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质燃烧现象归纳
物质燃烧(受热)实验现象,表达式
镁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热③冒白烟④生成白色固体
表达式:镁+氧气 氧化镁Mg+O2MgO(白色固体)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黄光②放热③产生大量白烟
五氧化二磷P + O2 表达式:磷+氧气 P2O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热③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C + O2表达式:碳+氧气CO2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热③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④瓶内出现水雾
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溅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Fe+O2Fe3O4(黑色固体)
硫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淡蓝色火焰②放热③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氧气 二氧化硫S+O2 SO2
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蓝紫色火焰②放热③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氧气 二氧化硫S+O2 SO2
铜在空气中受热
实验现象:红变黑
CuO 表达式:铜+氧气 氧化铜Cu+O2
在氧气中点燃会出现如下现象的是:
1、耀眼的白光:镁
2、白光:镁、磷、木炭、蜡烛
3、水雾:蜡烛
4、生成物在常温下只有气体:木炭、硫
5、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
6、生成浓厚的白烟:镁、磷
7、生成黑色固体:铜、铁
8、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蜡烛
9、蓝紫色火焰:硫
第二篇:初中常见燃烧现象总结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三篇:秸秆类生物质燃烧特性的研究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特性的研究 摘要: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江苏宿迁地区的玉米秆、稻秆和麦秆三种生物质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测定了生物质的灰熔点和灰组成,用XRD和TEM表征了生物质灰的物相结构和形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质的燃烧规律基本一致,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干燥过程,热解过程,晶型转变过程和熔融过程;三种生物质中,玉米秆灰熔点最高,灰量最少且碱金属含量最低;生物质灰为形态各异的纳米颗粒。关键词:生物质;燃烧特性;生物质灰;灰分性质 0前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次性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寻找新的能源,以减少或替代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储存太阳能的惟一一种可再生的炭源,是可持续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源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次,生物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其燃烧利用中排放的CO2是相等的,在CO2总量上实现了零排放[1-2];此外,与煤相比,生物质通常含有很低的灰分,几乎不含硫[3]。因此对生物质能利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开发新能源的一个重要方向[4-5],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丹麦,英国和芬兰等正在大规模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发电[6],这也是我国目前正在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在生物质燃烧发电过程中,生物质的燃烧过程以及燃烧所产生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能量转化装置的设计,灰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将系统地研究玉米秆、稻秆和麦秆三种生物质的燃烧特性及其生物质灰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征,以便为生物质高效燃烧发电提供理论基础。1实验部分 1.1原料处理
实验用的生物质原料——玉米秆、稻秆和麦秆全部取自江苏宿迁地区。将原料粉碎后过80目筛,测定其发热量,做热重分析。1.2灰的制取
本文采用ASTM规定的方法进行生物质灰的制取。将玉米秆、稻秆和麦秆等三种生物质分别置于马弗炉内,600℃灼烧一定时间,收集残留物。灰组成用ICP仪器进行分析,灰的晶相用XRD分析,灰形貌通过TEM观察。2结果和讨论 2.1燃烧特性分析
图1至图3分别是玉米秆、稻秆和麦秆在空气气氛下,升温速度为10℃/min条件下得到的TG—DTA曲线,三种生物质的曲线走势基本一致。按热失重分,生物质的燃烧可分为四个阶段。以玉米秆为例(图1),第一阶段为20~200℃,失重约为7%,主要是生物质原料的脱水过程。第二阶段在200~480℃之间,是失重的主要阶段,失重达到85%,这一阶段是生物质中炭和挥发物的燃烧过程,对应于DTA曲线,可以看到一个含有双峰的强放热峰,两峰位置分别在300℃和435℃。第三阶段为480~820℃,质量基本保持不变,对应的DTA曲线有一个微弱的放热峰,说明这一阶段是无机物的晶型转变过程。同一化学组成的物质有时具有不同的晶型,一定范围内自由焓最低的晶型最稳定,随着温度的变化,晶体就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第四阶段为820~1300℃,增重约18%,DTA曲线上有一个明显的吸热峰,这应是生物质的熔融阶段。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生物质燃烧发电,燃烧温度不宜超过800℃。玉米秆、稻秆和麦秆的发热量分别是16.92MJ/kg,14.65MJ/kg和15.13MJ/kg。
图1玉米秆的TG-DSC曲线 图2稻秆的TG-DSC曲线 2.2灰的化学组成
生物质原料中除了碳、氢、氧等有机物之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矿物质。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过程中,这些残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生物质灰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对其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并对灰的利用及各种利用设备的设计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的灰量及其化学组成随着其生长条件、生长环境不同而不同。对于我们所研究的三种生物质而言,玉米秆的灰量最低,只有3.82%,稻秆的灰量最高为17.21%,麦秆的灰量是10.71%。
三种生物质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列于表1。可以看出,三种生物质灰中的主要元素有K、Na、Ca、Mg、Al、Fe、Si等,但不同的生物质,其无机物的含量是不同的。在三种物质中,麦秆中的K含量最高,达到14.53%,稻秆也较高,为9.68%,而在玉米秆中未检测出K元素;玉米秆中的Ca和Mg的含量要比稻秆和麦秆高;而且玉米秆中含Si最多;三种物质中的Na、Al和Fe含量都比较接近。
表1生物质灰组成%
2.3灰的熔融特性
生物质灰的熔融特性对热化学处理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灰熔点的高低不仅影响熔融的能耗,而且决定了熔融工艺的难易程度和设备损耗等诸多方面。生物质灰主要是以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不仅成分复杂,且各种成分含量的变化也很大,灰的熔化只能是一个温度范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灰中的低熔点成分开始熔化,随着温度的升高,熔化成分逐渐增多,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本文主要研究灰熔点的四个特征温度,即变形温度(tD)、软化温度(tS)、半球温度(tH)和流动温度(tF)。采用通用的角锥法在氧化性气氛下对玉米秆、稻秆和麦秆灰的熔融特性进行测定。
表2为三种生物质灰熔点的测试结果,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玉米秆、稻秆、麦秆,这种现象和灰成分有关。灰中的成分按酸碱性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酸性氧化物包括Al2O3和SiO2,另一类是K2O、Na2O、CaO、MgO和Fe2O3等碱性氧化物。这两类物质的分布对灰的熔融特性有重要影响,酸性氧化物具有提高灰熔点的作用,其含量越多,熔融温度就越高;相反,碱性氧化物却有降低煤灰熔融温度的作用,其含量越多,熔融温度就越低[728]。从表1得知,玉米秆中SiO2含量最高,明显高于稻秆和麦秆,而K2O和Na2O的含量很少,明显低于稻秆和麦秆,因此其熔点最高;稻秆的SiO2含量高于麦秆,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低于麦秆,其熔点高于麦秆。表2生物质灰熔点℃
2.4灰的晶相结构
生物质灰主要由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组成,然而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可以存在不同物相结构,而物相结构不仅影响灰的性质,而且对灰的利用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使用日本ShimadzuXRD-6000型X射线衍射仪,参数如下:CuKα射线,Ni滤波,管压30kV,管流30mA,扫描速度2°/min,扫描角度2θ=10°~90°,玉米秆、稻秆和麦秆灰的XRD图谱见图4。从图中看出,稻秆和麦秆灰的衍射峰位置基本一致,对照标准图谱,这主要是KCl的结晶相(2θ=28.3,4.08,50.5,66.4),且麦秆灰的峰强度比稻秆强,说明麦秆灰中的KCl结晶相更多,这和麦秆中K含量高有关。玉米秆灰的衍射峰与稻秆和麦秆有所不同,这和其灰组成有
关。此外,虽然三种生物质灰中SiO2含量都很高,但XRD图谱中没有明显的SiO2衍射峰,说明灰中的SiO2很少以单体形式存在。
图4生物质灰的XRD图谱 2.5灰的形貌
不同的生物质灰在形貌上有着差别,如图5所示。由TEM照片可知,生物质灰为形貌各异的纳米粒子,玉米秆灰颗粒近似球形,分散比较好,粒度在50~100nm之间,见图5(a);稻秆灰颗粒尺寸较小,粒径约为40nm,团聚比较严重,见图5(b);而麦秆灰的形貌与玉米秆和稻秆完全不同,呈链状分布,见图5(c)。灰形貌的多样性反映出生物质中的无机物存在形式的不同。
图5生物质灰的TEM图 3结论
同一地区的玉米秆、稻秆和麦秆这三种生物质的燃烧规律基本一致:20~200℃是原料的脱水过程,200~480℃是生物质中炭和挥发物的燃烧过程,480~820℃是无机物的晶型转变过程,820~1300℃,是生物质的熔融阶段。三种生物质中,玉米秆灰熔点最高,发热量最高为16.92MJ/kg,灰量只有3.82%,碱金属含量最低。XRD结果表明,稻秆灰和麦秆灰晶相基本相同,而玉米秆灰的晶相有所不同。TEM显示生物质灰为形态各异的纳米颗粒。
第四篇:金属钠燃烧现象的探究与实验改进
金属钠燃烧现象的探究与实验改进
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
曲海江
指导老师:徐东海
摘要:钠在空气中燃烧本应该可以观察到淡黄色火焰同时生成淡黄色的固体,但实验中却发现产生大量的白烟同时生成物质中有黑色的固体。这样就干扰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知。本文将钠燃烧的异常现象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动设计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实验方案不断进行改进,从而提出了最优的实验方案。
关键词:钠;燃烧;黑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优化实验
引言: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钠的燃烧都是必选实验。该实验的操作很简单,通常为:“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但是按此操作进行多次实验后发现效果很不理想,本应看到的明显淡黄色火焰却伴有白烟使之观察起来不太明显,本应得到纯净的淡黄色固体,却固体中存在一些黑色物质,这样无疑会干扰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在新课程中将“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改为“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瓷坩埚上加热,观察现象”,现象有所改观,但仍是不太完美,因此本文中主要探讨一下:
① 在钠燃烧中产生的白烟为何物?
② 为什么在产物中会有黑色物质?这些黑色物质为何物?
③ 如何优化实验才能明显观察到淡黄色火焰,同时产生比较纯净的淡黄色固体?
1、在钠燃烧中产生的白烟为何物?
烟为固体小颗粒,白烟为何物呢?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调研和查阅了北师大版的无机化学以及参考相关论文中引用的理论知识,分析如下:钠的燃烧产物与氧气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在低温和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生成氧化钠。
氧化钠在400℃时也容易分解生成过氧化钠。
另外,查资料可知Na2O2在460℃时熔化并分解。
综上分析,白烟为氧化钠,为了避免氧化钠的生成,必须要控制温度在400~460℃之间,这是该实验改进的核心方向。这就要求钠在燃烧时不能不充分也不能太充分,要把握火候。
2、为什么产物中有黑色物质?这些物质为何物?
通过大量的资料调研,笔者总结其他研究者对黑色物质的探究有如下结论: ①附着煤油,煤油的不完全燃烧及产物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均可以生成碳。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生成碳。③金属钠存在杂质铁元素,燃烧时生成铁的氧化物。④石棉网的材料可能对实验起干扰作用。
⑤酒精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穿过石棉网空隙与金属钠反应。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前对钠块进行一定的处理,先用滤纸初步吸取钠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去钠块的表层物质,然后取合适大小的钠块置于反应器中,用酒精灯小火加热反应器约20秒,以尽量将残留在钠块表面的煤油除去,再进行实验。
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隔绝空气,但是我们知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只有0.03%,非常少,笔者觉得也不应该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单质钠在燃烧时反应生成的。通过我们的改进后的实验证明这一点完全可以忽略。
第三个问题金属钠存在杂质铁元素,燃烧时生成铁的氧化物。通过调研,我们在钠试剂标签上发现上面标注有成分:纯度89%,杂质含量:氯化物0.003%,氮0.002%,铁0.002%等。杂质量非常少,与我们看到在钠实验中看到的产生大量的黑色物质相比,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能不是产生黑色物质的主要问题。
关于第四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把石棉网换掉,换成瓷坩埚就可以排除这两个问题对实验的干扰。
3、如何优化实验才能明显观察到淡黄色火焰,同时产生比较纯净的淡黄色固体?
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我们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必须要控制温度在400~460℃之间,这是该实验改进的核心方向。这就要求钠在燃烧时不能不充分也不能太充分,要把握火候。
②必须要处理掉钠表面附着的煤油,煤油的不完全燃烧及产物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均可以生成碳。
笔者为了控制温度对实验作如下改进:
教材钠燃烧的实验在完全敞开的体系进行,燃烧太充分,温度太高会产生大量的白烟。笔者的改进实验,让反应发生在一个半封闭的体系中发生,反应所需氧气由外界不断地补给,使反应处于可控制的条件下,实践证明现象确实比较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间歇性鼓入空气时,金属钠燃烧时有时无,淡黄色现象特别明显。
如右图所示装置,瓷坩埚里放黄豆粒大小的、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的、切去表面氧化层的一块金属钠,然后置于反应器中,用酒精灯小火加热反应器约20秒,以尽量将残留在钠块表面的煤油除去,再进行放入瓷坩埚中加热至熔化,待刚刚燃烧时,在瓷坩埚上扣一个比瓷坩埚口径稍小的漏斗,并移开酒精灯,适时把漏斗提上、放下以调节进入空气的量,控制钠燃烧的火焰若明若暗,似燃非燃,似熄非熄,待移开漏斗观察不再有火光时,即发现有黑色固体产物,其颜色随着瓷坩埚温度的降低,逐渐变成棕色----橙黄色----淡黄色(Na2O2),看上去是珊瑚形状。同时在实验过程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淡黄色的火焰,没有白烟的干扰了。
笔者的改进实验,采用简单装置和简便操作,通过双限的方式,即限制空气的进入量和限制反应温度,很好地控制燃烧的温度,使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实验结果发现能够产生较纯净的淡黄色固体,比教材实验有很大的优化,更能说明温度是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
笔者为了探究钠表面的煤油对实验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如下: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结果: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火焰颜色 有黑烟 有少量黑烟 明显淡黄色火焰
产物
不纯净有大量黑色物质 有少量黑色物质 纯净淡黄色固体
实验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同上 同上
钠粒大小 黄豆粒大小 同上 同上
表面处理 不处理 仅用滤纸吸干煤油 深层次处理
实验结论:对表面煤油的处理也是影响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做出更好的实验效果,必须对钠块表面的煤油进行深层次的处理。
4、实验改进实践的收获
通过以上对钠燃烧实验进行改进的实践研究发现,控制实验温度,对煤油深层次的处理和使用瓷坩埚是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通过笔者对教材实验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同时通过研究使笔者在对这一实验改进的研究中收获颇多,首先在改进实验时,要明确改进目的;其次要用理论分析指导实验改进,寻找关键因素,确定改进方向;最后要形成实验改进思路,不宜脱离实际,变简为繁,改进后应力求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8 [2]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20—652.
[3]李华昌,符斌.实用化学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43—248.
[4]徐东海.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概念体系迷思概念的探查与转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5]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00 [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 [7]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9
第五篇:燃烧青春
燃烧青春,放飞自我青春是什么,它是人生中一朵最美的奇葩。有人将青春的美奉献给了雪山哨岗,有人将青春的美呈现在三尺讲台,而我——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刚走出象牙塔,踏入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选择了将我的青春绽放在这片广阔的农村大地上。自小在农村成长的我带着一颗简单而又坚定的心,回归到这片孕育我的土地上,放飞自我,用青春才干传播着科技兴农之火,在田野乡村放飞为农奉献的理想。
大学生融入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灵魂,这种灵魂里,有新的思想,有新的知识,有新的活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它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懈努力。党和国家近年来的支农惠农政策也突出表明,建设新型农村,促进广大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单单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要把战略部署转化为限制,离不开更多有学识青年的参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帆风顺,有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许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有句话说的好,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初涉社会,农村生活环境与学校生活存在着必然的差异性,既然选择了扎根在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不要去计较自己的工作环境,也不要去计较自己的工作种类,为了理想我们只有努力,只有奋斗,才能铸就那无悔的青春。
将近一年的工作中,我不仅收获了肯定和快乐,同时也深深地感触到老百姓渴望的是一个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带领大家过幸福生活的人。一路走来,经历的很多事情,刚开始的时候,生活角色的转变给我带来了很多烦恼,那时的我,遇到了自己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面对那些挫折的时候,我想了很多,甚至想过放弃自己这样的一个梦想。可是,当开始新的工作时,同事们那些不经意的帮助和关怀,又深深感动了我,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追求,为自己想要逃避困难而感到惭愧。没有人的生活一直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合理的就当是一种锻炼,不合理的就当是一种磨练。
当一个人青春融汇到一个时代,一份事业中,这样的青春就不会运去,而这份事业也必将在岁月的历练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更应该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因为年轻,我们充满激情;因为有梦,我们甘于奉献;因为这个选择,我们的青春更加壮丽!一切的话语,融为一句:燃烧青春,放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