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精神旱地的一场及时雨)

时间:2019-05-15 14:3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沉思录》读后感(精神旱地的一场及时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沉思录》读后感(精神旱地的一场及时雨)》。

第一篇:《沉思录》读后感(精神旱地的一场及时雨)

《沉思录》读后感(精神旱地的一场及时雨)

春节,在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时候,有幸读得一本书,一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戎马倥偬间写下的人生感悟——《沉思录》。一个是两千年前的帝国首领,一个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小职员,居然有着意想不到的思想共鸣,好不快哉!

读完《沉思录》,感受到的是一种人生智慧与精神鼓舞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个观点:

1、沉思的人是有尊严的人,人在沉思时最能表现出它的特性。

2、在人生的大风浪中,要学学船长的样子,把笨重的货物扔掉,轻装上阵才不至于中途搁浅或沉没。

3、理性的进取应该以知足常乐的心态为基础。

4、人生应该在向往中生存,过去只代表过去。

5、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短,但可以决定生命的深度和宽度。

6、苦难既不是不可忍受的也不是持久的,“挺住”便能拥有一切。

7、一个人将自我的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这不是谦虚谨慎,而是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由别人随意抬高或贬低自我价值。

8、人生没有定局,一切皆有可能。

9、每一件失败的事物里,都伴随着一颗和成功大小相当的种子。

10、冒险是一种深层含义的立体思维,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生存法则。

当一个人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交往以及各种家庭琐事中穿梭的时候,究竟还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思考或者畅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尽管生活慢慢“滋润”了,可是精神却枯萎了。我们需要将自己置身空旷绿地或是宁静夜色,感受自然的灵气,盘点人生,把握现在,思考未来。

从《沉思录》中,我受到了以下四个启示:

一是适者生存。以前只知道“末位淘汰”的道理,一直害怕自己成为最后几名,于是勤学苦练没日没夜拼命往前挤,终于有一天当自己走在了最前列,却仍然没能很好地生存,突然间感到自己在无形之中被孤立了,成为一个并不受欢迎的“异类”,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只是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最后还难免被淘汰。我想不通,感到不平,后来在无数次孤独的寂寞和惨痛的教训中,才悟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适”,就是适应周围环境、适应整个社会。“强者生存”似乎只在动物世界里,在人类社会中,还是要学会“适者生存”,任何不能适应者最终都将被淘汰。

二是挺住精神。人生需要沉住气。我们不再是十岁的毛孩子,也不再是二十岁的小青年,我们不需要那种懵懵懂懂的莽撞,或者锋芒毕露的冲动,我们需要的是不到最后不言败的精神与毅力,看谁笑到最后,笑得最好。这一过程中,各种困难与折磨都将接踵而至,我们需要有一种被煎熬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容忍力与坚持力,等待最佳时机扭转局面。所以,当你在苦难之中度日如年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说:“坚持吧,挺一挺就过去了”。

三是寡欲多福。人是动物,欲望是人的本性。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各种形形色色和千奇百怪的欲望。在这无数欲望的驱使下,我们开始了各种竞争与角逐,将人生和心灵搅得不可安宁。可是当欲望实现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多少快乐,得到多少幸福,相反苦恼不堪。原因何在?因为新的欲望又产生了。欲望止于心。适当正确的追求不要滋生太多无聊的欲望,欲望太多会使心智过度劳累,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最后于幸福失之交臂。所谓,“放下就是最好的承担”是也。

四是辩证思考。《沉思录》是一部很好的人生哲学书。它告诉我们,凡事要辩证思考,好的事情有坏的一面,坏的事情也有好的一面,只是看哪一方面占得比重多一点。生活中,不存在绝对好和绝对坏的事情,好与坏只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失败时要想想得到了什么,成功时要想想失去了什么,这样就不会大(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喜大悲。《沉思录》辩证法,基本上适用于人生遇到的所有事情,当你运用这部哲学思考的时候,你的眼睛会更加明亮,人生会更加精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人生不怕生活过得“不滋润”,就怕在这个物欲时代,精神家园慢慢干涸,只有多读像《沉思录》一样的好书,才能为精神旱地浇灌一场场及时雨。

第二篇:《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读了《沉思录》一书,我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和待人处事颇有启发和收获。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那更加美好的生活。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留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该书有许多闪光点、以下几点对己有很大启示:

-、博采众长,传承美德。

正如他在《 沉思录 》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也要以此为鉴,学会善于取人之长,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弘扬美德。、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

《 沉思录 》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关系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坚持顾全大局、维护社会利益。

《沉思录》作者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正由于我是一部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不会不满意的。由于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就满意了。这是作者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当今,我们作为每一个社会人,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正确对待人生,乐观面对生死,抓紧实现人生价值。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作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没有受到损害,为什么一个人竟忧虑所有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总之,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很短暂的,看看在你之后的时间,再看看在你之前的时间,在这种无限面前,活三天和活三代之间有什么差距呢?当然,作者把生死看成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坦然面对它,并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珍惜生命、正视人生价值。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在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因为对事物的对照和理解能力将先行消失。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不仅是短暂的、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的衰老,在死亡之前就丧失了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继续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在有限而宝贵的生命里,抓紧做好每一件事,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沉思录》读后感

宁静地沉思

——读《沉思录》有感

读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掩卷而思,书中的每一个字像那恋恋不舍的情人一样依然停留在我的脑际,只待我用心慢慢地去咀嚼那其中的美妙。此时,心灵的深处就像那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丝尘世的声响的清晨一样,十分清静,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扰乱过的一样。即使是这样,但,心中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孤独和寂寞,因为我还有那清晨太阳的陪伴,她用她那一缕缕明静的光线照亮你,并且温暖你。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东西能够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里去享受那哲学产生的美感相媲美呢?那种感觉真美!一种被哲学的美感深深迷恋的感觉!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在他幼年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优越性使他有机会外文学、哲学、绘画等方面广泛地涉猎,这也为他以后深刻地研究哲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读过《沉思录》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借助心灵的力量和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而完成的,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仁爱、宽恕的生活原则,怎样才能按照本性在宁静中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又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坦然地面对生死,如何把握好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对于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更好地生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仁爱”“宽恕”,马克·奥勒留认为,“对于那没有理性的“动物和一般的事物和对象,由于你有理性而他们没有,你要以一种大方和慷慨的精神对待他们。而对于人类说,由于他们有理性,你要以一种友爱的精神对待他们”,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啊!多么博大仁慈的爱啊!一种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仁爱与宽恕!宽恕和仁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一定不会对其他事物充满仁爱。试想如果一个人对那些有些粗俗,有些欠文理,甚至那些稍微伤害过你的人充满了挑剔和苛责,他怎么可能发自内心地宽恕他们呢?又怎么可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呢?之所以会出现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首先他就是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如果他懂得宽恕,他又怎么会去为一些小事而不去显示他的仁爱呢?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前提是的拥有一颗宽恕的心。关于宽恕,我们的先贤圣哲也认为: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而君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仁爱的化身。君子在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指品格高尚的人。而想想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往往不都是拥有宽广的胸怀,往往不都是懂得宽恕之道吗?君子是古代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而仁和恕又是君子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君子应该时刻保持仁爱和宽恕之心,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正所谓“仁者,爱人也”。假如有人要将你杀掉,把你切成碎片,诅咒你,难道这些事能够阻止你拥有仁爱宽恕的本性吗?当然不能,我们不会因为受到伤害或者不公平待遇而放弃自己的仁爱宽恕的本性。从现在开始起,应当学会让自己拥有宽恕和仁爱的的本性,因为这两种品质,都在你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在心灵的最大宁静中免除所有压力而生活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尽其所欲地叫喊着反对你”所以说,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有助你更轻松更愉快地生活。在马克·奥勒留看来,这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宁静致远”,意思是,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一丝杂念,让心灵保持在宁静的状态下,有助于我们完善我们的人格修养,追求更好的精神境界。当然,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像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陶渊明,就是在官场黑暗、小人当道的社会环境下选择了宁静的生活,在诗歌方面才有如此大的成就,在人格方面才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宁静的生活,在我们可以支配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此外,宁静的生活包括心灵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方面,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其实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秩序忙而不乱。在精神上,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在痛苦、在烦恼时得到休憩。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就相当于选择了幸福生活!而这也是在你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生死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但又是我们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常谈常新。“那从地里生长的东西要回到地里,而那从神圣的种子诞生的,也将回到天国”,这在常人眼里,这只不过是最常见自然轮回现象吧了。但,如果把那株植物换做人的话了,我们可能就不那么去认为了。难道在我们人类的眼中,植物的生命就不是生命?或者就比人的生命要低贱吗?其实不然,只是我们人类把自己的生与死看的太重了,每个人总想活他个上百年或者更多,但这可能吗?!既然不可能,可我们又为何不去承认这一个现实呢?不去坦然地去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呢?在马克·奥勒留看来,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管你

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否承认,是否喜欢,你最终都会踏上这条道路的。坦然地面对生死,就像你看待那株植物一样,必然也将回到天国,因此,只要把这种自然轮回看作是宇宙间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法则就行了。“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读罢此句,不得不放下书本,思考良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遥望旭日的升起,面对崭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当下拥有的“现在”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一次灾害,无数人的生命流去而不复返。正因为这种人为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更显得现在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不要等!有爱,请现在说出;有梦,请现在追逐;有事,请现在去做......“活在当下”——你是,他是,我也是。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

拥有一颗仁爱宽恕的心灵,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坦然地面对生死。其实,这也只是《沉思录》中一小部分的思想罢了。在《沉思录》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哲理,比如说:学会用理智的大脑来面对生活;做对社会,对自己有

意义的事情等等。《沉思录》是一部传世的哲学经典,而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大门的大学生来讲,非常有必要一读。我终于明白了温总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我也要向温总理学习,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

第四篇:沉思录》读后感

读《沉思录》有感

(文学院2009级英语专业英语三班程明亮)

读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掩卷而思,书中的每一个字像那恋恋不舍的情人一样依然停留在我的脑际,只待我用心慢慢地去咀嚼那其中的美妙。此时,心灵的深处就像那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丝尘世的声响的清晨一样,十分清静,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扰乱过的一样。即使是这样,但,心中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孤独和寂寞,因为我还有那清晨太阳的陪伴,她用她那一缕缕明静的光线照亮你,并且温暖你。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东西能够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里去享受那哲学产生的美感相媲美呢?!那种感觉真美!一种被哲学的美感深深迷恋的感觉!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在他幼年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优越性使他有机会外文学、哲学、绘画等方面广泛地涉猎,这也为他以后深刻地研究哲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读过《沉思录》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借助心灵的力量和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而完成的,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仁爱、宽恕的生活原则?怎样才能按照本性在宁静中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又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坦然地面对生死,如何把握好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对于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更好地生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仁爱”“宽恕”,马克·奥勒留认为,“对于那没有理性的“动物和一般的事物和对象,由于你有理性而他们没有,你要以一种大方和慷慨的精神对待他们。而对于人类说,由于他们有理性,你要以一种友爱的精神对待他们”,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啊!多么博大仁慈的爱啊!一种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仁爱与宽恕!宽恕和仁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一定不会对其他事物充满仁爱。试想如果一个人对那些有些粗俗,有些欠文理,甚至那些稍微伤害过你的人充满了挑剔和苛责,他的怎么可能发自内心地宽恕他们呢?又怎么可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呢?之所以会出现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首先他就是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如果他懂得宽恕,他又怎么会去为一些小事而不去显示他的仁爱呢?!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前提是的拥有一颗宽恕的心。关于宽恕,我们的先贤圣哲也认为: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而君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仁爱的化身。君子在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指品格高尚的人。而想想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往往不都是拥有宽广的胸怀,往往不都是懂得宽恕之道吗?君子是古代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而仁和恕又是君子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君子应该时刻保持仁爱和宽恕之心,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正所谓“仁者,爱人也”。假如有人要将你杀掉,把你切成碎片,诅咒你,难道这些事能够阻止你拥有仁爱宽恕的本性吗?当然不能,我们不会因为受到伤害或者不公平待遇而放弃自己的仁爱宽恕的本性。从现在开始起,应当学会让自己拥有宽恕和仁爱的的本性,因为这两种品质,都在你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在心灵的最大宁静中免除所有压力而生活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尽其所欲地叫喊着反对你”所以说,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有助你更轻松更愉快地生活。在马克·奥勒留看来,这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宁静致远”,意思是,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一丝杂念,让心灵保持在宁静的状态下,有助于我们完善我们的人格修养,追求更好的精神境界。当然,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像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陶渊明,就是在官场黑暗、小人当道的社会环境下选择了宁静的生活,在诗歌方面才有如此大的成就,在人格方面才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宁静的生活,在我们可以支配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此外,宁静的生活包括心灵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方面,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其实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秩序忙而不乱。在精神上,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在痛苦、在烦恼时得到休憩。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就相当于选择了幸福生活!而这也是在你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生死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但又是我们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常谈常新。“那从地里生长的东西要回到地里,而那从神圣的种子诞生的,也将回到天国”,这在常人眼里,这只不过是最常见自然轮回现象吧了!但,如果把那株植物换做人的话了,我们可能就不那么去认为了。难道在我们人类的眼中,植物的生命就不是生命?或者就比人的生命要低贱吗?其实不然,只是我们人类把自己的生与死看的太重了,每个人总想活他个上百年或者更多,但这可能吗?!既然不可能,可我们又为何不去承认这一个现实呢?不去坦然地去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呢?在马克·奥勒留看来,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否承认,是否喜欢,你最终都会踏上这条道路的。坦然地面对生死,就像你看待那株植物一样,必然也将回到天国,因此,只要把这种自然轮回看作是宇宙间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法则就行了。可怜而又可爱的人类啊!生与死的距离很短,一定不要把他看作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就行了。“在无限的时间面前,活三天和活三年有什么区别呢?”不要再为生死担忧了,就如马克·奥勒留一样,把生死看作一件不在自己能力控制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

拥有一颗仁爱宽恕的心灵,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坦然地面对生死。其实,这也只是《沉思录》中一小部分的思想罢了。在《沉思录》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哲理,比如说:学会用理智的大脑来面对生活;做对社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等等。《沉思录》是一部传世的哲学经典,而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大门的大学生来讲,非常有必要一读。

第五篇:《沉思录》读后感

让人生满意的退场

读《沉思录》有感

这不是一本用字数和页数堆积起来的著作,但它确实能够称之为著作,文字的背后是一个深邃的、伟大的灵魂。《沉思录》,没有小说一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诗歌一般优美浪漫的多彩意境,但是,它足以引起每个人对自己内心的深刻反思,它能够给予每个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自己往往成为了视野所不能及的盲区,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雍容富贵不属于他,取而代之的却是战乱纷争,内忧外患。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这本书不是供出版的,而是写给自己的。在书中,奥勒留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告诫镜子中的自己。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这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绝望的结论,而更像是一段无奈和伤心的喟叹。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他认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即使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奥勒留的高度,但是,阅读《沉思录》 1

至少可以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一样消失了。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名节”被视为是做人的重要品质,一句“留取丹青照汗青”至今被人广为传颂,但是,如今的芸芸众生是这样做的吗?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的却是争名夺利,不惜尔虞我诈的道路。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奋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在“名利”这把双刃剑下,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完全忽略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究竟应该是什么。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在《人为什么活着》中反复提到,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当短暂的人生结束时,身体留在了现世,灵魂还将踏上新的旅程。所有的钱,权,势都将化为浮云。这些存在于灵魂之外的东西却往往成为了人们毕生追求,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的目标。在他自身看来取得了功成名就的同时,可知在自己内心深处却会遭到不齿和唾弃。利己则生,利他就久,让心灵深深烙上“利他”的印迹,多给自己留下一点冷静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心境便可以豁达泰然,真正的快乐人生也就变成了一种自然。

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聪明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审查自己的缺点和行为,不断

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做一个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总是需要取得那些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或成就。成功可以体现在梦想成真的结果之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了你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的喜悦,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了你应有的贡献,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创造了更多的成功的机会,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在我看来最成功的人生不是你为世界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你达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并将这种高尚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人,去改变别人,进而在点点滴滴中影响整个世界。

《沉思录》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也一定还会有人读它。人生就是一台戏剧,一幕一幕之后终将退场,我想,读完《沉思录》,真正用心与自己对话后,我们会满意的退场的。

下载《沉思录》读后感(精神旱地的一场及时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沉思录》读后感(精神旱地的一场及时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沉思录》读后感

    读有感 《沉思录》读后感 温总理曾说:“《沉思录》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这本放在总理床头柜上的书,在寒假读完后,感想颇多,受益匪浅。 《沉思......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14篇《沉思录》读后感 篇1马克。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

    《沉思录》读后感

    静静地读他 ——读《沉思录》有感 “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消失了。”这是2007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访问,会见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人员......

    《沉思录》读后感

    南京工业大学寒假作业 读有感 沉思录读后感 2009年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南京工业大学视察,参观了其创新成果。参观中,温总理给大学生们推荐了一本好书——《沉思录》。温总......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深思录》是古罗马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书中作者以录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同,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自已遵从一种自制的......

    沉思录--读后感

    把 握 现 在 —读《沉思录》后感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对自己和所处混乱世界之身的感受,他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08级五年临床基地班王明雪 这本书,由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皇帝、西方历史上唯一的“帝王哲学家” 马可•奥勒留所著,内容多为作者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一......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我很庆幸自己读到了《沉思录》,这是一本好书,读着读着,会觉得自己的内心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