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测量学专业实习日记
测量学专业实习日记
2014/11/5星期二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天气晴朗,上午老师带着我们领取了测量实习所用的仪器并给我们示范了一下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完之后我们拿着仪器来到了综合楼下,我们这组领的是测距离的水准仪,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水准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水准仪上一些按钮,调钮的一些作用。
2014/11/6星期三
今天我们早早的就来到了测量的场地,似乎大家对于刚开始的测量实习都很新奇,兴致都很高涨。由于昨天对仪器已经进行了练习,选择好点后,我们很快就调好了仪器,开始了测量。我们选的是综合楼前面的一个封闭四边形进行了测量,xx架好仪器后,xx拿着其中一个水准尺走到了第一个点,我们让xxx拿着另一个水准尺以同样的步数走到了四边形的相邻边,对好中丝后,xxx开始了读数,由xxx记录读数,为了防止读数的不准确,我又对其进行了二次的检查,就这样我们来来回回,一天测了四五个点,还算比较满意。在傍晚即将来临的暮色之前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实习,收拾好仪器离开了。
2014/11/7星期四
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风特别大,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在风中摇摆着测的那些点,由于测量过程中出现点小问题,我们耽误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扶着水准尺特别累,我也加入了扶水准尺的行列,为了练习水准仪的使用,我们轮流进行的水准仪的调平,每个人在学会之后都感觉好有成就感。
2014/11/8星期五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天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看屏幕上的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2014/11/9星期六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在宿舍整理测量好的数据,然后休息一天。当然在休息的同时我们要准备一下下周经纬仪的测量,以防到时候手忙脚乱。
2014/11/10星期日
昨天已经把测量高程的数据统计完,今天准备方位角的测量,早晨起来预习一下测量该如何进行并练习了一下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仔细研究了一下,另外还请教了几位同学。根据安排,一个点共要测两个测回,一个测回分上半测回、下半测回,上、下半测回分别取平均值(两平均值相差不大于40秒),再取这两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这点的方位角,测量顺序为先盘左再盘右。盘左时先对准测测站点的下一点后把视数调为0度附近,再开始对该点进行测量,读数后顺时针旋转到测站点的上一点进行测量;盘右:测量测站点的上一点,读数完毕后再逆时针旋转到测站点的下一点(——完成了第一测回的测量);第二测回方法与第一测回相同,只是把视数调到90度附近。
在选择测量地点以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在实地选点时,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相邻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选于便于保存标志的地方;3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我们先测的综合楼前的点,这是我们测的第一组数据,也是花了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个点,因为大家对仪器都不太熟,第一个测回重测了好几次才勉强完成任务,时间花了比较多,但效果不太理想,把扶尺的他们给急坏了,大家便商定轮流测量和扶尺。
2014/11/11星期一
今天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还好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经过讨论,我们像第一次水平角的实习一样,每个人测一个测回,通过计算测回差,来看我们的读数是否正确。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天要放样的地方,因为昨天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天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
教学楼与综合楼之间那个台阶上的那个点是最难测的,因为那个点在台阶上,不太好架仪器,好一番折腾才把仪器给架好,但最难的倒不是这里,而是接下来的那个点,因为那个点根本无法观测到,只有用铅垂线将点引出,而当时光线又欠佳,后来把那根线给涂上色,另外凭借手机的光作为光源,才顺利的完成任务。
2014/11/12星期二
今天还是在用经纬仪,组内产生了一些分歧,是用这个先弄地形图测绘,还是弄一个闭合导线出来,究竟在哪个范围弄,这几天也确实有点累了,感觉进度也有点慢,一些组员就在这边放坐标,另一些组员在另一边看别的组怎么做,发现一些误差,对误差容忍程度不一样,也产生分歧,今天因为一些分歧,争论,导致今天只得到6个坐标,检验好像不是很精确,感觉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2014/11/13星期三
今天天气很晴朗,心情也很不错,早晨我们吃完饭后,拿着仪器来到了测量地点。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感觉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一天的体验,我更明白了理论的实际意义。明天接着实习,接着学习。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2014/11/14星期四
经过一早上的休息。我们是从下午1点半开始实习任务的。今天下午,我们需 首先选定了图书馆前的点作为补测点。早上我负责立标尺。就几天以来的经验,对于立尺这个看似单纯需要体力的工作,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首先必须协助选点人员找出最合适的点。同时在选定点的地方,要尽量减少观测人员的误差。比如尺一定要立直,然后就是在观测的过程中避免尺子的摇晃,否则就会使观测人员的读数有较大误差。碰到类似于花圃一样的地方,要测四个拐角点时,将尺子放在哪个地方也是需要思考的。
下午我负责点的观测。现在我已经能够很熟练地进行观测了。但是中途还是出了一些问题。就是记数人员的点号跟跑尺人员的点号突然对不上了。不知道是否是立尺人员换位置时,我以为没换,所以漏测了点,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两方对不上。为了找出遗漏的点,我们只能从头检测。整个过程耗费了小组不少时间。
我们的实习到了尾声了。虽然两星期来几乎每天都会抱怨实习很累,可是真正要结束时,还是很怀念我们这两个星期为了同一件事而努力的过程。
第二篇:测量学实习日记
测量学实习日记
林元琪
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天气:晴
我们小组在29号下午领取了相关仪器。对仪器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调平,对中。确保了仪器的精确度。我们小组在讨论和一致认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不在前期进行相关校准,将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当大的误差,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的错误。
另外,我们对组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对日程也进行了明确的安排,计划在后天,即7月1日之前完成控制点的布设。在7月6日之前完成图幅的初步绘制。在7月8日之前完成所有任务。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只有明确的分工是将来几天通力合作的前提条件。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天气:晴
根据昨天的约定,清晨不到5点,我们就来到南门集合。我惊讶的发现,我们组并不是最早开始工作的团队,别的小组已经在南门控制点完成仪器架设,开始导线测量了。大家的情绪都比较高涨,精神状态也相当饱满。在实地勘察的前提下,我们确定了东起交大第九教学楼,西至19号宿舍楼,南起南门控制点,北至思西教学楼的图幅范围。
我们在上午对南门-小树林-天佑礼堂的控制点布设。小组各成员全部到位,大家分工明确,测量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经过一天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南门-小树林-天佑-南门的环形闭合水准路线。
在晚上我们对上午的控制点进行了闭合差计算,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角度误差为45秒,x方向误差为3cm,y方向误差为2cm。测量精度高于预期,符合实习要求。
在测量中我们发现:棱镜和三脚架之间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大约在5分左右。虽然误差不是很大,但是在一圈的闭合导线测量过程中,由于脚架的倾斜方向不一致,将累计产生巨大的偶然误差。因此,我们在细致研究后,决定测量一律统一使用棱镜与地面的切点进行角度的读取。在国家控制点上,使用测铅进行角度定位。这样能够使整体精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2012年7月01日,星期日,天气:晴
清晨,我们再次早起测量。早上,小组成员一致讨论后发现,控制点的布设太过于紧密,平均间距仅为25m-40m,不符合控制点间距50m-100m的要求。如果按此模式进行下一步布设,我们最终控制点数目将达到40个左右,远远超过
预期。因此,经小组成员一致决定,对控制点进行挑选,对无法使用的控制点进行舍弃,对部分位置重新布设。
因此,我们今天重新选点。由于有了昨天的实习经验,今天的工作进度大幅度提高。截止晚上7点,我们完成了全画幅14个控制点中的12个。形成了从天佑-19号宿舍楼-思源西楼-天佑的1号闭合水准路线。从天佑-思源楼-第七教学楼-南门的2号附合水准路线。两者间形成了一个控制网。
经过计算,1号路线的角度误差在40秒,x轴误差为3cm,y轴误差为4cm。符合要求。
在测量中,我们为了保证精度,利用全站仪,对每个角度进行了盘左盘右反复多次测量。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前提下,才有了我们如此高的精度。另外,对于全站仪这类精密仪器,微小的旋转就能造成10秒的角度该变量。因此,我们必须非常细致认真的对仪器进行调整,不可有一丝的马虎。
2012年7月02日,星期一,天气:晴
上午,谭老师对我们的实习工作进行了指导。在谭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到在控制网布设方面的错误。两个水准路线相互交错所形成的控制网,和我们日常所学的水准路线有非常大的差别。两者的理论指导依据和误差计算规则完全不一样。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控制网进行了更改,最终确定了环绕测区的闭合水准路线网。第三次重新推到进行平差。我们认为,只有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够使得整体测量的圆满完成。这种严谨的精神,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2012年7月03日,星期二,天气:晴
经过谭老师的指导确认,我们敲定了最终的控制点。并开始了碎步点的测量。在进行碎步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了绘图与测量同步,测量最多不超过绘图3个控制点的要求。
我们发现,严格依照要求有很大的好处,能够使得绘图的误差减至最小。在任何一处碎步点出现了不闭合的情况,我们都可以立刻返工重测。反而对整体的进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2年7月04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碎步点的测量工作。上午同学传来消息,有的组仪器出现了损坏。我们引以为戒,坚决做到仪器不离人,每个仪器由专门的人负责看管。实行责任制,将仪器落实到个人,以确保本组仪器的安全。我认为,对仪器的爱
护非常有必要,测量使用的都是精密的光学仪器,不能容许我们出现任何的磕碰,否则会对仪器的精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组的成员相互轮换工作岗位,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身体力行,每个人都熟练使用仪器。我们小组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在此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大家团结默契,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2012年7月05日,星期四,天气:多云
今天,我们对最后的几个控制点进行了碎步测量。在下午的时候,我们完成的所有成员的轮班。大家对于测量,也都有了自己的一番感受。连续七天的测量,小组成员的体力出现了一些下降。但是,大家没有因此而减缓进度,大家相互配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经过这几天的测量,我们发现,仅仅凭借课堂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实际测量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照本宣科的测量是不可能有好成果的,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够最终感受到测量学真正的魅力。2012年7月06日,星期五,天气:雨
今天,我们小组对控制点的高程进行了测量。我们小组5名成员全部参与了测量学的学科竞赛,因此,控制点的四等高程测量对我们小组自然不成问题。大家通力合作,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14个控制点的高程测量,经过计算,精度符合要求。
我们再次感谢老师举办的测量学竞赛,通过上次的竞赛,使我们在水准仪的使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才使得今天的高程测量进行得如此顺利。
截止晚上,手绘图,机绘图都完成的总体框架的绘制。
2012年7月07日,星期六,天气:雨
今天,我们对所有的手绘草图进行了整理。部分手绘草图为了实现良好的效果,进行了重新绘制。井盖,树,路灯等设施,进行了细部测量。大家看到这一周的成果都很兴奋,觉得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始自终,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马虎。
2012年7月08日,星期日,天气:雨
今天,我们进行最后的检核工作。这次实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实习的辛苦,更让我明白事先准备的重要性。由于在前期我们小组花了时间来理清具体的测量步骤和要求。所以在后期,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还算顺利,虽然测量过程还是出现了一些磕碰,但按照具体的操作,我们也没走多少弯路。实习中,我们也充
分认识到了分工协作的重要意义,没有好的协调分工合作,我想我们也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测量任务。
同时,再次诚挚地感谢汤老师给我们的悉心指导!
第三篇:测量学实习日记3
实习日记4
2012年2月17日星期五
今天天气终于放晴,地面也基本上干了。前几天连续阴雨,今天是难得的晴天,我们不到早上八点钟就集合出工。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踏勘选点,用油漆画完所有的控制点,并进行部分的闭合导线测量。画点的工作较为容易,因为前几天已经基本选好,只是等到今天地面干燥❀上点,我们用了大概半个小时就完成了踏勘选点的工作。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闭合导线的测量。两人跑尺,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因为是刚开始测量,大家都很不熟悉,彼此之间也不是很默契。所以一开始进度比较慢。开始记录校核的数据相差也较大。我们先停下手头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分析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没有精确整平,精平后没有在旋转九十度进行检校;二是读数误差,不同人的观测习惯可能不同,我们决定每站由同一人完成观测;第三是对中的问题,棱镜的对中较为简单,但有时可能棱镜镜头有点斜,对中不太准确,我们就辅助观察十字丝下方的两条平行竖线,使其刚好夹住棱镜下方的竖直杆,还有就是花杆的对中,因为花杆比较粗,瞄上方偏差较大,我们就统一瞄准下方的尖。讨论后我们又对第一站重新进行了测量,测量盘左盘右的误差是十几秒在四十秒的规定范围之内。经过几站的测量后大家渐渐进入了状态。随后的测量也较为顺利,每站盘左盘右的误差也很小,一般只有几秒。因为每个人都要熟悉操作的各个过程,测几站后我们相互交换了工作,保证每个人都能学会一起的操作,熟悉测量的整个过程。因为是不同的人操作,相应的也就放慢了进度。
第四篇:测量学实习日记6
实习日记7
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
今天是新的一周开始,天气也不错。在上一周的测量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在昨天的测量中我们较为圆满的完成闭合导线的测量和内业计算。今天大家决定一鼓作气在一天时间内测完水准测量。尽快完成控制点的测量。大约早上八点多大家集合出工。水准仪的整平和操作较为简单,但在实际的测量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中点的确定,水准仪要架设在靠近两站点中垂线方向,起初我们考虑过距离短的可以用皮尺测,但这样显然很没有效率也不实际。后来我们就先目测出大概的位置,再根据以前测出的两站之间的距离用水准仪的测距功能较为精确的估计。此外在读数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视差总是难以消除,后来我们经过反复的校准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吃饭时大家也没有休息,二是路患者去吃饭。经过大约四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全部的水准测量工作。经过计算校核,高程闭合差为4.5毫米,在规定范围18毫米之内。顺利地完成了一天的测量任务。虽然今天的测量过程比较顺利,但中间还是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我们在早上拿出仪器时为了防止在土地上测,带上了尺垫。但在测量过程中没有用到,我们把它落在了第一个测站处,等测到第三个站时我们突然发现尺垫不见了,回去找时发现已经不再原处。我们询问了在仪器测量的其他几个组都没有结果。谁知回到寝室时发现竟然在我们寝室,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室友看到在十字路口看到落下的东西便捡了回来,虽然是有惊无险,但通过这件事也真真切切给我们上了一课,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严谨认真,带出来多少仪器,就一定要完好无损的带回多少仪器。做事要有始有终井井有条。我想着也是成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五篇:测量学实习日记8
实习日记9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昨天晚上看天气预报本周接下来几天都有雨,昨天雨下了一天,没有办法进行外业。我们都有点担心我们的进度。今天早上上醒来,发现外面没有下雨,地面也基本干燥,我们就抓紧时间出工。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进行碎部测量,前两天已经把主点展绘完成,昨天和其他组的同学讨论了全站仪如何建站等问题。大约八点钟,我们已经开始工作。虽然今天没有下雨,但天气很阴沉很冷,风也很大。虽然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但难得今天没有下雨,就抓紧时间测量。我们首先进行第一个控制点的碎部测量,在开始设站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假设第一二点连线方向为正北方向,在输入后视点角度数时出现了矛盾,开始我们输入的是方位角,但得出的角度相差180度。我们进行了讨论,画图分析,最终确定应该是两者之间的夹角,即从前视方向顺时针转到后视点的角度。经过调整后我们成功的进行了建站,开始碎部点的采集,我们从一个角度出发,顺时针旋转一周采集。第一个控制点附近地形较为复杂,主干道两边有很多延伸出去的支路,我们一共测了有八十个碎部点。因为我们测得碎部点实在太多,导致进度很慢,一上午只测了一个控制点。后来我们和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了交流讨论,发现有的小组只测了十几个碎部点,有的测得很多。我们询问了老师,了解到要选特征点,如房屋的拐角,花园的边界等,总之一个地物点能有几个特征点勾绘出来即可,一条路上测量两三个有代表性的即可,其他的据此勾绘。我们中午轮流吃饭,没有休息,下午继续第二个点的测量。大约到三点钟左右,天空又下起了小雨,为了保护图纸,我们决定提前收工。今天虽然测得较慢,但我们基本搞清了碎步测量的方法流程,为下一步完成任务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