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胡书记视察河南讲话心得:深刻把握坚持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是进城务工农民夏忠诚从信阳老家乔迁郑州新居的大喜日子。今年45岁的他,让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沉甸甸的现实。
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印证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总结的“五个必须始终坚持”,7000多万河南农民正在分享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巨变。
一`“必须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保障农民权益,必须始终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期间,用“五个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总结的我国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成功经验。
省委书记徐光春在省委(扩大)会议上分析了胡锦涛总书记“五个必须始终坚持”的深刻内涵。他强调指出,“五个必须始终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宝贵财富,是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科学总结。
“正确理解和把握‘五个必须始终坚持’,不仅可以对我省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进行总结并加深认识,也为我省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博士李光贵说。
二`胡锦涛总书记此次河南农村之行,看到了我省一些成功的做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量,培训村干部做农民技术员;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注重农村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事实上,在30年的改革实践中,特别是近年来,河南一直都在生动地实践着“五个必须始终坚持”,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比如,为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省政府与18个省辖市签订责任书,对耕地面积保护指标完不成的省辖市,不但要暂停用地手续审批,还要追究市长的责任。
始终坚持保障农民权益。比如,在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我省于XX年底在全国率先免除农业税,近年来又实行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7项补贴,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始终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比如,目前全省已登记注册了24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数以万计的农村经纪人活跃于城市和乡村间,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以焦作西万村为代表的“西万模式”正在趟出土地资源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
始终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比如,我省确定鹤壁、济源、巩义、义马、舞钢、偃师、新郑七市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在社会保障、社区建设、道路交通、商业服务等方面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比如,发轫于中原的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市)的“三级联创”经验,已在全国推广。探索实施了“双强”工程、“红旗竞赛”活动、“大学生干部计划”等多种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有效模式,催生出了刘庄村、唐庄镇、西辛庄村、西滑封村、回龙村等一大批基层创建先进单位,培养出了一批基层党组织“好带头人”。
三`把“五个必须始终坚持”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全国农村改革发展创造新的经验。这是历史赋予河南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河南的殷切希望所决定的。每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总书记都及时给河南以正确的指导。这次总书记到河南视察,又对河南工作特别是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河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这是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所决定的。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全国都可以分享;河南农村改革积累的经验,全国都可以借鉴。
这是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所决定的。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要更进一步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促进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取得我省“三农”工作的新跨越。
围绕着贯彻“五个必须始终坚持”,固始县委书记方波说:“我们要对照‘五个必须始终坚持’的要求,认真对照检查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
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河南乃至全国农村近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只有做到‘五个必须始终坚持’,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五个必须始终坚持’,为全国农村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
第二篇:学习《深刻把握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心得
学习《深刻把握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 心得体会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胡锦涛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通过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我认为至关重要的就是认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近年来,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创先争优活动,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到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我们党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正是因为我们党大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为复杂严峻,党所面对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
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为尖锐迫近。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把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要求,在新起点上继续推进这一伟大工程。
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把这一重大课题的思考与探索推向了新境界,这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更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只要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更加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地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引领社会进步,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第三篇:2017.5.14学习习近平安徽视察讲话精神心得
学习习近平安徽视察讲话精神心得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总书记来安徽调研,期间其重要的讲话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去学习,去思考,去印证自己,去端正行为。总书记来安徽讲话大致可以用七个词语来概括:传承、扶贫、创新、改革、粮食、教育和党章。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深知自己国家和民族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当帝国主义、法西斯列强来侵占我们的疆土时,是老一辈的革命先烈用血和泪换来国家的生存、民族的独立,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有无数革命先烈们的英魂。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是和平的、友善的、强大的,但是我们依旧不能是谁,给我们带来宁静与幸福是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我们铸建了钢铁般的长城。是革命先烈们,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甚至没有我们中华民族。作为当代人,我们是幸福的、美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因此我们要传承下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和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思想观。
去年的十二月份,作为安徽省高校的一份子,我很荣幸的作为第三方监测小组成员去望江县进行扶贫攻坚。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所以我还依稀记得那些年那些事。这次再去望江这边的农村,让我感触良多。大家一致的话语基本可以概括为“国家好!政府好!中国共产党好!”起初我有时也觉得电视上这么说的时候太过于做作,但是这次我却感受到其中的真诚和感激,觉得无话可说,只能用“好”来表达。当初的贫困县,现在不仅仅每家每户通了公路、自来水,更是弄了很多新兴的技术:光伏发电、生态养殖棚等等。哪有当初那种“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哀愁了。这就是党,这就是中国,不会放弃一个地方,不会忘记一个公民。
作为大学生,我觉得谈教育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依旧适用,总书记对我们广大学子有着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能做到“六有”青年: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作为现在的大学生,我们往往过得太过于安逸,没有前进的动力,然而事实是,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我们的国家培养我们多年,希望我们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作用,为我国的基本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书记说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要想老一辈革命先烈学习。
写到这我不禁沉思,想到最近一段时间我的思想和行为的确有所懈怠,刚刚从学生会退任不久,总觉得三年了改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时间不等人,做事不能懈怠,要持之以恒,尤其是我这样的党员就更应该起带头模范作用,所以我必须得改正自己。懒惰是使人退步的标志。不努力,注定会被社会和历史所淘汰,所以我们应该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做出自己的选择,坚定自己信念,追去自己的理想。
第四篇:习近平学习十八大上的讲话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 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 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为我们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已经发 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 各级党委要按照通知要求, 把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号召全党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 住这条主线, 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 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 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这是因为, 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 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 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 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我体 会,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 的, 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 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 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永远铭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 领导集体, 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 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成功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 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 凝 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实践充分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 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 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 的。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 本保障,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 明特色。
这个概括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 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 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 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 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 上, 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在当代中国, 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人 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 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
失根本。同时, 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 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 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 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 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起来, 符合我国国情,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是中国发展 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应该看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 但还不是尽善 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 需要不断完善。邓小平同志 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 十年的
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 十八大强调, 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 性。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 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 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 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党的十 八大强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 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 “三个总” 的概括, 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 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
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 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 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 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 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 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 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 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 “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 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 坚决抵制 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 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 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胜利。
强调总布局, 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 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 生态 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总体布局, 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 融入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 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相协调。
强调总任务, 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 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全党全国要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共同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而奋斗。
第四,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这些基本要求,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的十八大对各项工作的谋划和部署都是遵循和体现这些基本要求的。抓住了这些基本要求,就能更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第五,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全党要深刻学习领会、逐条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既是着眼于继承和弘扬我们党90多年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提出来的,又是着眼于顺应和应对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来的。这些年来,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党的领导得到加强和改善。同时,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
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全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深入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将对这项活动进行部署,各级党委要切实抓好落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
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同志一定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
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为之付出全部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学习讲话精神心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
精
学习讲话精神心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
理论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确立了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新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化传统是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要素。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精
精
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强盛的外在标志。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文化开放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根源。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融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精
精
习近平同志不仅对文化的作用进行了深刻阐发,而且对下一步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指明了方向。当前,我们要把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落实到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是推动文化 发展繁荣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数字化是让文化资源活起来的基本途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电台音频资料、新闻纪录片、老唱片、文化遗产等进行数字化修复和转化。以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为原料,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萃取中华文化之要素,并分门别类标签化,就可以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发掘这座文化金矿,对于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传承中创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文化传承的这种延续过程也可比作一种再生产,即文化再生产,包括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创作是文化再生产的起点。没有好作品,就没有好产品。目前,部分文化产品存在过度娱乐化倾向,原创能力不足已成为文化发展繁荣的一大制约因素。如何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和活力,使人民群众喜闻乐
精
精
见、健康向上的原创性作品层出不穷,是检验文化发展繁荣的试金石。《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目的就是解决原创能力不足问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之中。
把体现中华文化精气神的作品推广开来。文化生产是内容生产,是一种特殊生产形态,所创造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是用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效益始终是第一位的。文化生产的素材来源于文化资源。要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节点,把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转化为文化素材,使其成为文化企业的生产要素,引导文化产业回归文化本源。文化生产数字化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意义非凡。因为对于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而言,更习惯于从网络获取知识,各种移动终端更是年轻人的时尚用品。只有把中华文明成果转化为各种数字化产品,才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纳,悠久璀璨的中华文化才会被代代相传。
把文化创新成果广泛传播开来。文化不仅要在国内广泛传播,而且要向国外传播。文化传播体系建设,需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当务之急是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壁垒、城乡分离,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促
精
精
进文化产品跨区域合理流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尤其要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全国互联互通的文化传播高速公路。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