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011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令全社会更为关注水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从八个方面、以三十条的篇幅,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和新举措。《决定》第六部分以较长篇幅阐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这是对我国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解决我国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
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内涵
1、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决定》中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三方面重点任务。一是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包括建立覆盖流域和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取水许可控制指标体系,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等。二是要重点推进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两大制度建设,从规划和前置管理实现用水总量控制。要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建设项目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对于未经水资源论证而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项目一律责令停止。要严格强化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三是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统一调度和国家水权制度建设等三方面重点领域的工作,促进和保障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2、建立用水效益控制制度
《决定》提出加强建设节水型社会与促进可持续发展,要求将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坚决遏制用水浪费。用水效益控制制
度的建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用水效益控制红线的确立,主要是要建立涵盖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益指标体系,为用水定额管理和用水计划管理奠定基础;二是建立三项重点制度,即用水定额与计划管理制度、缺水地区高耗水工业项目准入制度、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三是切实推进五方面重点领域工作,即各行业节水技术改造、节水技术普及推广与节水示范工程建设、重点用水户的监控、强化企业节水管理以及节水强制性标准的制定与推广等。
3、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决定》十分强调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把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确立,包括基于水功能区划分严格核定水域纳污容量,根据水功能区阶段性保护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入河排污限制总量,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与污染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二是要严格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和水功能区水质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对于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要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同时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评价体系,完善水质预警监督管理制度。三是要强化水源地保护,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的应急管理,并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4、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
《决定》提出的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是一项重大突破,也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即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二是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具体由水行政
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要切实完善水资源管理监督考核的支撑体系,包括区域取水、用水和排水的计量、监测、统计和信息化管理制度与系统的建立。
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制度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国人口峰值的到来,我国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人均水资源量还会进一步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抑制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主要途径。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需求,国家陆续出台政策规范取水许可制度,要求申请取水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如:2006年国务院发布第460号令《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2年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第15号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4年水利部发布第22号令《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08年水利部发布第34号令《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等。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3)用水合理性论证;
(4)项目取水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
(5)项目退水情况及其对水功能区和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6)其他事项。
三、水资源论证是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具体体现
《决定》提出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是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核心领域,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正是围绕着这“三条红线”开展分析论证工作。项目取水水源论证和项目取水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重要内容,即通过对项目取水水源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范围内,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支撑项目合理合法取水。
用水合理性论证。就是根据项目所在区域、行业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评价该项目用水效率,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提出节水措施,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严格控制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新增用水。
项目退水情况及其对水功能区和水环境的影响分析。首先需要分析项目退水河道的纳污容量,并根据项目退水量和污染物成分,分析其对纳污河道污染的贡献率,提出项目截污减排措施,严格控制入河排污量。为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的实现提供支撑。
“三条红线”分别从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等不同角度强调了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路径和实现方式,“三条红线”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提高论证报告质量,有利于“三条红线”目标的实现,是对“三条红线”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水利部、国家计委 二○○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第一条 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水利产业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以下简称业主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第三条 建设项目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且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第六条 业主单位应当委托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对其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
第七条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取水水源论证;
(三)用水合理性论证;
(四)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五)对其他用水产权益的影响分析;
(六)其他事项。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见附件。
第八条 业主单位应当在办理取水许可预申请时向受理机关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预申请的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在办理取水许可申请时向受理机关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未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受理机关不得受理取水许可(预)申请。
第九条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由具有审查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进行审查,并根据取水的急需程度适时提出审查意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是审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技术依据。第十条 水利部或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对以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进行审查:
(一)水利部授权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建设项目;
(二)兴建大型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日取水量5万吨以上)的建设项目。
其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分级审查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 业主单位在向计划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对其取水许可(预)申请提出的书面审查意见,并附具经审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未提交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及经审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通过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业主单位应重新或补充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并提交原审查机关重新审查: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取水标的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自审查通过之日起满三年,建设项目未批准的。
第十三条 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单位,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
第十四条 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影响较小的,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具体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6-11-08 点击数: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5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水利产业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以下简称业主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第三条 建设项目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第六条 业主单位应当委托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对其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
第七条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取水水源论证;
(三)用水合理性论证;
(四)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五)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
(六)其他事项。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见附件。
第八条 业主单位应当在办理取水许可预申请时向受理机关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预申请的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在办理取水许可申请时向受理机关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未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受理机关不得受理取水许可(预)申请。
第九条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由具有审查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进行审查,并根据取水的急需程度适时提出审查意见。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是审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技术依据。第十条 水利部或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对以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进行审查:
(一)水利部授权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建设项目;
(二)兴建大型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日取水量5万吨以上)的建设项目。
其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分级审查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 业主单位在向计划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对其取水许可(预)申请提出的书面审查意见,并附具经审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未提交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及经审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通过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业主单位应重新或补充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并提交原审查机关重新审查: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取水标的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自审查通过之日起满三年,建设项目未批准的。第十三条 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单位,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
第十四条 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影响较小的,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具体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本附件是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由于建设项目规模不等,取水水源类型不同,水资源论证的内容也有区别。承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的单位,可根据项目及取水水源类型,选择其中相应内容开展论证工作。
一、总论
1、编制论证报告书的目的;
2、编制依据;
3、项目选址情况,有关部门审查意见;
4、项目建议书中提出的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5、论证委托书或合同,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二、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3、建设规模及分期实施意见,职工人数与生活区建设;
4、主要产品及用水工艺;
5、建设项目用水保证率及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要求,取水地点,水源类型,取水口设置情况;
6、建设项目废污水浓度、排放方式、排放总量、排污口设置情况。
三、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地表、地下水质概述;
2、现状供水工程系统,现状供用水情况及开发利用程度;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1、地表水源论证
(1)地表水源论证必须依据实测水文资料系列;
(2)依据水文资料系列,分析不同保证率的来水量、可供水量及取水可靠程度;(3)分析不同时段取水对周边水资源状况及其它取水户的影响;(4)论证地表水源取水口的设置是否合理。
2、地下水源论证
(1)地下水源论证必须在区域水资源评价和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进行;(2)中型以上的地下水源地论证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3)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取水的可靠性;
(4)分析取水量及取水层位对周边水资源状况、环境地质的影响;(5)论证取水井布设是否合理,可能受到的影响。
五、建设项目用水量合理性分析
1、建设项目用水过程及水平衡分析;
2、产品用水定额、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水平分析;
3、节水措施与节水潜力分析。
六、建设项目退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1、退水系统及其组成概况;
2、污染物排放浓度、总量及达标情况;
3、污染物排放时间变化情况;
4、对附近河段环境的影响;
5、论证排污口设置是否合理。
七、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状况及其他取水户的影响分析
1、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影响;
2、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八、水资源保护措施
根据水资源保护规划提出水资源量、质保护措施。
九、影响其他用水户权益的补偿方案
1、周边地区及有关单位对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的意见;
2、对其他用水户影响的补偿方案。
十、水资源论证结论
1、建设项目取水的合理性;
2、取水水源量、质的可靠性及允许取水量意见;
3、退水情况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第四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批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批
一、审批依据
1、《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168项
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
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工作管理规定(试行)》(水资源〔2003〕311号文)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5、《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水利部令第23号)
6、《水利部关于授予淮河水利委员会取水许可管理权限的通知》(水政资[1994]276号)
7、《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工作管理办法》(淮委水政资〔2009〕72号)
二、受理部门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
三、申请主体
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在办理取水许可申请之前向受理机关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四、审批范围:
下列取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查工作由淮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实施:
(一)淮河干流(自河南省息县境内河段至洪泽湖)及洪泽湖(全湖及自洪泽湖取水的河段):工业和城镇生活取水超过5.0万m3/d、农业灌溉取水设计流量大于5.0m3/s。
(二)洪汝河(班台至洪河口)、涡河(付桥闸、东孙营闸至大寺集闸)、沙颍河(周口闸至阜阳闸)、新汴河(张桥闸至岱闸;泗县104国道公路桥至洪泽湖):工业和城镇生活取水超过2.0万m3/d、农业灌溉取水设计流量大于3.0m3/s。
(三)沂沭泗水系由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统一管理的河道、湖泊(含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取水(包括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地下水),具体范围是:
沂河干流:跋山水库以下至入骆马湖口;支流枋河入沂河口至姜庄湖拦河坝; 沭河干流:青峰岭水库以下至入新沂河口;支流汤河口至上游6公里处; 邳苍分洪道:江风口闸至入中运河口; 新沭河:大官庄闸至石梁河水库; 韩庄运河和中运河:韩庄闸至宿迁闸; 伊家河:伊家河闸至入韩庄运河口; 新沂河:嶂山闸至入海口;
南四湖:全湖及自南四湖取水的河段; 骆马湖:全湖及自骆马湖取水的河段;
石梁河水库:全库及入库河道水库兴利水位回水段。
(四)淮河流域由国务院批准的大型建设项目的取水(包括地下水)。
(五)全流域内,1991年以来,中央投资建设的大型人工河道、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取水(包括取地下水)。
(六)全流域内,大型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日取水量5万t以上的建设项目。
五、须提交的材料目录
1、业主单位申请审查文件;
2、报告书一式二十份、电子版一份;
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委托合同;
4、与审查工作有关的其他材料。
六、受理程序
1、申请:申请人填写淮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向淮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受理:淮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政务公开科受理申请,并进行形式审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并发出受理通知;需要补正材料的,发出补正材料通知;
3、初审: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处确定是否需要组织实地核查、专家评审、听证等;
4、审查: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需要组织实地查勘、专家评审、听证的,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处组织实施;
5、许可决定:淮河水利委员会作出审查决定;
6、许可送达:申请人到淮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政务公开科领取许可决定,或由办公室政务公开科将批件寄往申请人。
七、审批期限
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不含专家评审时间、申请人按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报告书的时间和听证时间)。
八、收费依据和标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篇:甘肃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甘肃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应对全省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实施水安全战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建立并实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即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第三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原则,采取综合管理和需求管理、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等措施,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等水事行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 县级以上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负总责。按照上级政府批准的“三条红线”,制定相应约束性指标和具体落实措施,使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各级管理层面明晰化、定量化,并将主要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 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约束性指标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
第六条 县级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的落实和监管工作。
发展改革、工信、财政、环保、建设、农牧、林业、统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相关的工作。
第七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调整和理顺水务管理机构职责,对区域涉水事务实行统一管理,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建立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保障。
第八条 各级政府应当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用水总量控制管理
第九条 用水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用水计划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计划应当按照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入水量分别予以明确。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每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期下达1次。用水计划每年下达1次。
第十条 市州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 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公报及相关规划,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国家和流域水量分配指标为上限,综合考虑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用水效率、产业结构和未来发展需求分解确定,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省政府批准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确定,报市州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市州用水计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内,根据区域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量、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及采补平衡监测结果等综合确定。
县市区用水计划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省下达的用水计划内确定。
省属流域机构直管河流内县市区用水计划由流域机构会同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省下达的用水计划内确定。
第十二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全省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计划时,应当预留一定的用水指标。
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本区域内各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计划时,可预留一定的用水指标。
第十三条 本省境内跨市州或省管重要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市州政府拟订,报省政府批准。
经省政府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是跨市州或省管河流水量调度的依据,有关市州政府必须执行。水量调度和监督工作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省属流域机构负责。
第十四条 市州政府应当依据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当地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开采控制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县市区。核定并公布地下水超采区,明确禁采和限采范围,加快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工程建设。
第十五条 在明晰初始水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水权转让制度。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用水人之间可以进行水权交易,满足区域、行业和用水人的水资源需求。
第十六条 利用再生水、雨水、矿井排水、苦咸水等不受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计划限制。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对未进行水资源论证或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前置审批(核)同意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取水许可申请,发展改革、工信等有关主管部门不予批准立项和建设。
需要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依法办理取水许可证,严禁未经许可擅自取水。
第十八条 严格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水资源费的征缴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免征、减征、缓征水资源费。
对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67号),统筹供水工程、地下水超采区管理、超限额加价等规定,制定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报本级政府批准实施。
水资源费应当足额征收并按规定上解。对应当征收而未征 收、未足额征收或者未按规定上解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应核减该区域下一用水控制指标。
第十九条 取水许可实行区域限批制度。取水总量接近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该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限制审批。
取水总量达到或者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除通过水权转让方式获得用水指标外,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该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暂停审批。
第三章 用水效率管理
第二十条 用水效率管理实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效率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每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期下达1次。用水效率指标每年下达1次。
第二十一条 全省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依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确定。
市州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用水现状、节水潜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分解确定,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县市区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省政府批准的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确定,报市州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 市州用水效率指标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内,根据区域用水水平、节水潜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综合确定。
县市区用水效率指标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省下达的用水效率指标内确定。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政府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加强需水管理,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农业粗放型用水,构建节水型经济结构。
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用水效率控制指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用水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二十四条 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政府应当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第二十五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全省行业用水定额,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建立用水定额动态管理体系。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强化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的监督管理,对超定额标准和超计划用水的用水单位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征收水资源费或水费,并核减用水量。对重点行业和用水户实行水平衡测试,重点考核,严格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等环节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 在区域内通过采取管理节水、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等措施节约的水量,不占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可由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合理配置,用于该区域新增用水。
第二十七条 建立和落实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
第二十八条 推广节水示范项目。农业以中小灌区改造、高效技术推广、种植结构调整等项目为主;工业以推广循环用水 工艺、高耗水行业改造、矿井水利用等项目为主;城镇生活以供水管网建设、节水器具安装、再生水利用等项目为主。
第四章 纳污能力管理
第二十九条 建立健全全省重要水功能区监测、评估、管理体系,核定水功能区名录,强化达标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按照水功能区达标目标,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方案并分解落实,逐步实现水功能区达标率和限制排污总量双控制。
第三十一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全省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
第三十二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开展重点入河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管理。省属流域机构应按照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实施跨市州河流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市州、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新建、改建入河排污口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满足水功能区达标率以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要求。
对现状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及入河排污口并逐步核减排污量。排污总量应控制在我省制定的纳污红线以内。
第三十三条 落实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相关规划,核定全省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立重要城市备用水源制度,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三十四条 编制全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制定重要河流、地下水生态适宜性评估方法,建立并完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监督管理体系,维护河流生态流量以及地下水合理水位,定期评价全省重要河流健康状况。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负总责。
县级以上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监督管理,逐级落实责任,实行问责制。
第三十六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上级考核与自行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原则、内容、方法和奖惩机制等。
第三十七条 省水利、发展改革、工信、财政、环保、建设、农牧、林业、统计等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市州政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措施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市州相关部门组成考核组对县市区政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措施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十八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监督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1年 7月 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