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果电池研究性学习报告
水果电池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二(14)
内容摘要:从化学课上我们知道了,有一种电池叫水果电池,那这种电池真的能导电么?又或者用什么样的水果的导电性会好?还有要用什么样的电极呢?于是,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实验,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大多数水果都能导电,但不同的水果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是不同的,同一个水果在使用不同的电极,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也不一样,同一种水果进行串联时,其产生的电压是成倍增加的,同一个水果的电流会不会因为水果的是否完整而发生改变呢?这还需要我们的大量探究和实验,下面开始了我们的实验。一:课题方案
1:课题背景:我们只知道有水果电池这样东西,但没有真的去了解他,研究它,对于其中的问题,如同一种水果串联起来或并联起来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是怎样的呢?水果为什么能发电?他对于实际有什么应用呢?这些都是我们的同学非常感兴趣,也同时让我们十分疑惑,所以就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我关于水果电池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目的和要求
1:实验探究各种水果的发电情况。电压,电流强度。
2:实验探究各种水果间串联、并联后的发电情况。
3:理论研究水果电池的原理
4:试图探究水果电池原理的应用
5: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6:从这次活动中锻炼我们的团队精神
三:探究方法
实验法 文献法报告撰写法。
探究一,橘子能发电么?
一:建立假设:1,橘子可能会发电2:橘子可能不会发电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器材准备:橘子,铜片,锌片,灵敏电流计
2:实验操作步骤:分别用锌片和铜片作电极,用软电线做导线,用灵敏电流计测出通过他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电压。
3:得出结论,假设一成立
探究二:多个橘子串联能导电么?
进行试验:我们将多个橘子串联起来,来测他们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此实验完毕后,再把橘子并联起来,再测一次他们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所以,我们得出,多个橘子串联,不仅能够发电,而且他的电流和电压强度比单个橘子的电压和电流强度要强
探究三,对苹果进行了实验。
进行实验:
找一些铜片和铝片,再剪一些比铜片和铝片大一些的纸片在醋里浸一下。在一个铝片的上面放一个纸片,在纸片上放个铜片,一个简易的化学电池就做好了,铜片是正极,铝片是负极,浸湿的纸片就是电解质。不过,这样的一个“电池”产生的电实在太微弱了,只能用灵敏的电表测到。如果把许多这样的“小电池”垒起来,让一个“电池”的铝片放在另一个“电池”的铜片上(这时铝片和铜片之间不要放纸片),这时产生的电流就强了一些,几个“电池”垒起来就能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一种通过很小电流就能发光的半导体元件)。如果很多这样的电池垒起来,电流就会很强了。也可以把铜片和铝片插进一些蔬菜水果里,如插在苹果里,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
苹果中含有大量的水果酸,是一种很好的电解质。如果在水果中插入两个电极,就会象化学电池一样能产生出电流。影响水果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很多,有水果自身的原因(如水果的种类、水果的大小和成熟程度),还有外界的原因,如插入水果的两个电极的大小、两电极间距和插入的深度等因素。在研究多种变量的探究中,关键是要控制好变量,即在探究某个变量产生的电流的影响时,其它的各种变量保持不变,并在对照中发现该变量的影响效果。我们制造水果“电源”,这款电源,主要原料是苹果,大约有150多个。
由于苹果本身带有含磷的酸性物质,通过与铜丝和采用镀锌的钉子连接便可产生化学反应,在把镀锌的钉子插入苹果后,用铜丝再把每个苹果连接起来便可产生微弱的电量,理论上,任何带有酸性物质的苹果都可通过此方法提供电力。
考虑到需要足够的电力才能让带动音响进行工作,我们总共使用了500磅苹果,每个苹果可产生大约0.5伏特、0.2毫安的电量。通过并联,500磅重的马铃薯一共产生了5伏特、4毫安的电力。
把这些苹果放入卡车之后,该“苹果电源”成功地对收音机进行音乐播放提供了电源,音箱里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当然,这些用过的苹果不能食用。电池很快就腐烂。
又经过其他实验我们得出,其他的瓜果也能导电,所以我们得出以下表格:
在这次试验中,我们还明白了,不同的电极对水果的导电性也不同但大多都是活泼金属,如钾、钠、钙、镁、铝、锡、铁、锌、铅等,他们的金属活动性是依次增强的。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集体团结的重要性,我们大家在这次活动中互帮互助,分工明确,通过大家一起的努力,终于,这次研究性实验我们很成功的完成了,我们也都明白了关于水果电池的原理,以及对于他我们所不懂得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是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第二篇:水果电池教案
水果电子表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柠檬等酸性水果制作电池
2、研究电如何流动
3、检验你的柠檬电池在不同条件下工作效果如何
二、教学用品:
鲜柠檬、铜片、铝片、发光二极管、剪刀、电池 两端带鳄鱼夹的电线
三、教学过程:
1、引课
电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也正驱动着现代社会。(1)电的两种类型:A 静电(干燥时产生的)
B流动的电:电荷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所产生的现象。
(常用电路)
(2)电的威力很大----闪电(雷击)
2、新授课
电池是一种便利的电储存器,用于驱动便携式电器。多数电池是由一个或多个小单位的电池,而这些更小单位的电池是由一些令人惊奇的材料制成的。
制作柠檬电池:根据柠檬电池教材的步骤来制作柠檬电池。
知识点:(Ⅰ)所有的电池都有三部件组成:
A:正极(铜片)-----“ +” B:负极(铝片)-----“-”
C:电解质。电解质的作用是把终端分开,充当电子载体。
(Ⅱ)电池是便利的电储存器,电池有各种形状和型号,但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将化学能储存起来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Ⅲ)所有的电池都含有液体,糊剂或固体电解质,正电极和负电极。电解质是酸,储存电子,正电极吸收电子,负电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子流。电池在与电器相连时,电子将由负极流向正极,产生电流。
(Ⅳ)当你用不同的水果或蔬菜制作电池时,你会发现水果或蔬菜越酸,电压就越高。
(2)将几个柠檬电池串联起来,再测验一下电量的大小,你发现什么?
注意:要将电池的正极与另一个电池的负极相连接,剩下的两极再分别与伏特表相连接。
3、课堂小结(巩固提问,做作业)
四、实验扩展
1、电池是产生电的最基本单位,电池的作用如同水泵,促使电子流动产生电,每种电池都有固定的电压。
2、电路畅通的两个条件:电流和电压
3、电压是电子会在正负极两点间的流动,因为正负极之间具有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就是电压。
第三篇:电池学习报告
学习报告
学习目的:
了解公司电池产品基本架构,及主要电路工作原理,以便后续工作。
学习内容:
电池基本架构
电池内部的基本架构主要五部分可分为NTC电路部分、PTC电路部分、过放电路保护部分、过充电路保护部分、短路电流保护部分等。
主要工作电路原理
NTC电路部分:电子元件NTC是功率型热敏电阻器。一般串接在主电源回路,电子电路在开机的瞬间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NTC元件能有效的抑制开机时的浪涌电流,保护电器设备免遭破坏而使用的一种新型器件。开机瞬间较大的电流流过NTC元件,NTC元件阻值增大,抑制电流通过后,阻值逐渐下降最小,不会对电路产生影响,从而保护电子电路免受开机电流的冲击
PTC电路部分:它的特点是当温度达到某定值时,其电阻值会显著增加,呈高阻状态,相当于断开回路,而当使温度降低后,它便自动复位导通,恢复至低阻状态,主要用于小功率电子设备的短路及过载保护。当电流急剧增加时,自复保险丝的温度也会在很短时间内迅速上升,阻抗迅速提高,使回路的电流迅速变小,达到保护目的,在回路电流变小后,若导致过流的故障并未排除,回路中仍会保持一定的电流值,该电流会使PTC保持在发热状态,并维持高阻态,待过流故障排除后,温度下降,PTC会自动恢复成低阻抗导体。
过充电路保护部分
在充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在使用时超过电池充电设计的充电电压值时,控制IC电路的OC脚输出信号使充电控制MOSFET关断,停止对电池的充电,从而防止电池因过充电而损坏
过放电路保护部分
在放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在使用时降低到电池放电设计的最低电压值时时,控制IC电路的OD脚输出信号使放电控制MOSFET关断,立即停止电池放电,从而防止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短路电流保护部分
在输出短路时,电流增加充放电路中MOSFET的导通压降剧增,在控制IC没有及时动作控制关断MOSFET,会出现电路中电流过大烧毁充放电路中MOSFET。所以控制IC有一脚为电流检测脚,在短路情况下,此检测脚电压迅速升高,从而是IC输出信号使充放电控制MOSFET迅速关断,从而实现过电流或短路保护。
达成情况:
基本了解电池主要电路工作原理
建议改善:
后续需加大与研发的沟通,对相关产品RD能开设一些培训,使大家更了解产品。
第四篇:水果电池教学设计
水果电池
一、活动目标
1.科学探究:学会制作简单的水果电池;初步尝试画简单的电路图。
2.科学知识:知道电池的组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4.培养学生简单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实验准备
水果(西红柿、橘子)、导线、铜片、锌片、生日音乐卡等
三、实验内容
教师演示实验:西红柿音乐卡片
学生实验:
方案1:电极插入单瓣橘子,观察电流表指针变化;
方案2:电极插入两瓣分开的橘子,观察电流表指针变化(若无变化,如何改进);
方案3:电极插入两瓣未分开的橘子,观察电流表指针变化。(注意:两个电极插入不同的橘瓣中)
识记: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含离子基团的、对溶液里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高分子膜。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看到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通过研究学习,我们既看到中华民族赋予饮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中国有如此美味的饮食而自豪,又进一步了解到西方与我们在饮食上的不同习俗,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有机会到国外去,也不会显得孤陋寡闻,这是很有裨益的。我们了解到,中西方饮食文化在各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
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平心而论,谈到营养问题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近年来我国厨师参加世界烹调大赛,人家端上一个菜营养成分开列得一清二楚,我们则拿不出这份材料。经人提问,亦瞠目结舌不知所云,大大地吃了哑巴亏!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于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而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他们拒绝使用味精,更足以证明此辈皆属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观”之座上客也!
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也都生吃。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使我们难以接受。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我们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
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
2. 烹饪的随意与规范:
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此外1995年第一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还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
中国的烹调与之截然不同,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与特色,就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就是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虽有其一己之成法,但也会依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此外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做出某种即兴的发挥。因此,中国烹调不仅不讲求精确到秒与克的规范化,而且还特别强调随意性。
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首先导致了中国菜谱篇幅的一再扩大: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再加以交叉组合,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譬如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都不在话下。其他原料也是如此。因而在盛产某种原料的地方,常常能以这一种原料做出成桌的酒席,如北京的“全鸭席”,延边的“全狗席”,广东的“全鱼席”、“全蚝席”,长沙李和胜的“全牛席”,北京一些清真饭馆的“全羊席”以及北京砂锅居的“全猪席”,比比皆体现了中国烹调的随意性派生出琳琅满目的菜式。
3. 用餐方式及餐具: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中餐上桌的菜讲究丰盛多样,一般是8或10碟、12碟,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而西方人宴客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筷子古时候单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礼记》、《荀子》、《史记》都提到箸,在《韩非子》特别提到以荒淫奢侈闻名的纣王,使用“象箸”进餐。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则恰好验证了这样的结论。筷子的特点是“以不变应万变”,料想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统统可以一夹就起来,确实神奇。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
就吃。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但大约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使用刀叉不过四五百年历史。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属于专用工具,但由于这种“专”往往表现出“大巧若拙”而被国人忽视。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专业特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筷子和刀叉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很难得出结论。不过关于使用筷子更有利锻炼思维能力的说法却着实有科学依据。科学家们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认定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让人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而筷子中暗藏科学原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4. 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5. 中西饮食未来前景:
对于中国人,我们一出生便开始了品味中式饮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对厌倦中式饮食。同时我们现在又正处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饮食的进入使得我们有了新鲜感,开始习惯出入西式快餐店,品味与中式饮食不同的西餐或西式快餐。然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习惯毕竟与西方有天壤之别,这决定了中式饮食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基础地位,它决不会因为西餐的介入而改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西餐在中国会越来越盛行,但它只能是大多数人生活的“调味剂”,总不会有中国人将西餐当主食的一天。
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中西方迥异的饮食文化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中西方饮食无论是个性变化多么丰富,总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共性。就当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西方都在扬长避短,逐步走上互补的道路。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有可能了解;只有了解,才有可能发展。在世界科技腾飞与国际交往不断加强的今天,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新鲜的思想观念绵延为千年的中西方饮食文化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国饮食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神韵逐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