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域工业民营经济发展总结大全
不断创新机制 谋求跨越发展
——沂水县域工业经济生机勃发
沂水县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从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了县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5月,全县361家(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24.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7.9亿元,实现利税19.6亿元,其中利润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31.6%、34.7%和31.2%。
创新政策推动机制,制定更加灵活的激励政策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形势,沂水县不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逐步从重管理转向重引导,实现了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自2010年以来,沂水县将产业提升工作作为工业经济的总抓手,先后出台了《沂水县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暂行办法》、《沂水县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设立了沂水县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专项基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八大产业发展提升工作,其中奖励资金、扶持资金和过桥资金各1000万元,构筑起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了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的配套联动。产业集群经济优势显现,1-5月八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87亿元、实现利税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9%,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89.4%和90.76%。
与此同时,该县还制定了资金扶持配套政策,培植一大批支撑县域经
1济的骨干企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企业、骨干企业的支撑;大企业、骨干企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的鼓励支持。财政支持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给钱,而是通过财政鼓励支持,调动发展的积极性,2008年,制定出台了《沂水县百户企业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修订出台了《沂水县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暂行办法》、《沂水县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暂行办法》、《沂水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税收贡献、投入发展、资本运作、人才引进、自主创新、品牌建设、退城进园、信贷投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2010年,县财政用于兑现工业经济工作方面的奖励资金达到2100多万元,其中工业和民营经济工作1090多万元,招商引资1060多万元;对全县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资金达到230多万元。通过政策扶持,培养了鲁洲食品、兴盛矿业、鲁南矿业、青援食品、山东玻纤、昆达生物、众力液压等一大批支撑县域经济的骨干企业,鲁南矿业公司连续三年税收过亿元,兴盛矿业公司2008年和2010年税收过亿元。2010年,沂水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和利税过1000万元企业分别达到87户和82户。今年1-5月,53户“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利税7.06亿元,同比增长26.4%和6.6%,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和36%。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项目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沂水县按照“抓技改、上项目、保存量、扩增量”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项目建设引领结构调整,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走势,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千方百计组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壮大县域工业
经济的持续推动力。
沂水县设立了投入发展奖和扶持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了对企业上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企业的技投入进行奖励,并对项目投资的贷款贴息给予一定补助,在县内逐步形成了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发展,企业发展支持财政收入的良性循环。此外,该县还积极研究上级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优惠政策,2010年,鲁洲氨基酸公司省双百工程无偿补助资金20万元,山东恒泰纺织有限公司市级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30万元,鲁洲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沂水分公司4万吨结晶麦芽糖醇项目无偿资金30万元,临沂业隆通用机械公司热处理项目申请国家补助资金84万元。在这种政策支持环境下,沂水县企业上项目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2010年,该县共实施投资过50万元的技改项目269个,总投资规模78.5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4.02亿元,同比增长25.42%,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7个,过5000万元项目27个,过3000万元项目28个。
在抓好技改项目的同时,沂水县坚持招商引资不放松,确立全民招商工作思路,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坚持专业招商和产业招商不动摇,深入开展“招大引强年”活动,全力实施“招大引强、招强引精、招商选资”三大战略,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乡镇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主要手段。该县不断加强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进一步创新开发区项目落地推进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项目的落地建设及入园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营造招大引强的新洼地。同时,该县
科学建设创业园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加快大园区发展的基础上,从规划、建设、功能划分等方面统筹考虑,加快创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将创业园区建设成全县重点项目的孵化园。结合创业园区建设,加快安置片区拆迁搬迁企业以及招商项目中有发展潜力、科技含量高的“小而优”项目,确保土地的有效、合理利用。2010年,沂水县引进县外资金项目117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148.5亿元,资金到位58.4亿元,引进过3000万元项目103个,占项目总数的88%,其中引进过10亿元项目3个,过5亿元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32个,过5000万元项目45个。
创新政府引导机制,培育更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培强做大骨干企业,关键是要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为此,沂水县大力实施了“企业家培育”工程。他们高度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了组织部门定期联系企业家制度,通过开展联谊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党委、政府同企业家之间的交流,优先推荐大型企业的法人代表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等,连续三年在县内春节晚会上对贡献突出的企业进行隆重表彰,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召开庆功大会,做到“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政策上有激励、发展上有保障”,不断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60万元,建立长期的企业家培训、轮训、考察学习制度,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厂长(经理)参加北大、清华、浙大等高等院校EMBA学习,邀请知名专家来我县针对企业家的开办专题讲座,政府组团
到国内大企业考察学习,拓宽企业决策层创业思路,提升管理层管理水平。截至目前,累计有60位企业家取得了EMBA证书,外出考察学习1000多人次,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3000人次。
在搞好企业家培育的同时,沂水县大力实施 “人才引智”工程。他们规范企业人才档案,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库,做好各专业人才的信息采集工作,按高、中、初级分类别、分层次登记,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内部培养、公开招聘、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库。对企业高管、财务总监、营销经理等分别不同层次开展短训、外派学习;对技术骨干、营销骨干、新型设备关键岗位等积极开展岗位代训、轮训,培养员工骨干层表率带动能力,增强一线员工综合素质。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技术人员达到1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学历超过200人,本科学历超过3000人。
创新管理服务机制,营造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为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沂水县各级、各部门本着“只为企业搞服务,不给企业添麻烦”的原则,紧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于自己”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
他们从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入手,先后组织实施了工业和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重点项目(企业)现场办公会议和领导联系包扶制度,成立了八大产业提升工作线,明确提升责任,牵头领导紧抓包扶产业和重点项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对重点技改项目、产业提升、大集团培植、企业
上市等重点工作,制定节点计划,加强调度,严格考核,强力推进。
此外,他们大力创新管理服务机制,严格实行《县直部门服务经济发展考核暂行办法》,全面提升部门的服务水平,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具体工作中,他们按照“确定基数,限定总量,收费审批,统一管理”的征收模式,对大中型企业实行扎口收费,减轻了企业压力。通过深入开展乡镇比发展,部门比服务,企业比贡献,干部比作为的“四比四看”活动,在全县上下营造了议发展、比贡献、创强县的浓厚氛围。同时,为保障工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县里建立完善了工业企业预警联席会议制度,由经信部门牵头,县金融、财税、人社、供电、司法等部门参与,对规模以上企业在纳税、信贷、工资发放、养老金缴纳、用电、涉诉等情况进行定期定性分析预警,及时发现工业和民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工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第二篇: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1年,在省、州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汪清县经济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要钱发展、招商开发为重点,倾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1年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完成情况
(一)精心组织,力保工业暨民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汪清工业经过“十一五”重大项目的谋划、布局、建设,特别是2011年全县工业战线的共同努力,跨入了50亿元的起步门槛,实现了 “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1年全县44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2.3亿元,增长50.7%;增加值18.7亿元,增长34.7%;税金4亿元,增长87%;利润9.4亿元,增长三倍多;工业项目投资21亿元,增长40%;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61.7亿元,增长51.6%;从业人员53900人,增长13.7%。其中,球卫士环保新材料、德全水泥、龙腾能源、林源木业4户龙头企业对全县贡献突出,实现产值、增加值、利润、税金分别占全县的52.6%、52.7%、91%和82%,这 4户企业在2011年全州工业提速增效暨民营经济腾飞活动中荣获了优秀企业称号;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龙腾能源还荣获2011年吉林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汪清县政府也首次获得了全州工业提速增效暨民营经济腾飞活动“突出贡献奖”。
(二)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
按照县委“三个三分之一”精神要求,将包装项目申请资金作为加大企业及项目建设扶持力度的抓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申报并指导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全年共组织申报贷款贴息、服务体系、创业和专项技术培训、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各类项目28个,获得批复21项,到位资金1324万元。
二、2012年工业运行形势分析
“十二五”后四年,汪清工业经济将以“一区十园”为载体,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突破战略,统筹推进招商开发和要钱发展两项核心工作,努力打造木业加工、循环经济、建材工业、低碳经济、环保生态五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经济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税金8亿元的目标。2012年我县已制定了规上工业实现产值75亿元,增长43.4%;税金6亿元,增长50%;工业项目投资29亿元,增长38%;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1亿元,增长33.1%;从业人员57800人,增长7%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县上下正在凝心聚力谋发展,昼夜兼程跑项目,志在必得抓落实,汪清有望2013年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工业发展目标,进入工业经济起飞阶段,为县里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实现“两个第一和两大跨跃”做出突出贡献。
近三年来,我县工业连续实现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率分别为43.8%、58.5%、50.7%,2012年要实现38%以上甚至近50%的增长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2012年,国际方面主要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欧债危机日益严重,国际需求不旺,出口受阻尚未改变;国内方面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没有好转,面临着经济下行和物价通胀的双重压力;我县去年规上工业企业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25%左右、人均年工资提高近6000元、财务费用增加了12.9%,而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却极其有限,个别甚至没有提高,很多企业是微利运行或亏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组织企业扩能增产难度较大。
三、完成2012年工业经济运行目标的对策建议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自治州成立6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工作对于巩固和保持全县跨跃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晋位争先目标,为汪清早日在贫困弱县中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完成今年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的目标任务,借鉴其他市县做法,对2012年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统计监测体系。首先是在科学合理地做好全县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总体任务分解落实的基础上,坚持逐月分解落实指标并做好调度分析,提高运行监
测分析水平,高质量开展季度运行分析,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其次是下沉工作重心,每年深入普通规上企业两次、重点规上企业四次以上,随时了解掌握企业运行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帮助协调解决,拉近与企业的感情,增强企业认同感,进而自觉愿意支持配合县里和经济局的工作;第二是扩大规上企业盘子,对符合条件的原有企业和投产的新企业及时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力争年末规上企业达到48户左右,为完成全年任务增添新生力量。
2、努力调动企业网报人员的积极性。一是要协调统计部门做好网报业务技术培训,使企业统计人员掌握网报相关知识特别是数据逻辑关系、审核条件和说明要点等核心问题,使企业人员胜任网报工作要求。二是对亿元以上重点规上工业企业采取县局级领导数据报送包保工作责任制,确保数据能及时准确上报。
3、突出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
坚持五大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一批大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发展。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项目主体作用,确保项目按期投产,发挥效益。
4、创新投资理念,推动全民创业。
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延边州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条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型、农林产品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等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简化新农村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程序,增加信贷额度,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创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大力宣传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服务措施,表彰奖励创业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弘扬和培育创业文化,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促进创业的氛围,掀起全民创业热潮。2012年,积极把握省中小企业局、开行吉林省分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展支持新农村万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试点工作的契机,预计组织申报小额贴息贷款项目60个,到位小额贴息贷款500万元以上。
5、突出服务功能,着力抓好融资、培训、信息等重点工
作。
一是努力搞好融资服务。充分借助省、州担保公司的融资平台,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与我县中小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争取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努力解决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对符合条件,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加大推介服务力度,今年力争将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龙腾能源列入到全州企业上市规划,重点扶持。三
是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充分发挥汪清县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功能,对创业者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法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主动研究国家、省、州有关针对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信息,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着力谋划、申报项目,全力争取系统专项资金,支持和帮助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
第三篇: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
【政策导向】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七大报告》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概念解析】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国营以外的所有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有民营经济。即: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二是国有、集体民营经济。即: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兼并、入股等形式交给民间团体和个人经营。三是财产混合所有制民营经济。构建新的财产所有制结构的企业,由民间团体或者个人经营。【新闻回放】
富二代:民营企业接班人该谁培训第一代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大多已接近退休,够给自己的孩子去继承,课程。09年8月,江苏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在全省实施划”的意见》,计划用两年时间在江苏省培养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和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府帮忙培训下一代。不光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也成为事关平等与社会公平的大问题。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会议强调,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民营企业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的发展主题。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从推动自主创新、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审视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努力在转型升级中再立新功。近七成民营企业认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难以从银行贷款,认为“非常难”多数年份“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超过“正常”的比重。金融危机影响的初期,由于市场急剧萎缩,资金链突然收缩,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加剧。新闻出版“一号文件”2010年1见》,这被称为新闻出版业的进入新闻出版产业,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将企业做大和做强,一时间,在培训
“难以从银行贷款”资金紧张是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从历史上看,:让民营资本走上前台1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2010解放和发展新兴文化生产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从事印刷、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各种所有制企业的资产通过股份制等形式
他们迫切希望将自己打拼的家族企业能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主要对象包括大11月广东省顺德市的民营企业家呼吁政上,政府该不该出面,坚持科学发展、2009年11其中29.1“有难度”
。《意见》鼓励、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纷纷让其参加各种培训该不该动用财政资金,11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6%认为发行等新闻出版产业的有关
积极支持民间资
30日在杭举行。67%,17.3%“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富二代”月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认真把握国月14“比较难”。月年“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有序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
经营活动。
目前我国大约有10万家民营书商,已占据了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政策的限制,他们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行和零售环节,在上游的出版环节很少涉足。《意见》首次让民营资本同国有出版社之间的合作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民营企业财富论坛:非常有意义的观点集会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2010年会暨“民营企业财富论坛”在北京召开,探讨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前途及未来的变革与挑战。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至今,极大丰富了市场经济的活力,解决了城镇75%以上人口的就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国GDP总量的65%以上。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最活跃的经济成分和新的增长点。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中的历练。“民营经济财富论坛”
高效之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寻找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观点集会。
863落户民营企业
2009年03
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品系培育”
该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主持
期以来从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提升我国肉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解读】
角度一:发展民营经济的本质意义在于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市场经济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求多元化的微观经济主体,只有微观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才有真正意义的市场自由竞争;
能使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实际上,选择了市场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最为本质的意义在于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经济体制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壮大的民营经济,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
角度二: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业处在市场之中,方式重新配置;
是企业破产的后果,发展壮大,市场的这种资源配置功能也逐步辐射和扩散,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角度三:新生代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所谓新生代民营经济,是指从
一,它形成于我国经济从短缺走向相对过剩的时期,与创造而发展;
念及管理方式上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
主选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第五,它在技术及体制创新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其企业文化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征,营经济的特点可以看出,企业载体,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角度四: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方面,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
政府插手的经济实体,23日“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这样促使人们按照市场的指引去配置和再配置资源。新生代民营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它们大都是顺应市场需求而诞生的,而只有自由竞争,才能使市场经济保持活力与效率,才即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一方面,利润动机刺激企业将资本按照更有利可图的90年代初开始成长起来的民营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第第四,它的创业者把创办企业当成自我价值实现的自因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民营经济概念。20民营企业家还普遍缺乏全球化竞争探寻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健康、(863计划)“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标志着因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这是因为民营企前面是赚取利润的前景,后面而随着民营经济的从而逐步确立了市场在整个社会资由上述新生代民是发展新经济的需要有灵活有效的市场退出探讨中国民营经济的现状,月专项实施会议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公司研究院举行,计划项目的民营企业。项目的开展将推动和改善我国种猪长也就等于选择了混合经济,市场在其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能感受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破产机制迫使企业谨慎对待风险。靠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开发第二,它的创业者大都具有极强的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第三,它在经营理年期间诞生的新企业,民营企业是最不愿
或者转换机制来使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进退自如。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和政府不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所以,民营经济将是促进政府转变管理职能,使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角度五:民营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
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民营企业具有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应变能力强,用工机制和经营方式灵活,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适合社会就业多样性需求等特点,可以吸纳社会劳动力中人数最多的就业群体,已成为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等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民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调节器”作用更加明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角度六:国有企业改革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自从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战略机遇,这个大好的发展机遇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加速第一是它自己本身实行股份制改造,最重要的一点,从竞争领域中退出。国有企业从竞争领域退出之后,特别从一些资源垄断性行业退出之后就给民营企业发展拓宽了空间。过去不让民营企业进入的行业,在国有企业改革后,国有企业从一些行业中退出,民营企业进入之后,自己的利润生长点会更多,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有更好的客观条件。
角度七:民营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作用
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民营企业的社会捐赠是相当多的。捐赠是重要的,但只是一部分,有很多并不是以捐赠的名义出现,看起来是经营,但这个经营实际上是把民营经济在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凸显出来。比如,一些农村产品没有销路,或者不知道应该生产什么产品才符合市场的需要。很多地方的民营企业在从事城乡的交流、城乡的互动,由此把贫困农村地区给带动起来,它并不是捐赠,但同样是在脱贫、扶贫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角度八: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对于国营企业的优势主要是决策过程比较短,反应灵活,机制比较灵活。国有企业所有的决策都要经过一段冗长的讨论、申报、审批过程,它的反应比较慢。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比较差。和国企比的劣势是,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较少。
角度九:国际贸易争端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障碍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贸易进一步扩大,部分产品出口额所占世界份额不断增加,但同时入世五年也是贸易摩擦多发的五年。尤其,民营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由于承诺对中国开放市场,给其国内企业和相关产业造成压力,为保护国内企业,许多发达国家便采取贸易争端的方式为国内企业赢取空间和时间。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的“蛋糕”缩小,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愈演愈烈。大多数国家纷纷采取加大贸易补贴、提高进口关税等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利益,导致针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案频繁出现,给我国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面对汹涌的贸易摩擦浪潮,许多民营企业不敢扩大生产,不敢进军国际市场,从而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问题汇总】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没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是无法进行技术创新与人才引进的。而当前,融资难是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大多数民营企业自有资金也极度缺乏,而融资渠道窄,获得信贷支持少。
第二,民营企业层级低,缺乏科技创新。缺乏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只能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的简单加工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底端。技术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分工日益专业化,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必须依赖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持,技术创新体系
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
第三,民营企业一般是家族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早期是有优势的,但是家族企业发展的晚期如果再不改变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缺乏有效监督、反馈和制约,管理不正规;眼见狭隘,决策独断,容易导致决策失误;阻碍人才的引进,对外来人员不重用。
第四,企业主素质不高,自身不具备懂得高级管理和核心技术素质,对外来人才又排斥或限制,因此民营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民营企业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竞争中均处于弱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过高的人才流失率势必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解决对策】
一是改革现有金融体制,创新融资模式
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调整民营企业贷款利率,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构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以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为互相补充,出台担保的相关法律、政策和税收优惠,设立各类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突出解决民营企业担保难问题;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大力鼓励民营化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多种产权结构、大中小金融机构充分竞争发展的银行金融体系。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制度等;加强企业、研究机构、院校之间的合作,降低妨碍有效的合作研究活动和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建立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创新网络和整体化系统。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积极引进、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工艺;根据现有基础和优势,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树立企业品牌,自主开发营销渠道和网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改善治理结构,完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主要是规范化问题,对企业进行正规化管理。要摆脱以家族为核心的产权安排,通过吸收新的资金、技术、管理资源来改善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标准的财务制度,职责分明的工作制度,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合法的劳动用工制度等,吸收优秀人才参与民营企业的管理与决策。
四是重视引进人才,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企业应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与开发工作,通过职工培训、继续教育、在岗培训等等种种手段,提高员工素质;建立适应民营经济人才状况的激励机制,根据企业产权结构及行业特征的不同,合理设计人才的绩效考核、薪酬标准、利润分享计划,吸引和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主还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民营企业家精神,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企业凝聚力。
五是完善预警机制,转变生产模式,缓解贸易摩擦
政府完善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积极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应诉;协调各方力量,做好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对国内进行产业调整,并建立出口协调机制。面对争端,民营企业除了要积极应对外,关键是应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开发与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核心竞争力,避免贸易壁垒。六是转变观念,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民营企业应利用自身财力和商贸基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投资金融、物流等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实现“高起点上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顺势应时、加速转型。没有切实有效的转型,经济就没有宏观调控下新一轮既快又好的健康发展。同样,没有切实有效的转型,也就没有
民营经济新一轮的飞跃和可持续的发展。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必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诚信机制,还要彼此学习,相互合作,这样中国经济才能更具活力和希望。
第四篇:民营经济发展
浅析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历尽曲折,真可谓好事多磨,这是一个中国人民自主探求富国强民之路的艰辛历程,这是一个凝聚了几代人的青春和热情才获得的一个硕果,这也是一个国家不断放权于民,不断鼓励人民奋勇争先的执政过程。
从当年的温州“八大王”被逮捕入狱,到现在的国家鼓励政策,党和国家的政治民主和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也稳步提升,这离不开人民的艰苦奋斗,不断求索的精神,也离不开国家一次次的开放政策,逐渐让国民经济的萌芽生长成为如今的参天大树。从对一位温州民营企业老板的采访中,当他谈到,虽然现在国家放宽了对民间融资企业的行业限制,他的企业可以从地下搬到地上来做时,他却挺无摇摇头说自己累了,从他无奈的表情似乎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经历了怎样一番痛苦峥嵘的岁月。
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我国民营经济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为民营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民营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初步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近600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超过9万亿元,从业人员达7100万人。在GDP贡献方面,民营经济2007年已占我国GDP比重达60%。在税收贡献方面,2000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税收连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根据新华社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民营经济纳税总额占全国比重为37.23%;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数据,2007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了53%;从全国各省区数据看,非公经济的税收占当地税收比重均达50%左右,部分地区甚至达到75%。另据统计,民营经济提供了我国70%的技术创新,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
民营经济包括集体、个体、联营、私营、非国有股份制五种经济类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动员广大群众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利于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创造性;有利于平衡经济形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于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具有优越于其他经济类型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下面将从六个方面来谈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动员广大群众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民营经济是建立在广大群众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基础之上的,它是老百姓通过自主创业而从事的事业,因此民营经济的实质就是老百姓的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实质上是体现了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是必须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投入和广泛参与基础之上,需要动员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来实现。把民营经济发展好,支持好,实现好,就是动员广大群众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来,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二、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富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看,发展民营经济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广泛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目前,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前列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其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就优于其他省市。2002年底,五个省市的私营企业数均超过20万户,占全国私营企业总数的近60%。“浙江现象”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浙江省的资源拥有量排全国倒数第三位,地处对台前线的地理位置使其过去并未成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其经济基础远不及计划经济年代比较“受宠”的工业省市。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浙江省的GDP位居全国的第1
2位。由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全省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其GDP连续数年居全国第四。在其社会投资总额中,民间投资占了2/3;民营经济的税收总量超过了国有经济,成为全省第一大税源;全省不仅基本上没有下岗失业人员,反而吸纳了数百万来自外省的劳动力。2003年,浙江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出口创汇额等四项指标已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因此;民营经济是富民、安民的重要支撑,发展民营经济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就能够促进民间财富逐渐增长,实现藏富于民,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逐步富裕起来,使得普通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三、民营经济是“创业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为广大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要实现富裕和谐,广大社会成员必须有实现富裕的来源和基础,这就是从业的基础。由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转轨和全局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由于市场经济竞争的尖锐化,由于上个世纪50年代盲目生育带来的恶果等等原因,导致城市中失业人口增多,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增多,遇到了大量入口需要就业的时代性难题。近年来失业人口的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动荡,社会中的某些不和谐现象也就油然而生。在这种时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也就具有了特殊意义。近年来,全国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口达到1亿多,而国有经济的就业人口反而在减少。这表明发展民营经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时代性的就业难题,使得广大群众有产业可依托,有业务可做,有工作可干,有钱可挣,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居乐业与和谐稳定。
四、民营经济是“内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适合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具有效率高和生命力强的内生型经济,其经济性质是内源经济、自主经济、民本经济、民族经济,生产资料属于中华民族资本经济自己所有,不受外来资本控制,具有较强的内生性和民族性,不像外源经济是把锋利的双刃剑,副作用和潜在风险较大。从总体上看,民营经济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公有制一起,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由此,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在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层面上构建和谐局面,创设和谐氛围。
五、民营经济是“活力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创造性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利益分配明确的特征,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特别是经营机制比较灵活,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体现出老百姓的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民营企业的发展,已从拾遗补阙到鼎足而立,生产规模和发展空间日益壮大,经营规模和范围已从家庭作坊到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甚至高科技领域发展,所从事的行业由最初的小餐饮等服务类行业发展到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科技、旅游等多业并举,经营区域已逐步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取得长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优、机制活,依赖于经营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灵活性和优越性。民营经济实现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决策,有利于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并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完成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收入增长。
六、民营经济是“后发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平衡经济形态同国有经济、公有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相比较,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民营经济还是后发经济,发展很不够。从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上来讲,这很不平衡,没有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和要求,这就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现阶段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民营经济在不少领域还被“限进”,有些产业领域国家虽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民营投资经营,但由于部门或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民营资本往往难以进入或者充分进入,尤其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等领域的投资进入很少,呈现严重的投资结构不均衡的状况。而外资经济自进入国门的第一天起就享受着超国民的待遇,拥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这也是民营经济无
法相比的。民营经济除了遇到上述歧视以外,还存在企业融资难度大,产权结构欠佳等问题。针对弱势状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使民营经济壮大起来,才能使民营经济由弱变强,从而让各种所有制经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各种经济主体同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之下。这是符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协调与平衡,社会和睦与和谐。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平衡基础,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用温州一位民营企业老板的话说:“听政府的,看美国的,做自己的。”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风云变幻,这无疑给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挑战。面对全球经济的动荡以及政治、环境等诸多的不稳定因素,民营经济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加快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这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知道,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庞大的生力军。小到日常生活、物质民生,大到社会以及政治发展等各个方面,民营经济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并且民营经济体有着更为敏感的触角去感触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向,全球经济的发展律动,民营经济体总是如航向标一样以身试水。所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将是我国十二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急先锋,尤其是大中型民营企业,应该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坚力量。我们相信,民营经济在新时期发展中必将获得越来越优越的环境,在担当新时期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任中,起到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呈现新的佳绩!
第五篇: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汪清县工业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1年,在省、州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汪清县经济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要钱发展、招商开发为重点,倾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1年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完成情况
(一)精心组织,力保工业暨民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汪清工业经过“十一五”重大项目的谋划、布局、建设,特别是2011年全县工业战线的共同努力,跨入了50亿元的起步门槛,实现了 “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1年全县44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2.3亿元,增长50.7%;增加值18.7亿元,增长34.7%;税金4亿元,增长87%;利润9.4亿元,增长三倍多;工业项目投资21亿元,增长40%;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61.7亿元,增长51.6%;从业人员53900人,增长13.7%。其中,球卫士环保新材料、德全水泥、龙腾能源、林源木业4户龙头企业对全县贡献突出,实现产值、增加值、利润、税金分别占全县的52.6%、52.7%、91%和82%,这 4户企业在2011年全州工业提速增效暨民营经济腾飞活动中荣获了优秀企业称号;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龙腾能源还荣获2011年吉林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汪清县政府也首次获得了全州工业提速增效暨民营经济腾飞活动“突出贡献奖”。
(二)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
按照县委“三个三分之一”精神要求,将包装项目申请资金作为加大企业及项目建设扶持力度的抓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申报并指导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全年共组织申报贷款贴息、服务体系、创业和专项技术培训、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各类项目28个,获得批复21项,到位资金1324万元。
二、2012年工业运行形势分析
“十二五”后四年,汪清工业经济将以“一区十园”为载体,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突破战略,统筹推进招商开发和要钱发展两项核心工作,努力打造木业加工、循环经济、建材工业、低碳经济、环保生态五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经济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税金8亿元的目标。2012年我县已制定了规上工业实现产值75亿元,增长43.4%;税金6亿元,增长50%;工业项目投资29亿元,增长38%;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1亿元,增长33.1%;从业人员57800人,增长7%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县上下正在凝心聚力谋发展,昼夜兼程跑项目,志在必得抓落实,汪清有望2013年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工业发展目标,进入工业经济起飞阶段,为县里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实现“两个第一和两大跨跃”做出突出贡献。
近三年来,我县工业连续实现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率分别为43.8%、58.5%、50.7%,2012年要实现38%以上甚至近50%的增长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2012年,国际方面主要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欧债危机日益严重,国际需求不旺,出口受阻尚未改变;国内方面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没有好转,面临着经济下行和物价通胀的双重压力;我县去年规上工业企业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25%左右、人均年工资提高近6000元、财务费用增加了12.9%,而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却极其有限,个别甚至没有提高,很多企业是微利运行或亏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组织企业扩能增产难度较大。
三、完成2012年工业经济运行目标的对策建议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自治州成立6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工作对于巩固和保持全县跨跃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晋位争先目标,为汪清早日在贫困弱县中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完成今年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的目标任务,借鉴其他市县做法,对2012年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统计监测体系。首先是在科学合理地做好全县工业暨民营经济运行总体任务分解落实的基础上,坚持逐月分解落实指标并做好调度分析,提高运行监
测分析水平,高质量开展季度运行分析,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其次是下沉工作重心,每年深入普通规上企业两次、重点规上企业四次以上,随时了解掌握企业运行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帮助协调解决,拉近与企业的感情,增强企业认同感,进而自觉愿意支持配合县里和经济局的工作;第二是扩大规上企业盘子,对符合条件的原有企业和投产的新企业及时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力争年末规上企业达到48户左右,为完成全年任务增添新生力量。
2、努力调动企业网报人员的积极性。一是要协调统计部门做好网报业务技术培训,使企业统计人员掌握网报相关知识特别是数据逻辑关系、审核条件和说明要点等核心问题,使企业人员胜任网报工作要求。二是对亿元以上重点规上工业企业采取县局级领导数据报送包保工作责任制,确保数据能及时准确上报。
3、突出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
坚持五大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一批大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发展。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项目主体作用,确保项目按期投产,发挥效益。
4、创新投资理念,推动全民创业。
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延边州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条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型、农林产品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等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简化新农村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程序,增加信贷额度,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创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大力宣传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服务措施,表彰奖励创业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弘扬和培育创业文化,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促进创业的氛围,掀起全民创业热潮。2012年,积极把握省中小企业局、开行吉林省分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展支持新农村万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试点工作的契机,预计组织申报小额贴息贷款项目60个,到位小额贴息贷款500万元以上。
5、突出服务功能,着力抓好融资、培训、信息等重点工作。
一是努力搞好融资服务。充分借助省、州担保公司的融资平台,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与我县中小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争取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努力解决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对符合条件,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加大推介服务力度,今年力争将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龙腾能源列入到全州企业上市规划,重点扶持。三
是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充分发挥汪清县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功能,对创业者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法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主动研究国家、省、州有关针对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信息,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着力谋划、申报项目,全力争取系统专项资金,支持和帮助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