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浒传
《水浒传》英雄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水浒传》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杰出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水浒传》塑造的人物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系列性格鲜明,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如林冲、武松、杨志等都家喻户晓,长期活在人们的心中。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水浒传》有它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比起《三国演义》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本文将以武松、林冲、杨志这几个典型人物为例,谈一谈《水浒传》英雄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英雄人物 塑造艺术特色 林冲 武松 杨志
读罢《水浒传》,读者的脑海里难免会留下许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人物的悲剧色彩造成的,另一方面则归功于作者特殊的人物描写艺术。在人物的塑造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善于组织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矛盾冲突,以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能够抓住并突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注意写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三国演义》主要表现在对曹操这一人物的塑造上,写反面人物而敢于写他的优点,写优点却不妨碍写出令人憎恶的一面。《水浒传》主要表现在写正面人物却敢于写他们的缺点和弱点,但仍然不妨碍写出让人尊敬和崇拜的一面。);在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渲染、烘托、对比等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更突现了不同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比起《三国演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金圣叹曾说,《水浒传》“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所状,人有其声口”,茅盾先生说,“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一切人物的一切都是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按语”,大师们总结概括了《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本文将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试加分析。
(一)在人物描写上,《水浒传》能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在《水浒传》中,人是社会的人,他们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他们的性格受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环境遭遇的影响和制约,也随着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小说写出了不同英雄人物走上梁山泊的不同经历。从中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以及他们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方面,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经历是非常典型的,他在经历了生与死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后完成了思想的转变,作者将这一人物刻画得最为出色,也最具有典型意义。
林冲这个人物形象典型地反映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展示了梁山英雄“逼上梁山“的全部过程。《水浒传》写农民起义,其领导成员不止是农民,它吸纳了各方面的叛逆人物,包括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人物。林冲就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而投奔到农民起义队伍中的人物。他原来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敢反抗。他出场的穿着打扮所体现的身份、风度,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相当地位的人物,接着就介绍了他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日子过得很美满,这就跟没有家室,“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鲁智深截然不同。林冲一出场,作者就将他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他的思想性格,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庙烧香,自己正看着鲁智深打禅杖出神时,妻子就被高俅的养子高衙内调戏了。一个军官,老婆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调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当他得知此事正要对那个人下拳时,看出了不是别人,原来是那
个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的高衙内”时,此刻书中写到:“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所谓“本管”,就是顶头上司,“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不单纯是对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而是挖掘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当鲁智深带了二三十个人来帮他撕打时,林冲与鲁智深有两句简单对话,林冲说:“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因为他惧怕高太尉,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故而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但不敢反抗,还要替仇人开脱。而鲁智深却是这样说:“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请看:一个忍辱怕事,一个嫉恶如仇;一个自己受迫害也能忍,一个看见别人受迫害都不能忍。两个人物的性格的鲜明对照更突现出了人物性格的个性化与典型化。
林冲上梁山的过程,就是从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的思想性格的转变过程。施耐庵写他性格中的弱点,既有其社会根源,有其现实依据,写他思想性格的转变也有社会根源和现实依据。在妻子被高衙内调戏后,林冲忍了。但是高衙内并未就此罢手,而是勾结陆谦再一次侮辱林冲的妻子,这一次林冲有所反抗了,他拿了一把尖刀去找陆谦,并把他的家砸得粉碎。但是他没有找高衙内算账,因为他还是怕高太尉。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林冲说:“权且让他一次。”可是这是第二次了,他还是让了。林冲一直用忍来维护自己的身家地位和美满幸福的家庭,但终于在黑恶势力的迫害之下,这一切都化为乌有。直到最后火烧草料场这一节,林冲这才忍无可忍,一腔长积于心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和统治阶级最后决裂了,毅然决然的杀人造反上梁山了。上了梁山之后,林冲的性格有了质的变化,在火拼王伦时的那种果断的精神面貌,与过去的林冲判若两人。
小说用一系列的情节来描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这个“逼”字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得非常鲜明突出。林冲所感受到的并且使之非常不满的黑暗社会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使他想苟安而又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无路可走的时候,才最后走向反抗,走向梁山。
作者将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如此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真实自然,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现实土壤之中的,人物思想性格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又在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中发展变化,这是《水浒传》人物描写的高明之处,也是它突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水浒英雄中,有很多人走的是林冲的路。那是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林冲由一个军官走向农民起义的队伍,在那个受人逼迫的社会里,曾经软弱的林冲被迫走向坚强,走向反抗。作者在塑造林冲这一典型形象时,突出了林冲从逆来顺受到彻底反抗的性格,以自身的遭遇展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水浒传》人物描写的一大特色。
(二)《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表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定程度的结合。
《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确实是不平凡的,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作者总是满腔热忱的歌颂他们,赞美他们,总是将美好高尚的思想品格,强烈的反抗精神,高强的武艺赋予他们,使得他们一个个光彩照人。但是同时,作者又未将他们神话,而总是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地写出他们的性格和心理,因而充满了生活气息。不仅读者可以理解,而且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张恨水评武松说:“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过人之才,无惊人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而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不足以应其才之用也。若武松者,则于此三
点,庶几乎无遗憾矣„„天下有些等人,不仅在家能为孝子,在国能为良民,使读书必为真儒,使学佛必为高僧,使作官必为纯吏”。
张恨水的观点代表绝大部分人对武松的看法,他们几乎把形体武松看成了传奇式的英雄人物,而我们认为,从作者对武松的倾情刻画来看,武松其实被作者刻画成了生活化的英雄人物。
武松在作者的笔下是力和勇的化身,写他具有超人的大力大勇,是为了寄托反抗封建压迫的美好理想,景阳冈打虎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集中渲染的就是武松的力和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伤害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的老虎,这显然是作者作了艺术的夸张,是理想化的。但细读整个关于打虎的描写,却又发现并未脱离生活,而且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在打虎之前,作者首先写武松喝酒,将近用了全部章节一半的篇幅写武松在酒店里喝酒,写得很细,不厌其详,但决非闲笔,也不流于琐碎。因为在作者心中,写喝酒就是写打虎,而喝酒本身就包含了现实和理想两种成分。那种一般人喝两三碗就要醉倒的“透瓶香”,武松却连喝了十八碗都不曾醉倒,还吃了四斤熟牛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就是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武松的英雄本色。使读者不禁自然的就会想到:有如此酒量和食量的好汉是有可能打死老虎的。这是在为后面写打虎做准备。这种描写显然是理想化的。但是另一方面却又有它现实的依据。因为酒确实可以壮胆,添力。一个人在喝了足量的酒以后,可以变得更加的勇猛和大胆。因此,在酒店里对喝酒的描写包含着现实主义的成分,从现实方面来说,没有这十八碗烈酒下肚,武松就不会有打虎的胆量和气力。在武松上了景阳岗后,作者特意多次描写这酒的作用。“横拖着哨棒,便上岗子来。”“武松正走着,看看酒劲涌上来了。”“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焦热起来,踉踉跄跄直奔着乱林子来。”只写到酒力充分发作,作者才放出老虎来。《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那杯酒,如果关羽端起来就喝,那就什么精彩都没有了。相反,《水浒传》中如果在打虎以前不让武松喝酒,或者说未让他喝足,那也就不能打死老虎。不喝酒就不能打虎,不喝酒就显不出英雄本色。所以说同样一件事情,比如说喝酒,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情景,就要做不同的艺术处理。艺术表现要取得成功,要让读者相信和接受,就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不能脱离生活的本源。
其次是写武松既胆大,又胆怯。当店家告诉他山上有虎,劝他在店里住下时,他反倒说人家要谋财害命。这里面既有武松长期江湖生活的经验,也包含着暴躁,不讲理,强烈的个人主义因素。说是不怕老虎,其实含有吹牛的成分。但是武松谈虎而不色变,敢于上景阳冈,毕竟还是胆气不凡。但当他看到官府榜文时,却胆怯犹豫了。此时,作者对武松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描写非常的出色:“我回去必叫人耻笑,算不得好汉。难以转去。”“怕什么,且只顾上去,看怎的。”“什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其实,这都是些为自己壮胆的话,从中透露出的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武松争强好胜,很爱面子,虚荣心极强,他把丢面子看得比丢性命还重要,明知上山有危险,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去,这就是他一面心中胆怯,为自己壮胆,一面硬挺着走向有老虎出没并且伤了许多人性命的景阳岗,这种矛盾心理充分体现出了武松的性格特征。这是武松的缺点,也是他的英雄本色。如果写武松知道山上有老虎却丝毫没有害怕和胆怯,人物就会因为缺乏生活依据而变得让人不可置信了。再看老虎出场之后,作者是如何写武松的:“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化作冷汗出了。”看见了老虎真的来了,还是害怕。这样写效果如何呢?不但不损害英雄形象,反而更好的,更真实的表现了英雄。不怕,不惊,就不是人了,那是神,就会失去真实感,就不会感动人。这样的表现,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更体现了艺术的真实。
再看打虎过程,同样写得真实合理。先写老虎攻击,武松防守。老虎是一扑,一掀,一剪,武松是一躲,一闪,再闪。虽然也是害怕和吃惊,但并未被吓得瘫软无力,而是表现得那么机敏和雄健,那干净利落的一躲两闪,就已经显现出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来。老虎“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没了一半。”这种描写也是符合生活常情的。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武松才有机会转入反攻。施耐庵有意写武松打折了哨棒,好让他赤手空拳打虎,以便更加突出武松的威武有力。接下来写武松干脆丢了半截哨棒,用两只手按住老虎,如果是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打虎,那就不合情理了。等到“老虎将身底下扒起两堆黄土,做了一个土坑”,武松将老虎的嘴按进坑里,这才“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只顾打。”“打五七十拳”,将老虎打得动弹不得,但尚未断气,这时武松又回到树林,找回打折了的半截哨棒,这才将老虎打死。这是写得很真实的,因为此时的武松已经没有了力气,只有用哨棒才能把老虎打死,又因为此时老虎已经无法动弹了,所以武松才能抽身去找哨棒。到此,作者已经将武松那超人的神威和武艺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这虽然是夸张的,理想化的,但又是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的。这里既有生活真实的体现,又有作者艺术的创造,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
施耐庵肯定没有打过老虎,也没有看见过别人打老虎,但他写打虎写得如此生动真实,入情入理,有声有色,这是因为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类似的生活经历进行了艺术的集中和概括,在现时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夸张。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应该说,武松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对武松的现实主义描写。现实主义描写实质上是一种生活化的表现手法,它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以其自身的行动来展示自己的性格。《水浒传》中除了“景阳冈打虎”一节外,作者在《水浒传》中多次运用生活化表现手法,将一个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的英雄人物武松活脱脱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为一个生活化的英雄人物,武松有优点也有缺点,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时,紧紧抓住了他的优缺点的彼此消涨过程,让人们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认识武松。
武松赤手空拳景阳冈打虎,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也为他赢得了都头的职位,在他送税银出差时,武大郎被西门庆与潘金莲毒死,在去县衙告状不准的情况下,借谢邻请酒取得真实口供,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然后到官府自首,被刺配孟州。这时期的武松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偶尔还讲那么一点儿虚荣,但他的英武刚强却永远刻在了读者的脑海里。
在孟州,武松帮对他有恩的施恩夺回了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因而得罪了蒋门神,蒋门神的后台张都监、张团练设计将他当贼捉了。这时的武松虽然也很勇猛,但毕竟有些媚骨,不分青红皂白的知恩图报让人感觉武松似乎分不清是非。
但血的教训让他走向成熟,怨怒之情化作了惊心动魄的反抗行为,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杀了蒋、张等十几口,蘸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生活让武松认清了现实的社会,他不再向官府投案,而是先上二龙山,后归梁山泊,投身武装反抗的行列。武松被动或主动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也被生活改变了自己,作者抓住了这一点,才更深入地塑造了武松这一英雄形象。
在反抗官府围剿和攻城夺府的战斗中,武松勇敢坚定,是义军的主要将领之一。他反招安,指责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后来他在征方腊时被砍断右臂,他不受封诰,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这要归功于作者对武松的生活化描写,归功于作者对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
(三)《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描写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赋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行动,个性化的生活态度,塑造出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
施耐庵对《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描写之所以被后人所称道,这还应归功于他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比如杨志,作者施耐庵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就抓住了他是个“官迷”的个性。抓住了个性,才能塑造出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
对于杨志,茅盾先生也有一段精彩的评论:“杨志呢,因为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罪,不料因祸得福,又在梁中书门下做了军官,终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杨志一心想做官,‘搏个封妻荫子’,结果是陪尽小心,”,“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又鄙薄其为人”。茅盾先生对杨志的评价应该是既爱又恨的。事实上,对于杨志这样一个人物,不同的人几乎都有不同的看法。从杨志的“官迷”个性出发,施耐庵留给我们读者的有杨志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行动和个性化的生活态度。
在语言上,可看杨志杀了泼皮牛二后所说的话:“不关列位的事,洒家杀此泼皮,你们随洒家到官府出首。”话虽不多,生活处境到了落魄卖刀,但他身上的那种凛凛然的不俗气质,依然列列可现,难怪他总以“三代将门之后”自称,毫无疑问,他有着将相的风范,敢作敢当,大丈夫也。
杨志的行动更能说明他是一个“官迷”。杨志曾做过殿司府制使官,因失落花石纲逃避在外,在流亡中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制使的幻想。罪过被赦免后,他想到了“跑官买官”——五尺热血男儿、功臣后裔、武艺高强的前制使也不得不走这条路。“今来收的一担儿钱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金圣叹为此评点道:“文臣升迁要钱使,至于武臣出身,亦要钱使,岂止为杨志痛哉!”此时的杨志,违背自己家族刚正的传统,主动去适应官场的潜规则。为的却是回京谋求复职。回京途中,在路过梁山时杨志与取“投名状”的林冲杀斗,不分上下,王伦欲邀他上山,他不肯玷污“清白姓字”,拒绝入伙。到东京后,由于高俅作梗,财物用尽而流落街头,又因卖刀杀了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梁中书赏识做了提辖。他尽心尽力地给梁中书押送生辰纲,尽管他精明强干,洞悉江湖情形,但仍败在晁盖、吴用手下。生辰纲被劫后,他与鲁智深双夺宝珠寺,占据二龙山,走上反抗道路。三山聚义打青州时,他提出与梁山泊联合,后同归水泊,做了梁山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全身心为招安做准备,受招安后,于征方腊途中病故。
杨志一生的追求就是做官。他身为军官,又是将门之后,渴望在边庭建功立业,为祖宗争气,“搏得个荫妻封子”。他的生活的改变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清白姓字”时要做官,落草为寇时依然想做官,等到招安后,他还是兢兢业业地为大宋打天下,以谋求更高的官位,直至病故。
施耐庵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点,并以此为中心塑造人物。杨志便是这些人物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他的成功也证明了施耐庵个性化人物描写艺术的成功。
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上海汉大出版社 2002年6月1日
2、《明清小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3、《水浒传》岳麓出版社 1993年5月
第二篇:水浒传
4.武松醉打蒋门神后,要求蒋门神依他三件事,下列哪一件不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B.与武松陪话(得分:3)
5.鸳鸯楼上,张都监让玉兰唱曲儿,玉兰唱的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水调歌》
(得分:3)
6.武松在去往刺配恩州牢城的路上,蒋门神徒弟要害武松,在()被武松识破杀死。[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D.飞云浦
(得分:3)7.武松在鸳鸯楼杀死了()人 [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D.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及其家人(得分:3)8.武松在鸳鸯楼除掉蒋门神一伙人后,被()人抓走 [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B.张青、孙二娘的手下
(得分:3)
9.‚缉捕急如星火,颠危好似**。若要免除灾祸,且须做个头陀。‛说得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A.武松
(得分:3)
10.武松在去往二龙山的路上,在()杀了飞天蜈蚣王道人 [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蜈蚣岭
(得分:3)
11.下列哪个人物绰号是‚锦毛虎‛()[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B.燕顺
(得分:3)12.郑天寿的江湖绰号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A.白面郎君(得分:3)13.花荣擅用的兵器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A.箭
(得分:3)
14.黄信,人称‚镇三山‛,三山是哪三座山()[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B.二龙山、桃花山、清风山
(得分:3)15.秦明娶了谁的妹妹()[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花荣
(得分:3)
16.下列绰号对应人物有错的一项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D.王英——混江龙
(得分:3)
17.宋江与李逵、戴宗在琵琶亭上饮酒时,忽然想吃()[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辣鱼汤
(得分:3)
18.第三十八回‚黑旋风斗浪里白跳‛,是李逵斗()[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A.张顺
(得分:3)
19.‚黑旋风斗浪里白跳‛时,戴宗喊宋江带的什么解了围()[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B.书信
(得分:3)
20.‚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是谁写的()[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D.宋江
(得分:3)21.‚神行太保‛是下列哪个人物的绰号()[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戴宗(得分:3)
22.吴用说‚如今天下盛行四家字体‛,是哪四家()[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A.苏东坡、黄鲁直、米芾、蔡京
(得分:3)23.‚能攀强弩冲头阵,善造艨艟越大江‛说的是谁()[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孟康
(得分:3)
24.《水浒》中教使钩镰*的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A.徐宁
(得分:3)
25.《水浒》中 ‚神行太保‛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戴宗
(得分:3)
26.宋江被困还道村时不参与救助的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 朱仝
(得分:3)
27.《水浒》中在曾头市中箭的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晁盖
(得分:3)
28.‚三打祝家庄‛中,一打祝家庄派()去探庄 [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B杨林、石秀
(得分:3)
29.二打祝家庄活捉了祝家庄的同盟军()[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B扈三娘
(得分:3)
30.三打祝家庄用的计策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A里应外合(得分:3)31.‚三山聚义‛中,三山的头领分别是:桃花山的李忠、周通;二龙山的花和尚、武松、杨志;白虎山的()[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A孔明、孔亮(得分:3)32.不属于吴用计谋的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智取公孙胜
(得分:3)
33.《水浒传》中为三打祝家庄做准备时,打着‚登州兵马提辖‛旗号进祝家庄的是()[单选题] * 分值:3 您的回答为:C、孙立
(得分:3)
34.殷天赐让左右打柴进()进来杀死了殷天赐 [单选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C李逵
(得分:2)
35.祝家前后一共抓了()个梁山好汉 [单选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C 七
(得分:2)
36.《水浒传》中‚黑旋风‛所使的武器是:()[单选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C板斧
(得分:2)
37.《水浒传》中教使钩镰*大破连环马的是:()[单选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A徐宁
(得分:2)
38.戴宗与()一起去寻取公孙胜 [单选题] * 分值:2 您的回答为:A李逵
(得分:2)
五台山智真长老写给鲁智深的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对这四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D.‚遇江而止‛是讨伐方腊后在浙江听到钱江潮声就归隐山林。
(得分:4)2.平定河北田虎叛乱,燕青拿出的《三晋山川城池关隘图》是谁赠与的?()[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B.许贯忠(得分:4)
3.攻打盖州,率先混入城中红烧草场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A.石秀、时迁
(得分:4)
4.收复盖州城的庆功宴上,李逵梦闹天池。以下不是他梦境内容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D.砍死了一头斑斓猛虎
(得分:4)
5.‚仗一口锟铁古剑,坐一匹雪花银马。八字眉碧眼落腮胡,四方口声与钟相似。‛这个人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B.乔道清
(得分:4)
6.破了‚幻魔君‛法术的人的绰号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C.入云龙
(得分:4)
7.‚不但武艺精熟,更有一件神异的手段,手飞石子,打击禽鸟,百发百中,近来人都称他做‘琼矢镞’。这个人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C.琼英
(得分:4)
8.梦中教琼英飞石,假扮医人全羽进入襄垣,后与琼英结为夫妻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B.张清
(得分:4)9.琼英真实的姓氏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D.仇
(得分:4)
10.以下对‚犒赏三军‛的解释错误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B.三军:起源于三国时期骑马打仗的左、中、右三个兵种;现指陆、海、空三军。(得分:4)
11.蔡京上奏,让宋江平定田虎后不必回京,直接去攻打王庆。这样做的目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D.王庆兵强将猛,让宋江吃败仗,借刀杀人
(得分:4)
12.‚频搬石臼,笑他人气喘急促;常掇井栏,夸自己膂力不费。针线不知如何拈,拽腿牵拳是长技。‛这人是后来嫁给王庆的()[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C.段三娘
(得分:4)
13.以下故事梗概概括错误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D.第九十七回:琼英本非邬梨女,其母因不愿给田虎作压寨夫人而跳下高冈撞死。琼英早欲为母报仇。邬梨被孙安手中军士冷箭身中脖项。这一阵丢失鲁智深。叶清以求医为名,来宋江寨中说明琼英身世,吴用将计就计,派张清、安道全、叶清同往北军,给邬梨看病,取得信任,以做内应。张清假名全羽,与琼英结婚,鸩死邬梨。
(得分:4)
14.以下对王庆的介绍错误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C.因在京城杀了人,被刺配陕州。后来得到了范全的帮助,做了房山寨的头领。
(得分:4)15.以下回目错误的是()[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C.第一百零四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得分:4)
16.宋江率众将讨伐田虎,献上地图立下头功的是 [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燕青
(得分:4)
17.‚地文星"萧让告诉众头领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____;二片的是____;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____;六片唤做____。[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蜂儿 鹅毛 梅花 六出
(得分:4)
18.宋军与乔道清交战大败,______等兄弟均被敌军掳去,生死不明。[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李逵 鲁智深 武松 刘唐
(得分:4)
19.‚贞烈女复不共戴天之仇,英雄将成琴瑟伉俪之好‛中的‚贞烈女‛和‚英雄将‛说的是____和____: [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张清 琼英
(得分:4)
20.鲁智深掉入缘缠井的经历,很像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 [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桃花源记》
(得分:4)
21.文中‚席不暇暖‛‚秋毫无犯‛‚咽喉要地‛‚鹄候‛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 [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很忙 军纪严明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恭候
(得分:4)22.‚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听到钱塘江潮声后圆寂的是 [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鲁智深(得分:4)
23.宋江药酒毒死李逵的理由是 [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恐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
(得分:4)
24.宋江等人被朝廷招安之后先后平定了三寇,这‛三寇‚依次指的是 [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田虎、王庆、方腊
(得分:4)
25.宋徽宗梦游梁山泊,听宋江哭诉梁山泊英雄被奸人所害。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徽宗的反应的一项是 [单选题] * 分值:4
您的回答为:捉拿元凶,赐死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贼
(得分:4)
第三篇: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最佳答案——读《傅雷家书》有感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
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第四篇: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首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以农民起义的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英雄被逼上梁山的经历,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附:作者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义士,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峰巅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终于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水浒传》的结构独具一格,以单个英雄故事为主体,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环环相扣,集中表现了众多英雄好汉。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如同涓涓细流流向长江大河,终于汇合成滔天洪流,汇
第五篇:水浒传
《水浒传》读后感
晋江市安海养正中心小学六年级8班王心岚
【指导教师:晋江市安海养正中心小学陈瑞清】
《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忠、义二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忠,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义,包括了两个方面:一百零八个好汉为兄弟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是义;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义。要无愧于“义”字,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要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能做到“义”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义”字,为了真理就可以奋不顾身了。一个不信奉“义”字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除了敬佩故事中体现的忠、义二字之外,我对故事中的一些情景还略感不仁。武松,他为兄报仇,杀了嫂嫂与西门庆;还有他血溅鸳鸯楼,把气撒到了别人身上,连看马的也不放过„„毕竟是一条人命,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即使他嫂嫂做了出轨的事情,也不必用性命以偿吧。还有那看马的老头与武松无怨无仇,有这样滥杀无辜的必要吗?
故事里体现的忠、义二字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在现在的法制社会里,像武松那样凡事用武力解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由于时代的变迁,我们只能用欣赏的角度去看这本书,万万不可盲目地学习其中的处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