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上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调查报告
水上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调查报告 本次我们对水上公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临时展览——低碳花园、主次入口,园路(主路、次路),重要节点的植物群落,水岸等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其中着重对低碳花园进行了调研学习。
一.水上公园简介
水上公园原称“青龙潭”,作为风景游览区,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初。由于这里“芦苇茂盛、水禽栖息、自然天成、野趣横生”,水上公园于1951年7月1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因其以水见长,且日臻完美,又被誉为北方的小西子。天津市十大景观之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与天津电视塔相照应,紧邻天津动物园,面积194.94公顷,1950年建成,次年开放。是天津最大的公园,因其有东、西、南三大湖与11个岛屿组成,所以取名水上公园。景色风光如画、美丽动人。园中设有游乐场、餐馆、“眺园亭”、“盆景园”、“碧波庄”、“神户园”等。—摘自百度百科。
对于天津人来说,水上公园是一个在晚上散步的好去处。尤其是在夏天,绿荫环绕,水淹飘渺,无疑是一个避暑胜地。除了大面积的湖面外,水上公园通过几次改造,也设计了很多新颖独特的植物景观。
二.水上公园植物景观概述
1.主次入口
在水上公园的主次入口处都种植了高大的乔灌木,如一进入主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开敞的空间上布置的三个大型的盆栽类景观,每个盆栽都是由一个高大的乔木为主要景观并配以一些低矮的球状灌木以及颜色鲜艳的花卉。这样的布置很好的削弱了开敞空间带来的茫然感,对人们的路线有引导性。而在北面的次入口则是在入口的道路两边依次种植了海棠等乔木,有比较强的秩序感和引导性。
2.园内道路
在09年左右天津市对水上公园进行了重新的改造,现在在靠近水上公园东路、北路、西路三侧的外围绿化带已经完成了苗木移接,虽然由于树木时间尚短还未能成荫,但是也初见规模。水上公园东路、西路两侧绿化带现在使用的是灌木、宿根花卉、草坪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北路的绿化带则以大规格油松、海棠等为主,从北门进入之后会给人一种进入森林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由于树木过小
还不明显,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一小片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森林”。另外,靠近公园北侧2000平方米的大型温室也已初步建成,依靠先进的温室设施,公园的园林花卉专家培育出更多更美的花卉,使得水上公园的花卉种类更加丰富、颜色更加美丽鲜艳。
3.水岸景观
水上公园本就是以湖水面积大著称,其中水岸景观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首先是水上植物,水上公园有很多的水上浮游类植物,比如在位于规划区西侧面积最大的水面浅水区上就大面积栽种西湖红莲和各色芙蓉。在夏天达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效果。再配以沿水岸密植的芦苇林、大片的香蒲、水葱等和落羽杉、海棠、紫叶李等乔灌木,成为有背景和前景的园林。从水生植物、亲水性植物到耐湿性植物、旱生植物,构成稳定的植物生态环境,并吸引候鸟至此嬉戏。而在今年三月,随着春暖花开,在现有莲花的基础上政府又将玛珊姑娘、霞妃等万余株名贵品种睡莲、观赏莲被移植到水生植物园,为园内植物景观再添新品。再加上南方浅色的园林建筑衬托,高低错落,与浮水的睡莲恰成对比。
除了植物以外鱼也是水景园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水上公园以观赏红鲤鱼为主,自然弯曲的水域里游着悠闲的红鲤鱼给前来观赏的游人带来了更多的情趣和活力。沿溪而建的亭、廊、桥、平台等提供了良好的观鱼点,而且这些构筑物及其倒影与水、植物结合后若即若离、或隐或现、忽暗忽明、迂回曲折、高低错落、虚实相应、互相呼应,丰富了观鱼的景观效果。
除了以上两种水上景观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石头。水以石为面,无石则水无态。石的造型和纹理皆具观赏效果。在水上公园的水岸边沿路随意点缀些许或高或低、或倚或侧、或断或续的石矶、石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断面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须极尽自然,以表达“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统一于周围景色之中。
奇石,游鱼和水生植物交相辉映形成了水上公园美丽丰富的水岸景观。
三.水上公园临展—低碳花园
水上公园今年六月份开始举办了一个为期四十三天的临时展览—低碳花园。低碳是近些年来一直倡导的一个新概念。低碳生活、低碳经济都是最近一直很热门的话题和研究方向。而低碳花园则是全国首例,就在上周我也慕名去欣赏了这七个低碳花园。
其实政府很早就为举办这个临时展览做了相关的准备。在5月21号启动了征集废饮料瓶子的活动参与的游人可将空饮料瓶投入收集筐中来换取花种,一个瓶子换取一包种子,每人最多换取2包。此外,在5月28日,还征集“我们身
边的低碳花园”设计方案。人们可以设计自己身边的花园,只要是有地毯的创意就可以。本次低碳花园展览共有七个小花园,我一次参观做作了记录和研究。
1.低碳足迹
这个花园的设计理念强调了人的行为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只要存在就会留下“碳足迹”,就会对自然界形成影响。这个公园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阐述了人们和自然关系的变化—从和谐共处到征服和破坏最终回归到对自然的尊重。
这园子主要运用了美女樱、金鸡菊、蓝羊茅以及四季海棠等等花卉来代表自然,用红色的铁皮做成的鸟代表动物来模拟我们的生活环境。用我们玩的弹珠来组成我们的足迹。在农耕时代区块有花、石和飞鸟,寓意自然丰富美丽。在工业时代区块有的只是一片单调的绿色代表自然的零落,并且在自然中还插了好多矿泉水瓶子代表了人类产生的垃圾和对自然的污染。在后工业时代区块污染已经被清理,鸟儿也飞回来了,但是自然却回不到最初的那么美丽富饶了。
2.生态家屋
家是社会活动最普遍的单位,也是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地方。这个花园的设计理念就是在于让大家了解低碳营建和绿色家园之间的密切联系,希望大家能将低碳概念融入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使地球这个大家庭更加健康环保。
它主要营造了五彩树屋、温馨家园和乐活教场三个生活场景,他们分别对应了居家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个生活场所—卧室、起居室和庭院。生动活泼的为大家介绍生活家园如何与生态相联系。设计师们用黑色铁片建材成人形代表着家庭中的不同成员,用生活中常见的粗麻绳为合成一个椭圆形的两边开口的篮子象征蛋,也就是最自然最原始的生命孕育场所,也代表了我们的卧室。用天然的石材垒成茶几,用麻绳变成小板凳代表了我们的起居室。用竹子为何空间象征庭院,在庭院中可以看到大人陪着孩子游玩。用非洲凤仙、芝颖大麦草等花卉象征自然。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家庭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景象。
3.集彩盒子
简单的材料,充满寓意的废弃物,形象的表达,环保的能源是组成本花园的景观语言要素。“集”—废弃的油料桶围合成的池中种植水生陆生植物,放养小鱼,并利用太阳能动力进行水循环给养各种能量汇集其中;“彩”是用环保涂料喷涂的彩色油漆桶,上面描绘了摇曳嘻嘻得得彩色蝴蝶,桶里面放置了色彩丰富的低碳植物,这里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缩影,是一个动感绚丽的色彩天地;“盒”—每个种植池就相当于一个盒子。每一个盒子里都充满了能量,这些能量不断循环、生长、带来新的希望。
而园子中还有几个花坛,;立面种满了天竺葵、鼠尾草、美女樱等色彩鲜艳的花卉是这个世界更加的绚丽多彩。
4.客厅风景
花园用低碳生活语言体现潮流生活方式。它的建筑主体使用废弃的集装箱做成,打破了起居室和庭院的界限,将悠闲的家居生活延伸到了整个花园的自然景观之中。田园与居室的交错间散漫着清新怡然的情趣。
虽然起居室的两面墙被拆掉了,但是着重设计了其第五立面—屋顶平面,在屋顶上种满了绿色植物,不仅将屋顶进行了美化,还可以吸收阳光,隔离热量。屋外用木板和白色石子铺成的地面时尚自然,金鸡菊做成的花坛可以在地面上铺成的铁轨上滑动,这样就可以随时受到阳光充足的照射,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当然这些花坛也可以根据家里住人的喜好进行移动,演绎动态的风景。
5.绿色智慧
本花园的设计重点就是强调对被淘汰的电子产品的利用。电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而相应的电子产品的淘汰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何有效地利用被淘汰的废旧的电子产品成为了节约能源的一大课题。
在设计中设计师将废旧的DVD光盘串联起来做成了一个景观城装饰墙;把废旧的电脑主机机箱做花盆,并将许多花盆组合起来形成大的景观花坛;用电脑的音箱做成带有数字的小的装饰物放在草地中,并将电缆外壳做成低矮的护栏。这整个花园就是用一台台的电脑组装而成,是一个会计算的花园。
6.俭电宣言
电能,从其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的联系着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度”是人们日常对电能消耗的计算单位,人对电能的消耗更需要有度。
电缆轴是电能传输中的一个小零件,它记载了电流的往来并度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占有的膨胀。直径2.8米的木质电缆轴是花园的主体构筑物,并通过直径0.56米到2.2米的质地不同的电缆轴的组合布置,结合常春藤、宿根无人菊、矮牵牛等植物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层次。丝兰植物设计成仿生节能灯景观小品,强调了我们应该注意对能源的节约并表达了能源命运和环境品质取决于我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这一真理。
7.雨水花园
花园以倡导低碳的景观元素与精细化园林配植相结合概念作为设计主线,通过浓缩后的景观元素展示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向公众宣传雨水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重要价值。公园在满足展示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强调公众的可参与性,花园的主题景观为一组完整的以雨水的“收集—利用—再回收”为模式的浓缩水循环系统景观模仿与水自上而下渗透“城市绿化”和“道路铺装”后最终被一条有序的收水系统收集经过沉淀和自净后达到再次用于城市绿化灌溉的功能作用。废旧的雨伞,水缸以及高透水率的碎石、树皮等使“贴近生活”和“展现自然”二者有机的融合在雨水收集的低碳花园景观效果中。
这七个花园的很多细节都体现出了设计师想要竭力表现出低碳这一概念,比如它的每个植物名称名牌都是用废弃的光盘做的,低碳花园的标志都是用麻绳做的等等。通过参观确实会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但是低碳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概念,通过这七个小小的花园是不可能解释清楚的。在这次的临展设计中,对于低碳的解释难免有些过于表面和片面。比如对于能源循环利用这一保持低碳的重要环节的叙述就过于简单和表面化,而对于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重点问题并未进行叙述。但是毕竟这是国内第一次做相关的尝试,有些不足也是难免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到多节约、不浪费,一定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四.结语
通过本次对水上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实地调研使得我对水上公园的了解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也让我对天津这个城市适宜种植的植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关于低碳公园的参观更是令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明白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也对现代设计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专业技能也是一种提高。
第二篇:景观设计调查报告
景观设计调查报告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余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未建成的新校区和三峡中心疗养院。对于这次外出调查作出以下报告:
一.新校区概况
来到五桥百安坝新校区,有关规划设计人员给在规划图中大体给我们介绍了一下的校园规划情况:
在自然地理条件上,地质结构稳定,无地质灾害隐患,地势较为平缓,上下两个平台视野开阔,适合修建各种教学用房大型建筑。上平台约400亩,下平台约1300亩,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北可俯瞰五桥主城区,南以“人老壳石”岩为界,可眺望五十公里以外的丘陵地带,西可望滚滚长江,东邻魏家岩为界,魏家岩以东约有5平方公里的农业生态园区和城市规划发展预留地。新校区内东西向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弧型山脉——魏家岩。该地段地质结构为万县向斜、北东褶皱、南东移、砂石五类(长石石英砂岩),产状156、基岩局部裸露,覆压层0.5—2米,基础建设工程量小,建设所需石材可以就地取材,可节约大量建设成本;在市政基础设施上,水、电、气、交通和通讯管线等已基本配套到位;在周边有三峡医专(筹)、万州体校、万州职教中心、万州中学、五桥职中、五桥移民小学等众多学校以及中心医院、青少年文化宫等卫生、文化服务单位;在长远发展上,东接万州区城市规划大学园区预留2平方公里的发展用地。
建设内容
总建筑面积:51.46万平方米(不含教职工住宅20万平方米)
其中:教学楼:5.04万平方米
图书馆:4.06万平方米
实验、实习楼等:11.48万平方米
风雨操场:0.94万平方米
会堂:0.72万平方米
学生公寓:16万平方米
学生食堂:2.6万平方米
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 6.08万平方米
学院行政用房:1.66万平方米
系行政用房:2.42万平方米
教职工食堂:0.46万平方米
体育场地:
400米跑道田径场 2个
篮球场 34个
排球场 34个
网球场 4个
羽毛球场 4个
综合投掷区 3个
器械场 3个
障碍物场 2个
标准游泳池 1个
以及科研基地和成果转换基地建设和道路、绿化、人文景观等环境建设。
总体布置
功能分区合理,联系方便,环境安静优美,并考虑到了以后的发展。学校按功能分区大体分为六部分:教学中心区、体育活动区、学习工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教学中心区是高等学校总体布置的核心,从有利和方便教学、科学研究出发。校区主体建筑群公共教学楼为核心组成;教学中心区的布局是高等学校建筑形象的体现,表现出了学校的性质和特点。教学中心区有宽阔的广场,并与绿地、纪念物、建筑小品等组成安静、优美、亲切、朴实的公共性开放空间。教学中心区往来频繁,避免了车行道穿越。
新校区的建设目标是:融使用功能与园林功能、人文景观于一体,园区规划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构建气势宏大、具有独特风格和浓郁三峡特色及人文内涵的大学校园。她不仅是育人的教学、科研园地,也是环境优美的生态园地,还是三峡库区生态研究基地。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将适度提高绿化面积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处理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系统与市政设施合为一体。用生态园林绿化来减轻学院周边环境的噪音污染。
二.三峡中心医院百安花园
本次百安花园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其设计特点有:
1,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三峡中心医院内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3.它的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其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三峡中心医院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心身健康,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三峡中心医院百安花园的景观特性。
第三篇:公园绿地环境景观设计调查报告-李立萍
公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
南京深圳装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李立萍
调查课题:公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 调研案例:南京玄武湖公园
调研目的: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调查研究,了解公园绿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以及景观空间的基本尺度和景观设计的各物质要素。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神话直观感受,对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和内容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调研方法:资料收集、实地拍照、参与体验
调研内容:区位、占地规模、周边环境、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各景观要素(如建筑小品、水体、植物、地形、以及铺装等)。现状分析
1.1 区位分析
玄武湖公园位于南京城中,钟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
之中,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其东傍秀美钟山,西临滚滚长江,南依人文荟萃的夫子庙﹑秦淮河,北望遥遥的幕府山(见图1)。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最宽处约为2公里,周长9.5公里,全湖面积约为4.73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为3.68平方公里,五洲面积为1.05平方公里。
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山异,终年景色如画。而玄武湖历史上曾有过“五洲公园”之称。
图1 1.2 周边环境关系
玄武湖东侧:是紫金山与玄武湖水面的交界处,山水相依,尺度和谐。玄武湖南侧:景物丰富,古迹众多。鸡鸣寺至太平门一代,是南朝皇家园林的遗址地,最著名的“华林苑”和“乐游苑”就位于此。明城墙为玄武湖创造了一个相对于城市独立的自然生长空间,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北极阁、古平岗山峦连绵,玄奘塔和鸡鸣寺是这一自然轮廓线中的标志物。
玄武湖西侧:杉树林和明城墙是湖西岸最具特色的景物,将玄武湖西侧凌乱的城市天际线统一起来。
玄武湖北侧:主要为南京火车站区域、红山和情侣园一带。火车站是玄武湖和红山的分隔点,红山是玄武湖北侧重要的远景山体景观,而情侣园以水景和花卉为主要景观,展现了与玄武湖一致的自然风貌。公园景观环境设计总体分析 2.1 空间布局
玄武湖公园的整体规划设计布局结构为“三线、四湖、五洲”(见图2)。“三线”包括:北侧龙蟠路、火车站一线,该线为具有现代都市风格的都市游乐线,主要景点有滨水尤其长廊、金粉水乡、园外园等;西侧明城墙一线是新旧文化装机的社会风尚线,主要包括神策门公园、李渔文化园、水生植物园、玄圃、城墙根步行广场等;南侧北极阁、鸡鸣寺一线是具有自然宗教特征的自然文化线,主要景观有九华山、清音阁、鸡鸣寺、石滩等。
“四湖”是基于岛屿和三线的影响,将湖面氛围不同特征的区域:由岛屿环绕的优雅高贵的苑湖;毗邻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具有繁盛活力的北策湖;紧偎明城墙的浪漫幽静的西邸湖;延伸至情侣园的清新悠闲的南渡湖。图2 “五洲”是多元文化的核心景区:以现有景点的改造为主,适当增加能体现六朝文化的玄武湖特色的新景点,并根据五洲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环洲以水韵为主;樱洲以园苑文化为主;梁洲以历史文化为主;翠洲以现代艺术文化为主;菱洲以生态休闲文化为主。2.2 交通组织
玄武湖公园的布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公园的交通流线的设计,主要道路系统的规划布局方式为混合式布置,即自然式与规则式交错组合的布置手法。为将散布湖中的各个岛屿相互联系起来,设计了部分桥和长堤,创造力整个公园的旅游环路,并通过水上游艇和岛间小路连接湖内岛屿,增强了旅游线路的可达性。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园区交通方式分为游览车、自行车以及步行三种,但是以步行游览为主。园区道路系统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主干道(也就是环湖路,联系全园,考虑通行、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约6m),次路(满足通行、消防、游览车辆,宽约3m),游憩小路(满足通行功能,一般宽约0.8~1.5m)。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起着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景色的作用,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流线的畅通以及合理性是一个公园景观环境设计评价中很重要的环节。但是,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园区存在主次交通层次不清的问题,尤其是入口处园路的导向性和暗示性不强,导致参观者在入口处难以把握游览路线和园区的整体结构,同时对于主次道路的功能应用不明确,游览车的行驶路线存在一定的问题。公园景观环境设计具体分析
3.1 地形设计
玄武湖公园整个地形基本为平地,菱洲为少许坡地。在规划设计中,根据原有地形现状和景观空间营造的需求,设计了部分台地、坡道景观。在坡地设计时,考虑驳岸与道路、水体设计相互结合,创造不同的水陆岸线景观效果(见图
3、图4)。
图3 图4 3.2 道路铺装
玄武湖公园的铺装形式比较多样化,在不同性质的场所采用了不同的铺装材料和铺装形式。例如,在主要道路两旁采用代表玄武湖的图案形式,“龙”、“玄”、“武”的汉字形式,增加并突出了公园的文化氛围;在临水区域,设置了亲水活动空间,以木质铺装材料为主(见图5);在一些散步小路,选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卵石拼花图案为主,增添了小路的趣味性;在较大的活动广场处,以大图案拼花为主,同时会出现立体彩绘艺术(见图6),吸引游人注意等等。
图5 图6 3.3 建筑小品
公园内建筑小品所占比例不太大,公厕和亭廊等也基本能满足现状。一些功能性的小品如座椅、垃圾箱、指示牌等虽然基本能满足游人使用的需求,但是设计形式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由于旅客流量大,另一些装饰性小品如雕塑(见图7)、立体花坛(见图8)等人工污损的情况比较严重,也需要加强管理和养护。
图7 图8
3.4 水体设计
玄武湖公园的规划是以水景作为主要的特色景观,并且在规划中将整个湖面划分为“四湖”:苑湖、北策湖、西邸湖和南渡湖。水体设计时考虑了水岸线的勾勒以及水岸边的植物配置。如在临水岸边种植了形态优美的杨柳,在水中形成倒影,相互呼应(见图8)。
图8 3.5 植物配置
在植物配置上,首先强调的是生态性原则的应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以乡土植物为主,科学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配置方式,力图营造更自然的植物生境。此外,水生湿生植物强调自然式配置,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成一体,形成颇具山林野趣的自然小环境。为保留遗留的文化内涵,对一些树龄悠久,姿态优美的古树名木,如百年古树香樟、杨树、桂花、水杉等,进行保留和保护。
植物配置的另一特点是以植物区别每个洲,使其均有各自突出的骨干树种,特色鲜明。如樱洲在环洲怀抱之中,是四面环水的洲中洲,洲上遍植樱花,早春花开,形成“樱洲花海”。翠洲的特色为树多僻静,巨伞般的雪松,宝塔形的松柏与成片的竹林,十分幽静,被称为“翠洲云树”。梁洲的特色是菊、桂二美,每至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菊花争妍,故称“梁洲秋菊”。环洲上细柳依依,微风拂来,宛如烟云舒卷,有“环洲烟柳”之称。菱洲,则因过去多产菱角,加上濒临钟山,有“千云非一伏”的钟山云霞,故有“菱洲山岚”的美名。
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中,各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绿化布置采用孤植、群植和片植等多种形式,无论树种、花期、姿态经过组合均能营造出不一样的美感,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生态型、花园式公园环境景观。同时许多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成片栽植,形成多层次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营造了一定围合、隐蔽、安静的具有空间独立性的场所环境,使游人在充满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小结及建议
玄武湖公园的整体规划设计是很成功,但是在进行景观环境设计时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某些场地的效果欠佳。
硬质铺张过多,协调性不够可以适当增加耐践踏的草坪,地被花卉可采用耐践踏的草坪与缀花草地相结合的形式,增加人们亲近自然的机会,满足市民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临水部分水生植物管理太过粗放,许多水生植物长势不好,需要加强管理,或者针对场地环境对水生植物的种类进行在选择。
玄武湖公园实行免费政策后游客暴增,对公园的管理及设施是个不小的考验。管理阶层应该做好各方面的措施,比如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停车场等问题都应该得到解决。
第四篇:公园景观设计
场地调查资料包括场地现有的自然资源;场地曾经的生活印迹;相邻场地的情况。场地是有生命的,不断的生长并在与人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变化,形成现有的景观。场地中具有某种动力,但有待于设计调整。严格意义上讲,场地的改造是进入一种演变过程。没有一无是处的场地,即使经过多次错误的改造,毫无特点的场地,也同样拥有演变的动力,并且在某一方面拥有积极的因素。在场地中的各种外部形态都表现出一种倾向性和具有普遍性的运动规律,反映在景观中的就是那些有形的空间性和无形的时间性。
场地的生长过程是在掌握场地潜在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与思考逐渐明了的,在此过程中设计师也逐渐明确了场地空间的改造过程和改造方式。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解读场地,它是经过不断人为干预和自然演变的产物,由此遗留下来的外形、布局、空间形态之中,有一些是与不断出现的功能要求相吻合的,因此可以长时间的留存下来。场地的改造需要理解的恰恰是汲取这些与人们相关的正真本质,并用于未来的改造之中。
对于场地的景观整治存在着彼此对立的两种态度:要么终止原有的景观演变方式,并以一个新的演变方式,即设计方案去替代它;要么投入原有的景观演变之中,那么新的场地推动力将充分包含原有的演变动力。(米歇尔·高哈汝,2004)场地的改造需要在挖掘场地特征要素的基础上,了解场地的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变化方式,以具有预知能力的眼光去观察场地。对场地的改造无疑是投入原有的景观演变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与以往相适应的新的变化方式。例如对于场地中的植被规划要在充分了解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的前提下,规划出适宜场地发展的植物群落。
使其不仅适应场地自然条件,而且成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地域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在场地改造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问题分阶段建设解决。首先,场地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对场地的认识在整个改造过程中都不能停歇,而不仅仅停留在前期分析的阶段。场地之中的现状资源也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如果说人文的要素变化并不能在短期显现,那么自然要素的变化就显得更加复杂。气候、光照、一草一木、水系、土壤它们的变化可能会显示出设计师最初忽略的、潜藏在场地结构内部的优势资源或劣势资源。
度假村设计:温泉度假村设计:
第五篇:水上体育运动公园基本情况
水上体育运动公园基本情况
一、现状
临沂水上体育运动公园位于沂河南湖心岛,南湖心岛长386.85米,最宽处123.26米,面积约为36340平方米。为彰显水上运动特色,南湖心岛整体设计效果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正在扬帆起航,北面是船头,南面是船尾。
二、建设内容
① 建设水上摩托艇俱乐部1418平方米, 三层楼房,框架结构,(功能:摩托艇俱乐部会员及爱好者培训学习和公司办公用)。
② 建设体育舞蹈俱乐部3852平方米,三层楼房,框架结构,(功能:体育舞蹈培训、休闲、娱乐、餐饮)。
③ 建设水上运动项目配套用房1096平方米,一层平房,框架结构,(功能:健身体验、更衣、冲洗、器材存放)。④ 建设运动休闲广场6357平方米,三层楼房,框架结构,(功能:健身中心、休闲中心)。
⑤ 建设泊船码头500平方米(码头制作工艺:底层由浮筒支撑,钢架混凝土固定,上层用防腐木铺设。功能:停放各类船只)。
⑥ 建设移动浮动码头500平方米(塑料浮筒拼装。功能:摩托艇、滑水、帆板运动体验用)。
三、公司简介
临沂风行水上体育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是一家股份制公司,公司下设综合科、赛事运营部、市场开发部、培训体验部,现有员工22人,主要经营业务是开展水上运动项目培训、体验活动,运作承办水上运动赛事,引导群众参与全民健身。
经营项目有:摩托艇、帆船、帆板、滑水、皮划艇、龙舟、游泳、水上自行车、体育舞蹈、室内健身。提供运动健身指导,竞赛活动、健身组织、健身培训等。
四、水上体育运动公园基本功能
① 开展水上运动项目健身培训、竞赛活动。
② 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