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时间:2019-05-15 13:5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第一篇: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淡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系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后,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对上述关系的再认识和大讨论,导致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提出与初步形成,标志着水资源学科开始步入其初步成熟阶段。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水资源现状

根据上世纪80年代水利部估算,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48㎜,降水总量6.2万亿m3。通过水循环形成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合计约2.8万亿m3,并具有以下特点。

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算少,但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20 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1%;亩均水资源量为1442 m3/亩,相当于世界平均亩均2353 m3/亩的61%。

2、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资源分布不相匹配。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1)南方片,包括长江、珠江、华东华南沿海、西南诸河四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2)北方片,包括长江以北的松、辽、黄、淮、海五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当发达,而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3)西北片,除额尔齐斯河外都属于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337万km2约占全国的35%。属于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地区人均水资源不算少,耕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3、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

从1980年以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形成北旱南涝的局面。初步估计对全国水资源多年平均总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水资源在地区上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供水能力

我国的供水能力从1949年的1000多亿 m3增加到2000年的5531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约4440亿m3;地下水开采量1069亿m3。

2、用水现状我国用水增长迅速,1949年估计约1031亿m3;1997年到达5546亿m3,人均用水450 m3;2002年下降到5497亿m3,人均用水428 m3。其中农业用水占68%,工业用水占21%,生活用水占11%。

3、用水效率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用水效率逐年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单方水的GDP产出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它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用水效率的提高,节水尚有较大潜力。

4、全球与其它大国用水现状1995年全球人口57.35亿,用水36000亿m3,人均用水628m3,其中:农业人均用水437 m3(占69.6%);工业131 m3(占9.7%); 生活60 m3(相当164l/日,占2.1%)。我国的人均用水量低于世界水平,仅为美国用水量的24%。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1、北方干旱持续,缺水形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黄河冲沙水被挤占,断流加剧。水污染发展,生态环境恶化;

2、南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水污染得不到控制,造成了污染型缺水;

3、西北内陆地区水土资源过量开发,荒漠化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了生态型缺水;

4、200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26亿吨,全国评价河长中,Ⅳ类以上污染河长占38.6%,大部份地区供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时候,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制定新的水资源战略。

三、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提出:针对面临的问题建议我国水资源总体战略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战略

要从无序、无节制的与洪水斗争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与洪水协调共处。要从以建立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全面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2、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要从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亿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今后,农业水利建设的投资的主要方向,应从以开源工程和新建工程为主转到以建设节水高效农业为主,国家应将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3、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城市人口3.7亿,预计2030年左右,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左右。因此,城市和工业节水是今后节水的重点。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将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控制在160m3/年以内。

同时,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力争2010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达到50%和80%以上,使水环境有明显改善。

4、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减灾战略

目前我国排放的污水量与美国、日本相近,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与他们相比,我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长期以来,采用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消减污染排放量。清洁生产可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环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基础。

6、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的保证供水。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节水还有很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根据预测,我国用水高峰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农业用水总量与现在的规模相仿,为4200亿m3左右;工业用水从现在的1100多亿m3,增加到2000亿m3;城乡生活用水从现在的500多亿 m3,增至1100亿m3左右;考虑到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估计全国用水总量有可能达到7000~8000亿m3,较现在增加1300亿~2000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400~500m3。

上述估计的需水量,已接近可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可达到零增长。

7、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战略措施。

8、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根据分析,当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降到1760m3,已接近国际公认的水资源紧张标准,形势十分严峻。经研究后认为:在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注重保护的前提下,我国有条件在人均用水量400~500m3的基础上,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需要优先研究的重大科技问题

1、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

研究气候持续干旱和大规模的抗旱活动条件下,水资源衰减和流域水循环演变发生明显变化的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水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水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过程与效应问题;研究生态保护准则,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及评价方法,与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定量关系。

4、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研究的主导方向为: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技术研究;老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高效输水灌溉系统新技术研究;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及设备产业化,节水管理新技术研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的研究。

5、加强水资源的监测、预报、调度工作

随着新水法的颁布,需要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水质污染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尤其需要加强。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也应当逐步开展。水量应结合水质要求进行合理调度。

为改变相应落后的水资源监测手段,应全面提升监测和信息应用水平研究开发水资源监测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以提高我国水资源监督和管理能力,为现代化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石家庄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摘要:石家庄市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全社会的 高度重视。在认真分析我市水资源现状、以及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 1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它是有限的。由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使有限的水黉源与需求量

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按1956~1997年水资源观测资料分析,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2.4亿m3,按2001年人口计算,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76 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属于绝对贫水区。近几年,全市年平均用水量32~34亿m3,年缺水l0~l2亿m’。国际公认的评价贫水的定量标准,是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m3的,属于缺水区,低于500m3的为极度缺水区。按这个标准衡量,我市属于极度贫水区。从我市目前水资源面临的态势看,用水紧缺的问题不但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且还呈逐步加剧的趋势。

1.1旱情持续发展,地表水总量锐减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降水量减少。据观测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市已连续6年干旱。市多年平均降水

量为536.5mm,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但从1997年至2001年,除2000年(降水量549.9mm)外,降

水量始终大大低于多年平均值,1997年平均降水量为318m m,占多年平均值的59.2%,1998年为405mm,占多年平

均值的75.5%,1999年为398.6 mm,占多年平均值的74.3%,2001年为346.5mill,占多年平均值的64.6%。二是气温偏高、蒸发强烈。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平均气温超常年同期值的1o~2o,与历史上旱情最严重的1960、1973和1989年相似。由于降水量偏少与气温偏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我市土壤缺墒严重,土壤含水率降低。三是地表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从地表水总量看,1997~2001年全市年均地表水总量为9.27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13亿m,占多年平均值的81.3%。从蓄水量看,全市228座大中小水库1997年蓄水9.6亿m’,1998年为6.3亿m’,1999年为3.09亿m’,2000年为10.4亿m’,2001年为4.89亿m’,呈逐年减少趋势;全市216座小型水库和641座塘坝基本处于干枯状态,6条主要大河,除冶河和滹沱河有少数基流外。其余全部断流。

1.2地下水超采严重,漏斗区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地下水资源补给相对不足,又进一步加大了地下水的压力。全市地下水开采量由解放初期的4.5~5亿m’猛增到2001年的29.54亿m’,从6o年代至今,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150亿m3,特别是80年代以来,年均超采8一l0亿m3。由于长期持续超采,地下水资源得不到保护和涵养,致使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由6o年代的6~7m,下降到2002年9月底的28.68m,最大埋深达38.68m。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高邑后庄头、赵县城关和石家庄市区为中心的三大漏斗区,其中石家庄市漏斗区面积就达340 km2,京广线以西已形成地下水疏干区,基本无水可采,而且正在逐渐东移。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40年后石家庄市地下水170m以上将基本无水可采。

1.3入境水量减少

入境水是我市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年来,上游省份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建设了一批截流工程,致使我市入境水量急剧减少。1997年至2001年全市平均入境水量5.17亿,仅为多年平均值的4-3%,随着上游省份用水量的增加,今后入境水量还将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减少。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尖锐,已经直接影响我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我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农村,全市12.6万眼机井每年有近4万眼出水严重不足,近6万眼机井报废,由于严重干旱和地下水源不足,1997年至1999年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每年都在25.33万hIn2以上,绝收1.33万hIn2以上。在城市,由于供水难以保证,一些计划中的新项目难以选址立项,老企业难以改建扩建发展生产。为解决城市供水不足,近几年,市政府只能投入巨资,实施引岗南、黄壁庄水库水的城市供水工程。严重的缺水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也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大量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 排入河道,造成地表水环境日益恶化;漏斗区周边污水的侵入,极易造成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的污染。

2水资源分割管理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对水资源实行分部门管理的体制,石家庄市市内四区由城建部门管理,农村部分(包括原郊区、高新区在内)由水利部门管理。这种状况,一是造成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行政区域之间用水矛盾加剧;二是不符合国家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利于政府部门依法行使行政职能;三是不利于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不能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3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

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没有更多客水入境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以节水为本,全方位(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矿业、城市、生活等各个方面)节约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和潜力。同时必须按照新《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水的宏观调控,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使管理工作纳入科学的、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统一管理轨道,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3.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全民节水意识,提高全民依法治水观念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对全体公民有关水的基本常识、水法规基本知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等有关权利、义务的宣传,增强全民水危机意识,形成自觉遵守新《水法》和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社会风尚。

3.2理顺体制当务之急是比照1998年以来国家、省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规定,落实新<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理顺管理体制,由石家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负责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拟定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3.3做好水资源规划,科学调配,最终实现水资源最优化配置一是要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包括水资源的中长期供求、供水水源、节水、污水资源化、水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匕述规划作为确定产业结构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二是要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和“优水优用”原则,制定分质、分类别供水制度实施方案,确保优质地下水首先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要通过加快冶河枢纽工程等水源工程建设,打破过去单一水源供水的方式,实现“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优化配置水资源”,满足城市各行各业的用水需要。三是要强化取水许可管理,严禁水资源乱开乱采现象的发生,要采取措施,逐步关停城市用水企业的自备水源井。3.4创建“节水型社会”,深入开展节水工作农业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广“雨水集灌、窖水节灌”、以喷滴灌、管灌等节水新技术;工业方面,要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节水型城市”建设,对高耗水企业下达节水科研、节水技改指令性任务,并限期完成,并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节水型产业和企业,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和服务娱乐项目的建设;大力压缩生产技术落后、用水效率低、耗水量大的产业;城市生活方面,要建立节水器具与设备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做好节水器具的选型工作,强制推广使用经国家检测合格的节水型器具,发展节水器具的生产及流通市场,严禁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

3.5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和定额管理 要进一步强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以及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管理,对于工业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要在上级下达年度取水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年度取水计划,并按照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取水量增长1.2%的原则,结合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和能力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各用水单位的来年用水计划。对于超计划用水的,限期改正,并按规定加价收费。3.6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企业的发展,推进水资源市场化、污水资源化进程一是要严格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审批制度,停止审批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治理技术不成熟的项目。二是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步伐,制定计划,培育发展排污量小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推动造纸、化工、冶金、建材、电力、制药和酿造等重污染行业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淘汰排污量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产业。三是要利用市场化、商品化机制,依法向使用者征收水资源费、水费、排污费,使用户承担合理的经济责任,促进污水资源化进程,以达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使用水资源的目的。

3.7加大高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科学管理水平目前我市已成功完成了井陉县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以及藁城市良村开发区供水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好效果。今后要不断学习应用高新技术,逐步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服务水平。3.8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缓解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要缓解这个矛盾,只靠本市有限的水资源是困难的。从长远看,争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减,队伍不稳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由于用水单位缺乏经济效益的观点,对其任意取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因此水利征收必要的费用是运用经济杠杆强化对水利工程、水土资源管理的必要手段,是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水利的重要举措。水费是工程管理单位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和支柱,是使水利工程获得自我维持和更新改造的原动力;水资源费则是对国有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经济补偿,是抑制用水需求增长、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关键措施;河道费是新时期加强河道工程修建、维护和管理,充分发挥河道工程防汛、抗洪、除涝、灌溉、蓄水等综合效益的根本需要。所以要在此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时间和人员。首先要按时收缴水资源费,争取年年完成征收指标;其次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对水费实行“实物计价货币结算”的办法,及时调整基本水费价格,以弥补维护管理经费不足,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最后是河道工程维护费要实现各级领导和纳费户认识上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纳费户主动交纳费用的目的。

石家庄市水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与保护

1、石家庄市水资源环境现状

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海河流域,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4m,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石家庄市由于地理位置所限.是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长期以来,石家庄市区90%的用水依赖地下水。石家庄地下水的合理开采量(非农业)每年为1.4亿~1.5亿nl。石家庄市近年平均年用水量为33.6亿m,地下水平均供水量为28.53亿m .占总供水量的85%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为25.46亿m。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l6.31亿m,其中平原区为l1.9亿m。全市地下水超采强度达到了175%.实际地下水开采主要是平原区.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强度达到了214%。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的供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与水资源有关的地质、生态与环境等问题。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两个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 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宁柏隆地下水降落漏斗,一个处在石家庄市市区巾心.一个处在石家庄与邢台的边界处。目前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到456km,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52.28m。并且仍以每年l_2~1.5m的速度下降。到2004年漏斗外围的西部和西北部5m以上的水位埋深区已不复存在.山前平原含水层被疏干的面积约280 km,漏斗区的西北至西部冲积扇边缘含水带50m 以上的含水层80%被疏干。这样继续发展下去.降落漏斗西部至西北部的山前以及滹沱河上游地带第一含水组将被疏干:西部、西北部贫水带含水层有可能90% 以上被疏干. 继续采下去,将发展成无水可采的危险境地宁柏隆地下水降落漏斗.是农业灌溉用水超采形成的农业开采型降落漏斗.面积约3 702 km .中心水位埋深65.37 m。1995年以来漏斗发展迅速. 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率为4.872 m/a. 漏斗面积扩展速率为254.2 km:/a.影响范围跨越石家庄市和邢台市。由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每年有几千眼机井报废,一半以上的机井只能出半管水或小半管水,机泵被迫多次更换。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储存资源不断减少,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包气带不断增厚,大气降水补给能力降低,地下水承载力大幅度下降,造成水资源安全的潜在隐患。

二、水资源污染现状

1.石家庄市污水及污染物的排放据调查资料显示。石家庄市年排放污水6.56亿m,大部分排入河道内,污水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 COD、氨氮、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等。主要纳污河道为汶河、滹沱河和磁河木刀沟。浚河是石家庄市区主要排污河道. 每年废污水排入量为3.838亿m . 占全市废污水入河总量的71.21% :滹沱河每年废污水排人量为1.213亿m,占全市废污水人河总量的22.5% : 磁河木刀沟每年废污水排人量为0.2134亿m,占全市废污水人河总量的3.78%。

2.地下水被严重污染的现状滹沱河主要有五段污染严重的河段,现以滹沱河市区段为例。滹沱河市区废污水污染河段主要指正定大桥和藁城九门一南大章两个污水河段.河道内污水严重地污染着石家庄市地下水。

① 正定大桥污水河段。该污水河段位于正定滹沱河大桥(107国道)以东300多m的滹沱河河床内。污水坑原是面积约3 km。、深约10m 的采砂坑,地层为砂夹砾石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地层对污染物几乎没有净化能力。污染物为市内排污管道直接排入河道的城市污水。② 藁城九门一南大章污水河段。该污水河段主要是正定县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企业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入周汉河的污水,加上沿途部分工业企业排入周汉河的污水,一起汇入藁城九门滹沱河大桥处的河床内。污水沿滹沱河河床较低洼沟壑流入藁城九门一南大章5 km以远的滹沱河采砂坑中,形成面积约10 km、深约20m的污水坑,地层仍为砂夹砾石层。通过采集污水和地下水水样测试分析。这两个污水坑已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有的污染成分超过饮用水标准10多倍.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修复、治理极其困难,代价极其高昂。地下水污染后。天然净化要2O年,人为修复花的代价则是处理污染地表水的l0多倍。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三、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1.开源节流,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了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水资源,应采取开源与节流并行的措施。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积极改进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流程,推广清洁生产,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对各种废水进行单独处理或预处理。最

大限度减少废水排放量.实现工业废水排放最少量化。杜绝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向河道.提高废水处理回用率,完善和建设污水管网,使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企业废水治理相结合。调整工业布局,做好地表水污染防治,做好水环境影响的评价,对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冶炼、小化工、小印刷等小企业进行调整,实行关、停、并、转。

2.遵循水的自然循环规律,保护和恢复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为前提,以水循环规律和地下水的可承载力为规划利用的依据.以地下水的保护恢复和涵养为保障,遵循水的自然循环规律。石家庄市区域内的4座大型水库和8座中型水库,几乎拦蓄了太行山区全部河道来水。使其山前的多数平原河道常年干涸无水或少水.打破了原有的水循环。区域内干旱少雨.蒸发剧烈,每年水库拦蓄的地表水,约有1亿多rfl,的水消耗于水面蒸发,栩当于石家庄市区总用水量的l,4。地下水大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研究结果表明,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一次有效调蓄库容可达30亿m,.仅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域内就可达8亿多m。利用地下调蓄空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减少水资源无效蒸发消耗潜力巨大。结合目前滹沱河治理工程,利用滹沱河河道作为地下水调蓄的场所,对岗南、黄壁庄两座水库的水,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水,结合当地地下水资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合调控和合理配置.使水环境得到改善。为了避免产生环境地质问题.使地下水资源开发可持续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合理调配外调水与本地水,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设立地下水开采保护区。保护区内主要以利用外调水为主,在用水高峰季节适当开采地下水.以补充供水量的不足,促

进地下水的涵养与恢复。

3.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资源化。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发展旧有的土地处理和生物塘(氧化塘)等自然净化方法,利用生态系统对有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环境生态工程使污水资源化而获得再生水源,用于扩大供水,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态。

4.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农田灌溉用水,因地制宜地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增加节水灌溉面积。石家庄市农业用水约占用水总量的75%,农田灌溉多数为大水漫灌。节水潜力较大。引进培育旱作物品种,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推进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优质果菜、花卉、食用菌、药材、优质牧草等种植面积。

5.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计划用水制度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环境的改善。建立责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地表和地下、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必须严格认真依照水法办事,杜绝各自为政。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管理。严格计划用水.计划用水量、许可用水总量、审批程序及日常管理都要严格依法进行。

结合石家庄市社会发展现状和水资源状况,组织多学科的科技人员研讨和论证.制订科学的近期和中长期水资源规划。避免因某方面的偏 差,而造成不良后果。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城市用水良性循环,解决水资源短缺。引进先进技术增加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科技含量,引进高层人才进行环境治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第二篇: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第三篇: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那么我们靠什么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为例,据《望》周刊的报道,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

第 1 页

自来水厂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这些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市自来水总公司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它包括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1)混凝反应处理

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即: 原水 + 水处理剂 → 混合 → 反应 → 矾花水

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汕头市使用的是碱式氯化铝。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 Al3+ + 3H2O ←→ Al(OH)3 + 3H+

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

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经混凝反应处理过的水通过道管流入沉淀池,进入净水第二阶段。(2)沉淀处理

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3)过滤处理

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过程。(4)滤后消毒处理

水经过滤后,浊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亦使残留细菌、病毒等失去浑浊物保护或依附,为滤后消毒创造良好条件。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只要求消灭致病微生物。虽然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可以除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但消毒则起了保证饮用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同时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细菌繁殖且预防污染。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间。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经送水泵房提升达到一定的水压,在通过输、配水管网送给千家万户。

第 2 页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是从污染源排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一般分为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城市管道。有时为了回收循环利用废水资源,需要提高处理后出水水质时则需建设污水回用或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是有各种常用或特殊的水处理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包括各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费用最省。设计时必须贯彻当前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和政策。因此,从处理深度上,污水处理厂可能是一级、二级、三级或深度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包括各种不同处理的构筑物,附属建筑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设计并进行道路、绿化、管道综合、厂区给排水、污泥处置及处理系统管理自动化等设计,以保证污水处理厂达到处理效果稳定,满足设计要求,运行管理方便,技术先进,投资运行费用省等各种要求。

规划局和环保局

首先,规划局和环保局都是政府部门,不能做市场项目,他们只是起到管理作用。环评是有资质的企业、事业单位(如环境科学研究院所或者环保企业公司)等来做的,环评做完之后交由环保局来归档、审查。

二是,规划局做的是城市空间管制和协调城市布局,通俗点讲就是,把城市的未来面貌做一个宏观的指导性描述和限制。环保局则主要是管理狭义的城市环境质量,如日常接触的水、气、声、渣等的质量状况,企业的排污、治理状况等。

三,规划局和环保局有联系。城市规划(或城乡规划)和环保规划均属于社会的四大规划,未来城市的发展将越来越讲究规划的空间结合,未来城市四大规划间的协作将愈加紧密。四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保规划

河流的上中下游

上游:一般是处于高原,因为水往低处流,高原一般是河流的发源地。而且水流较小。上游流域人迹较中下游少。

中游:随着不断有支流加入,中游的水流渐渐壮大起来,而且如果河流是从高原山地发源的话,中游一般也到了平原地区了,流域两岸的人迹也渐渐多了起来。

下游:下游的水流显然比中上游更大。而且,下游就是注入大海的地方了,已经是平原,因为人类的文明发祥地是顺着水走的,所以,河流的下游流域聚居了很多的人。以长江为例,长江从青藏高原发源,到了中游,已经下了高原进入华中的山地,再到了下游,已经是华北平原了。而且,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华北平原。

第 3 页

第四篇: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一、摘要

中国属于缺水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中国水资源的枯竭将会给我们国家的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我们应当如何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得以基本保障。

二、中国的水资源概况

1、中国七大河系及特征

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可用的淡水资源却很贫乏,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我国地表河流流域分布主要有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七大水系,七大水系贯穿全国,是我国居民用水的命脉,以下为地表七大水系简况: 珠江水系 : 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珠江水系干支流总长36000公里。长江水系: 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黄河水系: 黄河之源为卡日曲,出自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76平方公里,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淮河水系: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在三江营南流入江,北流入海全长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整个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453亿立方米,沂沭泗水系168亿立方米。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0.2‰。海河水系: 海河发源于太行三总流域面积31.82万km2,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264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1.82亿t。全流域理论水能蕴藏量315万kW,可能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218.5万kW(500kW以上水电站),年发电量51.7亿kW.h。松辽水系: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海拔1729米),松花江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嫩江汇合,后折向东流称松花江干流。松辽流域总面积123.80万平方公里 松辽流域水资源总量1888.2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12.04亿立方米,地下水625.53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349.36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可开采总量1837.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12.0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225.41亿立方米。

2、简述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七大水系贯穿全国,是哺育中华儿女的乳汁。由于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北低,因此水系流向基本为东西走向,而我国自西向东地势特征主要依次为高原-山地-平原,河流比降较大,水流流速较快,然而由于各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导致我国北端新疆乌鲁木齐处出现季节性河流;昆明入滇池地的断流;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面对如此严重的缺水局势,我们国家的用水量还一直飙升

我们不得不陷入沉思,养育了中华儿女几千年历史的母亲河为何开始断流,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经历风霜的母亲背负如此重的负担,全国各地的河流为何大面积开始干涸甚至消失。

三、水资源枯竭的原因

水生态和环境安全面临威胁,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乾旱成灾和地下水超采。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草场沙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而水资源的减少归根结底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在这我们只对认为因素做简单阐述。

1、地球提供可用的清水供应原本就已非常稀少。

地球现存高达97%的水属于海水,不便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一个从远古时代的炎黄子孙发展到当今具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他在母亲河的怀抱下逐渐成长并且演绎了生命的蓝图。伟大的母亲给了她生命,给了她赖以生存的条件,她大公无私,不卑不亢的奉献者自己的乳汁人类直接使用,适合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只占地球全部水的3%,其中约70%存在南、北极巨大冰帽和高山冰川的固态水中,另外30%的清水有75%被污染,剩下25%才为可用之清水,所以全球真正可供使用清水只有0.225%。加上水循环极为缓慢,一滴水需耗时3千年才得以形成,水资源显得格外珍贵。

2、全球人口急速增长、新兴国家快速发展,水资源供不应求。1930年全球人口约为20亿,1987年达到50亿,目前全球人口已经突破60亿。新兴国家人口与工商业活动高度成长,基础建设需求庞大,工商业消耗水量超乎想象。民生与工商业用水需求与日俱增,加上水形成的速度,远赶不上人口成长的速度。根据统计,与100年前相比,全球人口已增加了3倍,但水的耗用量已增加了7倍。

3、全球暖化,加剧了水资源缺乏危机。

科学家预测,全球暖化所带来的降水减少、水蒸发作用增加,及冰山融化速度改变,蓄积大量淡水的湿地乾枯消失,将导致全球旱情严重。

在西非和中非有6个国家,2000万人口依赖「乍得湖」生存。但是在过去的38年中,这个湖缩小了95%。在中国,有2/3的城市严重缺水。原来世界第四大内陆湖咸海,水位下降了16公尺,水域已经减少了一半。

最后,浪费水也是使水资源缺乏的元凶之一。

用水的逐年增长也成为我国水资源的减少的重要原因。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这些问题在今天已经是我们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我们从自然界得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98年的洪涝,08年8.0级汶川地震,09年中国各地频繁发生地震,最大为6.4级,2010年自然灾害越来越频发,先是云南地区的旱情,然后是南方的水灾,直至7月我国又开始大范围的泥石流灾害,这些惨痛的教训还不足以给我们的国民提高警惕吗,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已经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贪婪的生活施以警告,直至今天,水资源的浪费和枯竭已告诉我们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已收到威胁,我们还有什么可与之抗衡,又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任然盲目地去开采和浪费我们的生命之源。

四、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分布按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按时间分布特征为夏秋多,冬春少,年变率大。

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五、总结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一个从远古时代的炎黄子孙发展到当今具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他在母亲河的怀抱下逐渐成长并且演绎了生命的蓝图。伟大的母亲给了她生命,给了她赖以生存的条件,她大公无私,不卑不亢的奉献者自己的乳汁,而如今人们却不顾母亲千百年为之付出的艰辛,却依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浪费和污染这生命体内最为纯洁的甘泉,我们呼吁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为生命的延续尽一份力。

一、摘要

二、中国的水资源概况

1、中国七大河系及特征

2、简述中国水资源现状

三、水资源枯竭的原因

四、中国水资源分布

五、总结

第五篇: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作者姓名:胡竣彰

号:核技术2班

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占总供水量的18.9%,其他水源供水量约占0.4%。全国总用水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生活和工业用水呈持续增加态势,而农业用水则受气候影响上下波动、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活和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则明显减小。2006年与1997年相比,北方六区总用水量略有减少,南方四区总用水量有所增加。全国人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430立方米上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1997年的705立方米下降到2006年的32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997年的363立方米下降到2006年的178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由492立方米下降到449立方米。

2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中国2009年10月20日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1)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2)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3)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较为常见

3我国水资源污染状况:

我国江河流域普遍遭到污染,且呈发展趋势。对全国55000km的河段调查表明,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的河段约占23.3%,45%的河段鱼虾绝迹,85%的河段不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生态功能严重衰退。河流1998年对我国176条城市河段监测数据显示,52%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剽 COD、BOD5、氨氮、挥发酚和古油类,其次为重金属。据中国环公报数据,中国七大流域水质状况从坏到好的次序是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191条支流中近80%的河段河水泛黑发绿。湖泊近30年污染呈迅速增长趋势。大型湖泊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滇池、巢湖、南四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镜泊湖。滇池中氮、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湖水质劣于V类,蓝藻泛滥日益严重。海洋 污染严重表现在赤潮发生频率增加及泛滥范围扩大。我国60年代赤潮仅发生几次,而至90年代则发生了360多次,60年代淑及的面积是很小的,而1997年7月,渤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赤潮大爆发,面积达46km2,延续时间近1个月。地下水 全国城市供水30%源 于地下水,北方城市达89%,近20年城市地下水质普遍恶化。1992年调查显示北方9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28%已不适合饮用。饮用水亦被污染饮用水的安全性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我国城镇附近水体受污染率已高达90%,对数亿人口饮用水的安全性构成重大威胁,导致疾病、劳动力丧失、残疾甚至早亡。刘鸿亮院士介绍说,国内外由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已有2000余种,其中114种具有或怀疑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臻物质”。我国各地的水源中一般都能检出百余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常含有“三致物”,经自上而下为水厂的传统工艺处理后不能去除,相反会因为加氯消毒而形成危害更大的氯代有机物。水中致病微生物会导致大模的疾病暴发和流行。农村缺逐饮用水处理设施的地方,肠道传统发病率达87%~95%,居各种传染病之首。水体污染殃及“菜篮子”大量未经充分处理的污水被用于灌溉,已经使1000多万亩农田受到重金属和合成有机物的污染。刘鸿亮院士说,全国明显或重度污染的农田有340万亩,仅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就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据农业部在占国土面积85%的流域内,通过372个代表性区域取样调查,发现全国粮食总量的1/10不符合卫生标准。严重污染区主要农畜产品的超标率为:粮食12%(水稻最高)、蔬菜17.9%、水果15%、肉类8.6%(鸡肉最高、牛肉最低)、禽蛋19%、鲜奶2%。污水灌溉还造成粮衾产量低,污染加大,营养成分下降。因粮衾、蔬菜等污染,北京居民中砷日摄取量已达到WHO规定的120%。长期的污染水灌溉使病原体、致突变、致癌物质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迁移到人体内,造成人群多种疾病大幅度提高。水污染还对渔业造成极大的危害。致病菌、病毒、有害有毒物质导致养殖生物疾病及大量死亡。1998年春季珠江口海域发生赤潮,广东渔业损失达4000万元,香港为1亿港币。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因藻类大量 繁殖,使深解氧下降,鱼虾缺氧窒息死亡。大量污染特直接 海域,还使珍稀动物如斑海豹、玳瑁、中华白鳍豚数量剧减。海水产品质量下降,贝类所含毒素和鱼体内重金属残毒增加。遏止水污染迫在眉睫 水源污染使原有的水处理工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江河流域普遍遭到污染,且呈发展趋势。刘鸿亮院士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水污染的原因,如人口和经济增长、粗放型发展模式、无组织大面积排施污染物、污水处理率偏低,以及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眼前利益等。为了实现在2010年基本控制我国水污染,到2030年使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50年有较大改善的目标,有两种基本对策:提高规划的城市废水处理率;加强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力度,使工业用水量、废水量和污染负荷进一步降。刘鸿亮院士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水污染的原因,如人口和经济增长、粗放型发展模式、无组织大面积排施污染物、污水处理率偏低,以及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眼前利益等。为了实现在2010年基本控制我国水污染,到2030年使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50年有较大改善的目标,有两种基本对策:提高规划的城市废水处理率;加强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力度,使工业用水量、废水量和污染负荷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中国水资源公报》

下载中国水资源的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水资源的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摘要:淡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系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21世纪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1、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

    中国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中国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摘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加上区域水土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水资源问题更严重。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减......

    水资源现状

     赞赞赞赞 转载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编辑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

    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 据水利部对全国 700 余条河流约 10 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 量评价,46.5%河长受到污染;10.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9......

    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