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生物技术试题答案
环境生物技术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 共20分)
1.环境污染 2.生物降解 3.有机污染物阈值 4.微生物的生化呼吸曲线 5.基因工程菌6.生化需氧量 7.激活作用 8.总有机碳
二、填空题(54分 每空1分)
1.二是污染水体、其三是污染土壤。
2.环境污染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2.3.用的复杂性;4.影响的多样性;5.治理的困难性。
3.环境污染物按污染源分归纳为1.2.3.染;4.其他类污染。
4.控制对象的污染物。
5.污染物的生物积累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一步浓度增大的现象;而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6.目前国际上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1.技术;2.污染事故现场补救与现场修复技术;3.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7.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或微生物群。
8.根据生物降解能力大小,将所有污染物分为1.2.3.9.微生物降解转化原来不能利用的化合物的现象。微生物的共代谢有三种情况:
1.2.3.10.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或去除污染物的毒性的过程称为去毒,也称为钝化。
11.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有:1.2.3.取代基的数目;4.甲基的分支;5.其他因素。
12.13.还有氧气、营养物质和温度等环境因素。
14.15.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光和紫外光可加快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
三、简答题(26分)
1.理想的基因工程均应具备什么条件?基因工程菌“第一里程碑”是什么?(10分)
2.测定污染物生物可降解性有哪些方法?意义是什么?(6分)
3.微生物对污染物的解毒作用的途径有哪些?是什么?(6分)
4.微生物代谢农药的后果是什么?(4分)
环境生物技术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 2.持久污染物 3.有机污染物阈值 4.污染环境的自净 5.基因工程菌 6.化学需氧量 7.相对耗氧速率曲线8.生物降解作用
二、填空题(54分 每空1分)
1.二是污染水体、其三是污染土壤。
2.环境污染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2.3.用的复杂性;4.影响的多样性;5.治理的困难性。
3.环境污染物迁移方式归纳为1.2.3.4.控制对象的污染物。
5.污染物的生物积累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一步浓度增大的现象;而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6.目前国际上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1.技术;2.污染事故现场补救与现场修复技术;3.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7.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或微生物群。
8.9.微
生物降解转化原来不能利用的化合物的现象。微生物的共代谢有三种情况:
1.2.3.10.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或去除污染物的毒性的过程称为去毒,也称为钝化。
11.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有:1.2.3.取代基的数目;4.甲基的分支;5.其他因素。
12.的对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或微生物群。
13.还有氧气、营养物质和温度等环境因素。
14.15.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光和紫外光可加快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
三、简答题(26分)
1.理想的基因工程均应具备什么条件?基因工程菌“第一里程碑”是什么?(10分)
2.测定污染物生物可降解性有哪些方法?意义是什么?(6分)
3.微生物对污染物的作用是什么?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主要过程是什么?(6分)
4.石油降解微生物应用在哪些方面?(4分)
第二篇:环境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
1.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是指在一
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BOD越大,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越多,污染越严重。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相应地还有BOD10、BOD20。
2.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
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3.污泥负荷率:有机物与微生物之比称污泥负荷率(F:M)。它影响过程的代谢深度和污泥的沉降性能,也影响运行的稳定性和基建费用。污泥负荷率低些,过程的运行比较容易,处理效率比较稳定,剩余污泥量比较少,但基本建设和运行费用一般要高些。普通活性污泥法的负荷率常在0.15~0.3公斤BOD5/公斤污泥之间。
4.容积负荷:volume loading 每立方米池容积每日负担的有机物量,一般指单位时间
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数(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滤池)或挥发性悬浮固体公斤数(污泥消化池)。其计量单位通常以kg/(m3·d)表示。
5.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
其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达到污水进化的过程。
6.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或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
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能显著改变特别是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如糖脂、多糖脂、脂肽或中性类脂衍生物等
7.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
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8.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利用生物体本身或由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作为杀虫剂
或除草剂,对特定的病虫害产生作用的安全性能高的新农药。
9.农用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发酵产生、具有农药功能、用于农业上防治病虫草鼠等
有害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放线菌、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均能产生农用抗生素,其中放线菌产生的农用抗生素最多。
10.内碳源: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死亡后自溶后释放的含碳有机物,也称二次性基质。
11.驯化:这里特指活性污泥的驯化,是定向选育微生物的方法与过程,通过人工措施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某种特定条件,最后获得具有较高耐力和代谢活性好的菌株。
二、简答
1.环境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
答:环境生物技术是一门由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第二层次是以废物的生物处理的传统环境生物技术,第三次是以氧化糖、人工湿地和农业生态地为主的传统环境生物技术。
2.活性污泥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1)MLSS(Mixed Liquid Suspanded Solid)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干重,它是衡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它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物(Mii)。
(2)、MLVSS(Mixed Liquid Volatile Suspanded Solid)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不包括无机物(Mii)。所以MLVSS能比较确切地反映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数量。
(3)、SV% 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中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的比值。
(4)、SVI 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止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单位为ml/g。
(5)、SDI 即污泥密度指数,指100ml混合液静止30min后所含活性污泥的g数。单位为g/ml。
(6)、污泥负荷 :污泥负荷是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单位活性污泥所能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单位是kgBOD5/kgMLSS。
3.什么是丝状线膨胀?引起丝状线膨胀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答:活性污泥处理中,丝状细菌及其他丝状微生物异常地大量增殖,造成最终沉定池中污泥几乎不沉淀的异常现象称为丝状线膨胀。原因:(1)偏酸环境:偏酸易于丝状菌生长繁殖;
(2)供氧不足;(3)水温偏高;(4)碳氮比失衡。
预防措施:(1)强化曝气;(2)调整负荷;(3)分段注水;(4)投加含氮化合物;(5)投加石灰和消化污泥;(6)稀释流入污水;(7)如碳水化合物增多,要调查废水的来源;(8)有毒废水进入系统时,应进行预处理;(9)接种活性污泥。
4.什么是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两者之间的比较。
答: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达到污水进化的过程。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两者之间的比较:
(1)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厌氧生物处理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
(2)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好氧生物处理过程需通氧,费用较高。
(3)好氧生物处理较厌氧生物处理负荷较低。
(4)两者作用的微生物不同:好氧处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处理为厌氧生物。
5.厌氧生物转盘的工艺特点?
答:工艺特点,书上P180.6.生物膜法中,生物膜载体的条件?
答:(1)生物膜载体要易流化不易流失;(2)要易于挂膜且无害;(3)可以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增加生物附着量;(4)价格低廉且易就地取材;(5)生物相容性好,粒度及孔径适中,可以偶联足够的生物分子;(6)机械强度大,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
7.生物膜法的机理?
答:生物膜法是指废水流过生长在固定支承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氧化作用和各相间的物质交换,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其作用机理: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获得净化,同时,生物膜内微生物不断生长与繁殖。生物膜在载体上的生长过程是这样的:当有机废水或由活性污泥悬浮液培养而成的接种液流过载体时,水中的悬浮物及微生物被吸附于固相表面上,其中的微生物利用有机底物而生长繁殖,逐渐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粘液状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具有生物化学活性,又进一步吸附、分解废水中呈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污染物。
8.影响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效果的因素?
答:书上P57,营养物质、pH值、温度、溶解氧的含量以及某些有毒物质等极大地影响着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及净化功能。
⑴营养物质 :污水中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及比例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⑵溶解氧的含量 :溶解氧(即DO)是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⑶pH值
⑷污水的温度
⑸有毒物质
9.在PHAs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发酵方式有哪些?流加发酵法有哪些优势? 答:书P372底,P373上。
10.影响纤维素酸水解的因素?
答:书P252
11.生物表面活性剂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及应用与前景?
答;书P452—P456
12.危险性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意义?
第三篇:环境生物技术考点
绪论
1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包括淡水在内的许多资源短缺;草原退化严重、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增多,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重大。2什么是环境生物技术?
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环境污染控制的一切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环境生物技术。严格上讲:环境生物技术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来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能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能生成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3环境生物技术划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有明显的界限?
从技术难度和理论深度上环境生物技术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代污染物防治生物技术。包括构建降解杀虫剂、除草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高效基因工程学,创造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等。是解决目前出现的日益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的强有力手段。
第二层次:是以废物的生物处理为主要内容,既包括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如废水的生物处理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也包括在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下开发出的废物强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如生物流化床等。是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主力军。第三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氧化塘、人工湿地系统和农业生态工程等。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界环境中生物生态功能;投资运行费用少,易于操作管理,是一种省力、省费用、省能耗的技术。
在解决实际环境污染问题时,三个层次的技术可能会集于一体,很难有明显的界限。
4环境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固体有机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大气污染的生物防治技术;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等。
5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是在哪个领域?
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废物高效生物处理技术、污染事故的现场补救、污染环境的现场修复技术、及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第一章
1.什么是酶工程,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是什么?
酶工程: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合成有用物质,分解有害物质)的技术,是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酶工程包括的内容:酶的生成、酶的分离纯化、酶分子的修饰、酶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酶反应器、酶的应用等。
2.酶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食品、化工、医药、轻工、分析检测、环境保护等。
3.什么是酶的固定化?
是指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其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的同时,又不妨碍底物的自由扩散)
4.酶固定化的方法中主要内容及特点?
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包埋法、结合法、交联法等。
吸附法:采用非水溶性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而使酶固定的方法就称为吸附法,为一种物理方法。特点: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载体可以重复使用,但是酶与吸附剂吸附不牢固,容易脱落。包埋法:将酶或酶菌体包埋在凝胶微小格子或半透性的聚合物内,这样的酶固定化方法被称为包埋法。特点:不易渗漏,底物分子可以在包埋结构中任意扩散,不足是分子量大的底物在网格中扩散较困难,这种方法不适合大分子底物的测定。
结合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使酶与载体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固定方法。特点:采用离子键相结合的方法:其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只需要一定的p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下即可,结合活性
损失少,但结合力弱。采用共价键结合的方法:结合牢固,酶分子不易脱落,载体不易被降解,但是操作麻烦。
交联法:借助功能试剂,使酶结合到惰性载体上。功能试剂具有2个功能基团:能与酶分子中ε--氨基和α--氮基发生共价交联。特点:操作简单,结合牢固,不足之处是固定化时需要严格控制pH值。
第二章
1.污染预防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尽可能改善燃料结构,减少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
实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废水的排放;
改变传统的生产工业,实行清洁生产。
2.一般将环境中的污染物分为哪几类?
按照污染物所在介质不同,将环境中的污染物分为三类:大气污染物,水体中的污染物,土壤中污染物
3.概述大气、土壤、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SO2,CO,H2S,CO2,Pb、Hg、Cr。
水体中的污染物: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排放的污水、生活污水、自然降水、以及使用过农药的农田灌溉水,其中工业排放的污废水量大、污染严重,毒性大。
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垃圾、工业三废、汽车废气、农田用农药和化肥。
有毒物质:某些无机盐、重金属、农药、致癌物如:苯并芘、来源于树脂焦油、石油产品、汽车废气、沥青路面等。
4.煤炭、原油中硫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煤炭中的硫:以无机和有机硫二种形式存在:
无机硫: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FeS2,是主要形式,占总硫量的60—70%;硫酸盐含量极少。有机硫:有噻吩型(C4H4S—)、硫醇型(—SH)、硫醚型(—S—),占总硫量30—40%
原油中的硫:主要是有机硫包括:
硫醇:是低分子量的,在石油炼制过程中被除去。在200℃以上沸点的石油中很少存在。
硫醚:是沸点200℃以上石油产品中如柴油中硫化物的主要成分。
噻吩:在有机硫中含量最多,尤其衍生物是高硫原油的重要组分。
还有部分无机硫:S、H2S、FeS2等溶解或悬浮在油中。
5无机硫脱除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什么?
无机硫微生物脱除主要利用的菌:是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杆菌;
6.无机硫脱除有什么特点?
对煤炭中的黄铁矿去除率最高达90-97%;处理的时间长约4—6天。
7.煤炭生物脱硫具有应用前景的两种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浸出脱硫法:在煤上撒上含有微生物的溶液,以水浸透,使煤和微生物淹没在水体中,生成的硫酸从底部排除。特点:操作简单,经济;但是处理的时间长,同时硫酸对设备有腐蚀。助浮脱硫法:将煤粉碎成微粒,并与水混合,在其悬浊液的下面吹进微气泡,使煤和黄铁矿的微粒附着在气泡上,由于空气的浮力,两者一起浮在水面上不能分开。此时,将微生物透入混合液中,微生物仅能浮在黄铁矿上,使黄铁矿的表面变成亲水性而能溶于水,进而从气泡上分离开来,下沉到底部,这样就把煤和黄铁矿分开。特点:脱硫的时间仅为数分钟即可; 还可以同时洗去煤中的灰分。
8.影响悬浮法煤炭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煤的因素:煤的颗粒度、孔隙度、煤浆浓度。微生物的浓度:浓度越高,脱硫效果越好。接触时间:微生物在几秒钟内即能吸附在黄铁矿的表面上。介质pH值及温度:这两个因素比微生物的影响小,即使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黄铁矿也可以脱除掉,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9.生物脱硫存在哪些问题?
处理前煤的粉碎费用过高;受微生物繁殖慢的限制,处理反应的时间不定,难以保证脱硫的稳定性;微
生物和生物催化剂对温度较为敏感,在大规模的生产中,传热是个棘手的问题;煤是非均质的物质,其中有机硫的检测还缺乏确定的方法;煤中的杂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
10.生物脱硫研究的焦点是什么?
集中在菌的开发上,主要方向是通过遗传工程和酶工程改进脱硫菌种的性能,使之对重金属、盐浓度具有更高的抗性,对pH值和温度有更广泛的适应性。简化微生物重组的制备方法,降低成本。
第三章 生物技术与能源
1生物能源的种类有哪些?
生物电池:直接以生物质为原料燃烧进行电能的生产;
生物燃料:乙醇、甲醇、氢气等;
利用植物产生燃料:利用植物生产“植物石油”如:橡胶树、美国发现的兰安树、巴西的可比巴乔木等; 油料作物:从向日葵、椰子、油菜、花生等作物中提取油;
藻类能源:藻类能产生大量的脂类物质,可以用来生产柴油和汽油。
2什么是微生物石油勘探?指示菌有哪些?如何检测?
通过微生物测量确定油气储藏分布方法即为微生物勘探。
甲烷氧化菌:是一类具有高度专一的碳代谢能力的细菌。是为识别石油聚集体位置而研究的第一类细菌。乙烷、丙烷、丁烷氧化菌:只消耗乙烷、丙烷、丁烷,不消耗甲烷的一类细菌,乙烷、丙烷、丁烷气体在很大程度上不会由微生物产生,而是由深部运移而来,通常用乙烷、丙烷、丁烷氧化菌异常发育来指示油气聚集体的位置。
己烷氧化菌:可以很好的指示有无油气储藏。
平板计数法:
原理:烃类代谢的中间产物醇、醛等有机物对一般土壤微生物是有毒的,只有那些能够利用这些物质作为营养的微生物,才能在具有这些物质存在的平板上生长,因此该方法中计数的只有噬烃微生物。方法:向以醇、醛、酸为唯一碳源的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土壤稀释液,培养约7d,计数。
特点:选择性高,但是结果可能偏低;测定的时间长;菌落技术困难。
3油气微生物勘探一般检测哪些来源的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非开发井的钻井岩屑或岩芯的微生物;地下水中的微生物。
4能源危机与燃料酒精有什么关系?
1950年:石油的开发和应用,挤掉了醇类燃料的市场。1970年中东战争,其对西方实行石油禁运,使得西方国家能源严重短缺,西方称能源危机。此时人们又把目光投向醇类燃料。
5燃料酒精发展的先驱是哪个国家?
巴西是世界上燃料酒精发展的先驱。
6为什么我国燃料酒精发展速度缓慢?
我国也是世界酒精生产大国,但是在燃料酒精方面却应用较少;因为我国是缺粮国家,是否发展燃料酒精一直都有所争议,所以我国燃料酒精发展速度缓慢。
7微生物生产燃料酒精的原料有哪些?从环保的角度,你更倾向于使用哪类原料?为什么?
可用于微生物发酵生产酒精的原料很多一般分为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等。
淀粉类和谷物:玉米、高粱、小麦、大麦、压榨产品、面粉饲料、淀粉、马铃薯等;
纤维素类:木材、木屑、废纸、森林残留物、农业残留物、固体废物、产品废物;
糖类:蔗糖、葡萄糖、糖甜菜、饲料甜菜等;
其它:菜花、葡萄干、香蕉等。
8为什么说燃料酒精的应用,具有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目前,酒精的成本大约比汽油高40%,这也是燃料酒精不能推广的主要原因,但是从长远来讲,燃料酒精的应用,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大气中的CO2约50%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因此,控制汽车
尾气中CO2 的排放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纤维素作为原料生产燃料酒精,可降低这些固废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9通过你学到的知识,如何降低燃料酒精的生产成本?
采取的对策是:开发木质纤维素资源;逐步解决燃料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问题;通过固定化酵母技术,提高发酵法生产酒精的效率。
10通过生物生产的绿色能源是什么?氢气
11生物制氢和废水生物处理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特点?
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同时,回收大量的清洁能源氢和甲烷。
最大特点是:将制氢与废水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集污染治理、废物利用为一体。
第四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思考题
1生物修复的内涵、优点和局限性?
生物修复的内涵:随着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的内涵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生物修复外,还发展了真菌修复、植物修复以及生态修复。生物修复的优点:生物修复可以在现场进行,节约治理费用,是理化处理方法费用的30-50%;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小分子的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小;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在特殊的地方,如位置特殊,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有其独到的优势;生物修复可以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生物修复的局限性:耗时长:生物生命周期较长,需要花费时间长;条件要求高:生物生命代谢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并非所有进入环境的污染物都能够被生物利用,污染物的低生物有效性、难利用性及难降性等常常使微生物修复不能进行;特定的微生物只能吸收、利用、降解、转化特定类型的化学物质,状态稍变化的化合物就可能不会降解;一些降解的产物其毒性可能会更强,降解的过程及产物一定要全面了解;生物修复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处理方法,其运作必需符合污染地的特殊条件。
2生物修复的主体和受体各指什么?
生物修复的受体:污染了的环境。修复的主体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生态系统。
3依修复的主体不同,修复分为哪几种?
一般将生物修复划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生态修复。
4生物修复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必须存在具有代谢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必须能以相当速率降解污染物,使其浓度将至环境要求的范围内;降解过程不产生毒副产物;污染物对微生物无害或其浓度对微生物没有抑制作用,污染物的浓度可以稀释;目标化合物必须能被生物利用;污染场地的环境必须有利用于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活性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处理费用应较低,至少要低于其他处理技术。
5可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种类包括哪些?
土著型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工程菌
6富营养化湖泊的微生物修复有哪几种?其目的是什么?
强化土著型微生物功能的曝气修复:
目的是:增加水体中的氧的含量、改善水生物生存环境及食物供给,使底泥由厌氧转变为好氧环境。添加外来微生物的投菌剂修复:
复合菌剂的添加可以快速的降解转化水体中营养物的含量及改善水质情况。
7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植被修复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人工强化自然修复、人工重建水生植被两条途径。
8哪些环境因素影响生物修复?
环境因素:影响生物降解的最重要的因素有温度、pH、湿度盐度、有毒物质、净水压力;
营养物质: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可缺少;
电子受体:好氧或厌氧的条件下必须有受体存在,才能使微生物很好的进行代谢;
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一种微生物将目标化合物分解产生若干中间产物,第二类微生物分解中间产物;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削弱主要微生物的作用,也可能会有促进作用; 种植植物:植物的种植有利于生物修复的进行。
第五章环境生物监测技术
1与理化监测相比较,生物监测有什么特点?
综合、真实地反应环境质量状况: 生物个体、群体、群落在环境中所承受的影响是环境中各种污染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生物受到的影响和危害是污染物长期作用的结果,所以对生物的监测可以反映在一段时间内的环境污染水平。具有多功能性:理化监测仪器的专一性很强,生物监测能通过指示生物的不同反应症状,分别监测多种干扰效应。(如废水生物处理中通过微型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获得水质变化情况、运行效果、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等信息)监测灵敏度高:生物的灵敏度极高,即使污染物的浓度很低,生物也有反应。如:SO210-20mg/L时人才会流泪,敏感植物紫花苜蓿在0.3mg/L就会有受害症状。简单易行:生物监测不需要更多的仪器和设备,不需要复杂的方法,更简单、容易掌握。如:了解微型动物的变化,只需要一台光学显微镜即可。
2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包括哪两种?一般以哪种为主?为什么?
动物监测:由于动物具有回避能力,可以主动脱离污染区域,大气污染主要改变动物局部地区的种群结构,而对动物的个体发育的影响及对人类利益的危害远小于植物,利用动物监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
植物监测: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生物监测方法。
3熟知几种用于大气主要污染物监测的植物。
对SO2敏感的植物:有向日葵、胡萝卜等。对氯敏感的植物:向日葵、核桃等。对氨气敏感的植物:核桃树、向日葵等。对氟敏感的植物:葡萄、山桃等。对臭氧O3敏感的植物:花生、马铃薯等。4用于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是什么?如何判断污染程度?
污染量指数法: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植物叶片中污染物的增加量与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及暴露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植物叶片中污染物的增加量随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及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生长量测定法:一些植物在大气污染的情况下,生长量明显降低,利用生长量的变化情况对大气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5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主要是指哪两种监测方法?其中的生物表现如何?
植物监测方法: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见的伤害症状:常在叶片上表现出来;新陈代谢的异常:导致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长量减少、植物矮化、落花落果;植物成分含量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植物的成分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土壤受到污染后,某些成分发生变化,通过植物体内污染物的变化监测和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微生物监测方法: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代谢异常、组成成分都将发生变化。
6我们介绍的用于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法有哪些?
污化系统(污水生物系统)监测法;PFU法:是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的简称,是利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作为人工基质收集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一种监测方法;生物指数法---藻类污染指数法是对能耐受污染的20种藻类,分别给予不同的污染指数值,根据水样中出现不同的藻类,计算总污染指数。细菌学检验监测法:通过测定细菌菌落总数,反应水体有机污染程度。
第四篇:环境生物技术复习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资料、环境生物技术的概念?
由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是应用生物圈的某部分使环境得以控制,或治理预定要进入生物圈的污染物的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
(1)、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减少:污水,空气,固体废弃物,土壤;
(2)、污染场地的生物恢复:地下水,土壤,石油泄漏
(3)、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降解塑料,生物农药、目前我国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了解)
(1)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和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的研究;(2)无害化或无污染生物生产工艺技术研究(3)生物反应器和固定化技术高效处理废水的工业应用研究;(4)废物资源化工程研究;(5)引入 DNA 扩增和其他生物技术的环境监测方法研究。、微生物分类及各自特性(了解)。、酶和细胞的固定性?
酶是生物催化剂。特点:具有作用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的显著特点分类:据酶催化反应的性质分为六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与合成酶类。固定化技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水溶性的酶、菌体中的酶、活细胞或原生质体与水不溶性的载体结合,使酶、活细胞或原生质体固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或进行生命活动的技术。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将单一的酶或生物细胞,经过物理、化学或其他方法的处理,固定在载体上,就构成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
酶的固定化方法:吸附法、包埋法、共价键结合法和交联法。、废水水质指标与排水标准?
水质: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表示水质污染情况的重要指标有:(1)有毒物质(2)有机物(3)固体物质(4)pH 值(5)颜色(6)温度(7)微生物
废水处理的任务:是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将废水中所含有的各种形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
其分解、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对象分为:(1)物理法、(2)化学法、(3)生物法。、污水生物处理的概念?
污水生物处理: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好氧生物处理方法、种类、及各自原理?
好氧生物处理: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作为好氧微生物的营养基质而被氧化分解,使污染物浓度下降的过程。
好氧生物处理:
一、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2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4、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6、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7、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8、氧化沟法 9、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10、AB 法废水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性能及数量的评价指标 :
活性污泥中固体物质由四部分作成:①活细胞(Ma)、②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③由原废水夹入,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④由原废水夹入,附着在活性污泥上的无机物质(Mii)10、生物膜法:概念、主要类型及各自特点。
生物膜:指活性微生物固定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形成的膜状生物污泥
主要类型: 1 生物滤池 2 生物转盘 3 生物接触氧化池 4 生物流化床。
特点:生物滤池: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1 能为微生物的栖息提供大量的表面积 2 能使废水以液膜状均匀分布于其表面 3 有足够大的孔隙率,保证滤池通风良好 4 适合于生物膜的形成及黏附,且既不被微生物降解,又不抑制微生物生长 5 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与破碎生物转盘: 1 节能 2 生物量多,净化率高,适应性强 3 生物膜微生物食物链长,污泥产量少,为活性污泥法的 1/24、维护管理简单,功能稳定可靠,没有噪声,不产生滤池蝇,一般不产生恶臭与发泡 5 转盘顶上需有覆盖,防暴雨冲刷生物膜,寒冷地区宜建在室内 6 生物转盘可与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合建
生物接触氧化池: 1 处理效率高,承受 BOD 负荷高 2 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3 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 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生物流化床: 1 生物固体浓度高,提高了处理水的量 2 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3 能适应不同浓度范围的废水 4 床体高,占地面积小、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概念、原理、主要特征(了解)。
概念:又称厌氧消化,是在厌氧(无氧)的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原理: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发酵细菌,有机物------乙醇、丙酸、丁酸。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细菌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乙酸、H2、CO-CH4
主要特征: 1 能量要求大幅度降低,还可产生能量2 污泥产量极低 3 对温度、pH 等环境因素更为敏感 4 处理后废水有机物浓度高于好氧处理5 厌氧微生物可对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 6 处理过程的反应较复杂
影响因素: 1 温度 2pH 值 3 氧化还原电位 4 营养 5 食料微生物比 6 有毒物质、生物脱氧除磷原理、影响因素、工艺?
生物除磷利用聚磷菌及同类细菌,可过量地超出其生理需要地从外部摄取磷,将其以聚合态贮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除磷的效果
影响因素 :1、溶解氧 2、污泥龄 3、温度与 pH4、BOD5 负荷 5 硝态氮与亚硝态氮
工艺: 1、曝气池:去除 BOD,聚磷菌过量摄磷 2、沉淀池:泥水分离 3、除磷池:厌氧,释放磷,加水冲洗,水含磷,污泥部分,部分回流 4、混合池及搅拌池 5、沉淀池。
优缺点:优点:氨化、硝化、反硝化反应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反应进行速度快且较彻底;运行管理方便;灵活性和适应性大,运行效果好,缺点:处理设备多,造价高,管理工作量大,另外,反硝化反应器中所补加的甲醇使 BOD升高,为降 BOD,需要在系统后设后曝气池与沉淀池。、同步脱氧除磷工艺(了解)?、生产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的概念、生产 SCP 的微生物种类,SCP 生产工艺技术?
单细胞蛋白(Single-cell-protein,SCP)指通过培养单细胞生物而获得的菌体蛋白。单细胞生物:细菌、酵母、藻类等(P224)
单细胞生物的特性: 1 营养丰富 2 利用原料广:工农业废料等 3 生产速率高:生命周期短,繁殖快 4 劳动生产率高:发酵罐 5 单细胞生物易诱变,比动植物品种易改良。
生产 SCP 的微生物种类(P228):据原料不同分为: 1 糖质(碳水化合物)作原料:酿酒酵母、木霉等;2 石油(碳氢化合物)作原料:假丝酵母属3 甲烷作原料:甲烷假单胞菌,嗜甲烷单胞菌4 甲醇作原料:甲烷单胞菌属5 乙醇作原料:酵母菌,霉菌6 CO2 作原料:氢细菌 7 太阳光能:单细胞藻类,光和细菌。
SCP 生产工艺技术(P234)、酒精的微生物生产、原料与菌种、工艺流程?
酒精生产分为发酵法生产和合成法生产,而 93% 的酒精是发酵法生产的。
原料:纤维素类、淀粉类、糖类
纤维素类: 1 农作物纤维素废物:麦草、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绵子壳2 木材加工工业废物:树梢、木屑、锯末、边角料3 工厂纤维和半纤维废物:甘蔗渣、废纸浆 4、城市废纤维垃圾淀粉类:玉米、红薯等糖类:制糖厂排出的废糖蜜
菌种:酵母流程:纤维质原料 — 预处理(酸和酶)— 水解液(处理)--发酵(酵母)--蒸馏 — 酒精(杂醇油)(酒精槽)、废水制沼气(了解)?
又称厌氧消化,是在厌氧(无氧)的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原理: 1 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
发酵细菌,有机物乙醇、丙酸、丁酸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细菌
丙酸、丁酸、乙酸、H2、CO2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乙酸、H2、CO2、CH4、可降解塑料:分类、PHAS 的结构与理化性质、PHAS 的生物降解、PHAS 的生物合成流程、PHAS 的提取技术(了解)。
可降解塑料包括: 1 光降解塑料 2 生物可降解塑料 3 化学可降解塑料 4 光化学组合可降解塑料。
PHAs 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PHAs 结构式:
基(-CH3),PHB 聚 β 羟基丁酸R 为乙基(-CH2-CH3),PHV 聚 β 羟基戊酸部分 R 为甲基部分 R 为乙基,则为 PHBV。
PHAs 是某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碳源充足)胞内累积形成的碳源和能源贮存物。R 为甲
PHAs 的生物合成流程: 1 第一阶段:菌体生长繁殖阶段第二阶段:多聚体 PHAs 形成阶段
原料 + 微生物 — 正常碳氮比,自身生长繁殖 — 高碳氮比,大量积累 PHAS— 提纯 PHAS,并干燥---成品。
合成 PHAS 的原料:糖质碳源: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2 甲醇 3 气体 H2、CO2、O2 等 4 烷烃及其衍生物PHAs 的提取技术(了解):有机溶剂法 2 次氯酸钠法 3 酶法 4 表面活性剂 / 次氯酸钠法 5 氨水法、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了解)?
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基和疏水基两部分组成.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类与生产菌:糖脂:球拟酵母、分枝杆菌 2 肽: 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杆菌 3 脂肪酸:红平诺卡氏菌、热带假丝酵母 4 磷脂:大多数微生物、植物、动物、生物农药:定义、优点(P457)?
定义: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体本身或有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作为杀虫剂或除草剂,对特定的病虫害产生作用的安全性高的新农药。
优点: 1 对害物选择性高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2 对非靶标昆虫益虫很少或没有影响 3 昆虫不宜产生抗性 4 在环境中无残留。
20、微生物农药、种类
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类,包括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的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农药,但不包括各类农用抗生素(各类农用抗生素统称为微生物源农药)和其它生物农药一样。微生物农药同样具有毒性较低、对天敌生物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
1、细菌类微生物农药
2、真菌类微生物农药
3、病毒类微生物农药
生物修复:是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又称生物补救。
目的:将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低于检测限或低于环保部门规定的浓度
分类:
原位生物修复:原地处理,不需将受污染土壤或将地下水抽到地面上进行处理。费用低,但难控制异位生物修复:需要将污染物从污染现场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进行修复处理
生物修复的优点: 1 花费低于物理化学方法 2 不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小 3 处理效果好,尽可能降低污染物浓度 4 可就地处理,操作简便 5 修复时间短,效率高 6 工作人员直接暴露在污染物下的机会减小
生物修复的基本措施: 1 接种微生物 2 添加营养物 3 提供电子供体 4 提供共代谢底物以诱导共代谢酶产生 5 添加表面活性剂
地下水污染的生物补救: 1 收集受污染区域的水文地质等资料 2 添加适量营养盐 3 维持好氧微生物活性
土壤污染的生物补救: 1 碳源与营养盐 2 氧 3 温度 4 气温
海洋石油泄漏的生物补救: 1 添加无机盐及亲油肥料 2 供氧
实例: 1 阿拉斯加海域石油泄漏2 美国犹他州某空军基地发生发动机油污染3 木材加工厂的杂酚油污染
第五篇:《环境生物技术论文》
摘 要: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我市郊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字:新农村;城市化;乡村景观;新农村建设
一、城市与新农村
城市是一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的行政概念,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建制镇。国家要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县城均设建制镇。乡村分为集镇和村庄,集镇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是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我国的镇是包括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和县以下的建制镇。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农村、大城镇、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随着城市开发与扩展, 周边村镇迅速实现城市化。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增长了4倍多,城市面积也拓展了4倍,目前,中国城市数量近700座,城市化率已达到34.9%[1]。2006年2月21日,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文件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二、新农村城镇化建设
城市有城市的历史与功能,所以形成城市的肌理和布局方式,乡村有乡村的历史与功能,因此形成乡村的布局模式,同样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照搬城市的建筑形式、街道布局、河道处理方式,防止出现类似城市的美化运动。长期从事城市与国土及景观规划的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从1997年就呼吁在城市化和城镇建设中应避免形式主义的“城市化妆”行为,专门辑文呼吁“警惕暴发户意识下城市美化运动”。在前不久的中国二十一世纪城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俞孔坚提醒人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可能被部分急于追求政绩的乡镇干部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这可能给五千年的中国乡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性建设”。[2]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把城市建成生态化、人性化的宜居城市,而不是把乡村建成城市。城镇内有完善的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便利的、合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置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完善的医疗卫生、教育体系、劳动保障等都可以有效的惠及每一位农民,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业能力以及人口素质。让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的组合在一起,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新农村旅游与休闲产业和园林景观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于是就开
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目前依托农业资源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并且呈现多元化发展。一些诸如“农家乐”的新的旅游区相继出现,主题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历经多年的发展,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产业类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将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
3.1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系统
在乡村里,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乡民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在中国广大乡村,在漫长的人地共生体的互动和演化过程中,生态安全格局往往和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相叠加而存在,如村落背后的“龙山”,村落前面和边上的“风水池”和“水口”,都是关键的生态景观,也是村落民间信仰的重要依托,因而往往得到时代村民的保护。所谓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中国过去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等。[3]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中国乡村的山水格局、生态景观、乡土文化遗产和草根信仰体系,是中国乡土聚落“天地—人—神”和谐的基础。
3.2新农村乡村景观
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区域。根据多学科的综合观点,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进的角度上,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一方面反映着现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另一方面其年代久远,也是人类景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产。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因此,乡村景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4]
3.3新农村旅游景观建设
随着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人很希望到郊区农村观光旅游,这为发展城郊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我们应抓住城市这个目标市场,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的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因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有高附加产值,并可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观光度假及其他旅游活动(如垂钓、农家乐)的发展而产生乘数效应。应大力加强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国家农业部门应
重视发展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规划、研究推动大陆农业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而言要弘扬出自我特色。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3.4新农村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学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作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机遇和策略,因此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产业化工程等等,被视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社会学家把新农村建设当作缩小城乡差别、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和建立公平、民主社会的机遇,因此呼吁乡村体制改革、建立农民为主体的地方组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建设者则籍此以推进乡村的城市化建设、以村镇整治为重点,将城市设施扩展到农村,因此便派大量城市规划师和工程师,带着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豪迈与**,把一个个美丽的蓝图强加给广大乡村,大到土地利用规划和山河整治,小到农民房的设计,等等。各种视角的讨论可谓多如牛毛,其中不乏真知灼见。[5]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建设新农村游、农家游,农业的生态保护、农业的休闲旅游,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保护好村落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维护草根信仰体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旧的村落不应被彻底铲平,也不应完全被城市化,而是通过一定的景观格局来使村落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生命过程得以延续和再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财富》2004年11期 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维新文《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破题》
[2]《科学时报》2006.3.29 俞孔坚 “警惕和防止“新农村”名义下的破坏性建设——关于保护和巩固和谐社会根基的两个建议”
[3]《城市规划学刊》 2006(05):38-45 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 栾博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
[4]《建筑时报》 张建华 陈火英 “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
[5]《建筑学报》2006(10):39-43 俞孔坚 “生存的艺术: