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沂蒙精神 强化责任担当(本站推荐)
弘扬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
“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虚心接受教育,主动磨练意志;笃奉明义锐思,抱负致远弘毅;遵守实践纪律,培育沂蒙特质”,这不仅仅是我校师生在2012年“下基地”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掷地有声的誓词,也是临沂大学“红色育人工程”实施历史上一段华丽的篇章,更是我校学子用青春的激情、热血与汗水踏出的一条红色征程。
——题记 为弘扬沂蒙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我校5000余名2011级学生和700余名青年教师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庄严宣誓,启动了以“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为主题的2012年暑期“下基地”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历时6天,近6000名师生将对通过对临沂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个中心、八大组团)进行参观考察,切身感受沂蒙精神,重温革命历史,锤炼思想,磨练意志,努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以此向党的生日献礼,向革命先烈致敬。当然,我们首先要感谢的是,为此次活动付出辛勤汗水的领导和老师们,是你们的努力让我校师生能有机会亲历这么一次震撼人心的红色文化之旅。
一、实践的力量,精神的升华
在此次追寻先烈的足迹中,我们先后来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滨海革命烈士陵园、九间棚旧址、平邑黄金地质公园、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中华奇石城、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和复原场景展现了沂蒙精神产生、发展、升华的历史进程,讴歌了沂蒙人民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的奉献和牺牲,展现了老区在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实地参观并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威武不屈、不畏生死的品质,以及沂蒙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天气的炎热没有阻挡师生们缅怀历史的脚步,大家每到一处革命遗址,都驻足凝思,在感悟革命历史、回味革命先烈在血雨腥风中开辟新天地的壮烈,更加深了我们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混合着汗水流淌在脸庞,但是依旧可以从学子们青春的面容中看到他们坚毅的眼神和纯洁的心灵。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必将内化成永生难忘的人生历练,在今后的人
生道路上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二、沂蒙精神,永远的丰碑
沂蒙,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浴血奋斗,取得了沂蒙抗战的胜利,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激励着广大沂蒙人民在新的领域昂首阔步前进。
沂蒙精神,看似简单,着实厚重。千千万万沂蒙儿女用血与泪凝成的精神史诗,是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经久积淀文化精髓。“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细细读来,似乎能感受到,它正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爱党爱军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临沂的不断发展正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
沂蒙山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我党我军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村村有烈士,家家为红嫂”,老区人民“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到战场上。”跟着共产党走,军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沂蒙这块土地是奉献的热土,沂蒙精神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熔炼形成,沂蒙人民对党无比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他们敢于牺牲,勇于奉献,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爱党爱军,无私奉献,是沂蒙人们当之无愧的“番号”。陈毅元帅曾经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
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话任谁听了都无不为之动情。陈毅元帅在沂蒙山区与沂蒙人朝夕相处三年多,他对沂蒙人民有着深厚感情。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全国抗日楷模”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支前模范“ 沂蒙六姐妹” 等一大批英雄群体至今让人动容。在那惨烈悲壮、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在那宝贵的生命朝不保夕的生死关头,老百姓为什么会全心全意地拥护共产党、保护共产党?为什么会尽心尽力地支持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为什么能够牢固地形成军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钢铁长城?因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心里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服务人民,注重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把人民群众当亲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感发的肺腑之言:“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也是沂蒙精神的真谛所在!”
沂蒙精神,不仅仅是沂蒙山区的精神,它是山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党爱军、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十六个字。而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来看,这十六个字又集中表现为一种大义、大爱、实干和创新。沂蒙精神是一种能够传世的精神、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它不仅影响了过去几代人,今后仍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三、弘扬沂蒙精神,奉献多彩青春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投身于革命,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尽一份力。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也微不足道,可是如果中国数以千计的大学生都尽上一份自己的力的话,我相信这股力量足以让新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再迈上一大步。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的党、我们的革命战士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当向他们好好学习,这虽然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否则我们会再度让“战火”洗礼。知识的武装已不足以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还需要精神的充实,才足以奉献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同样,一个没有历史、没有精神的国家是经不起挫折的,屈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忘记屈辱。我希望我们能把这种使命感融入的我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 中,牢记革命先驱为我们所做的贡献,真真正正的尽自己所能完成自己的、国家的事业。
“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虚心接受教育,主动磨练意志;笃奉明义锐思,抱负致远弘毅;遵守实践纪律,培育沂蒙特质”,作为临大学子,我们承诺,将会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与学习中的每次挑战,在社会实践中弘扬沂蒙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国的腾飞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第二篇:弘扬沂蒙精神
弘扬沂蒙精神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回响,那些纯朴亲切的沂蒙儿女,仿佛穿越历史的画卷,向我们走来: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为了中国革命无私无畏的“沂蒙母亲”、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身怀有孕在冰水中肩扛门板搭浮桥的无名妇女……每次重温经典,回顾历史,都会发觉英雄的事迹总有穿透尘封的力量,先烈的精神永远绽放耀眼的光芒。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的阴霾终于散尽,纷飞的炮火已成记忆,但历史的瞬间早已沉淀成为永恒,英雄的影像业已定格永垂不朽,“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已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更是沂蒙精神扎根的沃土,绽放的膏壤。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学生,心中充满大爱,却惟独没有自己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用一辆破旧三轮车载回孩子们“精神食粮”,播下希望与梦想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类似的事迹还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有的为人们所熟知,有的终生默默无闻,但“沂蒙精神”一直都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熠熠闪光。
深沉的目光由远而近,遥远的思绪回到身旁,沂山脚下、弥水河畔的骈邑大地上,朴实无华、默默耕耘的园丁队伍中,“沂蒙精神”早已经满园怒放、吐露芬芳。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在这片一千八百公里的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先贤英烈和这些光辉形象面前,我能做些什么呢,又该做些什么呢?选择了教师,我无怨无悔;走上了讲台,我热血澎湃。在这个岗位上,我哭过,失落过,彷徨过,但我从没有后悔过。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我从内心里立下誓言:我要用爱和责任,无愧于三尺讲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班上有一个全校出了名的坏孩子,在家长眼中她是叛逆的,在老师眼中她是不可理喻的,在同学眼中她是不受欢迎的。她,学习成绩不好,早恋,打架,逃学,暴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有了自当教师以来所不曾拥有的满满幸福感。
认识这个小女孩是在一次感恩教育课上,我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作业,每人写一句话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她这样写到:“爸爸,妈妈,我多想你们经常回家”。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如刀绞,一个年幼的孩子,究竟要承受多少的心伤、要用多少的叛逆来伪装内心的凄凉。
课下的时候,我及时找班主任了解这个女孩的具体情况,父母感情不和,各自忙自己的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在与她的父母的沟通过程中,更感受到了父母的无可奈何。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由于年龄段的原因,会表现出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或者调皮、或者古怪、或者敌对。这个时候,我能做到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给予她更多的温暖和关爱,约她谈心、一起吃饭、一起谈论理想和未来,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一次课上,我热情洋溢的讲授新课。班上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劲儿的起哄,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我的温和提醒却换来了他的横眉冷对。尴尬的氛围夹杂着难以言表的委屈,怀着不平静的心情结束了纠结的一课。
课下的时候,这个女孩走到我跟前:“老师,时间太紧,就写了这么多,你看看吧!”我一怔,随即朝她微笑并表示了感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把折叠成心形的信带回了办公室。
“老师,也许我们班的人个别同学总惹你生气,让你难堪。对不起。我挺喜欢你的,即使内心难受还强颜欢笑,不容易的,辛苦您了。”。
看着这张字数不多但饱含深情的字条,仿佛自己找到了心灵上的知己,一股暖流涌进心头,眼泪也禁不住流了下来。而给予我这种高峰体验的,竟然是一个被全校师生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诚挚的祝福,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用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块黑板,一盏孤灯,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真正内涵。望着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唯有以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热血、我们的汗水,去唤醒青春的迷惘,去抚平孤独的忧伤,去点燃澎湃的激情,去催发奋进的力量。
我要把梦想放在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稚嫩的心从此开始飞翔;我要把自信注入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的生命之歌从此开始嘹亮。我要用爱和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三篇:弘扬沂蒙精神,做有担当好少年
弘扬沂蒙精神,做有担当少年小学生作文
担当,是一种美德,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会担当,并在担当中发展。
对于个人,担当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自出生起便在社会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担当起各自的责任。但仅仅是做好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勇于担当他人不愿担当的责任。支教天使赵小亭,她便是勇于担当的楷模。在大山里,她担当了一个勇敢的支教者,三尺讲台上,用她的担当释放出生命的芬芳。假使她像有些人一样,一味贪图假期的快乐,不愿担当一个志愿者,那么也许她的一生就将平凡地度过。
学会担当起那些艰难的责任,在担当中挑战自我,自身价值就会在一次次担当中得以升华。
对于一个民族,担当同样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在重重天灾面前,正是发扬了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汶川地震虽已过去,但它永远烙在了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灾难面前,整个民族共同抵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共同担当了苦难。严峻的自然环境,阻塞了的山路、公路,并没有挡住中华民族担当的脚步。一批批的志愿者、解放军战士,都是担当起民族责任的使者,他们代表整个民族,勇于担当。
如果这种民族的担当失去了,整个民族便会松散、失去凝聚力。所以担当对于名族来说必不可少,它铸就了整个民族的魂。
对于国家,担当更是维持自我在国际间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国家要想稳稳立足,必定是需要担当一定责任与义务的。哥本哈根会议中,中国便提出了担当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号召。这说明中国已理解和学会了担当,并希望各国共同担当起保护地球的责任。从另一方面说,若中国并未提出这一号召,会议必将被资本主义强国所控制,出现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条约。现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更需学会担当,担当起对内保障民生,对外维系世界经济稳定的责任。
个人、名族、国家三者本身就紧密联系。三者应共同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担当二字。
第四篇:弘扬沂蒙精神演讲稿
用爱和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丽临朐县新华中学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 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 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回响,那些纯朴亲切的沂蒙儿女,仿佛穿越历史的画卷,向我们走来: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为了中国革命无私无畏的“沂蒙母亲”、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身怀有孕在冰水中肩扛门板搭浮桥的无名妇女……每次重温经典,回顾历史,都会发觉英雄的事迹总有穿透尘封的力量,先烈的精神永远绽放耀眼的光芒。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的阴霾终于散尽,纷飞的炮火已成记忆,但历史的瞬间早已沉淀成为永恒,英雄的影像业已定格永垂不朽,“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已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更是沂蒙精神扎根的沃土,绽放的膏壤。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学生,心中充满大爱,却惟独没有自己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用一辆破旧三轮车载回孩子们“精神食粮”,播下希望与梦想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类似的事迹还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有的为人们所熟知,有的终生默默无闻,但“沂蒙精神”一直都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熠熠闪光。深沉的目光由远而近,遥远的思绪回到身旁,沂山脚下、弥水河畔的骈邑大地上,朴实无华、默默耕耘的园丁队伍中,“沂蒙精神”早已经满园怒放、吐露芬芳。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在这片一千八百公里的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先贤英烈和这些光辉形象面前,我能做些什么呢,又该做些什么呢?选择了教师,我无怨无悔;走上了讲台,我热血澎湃。在这个岗位上,我哭过,失落过,彷徨过,但我从没有后悔过。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我从内心里立下誓言:我要用爱和责任,无愧于三尺讲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班上有一个全校出了名的坏孩子,在家长眼中她是叛逆的,在老师眼中她是不可理喻的,在同学眼中她是不受欢迎的。她,学习成绩不好,早恋,打架,逃学,暴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有了自当教师以来所不曾拥有的满满幸福感。
认识这个小女孩是在一次感恩教育课上,我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作业,每人写一句话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她这样写到:“爸爸,妈妈,我多想你们经常回家”。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如刀绞,一个年幼的孩子,究竟要承受多少的心伤、要用多少的叛逆来伪装内心的凄凉。
课下的时候,我及时找班主任了解这个女孩的具体情况,父母感情不和,各自忙自己的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在与她的父母的沟通过程中,更感受到了父母的无可奈何。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由于年龄段的原因,会表现出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或者调皮、或者古怪、或者敌对。这个时候,我能做到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给予她更多的温暖和关爱,约她谈心、一起吃饭、一起谈论理想和未来,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一次课上,我热情洋溢的讲授新课。班上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劲儿的起哄,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我的温和提醒却换来了他的横眉冷对。尴尬的氛围夹杂着难以言表的委屈,怀着不平静的心情结束了纠结的一课。
课下的时候,这个女孩走到我跟前:“老师,时间太紧,就写了这么多,你看看吧!”我一怔,随即朝她微笑并表示了感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把折叠成心形的信带回了办公室。
“老师,也许我们班的人个别同学总惹你生气,让你难堪。对不起。我挺喜欢你的,即使内心难受还强颜欢笑,不容易的,辛苦您了。”。
看着这张字数不多但饱含深情的字条,仿佛自己找到了心灵上的知己,一股暖流涌进心头,眼泪也禁不住流了下来。而给予我这种高峰体验的,竟然是一个被全校师生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诚挚的祝福,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用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块黑板,一盏孤灯,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真正内涵。望着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唯有以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热血、我们的汗水,去唤醒青春的迷惘,去抚平孤独的忧伤,去点燃澎湃的激情,去催发奋进的力量。
我要把梦想放在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稚嫩的心从此开始飞翔;我要把自信注入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的生命之歌从此开始嘹亮。我要用爱和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五篇: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从1949 到2014,共和国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过了整整65个春秋,历经风风雨雨,有过迷茫和曲折,有过辉煌和荣耀。在共和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地方为了新中国的诞生,鲜血尽染;有一群人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无私奉献,这个地方就是沂蒙,这群人就是沂蒙人民。
巍巍蒙山,挺立的是革命先驱不朽的丰碑,滔滔沂水,诉说的是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60年前,淮海战役改变战局,百万雄师横扫全国。
30年前,临沂商城敢为人先,“物流天下”梦想起航。
10年前,沂河舞彩练,水城展新姿。
走在如今的临沂城,你看,沂河两岸步步见绿,处处有景;北城新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昨日西郊大棚底”、“今朝国际商贸城”、“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美誉已响彻大江南北,沂蒙老区已经旧貌换新颜。
沂蒙老区的崛起,崛起的不仅是强劲的“物质实力”,更是飘扬的“精神大旗”。“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在沂蒙大地生根发芽、满园怒放、吐露芬芳。
2013年11月25日总书记视察临沂时郑重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结合时代条件不断发扬光
大。”这是至高的荣誉、这是殷切的嘱托、这也是我们肩上的责任。作为新时期的沂蒙儿女,弘扬沂蒙精神、建设大美临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而践行群众路线则是凝聚发展力量的坚实保障。
今年3月份以来,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开,短短几个月,通过集体学习、实地观摩、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让我对沂蒙精神和群众路线的认识更加深刻。我也在不停的思考,在这些革命英烈和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面前,我们该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呢?
下面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几点收获和感悟: 2011年7月份,经省委组织部统一选聘,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服务于,对于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我来说,如何尽快融入基层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这个过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我的第一个收获是:践行群众路线,要会说“百姓话”。还记得我刚进社区不久,我与群众之间更多的是陌生和距离,有的群众甚至当着我的面说:“大学生村官来基层都是来镀金的,呆个两三年就拍屁股走人了,谁会想着为老百姓办实事?在我迷茫无措的时候,我们社区的老书记对我说:“和老百姓打交道要说他们听得懂、爱听的话,群众最烦走形式、说套话。”
一语点醒梦中人,后来,我主动申请住在社区,走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农家大院,和大伙一起干农活、拉家常,努力学习蓬莱方言,甘当群众的小学生,真诚和居民交
朋友!慢慢的村民熟悉了我、了解了我,有什么话也愿意和我说了,而学说“百姓话”也让我顺利的开始了村官工作的第一步。
我的第二个收获是:践行群众路线,要勤做“百姓事”。在我看来,走群众路线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走过场,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比如:动动手复印个身份证,跑跑腿交个有线电视费,打个电话和相关部门咨询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等等。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能否做好这些小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
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的好”,老百姓想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的承诺!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同样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风萧萧一肩霜雪,路漫漫万里征程; 任重道远的时代呼唤,依然在耳边回响;
前程似锦的发展蓝图,时刻在振奋胸膛;
为了建设大美临沂的使命与梦想,让我们用激情点燃我们的梦想,用梦想激励我们的行动,用行动谱写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崭新篇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