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测量学实习日记1
实习日记2
2012年2月15日星期三 今天是实习的第二天,从早上起来就一直下着小雨。测量仪器都较为精密,绝对不能见水。地面有很多积水,踏勘选点也不能进行。刚好听临班同学说今天有指导老师给大家讲解仪器的操作,我们就跟着一起去听课。来到航海楼,王老师在避雨的地方为我们演示了水准仪和全站仪的对中整平。并讲解了其中一些要领。首先是架设,将仪器架设到稳固的三脚架上,旋紧中心螺旋。然后是粗平,看圆气泡,分别旋转仪器的3个脚螺旋将仪器大致整平。再然后是精平,使仪器照准部上的管状水准器平行于住意一对脚螺旋,旋转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具体操作是左右手同时转动两个脚螺旋,两拇指移动方向相向,左手大拇指方向与气泡管气泡移动方向相同。然后,将照准部旋转90°,旋转另外一个脚螺旋使长气泡管气泡居中。最后是检验:将仪器照准部再转90°,若长气泡管气泡仍居中,表示已经整平;这是水准仪的整平,全站仪除了整平,在之前还有一步仪器的对中。其中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控制点一般比较小一次不容易出现在对中器视野内,可先用脚尖辅助找点。基本找到后,可稍微旋松固定螺丝,使全站仪整体在架子上移动精确对中。之后老师又讲了点基本的操作,然后要我们带着仪器去图书馆下避雨的地方几人一组练习熟悉仪器。晚些时候我们回到寝室,上网在百度地图上找到了我们大概要测量的范围,经过大家的讨论,基本确定了闭合导线的路线以及控制点如何选取。
第二篇:测量学实习日记
测量学实习日记
林元琪
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天气:晴
我们小组在29号下午领取了相关仪器。对仪器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调平,对中。确保了仪器的精确度。我们小组在讨论和一致认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不在前期进行相关校准,将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当大的误差,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的错误。
另外,我们对组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对日程也进行了明确的安排,计划在后天,即7月1日之前完成控制点的布设。在7月6日之前完成图幅的初步绘制。在7月8日之前完成所有任务。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只有明确的分工是将来几天通力合作的前提条件。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天气:晴
根据昨天的约定,清晨不到5点,我们就来到南门集合。我惊讶的发现,我们组并不是最早开始工作的团队,别的小组已经在南门控制点完成仪器架设,开始导线测量了。大家的情绪都比较高涨,精神状态也相当饱满。在实地勘察的前提下,我们确定了东起交大第九教学楼,西至19号宿舍楼,南起南门控制点,北至思西教学楼的图幅范围。
我们在上午对南门-小树林-天佑礼堂的控制点布设。小组各成员全部到位,大家分工明确,测量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经过一天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南门-小树林-天佑-南门的环形闭合水准路线。
在晚上我们对上午的控制点进行了闭合差计算,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角度误差为45秒,x方向误差为3cm,y方向误差为2cm。测量精度高于预期,符合实习要求。
在测量中我们发现:棱镜和三脚架之间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大约在5分左右。虽然误差不是很大,但是在一圈的闭合导线测量过程中,由于脚架的倾斜方向不一致,将累计产生巨大的偶然误差。因此,我们在细致研究后,决定测量一律统一使用棱镜与地面的切点进行角度的读取。在国家控制点上,使用测铅进行角度定位。这样能够使整体精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2012年7月01日,星期日,天气:晴
清晨,我们再次早起测量。早上,小组成员一致讨论后发现,控制点的布设太过于紧密,平均间距仅为25m-40m,不符合控制点间距50m-100m的要求。如果按此模式进行下一步布设,我们最终控制点数目将达到40个左右,远远超过
预期。因此,经小组成员一致决定,对控制点进行挑选,对无法使用的控制点进行舍弃,对部分位置重新布设。
因此,我们今天重新选点。由于有了昨天的实习经验,今天的工作进度大幅度提高。截止晚上7点,我们完成了全画幅14个控制点中的12个。形成了从天佑-19号宿舍楼-思源西楼-天佑的1号闭合水准路线。从天佑-思源楼-第七教学楼-南门的2号附合水准路线。两者间形成了一个控制网。
经过计算,1号路线的角度误差在40秒,x轴误差为3cm,y轴误差为4cm。符合要求。
在测量中,我们为了保证精度,利用全站仪,对每个角度进行了盘左盘右反复多次测量。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前提下,才有了我们如此高的精度。另外,对于全站仪这类精密仪器,微小的旋转就能造成10秒的角度该变量。因此,我们必须非常细致认真的对仪器进行调整,不可有一丝的马虎。
2012年7月02日,星期一,天气:晴
上午,谭老师对我们的实习工作进行了指导。在谭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到在控制网布设方面的错误。两个水准路线相互交错所形成的控制网,和我们日常所学的水准路线有非常大的差别。两者的理论指导依据和误差计算规则完全不一样。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控制网进行了更改,最终确定了环绕测区的闭合水准路线网。第三次重新推到进行平差。我们认为,只有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够使得整体测量的圆满完成。这种严谨的精神,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2012年7月03日,星期二,天气:晴
经过谭老师的指导确认,我们敲定了最终的控制点。并开始了碎步点的测量。在进行碎步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了绘图与测量同步,测量最多不超过绘图3个控制点的要求。
我们发现,严格依照要求有很大的好处,能够使得绘图的误差减至最小。在任何一处碎步点出现了不闭合的情况,我们都可以立刻返工重测。反而对整体的进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2年7月04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碎步点的测量工作。上午同学传来消息,有的组仪器出现了损坏。我们引以为戒,坚决做到仪器不离人,每个仪器由专门的人负责看管。实行责任制,将仪器落实到个人,以确保本组仪器的安全。我认为,对仪器的爱
护非常有必要,测量使用的都是精密的光学仪器,不能容许我们出现任何的磕碰,否则会对仪器的精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组的成员相互轮换工作岗位,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身体力行,每个人都熟练使用仪器。我们小组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在此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大家团结默契,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2012年7月05日,星期四,天气:多云
今天,我们对最后的几个控制点进行了碎步测量。在下午的时候,我们完成的所有成员的轮班。大家对于测量,也都有了自己的一番感受。连续七天的测量,小组成员的体力出现了一些下降。但是,大家没有因此而减缓进度,大家相互配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经过这几天的测量,我们发现,仅仅凭借课堂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实际测量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照本宣科的测量是不可能有好成果的,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够最终感受到测量学真正的魅力。2012年7月06日,星期五,天气:雨
今天,我们小组对控制点的高程进行了测量。我们小组5名成员全部参与了测量学的学科竞赛,因此,控制点的四等高程测量对我们小组自然不成问题。大家通力合作,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14个控制点的高程测量,经过计算,精度符合要求。
我们再次感谢老师举办的测量学竞赛,通过上次的竞赛,使我们在水准仪的使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才使得今天的高程测量进行得如此顺利。
截止晚上,手绘图,机绘图都完成的总体框架的绘制。
2012年7月07日,星期六,天气:雨
今天,我们对所有的手绘草图进行了整理。部分手绘草图为了实现良好的效果,进行了重新绘制。井盖,树,路灯等设施,进行了细部测量。大家看到这一周的成果都很兴奋,觉得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始自终,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马虎。
2012年7月08日,星期日,天气:雨
今天,我们进行最后的检核工作。这次实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实习的辛苦,更让我明白事先准备的重要性。由于在前期我们小组花了时间来理清具体的测量步骤和要求。所以在后期,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还算顺利,虽然测量过程还是出现了一些磕碰,但按照具体的操作,我们也没走多少弯路。实习中,我们也充
分认识到了分工协作的重要意义,没有好的协调分工合作,我想我们也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测量任务。
同时,再次诚挚地感谢汤老师给我们的悉心指导!
第三篇:测量学大学生实习日记
实习第一天
11月23号 天气:阴 测站点A8 A7
今天是测量学实习的第一天。早上我怀着期待又兴奋的心情赶到了科报厅门口。我们在找到待测的测站点后,便兴致勃勃的开始动工了。我们选定了A8点作为第一个测站点。因为不太清楚具体怎么做,所以我们等到老师过来对我们进行了一些操作上的指导以后,开始了我们对第一个测站点的碎步测量。首先我们对经纬仪进行了对中整平,然后我们要先画出初始零边,本来我准备去立尺的,但是在老师的提醒下,我们知道了要用一支笔做为观测点来寻找零点。老师说如果用尺子的话,太宽,会导致误差太大。顺便的老师也批评了我们组定量角器的针太细了,会导致画图时,量角器跑位,而使图像不准确。我们立马承诺画图时会把针换成粗的。
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实习是很简单的事,组长还说今天每人要测完一个点。真正做起来时,我们才发现,碎步测量比我们想象的要繁琐的多。为了准确画出图形,我们要测完A8附近所有突出的点,包括各个转角,台阶,花圃等。我们想起老师说的上届的学长们大概测了一千多个点,开始理解了他们为什么下雨天也要赶任务。幸好慢慢大家开始熟悉了各个步骤,分工合作,速度也比一开始快了。但是到了12点时,一个测站点还没完成。中间由于一些立尺时的疏忽导致花圃位置画出来与实际不符。我们努力克服沮丧,马上进行了重测。
因为冬天的白天较短,于是我们一致决定了中午不进行午休。下午两点左右终于可以测A7点了。轮到我负责观测。因为早上看到了一点点失误就会导致图形有很大的偏差。所以开始观测时,十分的紧张。读数也读的有点慢。但是成员都耐心的配合我的脚步,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进入状态后,也就快了很多。我想很多事情都跟我们实习一样。开始的时候因为不了解,所以认为很困难,但是只有大胆的尝试并且练习以后,才能真正的掌握。
五点左右,天有点暗了,我们也结束了第一天的实习,一共测了70多个点。虽然进度比我们想的慢,但是相信明天我们可以完成得更好。
实习第二天
11月24号 天气:阴 测站点A6-2 A6-4
今天我们终于开始测第三个测站点:A6-4了。第三个点在图书馆的后面。早上我刚到时就傻眼了,这里的树木,井盖,跟零碎的突出点非常的多。我们隐隐感受到了今天任务的艰巨。早上我负责画图。今天的风很大,画图时手冷得直发抖,好不容易画了30多个点,结果发现钉在量角器上的小钉子跑位了,将小钉子钉在量角器上后,只好将画过的点再检查一遍,将不在同一点上的点擦掉重画。因为自己一点不注意,整个图形便出现了偏差,在接下来的画图中,我丝毫不敢再掉以轻心。尽量用一只手按在小钉子上,防止它再次偏位。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两个在地面上相近的点,经过1:500的比例尺缩小了以后,在图上画出来的几乎就在一个点上,这时如何将它们描绘出来而又不使它们与真实的地形比例不一样,就是在画图时要十分小心的问题。因为今天所测的地形较复杂,有好几个点我们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团结就是力量,我们默契克服每一个困难时,都觉得十分具有成就感。
令人欣慰的是在下午的时候我们完成了第三个点,进入了测A6-2点。A6-2位于图书馆前,由于周围只有道路跟建筑,整个测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就希望今天可以把第四个点也测完。争取每天完成两个点的速度。下午我主要负责记数,相对来说这是所有分工里最轻松地工作。但是它也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任务。因为要时时紧跟观测者的速度。同时也是检合的重要一步。为了及时发现错误,在观测者读数的同时要算出上下丝的平均数与中丝进行比较,不能超过5mm.。同时要及时算出平距,方便小组成员拉尺进行检合。所以记数据可以说是一个不能停歇的任务。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数据出现较大的偏差。反复测量后也找不出原因,最后才发现是画图人员看错了量角器上的数。这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个工程里面的每个小组成员就像是一条流水线,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工程无法进行。
因为A6-2测得较快大概三点时,我们开始测A6-3,由我进行观测。可惜五点多时,天黑下来了,我们没能完整的把A6-3点测完。
实习第三天
11月25日 天气:晴 测站点:A6-3 B9
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今天我生病了,所以早上跟组长请了假,躺在床上却老想着小组缺了一个人估计其他组员的任务就变得很重了。大概十一点左右,虽然头还有点晕,但我还是决定过去找组员们。过去时,发现他们早上的效率还挺高的,除了将我昨天观测了一半的A6-3点测完了,已经开始测B9点了。B9位于东操往图书馆的路上。所以路边有很多要测得树木跟井盖。考虑到我的注意力今天可能不能很集中,于是我选择了去立尺。因为路边的各种树木和建筑都较复杂,所以这点的工作量相对来说更大。立尺时想起昨天妈妈的电话里的叮嘱,说如果立尺的话,不仅要考虑到数据准确的问题,还要考虑个人安全问题。因为尺子较长,所以在建筑物下的时候要记得抬头看一下上面的东西,避免把什么东西捅下来砸伤了自己。立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加大观测人员的误差,我尽量做到标尺立直。
立了一段时间的尺子后,下午我开始负责跑图。跑图是为了与我们画出来的图相对比。这是我第一次负责跑图。组长大致跟我讲了一下怎么画图后,还要我进行选点。我怀着很大的新鲜感开始干了起来。可是过了一会我就发现跑图其实没那么简单。首先是图书馆后的那个楼梯,平常走的时候没注意,今天要画出大概图形时,才发现楼梯经过设计的。我观察了好久才完整的画了下来。第一遍画好后,作图人员认为太过复杂了,因为我将整个楼梯画了下来而细节方面却没有画好。于是进行了重画。同时我发现了选点其实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点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点过少的话,又会导致画图人员无法将各个点连起来。
后来发现有一处我们小组在已有测站的上无法进行测量,于是我们再加设测站。我们将新增测站定好以后,使用经纬仪和钢尺确定了该点的坐标等基础信息,并做上记号。天黑了,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实习。
下午我负责A7点的观测。现在我已经能够很熟练地进行观测了。但是中途还是出了一些问题。就是记数人员的点号跟跑尺人员的点号突然对不上了。不知道是否是立尺人员换位置时,我以为没换,所以漏测了点,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两方对不上。为了找出遗漏的点,我们只能从头检测。整个过程耗费了小组不少时间。
整个补测的过程,我们尽量扩大了外围的面积,增加了一大片是草地,空地,喷泉,假山等一些占地较大,描图较为简单的地物。比之前的测点来得更加仔细。大概5点左右,我们完成了对A7点的补测。组长将数据分工,要我们带回宿舍对数据进行计算后,于是我领了三张数据回宿舍,结束了今天的实习任务.实习第九天
12月1号 天气:阴 测站点:A6-1 A8
今天是实习的第八天。早上我过去时,发现组员们都在A 点边上。本来我们打算今天早上补测A8点的。但是那里已经有人在测了。我们只好转到图书馆前等另一个快好的小组。今早的打算是把图书馆前的喷水池内部的形状也测出来。因为暂时不能测,所以大家分工处理数据。每一张的数据看起来公式已经知道了好像很快的样子,但是实际算起来还是需要很长时间,因为量实在很大。后来更发生了数据丢失三张的乌龙事件。所幸因为之前画图人员的需要将数据进行了拍照存底。于是我分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就是抄数据。将照片扫描后,再抄到新的表格上去。
下午等到3点左右,终于可以测我们的最后一个补测点A8点了。由我负责观测。具体操作步骤没有改变。途中因为碰到下课时间,人流量很大,耽误了我们的测量。同时因为下课很吵,我跟立尺人员一个不注意漏测了一个点。导致了跑尺的同学跟记数人员的点数又对不上了。我们在算出平距找出已测的点后,为了确保准确,还是删掉了后面的几个点数,重新观测。很开心的是在5点多时,我们完成了A8点的补测。刚好是1000个点,这也意味我们的碎步测量结束了,接下去就是画图跟数据处理的问题了。这应该是小组人员这几天最开心的一天了。
实习第十天
12月2号 天气:晴
今天是实习的第十天。早上组长通知七天半到A62点集合。开始时我有点纳闷,觉得昨天碎步已经测完了,今天为什么还要早起呢。到了那才知道原来今天要测各个测站点之间的水平角。一开始我们不知道到底一个测站点要做多少个测回。为了保险起见,经过讨论,我们像第一次水平角的实习一样,每个人测一个测回,通过计算测回差,来看我们的读数是否正确。个人半测回差不超过24′,小组成员间的测回差不超过40′。并且每个人按顺序地以180°/n作为初始角。因为没有标杆,所以我们用笔代替。第四个轮到我观测,测盘左时还好,因为最近实习的观测都只用盘左。所以测半测回后,换到盘右时非常不习惯。要不停地停下来找水平制动的位置。不过测过两次以后就习惯了。我在瞄准笔时,想起了老师以前说的要尽量瞄准底部,并且要用双丝夹住目标物或者用单丝平分,可以减小误差。高兴的是我只测一次的数据就符合要求了。
下午我们打电话给老师,结果老师说每个测站点只要测一个测回就可以了。于是我们从第四个测站点开始就换成每人测一个测站点了。不幸的是A82点被车挡住了,于是大概四点我们便早早的收工了。
实习第十一天
12月3号 天气:晴
今天是实习的第十一天。早上我们还是在A6-2点集中,今天我们需要测完昨天因为被车压住而看不到的测站点的水平角跟对测站点间的距离进行丈量。
同时今天这个实习中最娇贵的主角又要出场了,那就是钢尺。每一次我们使用钢尺时,就十分紧张。因为钢尺无论是被车压过或是人不小心踩到都会造成损坏。轻则误差增大,重则钢尺折断。但又因为它的精度高,所以我们无法用皮尺来代替。偏偏我们很多测站点在路边,不断有车辆和人群走过。每次拉钢尺,除了两名组员拉尺,其余组员都分段保护钢尺。为了使准确度提高我们一般都选男生拉尺,因为他们力气比较大,往返测时可以尽量将钢尺拉直。我主要负责保护钢尺,好几次都有行人不注意差点踩到,因为他们没看到钢尺铺在路上。最后我只能不顾形象的拿着竹竿保护钢尺。量到A7与A6-2点间时,我们发现这个地方无法直接丈量,要用经纬仪分段定点。但是天快黑了,于是我们只能将它放在仪器考试后在进行补测。
这真的是惊心动魄的一天。
实习第十二天
12月4号 天气:晴
今天是测量学仪器考试。
早上我们进行的是小组间的考试。内容是测一条水准路线。早上7点半我们拿着水准仪,脚架跟两根标尺来到科报厅前集合。我们考试的路线是班长的测站路线。我们排在第二组考。还没轮到我们时,我们先对水准仪的整平进行了练习,希望一会可以加快测量时间。不一会儿,班长通知轮到我们考了。因为早上最慢的两组下午要重测。所以我们一点时间也不敢耽搁。测一二站点由于没有经验,找了很久的中间位置。特别是在第二个站点时,第一次测出来的前后视距相差了7米,因为他们间的限差是5米,所以我们很紧张的进行了重测。接下去的几个点我们都是狂奔到下一个站点的。路人看见了,甚至以为我们在做什么极限测试。早上我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穿着靴子来考试了,因为没想到要跑步。总算的,最后我们不是用最长时间的两个组。
考完小组考,为了下午个人水平角测量的考试,我留在科报厅前,练习经纬仪的对中整平。考试要求在七分钟内测完。这样意味着我们要在3分钟左右对仪器进行对中整平。一开始我都要用四分钟多,经过练习大概可以在两分钟多内完成。下午考试时,第一次考时,心里很紧张。不知道什么原因,水准管气泡一直只能在两个面内居中,每次转到第三个面就偏了一格以上。时间一分分过去我越来越紧张。最后不仅时间超过了,连读出来的数据也是错的。于是我只能进行重测。第二次测时,虽然还是很紧张,但是较前次也比较熟悉了,所以在四分多钟时完成了。原本想再测一次提高成绩,可是后来把眼镜落在宿舍了,要测时才发现看不清读数,只能作罢。
事后老师说要我们进行仪器考试就是为了避免有些同学实习时不喜欢动手。让我们看一下理论上跟实际操作上的区别。紧张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也意味着我们的实习接近尾声了。虽然两星期来几乎每天都会抱怨实习很累,可是真正要结束时,还是很怀念我们这两个星期为了同一件事而努力的过程。
第四篇:测量学实习日记2
实习日记3
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
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天空依然下着小雨。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踏勘选点。在前一天晚上,我们用百度地图的测距功能在学校的地图上大致圈出了我们要测量的范围,并初步选定了闭合导线的路线。因为学校的院墙有一个角是斜的,所以我们测得正方形有一个角就在学校外面。为了方便测量,我们决定先在学校内部做一个闭合导线,然后从其中的一个点从学校的旁门向外引一条支导线,以完成校外部分的测量。选取控制点有一些要求,比如两点间的距离要适中,大概八十米左右较为合适,所选的控制点要同时良好,以方便以后的碎部测量,并且选点一般要选在路边,选择土石较为坚固的地点,避开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后,我们开始沿着事先选定的路线进行实地选点。我们做外业时虽然不再下雨,但地面还是比较湿,用油漆画的点不是很牢固。我们决定先实地大概选点后,等到天晴再画点。在具体的选点过程中,还是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比如有些在点分布较密集,有些有相距较远,或路中有延伸出的小胡同需要加点,人流量大等。大约用了一个小时我们绕着闭合导线走了一圈,初步选定了十个控制点。然后回到寝室取出仪器,在外面假设了两个点进行了实地的测角测距练习,晚些时候我们回到寝室,又在一起学习了全站仪的说明书。明从网上找了几个有关闭合导线测量的视频进行了学习。基本准备好后,大家做到了心中有数。就等待天完全放晴,进行主点导线测量。
第五篇:测量学实习日记4
实习日记5
2012年2月18日星期六
今天是周末,但因为测量的前几天一直阴雨,影响了不少进度,今天天气也不错,大家就一致决定出工赶赶进度。今天我们主要是接着昨天没有测完的主点测。目标是完成闭合导线的测量,并进行计算校核满足要求。我们从早上快九点进行外业,大约到下午一点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回到寝室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本来大家都挺高兴,因为提早完成了今天的测量任务。但等到下午处理完数据后就再也高兴不下来了。经过计算,角度闭合差超出了规定范围。我们共测了十站,按照规定闭合差应该在127秒之内,结果我们算出的闭合差是257秒,超出了快一倍的范围。大家都觉得很失望,因为这就意味着这两天的工作就全部作废了。我也感觉很不高兴,也挺意外。因为我觉得我们测的时候精度还是蛮高的,进度也压得比较慢比较认真,大部分站的左右盘误差只有几秒。但失望归失望,冷静下来,我去问了其他组的情况,发现和我们存在同样问题的小组还不在少数。后来我又咨询了老师,结合自己组的情况,认真回想和大家一起仔细分析了出现问题可能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对中不够精确,我们是用油漆画的十字叉,线条较粗,对中的时候不易找到正中心,我们决定采用在十字叉中心钉钉的方法提高精度。第二是我们在全城的测量中有几个不同的人读数,可能会因为个人读数习惯的不同导致误差。第三是有些站可能没有精确对焦,消除视差。第四是因为我们用全站仪测时,精确对准后会用说按键盘测量距离等数据,虽然水平已经制动,但还是可能因为按键造成小的转动。全站仪十分精密,有可能就是微小的转动就会相差几分。分析了原因,大家也逐渐从失望的心情中走了出来,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何况我们还是新手,第一次接触测量实际工作,遇到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从之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我想这也就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