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5 13: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

第一篇: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

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规范水质信息报告行为,依据《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身范围内原水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自建设施供水企业等城市供水企业水质的内部管理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第三条 省建设厅是本省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省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省建设厅委托具有资格的水质检测机构对各市、县(市)供水水质实行监督抽查。

市、县(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县(市)所属范围内的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城市供水水质管理是指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规程和规范性文件规定对供水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按本办法所规定的检测项目和频次,按照水质标准检验方法开展水质检测工作,从而保证出厂水和管网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供水水质的检测包括对原水、生产过程水、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等的全过程检测。

第五条城市供水质量实行企业法人负责制,全面负责本企业供水范围内水质安全。

第六条 城市供水质量控制点和水质检测点的设置,水质检验检测网络、三级检验的基本要求和水质检测的项目、频次和信息报告应当执行本办法的规定。

第七条 在地表水源地一、二级和准保护区范围内,应当设立原水水质监测点,并针对当地原水水质特点确定水质监测项目,定期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进行原水水质检测。取水口应当安装在线水质监测仪器并与供水企业中控室联网。

第八条 净水厂在原水、沉淀水、滤后水和出厂水分别设置四个水质监督管理环节和水质控制点,并按照规定的检测项目和频次要求开展检测工作。供水企业应当在工艺流程中确定相应水质内控标准,在质量控制点应当设置在线监测仪器。

第九条 出厂水浑浊度、耗氧量、游离余氯。总氯内控标准由供水企业按照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统一制定,其它指标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

第十条 管网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点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设置。

第二篇:吉林省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管理办法

吉林省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省境内从事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内的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管理工作。城市供水水源地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该水源地水质卫生管理工作仍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监督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城市供水的安全卫生工作,并将其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第二章 水源地水质卫生管理

第五条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必须执行国家水质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水源地建成后,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会同水利、地质矿产、卫生、建设等部门共同确定水源地卫生保护区域,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禁止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水域排放污染物。有关监督部门应当对水源地水质卫生进行定期监测。

水源地卫生保护区域由水源地管理机构设置保护标志。水源地卫生保护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和损坏。

第七条水源地卫生保护区域内的卫生标准和保护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该地表水体水质不得低于《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第九条水源地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巡检制度,建立健全水源地水文地质、地貌、气象、巡检记录等基础资料。

第三章供水设施、设备水质卫生管理

第十条供水单位应当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无毒无害的净水设备;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净水剂、净水材料、涂料和塑料制品。

第十一条在净水厂厂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设置生活住宅;

(二)饲养畜禽;

(三)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

(四)堆放垃圾、废渣、粪便和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五)种植农作物;

(六)其他影响水质的活动。

第十二条净水厂内的各种管沟必须定期清扫,保证管沟内干燥、清洁;各种阀门井室、计量井室应清掏干净,不得存有杂物和积水。

第十三条净水厂内的各种构筑物应每年清扫一次。

第十四条净水间必须保持整洁。室内禁止摆放杂物;禁止喷洒有害药剂。

第十五条投药泵、投药管应加强维护,防止投药泵泄漏。

第十六条城市供水管道每五年必须清洗一次。

第十七条新铺设的供水管道必须涂衬,安装前进行清洗消毒,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新建、改建的供水管道工程必须做好操作记录,填好各项检验项目,并将其存档。

供水管道的盲端和消防水栓应定期放水;检查井应加盖封闭,井内不得积存污水、污物。

第十八条凡需新设二次加压水箱或加压设备、便器水箱的用户,须事先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经其审查同意后,按照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推荐的型号选用设备、器具;安装竣工后,须经原审查机关验收,验收合格并取得使用证的方可使用。否则,供水单位不予供水。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布推荐的产品型号目录。

第十九条二次加压水箱、水池必须涂衬,每半年清扫一次,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四章 供水水质检测管理

第二十条供水单位应按照企业自身类别设置水质检测机构并配备相应的检验人员和所需的仪器设备。

第二十一条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机构必须定点、定时、定项进行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的具体规定,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城市小区二次加压集中供水单位、有自备水源的单位、二次加压水箱水池的产权单位应按照规定进行水质检测。

第二十三条水质检测分析应做好检测、计算记录,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档案。

第二十四条水质检验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如实填写检测数据,不得伪造数据。

第二十五条供水单位每月应将超标的水质项目、超标值、检测值的合格率报送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一次,同时抄报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供水水质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对水质检验人员每两年考核一次。

水质检验人员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书后,方可从事水质检测工作。

第二十七条水质检测人员享有劳动保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供水水质卫生监督

第二十八条供水单位供水前必须领取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供水。

卫生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办法,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征求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制定。

第二十九条供水单位制水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健康合格证,上岗后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源携带者)和活动性肺结核以及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不得参加制水工作。

第三十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供水水质监督职责是:

(一)负责本辖区内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监督、监测、评价和技术指导;

(二)开展城市供水水质卫生宣传工作,对制水人员进行卫生监督、培训;

(三)参加新建、改建、扩建供水工程的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等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四)负责制水人员的健康检查;

(五)调查处理水质污染事故。

第三十一条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管理、监督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供水水质卫生监督员。供水水质卫生监督员由从事供水水质卫生监督的具有公卫医士以上职称的人员和从事供水管理的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供水水质卫生监督员由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后,由省卫生、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颁发水质卫生监督员证书。

第三十二条卫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供水水质卫生情况应定期进行联合检查,供水单位和用水单位必须接受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情况。

第三十三条城市供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或出现其他事故,威胁供水安全时,卫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停水措施),并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应向上级卫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水域排放污染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擅自移动和损坏保护标志的,责令其恢复原状,并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责任者和主管领导处以50元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四条和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责任者处以5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清洗,并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经验收合格而擅自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视情节轻重,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不涂衬、清扫的,责令其限期涂衬、清扫,并处以500元以下罚款;逾期仍不涂衬、清扫的,加倍处罚,并由市政供水单位代行涂衬、清扫,所需费用由产权单位负责。涂衬、清扫后未经验收合格而擅自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

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水质检测机构或产权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者和主管领导处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违反操作规程检测的,责令其改正,并处以50元以下罚款;伪造数据的,处以100元以下罚款,并取消其检验人员资格。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对主管领导由其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并处以500元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责令其停止供水,并处以5000元罚款。

第四十五条以上行政处罚由卫生、建设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执行。对违反本办法的同一行为,不得重复处罚。

第四十六条对拒绝、阻碍供水水质卫生管理、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十七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由处罚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农村、独立工矿区和其他集中供水的水质卫生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9年7月8日省政府第22号令发布的《吉林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城市景观水水质恶化及其对策

城市景观水水质恶化及其对策-噪声固废环评监测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景观水这个以前让我们觉得新鲜的事物,已经慢慢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关键字:城市景观水 水质 恶化 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景观水这个以前让我们觉得新鲜的事物,已经慢慢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一些景观水的水质已开始发生变化,个别地方的湖水正在变黑发臭,某些湖泊还出现了观赏鱼大量死亡的现象;一些小区或公园的景观水及一些景观河道由于水质恶化,而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遭到居民们的联名投诉,这样的结果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景观水容易变质的原因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景观水,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小型的天然湖泊,如杭州的西湖和扬州的瘦西湖等;2.人造湖泊,如各大中城市公园内的湖泊;3.与房地产开发相配套的人造景观湖;4.各种景观用的河道。

导致以上几种景观水水质恶化的原因,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水源的条件差 一般景观水的水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来水、河水以及地下水。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江河整治的力度,但由于河道受污染时间长且污染物成份复杂,因此现在我国几个主要水系的水质情况还不能达到景观水的水质要求。以上海为例,上海地处长江下游,上游大量富营养物质积聚在这一地区,形成上海水源中所含的氮、磷、碳和钾等元素偏高,这就很适宜于兰绿藻的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在夏季上海的以自来水为水源的景观水只需七天就会变质,加上经常还有酸雨和降尘,使得上海景观水的质量先天就很差。

面污染源多 景观水的周围往往种植草坪、花卉和树木,水中也常常饲养一些水禽、鱼虾之类的动物,供人们观赏。由于雨水冲刷和浇灌水的渗透,会将植物中的各种氮、磷、碳、钾等营养物和肥料、农药以及树叶、枯草等“绿化废物”大量汇集到地势最低的景观水中,这些面源污染,使得水质进一步恶化。另外,动物的代谢物质也会加速兰绿藻的生长,使湖底呈厌氧状态,反过来又会使鱼虾因缺氧而死亡,腐烂的水生动物其蛋白质分解又使水质变臭,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而对于某些景观河道,由于周边居民和工厂的环保意识不强,经常会将一些生活或工业污水排入河道,这样的行为将给河道带来毁灭性破坏,必须加以制止。

人为的破坏 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导致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例如:公园内一些钓鱼的游客,为了使鱼上钩,往往会预先投入大量的“鱼窝”,以期吸引鱼群上钩。这种富含蛋白质的,过量的“鱼窝”沉淀在湖底,又形成了水质恶化的污染源。再如,有些公园管理人员通过卖给游客鱼饵来达到创收的目的。好奇的游客就毫无节制地以投鱼饵来取乐,造成的后果是,鱼儿因撑食而死,多余的饵料和死鱼一起成为水质的污染源。此外,在一些小区内,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清洁工为了方便,直接用景观水洗拖把或是冲洗地面上的污迹,用完后再直接将水倒回人工湖,这种行为也会严重地污染景观水。

另外,某些环保公司的“野蛮”施工也将导致水质恶化。在上海的一个小区,居民们一觉醒来发现本来还是好好的人工湖一夜间变红了,而且水中的各种鱼类都已全部“阵亡”。后来经调查发现,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是,承担人工湖保养工作的某环保公司为了图方便将本该全池喷洒的药剂,一次性倒入了人工湖,这使得药水成为了毒药,这些毒药从局部扩散到全池,最终导致了这幕好水变死水、活鱼变死鱼的悲剧发生。

设计的不合理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公园或小区中,由于设计的不科学,人工湖中经常会出现死角,而死角中的水由于缺乏流动,往往最容易恶化。各种污染物将会沉积在死角处,并慢慢地污染整个人工湖,这使得死角成为人工湖的一个内部污染源,因此,在一个人工湖中如果死角越多,水质恶化得越快。

地下水的污染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如氮、磷、重金属离子等等)渗入了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如今我国地下水的污染已经相当普遍而严重,而大部分的景观水又是与地下水相通的,因此导致景观水的变质也是显而易见的。

蓝绿藻的入侵 蓝绿藻是景观水的头号公敌。由于蓝绿藻的孢子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它们可以落户于任何有水的地方。这种藻类繁殖速度极快,基本上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而且藻类的繁殖生长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这样将会影响到各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生水动植物因缺氧而死亡。大部分鱼类吃了这种藻类都不能消化。更坏的是,这种藻类死亡后,它所含的蛋白质很容易分解,并能产生有毒物质,当这些毒质浓度过大时,不但能毒死鱼类,就连家畜饮了这种水也会被毒死。但这种藻类真正的可怕之处是,它们可以从空气中获得繁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提高这些营养物在水体中的含量,从而促进藻类的疯长,因此即使在没有任何外来营养物进入水体的情况下,它们会疯长。以防为主 防治并举

俗话说的好:“七分预防,三分治疗”,这个道理在景观水中同样适用。如果设计合理并能控制住污染源,这将大大降低治理的难度及成本。对于控制污染源,我们有如下建议:

1.选择好的水源,如果水源的水质不能达标,则应对水源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方可引入人工湖内;

2.如有条件,可在湖泊边设计排水沟,以防止绿化污水流入人工湖;

3.定期打捞漂浮在人工湖上的树叶、枯草等杂物,以防止它们向水中释放营养物质;

4.控制饲料的投加量,并要加强管理,以防止各种清洁污水流入人工湖;

5.对于景观河道,应加强对河道周边污水的管理及监督,防止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流入河道。

即使有了很好的预防措施,必要的治理还是不可缺少的。毕竟还是会有部分污染物进入水体,而且蓝绿藻从空气中获取营养物的能力是任何预防措施都无法阻止的。要保持好的水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严格点说,是目前世界性的难题。

现在常用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水换水方式

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有机物)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法,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有充足的干净水源作保证。

2.循环过滤方式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和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

3.投加化学药剂

投加化学药剂,可以杀死藻类。这样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使水质变清,但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化学药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逐渐缩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药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

投加化学药剂虽然能使水体变清而且成本较低,但该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相反长期投加还会使水质越来越差,最终使人工湖成为一潭死水。

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开发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是当前水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热点。目前所开发的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按照仿生学的理论对于自然界恢复能力与自净能力的强化。可以说,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不同的人工湖,应根据其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理方法。

第四篇: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 74 号

《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已于2011年7月23日经省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二○一一年七月三十日

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行为,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护水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排放水污染物许可,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取得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以下简称排污许可证)。

其他依法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具体范围,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省有关主管部门作出规定。

依照前两款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排污单位)而未取得的,不得排放水污染物。

第四条

实施排污许可,应当符合重点水污染物总量削减和控制的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作为污染

— 2 — 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制定的依据。

推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具体办法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排污许可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对相关行业控源减排及污染治理工作依法进行督促指导。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结合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分期分批实施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计划,并于实施的30个工作日前,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或者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

排污许可证申领颁发

第七条

排污单位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产品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以及行业发展规划要求;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通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竣工验收;

(三)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处理能力、污染物排放符合国

— 3 — 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与要求;

(四)排污口设置符合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五)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在线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六)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排污单位,应当制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装备、物品;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通过有偿使用或者交易方式取得排污指标的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还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有偿使用费或者交易价款。

第八条

排污单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并提交符合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向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排污单位,还应当提交已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同意接纳其排放的水污染物的相关证明材料,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排污单位,还应当提交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其排放水污染物的相关证明材料。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或者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县(市)行政区域内的排污单位向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

前款规定以外的排污单位向设区的市或者其确定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

— 4 — 第十条

新建排污单位以及排污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在收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合格文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排污许可申请;有试生产项目的,应当在试生产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临时排污许可申请。

第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受理凭证;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许可决定。作出准予许可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排污许可证。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三条

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3年。

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与试生产期限或者限期治理期限相同,但最长不超过1年。

排污指标系按照规定通过有偿使用或者交易方式取得的,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与排污指标有偿使用期限相同。

第十四条

排污许可证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排污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

(二)排放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及排放去向;

(三)有效期限;

(四)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副本还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排污口数量、位置;

(二)按排污口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允许年排放量、最高允许日排放量和排放浓度;

(三)间歇性、季节性排放等特别控制要求;

(四)水污染物排放执行的国家或地方标准;

(五)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工序、设备装置及污染物处理工艺和能力;

(六)按照规定通过有偿使用或者交易方式取得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指标(包括种类、数量、使用期限等)及其相应的费用或者价款;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排污许可证的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五条

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发生变化的,排污单位应当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因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等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进行变更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以公告或者书面通知的形式告知相关排污单位。

排污单位因出现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检修等情形,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可以不办理排污许可变更手续,但应当事先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其排污

— 6 — 许可证副本中予以记录。

第十六条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后需要延续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30个工作日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延续:

(一)生产能力、技术、工艺、设备、产品被列入淘汰目录,属于强制淘汰范围的;

(二)污染物排放超过许可证规定的浓度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经限期治理或者限期整改,逾期不能达标排放或者不能达到总量控制要求的;

(三)排污单位生产经营所在地的土地功能或者环境功能经过调整,不适宜在该区域继续排放污染物的;

(四)按照规定通过有偿使用或者交易方式取得排污指标,逾期未继续申购排污指标的;

(五)已经不符合规定的排污许可证颁发条件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式样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由颁发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印制。

排污许可证遗失、毁损的,排污单位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发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补领。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排污许可和对排污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高效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提供优质服务。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排污许可和对排污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排污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排污单位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一条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情况的监督、指导,及时纠正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排污许可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排污许可证管理数据库,推行排污许可证的电子化管理,每年将上一许可证的审批颁发等监督管理情况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二条

持有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涂改、伪造、出租、出借、倒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排污许可证;

(二)将排污许可证正本悬挂于主要办公场所或者主要生产经营场所;

(三)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和排放地点、方式、去向等符合排污许可证载明的要求,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等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变更;

(四)按照规定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计量和分析,公开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五)按照规定定期提交生产经营、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主要污染物达标、总量控制和削减任务完成等情况的证明材料;

(六)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现场检查、排污监测等日常监管。

第二十三条

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城市排水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其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当与城市排水管理机构联网。

第二十四条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

建设单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应当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 9 — 第二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的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当取得计量合格证,按照规定经环境监测机构比对监测合格,其监测数据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作为核定排污量的依据。

第二十六条

排污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向发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上一实施排污许可的情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检查核实,及时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被依法责令限期治理或者限期整改的排污单位,原排污许可证由发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回,核发临时排污许可证。在规定期限内经治理或者整改后达到排污许可证申请条件的,可以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

通过有偿使用或者交易方式取得排污指标的排污单位,因环境违法行为被责令关闭、取缔的,其排污指标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回;自行关闭的,其未使用的排污指标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回购。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向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排污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的;

(二)发现或者接到举报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未调查处理的;

(三)未经法定程序撤销或者注销排污许可证的;

(四)在排污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收受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五)不依照本办法规定公开排污许可证实施情况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污,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

(二)持过期的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排污单位不按照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排污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不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拒不改正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封堵其排污口,所需费用由排污单位承担。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排污单位不按规定悬挂许可证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 11 —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放污染物,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发生变化,未按规定申请变更,经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未改正的;

(二)排污许可证遗失、毁损未及时申请补领,经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未改正的;

(三)以欺骗、贿赂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排污许可证的;

(四)涂改、伪造、出租、出借、倒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排污许可证的;

(五)租用、借用、买受排污许可证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排污单位不按照规定要求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生产经营、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主要污染物达标、总量控制和削减任务完成等情况的证明资料,或者不报告上一排污许可实施情况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环保 水污染物△ 排放管理

命令

分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8月1日印发

第五篇:江苏省城市住宅区业主委员会管理办法

江苏省城市住宅区业主委员会管理办法

2004-8-

4第一条 为建立、完善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管理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新体制,规范城市住宅区业主委员会的运作,发挥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的自治自律作用,提高物业管理的整体水平,根据国家及省有关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江苏省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办法》(省政府第 141 号令)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业主,是指城市住宅区内各类房屋的所有权人。

本办法所称业主委员会,是代表物业管理区域全体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合法权益的自治组织。

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人会选举产生。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区域的范围,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房屋与公共设施的相关情况划定。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的城市住宅区业主委员会。

第四条 江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省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监督工作。

各市、县(市)建设(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是所在地的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县(市)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监督及管理工作。

第五条 凡是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含别墅、公寓,下同),均应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业主自治管理。

新建住宅小区在竣工交付使用后,入住率或销售率达到 60 %时,应及时成立业主委员会。

原有住宅小区,应在实施物业管理前成立业土委员会,然后由业主委员会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选聘物业管理企业承担本物业的管理服务事项。

第六条 业主委员会产生程序如下:

(一)由住宅区开发建没单位或物业管理企业向所在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成立业主委员会,并提交本物业区域业主清册、物业清册。

所在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业主(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筹委 会),筹委会成员由所在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开发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和物业使用人代表组成。必要时,可邀请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等派代表列席。

筹委会负责起草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业主委员会章程及业主公约,井协商推荐业主 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业主委员会选举,应采刚差额选举办法。

以后的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由上届业主委员会负责组织。

业主人数较多的区域,可以按比例推选业主代表,组成业主代表大会。

(二)筹委会审核业主资格,将筹委会人员、业主资格确认结果通告全体业主,并就业 主委员会选举办法(草案),业主委员会章程(征求意见稿)及业主公约(征求意见

稿)向业主 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提交业主(代表)大会表决。

(三)物业规模较大、业主人数较多的区域,可以幢为单价建立业主小组。在筹备委员 会的协调、组织下,每幢房屋业主,按物业面积比例选举产生本幢业主小组。

业主小组 3~5 人,视每幢业主人数而定 ? 业主小组应协商推荐小组长 1 人,具体牵头 负责本幢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管理、维修及养护的经费的筹集、分摊等事宜。业 主小组长是本幢房屋业主的当然代表,参加本区域业主(代表)人会。

(四)筹委会主持召开首届业主(代表)人会,通过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并选举产生首届 业主委员会委员,讨论、修改《业主委员会章程》及《业主公约》《业主委员会章程》(示范文本)附件 1,《业主公约》(示范文本)见附件 2。

(五)由所在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业主委 员会主任、副主任。

(六)当选的业主委员会,15 日内报请所在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并按第十一条规定提交有关材料。

(七)业主委员会白所在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之日起成立。

第七条 业主资格应以业主所持有的房屋所有权证为依据进行确认。暂未办证的,以经 房地产主管部门鉴证有效的商品房购销合同为准。

房尾所有权证(商品房购销合同)上注明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共有的,应共同推选 1 人作 为代理人出席业主(代表)大会。

业主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出席业主(代表)人会:法定代表人不出席的,应委托代理人出席并出具合法有效的书面委托书。

业主或物业使用人不能出席业主(代表)大会的,应书面委托共同使用人或其他亲友担 任代理人山席业主(代表)大会。

业主不出席,也不委托他人出席业主(代表)人会,将被视作弃权,但必须服从大会作 出的决定。

第八条 业主委员会候选人资格:、须是本物业区域内业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业主公约;、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组织协调能力。

第九条 业主(代表)大会,应当有过半数业主(代表)出席。业主(代表)大会作出的决定,应当经全体业主(代表)过半数通过。

业主(代表)大会的表决可用投票方式或其他方式,各类物业按建筑面积每十平方米为一票;不足十平方米的,五平方米及五平方米以上为一票,不足五平方米的不计票。住宅区也可以选择每户一票的方式。

业主(代表)大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经 20% 以上业主(代表)联合提议或经业主委员会研究决定、可以临时召开业主(代表)大会。

业主(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责:

(一)审议、通过业主委员会章程、业主公约:

(二)选举、罢免业主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三)听取和审查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改变或撤消业主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监督业

主委员会的工作:

(四)批准本物业区域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五)听取和审议维修基金的预决算报告,监督维修基金的管理与使用;

(六)决定有关本物业管理区域全体业主物业权益的其它重大事项。

第十条 业主委员会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和物业使用人代表组成,组成人数为单数,可以依据物业规模、业主人数,在 9 至 15 人范围内确定。必要时,经业主委员会决定可适当增减,但最低不得少于 5 名。

业主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业主委员会委员可以连选连任。

业主委员会可以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1 ~ 2 名。业主委员会委员为兼职,业主委员会主任可以为专职。业主委员会可以聘请执行秘书 1 名,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第十一条 业主委员会向所在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登记时应提交下列材料:(一)成立业主委员会登记申请书:

(二)业主委员会成员及分工名单;

(二)业主委员会组成人员登记表(见附们: 3);

(四)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届业主委员会的会议纪要并附选票(原件);(五)业主委员会章程。

第十二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负责业主委员会章程、业主公约的起草、修改工作,并提交业主(代表)大会批准。

业主委员会应按章程行使下列职责:

(一)召集和主持业主(代表)大会,并向大会报告工作;

(二)按规定选聘、续聘物业管理企业,并与之签订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提交业主(代表)大会批准:

(三)审议物业管理企业制定的对本物业的管理计划及物业管理重大措施:(四)协调业主、物业使用人与物业管理企业间的关系:

(五)督促业主和使用人按时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

(六)审议物业维修基金的筹集、分摊、管理与使用;

(七)业主(代表)大会依法赋予的其他权利

前款第(二)项规定中,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必须使用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示范文本)》。

第十三条 业主委员会履行下列义务,(一)宣传、贯彻及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执行业主(代表)大会的各项决定;

(三)接受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的指导利监督:

(四)履行经业主(代表)大会批准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五)协助物业管理企业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业主委员会不得从事各种投资和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业主委员会应建立健全委员会会议制度、业主小组长联席会议制度和与物管理企业的协商会议制度。

业主委员会会议一般每季度一次,业主委员会主任可根据工作需耍,临时召集会议,但

应在召开会议 7 日前将会议通知及有关材料送达每位委员.业主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可以邀请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单位的人员和非业主使用人代表参加。业主小组长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一次.听取业主对物业管理的意见和要求。

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协商会议一般每月举行一次,互通情况、协商解决物业管理服务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检查管理服务计划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十五条 业主委员会应会同物业管理企业认真组织物业维修基金的归集,按照“业主所有、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政府监管”的原则,严格使用审批手续,确保基金安全.每年第一季度前,业主委员会应对上一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并向业主(代表)大会报告。

第十六条 业主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在物业管理用房中安排.新建住宅小区应在物业管理用房中划出一定面积作为业主委员会的办公用房.原有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的,应在原有配套用房或补建项目中统筹解决.

第十七条 业主委员会的活动经费来源,可在本物业维修基金增值部分中列支,也可从配套服务设施经营收入中开支或在物业管理公共服务费中适当补贴。

第十八条 业土(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物业使用人具有约束力.

业土(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不得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对于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所在地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可依法撤销或责令改正,并通告全体业主和物业使用人.

第十九条 业主人会和业主委员会接受所在地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第二十条 业主委员会的合并、解散与终止,须依照业主(代表)大会的决议并报经所在地物业管理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城市商住区、写字楼、综合楼、工业区(厂房)等物业的业主委员会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白颁发之日起施行.原来成立的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应按照本办法改选为业主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下载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吉林市城市饮用水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管理办法

    *注:本篇法规中的第四条、第六条、第十三条已被《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8月19日 实施日期:2004年8月19日)修改 吉林市人民政府令 (......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6号 【颁布时间】2006-12-26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

    城市水系的水生态和水质保护修复规划综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 2013年度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 城市水系的水生态和水质保护修复规划综述 曹金清 朱婕妤 韩欣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 10012......

    江苏省城市污水处理费管理办法[优秀范文5篇]

    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污水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辖市物价局、财政局及常熟市财政局、物价局: 为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保障其正常运行,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

    2017年江苏省水质化验员考试题(推荐)

    2017年江苏省水质化验员考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酸碱......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报告 《一滴水的历程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报告》日前在北京发布。 报告选取中国20个重点城市(......

    江苏省孵化器管理办法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文件 苏科高〔2013〕260号 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辖市科技局(科委),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江苏省公墓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10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9-12-14 【生效日期】1989-12-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公墓管理办法 (一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