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临沭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书效
我们是临沂人,我们就是浸润在沂蒙精神中成长起来的,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沂蒙有20万人参军参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支前故事和支前人物,也可以说,正是可亲可敬的沂蒙人民为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伟大理想创造“爱党爱国、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牢记党的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心系党的事业,忠诚党的事业,把实现理想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继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做引领时代的先锋。
“一口饭,作军粮;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子弟兵的热爱,为了革命胜利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重温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历程,深切感受到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继承和发扬好“沂蒙精神”,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加强党性修养,践行群众路线,必须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作风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样,人民群众就能不断地从党的群众路线中和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实践中感受到温暖和实惠,从而像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那样,更加衷心地信任党、拥护党、热爱党。
“沂蒙精神”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沂蒙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用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回报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是真正地对党和人民负责;只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追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对革命先烈、对沂蒙人民最好的回报。我们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时期,也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的考验,新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增强党性修养?如何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是我们今后长期思考和努力的课题。
第二篇: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研讨会综述
李纪岩 张传民
2013-5-8 5:28:29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08日 07 版)
沂蒙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熔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为深入探讨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探索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路径,发掘并弘扬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光明日报社、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科联等单位主办的“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研讨会不久前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与会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
沂蒙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结出的硕果。与会者认为,深入研究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的内在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爱党爱军、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完善于改革开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沂蒙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保持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研究两者关系,对于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坚持群众路线,做好各项工作,都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之间不是一个单向度的关系,沂蒙精神的生成得益于党的群众路线,又在很多方面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包含沂蒙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会者指出,沂蒙精神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不仅产生过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穿越历史的时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沂蒙精神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培育和创造的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蕴含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展现了我们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意和血肉联系。要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包括沂蒙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人民群众不断从党的群众路线中、从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中感受到温暖,从而像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那样,更加信任党、拥护党、热爱党、紧跟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三篇: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从1949 到2014,共和国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过了整整65个春秋,历经风风雨雨,有过迷茫和曲折,有过辉煌和荣耀。在共和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地方为了新中国的诞生,鲜血尽染;有一群人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无私奉献,这个地方就是沂蒙,这群人就是沂蒙人民。
巍巍蒙山,挺立的是革命先驱不朽的丰碑,滔滔沂水,诉说的是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60年前,淮海战役改变战局,百万雄师横扫全国。
30年前,临沂商城敢为人先,“物流天下”梦想起航。
10年前,沂河舞彩练,水城展新姿。
走在如今的临沂城,你看,沂河两岸步步见绿,处处有景;北城新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昨日西郊大棚底”、“今朝国际商贸城”、“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美誉已响彻大江南北,沂蒙老区已经旧貌换新颜。
沂蒙老区的崛起,崛起的不仅是强劲的“物质实力”,更是飘扬的“精神大旗”。“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在沂蒙大地生根发芽、满园怒放、吐露芬芳。
2013年11月25日总书记视察临沂时郑重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结合时代条件不断发扬光
大。”这是至高的荣誉、这是殷切的嘱托、这也是我们肩上的责任。作为新时期的沂蒙儿女,弘扬沂蒙精神、建设大美临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而践行群众路线则是凝聚发展力量的坚实保障。
今年3月份以来,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开,短短几个月,通过集体学习、实地观摩、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让我对沂蒙精神和群众路线的认识更加深刻。我也在不停的思考,在这些革命英烈和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面前,我们该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呢?
下面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几点收获和感悟: 2011年7月份,经省委组织部统一选聘,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服务于,对于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我来说,如何尽快融入基层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这个过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我的第一个收获是:践行群众路线,要会说“百姓话”。还记得我刚进社区不久,我与群众之间更多的是陌生和距离,有的群众甚至当着我的面说:“大学生村官来基层都是来镀金的,呆个两三年就拍屁股走人了,谁会想着为老百姓办实事?在我迷茫无措的时候,我们社区的老书记对我说:“和老百姓打交道要说他们听得懂、爱听的话,群众最烦走形式、说套话。”
一语点醒梦中人,后来,我主动申请住在社区,走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农家大院,和大伙一起干农活、拉家常,努力学习蓬莱方言,甘当群众的小学生,真诚和居民交
朋友!慢慢的村民熟悉了我、了解了我,有什么话也愿意和我说了,而学说“百姓话”也让我顺利的开始了村官工作的第一步。
我的第二个收获是:践行群众路线,要勤做“百姓事”。在我看来,走群众路线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走过场,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比如:动动手复印个身份证,跑跑腿交个有线电视费,打个电话和相关部门咨询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等等。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能否做好这些小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
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的好”,老百姓想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的承诺!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同样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风萧萧一肩霜雪,路漫漫万里征程; 任重道远的时代呼唤,依然在耳边回响;
前程似锦的发展蓝图,时刻在振奋胸膛;
为了建设大美临沂的使命与梦想,让我们用激情点燃我们的梦想,用梦想激励我们的行动,用行动谱写弘扬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崭新篇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弘扬沂蒙精神
弘扬沂蒙精神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回响,那些纯朴亲切的沂蒙儿女,仿佛穿越历史的画卷,向我们走来: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为了中国革命无私无畏的“沂蒙母亲”、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身怀有孕在冰水中肩扛门板搭浮桥的无名妇女……每次重温经典,回顾历史,都会发觉英雄的事迹总有穿透尘封的力量,先烈的精神永远绽放耀眼的光芒。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的阴霾终于散尽,纷飞的炮火已成记忆,但历史的瞬间早已沉淀成为永恒,英雄的影像业已定格永垂不朽,“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已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更是沂蒙精神扎根的沃土,绽放的膏壤。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学生,心中充满大爱,却惟独没有自己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用一辆破旧三轮车载回孩子们“精神食粮”,播下希望与梦想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类似的事迹还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有的为人们所熟知,有的终生默默无闻,但“沂蒙精神”一直都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熠熠闪光。
深沉的目光由远而近,遥远的思绪回到身旁,沂山脚下、弥水河畔的骈邑大地上,朴实无华、默默耕耘的园丁队伍中,“沂蒙精神”早已经满园怒放、吐露芬芳。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在这片一千八百公里的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先贤英烈和这些光辉形象面前,我能做些什么呢,又该做些什么呢?选择了教师,我无怨无悔;走上了讲台,我热血澎湃。在这个岗位上,我哭过,失落过,彷徨过,但我从没有后悔过。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我从内心里立下誓言:我要用爱和责任,无愧于三尺讲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班上有一个全校出了名的坏孩子,在家长眼中她是叛逆的,在老师眼中她是不可理喻的,在同学眼中她是不受欢迎的。她,学习成绩不好,早恋,打架,逃学,暴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有了自当教师以来所不曾拥有的满满幸福感。
认识这个小女孩是在一次感恩教育课上,我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作业,每人写一句话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她这样写到:“爸爸,妈妈,我多想你们经常回家”。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如刀绞,一个年幼的孩子,究竟要承受多少的心伤、要用多少的叛逆来伪装内心的凄凉。
课下的时候,我及时找班主任了解这个女孩的具体情况,父母感情不和,各自忙自己的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在与她的父母的沟通过程中,更感受到了父母的无可奈何。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由于年龄段的原因,会表现出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或者调皮、或者古怪、或者敌对。这个时候,我能做到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给予她更多的温暖和关爱,约她谈心、一起吃饭、一起谈论理想和未来,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一次课上,我热情洋溢的讲授新课。班上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劲儿的起哄,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我的温和提醒却换来了他的横眉冷对。尴尬的氛围夹杂着难以言表的委屈,怀着不平静的心情结束了纠结的一课。
课下的时候,这个女孩走到我跟前:“老师,时间太紧,就写了这么多,你看看吧!”我一怔,随即朝她微笑并表示了感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把折叠成心形的信带回了办公室。
“老师,也许我们班的人个别同学总惹你生气,让你难堪。对不起。我挺喜欢你的,即使内心难受还强颜欢笑,不容易的,辛苦您了。”。
看着这张字数不多但饱含深情的字条,仿佛自己找到了心灵上的知己,一股暖流涌进心头,眼泪也禁不住流了下来。而给予我这种高峰体验的,竟然是一个被全校师生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诚挚的祝福,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用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块黑板,一盏孤灯,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真正内涵。望着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唯有以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热血、我们的汗水,去唤醒青春的迷惘,去抚平孤独的忧伤,去点燃澎湃的激情,去催发奋进的力量。
我要把梦想放在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稚嫩的心从此开始飞翔;我要把自信注入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的生命之歌从此开始嘹亮。我要用爱和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五篇:践行群众路线弘扬会师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弘扬会师精神
走进会宁城区,沿街每个路灯灯柱上,都装饰有红一、二、四方面军的军旗。血色军旗仿佛在诉说着会宁同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会宁,承载着共和国的光荣和梦想,在这里,红军和会师地群众血脉相连。
会宁地处甘肃中部,在这方沃土上,曾以悠久的历史闪烁过人类文明智慧的火花。会宁因十年九旱,“陇中苦瘠甲天下、贫困冠陇中”遗憾数世;又因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他向世界庄严宣告: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器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为了纪念长征,铭记红军会师的全过程与深远意义,会宁人民情深意长,将民族特色和现代结构形式融为一体,建了一座三塔相抱的会师纪念塔,它象征着三军会师与团结胜利。环塔高九层,象征着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丰功伟绩与日月长存,天长地久。主塔高十一层,象征着红军长征途径省市自治区。高高的纪念塔庄严肃穆,巍峨耸立,上面携刻着经历过长征血与火战斗、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国工
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十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无畏牺牲,不怕苦,不怕累的崇尚精神。
红军会宁会师期间,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任弼时、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近7万名红军将士相聚会宁,千余名红军指战员为保卫会师胜利成果长眠在这片黄土地上,长征和会师赋予了会宁特殊的历史地位。正如徐向前元帅题写的那样:“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在长征途中发生重大事件的地方,瑞金是长征的出发点、遵义是长征的转折点、会宁是长征的会合点、延安是长征的落脚点。
会师精神是历史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抗洪精神一脉相承,其实质和精髓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一致、敢于胜利。多年来,会宁人民继承和发扬长征会师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众所周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会宁人民充分发扬“三苦两乐”办教育精神,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赢得了西北教育名县的赞誉。这种办教育的精神,就是长征会师精神的现实体现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长征会师精神将永远
是60万会宁儿女自强不息、赢得胜利的精神法宝和力量源泉。
当今的会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的了丰硕的成果,会宁打响“三张牌走好六条路”的发展战略,就是靠会宁儿女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会师精神逐步去完成的。
会宁正处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为了弘扬会师精神,四面八方的祖国儿女都来革命圣地会宁,奉献一份自己薄弱的力量,作为其中一份子,我也会不留余力的奉献出自己全部力量,为了把红色革命圣地建设成一流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