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索连凤个人先进事迹
索连凤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优秀共产党员、区人大代表索连凤所在的沿河城村是北京市一偏远旅游的村落。这个颇具历史的古村是索连凤同志的出生地,在此生活了51年的她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生活就像沿河城村一样平静祥和,而这一切却在2012年7月21日被打破,当整个北京正在被暴雨吞噬,整个沿河城正在惨遭洪水的蹂躏时,让我们感受到看似平凡的索连凤的一些不平凡。
暴雨中心系全村,积极疏通洪流
北京人民不会忘记,沿河城村民不会忘记7月2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这天北京市大面积强降暴雨,历史罕见,交通中断,设施摧毁。沿河城同样笼罩在暴雨的危险之中,暴雨袭来,山水横流。索連凤同志心系全村,心系全村村民。积极疏通洪流,检查排除安全隐患,总是战斗在护村护民的第一线。尽管当地水务部门在暴雨来临之前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增设许多强有力的防洪抗洪设施,但为保证沿河城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作为管水员的索连凤同志第一反应就是要保证全村的生活用水和排洪管道的畅通。冒雨第一时间赶到居民集中地检查并疏导排洪系统,使得暴雨积水能顺利通过村子。有段管道堵塞在索连凤和赶来的支委韩庆宦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疏通。在这个过程中索连凤一担一担的连续挑了十几次将污泥挑到村边的沟里,肩上压出了血印也没喊一声苦,直到把堵塞的下水井掏干净。在这样的环境中索连凤任劳任怨,排除万难一直战斗到危险解除,保障了沿河
城村民和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把7.21损失降到了最低。危险,有大姐
同时7月21也恰逢礼拜,来沿河城旅游度假的46人组团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惊呆了,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在大家举足无措时,索连凤大姐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积极为大家解决安置了食宿,虽然没有星级的豪华,也没有满汉全席的美味,但在她的悉心安排和照顾之下,让大家真正感觉什么叫宾至如归,让大家从暴雨的惊吓中走了出来,大雨过后又亲自给大家带路,直至到达安全地带。在维护旅客生命安全的同时也提升了沿河城村的旅游形象,让北京最美的乡村-沿河城村得到了无限升华。
平时索连凤同志对待工作认认真真,对人体贴入微,她是土生土长的沿河城人,敬老爱幼人人皆知,婆婆92岁去世,生前一直同她们一起生活由她照顾起居,大伯哥患有精神病也是由她们养老送终。现在身患脑出血的母亲也由她照料,邻里有事她出动帮忙,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从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工作任劳任怨,关键时刻冲在前面,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她是一个普通的沿河城村民,她有着沿河古城的质朴与善良,他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市民,拥有着同样一颗爱心叫大爱。
在她看来,她所做的这些,是微不足道的,是理所应当的。平常人用一颗平常心,做不平凡的事。可她这种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心怀他人和集体的精神值得发扬和学习。
第二篇:索启先进事迹
索启先进事迹
索启,男,生于1979年5月,中共党员。美术学院专业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现担任美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美术学院工会文体委员、美术学院07美术学国画班(写意方向、工笔方向)班主任等职。该同志思想上进,学习认真,做事踏实,作风正派,工作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较高,先后获得赣南师范学院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他在教师岗位八年来,始终保持着严谨治学、谦逊做人、认真学习、爱岗敬业的态度,受到学生一致好评。正如他自己常说的那样“当老师是个良心活,先要为人正,做好人;再者要加强学术研究与教学水平,青年教师更得如此;对待学生要宽容、要博爱、要鼓励、要热心„„”,他对待教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专业精研的热忱、对待学生殷切的关爱,总是激励着一届届学生。从教八年来,凡是他所上的课程,总是得到学生的一致肯定与欢迎,连续四年美术学院学生网上评教都名列前茅,深受学生爱戴和尊敬。
一、思想上进,政治理论素养高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该同志深刻领会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增强党性锻炼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为此,在工作中他非常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和专研业务知识,更新观念与意识。能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准确把握新时期艺术类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身体力行,为学校的迎评促建,创办新型师范大学的目标尽绵薄之力。
他作为高年级的专业班主任,不光在教学与工作中对学生耐心指导,更是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并取得良好效果。作为青年教师的他,能虚心求教,向领导、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同事学习,借鉴成功、有效的执教和工作经验,增强自身执教水平与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锻炼,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了业务技能。
二、热爱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强
“青年教师要站好三尺讲台,非十年不可为”索老师常这样告诫着自己刻苦 学习。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完全可以从他跟学生充满情感与智慧的交流中感受得到,他喜欢与学生们探讨艺术,喜欢他们充满好奇的眼神与满腹豪情的各种想法,喜欢与学生们分享学习绘画的过程和成功的快乐。
“索老师看起来很严肃,但跟他相处之后会发现他很健谈、开朗且幽默,对学生很耐心很关爱,在学习上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学生这样评价他。自他担任07国画(工笔、写意方向)两个班班主任以来,常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并把谈话记录真实的记录下来。常去宿舍看望学生,哪个学生生病或是家中有急事,他都会及时问候看望或是尽量帮助,对想法过于偏激或是情绪散漫的学生他都会循循善诱,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正确看待学习与生活。学生们都很感激他,并在学习中努力发奋,以图报老师的关爱与呵护。
班主任的工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繁杂和需要耐心的。在他做班主任以来,他强调集体的团结与和谐才是学习与生活的根本保障。在班级组织管理上,他也自有一套办法。在班级制度建设方面: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制定了班内选举制度、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班级会议制度、班级学习与值日制度。诸如历年班内的三好学生与优秀班干部评选、国家励志与助学金评选、评优评先、贫困补助与减免学费评选等都是本着民主选举、班内推荐的方式顺利开展着;每学期一次的财务公开;两星期一次的班会等。在班级工作中力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将整个国画班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要求每个学生能了解班里的工作,协助班干部做好工作,培养学生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提高班集体凝聚力。
在思想建设方面:不定期召开思想工作会议,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情感诸方面的问题,他教育学生要“知礼节、懂情意、会感恩”,他还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在班会上组织学生观看文化教育视频,聘请文学院郭名询副教授课余时间为同学解决书法学习与思想认识上的困惑,邀请中国画和油画的研究生为班内同学开展考研咨询及心理交流活动等。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抱负、有素养的人。在他适时的鼓励与积极的引导下,07国画班先后共四批十五人参加了学校的党校培训并以优秀的成绩结业,班内现有入党积极分子16人,占总人数近50﹪,中共预备党员7人,占总人数21.21﹪。2009年1人赴韩国大田大学学习一年,顺利结业。2010年报考研究生考试共10人,有7人英语和总分过了去年国家线,过线率占总人数21.21﹪。
在班风建设方面:他在班内提出的要做“有仁之人、爱人之人、助人之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团结奋进、共同发展的班规,得到全班同学的响应与尊崇,同学们相帮相助、共同学习、和谐发展,班内学习气氛与同学间情感得到升华。
在学风建设方面:他提出的“敢于创新、吃苦耐劳、勤于思考”的要求,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分专业时国画班的学生专业基础较弱,底子薄的现象,通过他细心的指导和学生们一天天的努力与知识积累,加之勤学的态度和刻苦的精神使这一现象彻底改变,学生自信满满。他所提倡的分组学习与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立建构学习的管理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很多提高。举办了两次规模较大、影响较高的班级展览,得到师生好评。每学期都有近一半学生参加省市级美术展览获奖,班内学习氛围很浓。学生参加省市一级美术展览获奖28项,参加校级和社会活动获奖21项,集体参与社会活动及班级文体活动27次。除了正常的上课,几乎每晚都可看到07国画班的学生在自习,或是搞创作、或是写书法、或是临摹学习,或是画速写,两年来始终如一,从未间断,多个班的同学都羡慕能有这样团结、和谐、上进的班集体。这些都与索老师常年殷切的关爱与指导不无关系。
三、治学严谨、工作认真、乐于奉献
他一直本着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教好书育好人的方向,在教学实践和学习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求做好本职工作。在教学上,他严谨治学、精研学术,他所教授的课程都尽量做到在教学大纲的规范下,耐心细致的为学生讲解所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经常能听到他为学生讲解技法并反复示范,也常见他拿一大推示范画或是画册为学生讲解,学生不光学习到了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艺术视野,更是对他独到的理论见解与艺术思维所折服。他认为能者为师,要教人先自学。学艺不精,不可误人。他提倡的学生自己建构学习目标、分组学习与探讨、学生相互评画等学习方法,得到学生肯定与好评,学生都很喜欢上他的课,向他倾诉学习中的困惑,以求得到一些引导和帮助。他也会毫无保留,耐心的给学生开导。
他爱岗敬业,工作认真,始终坚持把单位的事情摆在首位。准时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与集体例会、教研室会议、党支部例会。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现突出。对党组织与学院分配的各项任务都能按期保质的完成,工作积极性高,有热情,有能力,有责任心。能主动承担任务并积极参与组织管理,大凡学校与美术学院的文体活动,都有他的参与且乐此不疲,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从不提出任何无理要求与抱怨。他常说,年轻人就得多做些,这样才能得到历练,有失才有得,不要老讲回报,而是要学会奉献与舍弃,才是大智之举。
四、作风正派、严于律己、谦逊做人
不了解索老师的人都觉他过于严肃,像是玩世不恭的样子。其实接触过才知 道,他是一个为人正直,作风正派的年轻人。他一直以来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能遵章守纪,廉洁自律,团结同志,满怀高度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对待教学与工作。
在工作中很注意妥善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善于调节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为人谦诚又不乏幽默感,懂得尊重他人,宽厚待人,谦逊做人,不记个人得失与利益,不争抢功劳与荣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很会为别人着想,在单位里与同事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得当,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第三篇:韩凤祥先进事迹
个人简介: 韩凤祥,男,195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乡村主治医师,现任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1971年入党,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西营卫生院黄琚村卫生室、韩琚村卫生室、叶琚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农村医疗服务工作。他43年如一日恪守平凡岗位,心系群众健康,兢兢业业、真情为民,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被誉为“群众最信赖的人”。连续10年被市、县卫生局授予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3年获全国模范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5年10月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这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者;2006年5月被卫生局授予人民健康卫士荣誉称号;2006年6月被东营市委授予东营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一位普通乡村医生的崇高追求
——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韩凤祥
有这样一位乡村医生,无论是患者还是同行,都会竖起大拇指;有这样一位普通乡村医生,在43年漫漫行医路上时刻把群众利益装在心中,德技双馨、真情为民,被群众誉为“信得过的人”;有这样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乡村医生,在平凡岗位上,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凭一腔赤诚,踏遍十里八乡的沟沟坎坎,用坦荡如砥的胸怀和暖人心脾的服务,塑造了一位乡村共产党员质朴崇高的人生情怀。他,就是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卫生所乡村医生——韩凤祥。
当医生,一定要当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医生
韩凤祥是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卫生所的一名乡村医生。从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娃成长为一名群众爱戴的医生,这决非偶然。1965年,韩凤 祥中学毕业后,摆在他面前有多种人生选择。但是,10岁时父亲长年因病卧床,请先生难,求药难的童年记忆和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深深地触动了韩凤祥。他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当医生,而且一定要当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医生。”就这样,一句年轻时的承诺化作了鞭策韩凤祥40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技术、真诚服务群众的一种朴素责任感和内驱力。多少年来,他嘴边常挂着这样一句话:“病人看病不容易,只要上了门,就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为病人做点事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在农村做医生,有一半时间要用在出诊看病上,老韩给自己定了一个“四不”准则:无论什么时候,不抽人家一支烟,不喝人家一杯酒,不吃病家一口饭,不拿病家一棵葱、一把菜。许多群众被他热忱的服务所感动,非要给他写表扬信,要求上级给予表彰。老韩却说:“群众有病本来就很难,更不能给人家添负担,做医生.就应该这么做。”他先后在院办、村办卫生所工作,不论在哪里,老韩暖人心坎的服务倍受人们称道。
韩凤祥时刻把病人的疾苦放在心上,不管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他总是随叫随到。有一个严冬,天气意外的冷,寒风裹夹着小雨飘洒不停,已是深夜12点了,踩着泥泞,出诊刚到家的韩凤祥正准备吃饭,这时,一连串急促地敲门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村民韩克祥妻子焦急地告诉韩凤祥:“我家克祥咳嗽、气急、嘴唇发紫……”他马上意识到病情危急,稍有耽搁,就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他背起药箱,转身就走,一步一个踉跄地跑了二里多路。到病人家时,外衣已被雨水淋湿,但他全然不顾,立即投入紧张的救治:快速检查、诊断,吸痰、吸氧、输液……直到病人转危为安。
韩凤祥视救死扶伤为天职。他常说:“救命如救火,迟一分钟,就能误一条命;快一分钟,就可使人起死回生……”。2006年6月的一天,火 2 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中午在田里割麦子的村民黄正彬突然中暑,正在自家地里播种玉米的韩凤祥,听到呼救后,顾不上穿鞋,赤着脚在麦茬地里奔跑了两里多路。一到那里,就将病人背到荫凉处,打来凉水,为其降温……直到病人苏醒,他才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妻子发现他的双脚戳得象蚂蜂窝,流血不止,心疼地责怪他,可韩凤祥说:“我受点伤不要紧,抢救病人要紧哪!”
“朴实厚道,富有爱心”是韩风祥为人之本,行医之道。二十三年来,遇到的患者不论是一身汗水,还是两脚泥巴;也不论是普通病,还是急重病,他总是热情、精心地为群众诊治,对于一些行走困难的病人,韩凤祥总是主动上门诊治。邻村一位郭老太太因脑梗塞后遗症而瘫痪在床,韩风祥根据病情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每天为老太太针灸配合电疗,风雨无阻。半年后,病人可以下床行走了,现在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他分文未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孤寡老人,韩凤祥更是无微不至地关爱。早年丧妻、膝下无儿无女的黄老汉,患癌症后,韩凤祥坚持天天登门为其看病,还端茶倒水,常常守候到深夜。老人病情加重,疼痛难忍,韩凤祥跑上跑下,主动帮助办理麻醉卡,每天到镇卫生院为其取药,根据病情变化适时治疗,直到老人去世。
“病人身上无小事”是韩凤祥一贯的工作信条。面对因病而来的群众。他尽自己全力帮助他们。远道而来的患者,他优先治疗,遇到下雨下雪,他从家中拿来雨具,以便病人早些回家。针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患者,他常减免治疗费甚至全部费用。作为一名医生他觉得这很平常,但乡亲们却在心中永远记下了这份情。几十年来,韩风祥已记不清多少次午夜饭饺子端到嘴边,又被叫走;多少年深夜出诊,彻夜不眠。韩风祥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经常胸闷,心慌,易疲劳,可他每天要看100多名病人。韩风祥对病人十分细心,万般关心,在群众心中,韩医生是他们永远信赖的人。3 这一些看起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却象甘露一样滋润着病人的心田。
韩凤祥以他的忠厚、朴实、仁爱、善良,铸就了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用一腔真情关爱着村民的生命和健康。一次,有个村民突发脑出血,生命岌岌可危,他立即赶到病人家中,边输液,边向医院护送。在救护车里,病人不断地呕吐,韩凤祥顾不上满身的污物和难闻的气味,及时为病人调整体位、清理呼吸道、加压注射脱水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入院后,这个病人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连住院的钱都没有,韩凤祥马上从怀里掏出刚卖粮还没捂热的600元……
恪守使命
心系群众
韩凤祥始终牢记一个村医的使命,坚持防重于治,奔波劳碌,热情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前几年,为了让孩子们按时预防接种,他背起药箱挨家挨户上门服务。有些群众对预防接种有偏见,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宣传预防接种的好处,为此他常常迎着晨曦出,踏着夜幕归。一个药箱、一辆破自行车就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足迹遍布村民院院落落的最好见证。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对村里20多名返乡人员,他都及时跟踪随访,测体温,查疫情,丝毫没有懈怠。老韩和那辆吱吱作响的自行车成了乡亲们眼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韩凤祥酷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村里的老百姓都说,卫生所就是他的家。平时,每天第一个到班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在卫生所周边的村子,家家种植大棚蔬菜,早起卖菜,傍晚摘菜成了村民雷打不动的惯例。韩凤祥为了让村民们看病取药方便及时,就给自己定下一个作息时间表,早上六点上班,十一点下班匆匆吃点饭;中午十二点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多钟,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常常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踏着夜幕回到家中。老伴心疼他,免不了嗔怪他几句,可老伴心中更明白,老韩是 4 为了乡亲们能够顺顺利利地看病啊!叶琚卫生所是卫生院设立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南临临淄,东接李鹊镇,辖区5个村,2500多口人。由于韩凤祥医术精、医德好,外县区的病人络绎不绝,他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让韩医生看一看。每天韩凤祥都要看100多个病人,开一大摞处方,就是回到家中,也会不时被来诊的乡亲们所打断。新、老病人对他都有着纯粹地信赖,就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信任他,在他们心里,韩凤祥永远是让患者信赖的人。而他却名副其实地成了一名“全天候”医生,除夕之夜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多少年来他总是让所里的同事回家与亲人团聚,自己却像一个卫士坚守在岗位上。
“身体健康就是福”。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尤其是因病致贫的困难户,韩凤祥总是精打细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节省医药费用。2003年夏收时,62多岁的村民李保泰患感冒,想着田里的6亩麦子还未收割,心急如焚,便请韩医生挂点氨基酸补补身子提提神。老韩耐心地说:“感冒不需要用高档药,你挣点钱也不容易,用些普通感冒药就行了。”听着韩医生的话,李保泰心里热乎乎的,激动地说:“这么多年来,你对我们治病花钱,总是和用你自己的钱一样,算了又算。” 韩凤祥不但自己这样做,还要求所里的同事对任何病人都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村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话:“韩医生看病,花钱少,好得快!”
韩凤祥心系群众,真诚而不虚伪,真情而不炫耀,在村民的心目中,他是病魔的克星,是生命的救星。
虽说在四里八乡,韩凤祥的医术是出了名的,但他对自己的医疗技术从不满足。一本一寸多厚、已残破不堪《乡村医生实用手册》,他总是爱不释手。所里同事都说,在卫生所,闲谈没他的份,扑克从没打过,一有空,就专心致志地钻研医书。他常说,我们当医生的,为群众看病,诊断一定要“准”!看得准,群众就会少花冤枉钱,也减少痛苦;看不准,就 5 是对群众不负责任!为了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他订阅了《中国乡村医生》、《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等杂志。工作之余坚持自学。他注意搜集民间经典验方,结合临床实践,潜心组方,精心施治,中西药合用,大大提高了疗效。他除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经验外,尤其擅长小儿科疾病的诊治。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周围几十个村庄,很多临淄、青州的外地患者也慕名而来。老韩不善言谈,工作间隙,他常对所内人员说:“看病要勤动脑子,勤观察病情变化,多看书学习,这样技术进步才快。”面对康复患者的千恩万谢以及新闻媒体的采访要求,他总是婉言谢绝。
顾全大局 质朴情怀
多少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顾全着大家却偏偏忘了自己的小家。家,对韩凤祥来讲,只是宿舍和食堂。就是农忙季节,五亩地庄稼和一亩地的大棚菜也都是妻子领着孩子起早摸黑地收种。前年秋收,他下决心留在家里,和妻子一起收玉米,可没过多久,又被请去出诊,韩凤祥只好对妻子歉意地一笑。他的一生欠下妻子的不只是感情债,也欠下了无数的承诺。
也许有人会说,韩凤祥不会这么傻,他没日没夜地干,挣不到钱,会这么卖力?然而,他确实是两袖清风,从不沾一分外块钱。一件的确良衬衣穿了10多年,早已稀薄如网;一双双妻子缝制的布鞋伴随他走过了漫漫人生路;那辆乡亲们熟悉的自行车修了又修,骑起来吱吱作响,整整用了20年。只有在前几年经济好转后,他才买了辆嘉陵方便出诊。他对自己就是这样刻薄,而遇到特困户看病缺钱,他一掏就是几十元,上百元……
1998年全乡实施了卫生一体化管理,韩凤祥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这可难坏了村领导。原来韩琚村的乡亲们听到韩凤祥要走的消息后纷纷找到村委,要求把韩医生留下来。面对村委和乡亲们各种方式的挽留,韩凤祥动情地说:“我虽不在韩琚,但我忘不了您们;调动岗位是为了更好地为咱管区的群众服务,这是件好事。” 一体化管理刚开始时,部分乡 6 医心里有疙瘩,韩凤祥识大体,顾大局,充分利用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引导众乡医走上一体化管理的路子上来。“一体化管理对老百姓有好处,对自己的工作也有益,不能光想自己的小算盘”。在叶琚卫生所任所长的他,工作中严格管理,以身示范,配合医院布署,做好卫生所的业务发展工作。对所内年轻医生,他言传身教,做好传帮带,将积累的经验倾授于他们,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行医。这几年,卫生所得到了蓬勃发展,两个效益都名列全院前茅,成为群众最放心、最满意的卫生所,连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单位。
韩凤祥,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为何有这样的人格魅力?为何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为,他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用辛劳的汗水,呵护着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韩凤祥,他以行动实践着一个乡村医生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他以奉献,铸就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和卫生工作者的壮丽人生。
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第四篇:张连庆先进事迹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心底无私天地宽
——张连庆先进事迹
伴着和煦的春风,贮木场开展“三创”活动的热情也在不断的升温。贮木场积极谋划发展转型创业之路,结合“进行一次淬火、重塑一个自我”的大讨论,各战线开展了“木材产量调减,企业经济转型,贮木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活动中涌现了很多模范,他们创业的热情、创新的激情、创优的决心,就是我们今后学习的榜样。
张连庆是贮木场“五清二化”小组的成员,是贮木场骨干,精通业务。负责配车、组织车辆、检验纠纷仲裁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坚持“踏实干事、老实做人”的原则,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工作中张连庆以身作则、团结同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冬季木材生产开始后,他是全场最忙的人了。因为老伴身体患病,五点就要起床做饭,每天都是在六点之前已经围着楞场的各个楞头转了个遍,为此亲戚朋友很不理解,经常挖苦他、讽刺他。他还笑着对身边的人说:“我的工作性质最好,工作时还能锻炼身体。”
张连庆不断学习总结,自己总结了一套工作经验:“三勤”“三顶”“三顺”。“三勤”即:腿勤、眼勤、嘴勤。勤到楞场走,只要有时间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就到楞场转;勤到楞场看,看是否按照“五清二化”标准作业;勤到楞场说,对不符合标准作业马上说。“三顶”即:敢向上顶、敢向外顶、敢向内顶。向领导指出不利销售弊端,敢于和一些上级顶着干;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公正仲裁,敢于顶着外面说情的压力;妻子多病失于照顾,敢于顶着家人都对他的抱怨开展工作。“三顺”即:保证通顺,每天想尽办法根据材种、车种,分配装车作业;保证畅顺,合理调配各个票据、装车次序;保证作业区清顺,调整车辆到最合适的楞去装木材。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喊他:“张老师”。因为,很多检验员都愿意听他讲课,在他讲解木材检验知识时,能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像听故事一样。化繁就简、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让每个人都听得明白、听得懂,可操作性强。
今年,贮木场改变原有的体制,检验科独立,从贮木场拨离出来,约束山上生产单位生产量,管理木材入库。贮木场木材付出车辆由公安局把门放行,公安局抽调各科、所、队的公务员检查木材车辆,检查核对无误后,放行车辆,林政稽查大队、局纪委在各道口进行抽查,确保木材效益不流失。给张连庆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他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身为基层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小组中带头作出“廉洁承诺保证”,充分发挥好廉洁自律的表率作用,自觉带头遵守局党委、林业局和上级纪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有关规定,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参与木材营销活动,没有为亲朋好友提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供木材营销方便,没有做侵害企业利益和职工群众利益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违规的事不办、越格的事不做。在抓遏制木材效益流失方面,显示出了他较强的党性原则,与歪风邪气斗争的坚强决心,不怕威胁和恐吓,敢抓、敢管、敢碰硬。在维护企业利益方面做出了贡献。
张连庆同志从事“五清二化”工作以来,数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投入到了“五清二化”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认真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心胸宽广,为人谦和,待人热情,每天早6:00之前他准时来到单位,下班后,常常很晚才离开,在他的心中,不分份内份外,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他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做到,星期天、节假日加班是常事。“五清二化”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从车辆管理,票据统计到检验纠纷仲裁、配车和组织车辆等工作,他都能不厌其烦、有条不紊地按原则及时处理,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毫无怨言。
回首张连庆同志走过的每一天,他体验着“五清二化”工作带来的充实和快乐,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挫折,并在不断工作中找到了缺点和不足,新时期“五清二化”工作对他提出了新的挑战,他将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默默耕耘„„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张连庆同志在贮木场这块沃土上,正认真履行着一名“五清二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第五篇:张连庆先进事迹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心底无私天地宽
——张连庆先进事迹
伴着和煦的春风,贮木场开展“三创”活动的热情也在不断的升温。贮木场积极谋划发展转型创业之路,结合“进行一次淬火、重塑一个自我”的大讨论,各战线开展了“木材产量调减,企业经济转型,贮木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活动中涌现了很多模范,他们创业的热情、创新的激情、创优的决心,就是我们今后学习的榜样。
张连庆是贮木场“五清二化”小组的成员,是贮木场骨干,精通业务。负责配车、组织车辆、检验纠纷仲裁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坚持“踏实干事、老实做人”的原则,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工作中张连庆以身作则、团结同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冬季木材生产开始后,他是全场最忙的人了。因为老伴身体患病,五点就要起床做饭,每天都是在六点之前已经围着楞场的各个楞头转了个遍,为此亲戚朋友很不理解,经常挖苦他、讽刺他。他还笑着对身边的人说:“我的工作性质最好,工作时还能锻炼身体。”
张连庆不断学习总结,自己总结了一套工作经验:“三勤”“三顶”“三顺”。“三勤”即:腿勤、眼勤、嘴勤。勤到楞场走,只要有时间
1就到楞场转;勤到楞场看,看是否按照“五清二化”标准作业;勤到楞场说,对不符合标准作业马上说。“三顶”即:敢向上顶、敢向外顶、敢向内顶。向领导指出不利销售弊端,敢于和一些上级顶着干;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公正仲裁,敢于顶着外面说情的压力;妻子多病失于照顾,敢于顶着家人都对他的抱怨开展工作。“三顺”即:保证通顺,每天想尽办法根据材种、车种,分配装车作业;保证畅顺,合理调配各个票据、装车次序;保证作业区清顺,调整车辆到最合适的楞去装木材。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喊他:“张老师”。因为,很多检验员都愿意听他讲课,在他讲解木材检验知识时,能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像听故事一样。化繁就简、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让每个人都听得明白、听得懂,可操作性强。
今年,贮木场改变原有的体制,检验科独立,从贮木场拨离出来,约束山上生产单位生产量,管理木材入库。贮木场木材付出车辆由公安局把门放行,公安局抽调各科、所、队的公务员检查木材车辆,检查核对无误后,放行车辆,林政稽查大队、局纪委在各道口进行抽查,确保木材效益不流失。给张连庆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他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身为基层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小组中带头作出“廉洁承诺保证”,充分发挥好廉洁自律的表率作用,自觉带头遵守局党委、林业局和上级纪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有关规定,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参与木材营销活动,没有为亲朋好友提
供木材营销方便,没有做侵害企业利益和职工群众利益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违规的事不办、越格的事不做。在抓遏制木材效益流失方面,显示出了他较强的党性原则,与歪风邪气斗争的坚强决心,不怕威胁和恐吓,敢抓、敢管、敢碰硬。在维护企业利益方面做出了贡献。
张连庆同志从事“五清二化”工作以来,数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投入到了“五清二化”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认真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心胸宽广,为人谦和,待人热情,每天早6:00之前他准时来到单位,下班后,常常很晚才离开,在他的心中,不分份内份外,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他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做到,星期天、节假日加班是常事。“五清二化”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从车辆管理,票据统计到检验纠纷仲裁、配车和组织车辆等工作,他都能不厌其烦、有条不紊地按原则及时处理,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毫无怨言。
回首张连庆同志走过的每一天,他体验着“五清二化”工作带来的充实和快乐,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挫折,并在不断工作中找到了缺点和不足,新时期“五清二化”工作对他提出了新的挑战,他将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默默耕耘„„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张连庆同志在贮木场这块沃土上,正认真履行着一名“五清二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