工作实效。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对辖区内发生的现行案件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出击、以快制胜,对重大案件协助县局集中优势警力,快侦快破,最大限度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加强对内部单位和重点要害部门值班巡逻情况的督导检查和业务指导,确保内部单位和重点要害单位不发案和少发案;同时组织派出所民警开展巡逻盘查,提高见警率,增强震慑力和群众安全感。
七是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要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贯穿于派出所执法全过程,严格执行办理刑事、治安案件等程序规定,认真落实“三公开、三回告、三告知”制度,同时针对不同执法环境,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讲究方式方法,遇到挑衅、面临复杂情况时,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激的事。要讲究处置和沟通的技巧,分清“鱼钩”和“长矛”,防止授人以柄,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最大限度地确保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执法结果相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八是拓展沟通渠道,密切警民关系,切实提升满意率。我所在认真落实所领导定期接访的同时,积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大力拓展服务方式,增强工作透明信息,展现公安民警的战斗力,提升公安机关的形象,增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满意度。如针对公安工作各时段的重点任务,我所将一段时间内的治安情况,采取温馨提示、短信告、定期召开报告会等形式,还民众知情权,不仅赢得了群众理解,挖掘了民力资源,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热情。
九是广辟服务渠道,以实际行动惠农。通过公开辖区民警的电话和职责、回访案件当事人和办事群众、送证上门以及落实省公安厅服务民生8条规定和市公安局服务新农村特区建设15条措施等便民利民活动,主动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要立足实际,主动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为农民开辟方便、快捷、顺畅的“绿色通道”。要大力推行“零容忍”打击、“零死角”清查、“零门槛”服务、“零干扰”管理“四零”措施,以便民利民的实际行动“惠农”。
二、坚持做到密切联系与积极配合相结合,努力提高局机关和各兄弟单位的满意度
一是坚决做到服从局党委统一领导,警令通畅,有令必
行,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类台账、报表、信息和工作总结等数据材料。
二是积极配合刑侦大队,治安大队等业务单位和兄弟派出所到我辖区办理各类案件,作好接待配合工作,密切联系和配合外地公安机关各兄弟单位到我辖区办理各种业务。
三是加强与村两会和治保组织联系和配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村组干部合法群益建言献策、保驾护航,同时对侵犯村干部合法权益或妨碍其执行职务案件坚持主动介入,快查快办,最大限度地支持、维护村干部的工作,保护其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赢得理解、支持和满意。
三、坚持做到服从领导与听从指挥相一致,努力提高当地党委、政府的满意度
一是多请示、多汇报,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信任。
二是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三是以重点整治治安混乱村组为突破口,以个案为工作重点,刹住偷盗歪风和阻工扰工现象,严格执法,依法打击,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工作绩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高效、快捷优质服务。
四是配合司法所等部门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纠纷矛盾。
五是开展警企共建活动。结合“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主动加强与辖区内重点企业以及目前生产经营活动遇到困难的企业的联系,建立警企联系制度。主动为企业提供经济法律咨询;对企业有关工程项目涉及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跟踪服务;加强对其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指导,积极维护企业周边治安秩序。围绕在建和新开工的乡镇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积极开展便企利企为企服务,随时受理企业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服务事项。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涉及公安职能的,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落实。同时大力营造企业发展良好治安环境。凡企业及周边地区出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涉黑涉恶势力或发生侵害企业负责人人身财产安全、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案件的,实行重点侦办、限期侦破。
四、坚持做到关爱同志与团结一致相融合,努力提高本所民警的满意度
一是所长、指导员以身作责,工作中主动挑大梁,分工明确。
二是积极改善民警工作生活条件,创造拴心留人环境,使全所民警牢固树立以所为家的思想。
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营造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不断增强派出所的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和发展力。
四是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坚持民警定期体检制度,对在体检中发现有突发疾病可能的民警,尽快采取预防措施,对发现有重大疾病的民警要强制休假治疗。关注民警心理健康,组织民警学习保健知识,开展心理讲座。全面落实民警年休假制度,保证民警身心得到必要的调整。落实基层民警政治待遇,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逐步解决民警的职级待遇问题。对因病致贫和特殊困难民警,实施帮扶,切实解决其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只有从优待警,让所内民警工作做安心,生活满意,把所内的民警团结好了,民警才有好的工作状态服务于群众,才能实现群众满意最大化。
五是积极营造和谐氛围。坚持开展访谈交心活动,密切与民警家属的联系,关心民警的生活,认真了解民警思想状况并帮助解决后顾之忧,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加强民警执法权益保护工作,在队伍中形成心齐劲足、气顺风正的和谐氛围。
第二篇:对新时期基层派出所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思考
对新时期基层派出所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思考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省厅决定从2012年起至2014年,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三年的群众工作创新工程建设,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公安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基层派出所是时刻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前沿阵地,基层民警几乎每天都在与群众联系接触,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如何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当前基层派出所群众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当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因素
一是社会形势复杂,矛盾纠纷增多。当前,宿迁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各类刑事案件、社会矛盾同步上升的特定时期,拆迁纠纷、经济纠纷、医患纠纷、劳资纠纷等不稳定因素增多,各类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有所扩大,而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就被直接推到了第一线,推到了风口浪尖,稍有不慎,警民关系就会引起严重冲突,成为矛盾的焦点,造成了警民关系的紧张和对立,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不满意,也降低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度。
二是侵财案件高发,影响群众评价。
第三篇:提高群众满意度
如何提高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
(一)搭建导向平台,提高公众关注度。一是在考核体系中凸显民意。一方面在考核内容中体现民意,将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收费等热难点问题,以及惠民政策落实等民生民本问题,纳入考核评价内容,作为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在考核方式上尊重民意,除组织考评外,加入民意调查指标,民调分值占整个考核分值的50%。同时,强化民调结果运用,规定集体测评好票率低于70%的,责成该领导班子写出剖析报告,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予以诫勉谈话;个人测评好票率低于75%的,予以“三早”预警或给予组织处理,促使各级各部门自觉围绕民意抓工作。二是在对外宣传中引导民意。建立“纪委开放日”制度,与社会各界“零距离”接触了解,“面对面”沟通交流,“点对点”咨询解答。建立警示教育制度,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查处的典型案例,让群众共享反腐成果。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反腐倡廉工作信息,用官方声音引导舆论。三是在廉政文化中凝聚民意。大力开展“三色”教育(“红色”理想信念教育、“绿色”健康成长教育、“橙色”警示提醒教育),深入开展“五廉下乡”活动(送廉政电影、廉政广播、廉政戏曲、廉政书籍、廉政讲座下乡),弘扬清风正气。
(二)搭建监督平台,提高公众参与度。一是把决策参与权交给公众。建立落实“四项制度”(即“三重一大”决策参与、民主听证会、政企恳谈会、吸收党员群众代表参与办信办案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如,在查办涉及救灾资金发放、项目资金使用、征地拆迁等损害群众利益案件时,有意识地吸收涉案所在地部分党员代表参与案件调查工作,既消除了群众疑虑和误解,又使一些时间跨度大、取证困难的疑难信访案件及时得到化解。二是把监督检查权交给公众。积极开展“百姓点题、纪委破题”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民生工程”监察项目,将公众较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当的监察重点,使监督检查工作更富有针对性。三是把工作评价权交给公众。开展“三评三创”活动。“三评”(即评效能、评行风、评环境),大力开展“百企千村万人评效能评行风”活动,采取走访座谈、发放问卷调查表、集中测评等方式,对政府职能部门勤廉履职情况,面向公众开展满意度测评,在媒体公布动态排行榜;“三创”(即创建满意行业、满意基层站所、优质服务窗口),积极鼓励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创先,在服务中争优。
(三)搭建服务平台,提高公众认可度。一是让干部下基层关注民生。坚持把“四个大兴”(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贯穿作风建设始终,结合“挂包帮”活动,提出工作在一线开展、民意在一线收集、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的“四个一线”要求,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下村不少于6个月。下派56名机关干部到重点项目村、移民重点村和软弱涣散村任第一书记。二是让政务进乡村赢得民心。围绕建立廉洁、规范、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三服务”效能公开承诺活动,优化办事流程,精减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率。三是让追责成常态维护民利。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整治“庸懒散慢”机关作风,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坚持“抓大不放小”理念,从严从快查处损害群众利益、与民争利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第四篇:小学提高群众满意度总结
小学开展提升群众满意度专项整改总结
我校根据要求开展了开展提升群众满意度专项活动。学校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大事要事来抓,采取多种形式虚心听取老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以创建促发展,使得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达到了的预期目的。现将我单位群众满意度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活动,我们向学生家长发放无记名问卷调查表,问题涉及学校收费、师德师风、规范办学、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建议等。从回收的测评卷中,可以看出家长对这次问卷调查相当重视,填写普遍比较认真,调查表回收率达100%。
我们对所有的测评表中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统计。其中家长对学校工作认为“满意”的占99.8﹪,认为“比较满意”的占0.2﹪,认为“不满意”的为0;家长对教师师德师风满意率达到了100﹪。统计数据表明,家长对学校、教师总体满意度比较高,同时也对学校和教师方方面面的工作中肯地提出了意见建议。现总结汇报如下:
1、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满意率很高,普遍认为老师爱岗敬业、工作勤奋、爱生如子,对家长态度热情,能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关心每个孩子。
2、家长对学校的教学环境很满意,普遍认为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师资条件好,教学硬件一流,孩子放在学校非常放心、安心。部分家长也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工作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部分家长建议归纳如下:
1、学校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2、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渠道,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以及每天的家作情况。
3、学校要加强管理体系,严格规范学生上、下学的秩序。从家长的建议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一些要求,也反映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根据意见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如下措施:
1、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联系,交流孩子在家表现,学校开展讲座加强教育。
2、利用班队会、课堂、学校督察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教育。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利用综合实践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4、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多与家长进行联系,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
第五篇:“四得”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得”提高群众满意度
2014年以来,XXX县司法局认真按照《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提升队伍建设群众满意度工作要点》的要求,充分挖掘队伍潜力,坚持以民意为导向,紧紧围绕“四得”这一中心思想建立了一支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老百姓满意的司法行政队伍。
一、规范化建设强力推进让司法行政工作“查得”
该局于2014年中旬深入开展了“整体工作大促进、业务流程大规范、管理能力大提升”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司法行政工作规范化建设。此次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作风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考核奖惩长效机制,定期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进行督查评比,在评比中挖掘先进典型,加强工作交流,促进工作创新,规范业务流程,按照要求补充、完善各项资料,将工作以看得见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司法行政工作“查得”。
二、纪检监督层层落实让司法行政工作“访得”
纪检工作全面展开,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所
室负责人、科所室负责人与一般干部职工层层落实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组负主体责任、纪检组负监督责任,环环相扣,定期对自己负责的干部职工谈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紧紧相连,随时了解干部职工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为着力解决有关部门反应的“基层司法所少有人上班、遇事不见人”的这一状况,XXX县司法局制定“八严格”,以纪律问题为突破口,切实扭转基层司法所松散、散漫的状况。该局督查小组进行不定时督查工作,各基层司法所若被督查到有违反纪律行为的,一次批评教育,二次开展诫勉谈话,三次进行逆向交流,从根本上杜绝违反纪律行为的发生;要想提高群众满意度,光喊口号可不行,必须花大力气从廉政建设入手,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为此,该局开通“XXX司法局微信建议、投诉平台”的同时继续使用“QQ投诉中心”并在各司法所设立“局长信箱”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诉求,并严格做到“有诉必究、一究到底”,以此诫勉全局干部职工要“廉政为民、执法为公”。2014年该局领导班子下基层走访调研总计467天,下访共120余次,涉及群众达860余人。全年该局开展纪检督查12次发出通报12期,严肃司法行政纪律,让司法行政工作 “访得”。
三、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新形象让司法行政工作“听得
该局党组提出“规范型、学习型、清廉型、创新型、亲民型”
五型司法局创建规划,立足本职工作全面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新形象。一是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矫正助理员队伍建设,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监管和帮教,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举措,全力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做好安置工作,预防重新犯罪效果好。二是加大基层工作力度,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努力解决好司法所人员短缺和待遇问题,落实调解员补贴,切实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加强窗口服务单位硬软件建设,完成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社区矫正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重庆市一流法律服务行业窗口,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四是依法管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工作,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加强法律服务诚信执业教育。坚持执法为公、执法为民,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称赞,让司法行政工作“听得”。
四、强化干部业务素质让司法行政“看得”
2014年该局深入开展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建设能力提升活动,全年共召开业务培训会及法规政策培训会共计8次,参训人员达398人次,极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干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法律素养、宣传能力、科技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同时督促干部职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感情上与群众“心连心”,工作中与群众“面对面”,为群众办
事“实打实”,向群众宣传“情牵情”。法援中心、基层法律服务所、公证处、基层司法所等窗口单位设立“一栏、一册、一箱”即:一个宣传栏向社会公示为办事的内容,程序,职责,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一本宣传册向群众介绍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提升群众知晓率,提高群众明白率,一个意见箱,征集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让司法行政工作“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