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军转公安干部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5 14:4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模范军转公安干部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模范军转公安干部事迹材料》。

第一篇:模范军转公安干部事迹材料

xx站派出所地处和平区xx岸边,沿岸5.6公里,白塔铺河10余公里,流经上河村、下河村、前鲜村、曹仲村直接流入xx,防汛工作异常艰巨。由于派出所警力少、任务重,派出所现在实行三班运转,夜班频率非常勤,民警几乎顾不上家庭。

民警xx是一名09年军转干部,家住皇姑区塔湾附近,他不善言谈,爱人没有工作,双方老人均在外地,孩子才刚刚10个月,没有人帮助照顾家里,经济上也比较拮据。7月31日,接到分局指令,派出所全体15名民警全部回所到河坝上执勤、疏散周边群众,封锁xx河坝的入口,确保上游泄洪的安全。此时,xx正在防汛现场紧张忙碌着,一个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一个稚嫩颤抖的声音从听筒里传了过来:“爸爸,我难受,我好害怕……”原来,当天在家换休的他正赶上孩子发高烧,接到指令后,他把怀中的烧得滚烫的孩子愧疚的放到床上,没敢看妻子埋怨的眼神,义无反顾的赶到了xx沿岸。“孩子,别怕,你和妈妈在家准备好好待着,爸爸忙完就回去了,在家乖乖等着爸爸。”刺痛,xx的心里一阵刺痛,但只是片刻,他又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谁没有家,谁不爱家,谁不想回家?作为一家之主,家里的顶梁柱,在这个时候,家人多么希望他能在身边啊,但他却毅然放下家里的妻儿老小,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在河坝上,xx负责xx南岸胜利桥下的把守和疏散附近人群的任务。在他参与疏散桥下中铁九局铁路桥的施工人员的时候,发现这些民工白天工作很辛苦,晚上认为河坝没有什么危险,虽然接到撤离的通知,但没引起重视,都早早睡下了。这个不善言谈的民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深知水火无情,人命关天。他一面向所领导汇报,一面联系工程队的领导,命令他们立即组织撤离。他不放心,逐个屋地敲门,喊哑了嗓子,可还是有人就是不肯撤离。他又苦口婆心地向民工们讲明防汛形势的危急,民工们终于被民警的耐心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互相吆喝着撤离了危险地段。在他们撤离后,xx还是不放心,又拿手电逐个屋巡视了一遍,在一个尾部的工棚里找到了还在熟睡的三名架子工。确保了63名民工兄弟安全撤离后,他又回到河坝上继续把守路口。

已经晚上11点了,xx挂念着高烧的孩子,电话的那端传来的妻子焦急无助的声音,孩子高烧不退,需要立即上医院,妻子这时候多希望xx能赶回来!一起执勤的民警听说后也劝他回家看看,可xx告诉妻子:“我在抗洪的大堤上呢,后面就是老百姓,我不能走……”他这一站,又是42小时……

这就是和平公安分局防汛前线上的一名普通民警——xx!

第二篇:模范军转干部

一个把教育当“良心活”的人

广东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董事长梁承华践行科学发展

观事迹

2010年01月26日16:2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梁承华同志是广东省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的创办人、董事长,曾被评为全军“雷锋式战士”、“雷锋式干部”、“全国模范军转干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创业之星”。2009年6月2日,作为全国模范军转干部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9年12月28日,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军区作出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梁承华同志学习的活动。

梁承华同志以一颗朴实善良的心,抱定为国分忧、献身教育的理想,凭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极端负责的精神,用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和坚韧,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从无到有,从一个只有30名学员的小型培训班,发展成一所拥有20多个专业、300多名教职员工、近7000名在校学生、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优秀人才、资产近两个亿的国家级重点民办职业学校,他是民办教育举办者队伍中乃至教育战线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杰出代表。

办一所让贫困家庭的子女进得来、读得起的学校

梁承华出生在广西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家境贫寒,初中没读完便辍学随祖母学医,耳濡目染祖母治病济困。1977年应征入伍,他训练刻苦,是部队有名的铁汉子和军事能手,曾冒死从火海救人,自己身负重伤;1979年他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出生入死,三次立战功,又身负重伤。

1986年,梁承华转业到肇庆市政府部门工作。有一次下乡调研,他走进一户何姓农户,见到何家2个主要劳动力得了重病,3个孩子初中未毕业就辍学种田,家境十分贫困,此后他每月寄200块钱给何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两年后他再次走访何家,看到何家贫穷依旧,内心深受刺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办一所让贫困家庭的子女进得来、读得起的学校,让他们学知识学技术改变命运!”他心中冒出这个强烈的念头。

为了这个念头,他在肇庆这个欠发达地区奋斗了14载。

1995年,他毅然辞职,创办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一个小学毕业生办教育,谈何容易!自己知识不够可以学,更让他痛苦的是亲人朋友不理解、启动资金难筹措、授课教师不愿来、办学经验不足......这些都没有吓倒梁承华。14年来,他凭着一腔热血和赤子之心,以一名战士超乎常人的毅力、胆量和智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扎扎实实地走出了一条民办中职学校创业、发展之路,办成了一所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办成了一所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充满人间真爱的学校。

14年来,他卖掉房子,让妻儿挤住单身宿舍,自己省吃俭用,却花1200多万元资助3000多名学生读书;还设立“爱心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建立困难学生伙食补助制度,每月给每位困难学生补助50-100元;低学费招生,甚至采取“先学后付”方式,让贫困学生欠费上学,毕业挣钱后再补交学费。

让一个人的理想成为一群人的共同事业

1995年,民办教育还是个新鲜事儿。人们用异样目光看着梁承华和他的学校,老师要按月签合同才肯上课。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和发自内心的真情感动老师,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力量感染老师。

副校长李四明讲过一个故事:1995年底,学校资金困难发不出工资,梁承华疯了一样四处借钱。老师们准备打包走人,劝他早些放弃。他情急之下伸出手指按在烧得滚开的水壶上,坚毅地对老师说:“如果相信我的办学决心,就叫停。”当老师们喊停时,一块皮肉完整地粘在了水壶上!老师们震惊了:“这样一个有血性、有意志的人,什么困难能击倒他?这样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什么事情办不成?”第一批老师留下,再以后,更多的老师集聚到梁承华身边来。

梁承华十分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一次新老师培训班上,他拿出一张100元钞票对大家说:“看得到这上面的血、汗吗?我们收的每一分学费,拿的每一分工资,都是学生父母的血和汗,我们要对得起这些父母,也要让学生对得起他们的父母!”

他关心老师成长,设立优秀教师奖励机制,鼓励老师良性竞争,但从没辞退过一位老师。学校每年选送一批优秀老师到专业大学脱产学习,到大型企业跟班学习,参加各类学术会、研讨会,让老师专业有进步、事业有奔头。新老师入校,他再忙也要亲自过问、帮助解决入户、子女入托读书等问题。逢年过节,他到车站买好票,送外地教师上车,再叮咛一声“回来时我再来接你们。”老师有情绪时,他苦口婆心地谈心交心,化解疙瘩。2009年,他向校董会提议,包销紧邻学校的一栋商品楼,学校贴钱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在梁校长这里,我们不仅领到工资,更收获真情、温暖和人格的力量。他的理想就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李四明追随梁承华14年,一语道尽老师们的心声。

学校就是要改造人、塑造人

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相当部分是难以调教的问题型孩子。家长送孩子入学,常说“帮我管住他”。梁承华总会认真回答:“我们不仅会管住他,还会让他成人、成才。”

熟悉梁承华的人形容他是“铁纪柔情男子汉”。好多家长就是冲着学校“铁纪柔情”管理特色而来。他有自己的育人理念:“办学不能为了赚钱,我们要把教育当良心活来干,学校就是要改造人、塑造人,收进来毛坯,送出去精品,要对得起人,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党和政府!”

他将“凭军人作风生存,靠专业技能发展”定为校训,把部队的管理方式运用到学校,新生入学后要先过“三关”:军训关、理想抱负关、独立生活关。入学第一课是讲传统、谈理想、规划人生。学生在校期间,衣着仪表、行为规范、课堂纪律、宿舍内务秩序、实习车间管理,一切都按部队的规矩办,坚持不懈,让学生通过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他要求老师非节假日必须住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管理,还经常亲自检查督促,晚上也经常查铺查岗。

尽管他对学生“严”字当头,但爱得更深。在确保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他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他将困难学生分为贫困生、学困生、德困生三类,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重点帮扶。学校成立了30多个学生业余团体,开辟生动活泼而又有益的第二课堂;学校每周举办“周末剧场”,每学期举行“才艺大赛”,学生参加校外竞赛需要经费都是有求必应;成立“训管小分队”,让学生轮流自我管理;他提倡人文关怀,校园洋溢着爱的氛围,师生病痛有人问,冷暖有人知,困难有人帮,错误有人管,成绩有人赞。

他办学14年,没有拒收过一个学生,没有把一个“无法管理”的学生推给社会,保持着在校生和毕业生违法犯罪“零记录”。

学生集体参加社会活动,主办人员都会把梁承华的学生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作为形象代表。

好多家长都说他们哭了三次:看见学校把孩子管得这么严,痛心得哭了;看见孩子懂事了,喜欢得哭;看见孩子找到好工作寄钱回家,激动得直哭。

好多人说梁承华的学校既像军营又像家庭,问他有什么绝招把“问题孩子”改造成好学生。他却轻松地说:“哪有什么绝招,就是爱心加恒心呗。”

学校发展就是要让更多的孩子学到真本事

梁承华一直说: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如果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说明学校没教什么真本事,学校也办得不怎么样。

“很多职业学校在求企业接收学生,我们的学生却是企业抢着要。”老师们为此很自豪。14年来,肇庆理工学校坚持职业操守,自我规范意识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定位准确;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保证教学质量;注重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规划人生;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毕业两年后任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达50%以上,1530多名毕业生成功创业。

今年,省教育厅将肇庆理工学校作为全省唯一的民办职中申报国家级重点学校;梁承华受到各级表彰,荣誉越来越多,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心脏时有不适要住医院,下半部分肢体接近瘫痪。爱人、女儿心疼他,经常劝他该歇歇了。可他说:“我一生要当好三种兵,在部队当个好兵;在创业路上当个尖兵;现在要在教育战线争取当个好的灵魂工程兵,要走的路还很长,现在是吹冲锋号的时候﹗”

今年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梁承华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受了许多教育启发:学校要更加坚定地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学校要转型升级,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抓党建促发展……

目前,学校已与上海好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肇庆市华荣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并购肇庆南星中等职业学校和肇庆大观实验学校,打造数控模具生产和汽车维修高技术工种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联办实训基地,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学校决策、管理、党建工作新机制正在征求意见;学校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学校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在肇庆市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报告会上,梁承华表示:“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我还没有好好报答,我不能躺在功劳薄、光荣簿上吃老本,现在需要上学的孩子还很多, 我哪怕坐在轮椅上,也要与我的团队一起,带领学校走上科学发展的路子,让更多孩子成人成才,走上致富路。”

梁承华是坐在高脚凳上说这些话的,因为他曾经被炮弹炸飞起来,腰椎被炸坏了,不能久站,但腰挺得很直……

第三篇:军转干部到公安落户的手续

一、准备工作。

1、《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入户专用介绍信》;

2、户口簿、结婚证;

3、军人身份证登记表复印件;(加盖部队章,军人身份证无用)4、1寸彩色非军装免冠相片一张;

5、结婚证的复印件一份(带相片的一页与表格页都有复印上),军官证或者转业证复印件一份;

6、房产证;(或者拆迁协议)

7、户主(房主)入户审核当天必须到派出所签章!

二、落户过程:

1、区公安分局审核:户政科审核时带准备中的前4项内容即:户口本、结婚证、介绍信,军人身份登记表复印件。输入身体证号码,电脑审核有关信息。工作人员在《介绍信》后,加盖公章放行!注意事项:

军人身份登记表复印件,上面的关于个人出生日期一定要统一,真实,不然要打回部队重新做表!

2、派出所落户工作:携带准备工作中的七项,等待户籍民警一一验证放行!通过则开出单子入户口薄!身份证待拍照后,半个月后领取!(如果结婚时登记的军官证号码,孩子出生证登记的军官证号码与各位最后使用的号码不一致,要部队开证明说明)注意事项:

1、公安机关,上午是0900,下午是1300开始上班;

2、每个月的最后两个工作日,派出所不办理入户手续;

3、即使现在落不上户,等他一年半载再落也行; 有部队军人身份证,先凑合着啊!

第四篇:优秀党员、先进个人、模范干部事迹

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记XX处处长ABC 每次见到ABC,总是一脸严肃、行色匆匆,作为XX处的负责人,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带领大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广大同志的普遍好评。他在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带领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敢打硬仗、忘我工作的精神,始终牢记党的纪律,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新校区建设中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公平”原则要求自己,各项工作扎实有效,责任到人,进度与质量并抓,为我院的发展和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深刻知道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虽然总是一脸严肃,但实际上从他的实际处理中,还是能感受到那份真诚的善意,感到他在尽力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二、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雷锋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我院XX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千头万绪、责任重大,作为部门负责人,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有股不服输的劲,从不向困难低头,凭着一颗赤诚的奉献精神,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中,虚心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党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组织凝聚力,积极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与改造思想、转变作风相结合,与开展调查研究相结合,与解决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相结合,认真学习学院会议精神,明确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确保新校区一期工程交付使用,根据院党委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注重领导班子组织建 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紧紧围绕新校区建设,全处同志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对学院的各项工作要求能够作到深入贯彻,坚守一线、求真务实、顾全大局、恪尽职守,全面贯彻学院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努力为学院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学院的转型改制尽职尽责。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上,落实到每一个党员的本职岗位中。他在做好本职业务工作,努力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能力贯穿于具体的日常工作中,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调动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党员积极参与教育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投身我院建设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他自己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等各方面都坚持从广大同志的愿望出发,以同志们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为学院办好事、办实事。

四、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恪尽职守。

身兼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发展规划等多个重要工作方向的具体负责人,压力之大、工作之重可想而知,一方面跑手续、跑规划,一方面跑工地、跑现场,在别人眼中的ABC,总是行色匆匆,如风一样永不停步,2010年,他累倒在办公室里,被救护车拉到医院急救住院,但他一直牢记自己的使命,甚至在住院治疗期间也心系学院建设,反复嘱咐不要扩大影响,不要影响工作,甚至在病房里还与几位同志开会安排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他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把个人的得失放在一边,如铁人一般站立在自己的岗位,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一年来,他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放弃了寒暑假、放弃了节假日,始终坚守在一线。只有私底下,他会轻轻地念道一句:“我儿子都快不认得我了。”,语气中的些许无奈,露出了他少见的柔情一面。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狠抓廉政。

XX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的资金量大。日常管理及党风廉政建设就尤为重要,多年来,他一生正气、两袖清风,拒绝各种吃请送礼不计其数。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对廉政建设常抓不懈、紧抓不松。在处里的会议中,每次都会提到廉政建设。他不止一次说过“到我这里来,就别想发财的事。”在他的带动下,处里同志牢记廉政工作,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廉洁奉公,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牟利。

这就是ABC同志,我们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的一脸严肃,他的一丝不苟,他的无私奉献,都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

第五篇:优秀军转模范

部队锤炼成好钢 地方铸就为利剑

军人出身的夏克清,军旅生涯磨砺出钢铁般的意志,无论基层检察工作多苦多累,他都没有半句怨言,始终保持着火一般的工作热情,保持着一名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

夏克清现任当涂县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政工科长。在部队时,他勤奋学习,刻苦锻炼,事事争先,表现优秀,入伍一年就当上了通讯班班长。当16年后由部队转业时,他已是一名副营职军官。

1993年10月,夏克清从省武警部队转业到了县检察院。他从最基层干起,历任助检员、检察员、反贪局副局长、监所科长、控申科长、政工科长等职,无论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上,他都能勤奋努力,埋头苦干,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就像一名战士,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

一分到检察院,他就刻苦学习法律知识,日夜研读,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作为一名检察官所需的基本法律知识,完成从一名现役军官到一名地方检察官的角色转换,很快就独立担当起检察业务,得到大家的好评。1994年夏,长江黄金水道当涂新桥段出现了一伙水贼,专门打劫过往船只,造成极坏影响。夏克清参与了对此案的办理,一举打掉了这个犯罪团伙,保障了长江水运安全,社会影响极好。湖阳出现了个“虾子帮”,他们垄断虾子市场,横行霸道,严重干扰了当地市场。夏克清义愤填膺,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审理之中,让那伙人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在担任控申科长期间,他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认真复查每一个申诉案件,细心热情地做好来信来访工作,为申诉人办实事,使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夏检察官的真情感动了许多申诉人。当涂县检察院控申工作成绩突出,被省检察院授予“文明接待室”称号。因工作需要,他担任了政工科长,他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关心和帮助解决干警的实际困难放在心上,受到广大干警的一致好评。政工科先后被评为院先进集体、市院先进集体,夏克清被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公务员。靠坚韧不拔的毅力,靠自学,他先后拿到了法律大专和本科文凭,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从一名普通的军转干部,成长为一名成熟干练的检察官,夏克清的人生是多彩的人生。

奉献无悔 海南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群像

年复一年,带着军人的忠诚离开部队,海南省军队转业干部以地方为家,书写着爱国敬业的精彩篇章,为地方建设屡立新功,不变的是兵心依旧,奉献无悔。

自2001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颁布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全省地方和军队各级组织,完成了4000多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广大军队转业干部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8月10日召开的全省军转表彰大会上,14名“全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受到了表彰。

转业高工自愿丢掉“铁饭碗”

2003年,已是海南军区装备部高级工程师的梁红向组织提交转业报告,放弃计划安置,选择自主择业,理由是自己有一技之长,相对于在部队长期从事军事工作的战友来说,到地方企业找工作容易一些,机会要让给其他战友。2004年6月,梁红进入当时的海南广电有线网络有限公司,经过5年时间的“闯荡”,她现在是中国有线海南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到公司不久,前端平台调试出现了一起技术故障,无奈之下,只好求教厂方专家。专家到场后,不到5分钟就把病因揪了出来,摇摇头说:“只是个简单的配置问题!”专家的话,深深刺痛了身为公司技术人员的梁红。

面对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她总结出一套“碗与筷”的逻辑:如果说工作平台是一只碗,那么技术和素质就是筷子,碗里食物再丰盛,没有技术和素质这双筷子,只能干瞪眼!

自此,梁红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向新的专业技术领域发起冲击。叫不出的专业术语,她找来资料反复研读;不明白的设备性能、作用及技术参数,她主动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拜师学艺。

不到一年时间,梁红在公司总工办中挑起了大梁。她告诫自己:“碗和筷都有了,怎样吃下这些美食,这个过程就是发扬军人的刻苦勤奋精神、踏着军人的节拍引吭高歌的过程!”

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军人气质

军人气质,对敌人有震慑力,对百姓有亲和力,危难时刻,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给我们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在部队是“老高山、老海岛”的温孝廉,2003年转业到地方,现任三亚市社保局局长。

跟他交往过的人常常用敬佩的口吻问他:你是不是当过兵?一句询问,包含了信任、肯定和赞赏。温孝廉到三亚市社保局工作伊始,面对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渴了就喝随身带的白开水,饿了就啃上几口方便面。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群众支持,也使他掌握了全面、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社会保险经办人员素质过硬、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深化、社会化管理服务延伸到基层、社保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三亚社保经办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

六年如一日,温孝廉不变的是雷厉风行、刻苦钻研的军人气质。

爱岗敬业,韧劲十足

现任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安局副局长的许淞淋5年前转业,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他首先提出“猫鼠同步”工作法,靠侦办案件的灵活思路,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屡建奇功。

2008年,昌江县七叉地区电线电缆盗窃案件频发。七叉地区偏远,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许多侦查员产生畏难情绪,许淞淋亲自上阵,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蹲坑守候。蹲守数周后终于将盗贼一网打尽。

犯罪嫌疑人韦某作案时很小心,每天都派人在专案组驻点的派出所前盯梢,发现警察出动,他们就改变作案时间,这样周密的安排,怎么还是被抓了呢?原来,善于侦察的许淞淋将计就计,故意将警车停在派出所,派出警力悄悄蹲点守候。

凭着这股韧劲,他和同事们连续侦破了包括昌江水头地区寻衅滋事团伙、七叉地区盗窃电线电缆团伙、石碌地区盗窃摩托车团伙等一系列团伙案件78宗,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势头,维护了昌江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

转业七年的龙小敏,现任省人社厅社保一处处长。多年来,他坚持与病痛作斗争,从未迟到早退,从未休过一天病假。凭着对工作的高昂斗志,龙小敏迅速熟悉了人事劳动和社保系统的繁复业务,处理了大量关乎民生的事宜,为及时出台社保新政策立下功劳。

优秀转业干部中,有工商系统的黄成模,有从事信访工作的黄彪、王光明,有政法战线的王云、陈国强,有从事海事工作的刘德珍,有在地方林场工作的邓崇政,也有在基层政府工作的王启全。在各个岗位上,都能看到他们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身影。2004年转业的邹映东,开办大型农场,凭着勤劳聪慧,不仅自己事业有成,也带动了更多农民致富。

这就是他们,当代优秀军队转业干部的形象,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公平正直、不怕困难、敢想敢干,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地坚守。当兵的历史给予他们光辉记忆,褪去军装的他们仍旧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奋战在祖国建设事业的各条战线。

关系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军转安置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作出了一系列决策指示,为军转安置工作顺利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的深情关爱,激励着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军转安置部门心系国防、情牵军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军转安置制度;激励着一批又一批脱下戎装的军队转业干部在新的岗位上书写人生新的辉煌。

(一)军转安置工作,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诞生的。

从战争废墟上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军转安置工作这个全新而重大的命题,就摆在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面前。

“在国家生产建设开始时,人民解放军既必须进行一部分复员,去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工作,以帮助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必须继续加强国防军的建设,以捍卫人民祖国,这就是巨大的光荣的双重任务。”随着《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的复员工作的决定》的颁布下发,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精简复员工作拉开序幕。

在这份由毛泽东、周恩来签署颁发的复员工作决定中明确:

——复员工作的总原则,是服从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军建设的需要,并使二者联系起来。

——人民解放军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复员军人必须妥为安置,使之各得其所。

——复员军人须经过一定时期的集中训练,以达到自觉自愿地回乡,并使其复员后能在经济建设中在各种工作岗位上起模范作用„„

这一系列方针政策,奠定了新中国军转安置工作的制度基础。“服从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军建设的需要,并使二者联系起来”的复员工作总原则,经过60年实践,已发展成为军转安置工作的指导方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服务。“必须妥善安置,使之各得其所”则成为军转安置工作始终贯彻的原则。

为统一领导全国复转工作,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复员委员会。按照“复员军人须经过一定时期的集中训练”的指示要求,各地开办了大批军转干部速成中学和文化学校,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复转军人,在接受教育培训后奔赴经济建设新的战场。

以中央1950年复员工作决定为基础,此后十几年间,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我国军转安置工作在实践中日趋规范和完善——

1954年,中央颁布《复员建设军人安置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对军队退出现役人员实施分类安置。

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军转安置工作从此有了基本法律依据;这一年8月3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出现役干部就业的指示》,对军队转业干部分配办法、培训教育、工资待遇和安置经费、安置工作机构、安置工作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

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出现役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暂行办法》颁布实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制建设进入成熟阶段„„

“要站在国防的最前线,经济建设的最前线,协同全国人民,为独立、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继续奋斗。”听从毛泽东的召唤,一批又一批军人告别了火热的军营,汇入到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滚滚洪流中——

从1952年起,人民解放军开始成批成建制地集体转业。征尘未洗的整师整团官兵迅速变成了建设祖国的铁路、水利、林业、石油大军,变成了建筑部队和屯垦部队。

就地复员的17万官兵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铁锹无一把、犁铧无一张、牛马无一头的窘境中,他们铸剑为犁,屯垦戍边。随着十万转业官兵的到来,荒无人烟的北大荒被嘹亮的军号唤醒。与此同时,在南国的天涯海角,一队队军垦战士正出没在无边无际的橡胶林中,为新中国的军垦事业拓展出另一片天地。

在风沙迷漫的玉门,万余转业军人与石油工人并肩奋战,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城。在东北松辽平原,3万名转业军人与石油工人一起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

充实商业战线,8.7万名官兵集体转业到各地相关部门。发挥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优势,5000多名军队干部转业到工交、财贸、农林等经济部门工作„„

在党中央关心下,军转安置工作长卷在大好河山间徐徐铺开。一大批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出生入死的人民功臣,哪里艰苦哪安家,在国家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上,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了卓著功勋。

(二)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军委日常工作后,批准成立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他强调对转业干部“地方要承担起来,把他们安置好”。中断10年之久的军转安置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为了对新恢复的军转安置工作进行科学规范,国务院、中央军委及时发布了《军队干部退出现役暂行办法》。

改革开放之初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处在一个特殊和重要的关键时期——

“文化大革命”中作复员安排的41万军队干部亟待“复改转”。军队“消肿”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几十万转业干部需要接收安置。基建工程兵、工程兵、铁道兵建制被撤销,10万余名干部集体转业„„

面对艰巨的任务,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依据中央有关精神,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中组部、国务院人事部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每年都结合工作实际,联合起草关于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报告,对当年军转安置工作的具体问题作出详尽的政策性规定,上报中央批准实施。

解决转业干部住房、安置随调随迁家属子女、追加干部转业经费„„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军转安置工作的政策规定,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

大批军队干部从军事战线转移到经济建设各条战线。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任务?

邓小平指出:办法就是为他们创造到地方工作的条件„„对这些干部,需要办训练班,组织参观,请地方同志介绍经验,让他们接触工业、财贸、政法、文教等方面的知识。凡是要转业到地方的干部,都可以这样做。

按照中央要求,1981年,军地军转安置部门首次对当年转业到政法战线的52000余名军转干部进行了专业培训。

1985年,中央明确提出,对军转干部进行培训,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百年大计。

先培训后上岗,干什么学什么,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遵循这样的原则,军转干部培训工作由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20多年来,全国先后建立了200多个军转培训中心,一批又一批转业干部接受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师职转业干部全国统一组织培训,各级转业干部培训开始纳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进行„„

1985年6月4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军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庄严宣布:中国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

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宣言,给正在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军转安置工作却迎来了又一场硬仗——妥善安置因百万大裁军需要安排转业的大批军队干部。

6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支持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主动帮助解决部队干部职工安置和精简整编中出现的其他问题。7月2日,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百万大裁军期间的军转安置工作作出部署。

各级党委和政府也把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置措施。

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广大转业军人向心爱的军旗挥手告别,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他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百万大裁军期间的军转安置任务圆满完成,确保了中央决策的顺利实施,有力支持了国家改革和建设事业。

(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军转安置方式方法进行改革,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各地在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军转安置政策的同时,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对军转安置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探索。

“不管怎么改,都要对我们军队转业的同志做出很好的安排。”1993年在接见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代表时,江泽民说:希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克服困难,把这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好。因为这些干部安排得好不好,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安定、对于我们军队的稳定、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很大的关系。

5年之后,还是接见出席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代表,江泽民强调:“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办法,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革。军队和地方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共同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世纪之交的军转安置工作踏着时代的节奏一路向前——

继省军区、卫戍区和警备区设立转业工作办公室之后,各大军区、军兵种等恢复或成立了专门的转业工作机构,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也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力量。

199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公布施行,规定:“国家妥善安置退出现役的军人,为转业军人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保障离休退休军人的生活福利待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置转业军人,根据其在军队的职务等级、贡献、专长安排工作。接收转业军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活福利待遇、教育、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待。”军转安置工作改革从此有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20世纪末,中央着眼于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下决心解决影响和制约军队战斗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再次对军队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改革——在百万大裁军的基础上,军队裁减员额50万。

如何把20余万退出现役的军队干部接收好、安置好、培训好、使用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能否顺利实现。

这一时期,机构改革正自上而下全面展开,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也在大力推进,人员分流和安置任务十分繁重,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面对重重困难,党中央明确指出:由于军队裁减员额同机构改革中精简人员及企业减员增效同时进行,军转安置工作任务会更加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大局出发,通盘考虑,优先安排好军队转业干部。

为顺利实现军队精简的战略决策,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军转安置工作的政策措施„„

中央的关心和重视,更加坚定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极大温暖了广大军转干部的心。

用改革精神安置军转干部,各地坚持特事特办,态度坚决,行动迅速。从北国冰城到南粤大地,从雪域高原到经济特区,到处都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经过军地双方群策群力、密切配合,裁减军队员额50万期间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2001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实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建立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迈出了重大一步。

(四)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全面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能力,军队改革和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着眼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央不断推动着军转安置工作创新发展。

2003年6月15日,胡锦涛在对军转安置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真正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要发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军转安置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建设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

2006年5月16日,胡锦涛再次指出,要适应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变化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深化转业安置政策调整改革,探索符合国情军情的军转安置新路子,以求真务实精神抓好安置工作。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企事业单位用人、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人才资源配置日趋市场化,人们择业风险性和竞争程度不断增加,军转安置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与此同时,裁减军队员额20万期间的军转安置工作正在展开。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不了,裁军任务就难以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不好,现役干部就难以安心。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各级组织、人事、军转部门拓宽安置渠道,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的军转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在完成繁重安置任务的同时,军转安置工作也迈开了创新发展之路。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践转业干部考试考核、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等多种形式的安置办法,逐步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安置机制,受到了转业干部和社会各方面欢迎。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也显示出良好发展势头,几年来,先后有8批近10万名营以上转业干部选择以自主择业的方式走向社会„„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军转安置工作的政策措施,对做好军转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加明确的要求。

这一年12月10日,全国军队转业干部高校教育培训基地在著名学府清华大学揭牌。这是军转培训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

选择清华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作为全国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为了使我们的军转培训工作能够以更前瞻的视角、更开阔的思路,在高起点、高层次上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军转安置工作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创新发展,广大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后,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发奋图强,开拓进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在地方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上倾情奉献,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专家、优秀企业家,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经过军地共同努力,军转安置工作一定会开创崭新局面。

梁承华: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梁承华,1958年8月出生,壮族,广西桂林人,1974年参加工作,1977年11月至1983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42军第一二四师指挥连任排长、副指导员,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8年5月在学习雷锋活动评为活着的雷锋战士,立三等功一次,并在本集团军作巡回报告,在抢险救灾中负伤,战场上负重伤,定为三等伤残,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全排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个人受到集团军通令嘉奖三次。1983年9月至1986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42军第一二四师政治部工作。1986年5月因伤转业到广东省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995年,辞去政府部门工作,砸锅卖铁、变卖60平方的房子凑齐20万资金,创办肇庆西江理工职业学校(现更名为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任校长、董事长、法人代表。在办学过程遇到缺资金、缺设备,无法办下去情况下,父亲把换肾治病的30万交给了梁承华度过难关。办校以来,他将部队管理融入学校管理,以“凭军人作风生存,靠专业技能发展”的育人理念,践行了“铁纪柔情”的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模式。14年为社会输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毕业生2万多人。此管理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2006年肇庆理工学校顺利评上省级重点学校、2008年10月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民办学校参评了国家级重点学校,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省教厅、市教育局、区教育局一致认为,理工学校是广东省职教基地中具有高水平、高标准,突显育人特色、技能特色的一所品牌学校。梁承华个人在2006年8月荣获肇庆市“爱国拥军”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肇庆市公益活动组委会“捐资助学,爱心无价”荣誉; 2008年10月荣获肇庆市“模范军转干部”荣誉称号;11月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上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殊荣; 2009年1月中共肇庆市委1号文件,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肇庆军分区发出关于开展向“模范军转干部”梁承华同志的决定;2009年6月2日,荣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荣誉称号,获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决定开展向“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林强同志学习的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近日,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向“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林强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广大军转干部、部队官兵和公务员中广泛开展向“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林强同志学习的活动。

林强同志在部队服役期间,拼搏进取,刻苦训练,多次荣立二、三等功。转业地方工作以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革命军人本色,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贫困山区教育,深入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大山深处的千家万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奉献,为人民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获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等荣誉称号。

通知指出,林强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生动展示了广大军转干部顽强拼搏、模范带头的优秀品质和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学习林强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学习林强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林强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持理想信念,讲政治,顾大局,不计个人得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通知号召,广大军转干部、部队官兵和公务员要自觉以林强同志为榜样,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保持高度的学习热忱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努力争创一流业绩;要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心中时刻装着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珍惜荣誉,牢记使命,始终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始终艰苦奋斗、自觉奉献。

通知要求,各级人事、军转部门,部队各级政治机关,要把开展向林强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生动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林强同志的先进事迹,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好学习活动。要注重实效,使宣传教育活动真正发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通知强调,要通过开展向林强同志学习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军转干部、部队官兵和公务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以更加出色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军队转业干部具有十个优势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如何使转业干部成为市场经济竞争中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们开发人才资源,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如何使转业干部成为市场经济竞争中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们开发人才资源,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队转业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具有十个方面的优势。

信念坚定,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过硬的政治素质,正是军转干部首要的优势所在。这一优势在市场经济中,仍然大有用武之地。任何一个企业家,要制定自已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必须首先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北京军区空军转业干部、天津鑫茂公司总经理杜克荣就是凭这种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使命感,将自身的政治素养转化成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军人的胆识和实干精神,用4000元起家,经7年的努力,建成了一个拥有3亿资产的私营企业—一天津鑫茂房地产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他懂得政治与经济的内在关系,正如所他说的:“党的方针、政策是企业的生命线。搞经济必须讲政治,不讲政治就研究不了市场。不了解市场,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善于运筹,具有较好的谋略能力。谋略筹划是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商场如战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抢占“制高点”,就必须要有高人一筹的谋略。军事与经济虽属不同领域,但市场与战场是有共性的,将军与总裁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相通的,军事谋略在经济领域同样适用。在泉城济南,由转业军官牛虎兵创建的“老转村”刚满5周岁,就成为这个城市的“十强私营企业”之一。1993年,他仅凭借1万元转业费,开办了“老转村四川美食城”,5年后,发展成为一家拥有三家酒店、一个装饰工程公司、一个生产加工基地兼人才培训中心的企业集团。该集团为社会提供了近300个就业岗位,吸纳了20名转业军人,总资产近千万元,向国家交纳税金100多万元。牛虎兵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创业伊始,以军人特有的谋略思想,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长于管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军队是一个严密组织、严格管理的集体。长期的军旅生涯,使军转干部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和实践经验。俗话说,隔行不隔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个企业能否稳定和长远地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点正是广大转业干部具有的看家本领。许多转业干部把部队的管理经验运用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之中,获得了巨大成功。江苏维维集团是我国著名企业,总经理胡云峰是空军的转业干部。他根据江主席新时期军队建设“五句话”的总要求,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提出以“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为核心内容的企业集团管理理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力地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勇于进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军队的各种专业比赛和评比活动,使广大官兵始终置身于一个浓厚的争先创优、催人奋进的环境之中,形成 了强烈的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这种竞争、创新的道理是相通的,非常适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是凭借着这种创新意识,已成为地方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转业干部王振海,离开部队时只是一个普通干部。转业后,他锐意进取,积极学习新知识,参加了河北省和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创办企业,先后担任北京亚视大厦筹备处主任、公司总经理。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抓企业建设,主持编写了近50万字的《亚视大厦管理规范》,带出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1997年亚视大厦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成为北京市首批获此荣誉的物业大厦。

遵纪守法,具有自觉的服从意识。严格遵纪守法是军人过硬素质的重要表现。管理专家通过对众多军转干部成长轨迹的跟踪调查分析表明,遵章守纪,严于律己,是军转干部施展才华,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南京军区空军转业干部谢红兵,出任上海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副总经理后,针对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违法违纪行为严重等问题,借鉴军队从严治军的有关做法,严格执行纪律,在不长的时间内,规范了秩序,打开了局面,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生活井然有序。在短短的4年里,他先后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被上海市委财贸委员会评为领导干部“两手抓”先进个人,被上海市政府评为“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坚忍不拔,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军人职业的危险性、艰苦性决定了军人要与艰苦为伴,要经受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练,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精神。空军近些年许多干部转业到地方后,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和辉煌的人生。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一条就是得益于军旅生活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成都军区空军转业干部王国旭,1996年申请复员到四川成都市。在创业伊始,曾遭受了无数的冷嘲热讽,遇到了众多难以想像的困难。但他横下一条心,“就算碰个头破血流也要闯出一条生路”。经过短短3年的努力,他成为闻名遐迩的五粮液集团“销售标兵”,创造了“五粮春”销售史上的辉煌业绩,1998年被评为“省突出贡献青年企业家”,现任四川宜宾五粮春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雷厉风行,具有果敢的工作作风。兵贵神速,这是军事上的常识。同时也造就了军人雷厉风行的品质和作风。在市场上,时间就是效益,雷厉风行就意味着把握商机和成功。转业干部的这种作风运用到经济工作中,可以转化为快速应变和高效工作的能力,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商机,赢得主动。空军转业干部尤建生,1998年转业到济南市广播电视局信息网络中心工作,报到仅3个月,领导交给他一项紧急任务,要求他在45天内组建一个ATM宽带网,建设6个交换接点,架设100多公里的光缆。这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他发扬雷厉风行、敢打敢拼的作风,迅速制定出工作计划,严密组织施工,自始至终坚守在施工一线,提前5天完成了任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忠于职守,具有执着的敬业精神。安心本职,爱岗敬业,是一名合格军人的基本素质,也是转业干部军旅人生的真实写照。如果把这种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渗透和转化到地方新的岗位,一定能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某部干部贺同来,转业时是一名连职翻译,经过16年的努力,成长为湖南省副省长,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他深有感触地说:“不论是从商还是从政,不论是当普通办事员还是当领导干部,始终铭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的优势。”广大军转干部正是靠在部队养成的良好素质和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经过艰苦努力,实现了自身价值。

注重学习,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广大转业干部在部队系统地学习了有关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文化,储备了许多部队管用、地方需要的知识,为适应地方新的工作岗位创造了必要条件。据对无锡市120名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调查,90%以上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有文化,有技术,会指挥,能筹划,懂管理,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他们在谈及事业上取得成功的经验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在部队时肚里吸了许多“墨水”,手里有了“金刚钻儿”,今天才能干得好。原北京军区某部女教员李明,凭着在部队积累的知识和自己的不断学习奋斗,在短短几年内从一名普通的勤杂人员成长为北京恒基伟业集团副总经理、香港分公司总经理。转业干部有在部队这所大学校奠定的科学文化基础,只要坚持学以致用,不断充实自己,到地方就能发光发热。善于团结,具有牢固的集体观念。在军队这个大环境中,每位军人始终都接受着团结的教育,学习着团结的方法,享受着团结的温暖;这也造就了转业干部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热爱集体、善于团结的宝贵品质。这种精神和品质,就像强力的“粘合剂”,会使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形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精诚合作,同舟共济。空军转业干部蓝新国就任四川航空公司总经理时,面对的是一个班子矛盾突出、人心思走的大型企业。为了把全体川航人团结起来,振兴川航事业,他充分发挥自己善于团结这一优势,下大力抓企业上下的团结,始终把凝聚人心的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他上任仅一年,人心齐了,干劲增了,彻底扭转了川航严重亏损的局面。

张德江要求积极推进军队专业干部安置制度改革

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天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始终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深化 改革,狠抓落实,以确保完成军转安置任务为目标,不断完善军转安置政策制度,促进军转安置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

张德江在讲话时指出,“十一五”时期,军转安置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保任务、抓落实、促和谐,努力开创军转安置工作新局面。要继续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协调配合,确保完成军转安置任务。要狠抓政策落实,突出重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好军转安置工作的导向作用,完成好2011年军转安置任务。要积极推进军转安置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实践,大胆改革创新,在“十二五”时期初步建立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要加强作风建设,坚持透明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军转安置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增强军转安置工作的公信力,严禁以权谋私,严防不正之风。要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做好部分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

李继耐在讲话时指出,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有利于军队建设和干部队伍稳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要切实用党中央、胡主席的决策指示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性,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举措,把军转安置工作抓扎实抓到位。要坚决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安置计划,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扎实抓好教育管理,努力使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合理使用。军队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把军转安置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以良好的作风加强工作指导,密切军地协作,注重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军转安置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发扬部队优良传统转业建功立业

编者按:2001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和驻惠部队,始终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圆满完成了1500多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地方和军队从事军转安置工作的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军队转业干部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本报今日对部分先进军转干部工作者和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事迹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关心军转干部视如亲人

姓名:袁红玲

身份:市人事局军官转业安置科科长

荣誉:全国先进军转干部工作者、军转干部

生于部队、长于部队,让袁红玲深深热爱军转干部安置这份工作。袁红玲是1998年进入市人事局军转科的,一干就干了十多个年头,今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现在,虽然科里已经增加了人手,但袁红玲依然忙得不可开交:走访部队和接收单位,对军转干部进行跟踪服务等。不过袁红玲也有把工作“丢在一边”的时候,那就是军转干部上门找她谈心、聊天的时候。袁红玲说,通过这种谈心方式,她正好可以了解军转干部的困难。

今年一名湖南籍军转干部因为妻子在老家,一家无法团聚而心情烦闷。袁红玲把这件事记在心里,马上找有关单位协调,帮助这名军转干部的妻子在我市找到了接收单位。像这样的事情,在这么多年的军转工作中做了多少件,袁红玲已经记不清了。袁红玲这种对军转干部视如亲人的关心,让军转干部感到非常贴心。现在,一些军转干部开会路过,总会亲切地称呼她为“袁姐”,到她办公室坐一坐,聊聊天。

袁红玲在工作上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如在她的建议下,市政府采取随调配偶指令性、双向选择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开创了先河,一揽子解决了2004年以来51名随调配偶的安置工作。

自主择业每年缴税300多万

姓名:黄国强

身份:惠州市鹅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荣誉: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今年49岁的黄国强出生于博罗县公庄镇官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8年,年仅18岁的黄国强参军入伍,一干就是24年。在部队,他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采写了许多先进典型在中央、地方和部队报刊上发表,并多次立功受奖。

2002年,黄国强转业回到家乡。在政府安置和自主择业中,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我当时40岁出头,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何不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搏击呢?”深受部队思想熏陶的黄国强说干就干,用仅有的转业费和多年省吃俭用积攒的稿费,接手市区飞鹅山庄自己经营,并在企业运营中全方位采取军事化管理。经过几年拼搏,黄国强已经拥有飞鹅山庄、博罗京联宾馆、深圳安特货运公司3家企业,固定资产达3000多万元,每年上缴税收300多万元。在黄国强的企业中,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从部队转业、退伍的求职者,一律优先考虑。如今,黄国强所有企业的600多名员工中,有近70名是军转干部及复员退伍军人,有的还在企业担任重要职位。“部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从部队出来的人团结勇敢,吃苦耐劳,纪律性强,有能力、有信心应对任何挑战,他们是公司的财富。”黄国强说。

从农家走出来的黄国强致富后,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家乡的关心和帮助。从家乡的水利设施建设到家乡学校的教学条件改善,多年来黄国强先后出资40多万元给予支持。

带领城管大队强素质树形象

姓名:赖小杰

身份:惠阳区城管大队大队长 荣誉:广东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2001年,正营级转业干部赖小杰受命担任惠阳区城管大队大队长。“队员人心涣散、士气低落。”这是当时赖小杰上任后看到的城管大队,但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通过走访职工,加强调研,最终找出了干部职工积极性不高的根源。“待遇低,生活没保障,让干部职工情绪很低落。”一个月后,赖小杰向区里打了就职后第一份报告,顺利为全体城管干部职工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社保问题。

“在解决好职工队伍实际困难的同时,重塑城管卫士的新形象同样关键。”针对当时城管队伍的实际情况,赖小杰果断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口号和“团结奋进、廉政务实”的建队方针,开展一系列军事、体能、队列训练和纪律教育活动。同时,制定了《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基层中队建设标准》等20多项规章制度。

这些年来,在赖小杰的领导下,惠阳区城管大队顺应形势,率先提出了“和谐管城、微笑执法”管理理念,率先提出了“转变观念,树立服务中执法、执法中服务”的和谐执法新思想。通过一系列举措,惠阳区城管大队结束了十几年来办公场地窄、社会形象差和管理体制不顺的历史,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扬。

参与或指挥破获刑案86宗

姓名:黎志锋

身份:龙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 荣誉:广东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1996年,黎志锋从部队转业。作为部队正营职干部转业的他,被分配到龙门县原王坪派出所当一名普通干警。这不仅让他没想到,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在部队大小也算是个官,怎么回来就什么都不是了呢。”但黎志锋很快就释然,因为他知道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这种优良传统回到地方同样不能改变。

就这样,黎志锋从一名普通民警干起,靠着自己的出色表现,一步步走上了现在的刑侦大队教导员岗位。担任刑侦大队教导员以来,他参与或指挥破获的刑事案件有86宗。

黎志锋长时间从事的是政工、纪委工作,他总结说,“做人”的工作就是要“实实在在,正确引导,实际关心”。因此,这么多年来,无论哪个民警立功受奖、晋升提职,还是受处分,他都及时找民警谈话或到户家访;无论哪名民警生病住院,他都会尽快赶到病榻前嘘寒问暖,表示慰问。不论是做纪检干部,还是做政工干部,黎志锋都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坚持廉洁公正,绝不赴案件当事人或办事人的宴请,不收受任何礼物和金钱。2002年,某派出所所长因办案不公被查处,后被免去所长职务。但在被查处期间,心存侥幸的该所长曾多次向黎志锋“解释”,还送给他3000多元现金,但遭到黎志锋的严词拒绝。

全程参与奥运圣火传递演出活动

姓名:郝本平

身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科科长 荣誉: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2003年,郝本平从部队转业,2005年任惠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科科长。艺术科是一个重要科室,每年我市主要文化活动的具体工作都落在这个科室,任务相当繁重。但经历过部队磨炼的郝本平却从不把困难当回事,每逢重大文化活动,都积极参与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这些年来,郝本平参与负责组织了惠州生态悠闲旅游节、“惠风和畅——— 惠州市‘颂歌献给党’”大型歌会、“奥运圣火耀惠州”——— 北京奥运火炬惠州传递活动文艺演出等近百个大型活动。

“这其中,编排奥运圣火传递演出活动,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郝本平从策划到统筹,从排练到演出,全力以赴,全程参与了整个活动。除做好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郝本平还大力抓好精品创作和生产,打造惠州的艺术品牌。去年,由他负责编排的大型情景歌舞 《悠悠东江情》作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剧目,参加了省艺术节展演。“当时,从9月19日开始排练到11月23日参加演出,却仅有两个月时间。”郝本平说,为让剧组排练按既定进度进行,他与全体演职人员一起蹲排练场,一起吃盒饭,一起研究讨论排练事宜,事无巨细,积极参与。最终,确保了《悠悠东江情》在省艺术节成功上演,并获得了多个单项奖。

近年来,随着文化下乡工作的加大力度推进,郝本平经常随演出队到各地下乡演出后,他坚持与演出队员同吃同住。在他的组织下,我市每年送戏下乡演出都超百场,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转业后选择当保险业务员

姓名:张钦明

身份:太平人寿惠州中心支公司区域总监 荣誉: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2003年从部队转业,张钦明选择的不是一般人所向往的党政机关,而是选择自主择业,选择到企业去,到商海去搏击。2004年9月,几经沉浮,他和几名自主择业的战友正式加入保险行业。

“对于保险行业,我是门外汉。”入行之初,张钦明凭着军人的一股毅力,每天学习不下12个小时,有时晚上还要学习到深夜。因为入行时年龄大,遇到不懂的,他就不耻下问,把入行比他早的20多岁的姑娘、小伙子当老师,虚心向他们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他一次性地通过了全国统考,拿到了从业资格证。现在,张钦明已经从一名普通的保险业务员,成长为太平人寿惠州中心支公司区域总监。

怀着对军队的特殊感情,在组建工作团队过程中,张钦明明确规定优先接收转业、退伍军人或军嫂,对优秀者优先保送培训。经过5年发展,目前他的团队有100多人,在全国同行小有名气。

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张钦明不忘努力回报社会,5年来,他共捐赠建设小学图书馆3所,资助贫困学生5名,每年还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做好事,献爱心。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张钦明还召集人员共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3万多元,以及捐赠书籍、衣物一批。

湖南省创造性实行军转安置工作目标管理

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两年来,湖南省圆满完成了7500名转业干部和随调家属的接收安置任务,基本实现了地方、部队、个人“三满意”。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湖南省创造性地实行军转安置工作目标管理,把军转安置工作成果作为衡量和考核一个班子、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双拥模范城”的重要条件。

湖南省委常委会强调:“军转安置任务是铁任务、硬指标。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敢于为军转安置工作讲硬性、表硬态。”他们结合当前实际,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做实做细,确保中央赋予的军转安置任务圆满完成。为此,湖南省明确提出了思想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证到位、感情投入到位、协调配合到位、思想教育到位的“六到位”工作思路。

为确保师团职转业干部这一安置重点,湖南省多年来一直采取先进后出、预留职位、带编分配、不占职数等办法,几年来师职转业干部一步到位、明确领导实职的比例均为100%。近两年,任职满三年的团职转业干部一步到位明确领导实职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4%、93%。各级党政机关还充分挖掘自身安置潜力,做带头接收军转干部的模范,为全社会树典范,营造良好的安置氛围。省军转安置部门采取按编分配配置计划,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安政法系统采取预留自然空缺、腾挪工作岗位等办法,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5047名,分别占当年安置总数的76%、78%。他们还保持和发扬公安政法系统挑大梁这一好传统,每年挑选约占当年转业干部总数三分之一的转业干部充实公安政法系统,保证了安置主渠道的畅通。

军地密切协调配合是湖南省多年来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主要做法。军地军转部门的同志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整体观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一起到地方和部队,了解地方各单位的人员需求、编制超缺情况及转业干部的特长、意愿,在目标管理的预分阶段就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进入分配阶段后,军地军转部门坚持合署办公,在充分尊重转业干部本人意愿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进行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在定职定位阶段,军地军转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各用人单位的转业干部定职定位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遇有重点、难点问题,检查组现场办公,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政策落实到具体个人。

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以宽广的胸怀对待人民子弟兵,动真情,办实事。在制订分配计划时,他们尽量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单位多安排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前与每名转业干部见面谈话,全面了解和掌握转业干部思想状况、主要特长,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他们还积极为转业干部排忧解难,两年来先后帮助和协调600多名转业干部解决了举家搬迁时遇到的子女上学、购买住房等实际困难,真正使广大转业干部都能实现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湖南省军区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要求所属各军分区(警备区)结合实行军转安置目标管理,不仅要做好本系统转业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还要主动帮助地方人事(组织)部门做好其他转业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各级采取集中授课、个别谈心、上党课等方式,围绕增强转业干部的党性观念,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突出的思想问题,切实做到把事实弄清,把道理讲透,把情绪理顺。

南京军区切实加强与地方协调配合

为妥善安置转业干部,南京军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较好地实现了在体制编制调整期间“师团职领导干部安排质量不下降、转业干部进党政机关比例不下降”的目标。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以来,每年进华东六省(市)的转业干部数量比较多,地方安置压力逐年加大。南京军区各级把向地方宣传军转安置政策,宣传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宣传转业干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作的贡献,作为贯穿转业安置全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军队领导参加地方会议和双拥共建活动,都要介绍部队全面建设情况,让地方领导充分认清安置好军队转业干部,不仅直接关系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还关系现役干部队伍的稳定和部队全面建设,更关系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这个大局。

各部队还充分利用地方领导走访慰问部队、到部队过“军营一日”、军民共建等时机,向地方领导展现部队现代化建设成果,介绍军队干部的牺牲奉献精神和面临的各种困难,进一步加深地方领导对部队的了解和对军队干部的感情。驻地六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把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作为提高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2004年以来,六省(市)安置转业干部30500名,进党政机关的占84%,大中城市的占78%,师团职干部平职和低一职安排的占75%,任职满3年的师团职干部中平职和低一职安排的94%,27名转业干部直接安排进市县领导班子。

驻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军转安置工作带来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转业干部安置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南京军区领导对此十分关注,强调把做好新形势下转业安置工作,作为各级党委重点研究解决的10个新情况、新问题之一,要求各级认真研究,拿出实在管用的办法。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南京军区积极与六省(市)组织、人事部门协调,在部分省(市)垂直管理单位和一些地方实行了功绩制分配、考试考核、积分安置、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等安置办法,逐步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用机制。江苏省对进省直和南京市安置的师职干部全部实行量化积分、择优选岗,对团以下干部采取考试考核、双向选择、保底安置,实现了安置工作的“阳光操作”。福建省军区主动与福州和厦门两个市有关部门协调,一起研究工作措施,推行了公开考试、竞争上岗、积分选岗的安置办法,两个市安置转业干部数量每年都占全省总数的60%左右。安徽省军区协调地方制定“安置五公开”,即公开政策、公开原则、公开办法、公开程序、公开分配结果,保证了转业安置公开公正。为进一步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干长干短不一样的安置导向,确保军队转业的优秀干部得到重点安置,去年南京军区开展了推荐优秀师团职转业干部活动,研究制定了推荐的标准和条件,遴选了63名优秀师团职干部作为推荐对象,商请地方给予优先安置和组织照顾。

在军转安置工作中,南京军区各级和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组织、人事部门逐步建立了情况互通、联席会议、军地互访等协作机制,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好传统好作风,遇到矛盾和困难坚持共同协商解决。

河北省切实抓好转业干部培训

“人才兴冀”是河北省人事人才工作的一项主体战略。军转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他们紧紧围绕“人才兴冀工程”的实施,合理配置军转干部人才资源,积极引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军转人才,切实抓好转业干部培训工作,有效发掘、提升军转干部的职业能力,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好评。

3年来,河北省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11873名,安置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军转干部作为重要人才资源,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想方设法把军转干部接收好、安置好,为部队解忧,为河北蓄力。

各级坚持把军转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严格按照《河北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实施细则》、《河北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军转干部的接收条件、安置去向、工作安排、职务待遇、专业培训等规定。各级军转部门本着“专业对口、优者优分”的原则,紧密结合军转干部在部队期间从事职业、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转业分配志愿,合理配置军转干部人才资源,实现军转干部与工作岗位的最佳配置。3年来,计划安置军转干部9346名,对口安置近8000人,转业对口率达到了80%以上。

河北省委、省政府认为,军转干部是一支有着巨大开发潜能的特殊人才群体,要使他们成为再生人才资源,持久发挥人才作用,就必须不断进行开发、锻炼和提高。为此,河北省各级认真搞好转业干部培训,坚持把加强培训作为建设军转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适应性培训上,努力使军转干部了解地方政治、经济概况,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性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尽快适应地方改革和建设需要,实现角色转换;针对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紧缺技术培训力度。

为加大培训力度,各用人单位积极结合每一位军转干部的素质优势、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努力做到慧眼识才,量才适用。通过继续教育和放手使用,从根本上培养军转干部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与工作技能,成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各级坚持“靠感情留人,为事业用人”,破除重学历轻才能和重管轻用、重养轻用等观念,努力把军转干部放在关键、重要的位置上,促使他们长才干、创业绩,成为地方建设的栋梁之才,实现创造价值的最大化。据统计,近5年来,河北全省有7000余名军转干部被安置在行政执法部门,不少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人事厅共有军转干部91人,占全厅干部总数的41%,其中处级以上军转干部72人,占全厅处以上干部的46%,担任处长、主任领导职务的29人,占全厅的66%。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日益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得人才者得发展。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河北省各级积极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空间,引进军转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各级军转部门认真分析和研究人才竞争的新态势、新特点和兴冀人才需求,既着眼军队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的新特点,为军队干部中的高技术、高智力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施展才能、建功立业搭桥、铺路,又着眼全省人才引进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选贤荐能,搞好引智服务保障,进一步增强了全省军转工作的磁力效应。

安徽省拓宽军转干部随调家属就业安置渠道

2003年以来,安徽省共接收了430名随调家属,这对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安置任务仍显较重。面对地方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严峻形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做好随调家属就业安置作为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力争使每一名随调家属得到妥善安置。

在安置中,他们坚持及早进入情况,扎实做好安置准备。安徽省军地军转部门密切配合,注重在摸清底数、加强宣传、制订方案上及早着手,力求做到情况了解到位、教育引导到位、方案细化到位。有关部门仔细审阅随调家属档案,对每位随调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简历、单位鉴定和技能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分类登记造册;针对部分随调家属就业观念滞后、害怕参与竞争的实际,他们坚持每年利用地方新闻媒体开设军转工作专栏,广泛宣传就业安置政策,介绍地方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状况、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信息,宣扬随调家属中自谋职业、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军地军转部门积极协商,并根据个人随调前职务等级、从事的职业和地方用人需求,按照“就近安置、对口安排”的原则,对每个人制订不少于两套安置方案。

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拓宽随调家属就业安置渠道。安徽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军转安置部门,在用足用活现行政策的同时,广开就业渠道,不断探索完善新的安置办法和途径:第一,强化计划分配力度。全省各地普遍采取“先上岗、后竞争”的办法,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为随调家属合理安排就业岗位。规定街道和社区招聘工作人员,要优先从随调家属中选拔录用;经济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每年必须接收安置一名随调家属;对安排到实行劳动合同制、聘用制企业事业单位的,上岗后给予两年适用期,在此期间不参与竞争,无特殊理由单位不得随意辞退、解聘或作为富余人员令其下岗待业。第二,稳步推行双向选择。从2004年起,安徽省参照组织转业干部进行双向选择的做法,先后在合肥、马鞍山和芜湖等地市对随调家属就业安置进行了双向选择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过程中,安徽省加强统筹兼顾,努力推进安置落实。与转业干部相比,随调家属虽然人数少,但同样面临一些矛盾,有时甚至比转业干部安置难度还大。对此,安徽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随调家属与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捆在一起抓,坚持做到“三个同步”:一是坚持同步筹划部署。利用每年全省军地军转工作座谈会、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会和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时机,科学筹划和部署军转安置工作,做到在研究部署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同时,对随调家属安置一并分析安置形势、一并研究安置措施、一并部署安置任务、一并明确标准要求。二是坚持同步检查监督。省军转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随调家属安置情况纳入军转安置工作检查监督范畴,采取电话查询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听取汇报与座谈了解相结合、全面督察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督察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各项安置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坚持同步发出报到通知。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随调家属安置要与转业干部同时接收安置,同时发出报到通知,并制定了相应的制约措施,采取一次性划拨安置费的形式,敦促接收单位尽快安排随调家属上岗。由于这些措施得力,一些影响和制约随调家属安置工作的矛盾和困难得到有效缓解,有力促进了全省军转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

黑龙江省认真做好师团职转业干部安置工作

黑龙江省通过不断完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出台多项军转安置优惠政策等办法,积极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已连续3年保持转业干部进党政机关的比例达80%以上。全省军转安置工作小组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局出发,无条件地、如数地接收安置好转业干部。

近年来,围绕保证师团职军转干部这一安置重点,黑龙江省在全省各地市坚持实行“四个纳入”制度:一是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开好市委常委会、市委常委议军会、市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会和全市军转安置工作会,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对师团职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二是把军转干部安置纳入市、县(区)两级政府目标管理考评之中。三是纳入人大、政协视察“双拥”工作和评议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四是纳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评比活动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师团职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军转安置的重中之重,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和职务,是全省各级领导和军转部门的共识。近两年全省接收的17名师职干部都得到相应安排,并保留了原部队职级,其中8名正师职干部都安排了副厅职,9名副师职干部安排了副厅职或正处职。坚持采取带编分配、预留位置、增加非领导职位、推荐进 县(处)级领导班子等方法安排师团职干部。全国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牡丹江市连续5年坚持选拔部分优秀的团职干部进班子,先后有9名团职干部被安排到县(区)政府任副县(区)长,进了县(区)级领导班子。

黑龙江省军转部门想方设法搞好安置计划协商对接,根据各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综合分析历年来接收安置转业干部的实际数量及接收安置能力,合理地制订安置计划。并将安置计划报省委、省政府主管领导签字,以指令性文件形式下达,确保了安置计划的权威性、严肃性。省人大、省政协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省直机关带头接收转业干部,国税、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等“热点”部门也克服困难,接收了较大数量的转业干部。过去没有接收过转业干部的12所大专院校也向转业干部敞开了大门。

在确保师团职干部这个安置重点的同时,黑龙江省对功臣模范的转业安置政策不断放宽。对功臣模范和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转业干部优先安置,一直是黑龙江省的一个优良传统。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一等功臣可在安置计划内任选单位,二、三等功荣立者,军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荣获过师级以上抗洪抢险、拥政爱民先进个人以及参加过抗击非典斗争的转业干部,在参加进中央和省直单位的考试考核时,分别给予加分。近两年,7名一等功臣分别被安排到省国税局、省财政厅、省公安厅和牡丹江海关等单位,53名二等功臣和51名在艰苦边远地区、岗位工作过的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

陕西省军区为转业干部安置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陕西省军区在协调转业干部安置过程中,把协调安置功臣模范、边远艰苦地区转业干部作为工作中始终把握的一条主线、安置中着力解决的一个重点,军地合力持续不懈抓落实,收到明显效果。

陕西地处西北,是兵员大省之一,每年接收安置转业干部数量占到西北五省(区)一半以上,加之进陕转业干部中70%集中在关中地区安置,接收安置区域集中,安置渠道狭窄,安置压力明显增大。近年来,每年进陕安置的转业干部中,功臣模范、尤其是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转业干部呈上升趋势,占接收安置任务的30.7%。面对地方新的安置环境和移交安置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陕西省军区着眼新的形势,坚持发挥职能作用,始终以功臣模范及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转业干部妥善安置为重点,想方设法为转业干部妥善安置创造良好环境。在全省上下基本形成了把功臣模范、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转业干部纳入功绩制分配范围,实行量化打分,政府指令性分配;把符合职务安排、进入功绩制分配的师团职干部纳入市(县)级领导班子配备计划优先安置的机制。近两年来,他们先后使982名功臣模范、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109名师团职干部进入了市(县)级领导班子。

为了严格实施功绩制分配制度,真正使功臣模范、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转业干部在安置中的优待落到实处,陕西省军区主动与组织、人事和转业部门反复协商,规范安置标准,确保安置质量。他们从功绩制分配条件、接收单位、分配办法、计分标准、具体要求等9个方面作了明确规范,做到量化有依据、打分有细则、程序有规则、安置有着落。在省军区积极协调下,始终坚持“凡是行政单位和财政全额拨款机关事业单位均作为功绩制分配单位”,较好地满足了功绩制分配军转干部对选择接收单位的需求;并明确规定,凡按功绩制分配选择进入的接收单位,未经本人同意,接收单位不得出现“二次”分配,从接收落点上保证了功臣模范、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转业干部的安置质量。

在实施功绩制分配过程中,为了确保“公开、公正、公平”,陕西省军区协调地方有关部门严格制度措施,对符合量化打分人员、打分情况、分配结果张榜公布。对计分办法从立功受奖、边远艰苦地区服役时间、年龄、任现职时间、学历等13项内容明确分值标准,由军地军转职能部门联合计分,共同签字;由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把关监督。省军区还会同组织、人事及军转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功绩制分配转业干部的安置情况跟踪问效,跟进督导,抓好落实,对发现定职定岗不到位的现象定时限,及时纠正。近两年,功绩制分配的转业干部定职定位率、职务安排率、离队报到率均达到100%,受到了地方、部队和转业干部的好评。

下载模范军转公安干部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范军转公安干部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模范事迹

    2011年度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模范集体事迹 招商客服部作为天津中信津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对外窗口,承担着中信工业区、中信物流园两块厂区的对外招商和客户服务的工作,2011年......

    模范事迹

    四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公路人 李正堂同志,今年已64岁了,他20岁从事公路养护工作,直至退休,他以一个代表工、协议工的身份在公路上整整干了40年,从一个毛发未脱的少年,到一个满头白发......

    军转干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曾经穿过军装、献身军营的老首长、老战友们:首先感谢局里对我们军转干部的重视,能在八一建军节的日子里安排这样一个活动,让我们这些老兵们能一起回味过去、品味人生......

    军转干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曾经穿过军装、献身军营的老首长、老战友们:首先感谢局里对我们军转干部的重视,能在八一建军节的日子里安排这样一个活动,让我们这些老兵们能一起回味过去、品味人生......

    军转干部演讲稿

    军转干部演讲稿-用信仰续写忠诚 在人生的关口每每有许多选择,这些选择有的使人欣慰,有的让人心动,有的是如此义无反顾,有的却是那般刻骨铭心。十二年前,我选择了戎装,部队熔炉将......

    军转干部演讲稿

    把握今天,准备出发 各位评委老师、战友们、同仁们: 我是第三小组的XX,其实我平时是不太敢上台说话的,因为我的普通话说得实在是太普通了。不过,在小组成员们的鼓励下,今天我就斗胆......

    军转干部聚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战友: 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05年度军转干部第一次聚会。 首先,让我们以诚挚的掌声对这次聚会的顺利组织与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在具体的筹备工作 。 有一......

    军转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调整心态加快转变积极适应地方建设需要 ----军转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一个月的军转培训结束了,回顾这30天来培训生活,自己感慨万分。今年的培训课程设置丰富,有形式政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