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武侯墓导游词

时间:2019-05-15 14: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中武侯墓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中武侯墓导游词》。

第一篇:汉中武侯墓导游词

汉中武侯墓导游词

作者:陕西理工学院 刘军波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古朴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的的汉中参观游览,我是此次陪伴大家的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刘军波,大家可以叫我小刘或者刘导,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简师傅,简师傅虽然姓简,但是他的驾驶技术却是很不简单的。接下来的两天将由我带领大家畅游汉中的名山秀水,希望汉中的好山好水能给大家带来好心情,希望大家在汉中能玩的开心吃的安心住得舒心,并预祝我们此次的汉中之旅能顺利结束,谢谢大家!

今天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象征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眠之地--武侯墓。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散文家,由于其辅佐刘备从无到有,终创蜀汉大业,因此他被借地封为武乡侯,去世后后主刘禅又追封他为忠武侯,于是千百年来他的墓地就被人们尊称为武侯墓。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诸葛亮生于山东琅琊阳都的武乡,少年时便父母双亡,于是姐弟五人便依靠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十五岁的时候,他的叔父不幸因病去世,于是姐弟五人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于是辗转来到了湖北襄阳的隆中隐居了下来,以耕种维持生计。诸葛亮十九岁的时候,他与友人徐庶和庞统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常自比于管仲和乐毅,后来娶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

公元207年,诸葛亮二十七岁的时候,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之大计,诸葛亮精辟的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提出了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以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天下的战略思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最后他欣然接受了刘备的邀请并允诺出山相助,他忠心耿耿的辅佐刘备和他的儿子刘禅,呕心沥血建功立业,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自己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侯墓的前面是书案梁,后面是笔峰山,左边是土地岭,右边是武冈山,四面环山,可谓真正的风水宝地。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山门,一进山门,两幅壁画便映入眼帘,左边的这幅就是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当年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右边的这幅是将星陨落,讲的是诸葛亮尽心尽力27年后死在北伐前线临终前给姜维和杨仪托付遗嘱的场景。两幅画有始有终,从诸葛亮出山时的二十七岁到去世时的五十四岁,中间恰好是他半生波澜的二十七年。

站在院中,古柏参天,绿树成荫。柏树是常青树种,木质坚硬,有寿与天齐之说。古柏栽在院中既可以装点绿色有可以记载历史。据史书记载,武侯墓原有古柏54株,象征着他在世的五十四个春秋,由于天灾现在只剩下了22棵。高30多米,直径都在一米以上,冠幅可达19米左右。1978年经北京林学院专家的测定,这些古柏都有1700年的历史了。这些古柏为什么这么茂盛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旧时来武侯墓拜谒诸葛亮的人常自带清油二斤,伴以草木灰或者沙土,刨开树根将其埋入以资营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也非常重视对这些古柏的保护,包括在我们国家非常困难的时期,政府每年都会定量给这些古柏拨360公斤供油。22株古柏现已全部编号入档,其中4号古柏最为特殊。树身上缠绕着一种蔓生植物凌霄。每年夏天开花,立秋结束,花期长达百日之久。花开时节,远远望去宛如千年古柏开红花,红绿相映,娇艳至极。

大殿门上的这块“三代遗才”匾是清朝光绪年间民间团体赠送的,因为这个“才”字的落笔反向内让许多游人产生误会,其实笔者这样写只是为了让这块匾的结构紧凑、重心突出罢了,当然比着这样写有可能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与众不同的奇才吧!

大殿中间的神台上端坐的就是中华智多星诸葛亮先生。羽扇纶巾栩栩如生。他左手扶膝右手持卷,似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印剑二童侍立左右,其下关兴张苞身披铠甲手握令箭、神鞭,体态威严,使人肃然起敬。

武侯坐像后面有屏风式壁画四张,从走往右依次是刘备取得定军山之战的胜利后打算返回四川,留大将魏延镇守汉中;第二幅是定军山之战中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的精彩瞬间;第三幅是诸葛亮在北伐中调兵遣将的场面,最后一幅就是刘备去东吴娶亲时的的情景。

大殿两侧是木刻的诸葛亮的作品《隆中对》和刘备的《诫子书》,其中一侧的厨师表示有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亲笔书写的,情真意切,一笔喝成,堪称两绝。

出大殿来到墓冢前,有四角揽尖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坟亭。亭上高悬双桂流芳匾额一块。墙壁上有壁画一幅,描绘的是襄阳名士黄承彦踏雪寻梅图。刘备第二次去隆中的时候,刘备不在家,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让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转交给诸葛亮,当他出门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个人骑着一头毛驴正往这里走,刘备以为是诸葛亮,于是忙上前鞠躬说道“闻之诸葛先生冒雪而归,刘备在此等候多时”。黄承彦忙下驴还礼,诸葛均忙出来说道,此乃家兄岳父黄承彦先生。这个故事为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诸葛亮的陵寝了,呈汉制覆斗式,高五米,周长60多米。关于墓冢,一说为南北方向,头朝北脚朝南,取“北顾中原兴复汉室”之意。一说为头朝西脚朝东,取“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不管武侯墓的方位如何,孔明先生当年为建立蜀汉帝业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在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他死之前说道:我死后就把我葬在定军山下,目中不要太大,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殓师就穿平常的衣服,可不要陪葬物品。由此可见,我们的诸葛亮先生虽贵为一国之相,但它是多么的清廉啊!

诸葛亮一生所到之处甚多,为什么偏要遗命葬于定军山下呢?因为汉中是当时魏蜀争夺的军事重镇,又是蜀汉创立帝业的根据地。为夺取汉中,这里发生了著名的定军山之战,老将黄忠在这里刀劈魏国大将夏侯渊,挫败的魏军的锐气,使蜀汉夺取了汉中。不久刘备又在汉中称王,他别是孔明戎马生涯的27年中,八年北伐是他辅佐蜀汉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最后拼搏,五次北伐皆以汉中为根据地,故而“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

大家可能对武侯墓上的这棵树有疑问了,因为我们知道,一般坟墓上是不能长一草一木的,但这棵树为什么偏偏长在武侯墓上呢?前面给大家讲了诸葛亮后来去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而诸葛亮一生南征北战,所以夫妻两人聚少离多,知道武侯死后,黄月英来到这里为丈夫守墓,整日以泪洗面,不久便郁郁而终。黄月英死后不久,墓上便长出了这棵树,人们说是黄月英的化身,既然他们夫妻生前不能在一起,就让他们死后相守在一起吧!

墓后有古桂两棵,名曰“护墓双汉桂”,高达十九米,胸围有一米多,冠幅二十米左右。浓荫蔽日。桂树四季常青,清雅幽香,芳香持久,喻示了诸葛亮“高风亮节与天齐,蜀汉遗骨万年香”的内涵。寄托了人们对孔明的敬仰和怀念。双桂的奇特之处一是结籽,二是比其他桂花的花瓣多。

在陵墓的偏后方的半山腰上,还有一座号称是真墓的武侯墓。据考证,清嘉庆年间,陕甘总督松筠根据一位风水先生的妄说臆断,附会说平地上的墓是假的,真墓应该在半山腰上,就是就命令勉县的知县在这里填土为坟,垒起了所谓的真墓。从此便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的说法。

武侯墓离得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刻沧桑的古树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每一株绽放的花而又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今天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半个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谢谢大家!

第二篇:踏春汉中武侯墓散文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我的旅游念头也强烈了。春游在江南秀色的陕西汉中,恰似在两汉三国古文化的走廊画轩中穿行。崔嵬的勉县天荡山和定军山散发着浓郁的诱人仙气,不仅仅是因英年早逝、勇贯三军的马超墓出名,也不是因老将黄忠智斩夏侯渊之的享誉,是因为有1700余年的诸葛孔明墓祠挟千秋史话,隐于平寂透灵的苍松翠柏之间,萦绕而气贯长虹。十里定军山,一把英雄泪。

山水环抱,古木参天的诸葛亮墓区占地320余亩,现存古建70余间,墓始建于公元263年,历代均有修建,尤以唐、明、清为最。山门高挑,雕柱华丽,窗棂精妙,围墙厚实,使人凝重感油然而生。年代虽已久远,亘古不变的丰腴史话,凄美徐徐抚慰神灵,极能提升三界五行众人的修养,净化紊乱的心境。

殿宇三院串联,是依次为山门、拜殿、大殿、墓亭、寝宫的一条中轴线。院内碑石繁盛,计有80余通,匾联精文50余幅,不是修葺留功之铭记,便是咏叹掠影之佳作。大殿内,威武英猛的关兴、张苞恭立护卫的诸葛亮,披金挂彩塑,睿智温和的模样。先生像高丈余,头戴丞相帽,身披鹤氅,手持鹅毛羽扇,英姿勃发,绝世超伦,俨然一位运筹帷幄之中的仙帅也。

后院墓前小亭置碑,刻文:汉诸葛亮武侯之墓。葬事从俭的诸葛亮墓状若覆斗,现冢高6米,周60米,四周砌八卦花墙围护。墓地原植柏54株,象征先生有寿54周岁,现仅余22株,枝叶繁荣,是为荫卫。墓后长19米高的古桂两株,浓密如华盖,敬立恭礼。墓右方兀立一棵黄果树,据说是其妻黄月英寻夫守侯多年而羽化的。夫唱妇随,日月明鉴,美丽神话,再添彩霞。

勉县城西4公里的竹林幽深处,还建有诸葛亮祠一座。祠建于公元263年,是全国最早的诸葛亮奉祠。占地30余亩,现共有7院60余间殿宇房舍。多为明清古建。东院有旱莲一株,为稀有植物。古柏18株已寿过千年。碑石70余通,名流勒石染墨的有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陆游、顾炎武等。尤以建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795年)由沈迥刻立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并序”一碑最为珍贵。“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军”的对联,最能发先生不尽的遗憾。

《三国志·蜀书》记载: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在五丈原得病不起,神殒军中,时年54岁。鸣呼哀哉,旷古愦憾。他临行之前,千叮万嘱,布衣简葬定军山,穴能放下棺木就行了。至死不忘北伐,节俭一生的磊落胸襟,催人泪下。

诸葛亮(公元181年至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聪明睿智的他隐居隆中,潜心修学,广交名士,情系天下,是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难得人才。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7年),被曹操撵得南北鼠窜的刘备,经人指点,三顾茅庐,请他协助,夺取天下。史有鼎铭的“隆中对”战略新颖而出。孔明走马江湖,显露身手,成就刘备占据荆益两州,东联孙吴,北拒魏操,使残汉三足鼎立,魏、蜀、吴三分天下。刘备称帝,他任蜀汉丞相。白帝城托孤,他扶佐刘禅(公元223年)登极,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是中国少见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屯田奖耕,国富民有,经济繁荣。他不辞劳苦,平定南中诸郡,驻兵汉中,六出祁山北伐。在敌强我弱的劣势中,他作战灵活机动,尽力发挥自已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不少堪称精典的战例,被历代尊为智慧的化身。现墓祠白墙彩涂百余幅“定军山”、“空城计”、“八阵图”、“草船借箭”、“三气周郎”、“居安平五路”等耳闻能详的鲜活故事,也是存照,当然有些战例还需求证。不过就全面战争而言,先生是留有败笔的。他还是一位科学发明家,制造了能同发十箭的连弩,并利用齿轮和连轴传动的机械原理,发明了山地运输的木牛流马。

离离墓上草,巍巍森天柏。先生不仅仅在车辚辚、马萧萧、战旗猎猎的古战场出奇险中取胜,更有忠贞不二的前后《出师表》范书彰显春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绝唱格言,照亮了多少后来者光辉的远大前程。

杜甫教导我们说: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的先生走了,留下的是先生的高风亮节、光鉴万世的不灭精神。近小人,远贤臣,且乐不思蜀的刘禅应有愧呀!一生胆小心、细惟谨慎、梦断五丈原的先生应有叹啊!我不禁赋诗一首:

封棺定论五丈塬,仰敬精忠拜先贤。

庐中从戎重情义,了却皇叔三顾愿。

知时度势鼎足立,鞠躬尽瘁韬略展。

火烧新野试身手,赤壁破曹兵百万。

借得荆州暂屈身,射落西川定残汉。

七擒孟获少后虑,北拒东联居偏安。

功勋累身烛滴泪,经营辛劳丝尽眠。

留芳前后出师表,杀贼有心难回天。

我叹诸葛少胜算,秋毫细处缺巨椽。

华容有失责云长,荆楚遗恨麦城变。

落凤坠泪失庞统,白帝托孤无桃园。

蜗居成都缺果敢,屯兵汉水凭险关。

失策痛定斩马谡,空城抚琴抖羽扇。

六出祁山惟谨慎,再叹身后除魏延。

后主缺谋也少将,晋兵马前无天堑。

蜀中父老苦无望,丞相祠前泪涟涟。

第三篇:武侯墓及式侯祠导游词

武侯墓及式侯祠导游词

勉县的定军山,拜谒一位“中华智多星”,他就是诸葛亮。

三国时期,魏蜀相争。汉中成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也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

武侯墓修于公元234年,它的特点之一是墓区内有两座墓穴,均称是真的。位于寝殿之后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35年。位于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无定论。

武侯墓的第二个特点是墓后种有世上少有的结子桂花树,人称 “护墓双桂”。

武侯墓的第三个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定军山,是蜀国北大门汉中的门户,号称 “陕南十二连山一颗珠”。诸葛亮遗嘱葬于此处,防止北方的强敌。正所谓 “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

下面我把诸葛亮的生平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席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

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 “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

现在的武侯墓区,总占地面积片万平方米,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进入陵园大门,便可以看到山门内侧的两幅壁画,分别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终托付遗言”时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

经过拜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额上书“功盖三分”四个大字。请大家跟我走进这座雄伟宽敞、庄严肃穆的大殿。

殿内正中神拿上端坐的便是集忠诚和智慧于一体的诸葛武侯,他左手持 《六稻》书卷,右手按膝,羽扇纶巾,气定神闲,伊然一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态。两书童侍立左右,一持宝剑,一棒印缓,拿下关兴、张苞各持令箭、钢鞭卫护两侧。威武雄壮、生动逼真的塑像,再现了当年的场景。武侯坐像后,还绘有屏风式壁画四幅,内容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例如:定军山下老黄忠刀劈夏侯渊;诸葛亮三气周喻等。这些短小精悍的画面,突现了当年历史岁月里最为精彩的瞬间。

大殿后这一形如“覆斗”的坟冢,就是诸葛武侯的长眠之所,家高5-6米,方圆60米,今人在四周砌八卦花墙,刻有很多的三国故事,以纪念这段历史。墓向头西脚东,暗示着“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凤愿,这也是孔明遗表中提出的,由费祎,呈奏后主:“丞相临终;命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后主从之;择吉日,亲自送灵枢至定军山安葬。墓家选在定军山下,除了北伐曹魏八年之久而不忘统一大业外,更有喻意的是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吸引着诸葛亮的又一根据。他一生研练着周易八卦,死后为自己算一清静之所也是情理之中。当您登上定军山,领略诸葛墓冢,只见九条山冈如巨龙腾伏,从四周翻滚而来汇聚于武侯墓,犹如垒起的屏障降服在周围,故有 “九龙捧圣”之美誉。凡来拜谒者,无不兴叹于此。

在庙院之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古朴、通天的古柏,柏树向来是“寿与天齐”的通灵、吉祥之物,而在诸葛坟冢一周分散着当时种植的翠柏54株,象征着孔明的在生之年。这就是人们所称的“护墓双桂”。高30米以上,直径1米以上,枝千四伸,犹如车盖般遮护着墓冢。北京林学院专家曾用碳十四测定,这些古柏、汉桂树龄均在1700年以上,当为东汉时期所植无疑了,这一棵裸树木也成了武侯安息于此的见证。

每到清明或仲秋之际,人们来到武侯墓,都会静静地感悟到这里的寸草寸木宁溢祥和的氛围!

武侯墓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下一站我们将去武侯伺参观。在这段时间内,我先把与武侯词相关的背最情况给大家作一个简单介绍。

武侯祠位于汉中勉县城西3公里处,川陕公路以南,汉江以北,始建于公元263年,比成都的武侯祠还早50年,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因而有 “天下第一武侯词”之称。诸葛亮死后,朝廷上下都纷纷恳求为他修建祠庙。但是因为刘备的宗庙建在成都,多有不便,于是公元263年在勉县武侯墓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庙。明代,因为原来的武侯祠已过于破烂,于是人们在当年武侯相府之地,即现址重修了武侯祠。

武侯祠占地50 余亩,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7个院落,现存有大殿、拜殿、木楼、木牌坊、琴楼、钟鼓楼、截门、祟圣词、琴亭等古建筑叫座、80余间,匾联幻余副,石碑知多块,多为明、清建筑。它们融书法、文学、绘画、古建、雕刻、园林于一体,格调高雅,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54岁。诸葛亮为蜀汉求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逝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词”。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大门。迎面的这个建筑叫乐楼。乐楼是历代人们在每年八月庙会期间祭祖诸葛亮演戏的舞台,楼台口檐柱上部各有斜柱一根支撑檐擦,上有浮雕戏剧人物。从服饰上来看,当为羌族文化遗物,这些浮雕为研究汉水流域羌人活动提供了可靠依据。

位于乐楼广场东、西两侧的是东、西辕门,它修建在当年出人蜀地的必经之道上,千百年来文武百官路经此处必须下轿下马,以表示对诸葛亮的崇敬。

请大家看这座高大的牌楼,牌楼的正面写着: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另一面则撰有:天下第一流。意思是诸葛亮一生充满传奇、充满忠诚,他是天下第一流的忠诚之士,第一流的智慧之星。看完牌楼,我们便进入第二院落。

这座楼叫琴楼。相传它是诸葛亮设 “空城计”谋略之地(历史上“空城计”发生在勉县老城之西的地方)。琴楼的两侧,为钟鼓楼。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里的钟鼓楼方位不同于传统的钟鼓楼建筑的方位,即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取晨钟暮鼓之意。我们这里的钟楼位于西面,而鼓楼位于东面,意为诸葛亮不忘北伐,统一汉室,故而西钟东鼓。

穿过琴楼,我们将进入主体院。

这个门叫戟门。它是历代排列兵器之所,两侧悬挂著名法家于右任先生的题联:“此处始终关大汉,何年将相似先生”,说明了孔明在蜀汉政权中的重要地位。

戟门前方的殿堂叫拜殿。拜殿内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唐、明、清各代碑石林立,窟联众多,竖有碑石70余块,代名人如李白、苏轼、王安石、陆游、顾炎武等,都在祠有诗文刻石。杜甫留诗日:“武侯词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请大家看这几个“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是于右任先生感慨诸葛亮的际遇而书写的。是啊!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诸葛亮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正如岑参诗日:“遗庙空肃然;英灵贯千岁。”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就是祭祖诸葛亮的大殿,请大家随我进人。正中的神拿中,是诸葛亮的塑像。但见他端坐其中,神情自若,右手扶古琴,左手持兵书,给人以超凡入圣的感觉。其塑像旁边为侍立的琴童,神拿下两侧分别为侍卫关兴 和张苞,大殿上悬挂书有“忠贯云霄”四字的愿额,是嘉庆皇帝亲题,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一生。

大殿后为祟圣祠,又称寝宫,古代宗庙分为两部分,前面的叫庙,后面的叫寝,一般称其为 “前庙后寝”或 “前堂后寝”。寝宫东南边是琴台,世传诸葛亮在世时曾在此抚琴。登上此台,放眼南瞰,汉水东流,沃野千里,使人心旷神怡。琴台边有一裸皂角树,有趣的是,一般皂角树都长刺,可它不长,当地人附会说,因为长在武侯伺,由于孔明一生仁慈爱民,所以连皂角树都不长刺,连草木都有情呀!

武侯祠内还有一株奇花树----“旱莲”,旱莲是汉中市的市花。此树为稀有的木本植物,己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所植。每年阳春三月,武侯祠内的古旱莲花满枝兴,花朵红、白相间,花蕊略呈粉红色,酷似莲花,故称为“旱莲”。旱莲树是植物中的“ 大熊猫”,属木兰科,又名 “应春树”。武侯词内的这株旱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株。1979年文物普查时,专家用碳十四测定它的树龄为400多年,相当于明代万历年间,与祠内的墓志相吻合。

旱莲的奇异之处是先花后叶。它每年5月开始长花蕾,经过夏、秋、冬三个季节,第二年3月开花,先花后叶,花期很短,仅十多天。花苞刚开放时呈红色,艳如桃花。花越开颜色越淡,宛如粉莲,花团锦簇,丽冠群芳,颇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之姿。人们把它理解为是诸葛亮淡泊廉洁、奇才大志、名闻于世的象征。人们把旱莲花蕾的生长比作生命孕育的艰难过程,把开花季节比作生命诞生时的可爱。传说能看到早莲花的人,当年一定好运。

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智慧与忠诚的代表,他的高风亮节为世人所敬仰,所以历来文人、显贵经过此地,都要亲临武侯祠,来拜谒诸葛孔明。因此,千百年来,武侯墓和武侯词香火不断。现在,武侯墓和武侯祠已成为汉中吸引中外游客的著名旅游胜地。

第四篇:武侯墓及式侯祠导游词

汉中武侯墓导游词

作者:陕西理工学院 刘军波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古朴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的的汉中参观游览,我是此次陪伴大家的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刘军波,大家可以叫我小刘或者刘导,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简师傅,简师傅虽然姓简,但是他的驾驶技术却是很不简单的。接下来的两天将由我带领大家畅游汉中的名山秀水,希望汉中的好山好水能给大家带来好心情,希望大家在汉中能玩的开心吃的安心住得舒心,并预祝我们此次的汉中之旅能顺利结束,谢谢大家!

今天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象征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眠之地——武侯墓。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散文家,由于其辅佐刘备从无到有,终创蜀汉大业,因此他被借地封为武乡侯,去世后后主刘禅又追封他为忠武侯,于是千百年来他的墓地就被人们尊称为武侯墓。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诸葛亮生于山东琅琊阳都的武乡,少年时便父母双亡,于是姐弟五人便依靠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十五岁的时候,他的叔父不幸因病去世,于是姐弟五人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于是辗转来到了湖北襄阳的隆中隐居了下来,以耕种维持生计。诸葛亮十九岁的时候,他与友人徐庶和庞统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常自比于管仲和乐毅,后来娶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

公元207年,诸葛亮二十七岁的时候,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之大计,诸葛亮精辟的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提出了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以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天下的战略思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最后他欣然接受了刘备的邀请并允诺出山相助,他忠心耿耿的辅佐刘备和他的儿子刘禅,呕心沥血建功立业,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自己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侯墓的前面是书案梁,后面是笔峰山,左边是土地岭,右边是武冈山,四面环山,可谓真正的风水宝地。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山门,一进山门,两幅壁画便映入眼帘,左边的这幅就是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当年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右边的这幅是将星陨落,讲的是诸葛亮尽心尽力27年后死在北伐前线临终前给姜维和杨仪托付遗嘱的场景。两幅画有始有终,从诸葛亮出山时的二十七岁到去世时的五十四岁,中间恰好是他半生波澜的二十七年。

站在院中,古柏参天,绿树成荫。柏树是常青树种,木质坚硬,有寿与天齐之说。古柏栽在院中既可以装点绿色有可以记载历史。据史书记载,武侯墓原有古柏54株,象征着他在世的五十四个春秋,由于天灾现在只剩下了22棵。高30多米,直径都在一米以上,冠幅可达19米左右。1978年经北京林学院专家的测定,这些古柏都有1700年的历史了。这些古柏为什么这么茂盛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旧时来武侯墓拜谒诸葛亮的人常自带清油二斤,伴以草木灰或者沙土,刨开树根将其埋入以资营养。新中国成立

后,国家也非常重视对这些古柏的保护,包括在我们国家非常困难的时期,政府每年都会定量给这些古柏拨360公斤供油。22株古柏现已全部编号入档,其中4号古柏最为特殊。树身上缠绕着一种蔓生植物凌霄。每年夏天开花,立秋结束,花期长达百日之久。花开时节,远远望去宛如千年古柏开红花,红绿相映,娇艳至极。

大殿门上的这块“三代遗才”匾是清朝光绪年间民间团体赠送的,因为这个“才”字的落笔反向内让许多游人产生误会,其实笔者这样写只是为了让这块匾的结构紧凑、重心突出罢了,当然比着这样写有可能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与众不同的奇才吧!大殿中间的神台上端坐的就是中华智多星诸葛亮先生。羽扇纶巾栩栩如生。他左手扶膝右手持卷,似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印剑二童侍立左右,其下关兴张苞身披铠甲手握令箭、神鞭,体态威严,使人肃然起敬。

武侯坐像后面有屏风式壁画四张,从走往右依次是刘备取得定军山之战的胜利后打算返回四川,留大将魏延镇守汉中;第二幅是定军山之战中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的精彩瞬间;第三幅是诸葛亮在北伐中调兵遣将的场面,最后一幅就是刘备去东吴娶亲时的的情景。

大殿两侧是木刻的诸葛亮的作品《隆中对》和刘备的《诫子书》,其中一侧的厨师表示有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亲笔书写的,情真意切,一笔喝成,堪称两绝。

出大殿来到墓冢前,有四角揽尖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坟亭。亭上高悬双桂流芳匾额一块。墙壁上有壁画一幅,描绘的是襄阳名士黄承彦踏雪寻梅图。刘备第二次去隆中的时候,刘备不在家,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让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转交给诸葛亮,当他出门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个人骑着一头毛驴正往这里走,刘备以为是诸葛亮,于是忙上前鞠躬说道“闻之诸葛先生冒雪而归,刘备在此等候多时”。黄承彦忙下驴还礼,诸葛均忙出来说道,此乃家兄岳父黄承彦先生。这个故事为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诸葛亮的陵寝了,呈汉制覆斗式,高五米,周长60多米。关于墓冢,一说为南北方向,头朝北脚朝南,取“北顾中原兴复汉室”之意。一说为头朝西脚朝东,取“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不管武侯墓的方位如何,孔明先生当年为建立蜀汉帝业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在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他死之前说道:我死后就把我葬在定军山下,目中不要太大,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殓师就穿平常的衣服,可不要陪葬物品。由此可见,我们的诸葛亮先生虽贵为一国之相,但它是多么的清廉啊!

诸葛亮一生所到之处甚多,为什么偏要遗命葬于定军山下呢?因为汉中是当时魏蜀争夺的军事重镇,又是蜀汉创立帝业的根据地。为夺取汉中,这里发生了著名的定军山之战,老将黄忠在这里刀劈魏国大将夏侯渊,挫败的魏军的锐气,使蜀汉夺取了汉中。不久刘备又在汉中称王,他别是孔明戎马生涯的27年中,八年北伐是他辅佐蜀汉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最后拼搏,五次北伐皆以汉中为根据地,故而“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

大家可能对武侯墓上的这棵树有疑问了,因为我们知道,一般坟墓上是不能长一草一木的,但这棵树为什么偏偏长在武侯墓上呢?前面给大家讲了诸葛亮后来去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而诸葛亮一生南征北战,所以夫妻两人聚少离多,知道武侯死后,黄月英来到这里为丈夫守墓,整日以泪洗面,不久便郁郁而终。黄月英死后不久,墓上便长出了这棵树,人们说是黄月英的化身,既然他们夫妻生前不能在一起,就让他们死后相守在一起吧!

墓后有古桂两棵,名曰“护墓双汉桂”,高达十九米,胸围有一米多,冠幅二十米左右。浓荫蔽日。桂树四季常青,清雅幽香,芳香持久,喻示了诸葛亮“高风亮节与天齐,蜀汉遗骨万年香”的内涵。寄托了人们对孔明的敬仰和怀念。双桂的奇特之处一是结籽,二是比其他桂花的花瓣多。

在陵墓的偏后方的半山腰上,还有一座号称是真墓的武侯墓。据考证,清嘉庆年间,陕甘总督松筠根据一位风水先生的妄说臆断,附会说平地上的墓是假的,真墓应该在半山腰上,就是就命令勉县的知县在这里填土为坟,垒起了所谓的真墓。从此便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的说法。

武侯墓离得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刻沧桑的古树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每一株绽放的花而又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今天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半个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谢谢大家!篇二:桓侯祠导游词

自贡桓侯祠导游词 年级专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旅游管理2007级5 班 艾丹丹 07051039521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千年盐都——自贡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导。现在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自贡市著名的文化古迹——桓侯祠。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之后我们会原路返回,在此乘车前往下一站。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跟我一起下车。需要提醒各位的是(转载于:武侯墓及式侯祠导游词),在游览途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桓侯祠位于自贡市区中华路口,俗称张爷庙,又叫张飞庙。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桓侯祠。它临街而建,并且建在一处小山坡的路坎边上,因此我们进去必须登坡仰视,特别是大家眼前看到的大门板上线刻的张飞像,怒发横眉,雄姿英发,使人肃然起敬。

桓侯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末年初烧毁、同治年间重修,并在同行中商议“每宰猪一支,按行规抽钱贰伯文”,经过众人的缁铢积累,终于在光绪元年(1875年)落成。

桓侯祠整个的装饰也特别考究,屋顶和轮廓线的部分都用泥塑和浅浮雕装饰,并施以彩绘,用瓷片装饰,晶莹剔透,十分漂亮,在台口楼沿还饰以木雕栏板,柱基用石刻。在数米的楼沿板上就刻有戏剧场景18幅,其中仅人物就多达184人,还有大量的北京配饰,并且这些雕刻都做工精细,无论是景物还是人像都栩栩如生。

桓侯祠既是当时屠沽行业祭祀奉神的会馆,也是他们维护自己利益,决议重大事项的场所。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桓侯祠的门楼,它是单坡式的山门建筑,独立的山门,被飞檐比翼的三重檐屋顶和歇山式弧型风火墙赋予了动感,加上门上的浮雕和彩绘更显得生机勃勃。在屋檐下居中门匾有“桓侯宫”的字样,在大门两边的石匾上还刻有一幅对联:“大义识君臣想当年北战东征单心克践桃园誓;功丰崇庙祀看今日风微人住寿世还留刁斗铭。”

走到门厅上面就是戏楼了,他的两旁建有两层楼底册回廊。从天井拾级而上便是正殿,正殿为五开间抬梁式木结构建筑,现在我们就站在观戏赏景的看台,这后面就是当年供奉张飞神位的地方,今天虽然没有神像肃立,香烟缭绕的情景了,但仍显得有几分神秘、几分肃穆。

桓侯祠是一座封闭式环状建筑,由于整个建筑是建在一个斜坡上,因此我们穿门过廊均需拾级而上,有步步登高的寓意。而且桓侯祠的建筑面积只有1300多平方米,建筑师在如此小的空间里安排了这么多的单体建筑,并且没有紧凑、繁琐之感,的确显示了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技巧。

桓侯祠的戏台、钟楼鼓阁均造成歇山卷棚式屋顶,这种屋顶式样,过去在民间使用很少,特别是在自贡这样的南方地区,因此,才显得独具风采,气度不凡。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的讲解就到这里。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四处去感受一下桓侯祠当年香火鼎盛时期的繁华。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时间,待会儿我们准时在门口集合上车。篇三:武侯祠导游词

武侯祠位于汉中勉县城西3公里处,川陕公路以南,汉江以北,始建于公元263年,比成都的武侯祠还早50年,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因而有 “天下第一武侯词”之称。诸葛亮死后,朝廷上下都纷纷恳求为他修建祠庙。但是因为刘备的宗庙建在成都,多有不便,于是公元263年在勉县武侯墓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庙。明代,因为原来的武侯祠已过于破烂,于是人们在当年武侯相府之地,即现址重修了武侯祠。武侯祠占地50余亩,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7个院落,现存有大殿、拜殿、木楼、木牌坊、琴楼、钟鼓楼、截门、祟圣词、琴亭等古建筑叫座、80余间,匾联幻余副,石碑知多块,多为明、清建筑。它们融书法、文学、绘画、古建、雕刻、园林于一体,格调高雅,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54岁。诸葛亮为蜀汉求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逝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词。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大门。迎面的这个建筑叫乐楼。乐楼是历代人们在每年八月庙会期间祭祖诸葛亮演戏的舞台,楼台口檐柱上部各有斜柱一根支撑檐擦,上有浮雕戏剧人物。从服饰上来看,当为羌族文化遗物,这些浮雕为研究汉水流域羌人活动提供了可靠依据。位于乐楼广场东、西两侧的是东、西辕门,它修建在当年出人蜀

地的必经之道上,千百年来文武百官路经此处必须下轿下马,以表示对诸葛亮的崇敬。

请大家看这座高大的牌楼,牌楼的正面写着: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另一面则撰有:天下第一流。意思是诸葛亮一生充满传奇、充满忠诚,他是天下第一流的忠诚之士,第一流的智慧之星。看完牌楼,我们便进入第二院落。

这座楼叫琴楼。相传它是诸葛亮设 “空城计”谋略之地(历史上“空城计”发生在勉县老城之西的地方)。琴楼的两侧,为钟鼓楼。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里的钟鼓楼方位不同于传统的钟鼓楼建筑的方位,即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取晨钟暮鼓之意。我们这里的钟楼位于西面,而鼓楼位于东面,意为诸葛亮不忘北伐,统一汉室,故而西钟东鼓。

穿过琴楼,我们将进入主体院。

这个门叫戟门。它是历代排列兵器之所,两侧悬挂著名法家于右任先生的题联:“此处始终关大汉,何年将相似先生”,说明了孔明在蜀汉政权中的重要地位。

戟门前方的殿堂叫拜殿。拜殿内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唐、明、清各代碑石林立,窟联众多,竖有碑石70余块,代名人如李白、苏轼、王安石、陆游、顾炎武等,都在祠有诗文刻石。杜甫留诗日:“武侯词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请大家看这几个“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是于右任先生感慨诸葛亮的际遇而书写的。是啊!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诸葛亮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正如岑参诗日:“遗庙空肃然;英灵贯千岁。”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就是祭祖诸葛亮的大殿,请大家随我进人。正中的神拿中,是诸葛亮的塑像。但见他端坐其中,神情自若,右手扶古琴,左手持兵书,给人以超凡入圣的感觉。其塑像旁边为侍立的琴童,神拿下两侧分别为侍卫关兴 和张苞,大殿上悬挂书有“忠贯云霄”四字的愿额,是嘉庆皇帝亲题,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一生。

大殿后为祟圣祠,又称寝宫,古代宗庙分为两部分,前面的叫庙,后面的叫寝,一般称其为 “前庙后寝”或 “前堂后寝”。寝宫东南边是琴台,世传诸葛亮在世时曾在此抚琴。登上此台,放眼南瞰,汉水东流,沃野千里,使人心旷神怡。琴台边有一裸皂角树,有趣的是,一般皂角树都长刺,可它不长,当地人附会说,因为长在武侯伺,由于孔明一生仁慈爱民,所以连皂角树都不长刺,连草木都有情呀!武侯祠内还有一株奇花树----“旱莲”,旱莲是汉中市的市花。此树为稀有的木本植物,己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所

植。粉红色,酷似莲花,故称为“旱莲”。旱莲树是植物中的“大熊猫”,属木兰科,又名 “应春树”。武侯词内的这株旱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株。1979年文物普查时,专家用碳十四测定它的树龄为400多年,相当于明代万历年间,与祠内的墓志相吻合。

旱莲的奇异之处是先花后叶。它每年5月开始长花蕾,经过夏、秋、冬三个季节,第二年3月开花,先花后叶,花期很短,仅十多天。花苞刚开放时呈红色,艳如桃花。花越开颜色越淡,宛如粉莲,花团锦簇,丽冠群芳,颇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姿。人们把它理解为是诸葛亮淡泊廉洁、奇才大志、名闻于世的象征。人们把旱莲花蕾的生长比作生命孕育的艰难过程,把开花季节比作生命诞生时的可爱。传说能看到早莲花的人,当年一定好运。

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智慧与忠诚的代表,他的高风亮节为世人所敬仰,所以历来文人、显贵经过此地,都要亲临武侯祠,来拜谒诸葛孔明。因此,千百年来,武侯墓和武侯词香火不断。现在,武侯墓和武侯祠已成为汉中吸引中外游客的著名旅游胜地。

第五篇:海瑞墓导游词

朋友们,古今闻名的“南包公”海瑞是海南琼山人。他那朴直、耿介、刚正不阿的品格,不为豪强所屈、不为失败所吓倒的坚强意志,始终为世人所祟敬,因此到海南旅游的客人,都要到海瑞墓去凭吊一番。

海瑞墓坐落在海口市秀英区的滨涯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是明朝皇帝派官员监督修建的。传说海瑞灵柩运至今墓址时,棺绳突然断开,人们以为是海瑞自选风水宝地,于是就地下葬。墓园坐北面南,呈长方型,长约100米,宽近40米,占地约七八亩,四周有围墙。院内广植绿草,遍种椰树、松柏和绿竹、鲜花,显得葱郁苍翠凝重静穆。“翠竹绿椰千古长,犹留正气在人寰”。参天椰树那临风挺拔的雄姿,似是在显示着海瑞生前的凛然正气。

进入陵园神道南端,南门之内有一高高耸立的石牌坊,横额上书“粤东正气”四个大字,阴刻丹红,庄重古朴。这是明万历皇帝御笔所赐,是对海瑞生前为官的褒扬。

进了石牌坊正门,只见用花岗石条铺砌的一百多米长的墓道,笔直伸向陵墓。墓道两侧对称排列着神态各异的石羊、石马、石狮、石龟和石人。原来的石寿龟背上镌刻着一副对联,曰:孰云公无子?天下之人皆公子;熟云公无孙?天下之人皆公孙。可惜这只石寿龟在文革中被砸毁了,但对联所表达的对传说没有后代的海瑞的无比爱戴,却世代相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的祭海公节,海瑞墓前人山人海。众多滨涯村民和海口市民手捧祭品到海公墓前拜叩,还请来剧团在墓前公演三个晚上,几百年来很少间断。

神道尽头便是墓室。墓基呈六角形,顶部圆锥形,用花岗石砌成,宛若一口三米高的古钟。墓前有石碑,高3.3米,宽87厘米,上刻“皇明救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溢忠介海公之墓”,这是海瑞生前的官衔及死后的荣誉封号。“皇明敕葬”是说海公墓是由皇帝沼令建造的。

“资善大夫”是正二品官的官称。“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是海瑞的最高官职。当时的建制,北京、南京都有都察院,海瑞是南京都察院的正职(右都御史)。“太子少保”是海瑞死后皇上封赠的荣誉性官阶,属正二品。“忠介”是皇帝给的溢号,意为事上竭诚,教人以善,为官清廉耿直。也有人解释为“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尘之想”,大体也符合海瑞为人的实际。墓碑的右上方题“钦差督造坟茔兼斋谕祭 文行人司行人许子伟撰”,说明许子伟是奉皇帝派遣护送海瑞棺枢回故里并督造墓茎的主持人,也是碑文、祭文的撰写人。左下方的落款刻“万历十七年己丑岁二月二十二日午时吉日敬建”,说明建墓的时间是明万历十七年即公元1589年,距今已四百年了。墓碑是海瑞陵园最珍贵的文物。

1961年,海瑞墓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海瑞墓在文革中被毁,幸而墓碑保存下来了。1982年1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行政公署拨款修复,并增设“海瑞陈列室”。传说当年红卫兵把把海瑞墓砸了个稀巴烂,连墓道旁的石龟也砸了。滨涯村的老百姓崇敬海瑞,认为石龟是海瑞的化身,便到了一只小海龟,放置在海瑞墓园中原来安放大寿龟的地方,供人们祭祀。1982年政府主持重修海瑞墓时,按原样重新雕刻了大寿龟,并在龟背上镌刻重修记文。政府理解民情,把文革中老百姓祭祀了十几年的小石龟移到墓园的草坪上,现在仍可看到。

海瑞墓室后面的部分,是近年海口市政府扩建的。先是海瑞雕塑坐像一尊,像前立六根烛台华表,以表旌海瑞精神熠熠生辉,光照后人。塑像后面是扇形四柱亭,称“扬廉轩”。亭柱挂着海瑞所撰的两副对联。其曰:“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另一曰:”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表现了海瑞对国政、对为官的见解。亭院建三层结构的圆形楼,称”清风阁";阁里陈列着海瑞的生平事迹及有关文物。

下载汉中武侯墓导游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中武侯墓导游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马迁墓导游词

     司马迁墓祠座落在韩城城南10千米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整个祠庙建在高耸的龙亭原上,东瞰黄河,西枕梁山,北为立壁,南临深壑,下有古车马道,凭高远望,气势宏伟。司马......

    司马迁墓导游词

    经过芝阳桥,直通祠、墓前,路用大石辅设,依山势坡度逐级上升。大路上有"汉太史公祠墓"牌坊。祠用砖石依山势筑成四个高台,面积一个比一个广大。每个高台之间有石级相连,层层上......

    武侯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年

    武侯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年 目标工作自查 武侯质监局在区委、区府和市局的领导下,以高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统揽,以“三新”突破年为工作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府和市局一系......

    海南省海瑞墓导游词

    朋友们,古今闻名的"南包公"海瑞是海南琼山人。他那朴直、耿介、刚正不阿的品格,不为豪强所屈、不为失败所吓倒的坚强意志,始终为世人所祟敬,因此到海南旅游的客人,都要到海瑞墓去......

    武汉中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武汉中旗公司简介武汉中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是华中地区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生产商,同时也是全国医疗设备市场有影响力的供应商之一......

    武侯实验校长李镇西

    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 【个人简介】李镇西,男,四川乐山人,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武侯传杂文随笔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三气周瑜、骂死王朗,其实到底有无此事,有待考证。武侯一生,谦虚、谨慎,遇事冷静格外低调。人们常说他愚忠,若是他坐上皇位,蜀国可以更加强大。历史如烟如云,武......

    福建泉州郑成功墓导游词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去参观郑成功墓。郑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厦公路的水头镇附近的康店村复船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