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水害
2005年以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突水淹井、淹采区和重大未遂水害事故多发,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8•7”透水事故,是2005年发生的第2起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为遏制煤矿重特大水害的事故的频繁发生,应对煤矿水害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寻解决的措施。煤矿水害事故的主要特点2005年1月~9月,全国煤矿共发生水害事故86起、死亡450人。同期分别上升
6.2%、89.9%。其中,发生3~9人水害事故31起,死亡146人,同期分别上升14.8%、20.7%;发生10人以上水害事故8起,死亡240人,同期分别上升166.7%、471.4%。这些水害事故主要表现在老空透水事故多发,乡镇小煤矿水害事故多发,雨季水害多发,国有大矿淹井损失较大,重大未遂事故多发。我国南方部分矿区地面塌陷比较严重,岩溶地貌发育,在雨季井下涌水量与降雨量相关性非常强,暴雨之后的几小时井下水量就显著增大。据调查统计,自2000年以来,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重特大水害事故有70%发生在雨季。大矿井巷工程和机电设备较多,一旦发生突水淹井,大部分设备将全部报废,矿井排水恢复后,井巷维修任务非常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2004年9月21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永顺煤矿违法越层越界开采有突水危险的9号煤层,在掘进过程中发生底板奥灰突水,井下水通过采空区溃入峰峰集团牛儿庄矿,造成全井被淹。这次事故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7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45亿元。
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1.超层越界开采部分乡镇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已经枯竭,有的乡镇煤矿为了经济利益,争夺资源,越界开采相邻煤矿的煤层,由于不清楚相邻矿的地质资料,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有乡镇煤矿在国有大矿采空区反复掘进找煤,甚至非法开采保护煤柱;有的乡镇煤矿越界开采受奥灰水严重威胁的煤层,导致淹井和伤亡事故发生。据统计,50%的透水事故是小煤矿违法越界开采造成的。2004年4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鑫源煤矿采煤工作面,由于越界开采,下相邻矿井废弃巷道贯通,致使老空水涌入井内,造成15人死亡。河北省邯郸市德盛煤矿“10•20”特大透水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该矿违法越界开采受奥灰水严重威胁的8号煤层,发生突水后不及时撤人,造成29人死亡,并导致与其相邻的邯郸矿业集团陶一煤矿、陶二煤矿停产1个月。
2.非法生产 一些非法矿井无正规设计,边掘边采,盲目生产,导致事故发生。2004年4月1日,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荷叶镇连降暴雨,造成荷叶镇贵达井水位迅速上升,由于贵达井与相邻的石灰窑井防水岩柱未按有关规定留设,贵达井大量积水后突破防水岩柱瞬间溃放石灰窑井二级暗斜井,使正在作业的20人被困死亡。调查发现,贵达井、石灰窑井均为非法矿井,其生产为非法生产。一些小煤矿非法开采防水煤柱,导致水害事故发生。2005年4月24日,吉林省蛟河市吉安煤矿越界非法开采防水煤柱,发生透水,老空水泄入相邻的腾达煤矿,造成腾达煤矿30人死亡。
3.违规生产
一些煤矿对老空水没有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2004年4月2日,陕西省黄陵矿工业集团1号煤矿402工作面由于未进行老空探放水,在回采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最大透水量达到1089m3/h,致使井下中央变电所及大部分采掘区被淹。在水患治理、排水期间,由于安全措施不当,又导致发生“6•15”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3人。一些煤矿采掘工程过断层未采取防治水措施。2005年5月28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赤坑煤矿掘进巷道遇断层时,未认真进行探放水等有效的防护措施,违章放炮后发生断层带突水,导致“5•28”事故发生,造成10人死亡。
一些煤矿对煤层顶板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05年5月21日,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海孜煤矿745采煤工作面发生溃水事故,造成5人死亡,教训极为深刻。调查发现,745采煤工作面下出口在5月16日就发生突水,由于对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害认识不足,重视不
够,海孜煤矿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落实防治水措施,在水患没有完全排除时,违规作业,使顶板聚集的离层水体瞬间溃入工作面,导致“5•21”水害事故发生。
一些煤矿对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导致突水淹井事故。我国华北地区煤层底板突水、南方煤层中溶洞突水现象比较普遍。小煤矿由于技术人员匮乏,对危害性认识不足,在开采前就未制定防治水措施,违规生产导致水害事故,如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天池煤矿“12•12”特别重大水灾事故,该矿对发育在煤层中的溶洞承压水认识不足,未编制探防水措施,以掘代采,遇溶洞突水,导致36人死亡。
一些煤矿对早期透水征兆重视不够,导致水害事故发生。有些煤矿井下发现有透水征兆时,未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采取措施。2004年3月7日,新疆自治区哈密煤业集团井采公司2#W4105综放工作面,因对放顶煤引起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认识不足,对早期透水征兆重视不够,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违规生产,在工作面周期来压时上部积存的第三系含水层与岩土混合物溃入井下,致使24人被困,虽经积极抢救,仍有9人不幸遇难。
4.洪水倒灌淹井
有些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水位,雨季“三防”(防山洪、防排水、防雷电)措施不落实,洪水直接倒灌井下,发生淹井伤亡事故。山西省临汾市江水坪煤矿由于井口标高低,2003年4月17日,发生洪水倒灌入井事故,造成14人死亡。
5.防排水系统不完善
大部分乡镇煤矿都未按规定配备防排水系统,井下水仓容积太小,排水管路、泵、电缆不配套。由于小煤矿非正规开采,以掘代采,井下巷道空间也比较小,一旦发生突水,造成灾害进一步扩大,如江西省上栗县永胜煤矿“7•7”透水事故,水量仅6000m3,由于防排水系统不完善,巷道断面、空间太小,发生事故后,水位上升速度较快,而大流量排水设备无法安装到位,导致15人死亡。
解决煤矿水害事故的建议
解决煤矿水害事故,必须严格落实企业的责任主体,加强监管监察,采取联合执法,加大事故查处力度,增加科技投入等综合措施,多管齐下,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
1.严格落实企业对水害防治的主体责任
(1)煤矿企业的水害防治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治后掘”的方针,落实“防、堵、疏、排、截”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严重隐患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专职技术主管,全面负责防治水工作、矿区防治水规划的实施,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队伍(重点产煤县可建立煤矿防治水技术服务中心和专门的探放队伍)。
(3)煤矿企业应当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的矿井,每月定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其他矿井每季度开展1次水害隐患的排查。
(4)煤矿企业要采用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在预测预报和水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坚持“有疑必探、先治后掘”的原则。具有突水危险的隐患地区,必须对水害隐患治理后,方可掘进和进行回采。
(5)煤矿防治水害要坚持以防为主。井田内有与河流、湖泊、溶洞、强含水层等有关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导水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确切的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防水煤柱。
(6)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薄弱地带时,必须探水前时。如果前方有水,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井筒工程穿过强含水层时,必须进行预注浆堵水处理。
(7)煤层顶板有老空水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直到老空水全部疏干为止。煤层顶、底板受承压含水层威胁时,要进行疏水降压,疏水降压无法保证煤层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
注浆加固。在本体下采煤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试采。
(8)煤矿必须建立完善的井下排水系统,主要排水设备(水泵、水管、配电设备)、泵房出口、水仓容积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9)煤矿位于地表河流、山洪易发部位、水库等附近,井口、工业广场要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防止地表水体倒灌矿井。地表水体、采煤塌陷区、煤系地层露头等部位有漏水现象时,要对漏水的水体基底进行防漏加固处理。
2.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煤矿的监管
各主要产煤县要建立煤矿防治水技术服务中心和探放水队伍,为技术力量薄弱的小煤矿提供技术服务,为没有能力进行探放水的煤矿做好探放水专业服务;各主要产煤省要建立健全防排水基地,为本地区煤矿突水后提供应急救援的排水设备,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地方政府特别是县政府在雨季暴雨期间,要监督小煤矿停止生产,将井下人员全部撤退到地面;对本地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矿区,目前在人力、技术、安全设备等方面没有保障时要禁止开采,待将来条件具备时再进行开采。
3.严厉打击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的矿井
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是导致煤矿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煤矿安全监察、监管、行业管理、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电力、监察等部门要按照5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活动的通知)和“全国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联合执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煤矿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活动,减少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
4.加大对煤矿水害监察和事故查处的力度
加强水害监察力度。老空水在全国各矿区普遍存在,发生的水害事故占全国水害事故的90%以上,因此,各煤矿监察机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定期对老空水害进行监察,提出的隐患要及时通报地方政府落实整改。对华北地区受底板奥灰水威胁的矿井、南方地区受溶洞水威胁的矿井等要进行重点监察,凡是企业在人力、技术、安全设备无法保障安全开采时,对地方政府提出建议,禁止开采。在雨季各煤矿监察机构要进行1次专项监察,督促企业成立雨季“三防”领导机构并落实防汛物资。
加大事故查处力度。对发生事故的矿井要认真查清水害发生的原因,严厉追究事故责任,公布处理结果,对事故责任者依法严惩,并对企业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对典型水害案例的原因要及时进行通报,认真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建立防治水专家数据库。发挥专家技术特长,为煤矿水害应急救援、事故调查、技术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持,使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5.增加对煤矿防治水科技攻关的投入
华北地区的煤炭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向深部的开采,受奥灰水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要对华北奥灰水突水机理、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建议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研制和完善适合不同矿区,对不同水害类型进行预测和防治的各种物探、钻探和注浆设备;充分利用高校、职业学院,加大对煤矿所需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使技术人员能够在煤矿留得住,并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二篇:煤矿水害总结
贝勒煤矿2012年2月份防治水总结
针对本矿水文地质复杂的实际情况,各级矿领导认真总结各方面教训、归纳提炼各地成功经验、根据煤矿水害防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矿领导通过文件的形式把防治水下发到各工区,要求做到 ‚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特别是本矿的开拓工区、综掘工区和综采工区,要求每个掘进循环完后都要进行探放水的探测,要求技术科每月到井下的各个涌水点进行涌水量的测定,并深入现场进行监督实施,并对正在进行掘进的xxx车场、主井、采面进行了测定,经分析,两个巷道涌水量较小,主要水源来于喷雾装置和生产用水,涌水量对该掘进面影响较小,因此该巷道可正常掘进,但在掘进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观察涌水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和撤人。
要求各级领导吸取发生透水事故的矿井,分析原因。并且要加强工人学习各种预防措施,针对本矿实际情况做好防治水的工作,动员一切力量排除隐患,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贝勒煤矿2010年1月防治水总结
2010年1月是新的开始,本月把防治水工作为重点来抓,要求预防措施和预防材料必须积极到位,各点的涌水量检测要加大密度和次数,并作出了谁托后就处罚谁的决定,要求综掘工区和开拓工区及技术科要做好各掘进头防治水的措施和材料。
在矿领导的安排下,各一线生产工区成立跟班制度,随时检查各工区的防治水情况,技术科也做了明确分工,要求个地点的涌水量检测必须当天向调度汇报,建立涌水量台帐,如发现涌水量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矿领导汇报请示处理意见,技术科还制定防治水专项措施,做到每周有分析每月有预报。还要求综掘工区和机运工区对井下的输水管道和排水沟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要求每个掘进循环完后都要进行探放水同时,还要求加强对原1501回风石门临时水仓的涌水量观测工作,并对正在进行掘进的1503回风巷、副井、1701加大探放水密度和深度,确实做到先探后掘,有疑必探。做到安全可行,真正保证煤矿正常生产。
矿安排各科室做好防治水的同时,要加强工人学习各种预防措施,把防治水工作深入每个工人的心里,经过全矿的努力,本月没有发生水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贝勒煤矿2010年2月份防治水总结
针对本矿1月份度实测涌水量实际情况,各级矿领导认真总结、归纳提炼2月份度成功经验和不足、根据本矿井下实际情况,虽然各掘进工作面的涌水已不能影响正常掘进,但水害防治的十六字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要坚决执行,还要加大观测密度和地点。
在矿领导的指示下,各工区成立了防治水专项小组,要求明确责任,制定防治水的各项措施送矿领导审批后交技术科存档,还要求技术科针对矿周边的水库、河流、暗河、地表水等做一次详细的探测并做好记录,经测定后分析矿周边的水源可在控制范围之内,要求每个掘进循环完后都要进行探放水同时,还要求增加1701的探放水工作,每月到井下的各个涌水点进行涌水量的测定数据必须送总工程师,并对正在进行掘进的1503回风巷、副井加大探放水密度和深度,确实做到先探后掘,有疑必探。做到安全可行,真正保证煤矿正常生产。
各工区没有因1月份防治水工作的成绩而骄傲,而是积极投入到2月份的工作,在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杜绝了可能影响生产的种种隐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贝勒煤矿2010年3月份防治水总结
雨季即将来临,给防治水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因此各领导认真总结,根据本矿井下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水措施,并监督实施到位,加强了各防水地点的勘察,并对各工区进行了不定期对防治水的检查,现对本月防治水工作总结如下。
在矿领导的指示下,各工区成立了防治水专项小组,要求明确责任,制定防治水的各项措施送矿领导审批后交技术科存档,还要求技术科针对矿周边的水库、河流、暗河、地表水等做一次详细的探测并做好记录,经测定后分析矿周边的水源可在控制范围之内,要求每个掘进循环完后都要进行探放水同时,还要求增加1701的探放水工作,在2月份的基础上加大探放水密度和深度,把井下的排水设施设备认真检查,要随时保持完好和运行。
雨季来临,领导各科室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各种预防措施要也提前提交矿领导审批和实施,不能因雨季的来临影响或中断矿正常生产,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雨季三防工作开展计划,确实做到先探后掘、有疑必探,做到安全可行。
贝勒煤矿2011年2季度防治水总结
由于本季度是多雨季节,给我矿防治水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因此各领导认真总结,根据本矿井下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水措施,并监督实施到位,加强了各防水地点的勘察,并对各工区进行了不定期对防治水的检查,现对本月防治水工作总结如下;
在矿领导的指导和各科室和工区的努力下,我矿本季度的防治水工作取得不错的成绩。各工作迎头都做到 ‚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技术科每周到井下的各个涌水点进行涌水量的测定,并深入现场进行监督实施,并对本记得掘进的各巷道进行了测定,经分析,各巷道涌水量比较下,主要水源来于喷雾装置和顶底板含水层,涌水量对该掘进面影响较小,因此巷道掘进工作可正常进行,而且在掘进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观察涌水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和撤人。通过全矿上下努力,第二季度并未发现井下有异常变化,很好地杜绝了水害事故的发生。
雨季还未过去,领导各科室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各种预防措施要也提前提交矿领导审批和实施,不能因雨季的雨量增加而影响或中断矿正常生产,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雨季三防工作开展计划,坚持做到先探后掘、有疑必探,做到安全可行。
第一,‚十六字‛原则科学地概括了水害治理的基本程序
水害防治是有规律可循的,水害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多年来,有关科研机构与煤矿企业密切配合,对水害的突水机理、探查技术、预测预报、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科技攻关,初步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十六字‛原则就是对这一规律的总结和概括。‚预测预报‛是水害防治的基础,要在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处理水害的措施。‚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水害防治的关键,在‚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可能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水害隐患,提出水文地质分析报告,确保井下采掘安全。‚先治后采‛是水害防治的最终目标,对排查的水害隐患,必须先治理后开采。
第二,‚十六字‛原则是煤矿企业防治水实践经验的总结
我国的大水矿区如肥城、开滦、焦作等多年来一直注重煤矿水害隐患的排查,加大防治水资金投入,对煤层底板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改造、变强含水层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已连续多年未发生淹井伤亡事故。特别是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自1986年以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合理留设各类防水煤(岩)柱,对煤层底板先注浆加固后开采,连续20年未发生大的突水事故和淹井事故。这些典型经验充分说明,不管水害多么严重,只要尊重科学规律,坚持‚十六字‛原则,真正把工作做实、做到位,就一定能够防范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
第三,‚十六字‛原则体现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要求
1986年颁发的《煤矿防治水条例》规定‚在受水害威胁的地区,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2004年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十六字‛原则是对以往防治水工作经验的概括,更进一步体现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所增加的‚预测预报‛和‚先治后采‛八个字,都是煤矿水害事故血的教训换来的,‚十六字‛原则是对‚八字‛原则的升华和提高。
第四,‚五项‛措施科学概括了水害治理的基本技术要求
‚防、堵、疏、排、截‛是我们在长期治理各类煤矿水害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主要含义和基本技术要求是:合理留设各类防水煤柱,注浆封堵具有突水威胁的含水层,探放老空水和对承压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完善矿井排水系统,加强地表水的截流治理。河北省开滦矿业集团范各庄矿针对奥灰水、冲积层水、顶板砂岩水、老空水等多种水害隐患,积极采用综合立体探测技术,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情况,合理留设防水煤(岩)柱,疏放老空水和顶板砂岩水,对奥灰水实行疏水降压,封堵有突水威胁的隐伏陷落柱和导水断层,完善矿井排水系统,增加矿井抗灾能力,加强地表水的截流治理,多年来,有效预防了突水淹井和重特大水害事故。
‚十六字‛原则和‚五项‛措施是水害防治的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同时,‚十六字‛原则和‚五项‛措施也有待遇各地区、各单位希望同志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总结完善,从而不断提高水害防治水平。
各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都要针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实际,认真编制煤矿防治水计划和应急预案,坚持煤矿防治水‚十六字‛原则,落实‚五项‛措施,加大矿井防治水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强煤矿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系统的研究和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建立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受水害威胁的煤矿要建立完善的防排水系统;受奥灰水、老空水和承压含水层水威胁的矿井,要建立并实施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有力的控制和严格的管理,真正使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煤矿水害防治的五项重点,煤矿水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科学实践,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点;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当前要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明确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责任,健全工作体系。
煤矿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也是防治水工作的责任主体。煤矿主要负责人是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的水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组织落实重大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总工程师是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对水害防治相关技术工作的日常管理。各煤矿企业要根据矿井水害情况,配备专职水害防治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水害隐患严重的煤矿企业,应当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建立健全各级水害防治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抓好日常水害防治工作。
二、完善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有关措施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各级水害防治技术管理责任、部门业务保安、措施审批、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设施管理和探放水等制度。要开展对矿井范围内老窑、采空区、含水层和废弃巷道积水等普查工作,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查、打探水钻等措施,查明相邻煤矿及废弃老窑情况,建立防治水基础资料档案。要制定矿区水害防治标准和防治水实施细则,并抓好落实。要进一步加强矿井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认真开展质量达标活动,夯实矿井地测防治水基础工作。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落实保障防治水安全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探放水措施,提高矿井防范重特大水害的综合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到机构、人员、设备、设施、资金‚五到位‛。
三、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煤矿水害防治技术水平
各科研院校、有关企业要积极开展水害防治技术攻关和科学研究。重点研究老空水、溶洞水的探查技术与方法,华北奥灰水突水机理与防治技术,水体下、冲积层下安全开采技术,矿井水害控制——供水——环保三位一体优化技术等。通过研究和攻关,初步构建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理论框架,积极运用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对水害隐患严重特别是水体下开采的煤矿,要组织水文地质方面的专家进行‚会诊‛,进行安全评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生产。要不断加大防治水科技投入,按照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证煤矿水害防治的必要投入。
四、开展以水患为重点的隐患排查活动,严密防范水害事故
煤矿企业要根据矿井受水害威胁情况和雨季‚三防‛工作要求,组织开展水患排查活动,排查的主要内容是:防治水机构是否健全,专业技术力量是否到位;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雨季‚三防‛工作计划、物资、队伍和措施是否落实;是否严格执行煤矿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探放水设备是否齐全;水患是否按期治理;与相邻矿井间的开采关系是否明晰正常;采掘工作面附近的积水情况是否清楚;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制定和落实。同时,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矿井避灾演习,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和自救能力。
贝 勒 煤 矿
防 治 水 总 结
第三篇: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现特制定我矿专项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
增强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水害防治工作职责。各相关科室、部门要针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中查出的煤矿水害隐患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情况,提出措施,对重大水患立即整治除险。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要承担起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技术责任。要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配备水文地质技术人员,设立专门的煤矿防治水机构、建立健全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专业队伍等,不断促进矿井防治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
矿井要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适用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基础图纸和资料,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的情况,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
三、加大重大水患排查治理力度
煤矿企业要认真排查治理矿井及其周边受威胁的水害隐患,特别是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重大水害隐患,要分类定级,建立档案,按规定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同时要制定专门治理计划,做到人员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严禁超层越界等违法非法开采,严禁采掘防隔水煤柱。凡存在严重水患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要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四、认真落实防治水措施
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矿井开拓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地带时,必须探水前进。矿井如受底板承压水威胁时,要进行疏水降压,保证安全开采;无法保证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底板加固注浆。水体下采煤必须按设计进行试采,确保安全。
矿井受老空水威胁时,要分析查明老窑的空间位臵、积水量和水压,确定探水警戒线,并准确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编制探放水措施,坚持先探后掘;探放水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施工,保证探放水钻孔的超前距离,探放水钻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探放水时,要撤出探放水点位臵以下受水害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水患消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五、加强煤矿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
矿井要结合典型水害案例分析,加强对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使职工掌握逃生的路线。特别是要让职工牢记:当发现井下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报告调度室。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岗位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
六、建立完善水害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相关科室、部门要制订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区域抢险排水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增臵排水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完好,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效果。大型煤矿企业要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和设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
煤矿企业发生透水后,要立即启动《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七、进一步加大水害防治的监管监察力度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煤矿的监督检查力度。矿井必须配备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探放水设备和队伍,制定落实防治水措施,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对发生水害事故的矿井,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落实防范措施。
八、加强矿井水害预防的有关措施。
1、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管理,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设备运行可靠。必须杜绝由于排水系统故障造成采空区积水无法排出而导致矿井水灾的情况。
2、每年在洪水季节来临前进行一次中央水泵房水泵并联运行试验,在矿井水量突然增大时具备较强的排放能力,以延缓矿井水灾,为灾变时人员安全撤离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
3、加强对周边小煤矿的监测,取得准确的资料,为矿井后期开采的矿井水防治提供依据。
4、加强对矿井周边及井田范围内已经关闭的老窑采空区的提防。在接近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措施在掘进工作面提前进行探放水。情况不明时,严禁采掘作业。
5、在本矿井掘进巷道贯穿相邻采空区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探放水措施,或在贯穿措施内编制专门的探放水内容。
6、采掘工作面过钻孔时,必须进行探放,在采掘工作面揭露出钻孔后必须及时进行封堵。
7、每年汛期前的地面“三防”检查,对矿井五个井筒井口周围地表的稳固情况、井口附近防洪沟渠的设臵及其是否畅通等均要作系统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地表水形成的矿井灾害。
8、对井下职工进行矿井水灾避灾技术培训,使每一个职工都知道本工作地点的避灾路线,以及本区域或矿井受水灾后自己的行动要求。
9、对掘进工进行探放水技术培训,提高对老窑水危害的认识,在接近老窑采空区和本矿井采空区时提高警觉,遇到异常情况(煤、岩松软、湿润,或钻孔内有水渗出)不能慌乱,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钻杆固定在孔内,将人员撤退到大巷内,向调度站汇报并听从调度站安排。如果水沿钻孔溃出,无法控制,则立即启动救灾程序,按发生矿井水灾处理。
10、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在预计可能出现矿井水害的区域,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制订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11、矿井防治水领导组要定期牵头组织有关科室、单位参加矿井防洪设施的检查,检查资料报矿有关领导和部门,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限期整改。
12、年雨季前对各水泵房水仓进行一次全面清掏,确保水仓有足够的储水容积。
13、水泵房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要在雷雨季节前停电检修一次。所有零、配件均应补充齐全,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14、加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掌握较为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要按期对矿井涌水量进行测定,并将资料报生产技术部。
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臵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臵、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地质测量科是防治水工作的主要职能科室,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水患排查治理方案、设计、计划和措施的编制,掌握矿井水动态变化,收集、分析、整理、提交各类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检查、督促各项防治水措施的现场落实。
二、水患是指在煤矿建设和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水害危险性因素。水患可按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分为三级:
A级:危害严重,有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治理难度及工程量大,由公司及上级煤炭管理部门协助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如受奥灰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超层越界开采或者擅自开采、破坏保安煤(岩)柱等。
B级:危害比较严重,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较大经济损失,或治理难度及工程量较大,须有各矿限期解决的隐患。如老空水、顶底板砂岩水、断层水、钻孔水等。
C级:危害较轻,治理难度及工程量较小,煤矿区(队)生产部门能够解决的隐患。
三、生产矿井必须建立水文观测系统,水文地质人员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特殊情况下加密观测。对受水威胁的工作面也要定期探测。
四、建立水情水害定期预报制度,要有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年、季、月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存档备查。
五、建立水患排查治理制度。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生产、调度、安监、机电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当月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水情水患排查分析,确定级别,并将排查出的A级隐患报公司。公司经有关生产处室审查会签,提出处理意见,并反馈到矿井,由各矿组织实施。
六、每季度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生产等有关专业人员收集、调查、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老窑情况,并做好调查记录,发现超层越界应及时上报公司,公司要采取相应措施。
七、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水害因素分析、预测,制定治理防范措施,纳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修改补充。对避水灾路线及路标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保证行人畅通,路标醒目。
八、每月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水情水患排查分析及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防治水办公室每旬对受水威胁的头面进行一次覆盖式检查。防治水措施不落实的要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向总工程师、分管负责人汇报处理,重点头面要做到天天分析,跟踪管理,直至消除隐患。
九、必须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编制治理方案措施。A级隐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报公司审批后实施,B、C级隐患的治理方案由矿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十、水患治理必须严格按防治水治理方案或设计组织实施。A、B级隐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C级隐患的治理由区(队)业务部门负责落实。
十一、水患治理应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有掘必钻,先钻后掘,先治后采,不治不采”的原则,必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十二、应根据水患的级别及具体实际情况,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测、评估和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处臵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
十三、对A级水患的治理资金应从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中列支。集团公司本着“先急后缓、重点工程重点补助”的原则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各矿自筹解决,确保水患治理资金的落实。凡是申请公司补助的项目,必须报单项工程设计,经集团公司审批后组织实施,工程结束经验收合格,给予适当补助。
十四、A级水患治理完毕后,矿组织自检,合格后报公司,公司将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逐级上报备案。
第四篇: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地测部
2010年1月1日
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专业考核评级办法第八条制定防治水隐患排查专项检查制度:
一、成立防治水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仝矿伟王英璞
副组长:张吉林张传应 刘中云 刘福曾吕同庆余福德 刘忠宇 李军
成员: 刘世忠 高波李天根霍苏林周华玉孙长青许建伟张保法 周雁彬 刘双剑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测部,刘世忠兼任办公室主任、周华玉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安排。
二、具体要求
1、每月下旬必须完成对矿井防治水的隐患排查。
排查地点:全矿井地面、井下所有出水地点及排水设备、排水管路、水仓、水沟等。
排查内容:影响生产的水害,探放水方案及措施制定、实施过程、探放水结果、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完好状况、水仓容积及水沟畅通状况等。
2、每月下旬组织的防治水隐患排查和质量标准化合并进行,由总工程师根据矿井当期防治水重点工作进行分工安排排查项目和重点环节,每个地点安排一名专业负责人,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排查。
3、防治水隐患排查时,需要按照地测部门制定的检查内容和标准去逐
项检查,检查完后及时将现场检查原始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进行归类汇总,并提出处理意见,经总工程师批复后,以书面形式下发有关区队进行限期整改,领导小组安排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防治水隐患排查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制,由于检查不认真出现影响防治水安全工作,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地测防治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每月防治水隐患排查的工作安排和内业资料管理,对整个过程要建立完整的记录,要求内容齐全、规范(包括检查人员签字、人员分工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复查情况等做详细记录)。
6、各基层区队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尤其是综采队要严格按照专项防治水方案要求做好日常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设施完好。
7、地测部要超前做好水患的预测预报工作,对井下各出水点要定期进行水量观测,及时分析水患危害程度,对影响生产的区域要制定可靠方案,及时处理,确保防治水工作安全。
8、相关科室(队)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重点防治水区域防治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照防治水隐患排查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落实的,给予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处罚。
9、小组成员要认真对待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确保矿井防治水工作安全,季度防治水工作开展有效,无水害事故发生,给予领导小组成员适当奖励。
第五篇: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附件4
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为加强矿井水害隐患排查管理,提高水害隐患排查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1.地测科定期(每半年1次)对相邻矿井开采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将调查情况记入专门台帐,并填绘在相关图纸上。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地测科必须查清井田内采空区积水情况,总工程师每年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复查核实,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3.每月定期由防治水办公室组织召开水患排查分析会,地测科、技术科、安监处、调度所相关人员及分管副总、总工程师参加,对全矿井下月采掘活动范围存在的水害、排水情况进行逐一排查,最后由防治水办公室整理汇总,下发业务联系书。
4.防治水办公室每月组织一次防治水安全检查,并有书面整改意见,对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
5.地测科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工作
(1)水情水害预报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并于年、季、月底进行总结,按年装订成册;
(2)水害预报图表相符,内容齐全,描述准确,定性、定量,措施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3)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5~6天发水害通知单;
(4)预报结果应能指导防治水工作的开展,不会出现因预报错误而造成水害事故的现象。
6.地测科负责水害隐患跟踪管理工作,提交书面措施及整改意见,并做好整改记录。
7.地测科要加强日常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工作
(1)负责地面长观孔水位动态观测、矿井涌水量观测,并及时整理资料,建立台帐;
(2)深入现场,搞好采掘工作面水情调查工作,做好原始记录;
(3)对地面及井下钻探现场进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