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师的心得
对外汉语教师的心得
“ 对外汉语老师”简单地来说,就是教老外人汉语。作为中国人来说教别人的母语,这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当我们真正跨入这个行业之后,就会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教外国人汉语,我们所教授给他们的是汉语这种语言,与我们中国人从小学习的“语文”是不同的,教语言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技能,从而与他人进行沟通,教学对象与教学目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数学方法和手段不同,我们的教学对象大多是年轻人,本身已具备了母语的基础。所以对外汉语老师,我们更应该为了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图片,游戏,情境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法,使课堂变得更加主动,有趣,也更有成效。
同时,除了外国人汉语这一语言之外,我们还应该适当的增加中国文化这一块的教学。语言和文化石不可分割的,当外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与他人焦急的时候,文化的不同可能会闹出不少笑话,后产生一些误会,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文化是极其有必要的。
作为对外汉语老师,其余你与学生的关系式亦师亦友的。所谓“教学相长”,你在教学生汉语,汉文化的同时,学生的反馈有时也会让你的思路更加广阔,在这种过程中,其余老师自己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做国际对外汉语老师,是一份美好的职业,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做对外汉语老师,但有时的人可能仅仅停留在梦想阶段,并没有跨出那一步,只有真正为之尝试过了,努力过了,奋斗过了,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份职业的魅力所在!
来源:早安汉语。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
参加岗前培训受益匪浅,这是一个学习怎么把外汉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总的过程,感悟较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有压力的集中强化学习的确有利于加深对语法的记忆,我按老师给予的方式进行各类生词,语法点的整理,语法点的串编都是一遍又一遍的复习和记忆。
二:案例式的授课,打破了个人固有的思维模式,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收集到更多良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试讲时如何开场白?试讲时应带有哪些目的?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展开自己的教学?滚雪球的教学方法到底是怎么用的。只要上课仔细听讲,善于总结,就会得到很多启发。
三:在岗前班,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开口授课,得到老师的适时点评,这对培养开口讲课的勇气有很大帮助的。特别对没有教学经验的学生来说,这意味着零的突破。
我想,只要自己有所准备,敢于大胆上台试讲,自信会慢慢培养出来的。岗前班的学习进度已经过半,感觉自己对外汉的学习似乎刚刚才开窍。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经过一周的学习,我感觉要成为一名好的外汉老师,最根本是任务是要充分理解课程,弄懂弄清各个语法点,掌握授课方式,技巧。像赵老师那样,上课不受媒介语限制,课程娴熟于心,哪国的学生都能教,是令人佩服的!
希望倡导无媒介语教学能成为IPA课程的一个亮点。
文章来源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学校儒森汉语
第三篇:2014年对外汉语教师岗前培训心得
各位老师好,请指教!
2014年对外汉语教师岗前培训心得
今天上午参加了岗前理论考试,下午参加了实践考核。作为跨的1314岗前学员,在参加的岗前培训告一段落了。感触很多。虽然明天的航班要飞,人也很累,但还是忍不住想写些什么。
1、汉语对外教师的能力,不在几个月的学习,一周或几天的集中培训,而是日常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知识的积累,筛选,再积累,再筛选。
2、习得的过程,需要更多的自我学习,自我领悟,自我修行,老师给予的是点拨。点拨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和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3、道具是上课的辅助工具,不是全部。理解了语法,随手都是可用来讲解演示语法点的道具。对语法点不理解,便会为道具所困。
4、语法是要去理解的,只是为了考试的背记,知识永远都不是自己的。只可惜,这样的领悟,就测试而言,有点晚。但对于未来,我会牢记这个经验。
5、我曾经十分迷恋无媒介语。我认为既是学习汉语,就应该在一个纯汉语的环境下进行教学。现在我了解并懂得,无媒介语教学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我们的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合适的使用媒介语,有效的进行汉语教学,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6、学校教给我的不是简单的做汉语老师的技能,而是完全激发出了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汉语教学的兴趣,对传播、弘扬5000年文化精髓的责任感。
不管今天的测试结果如何,我想我不会放弃对对外汉语老师这个职业的追求。我很幸运当时在众多的培训机构中选择了这里,前后4个月的学习时间让我得到了太多。谢谢老师领我入门,谢谢老师们给了我这样多的学习机会。
谢谢。
文章来源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儒森汉语
第四篇:对外汉语师姐心得
我是日语专业跨考南师的对外汉语,作为一个比较外行的人能被公费录取,深深地感到了南师的博爱。现在诚惶诚恐地写下下面的文字,给师弟师妹,给美丽的南师,也给考研战斗的那些日子。希望多少能给师弟师妹一些小帮助,不好的地方,尽管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说南师真的很美,一种包容、宽厚的美。初次踏进随园,她就给了我这样一种感觉。记得那天我看着一棵很高的桃花树落花,落了一地,整整呆了一个上午。关于南师美景的叙述,省略一千字。所以师弟师妹既然选择了南师,那么就坚持吧!只要你不抛弃梦想,梦想绝不会弃你而去。南师不难考,它非常非常重基础,只要你抱着虔诚的态度,踏实地看参考书目要求的书,靠自己就没有问题的。我这样的都考上了,大家还怕啥呢?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初试:政治70 外语:86 专业一:108 专业二:131.总分395.复试:笔试:110 专业面试:92 外语听力口语:90。现在不清楚自己的排名,只知道是公费,已经很开心了。我是个挺笨的人,本科在一个普通二本学校,专业日语。大三的时候确定了自己的梦想(虽然挺喜欢看日本动漫,但是学日语不如教鬼子学汉语,我还想写本书,面向日本小学生的汉语教科书,普及汉语要从娃娃做起),于是选择了跨考南师的对外汉语。对半路出家的我来说,又没什么汉语天赋,至少在心理上是个艰辛的过程,所以在精神上我强烈依赖了两个师姐,在此向她们表示感谢。
大三下学期开始零零碎碎的看了《现代汉语通论》这本书,不懂的地方实在很多,大体看了一遍就放下了,因为还要准备日语的期末考试。正式投入考研是在2010年9月,其实这个时间已经很晚了,时间有限,我只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邵老师的《通论》,叶、徐老师的《语言学纲要》,刘珣老师的《引论》三本书上。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这三本书分量最重。但是现在大家时间都来得及,所以胡老师的《现代汉语》也是要看的。黄廖版的我觉得有些老,没有买这本书。关于专业的这三本书,我认为至少要看7遍早早做好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我觉得《纲要》是普遍性、理论性强的书,对入门有帮助,尤其是像我这样跨专业的,看完后会觉得有一种普遍的指导意义。不要小瞧这本薄薄的书,字字句句通俗易懂,其中的理论需要自己认真领悟总结,推荐跨专业考生买本参考书看。看完《纲要》一遍开始《通论》,一定要给它最好的时间段,因为这一本不只考理论,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论》是本超值的书,那么厚重只有30多元,它是我最珍爱的一本书,好书就要一遍一遍的看。第一遍是通览,第二遍就要耐着性子斟酌,不懂的用铅笔画下来。我的原则是看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用一种符号。在这里顺便感谢一下可爱的米菲六色荧光笔还有晨光新流行彩色中性笔。它们会让书本上的知识点变得活泼条理又美观。《通论》的同时可以进行《纲要》,《引论》关系比较远,放在后面突击也行。总之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就不会很烦。复试之后我刚总结出来的一点就是:《通论》的语法和《引论》的习得是重点,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从我们专业的三个方向就可以看出,师弟师妹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三本书我大致每本看四遍,每次都有新收获,都会发现先前理解错的地方,觉得自己真是死脑子,总是后知后觉,不过后知后觉总比不知不觉好。发现以前错了恰恰说明你在进步。如果你也是跨专业的,那么一定要记得,书本上讲的都是汉语,是我们每一天都在讲的话,所以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只是时间还不够,或者钻了牛角尖,换个场合,很快就会解开的。一开始我觉得语音最难,那些概念很陌生,两遍之后发现语音是最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难点在语用,也是重点,课后题也要看,《通论》这本书,我买了课后题的参考答案,也是邵老师编写的,很权威。
接下来是个大重点:真题和资料。迫于跨专业的心理恐惧,我花了300多元买了大量的真题和笔记,事实证明,只看真题、课本还有上面提到的两本参考书就足够了。真题是帮助确定重点和缩小范围的,我还借助它来估题。所有课本通完一遍的时候就要用荧光笔把考过的地方标出。南师有考重题的习惯,比如今年考了黏着语,你就需要把包括黏着语在内的四类都掌握了,包括例子。理论后面跟着例子是个答题的好方式。想不起原话的时候可以换说法或者举例子弥补。还有个不可以不提的问题是:作为汉语的推行者,我们有义务把字写得工工整整,当然漂亮了更好。(专业面试的时候我提到爱好写钢笔字,老师就问我硬笔书法怎样,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此外一定不要写异体字,不规则的简体字,否则就是对自己专业的不虔诚。
关于政治和外语,我没有报辅导班。政治是11月开始看的,11月利用看专业课的空余通了几本政治课本,只理解不记忆,应付选择题。12月开始狂背,对付主观题。12月底做了两套模拟题,没对答案。考政治时觉得选择很不把握,主观题能写的都写了,字体工整。得分不高,70。
关于外语,我的专业本来就是日语,所以外语上没花时间看,得分较高,86,为我弥补了专业一的缺。但并不意味着我沾了光,因为这说明了我对外汉语素养实在不足,基础很差。对我来说,研一的学习才是起步,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在此告诫师弟师妹:不要认为自己是跨专业的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觉得比别人差就理所应当,也不要指望用政治和外语拉分,因为专业毕竟是最重要的。复试的时候跨专业的同学就会更紧张,因为专业面试是抽题,所以准备都很难,这就需要基础扎实。回答好了,导师会觉得你跨专业还能说得不错,可见是很努力的,印象一下子就好了;回答不好老师可能觉得你还真是个外行,没准就被刷了,老师毕竟是不喜欢去培养一个基础还没打好的人。
对我自己的考研历程,我并没付出太多艰辛。不聪明也不勤奋但是一直佷虔诚。我觉得,比起刻苦,更重要的是心态,不要给自己平添压力。读书更是读日子,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我比较懒,每天9:20起床,喝杯咖啡就猫在教室里,下午2:00吃饭,正好避开了人潮。晚上7:00吃饭,一直到11:00回寝室。这个期间还在电影院看过几场电影,《山楂树之恋》《精武风云》什么的,感觉生活美好。有时打打羽毛球,常常在排挡吃烧烤。有些懒散但是我的学习是有持久的激情的。在读《引论》还有后来的《现代汉语语言学史》时,看到了语言学前辈们筚路蓝缕,无私奉献,为语言事业兢兢业业,我非常的震撼和感动,自己也特别的想奉献,同志们可能觉得我有些搞笑吧?不过是真的,我不想把汉语当成自己谋生的工具,我想让自己成为汉语的工具。也许是上帝知道了我的心思才会让我梦想成真(*^__^*)。我曾经把我的一些想法还有对于一本语法书的看法加上我发现的该书的纰缪集中起来发给了编者,没想到这个非常有名的编者老师亲切的答复了我,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坚信,未来的路是光明的。
关于复试,要等到2012的春天呢。想复试就要好好利用2011的夏、秋、冬咯。考研的途中,经历了一场不堪回首的感情。怎么说呢,女孩子不要太分心。爱情这个东西我还不太懂,但我懂得梦想。只要你不抛弃梦想,梦想就绝不会弃你而去。
结语:考研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进步,趁年轻不断的进步!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学历和金钱神马的都是浮云,那都是在追梦的路上无意得到的。趁我们意气风发,携手进步吧!)
第五篇:对外汉语见习心得
见习心得
第一次的专业见习如期而至,非常的幸运,迎来了一批泰国送卡王子大学来本校的交流生,于是不言而喻,我们对外汉语专业的见习对象自然就是这批“新鲜”的泰国同学。学习了近两年的专业知识,现在终于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现在就是一个小型的阅兵式,两年的学习究竟得到了什么,是直白无生命的文字还是运用到自己生活工作中的能力?见习见分晓。抱着一些好奇,怀着一些紧张,大学里的第一次正式专业见习拉来序幕。
提前得到通知要以小组授课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于是班级内部首先分成了五个小组,而每个小组的课题也被告知。我们组的题目是剪纸。哇!听到这个题目,我顿时傻眼,因为身为一个大男人,实事求是的说,从来没剪过纸。脑子里唯一有关联的内容就是电视里那些来奶奶剪的窗花,的确很漂亮,然而让自己动手实践,我心里一点把握没有。但是军令如山倒,既然已经确定了这样一个题目,自然尽力就是。
最快了解剪纸的方法必定是上网,于是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之前,我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上网了解了一些剪纸这项传统技艺的相关知识,做到全面了解自然是办不到的,但是大概的东西肯定是要知道的,不然见习时肯定会丢脸的,更何况面对的还是外国朋友呢。嘴上的功夫下足了远远是不够的,嘴上功夫说的越好,而一点真本事没有,自然不能让人信服,是假把式。于是我必须还要真正的学习一些简单的剪纸,知道此次的泰国同学以女生为主,所以我就选择了几种简单的“花”剪纸,主要的有雪花剪纸,六角荷花以及八角桂花剪纸,这些剪纸相对简单而且好看,也方便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泰国同学亲身实践一下,感受一下剪纸的魅力,相信看着自己剪出来的图案心里的喜悦感和成就感绝非是看成品所能达到的。见习概括而言分为自己授课和观看其他小组授课。见习的过程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顺利,第一组的时候由于准备时间不足而造成了一些窘境,比如冷场,现场纪律维持不好,语言沟通流畅性等,这些问题都为下面的小组做了提醒。个人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泰国同学相对兴奋一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这方对很多临时状况和突发状况都没有做到提前的假设和有一个预备方案,我觉得这一点对我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教学活动不可能是死板授课听课而已,这其中必然要有一些教与学的互动,有互动,随之而来的极有可能是变化,现场秩序的变化(变得相对活跃),主动权的变化(学生有机会提出问题),意见不统一等,这些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我们没有预先捕捉到这样的信息,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会造成教学活动无法进行或是进行不顺现象的发生。由此及彼,我又会想到以后如果做其他的工作,也应该提前预料突发状况,并附有一份处理方案或第二方案。我觉得这是相当有必要的,尤其是针对一些活动策划类型的工作,要做到未雨绸缪,保证万无一失。
我所在的小组完成授课任务后,我仔细进行的总结与反思。当然其中的授课效果明显有所提高。比如泰国同学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期间活跃积极,参与了剪纸的环节,并且完成的相当不错。而现场的秩序活跃之中难免有些乱,由于提前有了防范所以很快又被我们控制住了。泰国同学在学习了浅显的剪纸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会相对简单的雪花剪纸,小猪剪纸,蝴蝶剪纸等,基本达到了此次教学的目的。当然在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很多地方做的还是不够完美,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语言交流,因为授课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与剪纸有关的字词,而鉴于教学对象是泰国同学,因此用汉语表达一些生僻字词就显得很不恰当,于是我们不得不用英语来表达意思,就个人而言,自己本人英语水平有限,于是造成了交流断断续续的情况出现,直接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祸兮福所倚,也正是由于自己表达不畅的原因,自己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肢体语言,于是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大量肢体语言
不仅能够提高教学对象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简单直接的表达意思,这样直观的表达更加适合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证明也受到了外国同学的青睐。
在完成自己所在组的教学任务后,我认真地观摩了下面几组的教学活动,同样受益匪浅。首先觉得以舞蹈为主题的那次教学活动做的相对较好,该组以中国传统舞蹈为主题,展示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风采,其中更是以真实的舞姿来震撼泰国同学,引来了泰国同学阵阵掌声和尖叫。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展示的傣族孔雀舞,新疆维吾尔民族特色舞蹈,以及视频观看的由聋哑人表演的震惊世界的千手观音,而且该组成员现场教学,帮助泰国同学完成简单的舞蹈动作,泰国同学乐此不疲。
当然,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有以书法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众所周知,书法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门传统艺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收藏名家书法已经成为一种投资,小小的几个字价值连城已经不是大话。泰国地处深受我国古代影响的东南亚,自然对于书法有着特殊的向往与喜爱,这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整个活动总体上都还不错,当然书法实践部分是高潮,泰国同学纷纷拿起毛笔,一笔一划的学习,让我们这些见习的同学有一种满足感。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灿烂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初次见习的我们并没有达到完美的效果,文化差异问题,知识结构问题凸显了出来。首先我认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介绍一些相关理论知识是必要的,然而过于细化的过于复杂的专业知识用于汉文化水平有限的泰国同学身上,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起到反作用,另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产生厌恶情绪,失去兴趣。例如在书法教学中,该组将书法知识过于细化地罗列给泰国同学,而台下的泰国同学表情木然,毫无反应,甚至于台下的中方同学听得都不耐烦了,个人认为这是该项活动中最大的败笔。相反,以舞蹈为主题的小组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大概的让泰国同学了解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舞蹈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并没有将56个民族一一罗列,试想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完整的说出56个民族的名称和民族特点,又怎么能奢望将这些知识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让刚来中国的泰国同学记得呢?因此我比较欣赏他们把几个有特色的民族特点展示给教学对象看,这样既简单又点中要害。更何况该组还特别强调了与泰国有着些许联系的傣族及其舞蹈特色,更是让泰国同学印象颇深。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这五个小组是远远概括不了的,如果简单的只是由我们来担任主角教授课程,那课程内容的丰富度肯定是不够的,于是就有了请同学来教授太极这样一次课外活动。泰国同学对中国武术痴迷已久,对于李小龙,成龙等功夫巨星也是有着相当的了解和崇拜,因此此次的太极教学中,泰方同学表现得相当积极主动,一招一式,按照教课同学的要求尽量完成,完成的质量姑且不论,单是这份热情就足以感染在场的每个人。而这次教学活动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教学活动一定要多样化,切忌单一地在教室里讲课听课,在条件允许,课程需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走出课堂,到户外教学。千万不要认定教室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这样僵硬的思想已经不适用于现在这种教育环境了,到户外教学,也许会得到你想象不到的效果。
这三个月的见习时间里,给我的感触很多,受益也是很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固有的狭隘的观念,也让我第一次深入的感受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更是第一次站上了讲台,当了一次对外汉语教师,而通过这次见习,我也了解到,自己离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还差很远,今后还需要继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锻炼自己的信心和胆量,尽量的缩短与合格对外汉语教师的距离,努力奋斗,为弘扬中华文化,树立中国形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力争以后做好一个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