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优秀高校辅导员事迹材料
甘为塔灯,照亮迷途沉睡的人们
---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刘波同志事迹材料
个人简介:
刘波,男,湖南衡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第九党支部书记,院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科长。2005年9月至今,担任3年中职班(----)辅导员,5年高职班(四个班共计220人)辅导员,现今任2010级2个班(共计100人)辅导员,并兼任学工科长、党支部书记。
那是三月的雨,与寂寞无关,同忧愁甚远。
那是和爱有关的一切,予人宁静,予人润心。
“波哥,下课一起去打球。”
“波哥,都奔三了,还不娶媳妇?”
“明天放假,我带大家去爬山。”
“每天早上,必须六点半起床跑步!”
“咱们再组织一次篮球联赛。”
“我们班在校的排名,不要求是第一,但绝不能落后于第二。”
……
大学的时光,他和他们,就这样过来了。毕业聚餐的时候,大家都醉了,也看不清谁跟谁,随手抱着一个,一个劲的说还想再读三年。
是啊,枫叶落,离别之秋,唐诗宋词里的文人墨客都会举杯痛饮而消愁,他们又何尝不是,谁又愿意面对“离别”这两个难以落笔题写的词。
是谁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他们在离别的时候这么感伤?
他,叫刘波,是学生们的波哥,是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了每一位莘莘学子,他将他们拧成了一团,感受了一种大家庭的团圆。是他用青春在辅导员岗位默默耕耘了近十载,成为学生心目中永远爱戴的严师、兄长和好朋友。
一、让周围充满爱
八年风雨征程,八年矢志不移。八年来,他住在学生的宿舍,他和学生们一起吃饭,一起上下课。八年来,因为工作,奔三未婚娶。学生们有时候会调侃说:“波哥,你怎么还不结婚?”
这时候他总会说:“和你们在一起很开心。”其实都知道,那是因为把全部的时间都放在了教育上。2011年12月份,得知学院经济管理系某班学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而且父母病亡消息后,并积极带头组织系部班级和学生献爱心;在系部,经常组织困难学生参加校内的勤工俭学,并亲自带队组织学生参加寒假的校外勤工俭学来缓解家用充当学费。2009年开始,亲自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义工活动至今,并成立了青年志愿者部开展义工活动,对接渝水区儿童福利院,设立爱心服务对接点。每月为他们提供无偿义务服务,得到新余电视台多次采访。志愿服务活动还有:协助新余市青少年宫航模办公室举行青少年航模比赛,新余论坛组织512纪念汶川三周年,义工之家年度联欢会暨表彰大会,多次组织学生们为福利院的孤儿捐衣捐物等一系列爱心活动。
二、让生活充满欢乐
有人说,大学,是迷茫的。每个人在大学都会乱了方向,但在这里,你过的会很充实。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和课余学习兴趣,在系部:他举办过“庆圣诞、迎元旦”文艺汇演;开展过系部的“乒乓球联赛”;举办过“光伏论坛讲座”、“光伏兴趣小组”、“四月份读书节”、“歌唱红五月大合唱比赛”等活动。创办了系部的学生刊物“光电飞梦”。多年不间断的晨练,运动会的刻苦备战,篮球场上的拼搏,主题班会、座谈会、辩论赛、创建班刊《阳光家我们》等等。在活动中,他和学生们像个大家庭似的融洽。
三、让付出得以回报
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带着一个年轻人固有的热情和执着的梦想,来到了太阳能学院,走上了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这些年,所带的10发电5班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班集体。2011和2012学年,带领的10发电4、5班,更是有8位学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誉。
承担了中职2008年、2009年、2011年三年的省市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的教学指导工作。指导学生获得了2个省团体一等奖,六个市团体一等奖,3个省个人一等奖,18个市个人一等奖,1个省个人二等奖,5个市个人二等奖,1个省个人三等奖。指导的王志娟在2009年江西省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中获得全省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和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他始终恪守着“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还是坚持”的人生格言,曾经的光辉已是过去,不活在过去的光环下。教书育人,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无怨无悔,只望桃李满天下。
获奖情况1、2012年获得新余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2011年所带班级获得“江西省优秀班级称号”。
3、2008年和2009年、2011年指导学生参加江西省和新余市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获得3个省级个人一等奖,个人成绩取得全省第二名,2个省级团体一等奖,10个市级个人一等奖、四个市级团体一等奖。
4、多次获得江西省和新余市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5、撰写的《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被评为江西省民办高校2011-2012学年优秀德育论文二等奖。
6、2012年获得江西省“全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第二篇:高校优秀辅导员事迹
腾腾燃烧的激情之火
——记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辅导员闫小斌
在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的教职工中,除了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作为工作的“中流砥柱”,引导着全院工作开展外,还有一批活跃的新生力量,他们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苗,传达着激越,显示着希望,那就是其中的年轻人。
而这一批年轻人中,最惹人喜欢的就是体育系辅导员闫小斌同志了,这是全院公认的。自2007年8月参加工作,担任体育系辅导员至今,他工作兢兢业业,耐心细致,恪尽职守,他用踏实的工作、勤快的个性征服了学院里的每一个人。
闫小斌同志自担任辅导员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饯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工作中,他一直高标准、严要求,以学生为本,深入细致的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以人格为根,做好学生素质拓展培养工作;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扎实做好学生实习就业工作。
一.以学生为本, 深入细致的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
1.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细致观察学生言行、情绪变化,及时做好疏导工作。07年10月,他发现07205班朱明云同学入校后一度精神状态不好,就找学生多次交谈,结合家长,时刻关注该生的日常行为直到该生毕业。该生09年通过了专升本考试,毕业后在信阳市一所中学任教,表现出色;在每年学生进校的第一年,闫老师都要分别组织同学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教育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怎样正确。五年来讲了四次心理教育讲座,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和好评
2.关心学生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困难。闫老师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同学特别关心,除了平时加强对学生自强不息的教育外,还切实关心帮助他们,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利用一些社会关系,在寒暑假期间帮他们找工作。09年冬天,他发现武术091班学生谢同心同学过冬没有棉衣,把学院发给自己的新棉衣给了他;体育保健081班学生曾兴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家庭贫困,闫老师先后资助他500元,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担任辅导员四年来,他在所负责的班级内根据专业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班、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在每年的期末开始前他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考风教育、诚信教育;2009年10月,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审接受后在全系开展了感恩教育;2010年6月10届毕业生离校前组织文明离校活动等等。
4.培养学生骨干队伍,抓好党团知识教育。学生干部上岗,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开学有工作计划,期末有工作总结,平时有工作记录。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建立班干部负责学生百分量化考核制度。既锻炼了学生骨干,也促进了班内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党的知识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督促团支部抓好团课教育,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四年来参加党课学习的有87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1人,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有203人次,向党组织输送了17名学生入党,2010年,王纪好等3名同学被评为院“优秀党员”。
二、以人格为根,做好学生素质拓展培养工作
在担任辅导员期间,闫小斌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2008年所带07及学生共110余名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节目表演,赢得全世界人民的目光;2009年至今,多名学生随国家汉办到美国、西班牙、泰国、尼泊尔等国家经行慰问演出。2009年武术081班王维等同学随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参加俄罗斯中国年,受到了普京总理的亲切接见。今年4月武术101班学生焦继东等又随河南省汉办又到美国进行慰问表演;在闫老师的组织下,体育系学生成立篮球协会、乒乓球系会、养身协会等社团组织,在学校内外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10年成立的养生协会,多次到登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对退休老干部进行保健服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三、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扎实做好学生实习就业工作。自08年9月开始,闫小斌老师主动担任体育系就业指导课,他认真备课,通过讲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使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了推广这几年的授课经验,今年他又主动担任中文系的就业指导课。利用工作之余,闫小斌老师积极联系就业实习单位,保证每一位学生顺利就业:2008年3月经他联系体育系和少林欢喜地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先后有五十余名学生在那里实习;2008年寒假期间,他带队到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2009年暑假,带队到北京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2010年暑假,带队到北京远洋基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学院招生就业办的统计,体育系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排在全院首列,这和闫老师的辛勤工作室分不开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工作的几年里,闫小斌老师的工作受到学院的充分肯定:2009年7月被评为院“优秀党务工作者”,2009年9月被评为院“优秀教师”,2010年9月被评为院“优秀教师”、院“优秀辅导员”。
第三篇:高校辅导员事迹摘编
育人先律己用爱关怀人
——复旦大学辅导员赵强个人事迹
一、个人简介
赵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1月生,2004年9月参加辅导员工作,现任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学工组长,2008年担任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一个班(115人)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工作四年来,赵强抓住“爱与责任”以及“学术科研”两条主线,始终秉持“育人先律己,用爱关怀人”的信念,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垂范,倾情于工作,注爱于学生。
赵强始终相信,对学生全心全意的关心和付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为人处世,而最终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传递开去,这就是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为人”教育。2007年9月,赵强在担任04化学辅导员的同时,兼任了复旦学院志德书院的学工组长。作为由所有大一新生组成的复旦学院,经典读书计划成为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征询经典读书书目到组建读书小组,从联系指导教师到跟踪阅读质量,从编写《学而》报到建立“学而时习斋”,赵强都亲力亲为。他从自己多年担任辅导员的经验出发,结合大一新生的实际情况,在反复征求各院系教授意见和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拟定了《复旦学院经典读书计划推荐书目》。在推荐书目的90余部中国人文科学经典著作和124部西方人文科学经典著作中,赵强希望,这其中的每本书都能够帮助学生启迪人生,感悟生活。在赵强的努力下,经典读书计划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认可,2008年下半年,110位教授、副教授担任了经典读书计划的指导教师,1125名学生组成了110个读书小组,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为做好学生们的导航人,赵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同时在自身的实践中寻找更多经历和经验,与学生共同成长。他身先示范,取得多项佳绩,拥有2项发明专利、多篇国际期刊学术论文,先后夺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等多项殊荣。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其中《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一文入选全国首届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征文,他还在主论坛上进行了论文交流发言。
他注重学生的学业指导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他自己编写了一本《学习自助指南》,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学会学习;他设计了《化学系学生指导问卷》、《化学学习兴趣量表》等工具,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工作。在04化学120人中,有15人获得了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营资助,37人获得复旦大学科创行动项目资助,参与发表的SCI论文有22篇,还有4人获得了复旦大学科技创新类杰出单项奖,学生的学习情况、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赵强还引导大四学生拓宽就业视野,树立自己发展与祖国命运相联系的理念,做好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四年中,赵强所带班级先后获得了复旦大学“优秀本科生党支部”、复旦大学“优秀团支部”、复旦大学“光华自立奖”等多项校级荣誉,被评为2006年“上海市先进集体标兵”,并于2007年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但他总说,这所有的荣誉都属于这个集体,而他自己,只是用心为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平台,让他们拥有值得骄傲和无悔的大学生活。辅导员生涯让他拥有了120份值得珍惜的情谊和财富,在工作中,他得以磨练自我、成就学生。现在,作为学工组长,赵强觉得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他要把他从事辅导员工作经验与他的同事们一起分享,在陪伴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他们还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获奖情况:上海市十佳辅导员
复旦大学十佳辅导员
复旦大学优秀住楼辅导员
赤诚之心系工作奉献之情育学生
——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孙雅艳个人事迹
一、个人简历
孙雅艳,女,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5月出生,2004年7月起辅导员工作(07年8月至08年8月参加团中央第11届中国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团),现担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8级学生(100人)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孙雅艳热爱学生,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辅导员,她曾担任过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3年级6个班级146名学生的辅导员、学院党委组织员和分团委工作。在四年中,她记录了厚厚的十二本工作笔记,用文字把与学生相处的点滴及时记录下来,146个学生的感人故事形成了《我爱我生手记》手稿计15万余字。《手记》让她与学生一起见证感动、体味成长。她把部分手记的感动故事上传到学校的bbs上和自己的博客上与学生共享,《手记》使学生获得了发现爱、懂得爱和珍藏爱的启迪,架起了辅导员与学生及其家长沟通的桥梁。一位学生说,我时刻沉浸在一种幸福之中,因为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关心我、爱护我的好老师。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曾经与她有过隔阂的学生,在看完她写的对学生表示有愧疚感的文字后,竟然回帖说:老师,我从来没有怪你,我会加倍珍惜大学的生活,我会把自己写的第一首歌献给你。《手记》在学生家长中也产生了良好的回应。一位学生家长在读完孙老师描写关于他孩子的手记片段之后,打电话说,“连我自己对孩子都失去信心了,没想到老师却始终用满腔的爱对待我孩子”。
孙雅艳作为一名辅导员,在工作中对待学生富有爱心,乐于奉献。她对待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倾囊相助。从2001年开始她就加入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行列,至今已有7年,她长期保持和贫困生通信交流,累计达2000多封。孙雅艳还将她的爱心传递给了她的学生。她曾7次亲自组织并带领大学生赴安徽、广西、贵州和四川绵竹灾区等地开展“音符串起希望”三下乡实践活动,资助贫困生400多名,举行爱心义演48场,开设公开课230节,同时为贫困地区学校配置了一批电脑、音乐器材、体育用品和学生床架等硬件设备。在她的引导下,大学生们不仅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自身的素质也在三下乡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提升。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她积极参加团中央中国扶贫接力计划,奔赴广西百色玉凤镇坤平初中开展一年的支教服务,将辅导员的细心、耐心、爱心、恒心精神传递到贫困地区。在支教地,她在教学工作之余还开办了校园广播台、合唱团、模特队、舞蹈队等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她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走遍田阳县18个村52个屯300多名学生家庭。家访时,她经常会随身携带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学生的情况;一年时间她写下了14万多字的支教心得和家访手记。通过家访,她收集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料,并通过多种途径争取社会帮扶,累计为他们争取到助学金26万余元。她的无私奉献精神不仅表现在她爱岗敬业和积极参加支教、助学活动,还表现在她6次无偿献血的行为中。在上海,她曾先后参加4次无偿献血。针对90后的学生特点,她利用网络资源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从08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她就运用博客出通知、提要求、发公示、作反馈;给学生写元旦佳节贺词;发布诸如职业生涯课、艺术比赛、假日“爱心学校”成员招募和宿舍自我管理的指导等信息,她还让每个学生在博客上都写一则自己成功的经历,然后她为学生逐一做了点评。2008年,她写了550篇博客,约10万字。孙雅艳爱岗敬业、爱心助学事迹十分感人,社会影响力很大。她的事迹曾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新民晚报》、《文汇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多家报刊、杂志、电视台、电台和网站报道。2008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中国教育新闻人物; 2007年荣获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用心培养每一名学生
——大连理工大学杨晓英个人事迹
一、个人简历
杨晓英,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11月生,1997年7月参加辅导员工作,现担任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2008年担任2005级1-5班(共150人)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从作为辅导员的那天起,杨晓英在每个岗位上都尽职尽责,并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带的班级有8个先后17次获校级以上奖励,其中物理07届毕业的国防生班的“四个百分百”(100%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100%通过了军政素质考核;100%光荣成为共产党员;100%要求到部队基层任职)更是被中国教育报、解放军报、辽宁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杨晓英个人也曾多次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称号。在辅导员工作中,杨晓英始终充满着热情、充满着对学生的热爱,她信奉勤能补拙,要求自己必须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杨晓英曾经带过一个学生,家庭非常困难,性格也比较内向,为了让学生安心完成学业,她不断地关心和照顾这个学生,并想办法为他联系到了资助,08年秋天,已经完成学业并在北京工作的这个学生专程返校看望她和资助者,学生真诚地对杨晓英说,“老师您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杨晓英积极报名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成为大连理工大学第一批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辅导员,此后她还自费参加了一些专门的心理咨询培训课程。在系统学习了心理学后,杨晓英开创性的把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心理辅导,别人眼里的问题学生都与她很亲近,有些学生与父母都不沟通,但却愿意把心里话说给她听。07年,有一个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缺乏自信、厌学、多门功课不及格、人际交往也不好。杨晓英了解情况后,就每周五下午找这名同学谈话,给他做心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该同学对她非常信任,有困惑就及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跟她沟通,杨晓英也经常给这名同学打电话,对他进行开解、劝导。逐渐的,该同学摆脱了心理上的桎梏,成绩也提上来了。杨晓英还利用自己所学,在学院给学生作了“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做个阳光女孩”、“阳光使者”等多场相关讲座和座谈,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把团体训练这一学生喜欢的形式应用到了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有班级建设(包括新生班级建立)团体、人际交往训练团体、学习焦虑问题团体、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提升团体、学生干部成长团体、价值观探索团体、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团体等等。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杨晓英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良好的习惯,有一篇题为《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的文章是她喜欢并推荐给全校辅导员的。在学风建设中,她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学风建设。杨晓英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就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素质。正式工作前她就常到辅导室向老领导学习工作的技巧,参加工作后更是虚心向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学习,到现在她还保留着几位同志的工作总结及备课笔记。她先后参加过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第三期)、辽宁省就业指导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并考取了相应的资格证书,提升了为学生思想导航的能力和水平。杨晓英在将近12年的辅导员工作中,认认真真地思考,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践行着“深怀爱生之心,恪守为师之道,善谋导航之策,多做利生之事”的工作誓言,为学生工作投入了满腔热情,得到了学校和学院领导的肯定、同事们的好评和学生的尊敬。
获奖情况:2008年荣获大连市优秀辅导员;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工作者;2007年荣获大连市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工作者。
春风里的旗帜:
十年爱心长征路只为百花香满园
——华中师范大学辅导员冯圣兵个人事迹
一、个人简历
冯圣兵,男,中共党员,汉族,1975年10月生,2001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文学院的学生工作。
二、工作情况
冯圣兵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小贫困的家庭环境不但磨练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改变环境,改变命运的勇气,还让他拥有了一颗济危扶困的心。考上大学后,靠课余打工和吃青菜的他,省下近万元资助其他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学生。1998年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以“济困助学,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圣兵爱心社正式成立。它的成立也标志着冯圣兵一个人的自发善举由此成为一群人自觉的共同事业。1997年,他被教育部和团中央联合评为“全国三好学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9年,他又成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次年还被联合国授予第四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无论是做一线辅导员,还是担任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冯圣兵始终牢记竞聘辅导员的诺言,把“爱心”全部播撒给了学生。新生上计算机课没有电脑练习,他就把自己的家用电脑送给学生使用,出了问题还亲自上门修理。为帮助毕业生就业,他把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长熟记于心,有针对性地逐个向用人单位推荐。冯圣兵从事辅导员工作七年多来,始终保持着勤奋踏实,平易近人的作风,默默从事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以来,他先后参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著作3部,主持和参加校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生工作论文9篇。此外,经验材料《“造就他人,实现自我”的圣兵爱心社》还被《湖北省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实例选编》一书收录。冯圣兵身为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院系副书记,仍然坚持亲自带班,先后担任了中文04级、汉语言文学(试验班)07级的辅导员。为了工作,冯圣兵牺牲的休息时间不计其数。新生军训时,他废寝忘食工作,和学生完全摸爬滚打在一起。2005年五•一结婚,正赶上全校加班迎接教学评估,他只请了一天的婚假。2007年国庆期间,妻子临产,时值新生军训,他没有向组织上请一天假。作为辅导员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冯圣兵积极推动学生党建创新。2007年他制定并实行了《文学院学生党员考评及其奖惩办法》等12项学生党建制度,使学生党建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此外,他还开展“党员寝室”挂牌的探索,积极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由于工作基础扎实,2007年文学院的“学生党员管理和教育基地”成为华中师范大学首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基地之一。2007年,冯圣兵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推行的“三三法”,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特色奖。在他所带学生中,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得主桂婵娟、全省“三好学生”,《湖北日报》曾专版报道的陆尧等一批贫困生典型。每周五早上六点半出早操,要求住在校内的辅导员都到场。他自己住校外,六点起床骑自行车赶到学校督促学生做广播操,并带头跑步。规定每周一次例会和一次晚点名,不管有多大困难都想方设法予以克服,多年来一次都没落下。
获奖情况:2008年荣获湖北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华中师范大学重视共青团工作领导奖;
2007年荣获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大 爱 无 形
——湖南科技大学辅导员皇晓东个人事迹
一、个人简历
皇晓东,男,土家族,中共党员,1955年生,1998年7月起担任辅导员,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处级辅导员。2008上半年负责04级2个班65名学生,下半年负责2个班66名学生,全年分管学院就业工作。
二、工作情况
怀着对学生满腔的爱,年过40的皇晓东愉快地干起了辅导员,而这一干就是十年。“这么大年纪了,还当什么辅导员?学生事无巨细都会找你,很麻烦的”,有人劝他。皇晓东说:“没办法,就是喜欢学生”。“他就像学生的爸爸一样”,这是皇晓东妻子对他的评价。多少次,学生生病住院,他以父亲的身份在手术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多少次,他和爱人为生病的学生熬药、煮粥;多少次,他和遇到困难的学生促膝谈心,帮助学生走出阴霾;多少次,他帮已到外地就业的学生办理各种手续,拿出工资给学生当生活费„„2008年冰灾期间,土木学院8名同学寒假不能回家,就是在皇晓东家过年的。皇晓东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了如指掌,总是能及时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甚至有20年前的学生打电话给他,他都能在瞬间辨出声音,叫出学生的名字。87级的一名同学,天资聪颖,但高考失利,被录取在专科班就读,认为没有前途,产生了退学的念头。皇晓东及时地来到了他的身边,鼓励他振作起来继续努力读书,告诫他是金子总会闪光。后来,该同学通过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如今已是博士毕业。帮助学生就业,原本也不是皇晓东的工作。2003年他主动向学院提出来做就业工作,他这样说道:“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必须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而目前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就业。学生努力读书,家长花钱送子女上大学,他们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了联系上用人单位,他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踏遍万水千山,磨破了脚板,说破了嘴皮,拉下了面子。几年之内,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参加了上百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走访了五百多家用人单位。
皇晓东总结自己为学生找工作的体会就是以“五心”换“五赢”:“五心”,即热心、爱心、细心、诚心、责任心。这样,才能换回“五赢”:学生找到工作;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招到合适的员工;学校就业率高,影响扩大;自己满足,心情舒畅。皇晓东的辛勤付出带来了显著的成绩。5年来,他所在的土木工程学院的就业率一直高达90%以上,其中2003年为100%,2004年为99%,2005年为95.8%,2006年为96.4%,2007年为92.8%,2008年为96.1%。其中,他直接推荐的学生达到3000多名!这些数据是指学生已经报到上班并领到了工资后的数据,而不是那种只签个意向协议的数据。他成为了学校就业工作的一面旗帜。他有几百封信和十几本留言薄,学生都亲切地叫他父亲,并以闺女、儿子落款,称他为“永远的老师”、“亲爱的父亲”。有学生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买了两套保暖内衣,一套给父亲,另一套就寄给了他;有学生连夜驱车11个小时,就是为了赶到火车站与出差经过的皇老师见个面、说说话;有学生从北京为他寄来香山红叶;有学生在美国过第一个感恩节,就把感恩的E-mail发给了他。皇晓东老师的优秀事迹曾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网、《长沙晚报》等新闻媒体报道,新华网等数十家网站转载。
获奖情况:2008年荣获校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7年荣获校宿舍管理先进工作者。
精心育人矢志不渝
争当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示范者
——华南师范大学辅导员李卫东个人事迹
一、个人简历
李卫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0月生,1998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2008年任学院06级(302人)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李卫东老师热爱辅导员工作。他于1997年7月本科毕业后留在本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十一年来,他先后担任过经济与管理学院8个年级的辅导员,兼任学院学生会指导教师。他坚决服从组织的需要和安排,从不与组织讲条件和价钱;坚守辅导员岗位,竭诚育人,无怨无悔;忠实地;履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以极大的热忱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他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默默耕耘,任劳任怨。十一年来,李卫东带过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凝结有他的心血和汗水,他也赢得了广大同学的尊敬和爱戴。他带过的一届学生曾经给李卫东老师送了一面写着“送给我们最亲爱的人-李卫东老师”的锦旗,这是李卫东老师关爱学生和广大同学爱戴李卫东老师的见证。李卫东老师注意结合专业特点和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十一年来,共为学生讲授党课、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要求、大学阶段的定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专题讲座逾百场(次)。
李卫东老师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1999年,他提出应当开辟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议获得了学院领导认同。此后几年,他经常陪学院领导到各地联系和落实专业实践基地。目前,经管学院共建立了30多个专业实践基地。李卫东老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金融市场、网络创业大赛、模拟商务谈判、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企业形象设计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活动,为同学培养提高“三大能力”提供了平台。在全国和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中,李卫东老师所带年级的学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李卫东老师重视总结经验和进行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他撰写的《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获学校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经验材料一等奖。他参与的“建立‘三大能力’培养模式,系统开展素质教育”的课题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他参与的“‘三大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课题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撰写的论文《构建以“三大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模式》获得首届“南方辅导员论坛”优秀论文奖。参加工作以来,李卫东老师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已有9篇。2007年12月,李卫东老师牵头申报的课题《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个案研究》获得教育部辅导员骨干支持研究课题委托研究项目立项。
2008年11月,由中山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李老师作为典型在大会做了题为“如何在辅导员岗位上锻炼成长”的发言,系统介绍了他管理学生的系统,获得了在场的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2008年12月,由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广东高校首届南方辅导员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李老师在大会做了主题发言。2008年,李老师应邀到广东省内高校做讲座和经验介绍有十余所。
李卫东认为,辅导员像小草一样地默默无闻,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为学生和他人编织着美丽的梦。同时,辅导员这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也给他的生命带来了其他行业没有的体验,李卫东老师觉得付出的所有辛勤都是值得的。
获奖情况: 2007年校“优秀辅导员”和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奖”;
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标兵”。
病患不怠,与爱同在
——四川大学辅导员夏磊个人事迹
一、个人简历
夏磊,女,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0月出生,2004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学生科科长、学生党支部书记。2008年分别担任2004级(335人)及2008级(284人)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夏磊曾就职于某置业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2004年,29岁的她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却毅然选择了到高校从事基层思政教师工作。面对这份从头做起的职业,门外汉的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参加了高校职业规划TTT课程学习,运用人才测评理论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评;2008年1月作为优秀辅导员代表,她参加了四川大学学生辅导员赴港培训班;2008年6月,她又自费参加西南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并获得全国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书。同时,她也重视理论研究,先后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及《开展毕业生廉洁教育,减少“26岁现象”的发生》,并参与科研项目“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现状及干预研究”。由于长时间紧张的工作,生活变得没有规律。2005年5月,夏磊不幸检查出患有舌鳞癌。得知这一消息的瞬间,她的心情极度低落,可是坚强乐观的她很快振作了起来。当学生们得知夏磊生病的消息后,他们每天都发短信给她,让她不要操心、好好养病。无论治疗的过程多么痛苦,每次只要一见到学生,一收到他们发来的短信,夏磊就精神振奋。第一次住院的时候,学生们刚好在半期考试,怕耽误学生学习,她坚持不让学生来医院。考完试,学生助理来看她,她却叮嘱学生们一定要带半期考试的成绩过来。有人劝她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她却一边笑着,一边口齿不清地说:“我离不开我的学生,不能没有他们!他们是我战胜病魔的动力,为了他们,我更要振作起来,积极治疗;为了他们,我更要努力工作。他们爱我,我更爱他们!”
2008年9月,她没有放弃她热爱的工作,也没有丝毫的倦怠,而是以更高的热情迎来了她的第二批学生。刚入校的新生中,有许多孩子来自地震灾区,他们饱尝着失去亲人的痛苦,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创伤。参加08年暑假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她,利用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孩子们进行灾后心理辅导,用母爱关心呵护他们。
一名来自灾区的学生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伤痛和愧疚积压在心中,当夏磊得知这一情况后,她主动找他谈心,开导他、鼓励他,给他讲了自己战胜病魔的故事。一个学期以后,这名学生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乐观,更加优秀。
新春伊始,川大江安校区,当她漫步在长桥时,看到90后学生娃娃们的幸福笑脸,听到他们的朗朗书声,她不禁回想起在这里和学生们渡过的美好时光;她暗下决心,准备继续前行,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面对别人的赞美,夏磊总是微微一笑,她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做过什么大事,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真诚的爱心,实现我那小小的心愿。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和我身边所有的人!”
人获奖情况:2008年荣获四川大学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7年: 2005-2007“四川省高校十佳辅导员”。
四川大学迎评创建活动“先进个人”。
十年治愈万名学生“心病”
——记湖北经济学院青年博士辅导员江沈红
江沈红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因家庭贫困报考了中专。中专一毕业,他就报考了荆州师专,接着取得自考本科毕业证书。这期间,他辅导的3名学生奇迹般地夺得3块世界奥数竞赛金牌。一夜之间,江沈红成了当地有名人物。2000年,他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时,他面临两种选择:几家著名培训机构以年薪百万竞相聘请这名世界奥数金牌教练;湖北经济学院也向他投来橄榄枝。江沈红陷入了沉思:自己的今天,完全是班主任赠言鼓舞的结果,当今大学生压力大,大多心理不健全,需要人医治。“他们是父母的宝贝,祖国的希望。于是我放弃了年薪百万的诱惑,立志当一名专治大学生‘心病’的辅导员。”江沈红说。江沈红在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这期间,他虽治愈了数千学子的“心病”,获得10个省级奖项,但他总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专家型辅导员还是力不从心,必须继续深造。于是,他见缝插针地学习,终于以英语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了武汉大学辅导员博士学位专项考试。取得博士学位后,一所“211工程”高校向他抛出橄榄枝,职位是学工处副处长。一边是部属大学、副处长;一边是省属二本、辅导员。“国家、学校花大气力培养一个专家型辅导员,我学成后却当官转岗,良心上说不过去呀。”江沈红坦言。他说服亲友,依然回到了辅导员岗位。
10年治愈上万名学子的“心病”。祛邪扶正补益法、割旧建新引导法、振阳除寒强身法、中外精英激励法、通病一药共治法、特症特治跟踪法、消散疏导解郁法、多管齐下攻心法等8法,是江沈红在长期做学生思想工作中独创的,确实行之有效。他用博客记载着一个个因人而异的“处方”,10年来共有100多万字,点击量达15万人次。“据统计,他共治愈大学生心理疾病10300例。去年,他荣获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江沈红每年认识上千名学生,并能叫出名字,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疾病。这是他通过看表排查、接待新生、细心观察、询问了解、联系家长、接触交谈、走访寝室、社团活动8条途径,根据见微知著、以外测内、以表测里、换位思考4项原则,综合分析、辩证思考得出的结果。江沈红除任两个班的班主任、一个年级的辅导员、全校几十个社团组织和党团工作负责人外,还教思政课和就业指导课。学生对思政课要么逃课,要么上课打瞌睡、玩手机。而上江沈红的课,却没有一个逃课、打瞌睡、玩手机的,反而还有其他班的学生来蹭课。在10年的教学中,他创立了按需施教法、操作模拟法等6法,专家们称之为江式新教改。实践证明,他的教改深受学生欢迎。
江沈红还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课堂搬到厂矿、田野、社区,并进行“公务员招录模拟课”、“税务精英模拟大赛”等教革实验。他带领学生走访了13个县市,行程5000多公里,撰写出十几万字的《湖北省社区志愿者现状调查报告》。该《报告》获得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比赛全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第四篇:高校辅导员优秀党员事迹
优秀党员事迹
XX同志于2005年10月参加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于2009年5月担任教育支部宣传委员, 且一直在教育系担任专职辅导员工作,工作几年来谢春同志能够自觉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学习,深入领会“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努力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XX同志能够围绕党的方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生,用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审美、文化等基本素质。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他不仅仅以一个教育者、管理者的面貌出现在学生中,更多时候则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榜样作用,以昂扬的姿态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教育科学系的学风建设。
2009年5月后担任教育支部宣传兼青年委员及教育科学系团总支书记,在支部工作中,积极主动,配合支部书记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学习时事政策,完成上级布置的学习任务,组织支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指导各班级团支部加强团员和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团员、青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团员、青年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做好团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对团组织的“推优”工作及时地给予指导,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在学生工作中耐心细致,坚持讲德育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开展百科知识竞赛、教育科学系“五大歌手”比赛、六盘水市青少年写作交流会、青年志愿者活动、“迎新、欢送”晚会等学生活动,既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又加强了教育科学系团总支、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及夜郎谷文学社的组织建设,锻炼了学生干部,并从中发现优秀学生,推荐为组织发展对象。
XX同志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五年多来,一直在教育支部、教育科学系的领导下,能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2005年10月至今,在教育科学系先后担任了2002级五年制小教理科班、2003级五年制小教文科(2)班、04级五年制小教理科班05级五年制小教文科(1)、(2)、(3)、(4)班、07级学前教育班、07级初等文科班、09级学前教育班等10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管理学生共400余人。其中07级学前班荣获省级“优秀班级”称号,先后有20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20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1名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在工作中,谢春同志能够虚心向周围的领导、同事请教,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作为一名普通的辅导员,他关心学生成长,坚持在每学期开学初给所带班级开总结会,考试前进行诚信教育,每学期在所带班级至少召开2次班会,宣传学校规章制度,每年结合学籍处理在学生中开
展学风建设活动,经常与学生干部商议学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长期坚持与学生谈心:不仅找学生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谈心,还找学习差一点的学生谈心,甚至找竞选学生干部落选的学生谈心鼓励他们进步。对于长期不上课的学生了解情况,及时的与家长沟通,五年多来与家长电话沟通60余次。他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严格管理,关心同学,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维护系教学及学生工作的平稳开展。
XX同志还在教育科学系兼任教学秘书,工作中踏实肯干,积极配合学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工作,顺利完成2006年国家教育部对他校教学评估检查的系级资料整理工作,圆满完成教育科学系每学期的教学教务工作。
2011年,他被学校抽调到学校“三建办”,负责学校“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的综合服务工作。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仍矜矜业业、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六盘水市“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第一季度检查工作的资料准备工作,获得领导的好评。
几年来,XX同志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在工作上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和奖励。2007年代表教育科学系参加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2009年在初等教育总支举办的“党在他心中”歌咏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9年获得六盘水师范学院五好文明家庭;获得2009、2010考核优秀;2011年获得初等教育总支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XX同志作为一名助教,在担任大量的行政工作的同时,他仍担任09学前教育的课程的教学任务。《XX》的教学任务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他坚持
将教书育人的原则贯彻到教学中去,坚持备好课,上好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工作者,他一直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警示自己,在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们、为教学服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争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第五篇:辅导员优秀事迹)
爱心激发热情,责任凝练价值
——我和我可爱的孩子们
从我认识我的那帮可爱的孩子已经有快两年的时间了。两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可能不算很长,但是对于大多数像我一样工作在大学校园里的年轻的辅导员来说,可能就是我们辅导员生涯的一半时光了。我很庆幸,在此刻,我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对我的辅导员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的、彻底的思索,我也相信,在这次思索之后,我的人生轨迹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对辅导员这份工作的感情和意义也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也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之后,能走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定。
从九年前走进化工大学,就和这块神秘的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在我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获得了我想要的一切,特别体验与收获了与人相处最好的工具——爱。在我当辅导员之前,我曾经幻想过很多种和学生相处的方式。比如像姐姐,像朋友,像老师等等。但是,有一种从没有假设过的称呼,却是后来有些学生形容的所谓“慈祥的„„”,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褒义还是含有什么别的意义,可是却让我思考了很多,归根到底,那就是“我到底是学生的什么?”,“我要给他们带来什么?”,“我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一、选择,因为爱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从小我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和热爱,并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是,也许由于命运的眷顾,在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我非常希望自己对他人有所帮助,并且这种帮助是来自心灵的沟通与碰撞,我想,辅导员就是我最好的选择。从大三开始,我就开始担任大学新生的小辅导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自己对于辅导员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的思想也逐步成熟。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兼职担任毕业班辅导员,非典肆虐,让我更加体会了辅导员在平凡工作中的价值所在,并且迫切的希望可以有机会将学生从入学带到毕业。因此,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那份潜藏在心底多年的割舍不断的情感和感染人、塑造人的强烈愿望,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辅导员这个职业,并且希望可以在这里寻找到我终身的事业。
二、激情,因为爱
工作如果没有激情就等于身体失去了灵魂,因为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我愿意将它当作我的事业去经营,因此,我的生活每天都是快乐的,我的工作每天都充满激情。激情离不开目标和理想,在工作中,我逐步的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将我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下面就对我近两年来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目标——和谐发展 在当辅导员之前,我就根据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大学生活的理解给自己确立了目标,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正如我们致力于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我们也要致力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综合考虑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人的一生发展需要,我认为和谐发展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激情,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具备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生活的智慧;培养竞争中的合作意识;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就围绕这样的目标,从实现每一项要求的角度出发,尝试将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立场——以学生为本
这是一句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的话,而我却是在和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的交往中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的。陷于感情的失败而不能自控,沉迷与网络的虚幻而不能自拔,不愿思考而每天浑浑噩噩等等,这是所有的辅导员都会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几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最好的解答,也是我对“以学生为本”的理解。只要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花再长的时间,再多的精力都是值得的。“谢谢老师,我也在想自己的出路问题,我以后都会早起,尽量不逃课,去年冬天的那次谈心我很歉意,不过我不想骗您,嘴上说不去我最后还是会去的,谢谢您,理解万岁”,这是一条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发给我的短信,是那些学生中的代表之一。我想,任何一个对工作有所追求的人,看到类似这样的话,都会感到欣慰和有成就感,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工作永远没有止境,问题也会不断的出现,但是,只要我们始终记着学生的重要和需要,就能让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针对实际,解决根本
前人们都总结了很多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借鉴和应用的同时,要注意针对性。“以情感人”是我的方式,“以理服人”是我的目标,“针对实际”是要解决具体问题,“解决根本”是我喜欢探讨本质,想让学生具备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能力。真挚的情感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他们是我的亲人,可以像朋友,也可以像弟弟和妹妹,还可以像是我的孩子。我希望可以像朋友一样,和他们谈理想,谈人生,谈感情;也可以像姐姐一样,在学习和个人发展上引导他们,给他们建议;还可以像长辈一样,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告诉他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告诉他们要心中有爱,让他们体会和感受做人的道理。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也开展了很多的工作,除了通过日常的年级和班级、宿舍等管理的方式外,我也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了很多特色的工作,如“干部团队”每周一次的交流和总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长抓不懈;“考前辅导班”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感怀﹒成长——我的大一纪念会”让学生感悟成长,树立目标;“英语四级辅导班”为提高四级通过率而努力;“短信网络”缩短和每一个学生的距离,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每学期的颁奖会是鼓励学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机会,以及即将要开展的“将问题留在北区,把希望带到东区”活动等等,都是我和我的团队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当然,问题层出不穷,要解决根本,就是要让学生有正确的态度,能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这是工作的根本所在。成绩——属于学生
人的成长过程其实是无声的,对于“做人的工作”的辅导员来说,工作的效果也是不能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的,“润物细无声”就是我追求的境界。但是,我也很庆幸,有一批学生发挥出了他们的潜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些都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我更愿意充当他们的见证者和鼓励者。在过去的两年中,机械0407班和装备0403班获得校优秀团支部;装备0402班获得校先进班集体和红旗班级体;蒋振宗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信息技能大赛特等奖;潘鑫同学获得全国非物理专业物理竞赛一等奖及其它北京市和校级学科竞赛奖项;夏冰同学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国旗护卫队队长和“首都庆祝学生军训20周年大阅兵”北京化工大学方队队长,并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付佳旭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北京高校“国防杯”辩论赛并获“最佳辩手”称号;多名学生在校内各级学生组织担任主要职务;没有任何学生受到校内任何处分。更重要的是,在班级内和班级之间都形成了家一样的氛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和他们长远的人生发展道路上,他们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提高——在于自己
毫无疑问,和学生的交往,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自信,我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明确了自己需要努力去完善的地方。工作中的思考让我不断的提高自己,工作的要求让我不断去充实自己。我学习理论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少一些感性,多一份理智;我沉淀自己的浮躁,以给学生正确的指导;我用心感受生活,以给学生真诚的关爱,学生们也给了我最大的回报——信任,还给了我“校优秀辅导员”的称号。我在“育学同行”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我参与撰写的论文《论北京化工大学学校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在北京化工大学第三期党建立项研究课题论文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并发表在了《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上,我参加北京化工大学“我心目中的辅导员”征文活动并获得一等奖。成绩都已成为过去,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我愿意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三、价值,无限爱 价值——在于责任与追求
从心理测试的结果看,我属于助人型的人,我希望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的帮助上,而辅导员给了我最好的机会和空间,我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和“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的原则让我总是追求完美。
问题——我要更加努力
个性需要更多方位的发展,知识需要更进一步的储备,认识需要更加全面的提升„„,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只能说,我会更加努力!
我非常感谢给我机会和空间的所有的领导,给我帮助的所有的同事,给我鼓励的所有的亲人,特别是给我信心的所有的学生们!“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送给自己!
用爱心谱写教育的篇章
缘于一种爱——我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缘于一种执著——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在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十个春秋的我,虽说没有惊人的成绩,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自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我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辅导员的工作当中去,心中始终牢记一个信念:用我的真心去关爱学生,用我的真爱去温暖学生,用我的真诚去感动学生。
一位教师曾这样说过:“真爱在心,享受孩子。把自己的理想、青春、快乐、幸福融入到为孩子们的服务中去,感受到的必是质朴的泥土的芬芳。”在辅导员工作中,我注重有风格、有创新、有品位,力求用独特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在我担任中队辅导员工作的这十年里,创新是我不竭的动力。上班第一年,我便向校长提出创建学校的电声乐队,得到校长的大力支持,经过艰苦努力,在吉铁分局的文艺汇报演出中获得优秀创作奖。求新求异给我的工作增添了一份精彩。
在“雏鹰争章达标”活动中,我倡导打破“框架式”、开展“开放式”的争章形式,各小队结合各自实际,自定章目,形成人人有创新,队队有特色的格局,队员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自我奋斗目标,通过自评、小队评、全体队员评的方式,评选出符合要求的队员,颁发雏鹰奖章。为了让每一位少先队员发挥积极性,重视张扬他们身上的管理潜质和组织才能,我打破了中队干部一学期不变的惯例,做到中队干部每月换一次,让人人都能当中队干部,让他们从中得到体验。
——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也始终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平日与学生相处,我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达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就拿一件小事说吧,在学校只要我发现清洁区、教室里有纸屑、果皮时,总是悄然无声地弯腰拾起,发现哪组桌椅不整齐就亲自调整好。久而久之,每当我往教室门口一站,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在看自己周围有无纸屑,桌椅摆得是否整齐。
——走进孩子的心灵,珍爱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中队辅导员的信条。十年来,为了架起师生间相互依赖的桥梁,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我常利用班会、队会给同学们讲故事,给同学们选精彩的文章,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在感受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去爱每一个人,因为一个真正得到爱的孩子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
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我除了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及时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帮助外,我还与一些学生家长建立了电话联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在校情况进行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以便更好开展工作。同时还利用家长之间的关系为一些下岗的家长解决工作问题。我准备了一本备忘录,记录了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接触将这些同学的性格特征总结下来,还记录了和他们谈心的进展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了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精心打造,为孩子搭建自主成长的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中队干部的潜能,培养中队干部,让他们成为中队工作的智囊团,发挥智囊团的作用,我别出心裁,成立了“中队干部活动营”,活动营由中队长主持工作,定期活动,中队干部共商中队中的大事,讨论中队活动计划,筹备各项中队活动。无论中队开展什么活动,我都会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参与活动,分享快乐。活动营就像一个摇篮,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队干部。
——设计新颖的活动,为孩子积累宝贵的精神资源
活动是培养队员各项素质、增强中队凝聚力的最有效的载体,是培养优秀种子的最好的土壤。因此,只有队员成为集体活动的主体,他们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才得以发展。为了使中队活动不断创新,我经常从报刊、电视少儿节目以及社会生活中寻找信息,搜寻有益的活动线索。我策划并组织了“老师,我爱您”、“我为祖国献贺礼”、“我健康·我快乐”、“绿色的呼唤”、“奥运圣火在我心中”、“心中的领巾永远红”等活动,丰富了队员们的课余生活,增长了他们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青春的美丽在于未来。我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我将带着儿时的夙愿坦然挫折,理智面对诱惑,用拼搏去迎接挑战,用奉献铸就人生。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平凡的选择 大学毕业后,玉山可以选择的工作岗位很多,但他注意到,新疆各高校十分缺乏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的思政专业人才,经过反复思考和斟酌,玉山决定作为一名高校专职辅导员。当他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吃惊和不解,因为辅导员工作的繁重和艰辛,以及难以做出成绩的忙碌与平凡。为什么选择当辅导员?这是二十多年来玉山不断被人问及的问题。“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辅导员是一份充满挑战而又极富艺术性的工作,在这里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助困育人--甘做学生成长的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