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河道现状及整治建议

时间:2019-05-15 14:4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区河道现状及整治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区河道现状及整治建议》。

第一篇:我区河道现状及整治建议

我区河道现状及整治建议

我区河道承担着全区行洪排涝、蓄水供水、生态景观和灌溉等功能。河道作为行洪的通道,其防洪安全、行洪畅通对抗御水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道又是水资源的载体,水资源是关系人类生存的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离不开河道这一重要的载体。河道更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区域品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我区的实际出发,探索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已迫在眉睫。加快河道整治步伐,加强河道日常管理,以利切实提高我区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改善河网水质,美化河道及其两岸环境,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建立一个和谐优美的水生态环境,真正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以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一、河道及管理现状

(一)河网概况。我区河网习惯上按区域地形分为四个水系,即小浃江水系、岩泰水系、芦江水系和山区海岛独立水系。据2008年水域调查统计,全区现有面宽5米以上河道335条,总长535公里,水域面积11.49平方公里。其中岩泰、芦江水系有河道207条,281.1公里,其骨干河道分布自西往东依次有沿山大河、凤洋河、岩河、中河、东泰河、毛礁河、协和排涝河、芦江大河(包括柴桥河);小浃江水系隶属于鄞东南水系,有河道91条,160.6公里,主要河道有小浃江、三眼桥江。山区海岛独立水系有河道37条,93.3公里,主要分布在白峰、春晓、梅山区域。

(二)整治情况。河道整治是改变河道面貌,充分发挥河道功能的有效手段。继2005年~2007年修复水毁工程和全区河道全面疏浚后,近三年来我区本着“以人为本、科学治水、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大了城区和开发区块骨干河道的整治力度,累计投入15.3亿元资金,先后实施了岩河、小浃江、梅山大河、春晓明月湖、笠帽礁河、东泰河等20条68.5公里的河道整治。如2009年开工建设的小浃江整治工程,工程全长21.1公里,总投资7.87亿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2.2亿元),工程内容主要是挖掘土方近300万m3、砌筑河坎2公里,以达到河面宽60米,两侧各20米绿化带的工效。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9km河道开挖,二期工程12km开挖已近尾声,全线21km的绿化项目工程计划今冬明春完成,小浃江整治工程完成后,不仅可提高小浃江行洪排涝能力,还极大改善西联动区域的环境。在开展河道开挖、砌坎护岸的同时,我区还大力推进河道清淤工作。继2006~2007年全区共投资5100万元,对145公里骨干河道进行清淤,共计清淤土方约200万m后,为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近几年每年仍投入500~600万元资金用于穿镇过村河流的清淤。如位于霞浦中心城区的霞西河和后横河,由于附近生活污水直排河中,水体经常发黑发臭,周边3

居民苦不堪言,去年投资350万元对1.14公里的霞西河、后横河进行了清淤和整治,共清除淤泥2万余m3,暂时解决了该河段水体发黑发臭的问题。此外近几年我区还投入3000万元通过对农村清水河道的示范整治,带动了新一轮农村河道的整治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目前投入近50万元的东泰河水草试种工程已施工,效果好的话将在全区推广种植,以进一步改善水质,美化水环境。

(三)河道管理体系现状。我区河道管理现状是:环保部门负责河道水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其中包括河网水质的监测;水利部门负责河网水资源的调度,及河道整治、河道清障保洁的监管;海洋与渔业部门负责河道淡水养殖与捕捞的监督管理;乡镇(街道)负责辖区内河道日常清障保洁、堤防及其两岸绿化的管理和养护。自去年开始,春晓、梅山、柴桥、白峰相继成立了水务管理所,人员3~5人(多数为临时招聘人员),重点是加强河道清障保洁的监管及矸闸泵站、海塘堤防、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的日常巡查、养护管理;其他乡镇(街道)也准备近期内成立。

(四)河道保洁近况。我区自2000年推广河道保洁工作以来,河道保洁工作已逐步走向规范化,特别是区府办2006年出台《北仑区河道保洁工作考核实施办法》文件后,明确河道清障保洁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即由河道所在地乡镇(街道)具体负责本行政辖区内所有河道的清障保洁工作,保洁面要求达到100%,保洁队伍专业化,原则上要通过招投标落实,打捞上来的垃圾集中处理。区水利局负责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区政府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年度考核。自2008年开始,区政府还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年度河道清障保洁工作责任制。通过几年努力后,我区的河道保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目前我区有保洁队伍16支,专业保洁人员120余人,保洁船只30艘,年投入资金200余万元。

二、河道水体污染成因的初步分析

从前期河网水质定期监测和平时抽测情况来看,小浃江水系水质多为Ⅴ类,联合区域河段为劣Ⅴ类;岩泰水系上游段为Ⅲ~Ⅳ类,大矸城区至出海闸,多为Ⅴ类或劣Ⅴ类,沿山大河稍好。芦江水系水质一般为Ⅲ类,柴桥、霞浦城区局部河段Ⅴ类、劣Ⅴ类,独立水系河网水质除白峰城区段外尚可。

据初步调查和平时巡查了解,常年河网水体发黑发臭或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有小浃江出海口前5km河段,凤洋河泰山路以北河段,富春江河泰山路以北河段,中河老街段,霞西河,定向河珠江路至京华名苑小区河段,沿塘河,备矸村河、贝矸村河等10余条河,特别是到高温少雨季节时,恶臭难闻,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部分河段水利部门会同街道办事处每年都要进行换水处理,以求暂时缓解。

经分析,河道水体污染、水质普遍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雨污水未分流,市政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于开发建设;新矸、大矸、柴桥、小港等旧城区及部分先期开发的生活小区、镇级工业小区雨污水直排河中,或雨污管网串通、污水管网破渗现象十分普遍。如新矸老街河段,因无市政污水管网,餐饮店和沿河两岸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排河中,新矸菜场每天场地冲刷后的废水未经处理也直排河中,沿河两侧常有单位或居民将剩菜残渣、塑料盒等废料扔入河中,造成河水变质,河面上油光四溢。部分区域外围污水管网干管已有,但支管还未连接,而企业或小区已先期投入使用,造成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中。二是部分企业法制观念淡薄,污水偷排或处理未达标排放现象也时有发生。如富春江河、凤洋河两河泰山路以北段常年水体发黑发臭,特别是持续干旱后需临时开闸放水时,水体变得更加奇臭难闻,估计与个别企业偷排污水或污水处理不规范不无关系。三是畜禽养殖业的无序养殖已严重影响了河网水质和农村环境。全区现有生猪养殖场(户)309个,以新矸、大矸、小港等地尤为集中,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养猪场直接建在河道旁,更有甚者有的养殖场建在了饮用水水源地旁,污水直接排入河中,粪便堆在河岸边或直接倒在槽池中,长年冲刷入河或浸泡在河中,附近河段常年发臭,遇到雨季影响更广。鸡、鸭等禽类养殖户也有类似情况。四是农村基础设施的缺失,已影响到河道的水质和周边的环境。农村(包括城中村)中大量的简易出租房直接建在河道两岸,设施简陋,无污水管网或简易处理设施,大小便及其他生活污秽物直接流(倒)入河中,生活垃圾也就近扔入河中或河岸上,河道成了天然的纳污场所,河道保洁人员多有怨言。如贝矸、备矸等村的村级河道两岸违章建筑林立,粪便和生活污水直排河中,已严重影响两村的新农村面貌。五是水域的大量占用,河网纳污能力的下降已一定程度影响到了河网的水质。大量的开发区域及农村河道、槽池被填埋占用,河道的网状结构遭破坏,河水的流动交换趋缓,加上河道清障保洁后把原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水草也清除掉了,导致河网纳污和自身调节水质的能力下降。此外农业面源污染如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河道水产养殖户的只捕不养及电毒鱼的泛滥,小浃江、大矸部分河道河面渔网具密布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河网的水质。

三、建议

根据清水绿岸行动计划的建设目标,要求至2015年三大水系河道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其他河道水系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基本清除黑臭水体;河道溪坑整洁畅通,建成一批示范性的生态小流域和生态景观河道,逐步把我区河流建成一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风景线,实现人水和谐,为此,建议:

(一)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加强舆论媒体宣传同时,进一步落实河道管理考核责任制,环保、水利、农林(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和乡镇、街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列入到年度综合考核中。环保部门继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像监测重点污染源一样,自动在线监测重点区域、敏感水域的水质;强化环保执法力度,加强重点河段两侧企业的排查,深入开展涉河违法排污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涉河违法排污行为;水利部门加大河道清淤力度,合理调度河网水资源;会同乡镇、街道组织清楚河岸垃圾和河道阻水障碍物;农林(海洋与渔业)部门加强畜禽养猪河网淡水养殖管理,加大电毒鱼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城管、建筑工务局和岩东排水公司等部门加快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新农村办加快农村污水改造。乡镇、街道加强河道清障保洁长效管理及畜禽养殖的整治和规范化建设。

(二)大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对现有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在掌握现有污水管网基本情况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着力推进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内的污水管网建设,对影响河道水质比较严重的区域尽早实施截污纳管措施;对污水量大、管网还未触及而且无污水自行处理设施的企业要限制投产,待有污水处理能力后方可允许。

(三)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农村污水治理率低,农居分散,外来务工者集中区设施简陋,农村污水治理难度大,对河道水质影响又较为严重,为此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北仑区农村污水治理相关规划,通过分散治理、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建造必要的生活基础设施等手段加快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以推进农村水生态环境的整治改造。

(四)加快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步伐。在前阶段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2011~2015年北仑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建议出台规范化养殖的相关政策,在养殖场治理整改基础上,对原来河岸边或槽池内的猪粪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消除后患。

(五)进一步规范河道水产养殖,多途径净化河网水质。对现有渔网具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已征用河面禁止使用所有渔网具;未征用河面落实责任,限期予以征用,确保渔民权益;同时加大电毒鱼非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定期在全区主要是骨干河道上放养有利于改善水质的鱼蟹及其他物种。

(六)落实河道定期清淤制度和现状黑臭水体河道专项整治工作。对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10余条河道进行专项清淤治理。在摸清污染源和进行整治前提下,对河中污秽物、淤泥进行清除,并辅以生化技术措施和增氧植草等手段,做到标本兼治。今年水利部门会同新矸街道拟投入800万元确定了富春江、凤洋河等新矸城区几条河道的清淤方案。今后一段时期内,每年投入一定额度的资金,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几年一个轮回,同时加大河道清障力度,确保河道整洁畅通。

第二篇:温州市城市河道景观现状及整治对策

温州市城市河道景观现状及整治对策

温州市水利局 林孝悌

【摘要】温州市城市河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除发挥防汛、排涝、航运等功能外,还承担着城市旅游、市民休闲、美化城市等功能。但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河道景观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致使城市河道的景观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很不相称。本着着重分析温州城市河道景观资源的现状,提出河道景观设计和整治的重点及措施,期望城市河道在实施的整治建设过程中注意景观保护、建设和管理,使河道成为城市的一道为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河道景观现状 设计整治 重点 城市河道

1、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温州市地处东南沿海,市区面积11783平方公里,人口 700万万,管辖瓯海、鹿城、龙湾三个行政区。市区河道是温州市水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有大小河道1104条,长度5652.34公里;水域面积4066平方公里。曾是城镇主要供水水源,对城区防洪、排涝、航运、灌溉及生态平衡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是构筑温州山水城市风貌的重要方面。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为的破坏加剧,管理薄弱,加上经济增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河道保护、整治和建设始终处于滞后状态,河道水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河道的景观保护、建设、管理工作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很不相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文景观污染严重。水是自然景观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它自然景观资源也正是由于水的衬托才显出了灵气和魅力。但温瑞塘河水文景观污染已相当严重:

(1)河流水质堪忧,水面景观不佳。水体富营养化呈稳定上升趋势,水体颜色异常,河流两岸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污水对水质影响严重。

(2)水量补给不足,景观用水短缺。温瑞塘河由于缺少新鲜源补给,主要径流为温州市工业和居民生活污水,现状水质远远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目标,与景观用水的标准差距较大,严重影响其观光休闲功能。

1.2 高楼建筑不断地向河道挤压。现在城市河道的部分地段,高楼直接建在河岸上,有的还占用了水河道的水域,使城市河道形成了浃谷。

1.3 山体景观受到破坏。目前沿岸山体的人为破坏日益严重:沿河可看到一片片的采石场,山体的完整形成受到严重破坏;一些地带还分布着大量私坟,青山白化现象严重。

1.4 观光农业景观有待发展。由于农业科技含量较低,效益不高,农业的观光示范功能尚优待发掘。

1.5 植物景观缺乏特色。山体植被有待完善,植被的色彩单一,季节变化不明显。

1.6 人文景观亟需保护。沿河有价值的寺庙和教堂年久失修;散布的桥梁和码头价值不一。城市河道景观整治建设的目标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随着人们的观念更新和进步,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目标是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景观建设、整治,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的水域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绿色竞争力。城市河道景观整治的重点及措施 3.1 连续性的视线

(1)城市沿河街区的建筑布局和形体设计应有意识地预留视觉廊道通向水域空间,靠近水域的建筑不能阻挡街区内部的建筑朝向水域的视线。

(2)结合温州气候特点,靠近水边的建筑底层架空或局部透空,形成半公共空间,吸引人的活动,同时也使滨水景观成为视觉焦点。

(3)与城市功能分布相适应,在滨水边缘地带特殊地段,人流密集、多种交通方式交汇地地方,开辟公共广场。

(4)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水边设连续的散步道和绿化林带,改变建筑阻挡水体,行人在街道上看不见水,无法接近水的状况。

3.2 塑造亲水性强的滨水空间(1)处理好安全与亲水的矛盾

在保证防灾功能的同时,河岸设计应考虑景观的美感和生态的平衡。在不同的滨水环境氛围,城市中心或城市边缘、风景旅游区或城市广场,护岸可采用不同材料建造,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防灾不是护岸设计的唯一标准。以防洪作为唯一的设计准则,会使滨水地区大多采用垂直型的混凝土护岸,造成刻板生硬的滨水景观。护岸的设计应尽量采用斜坡型或阶梯型,并运用自然的绿地和碎石修筑,既可提供视觉的美感,又能种植树木。滨水绿地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

(2)以生态优先原则进行护岸设计

护岸的设计应尊重河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界原有的材料,尽量少用人为的方法改造。即使在不得不进行人工建设的情况下,也应创造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人工模拟环境,使生态循环不至于中断,例如干砌块石护岸为水中的藻类、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栖息繁殖的环境。

(3)护岸设计结合城市规划进行

护岸不能局限于形态、材质、标高等要素的设计,应权衡它在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建构中的角色和地位。城市滨水空间的开放空间系统、绿化林带的具体操作实施都有赖于护岸设计中的全局观念。

3.3 立体设计

垂直面上的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人的关注和兴趣。因而,景观设计应使得整个滨水区域的三维空间变得丰富多彩,就可使滨水景观给予人的空间感受更加强烈。如种植乔木、灌林时,应先堆土成坡,再分层立体种植;运用平台道路的上下层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出。

3.4 充分重视水文化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对文化要素的重视是滨河景观设计的重要特点和趋势之一。

“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这话十分深刻。水域的严重污染,说明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文明,缺少优秀的水文化。优秀的水文化可以促进人水关系的协调,落后的水文化使人水关系紧张。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水关系的变化,水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现代的滨水地区规划建设中应当倡导历史水文化与现代水文化的结合。既要注意保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如在河岸建设高技术手段的水文化展览馆、现代雕塑、大型喷泉、水上娱乐等。

3.5 从居民的观赏者角度考虑滨河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的滨水景观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可能到达的角度和位置。比如站在桥上沿水流方向所看到的景观称之为“流轴景”;站在此岸看另一岸的景观称为“对岸景”;乘船在河上由近处看到的河岸景观称为“水上景”;由空中看到的河流景观称为“俯瞰景”。好的景观设计应当使各种景观都精彩。滨河的景观设计应当考虑到整体景观的和谐、景观的个性化、景观的透视效果、景观的耐看性。设计的内容包括:岸线形状、护岸形式、护岸材料的选择、护岸材料的纹理和亮度、河岸休闲娱乐空间的创立、亲水活动空间、近岸水生物的活动空间等。

3.6 作为中心城临江面河的代表性地域,其景观特征宜进一步体现出:城市建设区“跨越时代”的强烈感受;白象—帆游段和丽岙—仙岩段“尊重自然,开创未来”,河面、绿带、道路形成连续开放的水、绿空间,弯曲的河道创造出朴实与浪漫的情趣;其他滨水地区“水体、绿化、高低层次建筑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人工与自然相交融的场景”。

3.7 河流的主要弯道处,主要道路与河流交汇处,人流活动多的道路交汇处和广场等开阔地段,主要桥梁的桥堍,布置公众意义大的公共建筑。在俯瞰城市景观效果良好的开阔地段,有计划、有控制地构筑标志性建筑、构筑物以及塑雕等建筑小品,并以此为核心形成实体或意向视觉走廊,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建筑形态强调“协调甚于变化”,防止单体建筑过分“自我表现”而形成杂乱。

3.8 景观规划和建设应该突出水乡特色的地域特点,鼓励使用地方建筑材料,以体现地方特色。“水乡之美”是江南城镇环境的性格特征。它是总体布局、形体处理和色彩、质感与水景综合叠加的结果。白墙、青瓦、褐木、青石与河水相映,洋溢着温柔之气。

现代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使装饰有了广阔的发展余地。质朴、柔和的传统特征势必遇到挑战。在创造与建设中应努力解决新产生的新矛盾。

3.9 要推行生态绿化,充分运用合理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效区城镇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种植鼓励利用丰富的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3.10 除注重水与绿化有机结合,体现江南水乡景观特色外,应将绿化与名人活动、历史事件、古代文化遗迹及古树名木结合好。

3.11 保护重要的文物建筑,建立完善的管理修复制度。对重要的历史风貌建筑的维修,必须对照原有历史风貌建筑物的实物、测绘图及照片进行。并原则上应使用与原有材料相同的材料。如果必须使用新材料,则应力求外观与原材料一致,反对在维修后现代材料外露的情况,使“修旧如旧”。严格控制在重要历史风貌建筑所在环境中的建造活动。如经批准建造,应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项目的高度、体量、建筑风格、色彩、剪裁及视线,保证新旧建筑的协调相配。

3.12 重要历史风貌建筑区域的保护。对于有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的寺庙、教堂、桥梁等,应该维修和保护,恢复原来的面貌的功能;对于建筑质量较好、外观典型的建筑,应该保留,以留存河道的历史特色;对于建筑质量较差、历史价值不大的建筑,应该予以拆除。

3.13 岸线的处理。岸线的处理应该采用多样化方案,尽可能增加自然生态性和亲水性,可以根据各区段的具体功能和景观特点分别设计。在农村区段,两岸用地改造余地较大,在符合水利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结合自然生态型景观设计,以自然堤岸式处理为主;在城镇中心地段,用地置换余地较小,地价昂贵,岸线处理可以结合沿河广场和步行走廊设计,通过局部变化,增加景观形象的生动性和新水性,有意追求岸线变化;在过渡地段,岸线改造可以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用地密度较高的地段,采取城市中心区的处理方式,用地密度较低和游憩地区,采用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

第三篇:我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近几年来,我区不少地方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多样化,并逐渐趋于成熟截止目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1465个,会员人数129103人。

从产业分布看,种植业944个,占64。养殖业321个,占22。其他200个,占14;从会员所在区域看,乡内1375个,占94。跨乡或跨县90个,占6;从服务形式看,以提供产品为主,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专业大户牵头型。即由种养殖大户或经营能手牵头,积极吸纳农户参加,以从事农产品购销为主,形成“协会 农户”的运行机制。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协会,就是由刘振强等16位农民经纪人发起组建,会员现已发展到310人。连续几年来,协会所经销的打瓜籽、豆类、羊毛等农副、畜产品占到全乡的85以上。奇台县老奇台镇牛王宫生猪协会由8户从事养猪、贩猪的养殖大户自发成立,会员132户,带动400多户农民发展养猪。高峰期每天外销生猪120多头,销售范围由昌吉、乌市扩大到青海、西藏等省区。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形成“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焉耆县工业番茄协会,就是由焉耆县永宁镇新居村、九号渠村农民依托新疆屯河集团、凯泽公司成立的。协会成立以来,一方面依托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会员解决生产资金、农资等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配合,按企业要求指导会员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销售服务。木垒县博斯坦乡绒山羊协会,由木垒草原雪羊绒制品公司发起组建,形成农民与企业利益共同体,发展绒山羊养殖及羊绒的收购和加工,目前已占领整个木垒县羊绒市场。三是主导产品带动型。以某一农产品为主,成立专业协会,建章立制,连结分散农户,形成“主导产品 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的运作形式,既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形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玛纳斯县头工乡养鸡协会,以注册的绿色无污染的“天羽”牌禽蛋为纽带,带动256户养殖专业户。巴里坤县气候独特,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1998年该县奎苏镇马铃薯协会成立以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马铃薯亩均产量由过去的2吨提高到3.5吨。目前拥有会员2278人,种植面积达8000亩,年销售收入570万元,带动周边乡镇农户2500余户。洛浦县吉牙乡围绕民族特色产品艾得莱丝绸,专门成立了艾得莱丝绸协会,通过技能培训、能人经济、大户带小户、龙头带一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册了“吉牙丽人”牌商标,产品打入新疆各地市场,还远销中亚、日本等国家。四是基地带动型。以本区域的产品基地为基础,以技术、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为纽带,通过“基地 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的运作形式,带动农民致富。近几年来,巴州围绕已经形成的库尔勒、尉犁、轮台棉花、香梨产业带,且末、若羌红枣产业带,焉耆盆地工业番茄、葡萄、打瓜、色素辣椒等经济作物产业带,发展了香梨、工业番茄、红枣、打瓜、色素辣椒、无公害蔬菜等专业协会。同时,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库尔勒、焉耆、和静等地一批奶牛养殖协会应运而生。昌吉市围绕红色产业抓大农业,番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成为全区主要的番茄种植基地,并有昌通、中基等多家番茄加工企业。会员已由最初的49人发展到930多人,辐射带动4个乡镇、5000多户农民增收。五是股份合作型。即由农户、集体和企业自愿组合,共同出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建立的紧密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鄯善县辟展乡克其克依村11户养殖户出资70万元,贷款40万元,成立了养殖合作社。2003年,共育肥牛羊5086头(只),销售皮张2.8万张,年纯收入39.6万元。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托洪台村120户农户集资入股,组建股份制的冷水渔养殖合作社。玛纳斯县旱卡子滩精米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60万元,县、乡供销社出资170万元创办的。六是政府或有关部门牵头兴办。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由库尔勒市副食办牵头创办。目前拥有会员200余人,2个经济实体,12个蔬菜生产基地,固定资产达220万元。昌吉州奶农协会、呼图壁县二十里店乡养牛协会、阜康市三工乡蟠桃协会等,都是由政府发起组织,农民自愿入会,主管领导任协会负责人。

二、各地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一)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尤其在我区尚处起步阶段,就更离不开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组织推动和大力支持。2000年以来,巴州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通过包乡住村、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农民

群众对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如无偿给养殖协会提供场地,政府出资组织协会负责人、村干部、农村大户、农民经纪人到内地考察学习,农业技术部门优先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技术服务等。塔城地区今年年初在地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划,出台了准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购销业务;登记、注册部门放宽政策、简化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其成员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阿克苏地区地委、行署下发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各级政府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和各类经营人员、技术人员,积极引导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要为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金、销售、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阿勒泰地区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每个县级领导联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县直帮扶单位和乡包村领导对辖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具体指导和扶持,通过抓项目、抓产业、抓服务,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克州出台了四条优惠政策:(1)每年县(市)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贷款贴息,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人员培训、农产品促销等,由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2)对发展较快、有突出成绩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年进行一次表彰和奖励;(3)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需的土地在流转中给予优先解决;(4)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享受同等税收优惠政策。沙雅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扶持海楼乡马鹿养殖协会发展,规定马鹿养殖户每户可划拨养殖场地3—5亩、种植饲料用地3亩,只需交纳水费,减免其他上交费用,大大调动了马鹿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规模生产。

(二)试点示范,典型引路2002年,我区库尔勒市上户镇香梨开发服务专业协会和哈密市大泉湾乡棉花协会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其中库尔勒市上户镇香梨开发服务协会于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先进集体。今年,自治区又有三家专业协会被列入第二批全国试点单位。同时,全区性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原则上每个地州确定一个试点县。巴州从2000年起,先后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库尔勒市、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选择了10多个示范点,建成了一批可看、可学、有效益的样板。塔城地区采取试点先行、点面结合、逐步推开的办法,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2001年的48个稳步发展到2004年的200个。吐鲁番市选择畜牧业发展较快、基础条件较好的艾丁湖乡作为养殖协会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目前全市共有养殖协会11个,协会会员5496名,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7。洛浦县吉牙乡艾得莱丝绸协会注重典型引路,充分发挥10个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头推动作用,全乡织绸户现已发展到1500户,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创收110元。

(三)强化服务,促进发展我区各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采取“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方式,坚持“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1.搞好信贷服务。吐鲁番市养殖协会积极配合农行、信用社等部门做好信贷工作,主动参与三种担保、四级推荐、五星级信用等级评定。一是积极试行养殖协会会员联保制。实行小户与小户捆绑联保、中户与小户互保、大户为中、小户担保的方式。二是坚持四级推荐制。在本人书面提出贷款申请的前提下,坚持担保大户、村民小组、村委会、养殖协会四级层层把关审查。三是在重点乡镇、村和农户中开展信用等级评定活动。由养殖协会和农行、农村信用社共同确定贷款信用A、B、C、D、E“五星级”标准,凡评为C级以上标准的农户,可直接在农村金融部门办理贷款。该市艾丁湖乡牛羊育肥贷款额2000年为350万元,2003年增加到1780万元,增长了4.1倍,全乡人均占有贷款741.6元。全年出栏牲畜2000年为11万头(只),2003年达42万头(只),增长了2.8倍。目前该乡牧业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昌吉市番茄协会一方面主动与农村信用社协调贷款资金,另一方面积极与加工企业协商,由企业为农民解决一部分资金,以保证种植户的正常生产。2003年春季,协会共为农民解决贷款130万元。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专业协会积极为会员排忧解难,今年共为农民担保贷款365.5万元。2.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专门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配备8名技术人员,定期向农民讲解无公害蔬菜的田间管理方法,积极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培训农民8000人次。巴里坤县奎苏镇马铃薯协会,每年定期聘请专家和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传授科学管理技术,先后召开大型现场观摩会8次,举办专题培训班20余次,培训技术骨干4000余人次,编发科技宣传资料8000多份。乌鲁木齐县青格达湖乡食用菌协会把农村科技人员、科普工作者和“土专家”、种植能手、科技创富户组织起来,每年适时召开

一、两次经验交流会,推广实用新技术,发挥老户带新户、种植能手带动一般户的传、帮、带作用,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3.提供生产资料代购服务。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阿克苏地区不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为农户购进化肥、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这样既能争取价格上的优惠,又能保证质量,同时为农户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开支。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通过下属的绿色蔬菜农资有限公司在基地的10个销售服务点,向农户提供化肥800吨,农药60吨,地膜50吨,为农户节约开支10万元。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协会积极与乡供销社协商,按“先用后付款、涨价按原价、跌价按现价”的原则,为协会会员提供农用肥、地膜等生资服务。2004年,共发放化肥1000多吨。4.疏通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专业协会积极带领农民闯市场,与区内外多家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经协会直接销往区内外。2003年,协会产品销售价格每公斤高于当地市场价0.1—0.2元,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200多万元。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专门成立了英康果蔬配送公司,有一支60余人的营销队伍,配备了10多辆送货车,会员生产的蔬菜由协会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全部包销。日销售量达70吨,日销售额10.5万元。除定点销往库尔勒市各大市场、酒店宾馆、石油基地、学校等50多个单位外,还远销乌市庆凌果菜批发市场、北园春蔬菜市场及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米泉等地。2003年,协会通过英康公司为会员销售蔬菜22300吨,会员人均收入较上年增加667元。昌吉市番茄协会与加工企业签订了严格的购销合同,规定了最低保护价。在果熟旺季,派技术人员参与收购,首先保证收购会员的产品,防止企业压级压价。同时,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为会员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去年通过协调种子赊销、运费价格、过路费、过桥费、信息服务费、技术指导费、培训费等,为会员节省开支70多万元。

(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因此,各地在抓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抓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去年年初,自治区农经局就专门下发了《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登记和管理试行办法》。今年3月,又拟定下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试行)》。塔城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协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优秀农民经纪人表彰办法及合作社、协会、经纪人联合会示范章程。阿克苏地区出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运作标准,明确规定了5条。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成立后,狠抓制度建设,一是建立了“三会制度”。即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二是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对协会经营情况及时进行核算,定期公布帐目,接受会员监督,确保协会的健康发展。

三、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同,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内部运作不规范。目前尽管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了章程,但有不少流于形式。有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机构。有的虽有但未发挥作用,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生产经营当中存在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经济效益不高,未实行二次利润分配。

(三)服务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属于松散型,对会员的服务仅停留在技术指导、生产资料供应、签订定单和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些低层次的服务上,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多数只是一种产品买卖关系,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格局。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不足。不少地方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二是指导不够。各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指导未能及时跟上,工作力度不大,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三是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自治区尚未出台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有的地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也难以落实,在信贷、税收、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四是农民自身素质还不适应。长期以来,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小农意识强,文化素质低,虽然有渴望组织起来的需求,但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四、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切实加强领导、服务与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继续抓好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地应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在更大范围内选择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示范点,对符合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一定基础、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参照自治区农经局下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试行)》,认真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做到创建一个,规范一个。发展一个,壮大一个。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努力探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新路。

(三)注重相互结合,搭建发展平台。各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应坚持走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路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把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既可以代表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又可以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同时加强了农民之间的合作,使家庭承包经营从小而弱、小而散走向优而专、专而联,并与龙头企业联合,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达到“双赢”的目标。

(四)加强政策扶持,营造宽松环境。建议自治区进一步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和管理职能,并出台有关优惠政策,主要是争取财政、税收、信贷、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和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培训工作。各地应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研讨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合作社知识,努力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合作组织负责人及农村“能人”的培训,培养合作事业的骨干、中坚力量,为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造条件。

第四篇:我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

近几年来,我区不少地方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多样化,并逐渐趋于成熟

截止目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1465个,会员人数129103人。从产业分布看,种植业944个,占64%。养殖业321个,占22%。其他200个,占14%;从会员所在区域看,乡内1375个,占94%。跨乡或跨县90个,占6%;从服务形式看,以提供产品为主,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专业大户牵头型。即由种养殖大户或经营能手牵头,积极吸纳农户参加,以从事农产品购销为主,形成“协会+农户”的运行机制。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协会,就是由刘振强等16位农民经纪人发起组建,会员现已发展到310人。连续几年来,协会所经销的打瓜籽、豆类、羊毛等农副、畜产品占到全乡的85%以上。奇台县老奇台镇牛王宫生猪协会由8户从事养猪、贩猪的养殖大户自发成立,会员132户,带动400多户农民发展养猪。高峰期每天外销生猪120多头,销售范围由昌吉、乌市扩大到青海、西藏等省区。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焉耆县工业番茄协会,就是由焉耆县永宁镇新居村、九号渠村农民依托新疆屯河集团、凯泽公司成立的。协会成立以来,一方面依托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会员解决生产资金、农资等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配合,按企业要求指导会员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销售服务。木垒县博斯坦乡绒山羊协会,由木垒草原雪羊绒制品公司发起组建,形成农民与企业利益共同体,发展绒山羊养殖及羊绒的收购和加工,目前已占领整个木垒县羊绒市场。三是主导产品带动型。以某一农产品为主,成立专业协会,建章立制,连结分散农户,形成“主导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形式,既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形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玛纳斯县头工乡养鸡协会,以注册的绿色无污染的“天羽”牌禽蛋为纽带,带动256户养殖专业户。巴里坤县气候独特,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1998年该县奎苏镇马铃薯协会成立以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马铃薯亩均产量由过去的2吨提高到3.5吨。目前拥有会员2278人,种植面积达8000亩,年销售收入570万元,带动周边乡镇农户2500余户。洛浦县吉牙乡围绕民族特色产品艾得莱丝绸,专门成立了艾得莱丝绸协会,通过技能培训、能人经济、大户带小户、龙头带一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册了“吉牙丽人”牌商标,产品打入新疆各地市场,还远销中亚、日本等国家。四是基地带动型。以本区域的产品基地为基础,以技术、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为纽带,通过“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形式,带动农民致富。近几年来,巴州围绕已经形成的库尔勒、尉犁、轮台棉花、香梨产业带,且末、若羌红枣产业带,焉耆盆地工业番茄、葡萄、打瓜、色素辣椒等经济作物产业带,发展了香梨、工业番茄、红枣、打瓜、色素辣椒、无公害蔬菜等专业协会。同时,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库尔勒、焉耆、和静等地一批奶牛养殖协会应运而生。昌吉市围绕红色产业抓大农业,番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成为全区主要的番茄种植基地,并有昌通、中基等多家番茄加工企业。会员已由最初的49人发展到930多人,辐射带动4个乡镇、5000多户农民增收。五是股份合作型。即由农户、集体和企业自愿组合,共同出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建立的紧密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鄯善县辟展乡克其克依村11户养殖户出资70万元,贷款40万元,成立了养殖合作社。2003年,共育肥牛羊5086头(只),销售皮张2.8万张,年纯收入39.6万元。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托洪台村120户农户集资入股,组建股份制的冷水渔养殖合作社。玛纳斯县旱卡子滩精米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60万元,县、乡供销社出资170万元创办的。六是政府或有关部门牵头兴办。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由库尔勒市副食办牵头创办。目前拥有会员200余人,2个经济实体,12个蔬菜生产基地,固定资产达220万元。昌吉州奶农协会、呼图壁县二十里店乡养牛协会、阜康市三工

第五篇:我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近几年来,我区不少地方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多样化,并逐渐趋于成熟截止目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1465个,会员人数129103人。从产业分布看,种植业944个,占64%。养殖业321个,占22%。其他200个,占14%;从会员所在区域看,乡内1375个,占94%。跨乡或跨县90个,占6%;从服务形式看,以提供产品为主,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专业大户牵头型。即由种养殖大户或经营能手牵头,积极吸纳农户参加,以从事农产品购销为主,形成“协会+农户”的运行机制。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协会,就是由刘振强等16位农民经纪人发起组建,会员现已发展到310人。连续几年来,协会所经销的打瓜籽、豆类、羊毛等农副、畜产品占到全乡的85%以上。奇台县老奇台镇牛王宫生猪协会由8户从事养猪、贩猪的养殖大户自发成立,会员 132户,带动400多户农民发展养猪。高峰期每天外销生猪120多头,销售范围由昌吉、乌市扩大到青海、西藏等省区。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焉耆县工业番茄协会,就是由焉耆县永宁镇新居村、九号渠村农民依托新疆屯河集团、凯泽公司成立的。协会成立以来,一方面依托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会员解决生产资金、农资等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配合,按企业要求指导会员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销售服务。木垒县博斯坦乡绒山羊协会,由木垒草原雪羊绒制品公司发起组建,形成农民与企业利益共同体,发展绒山羊养殖及羊绒的收购和加工,目前已占领整个木垒县羊绒市场。三是主导产品带动型。以某一农产品为主,成立专业协会,建章立制,连结分散农户,形成“主导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形式,既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形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玛纳斯县头工乡养鸡协会,以注册的绿色无污染的“天羽”牌禽蛋为纽带,带动256户养殖专业户。巴里坤县气候独特,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1998年该县奎苏镇马铃薯协会成立以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马铃薯亩均产量由过去的2吨提高到3.5吨。目前拥有会员2278人,种植面积达8000亩,年销售收入570万元,带动周边乡镇农户2500余户。洛浦县吉牙乡围绕民族特色产品艾得莱丝绸,专门成立了艾得莱丝绸协会,通过技能培训、能人经济、大户带小户、龙头带一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册了“吉牙丽人”牌商标,产品打入新疆各地市场,还远销中亚、日本等国家。四是基地带动型。以本区域的产品基地为基础,以技术、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为纽带,通过“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形式,带动农民致富。近几年来,巴州围绕已经形成的库尔勒、尉犁、轮台棉花、香梨产业带,且末、若羌红枣产业带,焉耆盆地工业番茄、葡萄、打瓜、色素辣椒等经济作物产业带,发展了香梨、工业番茄、红枣、打瓜、色素辣椒、无公害蔬菜等专业协会。同时,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库尔勒、焉耆、和静等地一批奶牛养殖协会应运而生。昌吉市围绕红色产业抓大农业,番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成为全区主要的番茄种植基地,并有昌通、中基等多家番茄加工企业。会员已由最初的49人发展到930多人,辐射带动4个乡镇、5000多户农民增收。五是股份合作型。即由农户、集体和企业自愿组合,共同出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建立的紧密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鄯善县辟展乡克其克依村11户养殖户出资70万元,贷款40万元,成立了养殖合作社。2003年,共育肥牛羊5086头(只),销售皮张2.8万张,年纯收入39.6万元。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托洪台村120户农户集资入股,组建股份制的冷水渔养殖合作社。玛纳斯县旱卡子滩精米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60万元,县、乡供销社出资170万元创办的。六是政府或有关部门牵头兴办。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由库尔勒市副食办牵头创办。目前拥有会员200余人,2个经济实体,12个蔬菜生产基地,固定资产达220万元。昌吉州奶农协会、呼图壁县二十里店乡养牛协会、阜康市三工乡蟠桃协会等,都是由政府发起组织,农民自愿入会,主管领导任协会负责人。

二、各地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一)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尤其在我区尚处起步阶段,就更离不开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组织推动和大力支持。2000年以来,巴州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通过包乡住村、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农民群众对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如无偿给养殖协会提供场地,政府出资组织协会负责人、村干部、农村大户、农民经纪人到内地考察学习,农业技术部门优先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技术服务等。塔城地区今年年初在地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划,出台了准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购销业务;登记、注册部门放宽政策、简化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其成员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阿克苏地区地委、行署下发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各级政府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和各类经营人员、技术人员,积极引导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要为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金、销售、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阿勒泰地区实行县、乡、村三

级联动,每个县级领导联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县直帮扶单位和乡包村领导对辖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具体指导和扶持,通过抓项目、抓产业、抓服务,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克州出台了四条优惠政策:(1)每年县(市)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贷款贴息,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人员培训、农产品促销等,由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2)对发展较快、有突出成绩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年进行一次表彰和奖励;(3)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需的土地在流转中给予优先解决;(4)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享受同等税收优惠政策。沙雅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扶持海楼乡马鹿养殖协会发展,规定马鹿养殖户每户可划拨养殖场地3—5亩、种植饲料用地3亩,只需交纳水费,减免其他上交费用,大大调动了马鹿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规模生产。

(二)试点示范,典型引路2002年,我区库尔勒市上户镇香梨开发服务专业协会和哈密市大泉湾乡棉花协会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其中库尔勒市上户镇香梨开发服务协会于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先进集体。今年,自治区又有三家专业协会被列入第二批全国试点单位。同时,全区性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原则上每个地州确定一个试点县。巴州从2000年起,先后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库尔勒市、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选择了10多个示范点,建成了一批可看、可学、有效益的样板。塔城地区采取试点先行、点面结合、逐步推开的办法,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2001年的48个稳步发展到2004年的200个。吐鲁番市选择畜牧业发展较快、基础条件较好的艾丁湖乡作为养殖协会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目前全市共有养殖协会11个,协会会员5496名,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7%。洛浦县吉牙乡艾得莱丝绸协会注重典型引路,充分发挥10个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头推动作用,全乡织绸户现已发展到1500户,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创收110元。

(三)强化服务,促进发展我区各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采取“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方式,坚持“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1.搞好信贷服务。吐鲁番市养殖协会积极配合农行、信用社等部门做好信贷工作,主动参与三种担保、四级推荐、五星级信用等级评定。一是积极试行养殖协会会员联保制。实行小户与小户捆绑联保、中户与小户互保、大户为中、小户担保的方式。二是坚持四级推荐制。在本人书面提出贷款申请的前提下,坚持担保大户、村民小组、村委会、养殖协会四级层层把关审查。三是在重点乡镇、村和农户中开展信用等级评定活动。由养殖协会和农行、农村信用社共同确定贷款信用A、B、C、D、E“五星级”标准,凡评为C级以上标准的农户,可直接在农村金融部门办理贷款。该市艾丁湖乡牛羊育肥贷款额2000年为350万元,2003年增加到1780万元,增长了4.1倍,全乡人均占有贷款741.6元。全年出栏牲畜2000年为11万头(只),2003年达42万头(只),增长了2.8倍。目前该乡牧业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昌吉市番茄协会一方面主动与农村信用社协调贷款资金,另一方面积极与加工企业协商,由企业为农民解决一部分资金,以保证种植户的正常生产。2003年春季,协会共为农民解决贷款130万元。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专业协会积极为会员排忧解难,今年共为农民担保贷款365.5万元。2.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专门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配备8名技术人员,定期向农民讲解无公害蔬菜的田间管理方法,积极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培训农民8000人次。巴里坤县奎苏镇马铃薯协会,每年定期聘请专家和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传授科学管理技术,先后召开大型现场观摩会8次,举办专题培训班20余次,培训技术骨干4000余人次,编发科技宣传资料8000多份。乌鲁木齐县青格达湖乡食用菌协会把农村科技人员、科普工作者和“土专家”、种植能手、科技创富户组织起来,每年适时召开

一、两次经验交流会,推广实用新技术,发挥老户带新户、种植能手带动一般户的传、帮、带作用,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3.提供生产资料代购服务。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阿克苏地区不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为农户购进化肥、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这样既能争取价格上的优惠,又能保证质量,同时为农户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开支。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通过下属的绿色蔬菜农资有限公司在基地的10个销售服务点,向农户提供化肥800吨,农药60吨,地膜50吨,为农户节约开支10万元。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协会积极与乡供销社协商,按“先用后付款、涨价按原价、跌价按现价”的原则,为协会会员提供农用肥、地膜等生资服务。2004年,共发放化肥1000多吨。4.疏通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农民专业协会积极带领农民闯市场,与区内外多家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经协会直接销往区内外。2003年,协会产品销售价格每公斤高于当地市场价0.1—0.2元,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200多万元。库尔勒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专门成立了英康果蔬配送公司,有一支60余人的营销队伍,配备了10多辆送货车,会员生产的蔬菜由协会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全部包销。日销售量达70吨,日销售额10.5万元。除定点销往库尔勒市各大市场、酒店宾馆、石油基地、学校等50多个单位外,还远销乌市庆凌果菜批发市场、北园春蔬菜市场及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米泉等地。2003年,协会通过英康公司为会员销售蔬菜22300吨,会员人均收入较上年增加667元。昌吉市番茄协会与加工企业签订了严格的购销合同,规定了最低保护价。在果熟旺季,派技术人员参与收购,首先保证收购会员的产品,防止企业压级压价。同时,加强

下载我区河道现状及整治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区河道现状及整治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道整治

    口播:炎炎烈日下,湘江湘潭河东大堤湘钢地段,忙于作业的“天意号”采砂船被巡查至此的水政执法人员紧急“叫停”。经现场测量,“天意号”作业区域离河滩只有14.3米,而根据有关规定,河滩......

    河道整治

    工程项目管理协议 甲方:江苏宇海建设有限公司 乙方:江苏宇海建设有限公司东风河河道二期整治工程项目部 为提高公司建设工程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有效实施项目责任制,经公司领......

    河道整治

    河道整治的规划设计 1.定义 河道整治规划是指:根据河道演变规律和兴利除害要求,为治理、改造河道所进行的水利工程规划及航道整治规划。河道在挟移泥沙的水流作用下,常处于变......

    河道整治

    城市河道是城市繁荣和文明发展的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猛增,产生的废水日益增多,对城市干支流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城市形象,所以城市......

    麦积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进展

    麦积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经验汇报麦积区水务局 (2014年5月28日)全区砂场多范围大,资源多利益大,违法多影响大,项目多需求大。为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秩序,全面整治非法采砂场,打击......

    城市河道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及建议

    城区河道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及建议开展城区河道生态水系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进一步完善整洁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城市......

    区农业人才农业机构现状及建议

    一、现状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㈠农业人才状况。全区现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172人,其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148人,其中具有本专业......

    学校餐厅就餐现状及整治建议

    南乐一中学生餐厅就餐现状及整治建议 目前,全校上下正努力学习衡水二中成功的办学经验及先进的办学理念。就餐环境作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状却不容乐观。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