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井下水害事故演练总结报告
小屯煤矿井下水害事故演练总结报告
根据《2010年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我矿在7月18日早班举行了井下水害事故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报告如下:
一、井下水害事故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井下水害事故应急救援 演练时间:7月18日早班
水害事故地点:南翼16中03运输顺槽底抽巷
11:40公司安监处刘江波汇报(模拟):中宇掘二队16中03运输顺槽底抽巷当头垮了,很大的水涌出来。矿调度员李秋接事故汇报后,11:41用电话通知:跟班区长杨贵文,把工作面人员全部带出来;11:42通知矿总值班梁道富;11:44通知+1340水泵房司机刘秋生不能停泵。11:45调度员李秋接到中宇掘二队现场电话汇报。
11:47中宇掘二队跟班区长杨贵文汇报:我们的人全部撤出来了。
11:48用电话通知公司调度员李秋;11:49通知矿长孙守义、书记孙保国、总工程师梁道富;11:50依次通知机运部长颜士波、综合办公室主任张夫领、供应部长张强、安监部长胡方冠、保卫部王涛、中宇掘二队跟班区长杨贵文、副井井口范玉全(并要求人车不要摘钩)。11:51总工程师梁道富、矿长孙守义、书记孙保国、机电部长颜士波、调度室主任史孝武、安监部长胡方冠、保卫部王涛、机运区长梁立洋、生产矿长梁道富、供应部长张强、综合办公室主任张夫领、中宇掘二队跟班区长杨贵文、机电部长颜士波、水文地质部长张孟凯、机运区长梁立洋依次到调度室。
12:00公司安全副总到调度室,接着局和公司领导依次到;12:13救护队到,接着公司医院、公司安监处、生产、机电、供应部门依次到。
12:0516中03运输顺槽底抽巷跟班区长杨贵文汇报:工作面人员全部撤出来了。12:10救护大队队长张士伟:应急突击队共13人已在保卫科待命。12:35通知公司调度员李秋,水灾演练结束。救灾指挥部工作会上各部门汇报: 水文地质科汇报:+1340涌水量80m3/h;
经营办汇报:中宇掘二队13人、抽采工区15人、安监员1人瓦检员1人,共30人已撤至+1370(16中03运输顺槽)。
安全科汇报;井下跟班安全员刘尚海协助人员撤离,安全员刘江波正在副井口进行上、下井人员监控,安监员潘明在矿调度室待命。供应科汇报:已准备好1800只蛇皮袋。
机电工区汇报:中央采区变电所配电工、电钳工在岗待命;+1370水泵房水泵司机在岗待命,电钳工已检查电路,水泵无问题。
二、演练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实战部署
公司领导对这次井下水害事故应急演练,高度重视。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模拟演练,都进行了具体部署、亲临实战。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安全副总坐镇调度室,督导演练。由9人组成的救护小队能较快速到达指定地点。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从我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井下水害事故的应急演练。
演练检验:
1、应急人员对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熟悉程度;
2、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
3、救护队、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4、应急物资、材料的准备情况。
三、演练存在的不足
(一)现场演练的汇报环节不逼真,没有达到实战的理想效果。
(二)在应急人员对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熟悉程度方面:
1、部分应急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还不熟悉,演练时应用得不太熟练;
2、各归口责任分工还不太明细。
(三)在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规范、时效方面:
1、演练记录不规范,没有完整地把演练情况记录下来;
2、演练时没有具体把井下人数及姓名记录下来;
3、电话通知顺序没有按《预案》要求执行;
4、接听电话也有个别记录错误;
5、现场应急人员对各归口汇报的内容不规范。
(三)在救护队、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方面:
1、救护队没有接受任务记录;
2、没有按《预案》规定的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也没有分析井下人员受威胁撤离的范围;
3、井下没有建立临时的指挥所;
4、井下受威胁区域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5、没有到调度室带特别许可证入井。
(四)在应急物资、材料及设施设备的准备方面:
1、16中03运输顺槽底抽巷调度电话离当头太远,约200米;
2、+1340水平应急材料、工具准备不充足。
(五)井下没有巷道名称标示牌;避灾线路上的安全标志牌数量不够。
第二篇:黑河金三角煤矿井下水害事故总结报告
黑河金三角煤矿井下水害事故总结报告
根据黑河市煤安全字{2011}102号文件要求,我矿在6月25日早班举行了井下事故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报告如下:
一、井下水害事故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井下水害事故应急救援 演练时间:6月25日早班 水害事故地点:西翼运输平巷
6时30分值班技术矿长李万昕汇报(模拟):西翼运输平巷发生工作面透水事故,巷道水量增大,瓦斯、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严重超限,人为无法控制。
矿调度员白玉兰接到事故汇报后,6时31分用电话通知:跟班井长明龙把工作面工人带出来。6时32分通知矿总值班陶常洪6时34分通知水泵工马洪波坚守岗位不能停泵。6时35分调度员白玉兰接到现场汇报电话
6时37分跟班井长明龙汇报:我们的人全部撤出来了。
6时38分用电话通知矿长丁兆友、6时40分通知机电矿长代文龙、6时41分通知安全矿长唐志辉。
7时00分矿水灾总指挥到调度室,接着副总指挥和矿各部门领导依次到位。7时14分医院、救护队、矿机电、安监、生产各部门依次到位。
7时05分发生事故工作面班组的班长汇报:我们的人全部撤出来了。7时10分救援组组长贾德芳汇报:应急救援队12人全部集结完毕待命。
7点35分通知矿调度员白玉兰,水灾演练结束。救灾指挥部工作会议上各部门汇报: 技术组汇报:-170水平,涌水量50m³/h 副总指挥汇报:西翼采区10人,安全员1人,瓦检员1人共12人全部撤到地面。
安监汇报:井下跟班安全员历承宝协助人员撤离,安全员辛明军在副井井口进行上下井人员监控,安全员田得连在矿调度室待命。保管员汇报:已经准备好100条蛇皮袋。
二、演练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实战部署
矿领导对此次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演练,高度重视,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模拟演练,都进行了具体部署亲临实战。
矿长丁兆友、安全矿长唐志辉、生产矿长陶常洪坐镇调度室,督导演练。
由贾德芳带领的救护小队能快速到达指定地点。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从我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井下水灾事故的应急演练。
演练校验:
1、应急人员对水灾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2、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
3、救护队、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到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4、应急物资材料的准备情况。
三、演练存在的不足
(一)现场演练的回报环节不逼真,没有达到实战的理想效果。
(二)部分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不熟悉,演练时应用的不太熟练,各归口分工还不太明确。
(三)调度系统在接听电话、汇报记录方面不完整没有把演练的详细情况写清楚,演练时没有把井下具体人员的姓名写清楚,电话通知顺序没有按规程执行。
(四)救护队没有接受任务的记录,人员没有按规程规定的线路撤到安全地点,没有分析井下受威胁人员的撤离范围。井下受威胁地区没有及时断电,在演练期间没有给下井人员发放入井许可证。
(五)应急材料,工具没有准备齐全。
第三篇:水害事故演练总结报告
贞丰县挽澜乡岔河联营煤矿
水害事故演练报告
2016年6月2日
岔河联营煤矿水害事故演练报告
根据《2016岔河联营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要求,我矿于6月2日早班举行了井下水害事故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报告如下:
一、井下水害事故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井下水害事故应急救援 演练时间:6月2日早班 水害事故地点:10604回风巷
9:40矿调度室接到当班安全员陈军山汇报(模拟):掘二区10604回风巷遇。
矿调度员×××接事故汇报后,11:41用电话通知:跟班区长×××,把工作面人员全部带出来;11:42通知矿总值班×××;11:44通知-245水泵房司机×××不能停泵。11:45调度员×××接到掘二区现场电话汇报。
11:47掘二区跟班区长×××汇报:我们的人全部撤出来了。11:48用电话通知公司调度员×××;11:49通知矿长×××、书记×××、机电矿长×××;11:50依次通知机运科长×××、经营办主任×××、供应科长×××、安全科长×××、保卫科×××、物业科长×××、掘二区值班区长×××、副井井口×××(并要求人车不要摘钩)。
11:51总工程师×××、矿长×××、书记×××、机电矿长×××、调度室主任×××、安全科长×××、保卫科×××、机运科长×××、物业科长×××、生产矿长×××、供应科长×××、经营办主任×××、掘二区值班区长×××、机电区长×××、水文地质科×××、搬运队长×××、运输区×××依次到调度室。
12:00公司安全副总到调度室,接着局和公司领导依次到;12:13救护队到,接着公司医院、公司安监处、生产、机电、供应部门依次到。
12:05采一区跟班区长×××汇报:工作面人员全部撤出来了。
12:10保卫科长×××汇报:应急突击队共19人已在保卫科待命。
12:35通知公司调度员×××,水灾演练结束。救灾指挥部工作会上各部门汇报: 水文地质科汇报:-220涌水量180m3/h;
经营办汇报:采一区29人、掘二区13人、安全员1人瓦检员1人、搬运队3人、通修区巷修工5人,共52人已撤至-220(东轨下山岔口)。
安全科汇报;井下跟班安全员×××协助人员撤离,安全员×××正在副井口进行上、下井人员监控,安全员×××在矿调度室待命。
供应科汇报:已准备好1800只蛇皮袋。
机电工区汇报:中央采区变电所配电工、电钳工在岗待命;-300水泵房水泵司机在岗待命,电钳工已检查电路,水泵无问题。
二、演练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实战部署 局和公司领导对这次井下水害事故应急演练,高度重视。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模拟演练,都进行了具体部署、亲临实战。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安全副总坐镇调度室,督导演练。由9人组成的救护小队能较快速到达指定地点。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从我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井下水害事故的应急演练。
演练检验:
1、应急人员对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熟悉程度;
2、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
3、救护队、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4、应急物资、材料的准备情况。
三、演练存在的不足
(一)现场演练的汇报环节不逼真,没有达到实战的理想效果。
(二)在应急人员对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熟悉程度方面:
1、部分应急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还不熟悉,演练时应用得不太熟练;
2、各归口责任分工还不太明细。
(三)在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规范、时效方面:
1、演练记录不规范,没有完整地把演练情况记录下来;
2、演练时没有具体把井下人数及姓名记录下来;
3、电话通知顺序没有按《预案》要求执行;
4、接听电话也有个别记录错误;
5、现场应急人员对各归口汇报的内容不规范。
(三)在救护队、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方面:
1、救护队没有接受任务记录;
2、没有按《预案》规定的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也没有分析井下人员受威胁撤离的范围,井下西边、-300大巷各作业点没有通知到位;
3、井下没有建立临时的指挥所;
4、井下受威胁区域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5、没有到调度室带特别许可证入井。
(四)在应急物资、材料及设施设备的准备方面:
1、2311探巷调度电话离当头太远,约200米;
2、-300水平应急材料、工具准备不充足。
(五)井下没有巷道名称标示牌;避灾线路上的安全标志牌数量不够。
第四篇:煤矿井下水患救援演练总结报告
伟业煤矿井下水患救援演练
总结报告
根据 “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要求,我矿在2010年 6月18日举行了第一次井下水患救援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
一、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使人员掌握应急救援运行程序和方法,检验人员自救互救能力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二、演练策划
1、演练项目:井下水患救援演练。
2、演练负责人:孟建涛(总指挥)、李建国(策划负责)。
3、组织单位:安质科、生产科、地测科、通风科、机电科。
4、协作单位:救护队,后勤科、供应科、医疗组。
5、演练时间:2010年6月18日9:30——11:30。
6、水患事故地点:11041工作面老空突水。
7、参演人员:全矿干部员工(地面指挥部成员及各救援小组人员)。
8、模拟人员:安全科1人,在现场模拟向调度室汇报。
9、控制人员:安全科2人,在老井副井底电话旁对清点人数,撤离出来的时间进行有效监控对清点人数;经营办1人,在调度室协助记录和记时。
10、评价人员:新密分公司、伟业煤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
三、井下水患救援演练过程
9:30安质科于庚仁汇报(模拟):11041工作面老空突水。接汇报后,矿调度员张英伦用电话依次通知:矿总值班张富仓(安全矿长),矿长孟建涛,矿总工李建国;超化矿救护队,医疗组。9:31矿总值班张富仓,矿长孟建涛,矿总工李建国依次到位。矿长孟建涛听取调度员报告,立即启动救援程序,在会议室成立救援指挥部,随后命令:通知井下把各工区人员撤到老井副井底;副井罐笼准备好,准备运送人员。9:33依次通知:11041掘进头跟班队长杨朴楞,瓦检员于庚仁,11071掘进头跟班队长刘宗义,瓦检员周磊,11021面跟班队长樊铁卷,瓦检员张林松,11051面跟班队长孟祥建,瓦检员范根森;
9:48掘进工作面11041杨朴楞汇报:30人全部撤到老井副井底;
9:49掘进工作面11071刘宗义汇报:26人全部撤到老井副井底;
9:50采区11021樊铁卷汇报:56人全部撤到老井副井底; 9:51采区11051孟祥建汇报:60人全部撤到老井副井底; 9:53中央变电所配电工×××汇报:立即切断动力电源。12:21-300泵房司机×××汇报:-300吸水井已降3M;-150泵房司机×××汇报:-150吸水井已降2.6M。
11:33依次通知:生产矿长周东晓,机电矿长周根兴,采煤一队值班樊铁卷,掘进一队值班徐金发,通修区值班×××,开拓区值班××,矿总支书记×××,经营矿长×××,安全副总×××;11:37依次通知:安全科长×××;水文地质科×××,采三区值班×××,采二区值班×××,掘一区值班×××,机电区长×××,机电科长×××,运输区机值班×××,办公室主任×××,生产科长×××,供应科长××,保卫科长×××,经营办主任××,搬运队长×××,物业科长×××,财务科长×××。
11:38总指挥孟建涛命令:井下现场生产矿长周东晓在老井副井底成立临时指挥部;安排人员下井观测涌水量;要求经营办和机电区去矿灯房统计下井人数;组建救援小分队。11:46安全科×××汇报:××公司救护队9人正在坐人车下井。
11:45生产矿长×××汇报:已在150东煤斗成立临时指挥部,临时指挥部有我和×××、×××、×××共4人组成,电话号码:306。
11:57水文地质科×××汇报:-220测水270m3/h。12:17经营办×××和机电区×××汇报:采一区30人,采二区37人,采三区19人,掘一区11人,掘二区15人,开拓区14人,机电区9人,运输区22人,通修区16人,搬运队3人,早班共176人领矿灯下井。井下汇报170人,采二区3人(送饭工1人,下料工2人),采三区1人(送饭工1人)共4人在150候车室候车,运输区2人(钉道工2人)在钳工间放工具。
12:25安全副总×××检查救援小分队后汇报:采二区24人,通修区10人,搬运队11人,全矿救援小分队集合45人。
12:28救援指挥部向公司调度汇报:井下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地点;-150、-300水泵全部启动;××公司救护队已到-150进行救援;××医院已到副井口进行救护;井下成立了临时指挥部;救援小分队45人已集合待命。12:30救援指挥部宣布结束救援演练。
四、演练成功的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督导实战
公司领导对这次井下水患救援演练,高度重视。公司×局、××书记坐镇救援指挥部,观察演练情况,亲临督导实战,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矿长×××沉着指挥、安全矿长×××周密策划,程序运行和方法操作比较平顺,保证了演练现场的真实效果;生产矿长×××现场协调,安全科积极监控,救援指挥部及各救援小组努力处置,达到了演练预期目的。
(二)演练目的明确,计划方案策划周密
从我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认真研究,确定×××工作面老塘突水救援演练。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改进;使参演人员熟悉井下水患事故应急操作和整个应急程序,增强参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三)演练检验了我矿应急救援实战、保障能力和参演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
1、检验了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
2、检验了井下跟班带班干部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东边2309面、2311掘进头的人员仅用了18分钟撤至-150煤斗;西边2341面、238面、2311掘进头的人员用了22分钟撤至-150煤斗;-300东石门掘进头的人员用了20分钟撤至-300候车室。
3、检验了井下员工对所在地的避灾线路熟悉程度。
4、检验了指挥部成员及各救援小组人员接警后到调度室的速度,参演人员接警后最晚也在20分钟内到达行政三楼成立救援指挥部。
(四)检验××救护队接警后的出警速度和协作救援能力。××救护队与矿各科室负责人、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共同完成了此次演练。主要检验新洛救护队队伍接警后的行动机动能力,接警后在16分钟内到达副井井口,矿各科室负责人、相关单位主要检验主要检验演练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情况。由于两个单位的通力合作,使演练顺利完成,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
(五)演练紧张有序,获得圆满成功
6月18日上午11:30演练开始,12:30演练结束,时历将1小时,演练很成功。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演练指挥忙而不乱,演练现场环境基本逼真,安全保证基本到位,演练达到预期效果。
五、演练存在的不足
在演练全过程中,发现演练存在许多不足,必须引以为戒,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一)在参演人员对水患应急救援预案的熟悉程度方面:
1、少数参演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还不够熟悉,演练时应用得不太熟练;
2、各归口责任分工还不太明细,个别参演人员没有进入演练状态;
3、下井人员统计清点时间过长,也稍显零乱。
(二)在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方面:
1、演练记录不规范,没有完整地把演练情况记录下来;
2、演练时电话出现打不进、打不出现象;
3、电话通知顺序也没有严格按《水患救援演练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4、电话号码不熟悉,接听电话也有个别记录错误;
5、现场参演人员对各归口汇报的内容不规范。
(三)在应急物资、材料及设施设备的准备方面:
1、仍未设置-300东大巷防水闸墙;
2、—300水泵房各个通道存放黄泥数量不够。
第五篇:借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
学习1-5月份全国煤矿水害事故通报 彻查我矿各类水害隐患,落实水害防治措施
一、全国煤矿水害事故通报
2009年以来,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广大煤矿企业积极推动煤矿防治水工作,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基本稳定。但是,较大、重大透水和淹井事故仍时有发生。据调度统计,1—5月份,全国煤矿共发生水害事故16起、死亡60人,同比起数持平、少死亡7人。其中较大事故6起、死亡27人,同比增加1起、少死亡2人;重大事故2起、死亡25人,同比起数持平、少死亡2人。
两起重大透水事故分别为:
1、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一非法煤矿“3·21”老空透水事故,死亡13人;
2、黑龙江省鸡西市天源煤炭公司金利煤矿(乡镇煤矿)“4·4”老空透水事故,死亡12人。
国有重点煤矿发生了3起淹井事故,分别为: 1、1月8日,河北省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公司九龙矿发生陷落柱突水,矿井被淹; 2、3月25日,中煤能源集团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三号井工矿发生老空透水事故,矿井局部被淹; 3、4月18日,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板集煤矿(基建)井筒发生突水涌砂事故,矿井被淹,当班入井622人,其中621人安全升井,1人死亡。
通过对今年水害事故的分析,煤矿防治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2、水文地质资料不清。
3、探放水措施不落实。
4、水害应急预案不分健全。一些矿井根本没有水害应急预案,发生透水后,束手无策;有的虽有水害应急预案、但从未进行过应急演练,或水害应急预案内容不全、不具可操作性。
5、防范暴雨洪水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6、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存在漏洞。
二、现阶段我矿存在的各类水害隐患和整改方案 1、22116、22118采空区积水(约9.7万m3)严重威胁B2107回风顺槽的安全掘进,22112采空区积水(约4.7万m3)严重威胁B2107轨道顺槽的安全掘进。
整改措施:进行探放水,探放点的水位降到2m以下方可继续掘进。排水能力不得小于150m3/h。
(负责人:地测科科长吕建红、机电科科长仝志宏、一采区区长曹俊文、安监处副处长袁爱国)2、12503回采工作面,全区带压,上部砂岩裂隙水含水丰富,回采呈下山,预计最大涌水量80-100 m3/h,水害隐患严重。
整改措施:回采前,12503轨道顺槽内切眼向外550米附近打设两个至少容量50m3的水仓,配备两台能够同时开启的37kw排水泵,备用一台,共三台泵,配套二趟4寸排水管路(其中一趟备用),实行双回路供电。南五轨道大巷内排水能力要符合最大涌水量2倍以上的要求。(负责人:地测科科长吕建红、机电科科长仝志宏、三采区区长高贵林、安监处副处长袁爱国)3、18207回风顺槽,该巷道位于古交断层防水煤柱上盘,下盘直接与奥灰对接,落差140米,位于划定的危险区内,带压1.5-2.5Mpa,突水系数0.05 Mpa/m—0.07Mpa/m。该区域为奥灰水防治的重点区。
整改措施:采用多种物探手段,对古交断层的赋水性、导水性进行圈定,结合钻探对古交断层防水煤柱的留设进行评定,对8#煤底板下三带进行研究,通过多种途径确定该区域带压开采的可行性。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先探后掘,超前钻探60米,允许掘进40米,始终保持20米的超前距。两趟排水管路和3台37KW的水泵紧随工作面掘进进度。(负责人:地测科科长吕建红、安监处副处长袁爱国、机电科科长仝志宏、一采区区长曹俊文)
4、防水闸门现已施工完成4道,还有三道防水闸门未施工,需尽快完成东翼回风、东翼胶带、东翼轨道防水闸门的施工,保证最后一道防线的安全可靠。
整改措施:尽快完成剩余防水闸门的施工,施工完成的防水闸门及时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定期进行维护,建立完善防水闸门管理制度,由专人进行维护管理。
(负责人:地测科科长吕建红、计划科科长杨森柱、安监处副处长袁爱国、机电科科长仝志宏、矿调度主任孙高留、生产科科长贺哲)
5、所有施工队组在采掘作业规程中必须附详细的防治水措施和避水灾路线图,并在井下各交叉路口标设醒目的避水灾指示牌。处于相对安全区的工作面,必须铺设4寸管排水管一趟,安设2台37KW的水泵。处于过渡区和危险区的工作面,严格执行先探后掘,超前钻探60米,允许掘进40米,并铺设两趟排水管路和安设3台37KW的水泵。
(负责人:安监处副处长袁爱国、机电科科长仝志宏、地测科科长吕建红、一采区技术主管刘智宏、二采区技术主管刘福平、三采区技术主管王玉杰)
三、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矿井防治水安全管理特别规定(第五、六条):
1、带压开采及受小窑积水威胁的矿井,采掘工作面排水系统必须紧随工作面采掘进度,排水系统完善可靠,排水能力达到预报最大涌水量的2倍以上,并实行双回路供电。
2、带压开采工作面结束后,必须按设计及时施工防水密闭墙,并预留放水观测孔,定期进行观测。
四、当前,进入雨季,煤矿防治水工作任务紧迫而繁重。为切实加强雨季防治水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透水事故和防范暴雨洪水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现提出如下要求:
1、全面组织开展一次防治水专项督查 认真贯彻6月1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增强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水害防治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工作各级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要召开一次防治水专题会议,研究本地区、本单位防治水工作重点,并全面认真开展一次防治水专项督查,切实抓好各项防治水措施落实,治大隐患、防大事故。
2、切实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
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采用物探、钻探、等先进适用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特别要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基础图纸和资料,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的情况,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建立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矿井水文地质文宇资料、数据、图件、计算评价和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一体化。
3、认真做好井下探放水工作
凡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要开展充水条件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煤矿井田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探水警戒线,并采取防治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严格按设计进行探放水。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井下探放水必须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4、加强“雨季”三防工作
就防范暴雨洪水进行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彻底消除隐患。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水位的矿井要有应急措施;对洪水可能淹没的废弃老窑井口必须按规定填实封死,或在井口浇注1个大于井筒断面的坚实的钢筋混凝土盖板,严防地表水倒灌井下导致淹井。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停产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5、加强水害应急救援和职工防治水安全知识培训
制订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建立区域抢险排水基地,增置各类排水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完好,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效果。煤矿企业也要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和设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队组加强对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使职工掌握逃生的路线。要求各队每月不少于两次对透水征兆、避水灾路线和避灾原则进行贯彻学习。
6、加强防治水监管监察工作力度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煤矿的监督检查力度。凡防治水措施不落实、没有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必须责令其立即停产整改。
全矿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彻底转变观念,把防治水工作放在与瓦斯治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大防治水工作力度,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认真落实防治水各项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地测科 2009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