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共5则)

时间:2019-05-15 13:5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第一篇: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xx~xx年特别的寒假里,在学院领导的号召下,我决定于寒假期间开展主题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奉献青春促和谐”大学生志愿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准备调查我镇的经济发展状况。

我于xx年1月17号返回家乡,但很不幸,我一回到家乡就下了连续10几天的雨,并且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在2月3号那天还下了很大的雪,随后就连续性断电,一直到正月初五。由于天气的影响,把我原来的计划全盘打掉而不能更具体的调查。以下是我的几方面的调查结果:

一地理位置

我的家乡位于粤北的阳山县黎埠镇,小北江中游,位于国道107线和清线一级公路互通处,距县城25公里,到广州约185公里,离小北江河不足10公里,可直通清远、广州珠三角工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丰富的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资源,尤其是石灰石、白石资源和选矿储量更大,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属亚热带雨林气候,风景优美,人口多且密集。

二主要经济来源

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初级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类主要有:水稻,蔬菜,桔子,李子,马蹄等;养殖业主要有:猪,鱼,牛,鸡等。

另外,近年新兴起了一些小型企业,有:黎埠重质碳酸钙工业园区﹑阳山县黎埠镇粉体加工基地﹑深装总公司精细粉体加工厂﹑中矿实业有限公司﹑盈达矿业有限公司﹑11万伏变电站﹑机砖砖厂等。

三所见所闻

在寒假期间,从家人(本人是出自农民家庭)和本村一些农民口中得知种一亩水稻所需成本数据:

项目

碳氨

尿素

农药

谷种

犁田费

成本

200斤约60元

30斤约50元

50元

10元

100元

总计

60+50+50+10+100=270元

平均每亩水稻产量:800斤

现在市面水稻价格:100元∕百斤

每亩水稻收入:8*100-270=530元∕亩·造

每户家庭基本上有两亩水田,如此算得每户家庭的年收入为530元∕亩·造*2亩*2造=2140元

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如果单纯靠耕田种水稻为收入,根本上无法维持现在的基本生活,也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出外打工,他们每年每人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通过过年拜年时,从亲戚朋友口中得知,现在年轻人不会留在家里耕田了,宁愿出外找500元一个月的工都好过在家耕田种地(因为搞养殖业一没技术二没有本钱且很辛苦)现在都留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在家了,偏僻点的地方都没人耕作了,老人带着小孩在家养些家禽罢了。

不过我看见很多人把田租给别人耕做,有些被别人承包统一耕作;有些就起了很多猪舍养起了数十到数百条猪,在镇的集市上政府还用广告做各方面的宣传,近年来国家免学杂费,免税收对很多家庭的贫穷状况有很大帮助且镇上新兴起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些家庭的收入。

总体上来说,经过党和政府的努力,我们镇的总体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这是很多村民一至同意的)现在普遍家庭都盖了洋楼了,且交通通讯设备都跟上来了。但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认识到,我们镇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也就是说我们镇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在寒假里发现的一点问题:

a全民总体素质底,特别是农民;

b收入微薄且单一,农产品种类少且粗,收成底;

c人口多,劳动力少;

d交通算不上方便;

e没有自身特色产业,自身资源没利用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a提到全民在农业上的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对专业农户进行辅导,使用机械生产;

b政府应该提供市场养殖信息,对各地区自然环境理性的分析,提供意见,改造有利环境;

c开办一些初级农产品加工厂辅助农业,创新特色民族风味小吃,开发旅游景点,做好宣传,提高知名度;

d全面落实道路,电网,通讯等基本设施,如能开通铁路、组建信息流通驿站,提供相关的网络设备等将会带动我县各地经济发展;

e整顿党员政府干部不良作风,严惩贪官污吏,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

当然的,要克服自身不足是不易办到的事,但我相信只要有步骤的实施,一定会发挥好我们镇优越自然生态环境的,我们的镇也会更加富裕的!

第二篇: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关埠镇的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关埠镇的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文章以调查家乡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为主,论述了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合毛概理论最后得出结论,并对现今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改革开放,关埠镇,经济发展,变化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实施,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在经济、政治、文化各层面都有所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老百姓的得到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权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如今全省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而在我的家乡,广东省经济特区汕头市潮阳区下属的一个小镇——关埠镇,人民的生活现状如何呢?改革开放后家乡的经济,村风村貌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进行了调查,希望利用这次调查来增强对自身家乡的了解,并结合毛概的相关理论,为家乡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为家乡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二、调查地点: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月18号至2012年2月20号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网上查找资料,走访村落、询问一些村民、村干,发放网上以及口头登记的调查问卷为主来获得调查的相关信息。

五、调查过程

(一)关埠镇简介

为了更好的了解家乡的历史情况及地理位置,我通过以及网上查找资料,向伴随家乡发展的老一辈的家乡人请教,得出了相关信息:

关埠镇在潮阳区境北部,南以小北山为屏障,北临榕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9.76万。辖43个自然村。1912年后至1951年称潮阳县第八区,1952年改称第十六区,1958年建红星公社,1968年改称关埠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榕江中游南岸平原,地平、土厚、水丰。耕地面积1940公顷,山地720公顷。是市水稻高产区,还有大豆、花生、甘蔗、蔬菜等。水果以柑、香蕉、荔枝、龙眼为大宗。

(二)关埠镇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接下来为了了解家乡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我通过走访家乡的一些村落,对一些村干、村民、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随后我又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上填写和口头登记的形式进行调查。其中既有见证了家乡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展的老农,又有正在享受家乡新变化的初中生。

本次发放问卷60张,共得到张有效问卷58张,经过统计分析,本次调查的人群中,20岁以下的占9.7%,20~30岁的占45.2%,30~40岁的占16.1%,40~50的占19.4%,50岁以上的占9.7%。其中77.4%出生于农民家庭,22.6%出生于非农民家庭。其中调查人群的职业,19.4%是农民,16.1%为企业人员,9.7%为学校教师,48.4%为学生,还有3.2%为其他。

经整理分析,家乡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方面: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温饱不再是问题。

据采访生活在50年代的奶奶得知,改革开放前,当时中国的经济还没复苏,家乡的人善处于解决温饱问题上,当时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那个年代吃用都需要用粮票、油票去换,有时还出现粮食缺乏的现象。但随着1978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也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家乡的人民也逐步从解决温饱问题过渡到追求生活质量为主上。而且村与村的交流更加频繁,市场的商品更加多样化,如今关埠镇市场上有着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水果从不缺乏,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总是能够满足需求,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都有三四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2、穿着方面:告别单一的色彩,穿着更加新潮

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很差,据几位老一辈家乡人介绍,80年代前,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然后不能穿了就传给下一代。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灰色,蓝色。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关埠镇特色农业的发展,关埠镇与其他城镇经济交流更加频繁,家乡人民的收入也逐步提高,市场商品渐渐丰富起来,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如今走在大街上,看着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如今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村民所接受。

3、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真正普及,济济人才走向社会。

在人们所关心的教育方面,现在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镇中几所中学都修葺一新,各个村落的小学都重新进行建设。在30多年以前,由于关埠镇的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相对较差。就我的母校关埠镇初级中学来说,当时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当时更没有什么跑道,篮球场。而且下雨天,操场都会积水严重,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为此,我前往到母校关埠镇初级中学查看,现在,重新踏进校园,发现新建了几栋教学楼,现在不仅有宽敞的教室,还有更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校园的面积整整扩大了一倍。如今随着师资的引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多的学生考上了县市的重点高中,家乡的学校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人才,而家乡的义务教育也真正普及起来。

据调查问卷的得到结果,现今家乡的文化程度,没有读书的只有11.1%,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4.8%,初中文化程度的18.5%,高中文化程度是17.4%,而本科或本科以上的达到38..1%,虽然调查结果受到人数以及范围的限制,可能有所偏差,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更多的家乡人普及了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文化程度达到本科以上,家乡人民的文化素质正在逐年提高。

4、住房方面:新楼房代替砖瓦房,高档家电走入寻常百姓家。

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和砖瓦房,下雨天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情况,而且当时的排水设施并不是很好,一下雨就处处淹水。而如今,当年的茅草房早已失去了踪影,砖瓦房很多都改成了新楼房,其他人都搬到了新房。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据了解,改革开放前,由于未实行计划生育,村里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如今,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农村生活。

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到的结果,92.6%的家庭都有彩色电视,77.8%的家庭拥有洗衣机,70.4%的家庭都拥有至少一部手机,55.6%有电冰箱,近40.7%的家庭拥有了电脑,33.3%的家庭拥有相机,这说明冰箱、洗衣机、电脑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农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而逐步走进寻常百姓之家。

5、交通,通讯方面:村村通,户户通,交通便利,通讯无阻。近几年以来,关埠镇政府实事求是,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如今,家家户户都基本装上了电话,平均每户家庭都至少拥有一部手机。其次,过去的泥土路也都基本被沥青路所取代,村通公路率达80%;村通电话率93%;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公路的畅通,不仅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也为家乡的人民通往城镇提供了便利。举例说,虽然从关埠镇到汕头市市区不到40公里,但是路况太差,坐车也要颠簸2个多小时。现今,随着家乡公路的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发展,现在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到达汕头市区,为家乡人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修路,通讯的普及政策,是关埠镇政府的明智之举,这是实事求是的行为,是毛泽东思想在具体实践中的体现。

据问卷结果的分析,对于家乡在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变化,48..7%的人表示非常支持开放这项政策,家乡这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也有45.2%表示支持改革开放,对家乡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同时也有6.1%表示实不实行行改革开放无所谓。

调查改革开放对家乡发展的评分中,9.7%给出的分数为90~100分,51.6%给出的分数为81~90分,35.5%给出的分数为71~80分,只有3.2%给出的分数在70分以下。

可见家乡的大部分还是认为改革开放促进了家乡的发展,造成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关埠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关埠镇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我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家乡存在的问题。

1、调查人群中,有71%认为改革开放后,受到较大的文化冲击,社会风气不佳。当前关埠镇赌博之风仍然严重。一方面是因为源于港澳的“六合彩”赌博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蔓延,让一些急于发财的人痴迷。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民的文化素质不够高,不能明辨赌博的坏处。这些赌博歪风不仅贻误了生产,扰乱了生活秩序,而且造成了一些家庭的悲剧,危害社会稳定。

2、有67.7%认为改革开放以后,自然环境污染相对以前较为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关埠镇来说,环境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家乡本来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是榕江的一条支流,但近年来家乡的发展,河的上游大量工厂建造,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河流之中,还有人民向河流乱丢垃圾,由于得到不到及时的整治,如今以前的碧水已不复存在,河水也逐渐变成了颜色,夏天还散发恶臭味。其次还有,白色垃圾。这些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它们被人们随手丢弃后,随风飘扬,影响环境美观。

3、关埠镇其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产业格局较为单一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多,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农业产品将大受影响。现今关埠镇人民收入结构仍以大田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农民收入改善效果不明显。

(四)、总结

以上就是本人所调查的家乡关埠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及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次调查,本人认为30年来关埠镇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绝后的,现在与30年前那个破落的山区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关埠镇政府实事求是,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运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家乡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的道路。但目前家乡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通过调查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关埠镇政府必须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多开一些文化讲座和举办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政府必须加强整治不良社会风气,打击日益猖獗的赌博之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2、改善环境建设。

禁止河上游工厂废水排入河中,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禁止人们直接将垃圾扔入河中,整治白色垃圾以及捞取河流漂流物,通过政府调控,恢复自然景观,使河水保持在以前的水平,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3、政府要加快引导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开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农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加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突出培育镇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形成产业集群。还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引进农业的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的机械化,进而扩大关埠镇的农业规模。进而促进家乡的全面可协调发展。

第三篇:近年来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省长李斌(范文)

近年来,安徽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谋划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十一五”以来,全省经济以年均13.4%的速度持续增长,2009年迈上万亿元大关,去年达到15110.3亿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656.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6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依托我省丰富的科教资源,2008年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09年底,被批准成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两大战略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2.1%,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数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二是突出合作发展的带动作用。皖江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是我省聚集发展资源、深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承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质量明显提高,示范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去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7%、64%,落户示范区的亿元以上大项目2981个,到位资金2874亿元,占全省的68.8%,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年,我们与西部省份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通过参与“西洽会”、“青洽会”等重大经贸交流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同时,我们还重点加强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的合作发展,截至去年底,累计与央企签约项目714个,投资规模1.8万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约项目2369个,投资规模1.1万亿元。

三是突出重大改革的推动作用。多年来,我们秉承小岗村“大包干”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倡导先行先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索。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十一五”期间省属企业由43户调整到33户,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高。二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去年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7.5%,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安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三是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省地方金融机构、农村银行、村镇银行都有了快速发展。四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顺利实施地级巢湖市撤并工作,加快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推动芜湖、马鞍山跨江发展,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皖北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近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皖北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南北合作共建,皖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正在成为安徽新的经济增长极。五是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创造了典型经验,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是突出基础建设的支撑作用。这些年,我们着眼于适度超前,着力于综合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交通方面,全省现有6座机场,4E级新桥国际机场今年将投入运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铁路营运里程双双突破3000公里,所有省辖市到合肥3小时的高速公路网全面贯通。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已实现合肥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3小时到上海,年内将实现4小时到北京。水运建设步伐加快,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日益显现,内通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重点流域治理方面,全面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目前正启动新一轮治淮建设,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长江、新安江支流治理工作正加快推进,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五是突出民生改善的导向作用。“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6.2万人。去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2.9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今年国家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总盘子虽然有所减少,但我省今年的建设任务仍然还是40万套,一套不减,目前看,1-4月份进展很好,全省新增建设各类保障性16.6万套,占目标任务的42.6%。从2007年起,我们连续6年实施民生工程,探索以项目化、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五年累计投入1319.4亿元,今年计划投入540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省人民。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研判宏观经济走势,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30条具体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增幅居全国第6位,财政收入增长1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9%,增幅居全国第7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7%,增幅居全国第1位,进出口总额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7%。

关于下一步发展。我们感到,对安徽这样一个发展中省份来说,加快发展始终是解决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根本所在。立足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安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安徽的发展做了明确规划,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当前,我们正积极落实这一部署和要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促进安徽经济社会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安徽和青海两省间的高层互访日益密切,经贸交流更加活跃,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统计,目前在青海登记注册的徽商投资企业、个体经商户以及皖企驻青机构700多家,总注册资本20亿元以上,年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徽商已经成为青海高原重要的商业群体,同时青海在安徽投资贸易近年也有长足的进步,皖青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前期合作基础上,我们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共识、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今后一个时期,建议两省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两省经济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青海在资源、土地、市场等方面优势,鼓励我省资源加工型、劳动技术密集型等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向青海有序转移,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重点开拓建筑、粮食、商品等市场。同时热忱欢迎青海企业来安徽兴业,在皖建立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产品生产与销售基地。建议两省合作交流部门加强联系,建立健全促进两省合作的日常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旅游产业合作。皖青两省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建议加强两省旅游投资和管理合作,共同开发优势旅游资源,鼓励引进对方优质旅游企业品牌,加大客源互送力度,推动市场共享,建立旅游安全和质监协作机制。加强旅游营销合作,联手策划和推广皖青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加强会展业合作。互相以省政府名义组团参加“青洽会”、“徽商大会”等两省大型综合及专业性展会,积极组织本省企业、重点园区参会对接洽谈,搭建更多的招商引资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交流凝聚共识,合作促进双赢。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和青海之间的合作交流、皖青人民的深厚情谊,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

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那么在我的家乡,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时间,对家乡的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二、调查目的准确了解本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状况,并及时掌握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心声和期盼。

三、调查的意义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了解广大村民的真实心理意愿,以求为人民谋福利,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调查方法及时间

调查方法:通过进行调查问卷、翻阅资料、当面访问等方式了解情况。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5日至2月3日

五、总体状况及原因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社会发展现状

“经岭肚不饱,辛苦收成少;小伙媳难找,姑娘往外跑。”这一句顺口溜,生动地反映了

家乡过去的贫困窘况。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村党委紧紧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深入学习调研、推动思想解放为抓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边查边改,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和谐发展,呈现出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喜人局面。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实现宽裕型小康村,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700万元,农业总产值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村财政收入50万元。先后荣获福建省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原因分析

建好村级组织。加强基层组织,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首要目标。近年来,村党委注重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制、促规范,加强自身建设,为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重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开展“双培双带”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把年轻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或党员,9名村两委成员有8人为经济能人或致富能手;着力规范村级权力运作,健全落实村两委工作、财务管理、村民决策议事等制度,在处理旧村改造、土地出让、集体经济发展、收益分配等重大问题时,均举行民主听证会;大力推行“月汇报、周交流”和村干部“坐班”等制度,确保每位村干部都有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村务工作。

做强村级产业。实现农村科学发展上水平,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中心任务。近几年来,村党委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通过落实念好山经、建好园区、组建公司等措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展。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麻竹1000多亩,创办绿色食品加工厂,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麻竹产业。采取“土地出租转让制”方式,创办工业区2期共500亩,成立“福建省经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工业区招商引资

和集贸小区项目建设。引进的英发工艺品公司落地投产后,员工有1500多人,年产值达3.35亿元,年创税2000多万元,带动了净水厂、餐饮店、外来工公寓等服务行业发展,解决了3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据统计,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村集体收入1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420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2.6倍、2.3倍和1.4倍。

夯实民生工程。农民群众是否得实惠,是衡量创先争优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村党委深入实施“115便民服务工程”,即建立1个便民服务站,发放1张便民服务卡,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便民协办、服务承诺、运作联动等5项制度,先后为村民办实事350多件,村民满意率达100%;推行党员民情日记制度,坚持“四必访”(党员群众生病住院或亡故时必访、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必访、有较大思想情绪或有意见建议时必访),及时反馈解决村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移风移俗活动,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户”,倡导文明新风;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拓建硬化村主干公路、角落公路10公里,建设文化广场、农民公园、阅报亭等,对全村进行绿化、亮化。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全村旧貌换新颜,200多座白石红砖的钢筋水泥结构房和90多座小洋楼别墅拔地而起,农民群众真切地体会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

六、当前存在的问题

1、经济结构发展不协调。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速度太快,可能造成畸形发展;农业发展较迟缓,机械化程度不高,可能最终制约其它产业的发展;服务业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特色游等方式来吸引外来人员来村观光。

2、赌博现象普遍存在。在我这次的调查中,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

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否则不利于社会风气的纯正,可能最终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效果。

3、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民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村里的传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如果不加以整治任由其在人民面前传播,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次,大多数村民都信仰佛教,本来有信仰是好的。可是,有一些人利用村民的这一信仰,别有用心的编造了一些违背科学的事实,引诱村民拿钱消灾。如果任由这种行为继续,势必对村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七、对策建议

以上是我所调查的家乡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加强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使村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

是农村的学生也能享受城市化的教育条件。而不能因为是乡村学校就不加配制应有的教学器件。还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

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班级9国经济与贸易1班姓名胡伟学号2009040341

31关于此次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主要着手点在于农村近几年在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务工及各种副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进行调研。通过近几年的收入比例的对比边可得出以下结论,而且找出导致这种收入比例的原因,并对于这一些列的情况采取适当可行的措施来进行最有效的调节,从而引导农村经济朝着一个更科学、合理、健康、协调,的方向进行发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农名群众。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

以下便是我村在2006年-——2011年期间的各项数据(按收入构成比例划分)

1.作物种植的比例随着年数的不断后延呈现一种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最初的85%下降到40%,降了将近一半的比例。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所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而导致农村种植业劳动力的不断减少,以至于引起农村劳动力的缺乏,自然作物的种植面积就会相应减少。再这些涌入城市的民工心里有着一种较为普遍的想法。那就是在外面挣钱总比在家里种庄稼生钱快得多而且还要划算的多。出门务工所需的成本要比在家种植东西所需要的成本要少,而且务工的好处就是劳动与收益的直接挂钩。所以导致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自然种植主产收入在总收入的比例中就会持续走低。

2.畜牧和水产的收入比例一直都比较稳定。这是由于畜牧和水产一直以来都不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我们村的土地和山林并不适合大量放牧,缺少牧草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无市场可言。若是大力发展水产则会更困难,据

调查得知我们村可以进行小量鱼类养殖的池塘和河流不多,大多数面临打捞难度大的问题。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得知畜牧和水产的收入比例不大就可以理解了。

3.由此数据我们又可以看出大棚种植所带来的收入比例确实不断地走高。大棚种植虽属于种植,但为了说明这一新兴种植在乡村说如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单独提出来进行比较。简要的分析一下导致其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的物价是不断涨高,看到这样的契机,集中的小型种菜未尝不是一种增收的好方法。(2)由于劳工的大量出现会相应的导致一些闲置土地的出现,这样便为集中的大棚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3)科学技术的推广及运用一直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这里也不会例外。新技术的利用不仅仅让大棚种植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使其产量大幅增加,间接性的实现了创收目的。

4.最后一个重点要指出的则是“其他收入”这一项。从数据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是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我所说的其他收入就包括了务工的收入,由于作物种植的收入比例的减少自然务工收入便会相应的增长。作物种植行业的劳动力流入劳工行业,必然导致务工人数增长,人数增长则会带动收入增长。而这部分收入则归于其他收入这一块,所以自然其他收入就会持续走高。若是继续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其他收入这项的收入百分比预测还会继续增长,直到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

这次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相对极端的增长方式。虽然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收入比例却不容乐观。换句话说这样的增长方式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可是虽然有一定的问题,还是有可喜的地方,只是从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及运用还是很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增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注重趋利避害,扬其长而避其短,这样才会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加可观的成果。

下载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崂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崂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学院:卫生管理学院班级:公共事业管理班学号:114140131姓名:隋婷婷在党的领导下,“十一五”期间我的家乡——青岛市崂山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调查对象农村经济、环境问题一. 调查内容1. 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2. 我国环境现状3.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4.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二.调查结果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一)当......

    大河镇2006年社会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大河镇2006年社会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一年来,我镇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缆农业农村工作,以烤烟生产、计划生育为重点,突出抓好......

    城镇经济发展调查报告(共5篇)

    近几年来,X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镇依托当地丰富的牛羊皮资源,开展招商引资,以企兴......

    高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科技发展对山西省经济发展重大作用的调查报告*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次调查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总结了在科学技术的......

    社会调查报告(共5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们要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那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休闲农业,所谓的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

    社会调查报告)(共5篇)

    四川云顶茶叶调查报告 【摘要】茶叶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华文化元素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茶叶文化随着历史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发展,且经久不衰。由于传统习惯以及地......

    田家镇办事处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田家镇办事处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田家镇办事处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我们市田镇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建设三城、强市富民”和“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战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