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亭汉墓游览区导游词

时间:2019-05-15 14:1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打虎亭汉墓游览区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打虎亭汉墓游览区导游词》。

第一篇:打虎亭汉墓游览区导游词

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西南32公里处的新密市打虎亭村,1960年进行发掘,1988年元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虎亭名字的由来,是清朝乾隆皇帝游嵩洛路过此地,在这里易骑围猎,射死一只猛虎,后人为纪念这事,修了一座亭子,取名御射亭,老百姓称为打虎亭。打虎亭汉墓初步认定是东汉弘农郡太守张伯雅墓。也有人说为西汉末年大常侍侯渊墓。大常侍为百官之首,地位十分显赫,民间又称此墓为“常侍冢”。汉墓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华东汉第一墓”。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文化艺术价值之珍贵全国仅有。打虎亭汉墓由一座画像石墓和一座壁画墓组成,两墓均以巨大的青石和特制的大青砖砌券而成,地宫中保存的画像石刻300多平方米,彩色壁画200多平方米,构成一座色彩绚烂的汉代艺术宫和藏品丰富的历史博物馆。对研究我国汉代文明历史、绘画、雕刻艺术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打虎亭汉墓,绘画、雕刻巧夺天宫。其中“宴饮百戏图”是汉代墓葬壁画的艺术精品,图中人物众多,且维妙维肖,其画幅之长、场面之大,为汉画之最。“相扑图”中人物英勇威武,动作栩栩如生,说明汉朝已有相扑运动,也证实了海 外相扑发源于中国的传说。“戏车图”是镇馆之宝,它展示了中国汉代最高雕刻艺术,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一绝。根据近期达成的议项,我们将与国家徐悲鸿纪念馆共同开发这一精品。打虎亭汉墓自发掘开放以来驰名全国,轰动世界,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无不叹服。专家、学者也纷纷前往,啧啧称奇。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胡耀邦、赵紫阳、康世恩、吴学谦、谷牧、宋任穷、陈锡联、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洪学智、倪志福、胡绳等都先后来这里参观并题词留念,原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先后两次专程前来视察,并语重情深地说:“汉墓是国家的艺术宝库,不但我们看,要让后代子孙看,必须保护好、建设好。” 美国前总统约翰逊夫人、英国剑桥大学黄宗英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赛乐教授参观后高度评价了汉墓的艺术特色,英国剑桥大学黄宗英博士考查后说:国际资料认为中国豆腐制品源于宋代,打虎亭汉墓豆腐制作图的发现,证实了中国劳动人民早在汉代时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豆腐制作技术,把这一技术成果提前了1000余年。他回国后发表了学术论文,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验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豆腐的国家。孙中山大总统说:“豆腐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周恩来总理等早年在法国曾靠磨豆腐勤工俭学,酝酿共运革命。中国人与豆腐的情结难以割舍。全国汉画学会主席冯其甬先生参观后,挥笔泼墨写下:草泽起英雄,乾坤百战同,汉家功业在,指点画图中。高度评价了打虎亭汉墓的历史艺术价值。

一、汉画像石门 新密市打虎亭汉墓艺术珍品荟萃:石墓建筑恢宏壮阔,巧夺天工;墓室壁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尤其石门雕刻更使人错愕良久,叹为观止,感怀重重。新密打虎亭汉墓分东西两座,每座墓中均有六道石门,石门由门楣、门额、门柱、门扇构成。每个构件均用整块青石为料,打磨平整光滑,雕刻精美绝伦,画图花样百出,含义深邃无比。这里我仅谈西墓前室之门,“观一斑而知全豹”,大家尽可领略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辉煌与杰出。先说门楣,半圆形拱顶平底。半圆中雕出“十鹿图”。一只大鹿居中静卧,昂首竖耳,睽目远望,前肢伸出,通身 梅花斑点清晰可见。九只小鹿分列大鹿周围,或追逐,或奔跑,或嬉戏,活灵活现姿态各异。好一幅生气勃勃十鹿图!鹿谐音“禄”象征着富贵和吉祥。古人生求福寿,死亦不忘祥瑞。将美好理想寄寓十鹿图,颇富神韵。再说门额,中间雕刻仙花一朵,两侧各有双翼虎一只,人常说“如虎添翼”象征着力量无比,这一雕刻则显示死者的雄心和力量,两虎形态更是奇异,一只独角一只双角,显示出死者的不同凡俗,两虎双翼宽展,昂首翘尾,欲飞跃,欲腾空,进入了阴间还要飞黄腾达。三说门柱,两根粗大门柱分列墓门两边,其上雕刻云气纹,浮云飘飘如天宫,如仙景,想象美妙,似乎一入石门就飘入天堂福地。最后说说门扇,这是最具精彩之处。门扇高186厘米,宽108厘米,厚14厘米,正面背面都运用凸起、深减、浅减、线刻多种雕刻工艺,呈现出丰富的画像和花纹。且说门扇中部这幅浮雕怪兽图,取名“铺首衔环”,类似于寺庙木门上的铜质兽面门环。可其中的雕刻可说是绝无仅有精妙无比。怪兽面目凶猛,尖耳竖立,双眉上翘,双目圆睁,大张其口衔一门环,这怪兽大概是死者的守门护卫吧!再说那怪兽口衔的门环,环棱上刻三只翼虎奔跑于云气间,环内凹下处又刻蜷曲云间一只翼虎。一兽四虎为其守门,应该说牢靠无比了!门扇四边又制四神画像,四神就是四象,象即星象、天象。古代天文学家把赤道附近的太空区域分成二十八个部分,即我们所说的二十八宿(音秀),派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到南、北、西、东四个方位各管七个星宿。依次为: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大家注意,这与今天的地图知识正好相反,镇守南方之神朱雀却绘在上方,东方之神青龙刻于西方,指北针为什么叫指南针?哪位专家如有高见,对这一现象给出科学合理结论,我们当场开奖(入场券1张)!我们看这朱雀,立冠昂首,展翅开屏;这玄武,龟蛇合体,昂首爬行,步履强劲;青龙盘玉柱;白虎欲奔飞。四象处云雾缭绕,神奇美妙,寓死者求四方天神保护之意。门扇雕刻够复杂了,然而更为精妙精微之处是在怪兽与四神之间以线条划出许多界格,一格一图,个个逼真;奇人仙草,珍禽异兽,无所不备,无所不包。诸如两虎环奔戏斗图、立熊追虎图、鸟憩龙背图、翼虎斗怪鸟、仙人登山、立鸟大战立熊、饿狼扑兔、双头鸟图、双翼怪兽图、仙草图等,这一幅幅雕刻图画精微生动,不知要耗费几多功力。智慧和天才在这儿升华,精力和心力在这儿弥散,封建统治者为个人奢望需要劳动人民付出多少艰辛!这仅是门扇正面雕刻,背面雕刻大同小异。

以上所谈仅一石门,门扇也只说了一扇半面,而两座墓建有十二道石门,二十四个门扇,共四十八个画面,在向我们展示。

二、宴饮百戏图 新密市打虎亭汉墓是一座集汉代石刻,壁画艺术与汉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我国东汉时期的墓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她的声名虽然没有我国的敦煌、明十三陵、龙门石窟传得那么早,但自70年代开发以来,很快被世人所关注。其宏大而雄伟的构筑,丰富逼真而又艳丽多彩的壁画艺术,晶莹剔透精美绝伦的雕绘制作工艺,为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汉代石刻画像与壁画墓中所罕见。《宴饮百戏图》就是彩色壁画的一幅代表作。长度为7.34米,高度是0.70米。从整个画面来看,它生动且逼真地描绘了汉代贵族与众多宾客宴饮并观看舞乐杂技表演的盛大场景,这幅画从构图和内容上看,可分为宾主座席和戏舞场地。尽管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且舞乐表演繁杂,但表现出宾主有序,层次分明,维妙维肖,淋漓尽致。靠画幅西中部,左方很显然是主人座位,古代宴会西席为尊,它的后上方绘制有长方形棚状帐幔,帐后竖有数根高大的旗杆,每根旗杆的顶部分别飘着红、绿、蓝不同颜色的彩旗,起着烘托气氛的作 用。在撩起的围帘内,绘制有一个褐色拱腿形几案,几案后两个并肩列坐者就是女主人。他们仪态高贵,雍容大方,似在有礼貌地应酬宾客。女主人座旁两侧,这些穿着不同色彩衣服的男女,看上去象似宴会侍人,他们正在细心侍奉。这边显然是宾客位置。这两排席地而坐者,应该是应约而至的宾客。不同的服饰表明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我们对这些宾客大致数算,计有五十余人,由画面可以看出,宾主座前的几案上,摆放着满盛美味佳肴的盘、碗、杯、盏,宾主似在观戏作乐,开怀畅饮。再来看宴会中间这个位置,这就是“百戏”作乐场地,乐师在击鼓、敲锣、拍镲;演员在踏盘、载歌、载舞;杂耍者正在展示他的拿手绝活;还有吹火者、掷丸者、执节者……,也许是后来失传的原因吧,让我们至今也无法道出一些节目的名称。诸位看客如有研究,尽请赐教。如此优美逼真的巨幅画卷,无论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极其罕见,不可多得。它的发现和存在,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展示了汉代文化的风采,表明了我国是古老文明之国,悠悠礼仪之邦,印证了我国文化发展自汉代就领先于世界,并对人类文明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三、一幅记载我国古代体育运动的稀世珍品《相扑图》 在电视上或国际比赛中,看到过日本相扑比赛,两个超肥大力士,袒胸露腹,攀臂勾肩,摔扭推拥,一举一动,情趣盎然。殊不知这项体育运动就源于中国。新密市打虎亭壁画墓中的这幅栩栩如生的《相扑图》亦可作为历史的佐证,它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古代绘画中的艺术精品。图中绘文有两名扑斗员,身材肥硕、头梳朝天独辫、腰系红色兜肚、朱唇上下胡须乱飞。其中左侧的扑斗员面部微微上仰,浓眉大眼,红口唇,胸部前挺、两臂后伸,手掌敞开、右腿前蹬、左腿后弓。另一名扑斗员身后倾、左臂前伸,稍微向上弯曲,手心向上,五指展开。二人虎视眈眈,寻求进攻良机,准备用力竞扳,四周设有围栏,上边是彩色棚顶,近似中国古代的戏楼。这是我国最早记录相扑形态的历史资料之一。整幅画面严谨,形象逼真,线条苍劲有力,并熟练地运用了平涂着色的技法,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相扑,是中国体育传统项目之一,古代称角抵戏,也就是现在的摔跤。关于角抵戏的起源,可以追源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相传在中原地区有两个氏族部落。他们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结果黄帝打败把蚩尤部落。由于黄帝和蚩尤的名字都威震远近,影响较大,所以他们死后,在古人的信念中,便把他们作为战争之神来崇敬,后来并把这个故事演变成戏乐,起名为“蚩尤戏”,它的形式是“两两三三,头戴角而相触”。同时每年的春秋两季,身强力壮的男子集会在一起较量技艺,称为“春秋角试”,以后又改名“角抵”。战国初,曾设进武场,角抵为戏乐。春秋战国时因诸候称雄相互吞并,他们出于战争的需要,角抵戏更为盛行。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刘彻为了炫耀汉王朝的富庶强大,举行了一次角抵戏大会演,至此,角抵戏蓬勃发展,形成一代风气。到了宋代,角抵戏称为相扑,直到近代,相扑仍是中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一项竞技项目。打虎亭汉墓发掘以来,日本许多体育武术、文化、文物界人士飘洋过海来打虎亭汉墓参观鉴赏,看到《相扑图》无不颔首叹服,惊异中华民族的伟大,他们竖指而赞许,我们谦和而答谢。

四、汉画艺术馆 新密市位于嵩山东麓、荥波之阳,郑州西南,溱洧两岸,中华始祖伏羲和炎黄二帝活动的中心地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两汉时期,这里毗邻东都洛阳,属京畿重地,汉代文化,今日仍随处可见,尤其散存于城乡各地的墓葬出土的汉画像砖更具特色,丰富的题材和卓绝的艺术世所罕见。新密汉画像砖是汉代经造型模印烧制而成的空心大砖,一般供垒砌墙基门框、楣额、墙壁及地面所用。因用处有别,制有矩型、三角、棱角、阙柱等不同形状及规格,砖的下面或侧面印有浮雕或各种画像图案。

我市汉画像砖与洛阳、南阳、四川等地的画像砖相比具有特别的艺术风格,它多为阳线刻,即在印模上刻出阴线画像,压印出阳线效果,一模一图,进而多模套印成不同的整体画面,线条运用简捷明快,准确有力,点线结合,着意外貌,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画像内容丰富多彩,有轺车出行的贵族官僚;有骑马奔驰,挽弓射猎的豪门子弟;有姿态各异的侍卫、门吏或怒颜厉色,飞须猥张,瞠目咧口,威风八面,或躬身迎谒,唯命是听,呆痴若愚,形似木偶等画面,个性突出;还有双人对舞,孙子六博,神话传说,又有门阙楼阁,装饰图案及各种吉祥器物等,无不刻画淋漓、栩栩如生,幅幅画面既有生活真实性,又富艺术夸张感,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统一。新密市画像砖,艺术地反映了两汉时期中原文化生活及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是人类文明的一份珍贵遗产,神州古代雕刻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第二篇:龟山汉墓导游词

旅游界有这么一种说法:“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 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历史文化遗存特别丰富,特别是古文化遗产中的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其中又以汉墓位列第一。

迄今为止,徐州汉墓已发掘清理近300座,在这些形式各异的汉墓中尤以十几座汉代王侯陵墓最具规模,而在在这十几座王侯陵墓中,龟山汉墓以其规模的巨大,建筑的精美,神秘的色彩而独占鳌头。

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1981年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时发现。1985年,文物普查中征集到该墓出土的刘注龟钮铜印,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龟山汉墓是徐州汉墓中唯一确定了主人的墓葬。

·寒山寺导游词 ·江苏周庄导游词 ·扬州瘦西湖导游词 ·淮安市导游词 ·夫子庙导游词%

我们来看一下龟山汉墓的平面图。

现在我们来到刘注夫人的歌舞厅。大家看看墓室的顶部与我们前面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是的,上面有一个一个的是疙瘩。像一个个丰满的乳房,所以被称作“乳钉”。让人不解的是,“乳钉”象征什么?为什么要做它?有人说,那是象征天上的星座。古人认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相互对应,人死星落。也有人说,那是一种装饰,以避免墓室顶部的单调,反映了古人的一种审美意识。还有人认为,“乳钉”是女性的乳房形象,不然的话,为何“乳钉”单出现在夫人的墓室呢?

第三篇:龟山汉墓导游词

旅游界有这么一种说法:“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 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历史文化遗存特别丰富,特别是古文化遗产中的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其中又以汉墓位列第一。

迄今为止,徐州汉墓已发掘清理近300座,在这些形式各异的汉墓中尤以十几座汉代王侯陵墓最具规模,而在在这十几座王侯陵墓中,龟山汉墓以其规模的巨大,建筑的精美,神秘的色彩而独占鳌头。

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1981年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时发现。1985年,文物普查中征集到该墓出土的刘注龟钮铜印,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龟山汉墓是徐州汉墓中唯一确定了主人的墓葬。

我们来看一下龟山汉墓的平面图。

现在我们来到刘注夫人的歌舞厅。大家看看墓室的顶部与我们前面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是的,上面有一个一个的是疙瘩。像一个个丰满的乳房,所以被称作“乳钉”。让人不解的是,“乳钉”象征什么?为什么要做它?有人说,那是象征天上的星座。古人认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相互对应,人死星落。也有人说,那是一种装饰,以避免墓室顶部的单调,反映了古人的一种审美意识。还有人认为,“乳钉”是女性的乳房形象,不然的话,为何“乳钉”单出现在夫人的墓室呢?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龟山汉墓导游词1

欢迎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与大家在徐州相聚,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向大家道一声一路辛苦了,首先 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徐州旅行社,是你们徐州之旅的导游。我姓卢,可不是火炉的炉,但是我有火炉一样的热情,单名雪字,芦雪

大家可以叫我小卢旁边这位是为我们开大巴车的司机 姓苏 我们的车牌号也姓苏 苏c 0123 我希望与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留下一段愉快的记忆,同时也希望大家给予我们支持和配合,想必大家都是首次来徐州对徐州还不甚了解,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眼前的徐州吧!徐州概况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全市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960万人 现辖两市、三县、五区,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为一体,形成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徐州不仅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是江苏唯一的煤炭产地,同时也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徐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除此之外,项羽“戏马台”,刘邦“大风歌”碑、苏轼的“放鹤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使徐州这座古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魅力,徐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川形胜,美不胜收,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 山围着城,城环着山 山城相依,山水相连,形成了徐州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是国家首批3A级旅游景区,1981年由当地农民开山取石时无意中发现的。在85年的文物普查时征集到一枚龟钮银印,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它是汉代第六代楚襄王刘注及其夫人的合葬墓。该墓葬由2条墓道,2条甬道和15间墓室构成,中间以夔门为界,夔门以南的10间是刘注的墓室,北面的5间是刘注夫人的墓室。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为巩固政权,大封同姓王,他把自己的弟弟刘交封到徐州,为第一代楚王,在位时间13年,时值汉武帝统治的鼎盛时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组图片是山体没有被挖掘之前的原貌,这座山远看犹如一只乌龟,头朝北,尾朝南,故名龟山。龟山汉墓就挖掘于山腹之中。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南甬道在发现时里面共有26块塞墓石,分为上下两层,每层13块。这些塞墓石每块重达6-7吨,接缝严密,连一枚小小的硬币都无法塞入。据专家鉴定这些都不是本山的石头,而是从遥远的西南方运来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究竟利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石头运过来,塞入甬道的,至今难以想象,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而这些上面打着牛鼻环的塞石就是当时被盗墓者拖出来的,西汉时期只能用牛马拉出来。我们在清理北甬道时花费了100多天才把下面一层塞石清理出来,可见那时候盗墓是一项多么巨大的工程。所以专家认为只有可能是官盗,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这样大规模的盗墓工程。在这组陈列柜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组鼎。说到鼎,最初只是作为炊具,后来才改作祭祀所用,成为身份的象征。帝王用九鼎,士大夫用七鼎,诸侯王用五鼎,于是有“一言九鼎”的说法。刘注是楚王,所以这里摆放了五只鼎。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玉,这是在墓葬中发现的。为什么盗墓者没有把这些玉也带走呢?古人讲究玉是身份的象征,如果盗墓者把这些玉带出去,不正是向别人表明:我是盗墓者么?于是,这些玉幸存了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龟山汉墓出土文物中的精品--鎏金铜炉。所谓鎏金,就是指在饰品的表明镀一层金,起到防腐的作用。这件鎏金铜炉的制作十分的精美,它的上盖可以打开,里面盛放点燃的熏香。我们看到的是一件复制品,它的原件收藏于南京博物馆。徐州汉墓中唯一确定身份的是龟山汉墓。确定身份是依据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枚龟钮银印。这是在85年文物普查时征集到的,它的质地为白银,上方是一只可爱的小龟。下方用小篆刻了:“刘注”二字,从而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龟山汉墓工程量浩大,气势雄伟,被誉为“中华一绝”,“千古奇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参观一下两千多年前的鬼斧神工。各位游客,摆在甬道口的这块塞石,叫做“第百上石”。“百”在这里是“一”的意思,那么这块塞石,就是南甬道26块塞墓石中最外面的上面的一块。它的上面刻着48个篆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刘注身为一代楚王敢对天发誓,我的墓室中只有我的棺木和尸体,没有华贵的服饰,也没有值钱的金宝玉器。后世的贤大夫有幸看到这块塞石就应该同情我,为我感到悲伤,所以我的墓室你们就不要动了。外面知道龟山汉墓原有的陪葬品数量应该是非常丰富的,那么塞石上的话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墓道口的这两座夯土墙,是用一层砂土一层土夯实而成的,十分坚固,可以防止墓道被裸露在外,同时也防止了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侵蚀。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南甬道了,南甬全长56米,沿中心线开凿的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到万分之一。大家可以摸一下墙壁,非常的光滑,都是经过人工细心打磨的,甬道壁上的夹角都是90度的直角,与之相对应的下方是两条宽、深各为10公分的排水槽,贯通15间墓室。请大家小心脚下,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凹槽,而且是上下对称的。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一间墓室,这是一间马厩,即栓马养马的地方,面积是22.2平方米。中间的水池是饮马池,旁边的石头是栓马用的桩。当时在这里出土了两件文物:一件就是陶盆,另一间是陶俑象征着马夫。这间墓室最具特色的还是它的顶部结构。类似于草原上的蒙古包,为四角攒尖顶。大家可能认为它是由四块石头拼凑而成,其实它是一个整体。在西汉时期炸药还没有发明,完全是用手工雕凿的。把第一间墓室作为马厩,可以看出刘注对养马业的重视。有了马当然少不了车了,下面我们就去参观一下刘注的车马室。当时在这里有一辆木制的马车,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已经腐蚀掉了,只剩下一组陶马现收藏于徐州博物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套复制品。汉代的陆路交通以车马为主,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制度。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王可以乘坐6匹马车,刘注身为一代楚王只能乘坐4匹马拉的车。这间墓室我们发现比刚才看到的马厩大了许多,为了防止塌方,古人特意掏空四周后,在中间留下一根石柱,以起到支撑墓室的作用,我们称它为擎天柱。一间车马室在我们看来也就足够了,可刘注却别有特色,他还有一间小的车马室,就在对面,我们去参观一下。这间车马室比我们刚刚看见的要小的多,只有5.91平方米。它的顶部结构也是四角攒尖顶。这里出土了三件御手俑和四匹陶马。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这间墓室的位置,它处于主墓葬的正南方,甬道一侧,作用类似于今天厂矿企业的传达室和值班室。好,我们继续向前,这座墓葬东西全长86米,总面积700多平方米。专家推测,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修建这样的墓葬需要300多名能工巧匠日夜不停的动工,十年才可以完成。而我们现在所走的这条甬道并排只能走2个人,所以并不可能300名工人同时开工。刘注的在位时间只有13年,可想而知他要花费多么大的人力和物力来打凿这座地下宫殿。所以,龟山汉墓不仅是当时封建贵族奢华生活的见证,也凝聚了汉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穿过幽长的甬道,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刘注的礼乐器具室,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歌舞厅。大家留意一下这间墓室的顶部结构,是人字形尖顶。看来,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这样的建筑结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好歌善舞,在汉朝更为盛行,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当时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歌舞俑,皆为女性。她们右手上举,左手下垂,双袖随舞姿摆动,翩翩起舞,十分优美。在汉代,贵族在欣赏歌舞的同时,好边吃边欣赏。所以在礼乐器具室的旁边特意安排了一间庖丁室,也就是厨房,我们去参观一下。中国人相信死后灵魂不灭,人死了只不过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生活,所以他们在这间厨房里放上了整套的炊具和餐具还有食物等希望到了阴间可以继续享用。专家还从这里清理出大量的谷物和动物骨骼。有了厨房当然少不了水了,在厨房的外面有一口精致的水井,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这口水井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用价值,水深只有20厘米,里面的水是长年不干的,都是山上石头裂缝里慢慢渗下来的。您不用担心水满了会溢出来。刚刚在甬道里提到的排水槽贯穿15间墓室,在水井的旁边也有排水槽,整个排水系统由东到西,由高到低。当时在水井里还清理出大量的果品核,有枣、桃、杏、李、梅,大都是夏秋两季成熟的,因此专家推断刘注的下葬时间是在8-9月。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间是刘注的武器库。发现这里时兵器架上并没有发现很多兵器,主要是因为当时兵器都是铁制品,年代久远都锈蚀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复制品。兵器库对于一个国家在军事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刘注也意识到这一点,当年就对武器库加了两块塞石堵塞,作用就相当于今天的防盗门。但是这样并没有阻挡住盗墓者的脚步,我们发现龟山汉墓时塞石已经被拖出来像现在这样摆放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15间墓室中最小的一间,这间墓室只有4平方米,用途,一目了然,是刘注的厕所。我们可以看见这个厕所是相当的讲究:下有蹲坑,后有靠背,右有扶手,旁边还有两个陶盆供洗手之用。厕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可见,西汉当时的文明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不过这仅限于贵族。参观完15间墓室中最小的一间,下面就去参观15间墓室中最大的一间。这就是刘注的前殿,面积为68.91平方米,主要作用是理政朝拜宴饮宾客,十分重要。这间墓室最大的特色就是这根擎天柱,它高4米,宽1米。为什么说它是这间墓室的特色呢?我们来看一下墓室顶部中间的这道直线,据专家测定它是南北甬道的中轴线,而这根擎天柱就位于这条南北甬道的中轴线上。在2000多年前没有照明设备、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古人是怎样测量定位的?不禁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在一座墓葬中,最重要的就是棺室了,下面我们就去参观一下刘注的棺室。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间棺室是15间墓室中打凿最为精细的一间。当时在这里并没有发现刘注的尸体和棺木,只是清理出大量封棺用的铁钉。在85年征集到龟钮银印,古人讲究印不离身,所以专家就认定这里就是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的墓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棺木是仿造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棺木复制的。这间墓室有个奇特的地方,在西北角有一个阴影,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古人拿着书面东而立。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夏季渗水严重,冬季严寒干燥引起的。可是,在我们发现龟山汉墓时并没有出现这个阴影,而是在93年开馆后才逐渐显现的。所以,我们叫它“楚王迎宾图“。而为什么只有这个角出现阴影呢?无从知晓,这就又给龟山汉墓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中国自古以东为首,按理说刘注的墓室应该在东面那一间,是什么原因将刘注的墓室转移到了西边呢?我们现在就去东面的原棺室探究一下原因。这里就是刘注的原棺室,我们可以看见顶部出现一条巨大的山体裂缝,旁边有人工打凿的痕迹,而裂缝是天然的。当时人们认为山体裂缝会造成塌方,看起来不美观,雨季时也会出现严重的渗水现象,不利于尸体和棺木的保存,所以才会移到西边。后来把这间墓室作为了贮藏室。当初选择这间墓室做棺室,不仅因为它位于东首,处于两条甬道的中轴线上,而且它的顶部也刚好对着龟山海拔的最高点。汉朝墓葬制度讲究夫妻同墓不同穴,遵循的是灵魂的合葬。也就是说夫妻二人生前各自打凿自己的墓葬,只有到夫妻二人都下葬以后,才能把中间的过道打通,这道门叫夔门。考古人员在发掘清理时根据夫妻二人墓穴中清理的钱币考证,刘注比其夫人早下葬3年,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这条过道是刘注下葬3年后由夫人墓向这边打通的,这在当时叫做“开门寻夫“。穿过夔门,我们去看一看刘注夫人的5间墓室。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刘注夫人的礼乐器具室。大家会发现它的顶部结构和刚刚刘注的有所不同,刘注的是人字形尖顶,而这间是拱形的,上面还有一些拱形的小石包。大家不妨猜猜,这些小石包是起什么作用的?也许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歌舞厅的灯光设备。可是2000多年前电都没有发明,何来的灯呢。由于人们对宇宙知识的缺乏,认为天圆地方,那么拱形的屋顶就相当于天空,上面的小石包就相当于满天的星星了。也许刘注夫人希望用这满天的繁星照亮她阴间的生活。我们看一下这根擎天柱的两端,有两颗正在陨落的流星,不言而喻就这就象征了刘注夫妻。刘注夫人也有一间前殿,我们去参观一下。这间就是刘注夫人的前殿了,作用与刘注那间相同,但面积却比那间小的多,而且打凿的也比刘注那间粗糙。这都充分体现了2000多年前男尊女卑的一种社会现象。好了,我们继续参观,这间是刘注夫人的棺室,这里同样没有发现刘注夫人的尸体和棺木。出土了大量的陶制冥钱,与现在的纸钱相似。同时还出土了一些五子莲,是当时女性使用的化妆盒,证明是女性墓葬。而有幸可以和刘注合葬的只有她的夫人了。我们可以看见棺木旁边的地上有一个凹槽,我们称之为棺床,是用来固定棺木的。西汉时期比较高级的棺床是用汉白玉制作的,而刘注夫人的棺床只是在地上打凿了一下,这就可以推算出刘注夫妇的棺木并不是十分奢华的。与之一墙之隔的是刘注的原棺室,由于原棺室的种种不利因素,刘注的棺木就被移到了西面,夫妻二人只能遥遥相望,非常的可惜。民以食为天,刘注夫人的墓室中也有一间庖丁室。我们去参观一下。这间庖丁室与刘注的那间大致相同,也有一口水井,但打凿的就比较粗糙了,我们也没有找到它的水源。这又体现了当时女性地位的卑微。这间墓室最有特色的是东西两壁留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种说法是有了厨房就少不了橱柜,所以就有人认为这对凹槽就相当于现在的橱柜;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刘注有10间墓室,而他的夫人只有5间,当时也许是想继续向两边打凿的,但是这时刘注夫人已经奄奄一息等着下葬了,所以只好草草收工,留下了这对凹槽。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发现,这样大型的墓葬为什么只留下少数的陪葬品呢?我们都知道龟山汉墓是被盗过的,盗墓者是怎样进入墓葬的呢?那么我们就去走一下盗墓者走过的路。现在我们所处的是北甬道,南北甬道长短差5毫米,高度差仅2毫米,相距19米,夹角只有20秒,也就是说把两条甬道无限向下延长,它们的焦点会在1000多公里以外的西安地区。2000多年前古人怎样测量定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汉朝完成这样的工程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北甬道与南甬道相同也有两层塞墓石,可是81年我们首次发现这条甬道时发现了两件并不属于西汉的文物:一件是王莽篡位时期的货币叫“货泉”,另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碟,这就说明龟山汉墓至少被盗过2次。到这里大家会以为龟山汉墓就参观完了,其实还有最后一间墓室。这就是刘注夫人的车马室。在汉代,男女有别,妇女用的车封闭性强。刚刚参观的刘注的车马室中刘注使用的是几匹马拉的车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对,是四匹马。他的夫人就只能使用2匹马拉的车,我们称这样的车为“骈车”。考古人员在距我们现在所处位置5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独立的附属墓葬,共清理出陪葬品700多件,其中一半以上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可见,如果龟山汉墓没有被盗的话,陪葬品的数量会是多么的惊人。欢送词

那到这里大家的彭城之旅就要结束了,在离别之际,我代表个人和所在旅行社衷心的感谢大家几天来的配合和对我本人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虽然仅有短暂的几天,但我们的友谊已经升华,如果在这次旅行中您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告诉我同时请多多包涵,如果满意请告诉您周围的朋友,小卢在这里先道声谢谢了 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那么反过来我们不能因为工作而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出来旅行一下,有机会再到徐州,小卢和我所在的旅行社将会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祝愿大家一路顺风!

第五篇: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导游词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05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非常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见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中国。

下载打虎亭汉墓游览区导游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打虎亭汉墓游览区导游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下第一宫—黄帝宫游览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叫×××,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共同游览,度过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特祝大家旅游愉快!(地点:停车场。面向东北,朝游客)黄帝宫位于郑州市西南37公里,新密市东......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英文导游词

    Mawangdui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outskirts of changsha, about 4km from downtown changsha,In the preceeding centuries, it was bured here, hence the name "maw......

    江西千年古村群游览区导游词

    千年古村群游览区,位于南昌市所辖安义县南面约十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该游览区,由京台、罗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组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三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势,村间有长寿大道、祈福......

    江西千年古村群游览区导游词

    江西千年古村群游览区导游词 千年古村群游览区,位于南昌市所辖安义县南面约十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该游览区,由京台、罗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组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三座古村落......

    虎滩乐园导游词

    老虎滩湾是大连市南部海滨的一个重要景区,自然风光十分秀丽。虎滩乐园是在原老虎滩公园的基础上,通过填埋东部海滩扩充后陆续建成的。整个虎滩乐园分3部分,即以菱角湾、半拉山......

    虎岫寺导游词

    虎岫寺各位朋友,座落在咱们眼前这座古香古色的庙宇就是“泉南四大胜概”之一的虎岫寺。相传早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贞观年间,北极玄天上帝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有一天,虎岫寺......

    虎山风景区导游词

    虎山风景区 虎山风景区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曲阳县境内。与古代帝王祭祀的中华五岳古北岳恒山相邻,因其山顶一块巨石颇似蓄势待发的猛虎而得名。 景区面积30多平......

    杨子荣打虎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密山市逸夫小学 周丽萍 规范学生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从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